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集
第二十集 原文: (文字接上)“勝過三界道”。“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此果,酬如此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為“道”。“三界”者,一是欲界,所謂六欲天、四天下人、畜生、餓鬼、地獄等是也;二是色界,所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等是也;三是無色界,所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天等是也。此三界,蓋是生死凡夫流轉之闇宅。雖復苦樂小殊,修短暫異,統而觀之,莫非有漏。倚伏相乘,循環無際;雜生觸受,四倒長拘;且因且果,虛偽相襲。安樂,是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胎、卵、濕生,緣茲高揖。業系長維,從此永斷。續括之權,不待勸而彎弓。勞謙善讓,齊普賢而同德。勝過三界,抑是近言。 〖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此二句,名莊嚴量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莊嚴量功德者,見三界狹小,墮(敗城阜)陉(山絕坎)陪(重土,一曰滿)陼(如渚者,陼丘)。或宮觀迫迮,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國界分部。有如此等種種拘局事。是故菩薩興此莊嚴量功德願:“願我國土如虛空廣大無際。” “如虛空”者,言來生者雖眾,猶若無也。“廣大無際”者,成上“如虛空”義。何故如虛空?以廣大無際故。“成就”者,言十方眾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雖無量無邊,畢竟常如虛空,廣大無際,終無滿時。是故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問曰:如維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國界無赀,乃稱廣大? 答曰:所言廣大,非必以畦(五十畝)畹(三十畝)為喻。但言如空,亦何累方丈?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狹而廣。核論果報,豈若在廣而廣耶?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禅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土,出於三界。” “性”是“本”義,言此淨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事同《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義。又言積習成性,指法藏菩薩集諸波羅蜜積習所成。亦言“性”者,是聖種性。序法藏菩薩於世自在王佛所,悟無生法忍,爾時位名聖種性。於是性中,發四十八大願,修起此土,即曰安樂淨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說因,故名為“性”。又言“性”是必然義、不改義。如海性一味,眾流入者必為一味,海味不隨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淨故,種種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為不淨。安樂淨土諸往生者,無不淨色,無不淨心,畢竟皆得清淨平等無為法身,以安樂國土清淨性成就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為正道者,平等是諸法體相,以諸法平等,故發心等;發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樂淨土,從此大悲生故,故謂此大悲為淨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此二句,名莊嚴形相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莊嚴功德者,見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滿十仞。以是故起滿淨光明願。如日月光輪,滿足自體。彼安樂淨土,雖復廣大無邊,清淨光明無不充塞。故曰:“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此二句,名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泥土為宮飾,以木石為華觀。或雕金镂玉,意願不充。或營備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必使珍寶具足,嚴麗自然,相忘於有余,自得於佛道。”此莊嚴事,縱使毗首羯磨,工稱妙絕,積思竭想,豈能取圖? “性”者,“本”義也。能生既淨,所生焉得不淨。故經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故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內容提示: 講解: 《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往生論注》的學習我們今天繼續進行。《往生論》是以淨土法門《三經一論》或《五經一論》的根本依止的一個論。這個論的學習對淨土法門修行的行人,或者說對欲了解淨土法門教言機制的一切菩薩們,都有這麼一個學習的機會是很難得的,因為一旦對這個文字有個系統的學習,可以使我們掌握了解淨土法門的修行次第,對淨土法門的修持有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一個法門要是對它不太了解就去盲目地實踐,那往往會走許多不相應的路子,甚至背道而馳。昙鸾法師在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中提出了很清晰的思路,或者說一個法則,把淨土一法給我們和盤托出來,以使一切有緣若實踐此法、若認識此法有這樣一個好的機遇。 昨天我們學習到“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就是所謂的前三門:禮拜、贊歎、作願。觀察,這是第四門,觀察門。觀察門中,第一先說清淨相,就是總相,那麼後十六句就是分別說,前一句就說極樂世界之總相。昨天我們提到三界,我們接著昨天的文字。 三界流轉闇宅 “勝過三界道”。“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此果,酬如此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為“道”。“三界”者,一是欲界,所謂六欲天、四天下人、畜生、餓鬼、地獄等是也;二是色界,所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等是也;三是無色界,所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天等是也。此三界,蓋是生死凡夫流轉之闇宅。雖復苦樂小殊,修短暫異,統而觀之,莫非有漏。 這給我們把這三界作了一個整體的提示。雖然看似有差別,但皆是生死凡夫流轉之地,苦樂稍有差別。象這個欲界有情呢,在善惡之中徘徊,不管是胎生、濕生、卵生、化生,不管是人、天、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六道有情皆在善惡苦樂中徘徊;那麼禅天、色界天皆以禅定差異這個對待之苦而產生所謂的徘徊;那麼非想非非想畢竟沒有窮生死故,所以尚在生死界徘徊。所謂的這三界有情“統而觀之,莫非有漏”。就是在有為法中造作生死,沉淪於生死。 昙鸾法師作這麼樣一個總結,也是讓我們細細觀察。因為現在我們要是不能很好地把持自己的學佛機制,往往對三界貪戀,因為欲界有情對色界無色界還是莫名的貪戀。假如不依著正見,不依著佛陀的教言來修持一個法門,欲界尚不能出,況且色界無色界呢?況且了無始以來的生死輪回之業呢?所以依止一個法門教言的修持是十分重要,十分重要的,認清一個法門也是十分重要,十分重要的。若不然我們依自己的心識、知見來修習,往往欲界不得出,不要說三界。我們自己善自審觀。因為欲界凡夫有情舉心動念不離欲界心染,不離這個東西的。 昨天有居士談論這個事情,說希望能不能去彌勒內院之類的。我感覺可能是清醒的認識與把握問題了,這倒不是個難題。因為多有不退轉菩薩已發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土,像我們娑婆世界有六十億不退轉菩薩往生彼國。釋迦牟尼佛有授記,有無量菩薩、小修行菩薩(編注:軟心菩薩、初發意菩薩)或者說其他有情往生彼國。也有許多不退轉菩薩就在此娑婆世界行種種善巧,住持佛法,亦是有此類有情的。但古來以久的這些菩薩們、智者們都贊歎什麼呢?若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者,於濁世修法,甚為善巧不可思議。在此娑婆世界行道一日比在他方佛國行道百年,如是功德甚深,能利益十方有情,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此世間的善極為稀少,惡緣極為熾盛。若有行道者,能令佛法住世,能令眾生有所依怙。所以在此娑婆世界行道甚為不可思議,功德亦甚不可思議。若是不退轉菩薩如是行,能令人尊重;若是軟心菩薩、初發意菩薩欲在此多有退緣之世界行持佛法,多退轉於菩提,退轉於道業,那實際上就有可惜之說了。所以仰仗彌陀乃至十方諸佛的有佛住持之國土,依佛力住持故令佛法得不退轉,成就無上菩提,住不退轉輪,乘諸佛威神功德教化十方有情,或者說於十方界中修行,那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莫非有漏”。 倚伏相乘,循環無際, 相互寄生,相互攀緣,相互憎愛,表現出那種循環無際的輪回相。印度的印度教對輪回的學說機制,就在寺廟裡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邊燒死人,那邊就去求子,人類生存的模式在一個寺廟裡很清晰。在印度教裡,我們去一個印度教寺廟,不是印度教徒是不允許進的,那你沒辦法,想了解它的一些機制,我們對印度教整體還不太了解,但是輪回教育是搞得很清楚的。 雜生觸受,四倒長拘;且因且果,虛偽相襲。 這個“虛偽相襲”,我們應該引起重視的。我們每個人的知見與作業莫不是在無常相續中推演的,莫不是無自性法則中、無常苦去延續的。所以“虛偽相襲”是真實說的。 安樂 安樂,是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 極樂世界不如是,不像三界,它是“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阿彌陀佛在因地,法藏比丘觀察二百一十億個佛土,的確是由正觀而成,五劫善思維觀察,就是結合思維觀察,來設立這樣一個極清淨、次於泥洹之道,以令一切十方有情往生彼國,成就無上道業。我們的三界莫非是有漏,所以循環無際,因果虛偽,沒有實處。三界要有實的話,是順性建立了,也為方便。三界不離自性,但它是唯性而現,就是虛妄而現,染著而現,虛偽累積。像我們這個三界的設置,的確是沒有離開法性,我們不能不認識清楚。但它妄染於這種法則之時,在不淨的造作中,不淨相續,虛妄相續,所以造成許多苦業的循環,形成三界所謂的不淨。“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極樂世界不像三界眾生虛妄心智,建立這樣一個流轉世界、不安的世界。極樂世界是以阿彌陀佛順性設立的大願,經過無量兆載永劫的修持,所純熟的這樣一個國度,安立十方眾生。 胎、卵、濕生,緣茲高揖。 就是這個很了不起的因緣、很殊勝的因緣,不管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就是說我們三界九有之類,“緣茲高揖”。 業系長維,從此永斷。 昙鸾法師這個言辭是十分清晰的。因為我們這個三界果報虛偽,相成虛偽,皆是不實之業。極樂世界是菩薩慈悲正觀之業,也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順性建立,無衰無變。我們作為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情,若“緣茲高揖,業系長維”,我們無始以來的業相續性是無際的循環,無有邊際。“從此永斷”,那是說的橫斷,依佛願力,佛力住持故橫斷生死。 不管是經、是教、是論,這些祖師的言說決定都是相應的,相互呼應的,沒有絲毫的差異。我們看現在人講淨土多是疑惑的,講功夫、講善惡、說苦樂,這都是三界之思維相,三界雜毒之善,無有純淨之力。那麼跟阿彌陀佛的願力、與菩薩的慈悲正觀善巧是不相應的。我們欲了生死,出離生死苦海,那要緣阿彌陀佛的願力與菩薩的慈悲正觀之智,因此來永斷生死之長維——就是纏縛我們,令我們在三界中不能出離的維系之業。唯有此路,沒有他法。若在這個地方認識不到,不要說在淨土法門,就是其他法的修持你也不能上路,你也不能深入實踐的。因為長時間遇到一些所謂的佛法的實踐者,大談功夫境界,大談善惡得失,涉足到佛陀的願力與正知正見這種維系與實踐的人是極少極少的。要有這樣的善知識,我們應該頂戴。 昙鸾法師依止經典、依止傳承、依止天親菩薩的《往生論》,直接地清晰地給了我們作了一個對比的宣化。前面講三界之虛偽,後面講佛菩薩之威德善巧,緣此佛菩薩之善巧永斷生死。所以“業系長維,從此永斷”。我們不如實正觀、正思維,我們往往會緣無始以來自已的業,緣無始以來自已的分別執著的所謂的功夫什麼的,那你橫斷生死的機會是決定不能建立的。 後面作了一個喻說。 續括之權,不待勸而彎弓。 要是人練弓練得熟悉了,一有反應,弓就拉了,箭就已經射出去了。當過兵的人會知道這個的,比如說是快速靶、活動靶,那邊靶一起來,這邊槍就開了,板機就扣動了。我們來緣阿彌陀佛這個殊勝功德亦復如是。假設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生九有之類,若能緣阿彌陀佛甚深的願力,緣阿彌陀佛慈悲的不可思議的攝化,那麼不需要其它的准備了,沒有什麼理由,也不需要什麼條件,唯一的條件是你願意緣此願力,願意出離,願意往生。 勞謙善讓,齊普賢而同德。勝過三界,抑是近言。 文言文倒沒有什麼,他只是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現在的人講淨土往往就跟做買賣一樣,因為欲界有情得失衡權,說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有很多條件,你必須必須……我看到淨土法門一個法師講一百零八種不能往生,很厚的一本書,就是講人怎麼不能往生。我們在一個地方打七,他們就把這書發給了下面的居士、出家人,拿了一本讓我看看,我說你們發就發吧,讓我看什麼,我拿來一看上面寫了一百零八種不能往生。他的條件是十分苛刻的,就說你要往生極樂世界,條件是很多的。好比說第一個你要培植三福,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呀,他是依止經典來說的,你一看太好了,但是你不能往生,這第一個就這樣的!然後就是你功夫不成片,你現在不能成片,你臨終怎麼能把握自己呢?又一個不能往生;再一個就是說你要平時多給人助念,為什麼呢?你不助念到你走時你顛倒了,你不能往生……舉了一百零八種不能往生,講得個個都有道理。但是一個都不提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令你不可思議的心智生起,安住不可思議的功德藏中,令你得究竟安樂,這個他不提。就是你越看,這居士臉就哭著說:法師我們怎麼才能往生呢?我說我看了我也不能往生,你沒法往生。因為你越看你感覺到往生越渺茫了。什麼渺茫呢?它所有培養的機制就是不能往生。這樣的書籍在國內流通得很厲害。像昙鸾法師,他們來宣化就是說我們三界虛偽,我們是三界有情,我們所有的思維業相都是虛偽的,就是你現在思維模式、修行模式、作業模式都是虛偽的。那麼你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隨順佛的願力住持,那就是真實的功德,那就能永斷於生死。 “續括之權,不待勸而彎弓。”就是你馬上就把箭發出去了,沒有什麼理由的。這個地方不講道理的!一講道理,我們把三界道理都講完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也就埋沒起來了。昙鸾法師這一段文字講得很清晰。三界之虛偽,阿彌陀佛願力之真實,隨順願力必得真實功德,隨順業力沉淪無際,很清晰的一個對比。我們要齊普賢之德,那要勝過三界。勝過三界者,就不能以三界的法則來衡權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要是以我們三界的心智來衡權阿彌陀佛的功德與國土的不可思議的殊勝,那你是不相應的。就直接給我們做了這樣一個評判。 這一段文字,我們要是有時間下去可以讀一讀,作一個重復的對比,這樣一個對比我們就不作繭自縛。三界有情的作業,若自以為是,皆是作繭自縛的,是決定難以逃脫的。它以為安穩故來作繭自已。依佛願力,乘佛願力,即住不退轉,即得往生,即得無上菩提一生成辦,願力住持故,佛力住持故,清晰逾越三界障礙故。這個逾越三界不是你所謂的善惡之力、辨識之力,或者說色身之功夫。這裡要有個正確的認識。好我們看下面的問題,都是有相續性的。 〖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繼清淨莊嚴總相之後,天親菩薩羅列出十六種莊嚴的細相,來讓我們深入觀察極樂世界的可往生、可依從、願往生的這個機制,來鼓勵我們。因為“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或者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這個“欲”來鼓勵我們成熟這個欲望,或者這種意樂。凡夫、欲界有情沒有這種意樂,是無力往生的。因為現在社會上傳播這個就是扼殺意樂,來追求功夫、善惡差別,那麼這個是很苦的,是很難進趣到極樂法門的修持,就是從樂入樂,從明入明,心智一如,以果酬因,因果互酬的這個無上道業的。它會壅塞我們的心智,蒙蔽我們的道緣,那麼這樣就會形成修法的障礙。看天親菩薩是怎麼來引導我們進趣極樂世界的莊嚴,引發我們往生的意樂的。 “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是二句名莊嚴量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莊嚴量功德者,見三界狹小 我們三界——色界、欲界、無色界狹小。 墮(敗城阜)陉(山絕坎) 觀察三界這種……實際還是欲界之說。 陪(重土,一曰滿)陼(如渚者,陼丘) 這每一個舉的例子,一個是小;“墮”,就是敗壞的城市廢墟;“陉”是山巖絕壁;這個“陪”是土的堆積;“陼”,小的水壩之類。 或宮觀迫迮,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國界分部。 看到我們世界的這種狹隘瑣碎,這種不自由廣大的一個國界。 有如此等種種拘局事。 相互逼迫,不廣大。尤其象我們到雲南,感覺是十分逼迫的,中原人剛到雲南可能有點受不了,因為在中原看到無際的平原,來到這個地方抬頭是山,舉眼是山,都是山,比較擠,比較逼。 是故菩薩興此莊嚴量功德願:“願我國土如虛空廣大無際”。 是對待而言而設置的。這個是昙鸾法師來舉自己所觀察的例子,來令我們走出這個壅塞的世界。在雲南,這所有的描述都是很容易感覺到的,要是到平原上有些東西還真感覺不到。 “如虛空”者,言來生者雖眾,猶若無也。 擔心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地方住的人很多,的確是這樣的,經常有人問:十方世界的菩薩有情都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能住的下嗎?極樂世界的有情房屋隨身,欲大則大,欲廣則廣,隨心而現。那人人都這樣,極樂世界咋辦呢?就有人擔這個心,那麼他為了消除這種疑慮,所以說“雖眾,猶若無也”。 “廣大無際”者, 要是我們真正有禅定,這話就很好理解了,世界唯心,若寬若窄,亦是唯心所現。象諸佛如來於塵剎毛端轉妙*輪,度脫眾生,過去一說就是什麼“毛吞大海,芥納須彌”之說,實際大小皆是眾生壅塞之心,也就是執著之心所延續的業相,實無有實啊,沒有任何實質的。這是一個所謂的眾生心緣機制形成的一種果報。 後來舉的維摩诘這個丈室,就是這個對比說。 成上‘如虛空’義。何故如虛空?以廣大無際故。‘成就’者,言十方眾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雖無量無邊,畢竟常如虛空。 實際這是安慰說,是泯滅我們的執著罷了。 廣大無際,終無滿時。 若已生、今生、當生都不要害怕這個事情,所以極樂世界是無量光佛剎。我們讀這個《華嚴經》的《普賢菩薩行願品》,後面講這個無量光佛剎,極樂世界是無以稱量的,就是諸佛菩薩都無以稱量的這樣一個無盡剎土。(編注:《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所以“終無滿時”。 是故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問曰:如維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國界無赀,乃稱廣大? 赀,就是資金的資,它就是依托、憑借的意思。“何必國界無憑呢?”就是這麼個說法。“乃稱廣大?”就是你稱廣大,也不能無邊無際才稱廣大呀。維摩诘這個丈室就是很廣大的,對不對呀?它是一種反問。昙鸾法師為了消除疑慮,他設置了很多反問,就是替我們問。你一旦在這個地方會生疑,他就設置一個問,令我們消除疑慮。 乃稱廣大?答曰:所言廣大,非必以畦(五十畝)畹(三十畝)為喻。但言如虛空,亦何累方丈? 非得在方丈中才能容納很大的一個地方,也不必要強制這樣說。“廣大無虛空”是予凡夫心量的一個大方便罷了,就是給眾生的心智中帶來一個方便。因為維摩诘的丈室誰能去呢?佛菩薩能去,我們到丈室裡可能把你閉塞住了,我們這裡比丈室大得多了,還是這麼擠。這裡是對凡夫講。 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狹而廣。核論果報,豈若在廣而廣耶? 因狹而廣是容得的,因廣而廣也不妨。這一段文字最主要是滿足一些眾生往生彼國,有地方安立的這樣一個設置,量的功德。不要小看這一點,凡夫的心量十分的計較。他說:沒有地方去我才不去呢。他們經常打電話過來說:法師去你那裡安個居行不行啊?我說沒有地方,一句話就把人堵了,因為沒有地方住啊,沒有地方住咋辦?下雨了你不能讓他蹲到院子裡去。極樂世界給我們一個廣大究竟的機制,讓我們有安住的地方,實際就是引發往生之願望,沒有障礙,心智泯除障礙。它在清淨的總相下邊第一個安排一個廣大的量,接納一切有情,這看似很簡單的一個法則,處理不干淨就會造成疑慮,這個地方把疑慮消除了。 好,我們看下面的文字。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禅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土,出於三界。” “性”是“本”義,言此淨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事同《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義。又言積習成性,指法藏菩薩集諸波羅蜜積習所成。亦言“性”者,是聖種性。序法藏菩薩於世自在王佛所,悟無生法忍,爾時位名聖種性。於是性中,發四十八大願,修起此土,即曰安樂淨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說因,故名為“性”。又言“性”是必然義、不改義。如海性一味,眾流入者必為一味,海味不隨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淨故,種種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為不淨。安樂淨土諸往生者,無不淨色,無不淨心,畢竟皆得清淨平等無為法身,以安樂國土清淨性成就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為正道者,平等是諸法體相,以諸法平等,故發心等;發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樂淨土,從此大悲生故,故謂此大悲為淨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相續來延續,由清淨的總相延續出來所謂的廣大的量,能包容法界有情,同生彼國而無障礙。那麼這個無障礙的機制,會表現在什麼樣一個地方呢?所以先說往生之根本——“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要是沒有出世的善根,我們在三界中只有徘徊、迷茫。所以先舉出世之善根,以令眾生往生清淨廣大之國土。因為從總相講彼國清淨,從量講畢竟廣大如虛空,那麼這廣大清淨的國土干什麼呢?欲令一切眾生往生彼國,所以先建立一個出世的善根。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 因為一切眾生在虛妄造作的執著中,以無所得失以為有所得,所強制為我、我所,建立種種有漏業相。這個業是眾生虛妄迷失性,此性是無自性的。後面講“莊嚴性功德”,這個“性”是什麼性呢?我們看他怎麼來解釋。“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 像我們欲界有情決定是這樣子的。一切眾生皆以愛欲為正命,像胎生之有情皆因愛欲而受胎,乃至說出生、相續、生命相續,都是這樣延續出來的。 “則有欲界。以攀厭禅定故,則有色、無色界。” 那有人在善惡中厭惡了,不喜善惡之業之對待勞作,所以在等持的修法中、安樂的修法中多習於禅定,那麼這樣就會產生色界、無色界。欲界有情奔波於善惡之中,我們就是在善惡中求苦求樂,求得求失,這是欲界有情所特定的一個法則。一到色界天中,不談及善惡,善惡無用武之地。你到他方清淨國土中,像欲界有情難以清晰分別這樣一個機制也蕩然無存。所以許多佛的淨土是無有男女之別的。一般說“我國無有女人”之說,以標立同一法性、同一自在、同一莊嚴、同一自由的這種平等的功德。 “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 說三界邪道,我們不知道能不能從心理有個上感知,怕有時候會有誤區,感覺到三界都這麼……實在這是邪知所見,就是我、我所強制所見。 “長寢大夢” 所以我們又稱為三界昏睡有情,若是覺悟者、聖賢之類就是出夢之人。出夢之人一定了曉法性無造無作,安住清淨光明自在國土中,游歷自在,無染著於種種的業相。“長寢大夢”。 莫知悕出。 願意出離的心是沒有的。這裡為什麼點“出世善根”呢?就欲使我們清晰了解何以得以出世,就是往生阿彌陀佛清淨廣大的國土。它這裡是次第而宣化的,一點點來引導我們真正地步向極樂世界,走出我們這個執著沉淪的三界。 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土,出於三界。” 這講得很清楚,無上正見,所謂的順性起修者,無上正見。“起清淨土”,那我們心智中,你可以觀察我們這個心淨不淨,國土淨不淨?我們在三界有情的心智中,舉心皆是濁染,舉心皆是對待,舉心皆是苦樂與得失,離不開這個。所以舉心就離開了正見,舉心就是濁土延續,這是個對待,讓我們來對待審觀。 所以“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土,出於三界。” 性是本義 “性”是“本”義 前面講的皆以佛的本願力,“本願”是佛順性建立的大願,不是虛假的,或者說不順應法性而虛妄設立一種自大。我們在這個世間中,人要是一做事情說一些話就誇張,我們稱為不實、浮誇,何以故?它不是順性建立的;諸佛如來發無上大願都不誇張,都是真實不虛的,靠得上,用得起,真實不虛。凡夫有情一說話感覺就是,你說大話干什麼,你說這麼不實的話干什麼?你會感覺不可靠,虛偽,相互欺诳,因為都不是順性建立的,不安穩,不清淨,不貼切故,不可了知故。 “性”是“本”義。言此淨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 像我們在這個世間,大家在一起交流,不安穩處在什麼地方呢?就是無法可依,無法可執,無法可行,各以妄想相互逼迫。因為你隨他的妄想,他隨你的妄想,都是隨不上的,因為虛妄不可捕捉,不可了知,很難去正面了知它,它變異得太快了。所以這個地方“不乖法本”。 我們到寺院不管出家在家,你來學習佛法,你就要有一個法的遵從。我們若不丟德本,隨順法性,一定會給自身帶來安樂,給有情帶來安樂,自己會帶來真實的安樂,這是決定真實不虛的。假設是依自己的妄想業緣,各個以自己的妄想業緣住在一起,那就太痛苦了。所以要共同遵循的一個法則,大家皆得安樂。何以故?此法性不屬於彼,不屬於此,屬於一切眾生。若信順者,皆得安樂,何以故呢?遠離造作對待故。 諸位善知識,要警策自己,若不警策自己,有時候會感覺自己被別人逼苦了,有時候自己也會逼別人苦。苦源不知,苦源皆因妄想的知見、妄想的業流,我、我所分別執著而造作出來的。 這一段給我們講“出世之善根,安樂之本源”。昙鸾法師講法十分地清晰得力,能用得上,他有很大善巧,所以古來以久對他的教言很遵從。像真正研究過淨土教言的人,對昙鸾法師這些教言莫不當作一個真正規范性的教言來實踐、觀察。我們看下面的文字。 事同《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義。 實際“性起”是很重要的,我們學習佛法,緣起這個問題要看得清楚。我們順性建立一切緣起,就所謂一切皆是以法為緣起,那麼就永遠別離造作之苦了,如來種性分決定是得入的,我們說入如來種性,成就真佛子。因為在信忍、順忍二種法則中,真正安住下來無疑無慮,十方諸佛會授手的。我們這裡面要真有這種菩薩,你在法性上抉擇了,也就是說一切事情皆是以性德緣起而建立的觀察的,十方諸佛都會授手來輔佐你的,這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入佛之行呀。在這一塊的機制上,我們大家會得到真正的不退轉的法則與機制。 “寶王如來性起義”。我們現在的作為是不是出世的善根呢?就是以大慈悲的心性順性而建立的,不離法本呢?隨順法性來做一切事情、觀察一切事情、思維一切事情、行一切法則呢?若是這樣,那我們真正的出世的善根就成熟了,往生彼國就勢在必然了。 積習成性 “又言積習成性”。 我們稱為秉性、習性。用三種性來觀察就比較簡單。前面講的“性起義”是隨順法性。法性者就是我們常談的佛性,一切諸佛所證得的真實功德周遍性,無造無作清淨無染,那麼這個性德。後面“積習成性”就是秉性、習性之建立,秉性、習性皆在修法熏習上,我們可以了解。這裡說起法性,稱為性德。我們後面講的“積習成性”是修德而建立,用修德來套一下就比較好說了,就是有造作分。若是順性造作亦無染污,亦得利益。一切凡夫的積習成性皆是染著對待而建立的,所以輪回不休;那麼諸佛菩薩這些智者是順性建立的,所謂的一切法一切作為皆隨順法性而建立,那麼順性起修就是遠離一切濁染與對待,決定淨化世間,安穩世間。這個積習成性者,是阿彌陀佛的修德所表達。 指法藏菩薩集諸波羅蜜積習所成。 《無量壽經》裡有很多宣化,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願之後,無量兆載永劫不起嗔心、害心、欲心,不起嗔想、害想、欲想,遠離一切世俗之緣,建立清淨道業,以種種波羅蜜精勤行持,成就不可思議的善巧,所以這是積習所成。我們知道阿彌陀佛的報土就是修德所成,也就是積習所成。這個“積習”說的是熏習法性,順應法性而建立、實踐出來的法則。
聖種性 “亦言‘性’者,是聖種性”。 要是我們作為一個學佛者,在信、順二忍中不得成就,那麼聖種性是不建立的。還是眾生輪回虛妄性中,虛假業相中沉淪,這個是無邊無際的。“亦言‘性’者,是聖種性”,那麼出世大慈悲的善根是聖種性。 “序法藏菩薩於世自在王佛所,悟無生法忍。” 四十八願因無我而發願。“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這就是證悟之語。若你能常讀佛願,你能了解到佛已經摒棄了自我,徹底摒棄了自我,隨順覺性,厭離種種業相,利益世間,已經徹底摒棄了我、我執。所有的“我”就是流布利益世間,廣傳法益利益世間,順應法性傳達於世間,決定遠離了染著的造作。 看著十分簡單,但是我們要能進趣這個無生法忍,阿彌陀佛的願力是有的——“他方鈍根菩薩聞我名字皆得二種法忍——信忍、順忍。利根菩薩得三種忍,住不退轉。”那麼名字的功德就在這個地方建立,所以念阿彌陀佛的人很容易在信、順二法中得以安住。真正的念過佛,念過阿彌陀佛的名號,了解阿彌陀佛的誓願,很容易在聖種性中得以安住。就是信、順二法中,遠離造作對待心智,遠離是非分辨的這種虛妄,了了分明於世間,遠離分別執著。這是阿彌陀佛誓願力加持下產生的事實業力、事實業相。這是所謂的聖種性的加持。 “爾時位名聖種性”。 阿彌陀佛直接把他的因地所成熟的功德,在果地覺中回施給有情,所以他方鈍根有情,我們讀《無量壽經》,我還是希望大家讀讀,“鈍根有情,聞我名號即得二種忍,即信忍、順忍”。這二種忍就必然入如來種性。那麼我們於佛法能真正地起修。 “於是性中發四十八願”。 若是沒有聖種性,阿彌陀佛在因地絕對發不了四十八願。我們讀地藏王菩薩的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佛道”,要是沒有聖種性的認識,這樣的話你就不敢學舌,學舌心中就會有畏懼,若是在學舌過程中沒有畏懼,聖種性可以坦露一少分,幾分,你可以感知。要是我們也讀這樣的話,發這樣的心——“若一眾生不往生,若一眾生不成佛,誓不成佛。”——發這樣的願,要有畏懼的情況下,一定要有我、我所。但是要順應法性,你這樣的願一定敢發。何以故?一切世間無造無作故,無對無待故,一切眾生本來往生故,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故。他抉擇了這個法則,眾生迷失,所以但提醒眾生,令眾生徹還本源,就路還家,一時度脫生死,他不會有畏懼。要是我們在信、順二忍不能認識,不能了解的時間,你要發這樣的願,就會產生極大的恐慌。因為會有“我”的疑慮。所以“若一眾生未成佛,誓不於此取泥洹”。阿難尊者發這個願時,已經證得初果,得法眼淨,就是在《楞嚴經》發這個願時證得法眼淨,他要是沒有證得法眼淨,他是不能觀察到這一塊的,就是說他不敢立這樣誓。 一切菩薩、諸佛如來最初因地發的誓願都是什麼樣的誓願呢?——“若一眾生不成佛,決定不成佛。”地藏王菩薩的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佛道。實際這就是在聖種性中建立的誓願,這誓願是如實的。如實的誓願!我經常聽到有人說:我發個大願建個廟子,我要供養多少多少鈔票。我說這不叫願,這只能說是世俗的一個想法罷了,跟願真沒太大的關系。願者,順性建立,饒益有情,廣延於未來。何以故?它順性故。 諸佛菩薩住世都是恆河沙劫前已經立的誓願,現在守護此誓願,延續此誓願。讀《楞嚴經》二十五位圓通菩薩各有建立,都是恆河沙劫前於某佛立願,守護、延續到現在,來廣利世間有情。順性建立大願,廣延於未來,所以是名入於無量壽、無量光之中。當我們建立在一般人的心智上很是羸弱、很短促,一個想法很快就完成了,下一個妄想又跟著又要來,又要來又要來……所以很難成就清淨的道業。 於是性中,發四十八大願。修起此土。 這個地方很清楚地告訴我們,這是修德的建立,就是報德。 即曰安樂淨土。是彼因所得。 這個地方沒有離開因果法。何以故呢?報德,就是修德中所安立分,絕對離不開因果法則。就是依願起修,此願依性,順性建立清淨國土,真實不虛。說此國土是清淨,它本體上是清淨。為什麼清淨呢?順性而建立的。順性建立大願,大願成就事實,而成清淨國土,所以這是真實不虛的。“即曰安樂淨土。是彼因所得。” 果中說因,故名為‘性’。 必然義不改義 又言‘性’是必然義。 這個“必然”是從哪裡建立的?這個“必然”是什麼呢?是大慈悲心故,是無緣大慈,普利十方,令虛妄有情回入法性海中,得見究竟安樂,得畢竟安樂住。所以此性是“必然義”。因為此性無來無去故、無造無作故,所以是“必然性”;一切眾生本具故,所以是“必然性”。 有一次大家在討論往生的問題,我說這個往生,往生本往生。有人提出異議,說:如此說斷人法身慧命。我說:“單說此語,易斷人善根。但是說若是起妙用者,此人正是修持之語,利益世間之語。”當時我們爭論這個話題。那麼要是說一切眾生本來往生,那就說是性之必然,我們的出世的善根是本具的。我們看到無緣大悲,非造非作,非是造作的。所以“又言性是必然義”。 不改義。 “不改義”對我們來說最為重要,不動智啊。阿彌陀佛所建立的國土,無衰無變,建立常然,徹底順應法性。令一切眾生在得見得用中順應法性,出離生死苦海。往往我們一得見得用就染著了,就開始沉淪於是非得失之中;極樂世界沒有這些東西,得見得用而無染著。所以彼佛國土沒有門牌,也沒有我、我所,但大家各個可以取用,所以無染無著。這是“不改義”。 “如海性一味”。 一切眾生在隨順阿彌陀佛這種稀有的法性土教言中,就是所謂的法性緣起,一味功德必然會現前的,所謂清淨味、平等味、真實味、不造作味。必為一味就是海性一味。 眾流入者必為一味,海味不隨彼改。 這是講阿彌陀佛的法性,順性建立的大願,建立清淨國土。眾生所有緣者必然皆隨此大願、正覺大願建立未來業相,皆同一味。《無量壽經》這樣講:佛告阿難,不光我今者稱贊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威神功德,乃至於未來世一切諸佛菩薩賢聖皆共稱贊,亦復如是,若有眾生贊順阿彌陀佛功德者,其未來成佛時,亦如阿彌陀佛。那麼我們緣阿彌陀佛功德,所成的功德與阿彌陀佛無二無別。有虛妄的有情就會生這樣的心智: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我要成跟阿彌陀佛不一樣的佛。我聽過這樣說的,“我不想跟別人一樣。”這樣行不行呢?那你就日面佛、月面佛,(編注:【日面佛月面佛】禅宗公案名。又作馬大師不安、馬祖日面佛月面佛。碧巖錄第三則(大四八·一四二下):‘馬大師不安,院主問:“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大師雲:“日面佛,月面佛。”’據佛名經卷七所載,日面佛壽長一千八百歲,月面佛壽僅一日夜。馬祖道一禅師借‘日面佛月面佛’之語,顯示斷絕壽命長短與生滅來去之相,以契當本具之佛性。)你就是來呗就對了。因為這個倒沒有什麼,但是你要曠劫以來的,若是沉淪者是痛苦的,若是真正出離善巧者,那你是成就者,有成就機制。這個地方是阿彌陀佛觀察一切諸佛甚深廣大究竟之願,令眾生得究竟長遠安樂的一個教化,所以說不是虛妄的機制。我建立一個不一樣的機制,實際這是月面佛罷了。就是我本來在無我法中剎那就生滅了,你就是成佛,也是朝成佛,暮取滅。 身性不淨 “又如人身性不淨故”。 我們這個人身種子不淨,受胎不淨,出生不淨,成長過程都是不淨,一直到死亡都是不淨,所以“人身性不淨故”。“性”是表達的。 “種種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為不淨。” 這個我們大家天天做這個事情,誰都能看得到。你看把蘋果擦得好好的,洗得干干淨淨的,你把饅頭大米做的都很好,但是一入到口裡面就完了,就變壞了,就不堪看了,不堪聞。這個地方舉這麼個例子。 清淨性 “安樂淨土諸往生者,無不淨色,無不淨心,畢竟皆得清淨平等無為法身”。 因為我們緣阿彌陀佛殊勝功德滿足大願,所以遠離造作,遠離造作就得平等,無有對待就得清淨。所以無造無作,清淨平等,法性安住。就是在我們這個隨順分中得到法性的安住,清淨平等一時現前。但你要是建立我、我所,建立我得失、我凡聖,你必然有造作之取捨,那清淨平等無為法身難得相應,這機制都是很簡單的,理論機制很簡單。 “以安樂國土清淨性成就故”。 猶如百川歸海,一切眾生緣阿彌陀佛,皆如百川歸海,稱為清淨性,緣阿彌陀佛就是清淨性。何以故?阿彌陀佛給你這個虛妄的業中一切滿足,令你得平等性、無作為性、安樂性。所以“清淨性成就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為正道者,平等是諸法體相”。 我們都知道平等智是一切修法之依止,清淨平等是修法的依止,平等表達法性,是凡夫最容易感應得到的,是凡夫最不願意隨順的。因為凡夫者,不願意平凡。標新立異者是凡夫心,總要與人不同,這就是凡夫心智。所以平等雖是法性,眾生所不樂取。諸佛菩薩喜歡平等,凡夫喜歡平等的人太少了,在凡夫的有情你號號自己的脈,就是你的想法不希望平等,總想搞出來點什麼不一樣的東西。像德燈師在家的時間搞行為藝術,就是不平等的東西,總是要不一樣,它那個機制是那樣的,宣傳的機制是那樣子的,就是不平等的東西,跟大家不一樣,標立一個東西。實際我們凡夫地的有情,都有這樣的作為。 “以諸法平等,故發心等” 心智是等。所以在《大乘起信論》中講:心者,凡夫心,諸佛心,是此心等,心體一如故。那麼我們要是知道這個問題了,那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回到自己不二心智中了,如此而已,只是擇取,所緣境改變了。過去緣自己的業,現在緣佛了。一轉身就變了,法則變了。 以諸法平等,故發心等。發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 所以我們一般人學佛,你看看你是不是有慈悲心。慈悲心是無染無著的心。無染無著利益世間,無染無著究竟利益世間是大慈悲。好比說我們作為一個出家人、在家人學佛,用無染無著的心做一切事、行一切法,那就是大慈悲的心來做事情,這是很簡單清晰的一個可以觀察得到的法則。 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 慈悲三緣 “慈悲有三緣” 昙鸾法師在這裡講得十分清晰簡單。 “一者眾生緣是小悲;”。 像我們親情之間有親有疏,有好有壞,有善有惡,有是有非。 “二者法緣,是中悲;” 好比說有人修淨土,有個修這個法,有人學那個法,法緣相互的依止. “三者無緣,是大悲。” 阿彌陀佛是無緣大慈,何以故?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廣利一切世間有情,鹹令成就無上道業,他是沒有擇取的。阿彌陀佛不擇取善惡,不擇取凡聖,普利十方有情,所以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攝化十方有情同證菩提。這就是阿彌陀佛無緣大慈。我們緣阿彌陀佛,我們這個無緣大慈、大慈悲心一定也會生起來。所以,無緣者是大悲。 大悲就是出世善也。 我們要善於觀察,一旦我們隨著這個觀察力,能產生這種親切的感知,我們就用得上了。你看世間親情的纏縛,實在是苦得很啊,很多人都體驗過這個苦,狹隘,逼迫,相互的難以了知,難以相互的印契。所以這個無緣大慈十分重要。 “安樂淨土,從此大悲生故,謂之大悲為淨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大悲為淨土之根,所以第五念門回向門中,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回向為首,成就大悲。淨土法門的修持在這個地方是十分重要的。那麼這個“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在這個後續的所謂的清淨的總相下面,在這個廣大如虛空的量,再次提示這個出世的善根,來令我們的心智觀察這個出世的善根。淨土法門的修持的機制是大慈悲修持的機制。大慈悲的生起是順性建立,不順性決定會驕慢、染著、虛假與對待。那麼就生不起出世善根。這整篇文字給我們提示出世善根皆緣大慈悲所建立,大慈悲緣法性所建立。阿彌陀佛給我們表達出來,讓我們來緣此,來成就大慈悲、出世善根。 這些文字我感覺就是法則,大家不要輕意帶過,輕易帶過草草就讀過去了,我們下面能不能用得起呢?希望大家能相互督促,相互觀察、實踐,用這樣的方法來交流,對自己的心,對周邊的因緣來交流這樣的法則,實踐這樣的法則,那樣就變得十分有意義。 〖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佛本所以起此莊嚴功德者,見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滿十仞。以是故起滿淨光明願。如日月光輪,滿足自體。彼安樂淨土,雖復廣大無邊,清淨光明無不充塞。故曰:“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這是引導我們觀察極樂世界器世間成就,實際器世間的確能徹照一切眾生的法性。這是阿彌陀佛順性所表達的性功德的真實。 “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此二句來表明形相莊嚴功德成就,若是我們真正的以大慈悲來順性延續自己的感知,就是覺知性,那麼“如鏡日月輪”這種功德也必然在我們周邊表達出來。 “此二句,名莊嚴形相功德成就”。 此形相者,說的是國土形相,實際境土、心智是無差別的,像我們說外邊的環境跟你的心智是沒法差別的,是沒法對待的。但我們在凡夫的心智中往往來對待這個法,就是說認為外面的景象與自己的心智是不相干的。極樂世界國土皆是阿彌陀佛性德、修德圓滿的體現建立的,所以形相莊嚴功德成就。 昙鸾法師給我們講這個例子,是對比說,娑婆世界與他方國土的對比說。令我們進趣願往生彼國意,因為彼國廣大啊,清淨啊,還有這麼多出世的往生者,國土的樣子是什麼樣呢?是光明相。現在有許多念佛人,諸佛悉皆現前三昧有證得的,有這樣證量的人,也有在平時念佛三昧中有證量的人,見到極樂世界,光相不可言喻。 以前我們出過這些事情。念佛念得比較好的人,或者說比較相應的,有相似的這些感知的。所以經典描述的這些文字都很勉強,說得是很極致,但很勉強。這些文字只能假設。以前在打坐時,觀察一些華藏世界的種種莊嚴,在讀經能感覺到佛對這個形容實在是為了使我們對比的了解,強制出來的一種說法。 好比說我們都是中國人,不了解巴黎,也沒去過巴黎,沒有飄洋過海到法國,別人給我們介紹要通過很多我們能了解的東西,來給我們講法國,讓我們有個折射,舉很多例子讓我們了解這個地方,實際講東西都是不相應的,他只是說相似的東西。阿彌陀佛的光明莊嚴,象日月二輪,這都是相似的比喻,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 名莊嚴形相功德成就。佛本所以起此莊嚴功德者,見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 現在太陽在我們這個地方照著,美國中午跟我們對著的半個地球是黑色的,就是到晚上了。有幾次他們給我打電話說我現在是凌晨幾點幾點,你那是幾點呢?我說:唉呀,這時間怎麼是反的呢。北京時間和紐約時間是差異很大的。 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滿十仞。以是故起滿淨光明願。如日月光輪,滿足自體。 這實際上就是我們看得到的日月二輪,我們這個世界上日月二輪是最亮的,是給我們強比喻的。像我舉巴黎這個事情,比較勉強,不要當真。你要是當真,會著這個相,就很難有清淨的修持力。但這個地方不妨是一個光明的引導。 “彼安樂淨土,雖復廣大無邊,清淨光明無不充塞。” 光明充盈之義。像我們在這個世界裡,光明的確是不充盈的。白天還好,到有烏雲的情況下,一到晚上,再有烏雲就漆黑一團。太陽升起來有點亮光了,月亮升起來有點亮光了,但是要滿足我們要打燈什麼的。極樂世界是一個大光明滿足充塞的光明世界。那你要是心裡充滿一點黑暗的東西,你就不願意往生的,所以我們要心智光明。像在法性光明中,我們一般到中陰,中陰果報的時候,要是第一個認取的就是法性光明,那是周遍的光明。如果有禅定修持,這個光明相不難見。沒有禅定,這個東西比較難說一些。 “故曰:‘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昙鸾法師在這裡舉得比較簡單,參照物少一些,從這個機制次第來講,天親菩薩的發心遠遠不止如此說。我也不想說,好比說你講的比昙鸾法師要高明嗎?不是的,若是我們有大慈悲的心智,心智一旦建立,你所有行法的心智照耀,就如日月之輪一樣的,所到之地都有日月之光明,就是說有光明予人。若以無盡大悲心智饒益不捨一切苦惱眾生,這就是光明相。不取捨之時就是光明。天親菩薩在此處實有這種所謂大慈悲善心中所升起來的光明照耀,照耀周遍有情的這種機制。昙鸾法師就在這個國土上來用這個功夫了。你可以在我們心智中用無緣大悲,不捨一切有情,令其安住於平等法性之中,阿彌陀佛廣大圓滿攝化之中,你就會升起充盈光明之心,你就會感覺到光明充盈之感知,這就是依報。 這裡作一個提示罷了,也不想發明什麼,干脆就這樣講一講,給大家一個提示。因為大慈悲的光明是充盈的,是順應法性的。 好,我們看下面的文字。 〖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此二句,名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泥土為宮飾,以木石為華觀。或雕金镂玉,意願不充。或營備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必使珍寶具足,嚴麗自然,相忘於有余,自得於佛道。”此莊嚴事,縱使毗首羯磨,工稱妙絕,積思竭想,豈能取圖? “性”者,“本”義也。能生既淨,所生焉得不淨。故經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故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因為昙鸾法師把十七種國土莊嚴,以國土來宣化。此國土依天親菩薩國土莊嚴與眾生莊嚴二法則,能達到心願莊嚴,所以此國土莊嚴不離心願莊嚴。但這個心願莊嚴容易形成這種生冷的,所謂無情器世間。阿彌陀佛這個器世間是順應阿彌陀佛的願力所建立、所表達的。所以他這個次第說啊,第一、先解清淨之總體;第二、標其廣大究竟如虛空;再來宣化正道大慈悲出世之善根,表達他善根功德所在,就是光明充盈之體。這個國土就是所謂的光明充盈之體;下面這個所謂的珍寶莊嚴皆因光明而得見。我們一切眾生法性清淨中的這個所觸之物皆是莊嚴之體,皆是七寶莊嚴,所觸之物莫不是珍寶。但要是以凡夫心智、顛倒心智,所觸的有得有失,有淨有濁,所以多不圓滿,多不滿足。 〖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是以光明得見,也就是順性得見種種現緣中,種種現緣皆是珍寶,佛在經典上舉了很多這樣的例子。就天親菩薩《往生論》的整個機制來看,它是情器世間二法中,形成願力莊嚴;願力莊嚴成就二種清淨——眾生世間清淨與器世間清淨。單單把他放到國土上來說就容易讓人感覺它是器世間,脫離了情世間的感知了。那麼這個地方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亦是活活潑潑的,是順應法性而建立的,所謂得見這種寶性,“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因為,我們要是順應法性觀察世間,一切世間莫不是珍寶。所以應該如是觀察,不如是觀察就慢慢地把它放到國土這種機制中,國土機制,它就有有信願的遮蔽,那你再來看信願,就多一層東西了,直接用信願看比較方便。後面昙鸾法師基本上是先以國土的機制再引導到信願中,直接從信願看比較簡單。我們比較容易體驗得到。因為可能是古人今人的差別,我總感覺昙鸾法師在這個地方說得十分生硬,就是國土這個機制上是很生硬的,他舉了很多生硬的東西。 我們看下面的文字。 “此二句,名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 由光明所照耀到這世間有種種莊嚴。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泥土為宮飾。” 昙鸾法師這個本子生僻的字太多了,一般人翻一翻就不看了。 “以木石為華觀。或雕金镂玉,意願不充。” 就是你很滿意的東西是很少很少的。 “或營備百千,具受辛苦。” 像我們蓋個寺廟,你要是沒有感激的心,沒有意樂的心,那就太累了。我遇到很多出家師父,廟子蓋起來人死了,再一個廟子蓋起來人跑了,就這兩類的。為啥呢?就是我干的這個事,我做的這個事情,沒有那種意樂,就備受辛苦。 “以此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必使珍寶具足,嚴麗自然,相忘於有余,自得於佛道’”。 “相忘”就是滿足了還多了,想不到的珍寶就擱那兒堆著呢。佛在經典上提到一個例子講珍寶講得十分有意思。“相忘於有余,自得於佛道。”因為已滿足故,不假造作了,所以於佛道自然進趣,順應法性自然地安樂住了,不再求得求失,於自己所虧欠之處拼命奔波啊,去造作這些東西。 “此莊嚴事,縱使毗首羯磨。” “毗首”就是一個天人工巧之類。“羯磨”就是佛教一個專用名詞沒有翻譯,像出家人比丘戒法中比較多。羯磨就是作善成就,就是做事成就的意思。“毗首”就是天工巧匠。 工稱妙絕,積思竭想,豈能取圖? ‘性’者,‘本’義也。能生既淨,所生焉得不淨。 本質是清淨的,所生怎麼能不清淨呢?!像我們如果真正順性觀察這個世間,你也不得不清淨;你順性觀察這個世間,你也不得不平等;若順性觀察這個世間,處處也都是莊嚴,處處也都是珍寶,抓把土就有用。要不然我們有擇取的時候,土就是土,珍寶就是珍寶,你不能處處“備諸珍寶性”,什麼都有用的,那是不可能的。 “故經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所以我們起心若順應法性,順應彌陀的報德,順應彌陀的廣大清淨願望。那下面自然依報也淨。所以要想轉依報,先淨其正報,正報圓滿,依報也必然圓滿。這裡是我們修持的一個機制。所以“心淨則佛土淨”。 “是故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這一段文字我感覺還是相續的一個莊嚴,在性德光明照耀下,在大慈悲出世善根的淨光明照耀下,一切作為都是珍寶,一切所處因緣都是珍寶,具足珍寶,具足妙相,具足莊嚴。這種觀察機制要是我們能運用得起,實在是不可思議的。 這段文字的相續性我們慢慢有一個相續性的讀誦,或者說觀察,就看到為什麼先講總相、清淨相,然後以十六句次第分,來講量與出世善根,淨光明滿足,乃至備諸珍寶性,他都是次第講的。你心智能跟得上的,基本上跟心智有關系,次第的引導。因為天親菩薩的文字這種純熟是登峰造極的。八大論之中,他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論著,基本上各宗各派都遵從他,他的文字十分精練。昙鸾法師的解釋,當然他有他這個機制中建立的。昙鸾法師的文字也是不可思議。我們慢慢地來深入、來熟悉、來了解。我感覺隨著學習地深入或者時間的延續,慢慢地我們能更加完整地了解淨土的教言機制。 今天我們學習到這個地方,明天接著學習。謝謝大家! 錄音記錄:德方
1、莊嚴清淨功德成就
2、莊嚴量功德成就
此二句,名莊嚴量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莊嚴量功德者,見三界狹小,墮(hui)(敗城阜)陉(xing)(山絕坎)陪(重土,一曰滿)陼(du)(如渚者,陼丘)。或宮觀迫迮(ze),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國界分部。有如此等種種拘局事。是故菩薩興此莊嚴量功德願:“願我國土如虛空廣大無際。”
“如虛空”者,言來生者雖眾,猶若無也。“廣大無際”者,成上“如虛空”義。何故如虛空?以廣大無際故。“成就”者,言十方眾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雖無量無邊,畢竟常如虛空,廣大無際,終無滿時。是故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問曰:如維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國界無赀(zi),乃稱廣大?
答曰:所言廣大,非必以畦(qi)(五十畝)畹(wan)(三十畝)為喻。但言如空,亦何累方丈?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狹而廣。核論果報,豈若在廣而廣耶?3、莊嚴性功德成就
4、莊嚴形相功德成就
此二句,名莊嚴形相功德成就。5、莊嚴事功德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