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五卷


 2024/2/22    熱度:221    下載DOC文檔    

第五卷

《大乘起信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頁,「甲二、正說五分」。

在本文當中,我們根據會性老法師的科判,會性法師的科判等於是蕅益大師的科判,分成三大科。第一科是「歸敬述意」,第二科是「正說五分」,第三科是「結施回向」。現在我們講到第二科「正說五分」。前面一科我們講到馬鳴菩薩造論的因緣,他說: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這段的文章是說明本論主要是成就我們:第一個是成就大乘的因相,第二個是成就大乘的果相,等於是引導我們成就大乘的因果。大乘的因相,本論所要成就的是「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除疑捨邪執」在蕅祖的注解當中說:「除疑捨邪執」就是要我們了解「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除疑」就是要了解「知真本有」,就是我們這念妄想的心當中有清淨的真如本性。這一點是我們在凡夫的時候就必須要肯定的,「知真本有」是本來具足的、法爾具足的。直下承擔真如本性以後,第二個要「捨邪執」,所謂的「達妄本空」。我們從無始劫來,顛倒業力的熏習所成就的虛妄我執、法執的這些邪執,也要加以對治,所謂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成就大乘的正信,就是成就大乘的因相;依止這樣的一個大乘因相,修習六波羅蜜的法門,使令整個大乘的功德能夠成就不退轉,所謂的「佛種不斷故」。這就是我們學習本論的二個重點:第一個成就大乘的因相,第二個成就大乘的果相。

甲二、正說五分乙一、釋科丙一、標宗

菩薩在正式解釋本論之前,先把本論修學的二個宗要標出來。現在我們正式看「甲二、正說五分」。為了能夠達到成就大乘的因果二種功德,馬鳴菩薩分成「五分」來加以說明的,「五分」當中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標科」,先把科標出來,「標科」當中又分二科:「丙一」是「標宗」,「丙二」是「列科」。我們先說明本經的宗要,我們看論文:

論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應說。

菩薩說:以下的法是根據什麼因緣而安立的?當然佛菩薩的說法,一定是對眾生能夠產生滅惡生善的功能而安立這個「法」。這個「法」的安立,是要生起眾生的大乘「信根」,「摩诃衍」就是大乘,所以安立這個法。這個「信根」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善根。佛法的修學有二個重點:第一個是業力的修學,說你是布施、或者持戒、修忍辱,在內心當中會產生一個善業力,這個善業力會使令我們成就人天尊貴安樂的果報;但是這個善業力不能講善根,善根是一種對大乘法的信解行證,它有一種解脫的功德,才能夠叫做善根。為什麼叫做「根」呢?就是它有執持不失跟增長廣大二層意思。就是說,假設你過去在大乘佛法的善根薄弱,你從這個法當中能夠成就執持不失,能夠建立大乘的善根;假設你已經是多生多劫聽聞大乘佛法,本論的學習可以使令你大乘善根增長廣大:就是沒有生起的使令生起,已經生起的使令我們大乘善根能夠增長廣大。因為這二種因緣,所以必須要演說《大乘起信論》的法門。在講述本論之前,馬鳴菩薩先說明這個「法」它在我們的修行當中所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為了成就乃至增長我們的大乘善根,才宣「說」這個法。

丙二、列科

說有五分。雲何為五: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三者解釋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勸修利益分。

成就大乘善根的方便法門「有五」個,這五個在法藏大師的注解當中是用四悉檀,就是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四悉檀的因緣安立。「一者因緣分」,法藏大師說:這是總說四悉檀,具足了歡喜、生善、破惡、入理,這個地方等於是安立了八種因緣,把整個大乘的因相跟果相作一個總相的說明。就是在本論當中我們所建立的是什麼?所破斥的是什麼?在「因緣分」,馬鳴菩薩先把本論當中所破斥的跟所建立的作一個總說。「二者利益分」,「利益分」就是歡喜義,就是世界悉檀。歡喜義主要是開顯一心、二門、三大的道理,把大乘功德是眾生本具的觀念,先把它標出來,使令我們產生歡喜,讓我們產生希望。「三者解釋分」。前面的「利益分」是標出一心、二門、三大的宗旨;「解釋分」是把這個觀念再詳細的加以發揮,等於是「利益分」的廣說。「利益分」跟「解釋分」,都是屬於理論的說明,把凡夫的雜染緣起跟諸佛菩薩清淨的緣起,如何從雜染的緣起轉成清淨的緣起,這二科會有詳細的說明。就是說既然「一切法因緣生」,我們今天能夠消滅雜染的因緣,自然雜染的果報就會消失掉;我們積聚了清淨的因緣,諸佛的功德自然就會成就。所以在修行當中,你最重要就是要掌握什麼是雜染的因緣,什麼是還滅的因緣,這是重點,那個開關你要抓到。在本論當中,就詳細的把染淨的因緣作一個說明,這個都是理論的說明。「四者修行信心分」,這是正式說明本論的修行方法,說是對治悉檀,這當中講到五門,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跟止觀,六波羅蜜的五門來產生滅惡生善,破除雜染因緣,建立清淨的因緣,這一科是修行的方法。「五者勸修利益分」,這個地方是說明我們依據本論而行,有什麼樣的功德、殊勝的莊嚴,這樣的修行有什麼功德。所以說,在本論當中,「立義分、解釋分、修行信心分」是成就大乘的因相,第五科的「勸修利益分」是成就大乘的果相。馬鳴菩薩就用這五科來表達這個法的內涵。

乙二、正說丙一、因緣分丁一、標章

再看「乙二」的「正說」,把五分次第的說明。先看「丙一、因緣分」,「因緣分」當中分二科:先「標章」,再「征釋」。先「標」出這一分「章」節的名稱。

初說因緣分。

首先解釋馬鳴菩薩造論的因緣。

丁二、征釋戊一、正明八因己一、總征

「丁二、征釋」,這當中分二科,第一科是「正明八因」,這當中又分二科:先「總征」,再「別釋」。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

佛法的安立,一定要有利益眾生的因緣,弘法利生;如果沒有利益眾生的因緣,這個法是不能安立的。這是說明本法主要的是要利益什麼樣的因緣。

己二、別釋

答曰:是因緣有八。雲何為八?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八」個「因緣」,第一個是「總相」,是一個總說。本論的安立,是「為」了「令眾生離」開「一切」的痛「苦」,得到「究竟」的安「樂」。這個痛苦最大的根源就是生死的流轉,就是說所有的痛苦都要依止生死的流轉才能夠生起,所以我們在三界當中一次一次的流轉,每一次的生命都積集了很多的痛苦,假設沒有生死的流轉,這個痛苦就沒有依止處。所以這當中的關鍵點就是斷這個流轉的力量。離苦以後要得到究竟的安樂,這個地方指的是大般涅槃的安樂,就是馬鳴菩薩是依止大悲心,不是追求世間的名利、或者個人的恭敬而安立這個法的。這個地方有一個觀念值得我們去學習,在《金剛經》佛陀一再的強調「一切法是空」,法空就是一切法是無自性,不能夠說世間上有一個絕對不變的真實的法,不可以這樣講。所以《金剛經》佛陀很明確的告訴弟子們說:如果你說佛陀有真實的說法,就是謗佛。這樣子講,法它不能自性生,要「觀待因緣」才能夠出現。觀待因緣,智者大師說:佛陀的說法,要觀待眾生有四悉檀的因緣,這個法說出來以後,讓眾生有歡喜、生善、破惡、入理這四個因緣,佛陀才會宣說。假設這個法對眾生沒有這四悉檀的因緣,佛陀不能宣說。這個地方就值得我們記住一個觀念,我們以後或多或少會從事弘法的因緣,佛法跟世間法的最大差別:世間的學者,他可以隨便發表一個論文,他不必為眾生的善根負責。他就是我有心得我就發表,這個東西安立以後,對眾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不管。他認為我只是表達我的看法,表達事情的真相如此而已。但是佛法安立的角度不是這樣子的,就是說身為一個法師,你要能夠觀察眾生的根機,就是這句話講出去,眾生接受了以後,在他內心當中要產生四個效果:第一個,他聽了會歡喜;第二個,他會生起善根,對佛法有信心;第三個,這個法對他有對治煩惱的力量,滅惡;第四個,他能夠明白生命的道理。你今天散布一個法出去,你一定要讓眾生有四悉檀,這個法才有建立的因緣,否則這個法不能宣說。所以這個地方馬鳴菩薩說:其實這個「因緣總相」是通於一切經典,任何一個佛教的經論要能夠安立,一定是為了使令眾生離苦得樂,否則就是戲論──「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這樣子就不是佛法。這個地方,我們從馬鳴菩薩的「因緣總相」得到一些啟示:就是佛法的安立,它本性是空是怎麼安立的呢?是四悉檀的因緣而安立的,離開了四悉檀這個法不能建立。

以下講到本論的別相,其實前面的「總相」是通一切經典,二、三、四、五、六、七、八等於是講到本論的各別因緣。二到七是說明成就大乘的因相,因地的相貌;第八是成就大乘的果相。因相當中分成二部分:二、三、四是理論的說明,成就大乘的信解;五、六、七是一個行門,一個修行的方法,成就行的功德,信、解、行三種功德。在二、三、四的理論當中,我們先看第一個: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在解釋本論的一些理論,主要的是說明佛法的根本教義,使令我們能夠產生正確而不顛倒的認識。佛法是說生命有二個相貌:一個是痛苦的相貌,一個是安樂的相貌。這二個相貌都不是自然而生,也不是上帝創造,也不是他生,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在小乘的教法當中解釋這個因緣,它是用業力,就是身口意的造作,由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所謂的業感緣起。大乘佛法認為小乘的學者把因緣觀只解釋一半,叫半字法門,沒有解釋完全清楚。就是這個業本身是誰來造作?造作以後誰來保存?所以大乘認為「萬法唯心」,業的後面還有一個主宰者、一個推動者,就是一念的心。心把業創造出來,業還沒得果報之前,業的功能也是由心所攝持,所以整個因緣的內涵就是你一念心。就是你的心一動,在你生命當中就產生一個因緣,就是一個力量,可能是一個讓你善良增上的力量,也可能是一個讓你墮落的力量。所以你起心動念,在你生命當中就產生一個因緣。這樣的因緣,我們應該如何來了解?這個心它主宰著、驅動著我們生命的流動,生命就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這個水流是由心來主導,所以了解這念心變成很重要。本論當中,馬鳴菩薩的善巧方便,就是怎麼樣了解我們這念心呢?他安立了一心、二門、三大的宗旨。就是我們這一念心,你可以從二個角度來觀察:第一個是生滅門。生滅門就是我們的個體生命,由業力所創造的一個五蘊個體,你今生是個人,來生是個天,天的福報享盡變成螞蟻。就是由業力所變現的個體生命,它是不斷的變化,叫做生滅門。而生命在生滅門當中有不生不滅的本性,這就是真如門。我們要從生滅門當中尋求解脫,你就必須從生滅門而趨向於真如門,說是「把心帶回家」。就是你這個生滅門,在三界一次一次的流轉,一次一次得到個體的生命,生死相續、痛苦相續,我們都沒有找到一個安穩的家來安住自己的生命。所以說你應該把心帶回家,你要先把你的家找到,這個家就是真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大安樂的真如。生滅門怎麼趨向於真如門呢?你要坐一輛車子,坐這個大乘,大乘就是三大,就是利用我們生滅的個體生命、色心諸法,來觀察體、相、用的三大,就能夠使令我們這念生滅門的心,到達真如門,就有所謂的乘、有波羅蜜的功能,所以一心、二門、三大。就是生滅門是苦惱的根源,真如門是我們清淨的本性,依止三大的道理,從生滅門趨向於真如門,而達到離苦得樂。這是一個扼要的說明,本論後面會非常詳細說明它的內涵,馬鳴菩薩認為這就是整個佛法的根本教義。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前面根本教義的宣說,對我們有二種不同的效果。第一種,假設你是一個大乘「善根成熟」的「眾生」,也就說你已經多生多劫親近十方諸佛、聽聞大乘佛法,成就了十信滿心的菩薩;在本論的大乘根本教義當中,你就能夠從十信而趨向於十住,成就「不退信」心,所謂的不退轉的功德。當然十住是一個聖位,能夠轉凡成聖。第二種,假設我們是「善根微少」的「眾生」,我們大乘的善根還不決定,有時候墮入凡夫的思想、有時候墮入二乘的思想、有時候起大乘的思想,這就是種姓不決定。經過本論的修學,能夠漸漸的建立大乘的「信心」,所謂的成就十信,從初信到十信的大乘正信。這個就是在解門當中開顯成就二種差別的功德。

這個地方講到大乘的「善根」,我們解釋一下。佛法的修學,有善業的修學跟善根的修學。我今天去布施、拜佛,或者持戒,叫做善業,這個善業對我們的生命會產生安樂的果報;但是這個善業不能對治我們心中的顛倒,沒辦法對治心中的顛倒;對治心中的顛倒,就必須要有智慧的觀照,所謂的善根。善根,從本論的思想分成三類:一個是眾生的善根,所謂凡夫的善根。凡夫的善根,他內心當中所依止的根就是自我意識。就是我們凡夫根據我們心中的名言(就是自己的妄想),捏造一個自我,以自我意識來造善業、或者造罪業,由這個我來造業,最後也是由這個「我」來得可樂的果報、或者痛苦的果報。所以這是我們凡夫的根、凡夫的依止處,就是以自我來當做我們的根。二乘的聖者所依止的根是空性,二乘的聖者認為「我」是不可得的,所以二乘的聖者他生起無常、無我的智慧,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的,我不可得,就把自我意識消滅了;但是這個心的功能也消滅了。所以從大乘的角度,認為小乘的空義是「錯損菩提」,空得太嚴重了。也就是說,凡夫的根是太過於執著,對心太肯定,內心當中心隨妄轉,以自我意識為根本,跟著感覺走,當然是不對;小乘的學者對心是完全的否定,小乘佛法在觀心的時候,觀察我們這念心是不淨、苦、無常、無我,你很容易就覺得心是沒有價值的,是一切罪業痛苦的根源,就把心的功能消滅了;大乘佛法在觀心的時候,是采取比較中道的觀念,是有所破壞、有所建設,大乘佛法認為,在觀空的時候,所對治的只是我們心中的名言的執取。就是說你所破的是我愛執,這個「我」是心中的名言所安立的,這應該破掉;但是心的本性它有無量無邊的潛能,可以成就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成就諸佛的功德莊嚴,這個心的本性它善良的一面是值得肯定、值得開發的。所以大乘佛法認為所謂的不二法門,雜染的作用只要經過適當的調伏,就能夠轉成清淨的作用,所以大乘佛法的空,是強調不二法門,所謂的轉識成智。

大師講一個譬喻說:有一只馬,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間起顛倒,變成一只狂馬到處亂撞,我們凡夫就認為狂馬是我的本來面目,這顛倒的馬隨著情緒在空間裡面到處跑、到處傷人。就是凡夫以自我意識為根,認賊作父,以狂馬為本來面目。二乘人看到馬不聽招呼,這是痛苦的根源,就把馬給殺掉,馬根本沒有價值,你看這只馬它什麼事也不能做,只會傷人、只會造惡業,所以二乘人對馬是比較悲觀的。大乘人認為:馬本來是很正常的,只是一時的顛倒,不要把它殺掉,它沒有錯,錯在它虛妄的狂性,我們如果能夠用適當的方法調治它,馬能夠變成一匹良馬,為我們工作、為一切眾生工作。所以就用種種的方便來調伏馬的狂性,結果變成一只善良的馬,能夠生起種種的妙用。所以從馬的譬喻來說:凡夫對心太過放縱;二乘人對心太過排斥;大乘法門是比較中道,染淨不二。就是說起惑造業是它,但是生起種種波羅蜜也是它,重點是如何調治它,而不是把它破壞、消滅。

你能夠對我們的心產生一個不二的觀察,那你這個人是具足大乘善根。你知道心不好是來自心中的名言,它本性是善良,是可以改變的。你內心當中不斷的生起這樣的思考,我們說你這個人是具足大乘善根,你跟諸佛所差別的只是一種善業、時間的問題。如果你能夠保持這樣的思考,不斷的斷惡修善,你自然成就佛道,因為你成就了大乘因種。所以馬鳴菩薩在「利益分」跟「解釋分」很慈悲的把染淨不二的道理,作一個詳細的說明,來加強我們的大乘善根。這是講到本論的理論。再看第五,第五以後是講修行方法。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講到修行,本論當中修行的行動有二個:一個是難行道,靠自力斷惑證真的難行道法門,這是第一個選擇;第二個是易行道,靠佛力的加被,所謂的他力法門(在造論因緣的第七法門)。這些在本論當中都會提到,讓我們來選擇。我們先看難行道的修法。難行道當中的前方便,就是「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在難行道的修學當中,我們剛開始要先淨罪集資,忏悔業障、積集資糧,所以本論會講到一些忏悔的方便、如何拜忏,透過禮拜、贊歎、供養來滅除罪障。所以我們看中國的佛教祖師,慈悲的安立早晚課,有禮拜的地方,有贊歎的地方(贊歎佛菩薩的功德),有種種的供養,這些都是在消除我們的罪障。第二,前面是滅惡,這個地方是講生善,「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這以下是說明要透過布施、持戒、忍辱這些善業的修學,來對治我們的愚癡跟驕慢,遠離邪見的顛倒。也就是說雖然大乘佛法主要的修學是心地法門、一種內心的觀照,但是這內心的觀照要有一些前方便作基礎,就是淨罪集資。龍樹菩薩在《智度論》上說:如果你今天修小乘法,小乘法是一個非常極端的法門,反正我把一切法都空掉,惡法也空掉、清淨的菩提本性也空掉,小乘沒有所謂的不二法門,它是只有對立的法門,染淨是對立的。你修小乘法門不一定要淨罪集資,你的善根很容易成就,因為這個是思議境,是你可以心思口議的境界。這個生命是沒有價值的,是不淨、苦、無常、無我,任何一個人聽到都能夠接受的。但大乘法門是不思議境,個體的生命這個五蘊,一方面它是不淨、苦、無常、無我,但是它又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是眾禍之門,也是眾妙之門,這二個門是不二,這件事情是不可思議。大乘的不可思議法門,持戒、修福就變成很重要。龍樹菩薩說:福報不夠的人,聽到大乘法門會起顛倒,會錯認消息。所以我們在正式修止觀之前,一定要先淨罪集資,一方面拜忏、一方面持戒修福來作前「方便」,本論當中就先提到這樣的一個修法。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這是本論正式的修學內涵,正式的「修習」大乘「止觀」來「對治凡夫」的著有跟「二乘」的偏空。在本論當中,大乘的止觀思想,先說出生命的雜染因緣,說:凡夫雜染的根源是「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我們每一個個體生命,有些人善業強,他的個體生命特別的莊嚴,五蘊身心特別的莊嚴美妙;有些人罪業比較強,他的五蘊就比較苦惱卑賤:這都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當我們把心回歸到原點的時候,我們這念心是清淨本然,不生不滅。不生不滅,這個心突然間一念的不覺,也不曉得為什麼突然間起顛倒,它就是怎麼樣呢?「真如不守自性」,這個真如的清淨心不想安住在清淨的本位上,老是想要向外去攀緣,它總覺得要去動;向外一動以後,不得了了,「一念不覺生三細」,清淨的本性就變成對立性的阿賴耶識,一個有漏的阿賴耶識。這個三細,後面會說明,簡單說三細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當然就有一個能所,有一個我,能受用的我;有一個所受用的法;一個微細俱生的我執跟法執出現。俱生的我法二執是不帶名言的,是很微細的,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有一個有漏的生命出現,就是一念不覺而產生,叫做「一念不覺生三細」,結果「境界為緣長六粗」。既然有一個我,有一個所攀緣的法的境界,這二個就相互的作用,我去攀緣你,你也來引誘我,我相、法相的相互造作,以這個境界為因緣就產生了六粗,這個時候內心開始產生分別,就是所謂的名言,這個時候的自我意識更加強烈。每一個人都打不同的妄想,所以每個人心中所認定的我是不同的,福報大的人認為我是比較大,像螞蟻就認為這個我比較狹隘卑賤。這時候我們由名言的分別創造一個粗的我,這個時候就開始造業了、開始流轉生死了,「境界為緣長六粗」,所以本論當中它所對治的名言、所安立的我,剛開始先超越名言、空掉自我。在大乘止觀明顯的是先說我們這念心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在實際的操作上,先「達妄本空」,破除名言所安立的我;破掉以後,先大死一番,再肯定我們這念心有佛性。一定是先滅,然後再肯定。這個地方馬鳴菩薩有詳細的說明,強調你不能直下肯定,你一肯定的時候就落入凡夫的執取,所以剛開始是先對我們的心全盤否定,然後再直下的承當。

過去有一個禅師,他在山中修行,同參道友去見他,問他說:你住茅蓬那麼久了,是依何道理而住山修行?你住山修行,心中要有個道理。這個禅師說:我見泥牛沈入大海,至於今日尚未出現。這只污穢的牛沈入大海,就是說我們這念心在無始劫的虛妄熏習,安立了很多錯誤的名言,我現在的修行就是對治這些名言,用我空觀、法空觀來消滅這個名言所安立的我執、法執。同參道友就問禅師說:那你什麼時候出山?他說:待其清淨浮現海中,我就出山了。污穢的、有泥巴的牛沈到大海,它在大海裡面洗滌以後,它浮現大海清淨的時候,就是我出去的時候。就是說當他把名言所安立的我法二執消滅以後,他清淨的大悲心發動的時候,就是他從空出假的時候。所以本論當中是先滅除妄想,然後再肯定真如。這個地方是講到正修。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這個地方是說我們修難行道的大乘菩薩,要生生世世的在三界流轉有一個問題,就是會退轉。這個退轉,除了外界的引誘以外,就是生命的死亡。死亡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嚴重的障礙,就是報障。你今生能夠好好的布施、持戒,有這樣的信心成就一個善業力,你來生不一定願意繼續的布施、持戒,就是說你今生修行的功力,來生不能夠繼續的累積。我們無量劫在三界流轉,積集了很多的善法,但是為什麼流轉?死亡的中斷,使令我們每一期生命都要從頭開始,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你看有些人福報很大,他前生一定是積集善業,但是他福報大卻悭貪。照理講,他前生積集那麼多善業,應該是有布施的等流性,但是他為什麼悭貪?就是他退轉,富貴現前的時候,他的心情開始改變。所以在大乘佛法的三大阿僧祗劫當中,有死亡的退轉。所以馬鳴菩薩勸我們可以考慮求生到阿彌陀佛的國土去,有無量無邊阿僧祗劫的壽命,能夠保證「不退」,這是一個方法。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

前面是說明整個因地的修學,能夠產生滅惡生善、離苦得樂的功德;這個地方講到大乘的功德。

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有如是等」滅惡生善的「因緣」,「所以造」作此「論」。到這裡是簡單的把本論的內涵作一個總述。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