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六集
第二十六集 內容提示: 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 結成 眾生世間清淨 原文: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此二句,名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或名高位重,潛處無由。或人凡姓鄙,悕出靡路。或修短系業,制不在己,如阿私陀仙人類也。有如是等為業風所吹,不得自在。是故願言:“使我國土,各稱所求,滿足情願。”是故言:“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這是第十六句,來表達眾生之願樂。一切眾生未出法性海,一切眾生未出圓滿海,一切眾生未出成就莊嚴海,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無動無搖。法性如是,佛性如是,真如性如是。那麼阿彌陀佛的報德真正地揭示了三個“如是”,以令有情入隨順之願、隨順之機,得一切心願之滿足。 在這個地方不要有誤區就對了。有人說,我遇到一個菩薩跟我這樣說過,這對我很大的震撼的,他說:“我念了十萬聲佛號,每一個佛號我就畫了一個圈,我要求不高,只掙十萬塊錢就夠了。結果我念了十萬個佛號,畫了十萬個圈。他們說求什麼得什麼的,我畫了十萬個圈,結果不光沒有得一分錢,浪費了很長時間。”那麼這個一切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嘛。昨天一個菩薩跟我說,他說佛法胡扯。怎麼胡扯?說求什麼得什麼,這不是胡扯嘛!實在是蒙蔽自心!這個眾生的願樂,他丟棄了本,什麼本?以雜緣虛妄來蒙蔽自心,此雜緣虛妄必受其報,必受其報,他是無明報故,所以不得現前。此報亦非虛設,就是以謗法、疑法。你說我念阿彌陀佛得十萬塊錢,因為你虛妄蒙蔽故,所以不能滿足,你不蒙蔽他一定能滿足。關鍵是我們在不蒙蔽的情況下,能滿足一切心願。你被蒙蔽的時間,你所有的心願還能成就,只是當下被蒙蔽,未來受無明果報。未來的無明果報在什麼時候受果報?你因緣一熟必然受其報。 象我說這個老人家,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情,給我這樣說:“佛法胡扯!”我說:“你念十萬聲佛號,功不唐捐,未來果報必然如是。但因為你虛妄現前的強執的迷執,令你現前不得相應。”他並不是不滿足你,因為你不能透達虛妄蒙蔽故,所以不能依此受報,就是不得自在果報,而是未來無明果報會使你成熟。可能你未來世,象這一個人未來世,突然能得十萬塊錢,他不知道他以前念佛有這個願望,會得到這樣成熟。但他現在虛妄的強執蒙蔽,跟他不相應,不得自在果報力,所以被虛妄蒙蔽故。我們現在眾生很多願望都能滿足的,只是虛妄蒙蔽而不能一時相應罷了。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這是決定真實不虛的。因為順應法性故,一切眾生造作,其果報必然如此。難出難捨,畢竟不壞,只是無明業中因蒙蔽故,它是持續異熟,不能一時現前得自在力。諸佛如來已經破除了三界之礙,因果同時,所以得自在順應法性,建立種種自在力,饒益有情,無染無著故,所以因果同時,一時具現於種種善巧威德,得大自在方便。象世尊足大拇指一按地,大地就變成琉璃珍寶色;我們大拇指頭按按地看看怎麼樣?你不得自在力。最主要是沒有徹底順應法性,得於無染無著自在力抉擇,你沒有成就這個,但你所有的願樂一樣會相續成熟,只是無明強執蒙蔽你心智,不能得以安樂。有的人認為我這個惡性要求行不行,一定會有果報,惡性果報一定難逃。所以“贊信謗疑鹹得往生”,徹顯阿彌陀佛順性廣大究竟之回施,平等圓滿之回施,阿彌陀佛實是圓滿之佛陀世尊、真實願力建立者、說誠實語者,廣利有情。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我們在這個逆性之中,種種建立,煩惱業海從此心想生,諸佛正遍知海亦從此心想中生。所以印光大德據此例說:“若有情深達此義,何枉受輪回?”何必枉受輪回?出什麼輪回?正遍知海從此心生,煩惱業海亦不出此心中。當時看到印光法師這樣的教言時,真想拿腦袋供養供養他。可是印光法師不要,因為他老人家已經圓寂了,見不到了。 你聽到最上乘教言,麻木不仁;你聽到一般的贊謗你之語,你馬上就生稀有。為什麼?心中無法則故。那我們要愛樂法則,聞法生極喜悅;聞是非之言,了不相干。何以故呢?早已告別輪回之染著故,那你會生起對法的喜悅。那你要說我還特別在意別人對我怎麼看怎麼說,我生活就活在別人怎麼看我怎麼說,那你就做真做假呗,給別人看。這樣的願樂也滿足,何以故?佛決不強制任何的有情,我沒見一個世尊拉著我來強制我的。 以前我有一個境界,這大概是一、二十年也差不多,說境界也好,說夢也好。以前我真是不信佛,不要說不信佛,什麼都不信,因為接受唯物主義教育,就是斷滅心智還是十分猛烈的。因為唯物主義的教育基本上就是人死如燈滅,過世就過去了,這種機制它會在生命中表現,因為整個教育機制是那樣子的。做了一個夢,一會兒什麼人來幫你,一會兒那個人來幫你,一會兒是佛教,一會兒這個教、那個教來幫你,我都拒絕了,我說:“我不需要你來幫,自己事還是自己來做吧。”後邊就有一個因緣,強制就拽住這個手,就把我拽到一個地方。我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才認為,開始我認為他是拽住我的,強制我的,後面我才知道,它不是強制的,異熟之果罷了。所以你結種種緣,成就種種業,如此而已。那有人說我結佛緣,有人說我結罪惡因緣,我結顛倒因緣、愚癡因緣,有人結光明因緣,有人結自在因緣,有人常供養善知識,有人常生妒嫉心,常希望一切人倒霉……這都是緣。種種緣,你受種種報。什麼報?異果異熟,自然受之,無以強加,誰也不會強加我們的。所以“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實在是在四十八願中願願都宣化這樣的教言,因為他願願是順性建立故,願願令眾生透達無礙,順應法性,享受自己的意樂。若供養他方諸佛;若遠離三途之苦;若於佛道住不退轉;若種種神通自在變化;若分身無數;若種種種種所有機制心智,一時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願願都可以找得到的,我們可以去找。乃至說於濁惡世間,求短自在欲度化眾生,現前行普賢之德,這樣的誓願,阿彌陀佛亦是滿足。有的人說極樂世界沒有女人,我是不去的;有的人說極樂世界沒有五欲之樂,我不去的;那這樣到濁土度化有情,此類心智,阿彌陀佛也是滿足的;到他方度脫眾生,建立德本,往生彼國,亦得不退轉,阿彌陀佛一樣攝化令其往生。所以種種雜緣罪惡顛倒之知見,佛亦不捨的。這真是阿彌陀佛無盡悲心!所以從地獄、惡鬼、畜生一直到人天、聲聞、緣覺、諸位菩薩,種種教言中,阿彌陀佛各個有安立,令其歸命無上道業。所以“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這個在《無量壽經》中處處可見,真實不虛。那麼就法性來說,“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亦是真實不虛。所以阿彌陀佛的誓願徹底彰顯了眾生所本具之法性、本具之性德、眾生本具之心智,此心智無以造作,無以增減。 我們看看下面的文字。 此二句,名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 “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我們要讀四十八願,從第一願讀下去,認認真真地讀下去,就看到三惡道有情,能滿足無量的願望;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之有情能得到滿足;求無上道業之有情得到滿足。希望大家下去有機會讀一讀《無量壽經》。 今年我們沒有讀誦《無量壽經》,讀的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因為佛法之尊貴在於此,富有在於此。《大方廣佛華嚴經》一般通稱佛境界之境界,境界中之境界。就是說我們在這個安樂海中能入佛境界,入佛莊嚴功德,就是佛所明達之處,我們都能明達一遍。因為裡面所有的描述皆是佛陀的境界。我們作為一個凡夫有情在讀誦的時間,能感知、能觀察、能體會,所以這是佛法中福德因緣所致。 我們要是讀《無量壽經》亦會有此深刻莊嚴具足之體驗。所以過去人稱《無量壽經》是《華嚴經》之縮本,就是縮寫的本,把它濃縮了,縮到一起。《華嚴經》最後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中,發十大願王,以令善財童子,乃至法身大士導歸極樂,以期一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礙智攝化此類法身有情。這法身有情又是什麼?早已住不退轉之大士! 所以激勵大家讀《無量壽經》。你說我不願意讀《無量壽經》,它還有點長,那你讀讀九十六句偈子,九十六句偈子可以說是《華嚴經》的整個描述,可以讀。你讀讀《華嚴經》,你再看一看九十六句偈子,你就知道這九十六句偈子十分震憾人心,真實不虛,究竟莊嚴!把佛陀的境界、佛陀的莊嚴、佛陀的功德、佛陀的善巧、佛陀的傳播、佛陀的攝化有情,令成無上道業的機制,一時描寫已盡,感人至深! 十分感人! 所以我們比較慶幸能接觸到《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我感覺到這是對末世心智羸弱有情,來廣泛地來讀誦經典,讀誦讀誦九十六句偈子,四百多個字吧,九十六句偈子乘五,四百八十個字吧。這四百八十個字很短,但它能把一乘佛教的整個教言機制的莊嚴實質內涵公布於世。因為什麼?一切諸佛所自受用莊嚴海,唯佛與佛能知。我們都知道禅宗的教言,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成佛的受用無以描述,極樂世界描述出來,《無量壽經》描述出來。《無量壽經》不單單描述出來,還描述出來什麼呢?一切諸佛成佛利生之方便。利生之方便,就是作為凡夫的有情,亦可以施佛之力普利世間有情,實在是不可思議之機制。 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或名高位重,潛處無由。 哎呀,一下子就點到這個地方。他們說,過去說,我們講慈雲忏主在西安是赤著足逃跑的,對,就在西安。他一講法,巷裡都沒人了,世界都空下來了,人都去聽法了。講法的時候,宮女就跳,打起翻牆頭溜出來聽,聲音美妙。慈雲忏主菩薩念阿彌陀佛,我們念的“一心歸命”就是他寫的,那個忏文,是嗎?應該是的。他在拜淨土忏的時候,喉輪突然打開,梵音嘹亮。他講法,自然傳到宮殿裡去了,因為梵音無遠近,他這個喉輪一時就打開了,他不用這個玩藝(指揚聲器),他一講法,清淨意樂,悠遠得很,愉樂得很。 名高得很,位置也重,但是太累了就跑了,半夜赤著足從後門偷偷溜號了,別人一看,鞋在那裡,認為他在休息,沒人管他。第二天,鞋在那兒人跑了。虛雲和尚也溜過單,講法,講著講著就溜單了。我哪一天也會溜單的,我告訴你,不過我這名不重也不會溜單的。他說什麼?名高位重——荷負的東西太多的時候,這些大善知識,過去,以為積德不實之時,就潛行跑掉了。象我們這些煩惱熾盛的人在這擔那個挑子,真是不知死活。他說“潛出無由”,逃都逃不掉。你看想躲個名也躲不開,真苦唉!所以潛出無由,逃都逃不掉,真是苦。 或人凡姓鄙, 鄙,就是卑鄙的鄙,很低下。前面是“名高位重”,下面就是“人凡姓鄙”,就是位置很低劣,很讓人歧視。讓人歧視是受不了,讓人高抬也受不了,不實之抬舉讓人痛苦得很。不相信我們哪一天可以擱在這兒坐,我們每個人都來坐一遍,你試一試,你來試一試,我不讓你講法,你試一試,你就坐兩個小時,坐在這地方,看著大家的臉,聽著大家在想些什麼,也沒有啥,你試一試。因為我們誦戒的比丘,還可慢慢這樣試一試,但真要是不如實地坐在上面,不如實也真不舒服,不踏實。 悕出靡路。 想出來,希求出離,沒有這個機會,跟潛出無由是一樣的說法,只是文字不一樣。 或修短系業,制不在己, 管不住。現在我們很多人,所謂修哪個法則,因為沒有傳承,不是源遠流長之法則,不是相續之法則,所以說修短業,多受短業之苦報、之苦逼,就是多變之苦逼。若是在無傳承守護中,人心智多變,十分苦惱的。 當時我剃頭的時候,我師父跟我說:“嗨,你還挺有福報的。”我說:“我福報什麼?我三十多歲才剛混出家,我什麼福報?遇佛法這麼晚,夠苦惱的。”我師父說有福報。我後來問他:“什麼叫福報?”他說:“你起碼說你能學戒,學戒有由了,你有機制了,戒源遠流長,從釋迦佛一直傳到現在,你有機會了。”他這個意思。 但我們自己的心的設置、情緒,都是短業,極短之業,多變。你的情緒一天一天會閃爍地厲害,好了壞了,好了壞了,就是根據外緣、內在的感知、外面相應不相應、好壞得失,在不斷地變變變,你的心智中亦復如是。但一旦有法的維系、有傳承的維系、有道德的維系、有誓願的維系,你這東西就不相干了,頻繁的更迭就不能奪你的心智了,不那麼苦了。所以傳承能泯除我們多變之苦,能洗除我們的疑慮之苦。因為疑慮能令你多變,什麼叫疑慮?對法你不敢抉擇,徘徊,今天念佛,明天修密,後天……經常不知道自己要干什麼好了,苦!就是朝三暮四,那就苦了。 所以“或修短系業,制不在己”。管不住,這個東西是不能制止的,是由不得自己。現在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人,我經常遇到參學的出家、在家的菩薩們,我說:“你干什麼?以前做什麼?”他說:“我以前修什麼法的。”我說:“你繼續好好地修。”他說:“你怎麼不勸我念佛?”我說:“你不要改了,再改沒有用,老實行一個法則就對了。” 為什麼說老實行一個法則就對了呢?要說他途者,你途越多,眾生越迷。現在要指三條路,人都不會走路了;指兩條路,人不知道抬哪只腳了;一條路走下去了,我告訴你。不相信我們找個岔路口你就知道了,你那感覺很明顯的。司機是最敏感的,開車司機開著開著,突然前面一大群路,他不知道哪個路了,他得下來問,走哪個路好?徘徊了。那我們修法真是這樣的心智,所以一定要觀察,現在人因為這個文化機制、傳播、媒介、交流、走動方便,我們每個人面前都有一百零八條路,這麼多。 以前我決定不了的時候,我就學蕅益大師,寫了四個阄兒:念佛、參禅、持咒、學教。這四個阄兒撂那兒,我抓住第一次如何,第二次如何,第三次如何,三次定命運,定了。我真不願意念佛,說實話,以前我認為念佛都是老頭老太太干的,叫我這麼念干什麼,以前雖然不夠年輕,還年輕著,畢竟不是那樣的人。實際那時真是都是邪見,但你當時沒辦法。所以我感覺到你要是定不下來,又沒有善知識可以依,你要說我不信別人,你就信自己,寫個阄,定下來,深入實踐一段,你也有意義。我就這樣實踐了一百天,決定了以後,實踐了一百天。 所以那種感激,一個法給你帶來的安穩啊、透徹啊、真實啊,你一下踏實下來了!再也不去……哎呀,參禅啊、念咒啊、學密啊、學教啊,你再也不在那兒徘徊了。以後你學密可以的,學教也行的,持咒也行,沒有什麼。我真是在念佛上決定以後,我學了很多真言,真是這樣的,它不影響你念佛,我也接觸了一點教,也學過幾個論,也不影響念佛,決定之後反而不影響了。你看你定了,就是你這路在走,你走路的時候,我不妨看看其它路的地圖,我不能說我看其它路的地圖,我不往前走了,這胡說的,不影響。我把這條路走到底,我看別的地圖也可以看,它不影響。所以再學教也踏實,念法也踏實,你參禅也踏實,心理踏實的。因為什麼呢?你心踏實下來了,實際說在一個法上認真地踏實下來了,不再疑慮了,不再變了。所以“制不在己”。 如阿私陀仙人類也。 在印度,現在你還可以處處看到,裸體外道他塗大灰。我到印度這個寺廟去看,我進去早一點,有幾個裸體外道,身上就是一張皮,塗大灰。那個大灰是什麼?它稱為六種波羅蜜修持的布施波羅蜜,就是損壞自己形象,布施什麼?布施美、美好,把美好布施給別人。就是河邊燒死人的那個地方,就一個台子,上邊垛上木石把人一燒燒掉,燒掉那個灰,他們平時都踢到河裡了,然後河那個台上還沒有搞干淨,他就用手抹, 稱為大灰,所以身上塗得白乎乎的,把燒死人的灰抹到自己身上,他不穿衣服,他的衣服就是大灰。我們看了受不了,一般的人。就是他們很艱苦,他們以這為修法。象這樣的人,他沒法自主,他這個塗大灰是必須得行,很苦。要我看,打死我,我也不修這法,真是修不了,你修那個干什麼?但要在藏傳佛教中,續部中就有這樣的修法,六波羅蜜中掛死屍、掛骨節,拿人皮往身上一披,就搞這些東西。干什麼?令你生厭啊,令你無染啊,令你無對啊,令你不擇淨濁啊,這不是常規的修法,這是特異的修法呗。這樣的一類太不能自制了,太苦了,讓我們一般人這樣學,學不了的。 有如是等為業風所吹, 沒辦法的。我見過跷腳外道,還在我們中國見的,就是從印度學回來的。一個腳站在地上,釋迦牟尼佛也跷過腳,但釋迦牟尼佛站好跷的腳,他沒有象這樣跷腳,站在一個墊子上,這個墊子有一肘復一手,這樣一個墊子,墊子上站著,跷著腳,舉著手,三天,七天,就是這樣,眼睛或者是上翻,他是這樣。干什麼呢?他修法性之明顯(30:20)的。我說外道,你看有點誹謗佛法了,實際現在很容易接觸這種東西。把眼球翻到上面,翻到上面人的思維是不會轉動的,人的思維是沒有的,你可以翻一翻,你不要嫌丑,你翻一翻,你的思維是沒有的,你翻,你想,想不動了,人不會轉腦子了,這時候就自性顯現,人就會看到光環。但這很苦的,他們以前接觸這種。但你要是這個地方沒有教授,那就是邪見,那可苦了。 以前他們教我一個修法,也很苦,就是要把臂這麼展開,然後這麼樣,然後就定那兒,必須三天三夜不能動。開始身體發僵、發硬、發澀、發沉,然後就哭起來了,嗚嗚,他不是,他難受得很,不能動。別人說你晃一晃,那可不行,必須這樣的,很痛苦的。但是它容易打開你的一些心理機制,強制打開,你苦的時候,它這個動作把它打開,難受啊心裡,這都是很痛苦的業風,你沒辦法,你必須得這樣干,不這樣干,下一步不跟你來了,不教了。你想我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啥也不要你受苦,就是給你諸樂呗,對不對?給我們這個,就持名號,隨願力,一點苦也不給,身心苦惱都不給你,身心惱患都不給你,也不給你業風,這麼自由的法,大家都不願意修。所以“為業風所吹,不得自在。” 是故願言:“使我國土,各稱所求,滿足情願。”是故言:“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那麼這一段文字的確給我們暢顯出阿彌陀佛的報德、願力,所欲眾生滿足願望,四十八願可以能看得到的,那麼順應法性你也可以審視得到的。那我們在淨土的修法中,大家能如實地在這個總相與十六觀相中、別相中,來觀察阿彌陀佛的教言機制引導的,一定能使我們步步踏於法性之土,步步安住於彌陀報德,步步地享受著所謂的諸法之樂,步步地享受著遠離身心之惱,步步地享受著遠離自我造作的虛妄業力、業流,步步地走向光明。所以金光大道,即在眼前,但隨佛願力故。你不隨順佛的願力,你造作的業力還必然侵害、侵奪你的生命。我們這樣來審視。所以“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那麼這十六句最後這一句來給我們顯示這樣的教言機制。 下面可以把兩段並讀。 結成 “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此二句,結成上觀察十七種莊嚴國土成就,所以願生。 釋器世間清淨,訖之於上。 ▲次觀眾生世間清淨。此門中分為二別:一者觀察阿彌陀如來莊嚴功德,二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觀察如來莊嚴功德中有八種,至文當目。 問曰:有論師泛解“眾生”名義,以其輪轉三有,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今名佛、菩薩為“眾生”,是義雲何? 答曰:經言:“一法有無量名,一名有無量義。”如以受眾多生死故名為“眾生”者,此是小乘家釋三界中眾生名義,非大乘家眾生名義也。大乘家所言“眾生”者,如《不增不減經》言:“言眾生者,即是不生不滅義。”何以故?若有生,生已復生,有無窮過故,有不生而生過故,是故無生。若有生,可有滅。既無生,何得有滅?是故無生無滅,是“眾生”義。如經中言:“五受陰通達空無所有,是苦義。”斯其類也。 下面十七種莊嚴,那麼作一個次第的描述。先從總相清淨莊嚴一直到形象莊嚴,乃至說“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這樣的莊嚴中來表述極樂世界法性海,廣攝眾生無虧無欠,絕無疏漏,平等含攝之義,以令一切眾生向往彼國莊嚴真實功德,愛樂往生彼國。此生者實是無生義也,令眾生一時就路還家,得見法性不增不減,真實安住於阿彌陀佛無礙光明之中,得見自性真實,無疑無慮。那麼這樣所謂的往生義者,是抉擇義,是回歸義、無造作義、平和義、清淨義、一時遠離一切對待義,如是義中稱為清淨平等覺義,讓我們在這個器世間中得到了安住,身雖在娑婆已是極樂中人,心智如是故,畢竟遠離造作對待,畢竟遠離無始以來三界所系之長維,橫斷橫出於生死剎海。那麼這個就是一念回歸,身在娑婆已是極樂中人。何以故?心維系於此,身何以不得往生?所以此身是無生身,假以四大而顯現,以佛願為己命,何以生與不生? 我們看他下邊的文字。 “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那麼這兩句,最主要是前十七句文字的觀察,以引導我們決定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就是無量光佛剎。此無量光佛剎非此土,非彼土,但在西方。西方者,所歸之處,就是我們日輪所落之處,眾生所歸之處,生命消亡必然回歸之處,業緣成熟所歸之處,念念所消歸之處,舉心動念莫不被此所攝之處。阿彌陀佛國! 此二句,結成上觀察十七種莊嚴國土成就, 那麼這十七種莊嚴器世間成就,結合下面的所謂十二種莊嚴有情成就,以圓滿二十九種觀察成就,觀察彼國情世間與器世間真實功德利益,令眾生一時無礙往生,就是於往生與往生自受用中得以解脫。下面講受用了,就是往生受用,往生彼國、往生彼國我現在願意往生了,知道彼國土是我本性之土、法性之土、無造作之土、無生之土,已經抉擇了,無疑無慮了,究竟圓滿了,人人必歸,人人自然安定之處,只是妄想蒙蔽罷了。我現在把妄想丟在彌陀剎海中,自然得見,不須勞作,此處是省力修持,阿彌陀佛,無掛無礙了。這個地方認得了,那下面就是受用真實,一時會湧現在你生命之中。這個生命之中,就是佛的自受用,八種自受用,菩薩的四種正修行,加到一起能令我們心開意解,愛樂這種淨土法則的修持。淨土法則的修持十分有意義,能十分地解開我們無始以來煩惱纏縛的重擔,令我們真正得輕安喜悅。 我們看下面的文字: 所以願生。 那麼觀察來觀察去,我們就會產生這個凡夫願生之願。何以故?此願者,非願所願,為什麼說非願所願?不是虛妄造作的,不是妄想所出生的,是本質如是,故為本願。 怎麼個本願?以本顯願,以願歸本,所以不相隔離,本願之智自然現前,非造非作故,所以是名“願生”。此願生不可動搖,不可增減,不可毀壞,所以一切眾生本來往生。如是省力念佛,了無掛礙、了無對待,是為無礙光、焰王光、智慧光、歡喜光、一時入於平等之光,這個光明是所謂的願生之義。在此處諸位善知識善觀察、善運用。 那麼器世間令眾生得以安樂,如大地載負眾生,如虛空容納世間。那我們在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的本願心智中,得本自心智,一時安住。此心智非造作故,所以顯於自性之本;因自性之本暢顯故,所以顯自心之願。此願非造作,所以真實之願一時建立,就是抉擇之願,那麼這個抉擇願是淨願、是慈悲願、是智慧願、是方便願。所以如佛願而願,“以佛願為己命,豈可思議乎?”正是此語。 釋器世間清淨,訖之於上。 觀察眾生世間莊嚴成就 次觀眾生世間清淨。 “次觀”,那麼前面是器世間觀察,再看這個是眾生世間觀察,觀察彼二種清淨。所以願心莊嚴成就二種清淨,二種清淨入一願心莊嚴,那麼這個願心莊嚴中就表達此二種:一個是器世間的載負,再一個是情世間的受用,就是它的作用罷了。若是佛法沒有作用、沒有載負、沒有載負之力、沒有作用之力,我們就不能安住於佛法,不能心系於佛法,那你就丟失了佛法學習的真正的喜悅與樂趣,也就是它的法則不能真正地成熟我們。 此門中分為二別:一者觀察阿彌陀如來莊嚴功德, 一者先觀其主,主者,心源之本相。所以眾生之業莫不在於心意所表達,所以阿彌陀佛是主,我們的心意是主,那阿彌陀佛這個主正表達我們的心願的莊嚴真實安立海。它安立在什麼樣一個狀態下?我們來觀察它。所以一者觀察阿彌陀如來莊嚴功德,以顯自心究竟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圓滿莊嚴功德!我們是不是能在這個順性中觀察到阿彌陀佛所有的受用跟我們的真正究竟的心智相應呢?這樣的來啟發我們的主,來啟發我們的心智。 二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 菩薩者,一切行法善巧者。諸佛不動本位,示現種種剎土中,方便以悲、以智、以願力,所行菩薩之道業之相。此相者,實在是諸佛如來不動法座,分身之數,垂跡之相,令眾生皆於善巧菩薩者得以度脫。實無一諸佛菩薩行走世間,但令眾生心智得滿足故,顯現如此。在這個說教中說如鏡照物,外無所來,內無所生,令眾生自見自知。我們都知道鏡子照物的一種感知下,外面沒有東西到鏡子裡面去,鏡子裡面也不會出生什麼東西,但是能讓我們了了分明。所以諸佛菩薩分身示化,亦復如是。令眾生得見功德莊嚴,而無染著。 觀察如來莊嚴功德中有八種,至文當目。 我們看到的時候就知道了。 問曰:有論師泛解“眾生”名義, 就是用廣泛地解釋方法,可能解釋都有。 以其輪轉三有,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今名佛、菩薩為“眾生”,是義雲何? 這真是一個大的轉機,說此類眾生無生之處安立,是名佛菩薩之眾生,後面講無生之生是名眾生。此義何以令我等會同這個眾生?我們常知見中眾生就是輪回眾生,多生於雜緣之中,生生死死,輪回不盡,是名眾生。那麼此類眾生何以說? 答曰:經言:“一法有無量名, 佛所說法,皆有無量名義,有一個《無量義經》這麼一個經典,就講佛出一妙音,眾生各個隨類而解,隨類而用,隨類而證菩提,歸於法則。那麼一切言辭,莫不如是,無自性故。若以無自性抉擇,一切法是為方便,那麼這個眾生亦復如是,其名亦無自性。 一名有無量義。” 如以受眾多生死故名為“眾生”者,此是小乘家釋三界中眾生名義, 所謂小乘家者,過去分有三藏二藏說,在我們中國隋唐以前這個教言中,這個唐朝以前的教言機制中,大家都這麼稱“二藏教言”。三藏我們都知道“經、律、論”這三藏。二藏怎麼說?他把它判成兩類藏:一個聲聞藏,一個菩薩藏。二藏說:聲聞藏者,就是小乘說;這個菩薩藏是大乘說。過去人判經是那樣判的,後來象有天台教,有華嚴宗……他們判教又有新的設置,在這之前是判聲聞藏與菩薩藏,二藏所設。 這個大乘家與小乘家,是說聲聞乘藏所研究者,大乘教即菩薩藏研究者,他們所宣化的教言。你在這個昙鸾法師的文字中處處可以得見“大乘家”這樣的說法。所以“此是小乘家釋三界中眾生名義”。 非大乘家眾生名義也。大乘家所言“眾生”者,如《不增不減經》言:“言眾生者,即是不生不滅義。” 這個地方我們不知道怎麼來轉換?眾生眾生就是生生滅滅,是謂眾生,這個地方眾生是不生不滅的,實在是生生滅滅實無生滅,即是眾生義,它不離其當體。我們這個生生滅滅的眾生,其體無生無滅。所以此謂眾生義者,眾生義實在是可以如是說。你要說這樣強自解釋,那行不行?實際說,佛說法,無有實句,無有實法。法如伐喻,無有自性;藥無實藥,但因病而配置。那麼教言亦復如此,無一實句,無一實法可得。所以“即是不生不滅義” 。 何以故?若有生,生已復生,有無窮過故,有不生而生過故,是故無生。 這個談無生義,凡夫有情對無生義,往往不敢涉足。因為什麼呢?我們生生滅滅,已經習慣了;變變化化,已經常樂於其中。要一個有情守護一個不變化的東西,十分鐘二十分鐘,就感到枯燥無味,了無情趣,希望豐富多彩,凡夫心智莫不如是,需要多變化、多情節來吸引心智。為什麼呢?他已經習慣了。所以“是故無生”。 若有生,可有滅。既無生, 有生有滅,其體亦無生,所以既無生。有生有滅既無生。我們講煩惱即菩提。所以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善惡無自性,正顯其體。所謂有生無生,實在是眾生判別,實在是說法之機,說法之便罷了,說法之各有其義理,義理之別。這個地方眾生義理之別,但以無生之說。 何得有滅?是故無生無滅,是“眾生”義。 這個地方,它是真如義。眾生無生無滅是真如義,眾生之名之真如義。假如象小乘說的眾生生生死死之眾生,多緣雜緣雜聚之眾生,這樣是事相之義,也是俗谛之義,也可以說是事相之義。這個地方描寫的是真如之義,所以是故無生無滅是眾生義,抉擇於一個法則。因為一切教言中莫不有真俗二谛,雖無自性,以真俗二谛可以二法彰顯,若順應世俗谛說,若順應真如谛說,都可以表達。 如經中言:“五受陰通達空無所有,是苦義。” 這是苦谛,象我們世間的人在苦苦中、無常苦中,妄自增加、妄自守護、妄受其苦,這個就是所謂的苦苦、壞苦、行苦、八苦,乃至說無量種種苦義所表現之事相。此地“五受陰通達空無所有”,此苦義是體,是真如之體,所以此苦無有所得,無有所礙,自顯本性故。 昙鸾法師在這個地方,他用了十分通達的言辭,令眾生在苦集中得解脫,就路還家。就是所謂的煩惱即菩提之說,眾生即菩薩、即諸佛之說,所以在藏性教中皆是如是說。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即是如是,其體無有異故。那麼要是小乘家者,就是漸次教者,不許。圓頓之教言者,一念如是,真實不虛。這個是大乘教與聲聞教,圓頓教、藏性教與漸教、次教所設之差別。 斯其類也。 這個文字,眾生義者這一段解釋得十分精彩,我們有時間下去了可以去深入審觀。因為文字它有接度有情之功,無有拘泥眾生之力。你不要拘泥在這個地方,但你要隨它的功德你就會得到安樂,你要是被它拘泥死了,你就被它纏縛。所以有人死於句下,而被法礙。有人順句而得度脫,回歸於法性,而得成就。那麼藥,你不要把藥當成病了,所以不要返藥為病就行了。因為這是藥,治療我們的染著、沉淪之苦、執著之苦。所以這一段眾生義的解釋十分地精彩,望大家下去能反復地去嚼,去品嘗此味,象嚼橄榄一樣慢慢地能深入透徹地體會到善知識給我們的親切提示。 謝謝大家。今天就學習到這兒。 阿彌陀佛! 錄音文字:明忻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此二句,名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或名高位重,潛處無由。或人凡姓鄙,悕出靡路。或修短系業,制不在己,如阿私陀仙人類也。有如是等為業風所吹,不得自在。是故願言:“使我國土,各稱所求,滿足情願。”是故言:“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此二句,結成上觀察十七種莊嚴國土成就,所以願生。
釋器世間清淨,訖之於上。
▲次觀眾生世間清淨。此門中分為二別:一者觀察阿彌陀如來莊嚴功德,二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觀察如來莊嚴功德中有八種,至文當目。
問曰:有論師泛解“眾生”名義,以其輪轉三有,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今名佛、菩薩為“眾生”,是義雲何?
答曰:經言:“一法有無量名,一名有無量義。”如以受眾多生死故名為“眾生”者,此是小乘家釋三界中眾生名義,非大乘家眾生名義也。大乘家所言“眾生”者,如《不增不減經》言:“言眾生者,即是不生不滅義。”何以故?若有生,生已復生,有無窮過故,有不生而生過故,是故無生。若有生,可有滅。既無生,何得有滅?是故無生無滅,是“眾生”義。如經中言:“五受陰通達空無所有,是苦義。”斯其類也。17、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