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淨土十疑論》導讀 第三卷


 2024/3/6    熱度:255    下載DOC文檔    

第三卷

《淨土十疑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頁,甲三、偏念一佛疑。

佛陀在《法華經》講到一個偈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釋迦牟尼佛依止大智慧的光明,觀察我們三界流轉的相貌,他說:在三界流轉的眾生,就好像是一個人住在一間起火燃燒的房子一樣。在這一期的生命當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會遭遇到很多的痛苦,以及修行上的障礙。所以,基於離開痛苦、障礙的理由,幾乎所有的凡位菩薩,在修習成佛的過程當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先離開三界,把出離三界火宅當做第一個目標。

談到離開三界,我們修行的方法有二種的差別:第一個是聖道法門,第二個是淨土法門。這二個法門最大的差別,就是難跟易的差別。如果我們今天選擇聖道法門,它的修學重點在於斷惑證真,你要斷除無始的煩惱跟罪業,你要證得二空的真如之理,那這個過程,肯定是內憂外患,障礙重重。所以我們看歷代的祖師,甚至於三世諸佛在經論上的開導,基本上並不鼓勵我們走這個高風險的方式,因為成功率太小了,那這障礙也特別的多。

第二個法門,就是我們說的淨土法門,淨土法門修學的宗要在於感應道交,就是我們凡夫一念歸依的心情,跟三世諸佛本願的功德,二個能夠心心相應、感應道交。這種感應道交的修學方法,相對於前面的聖道門,可以說來得更加的容易、更加的順利。所以,不管是佛陀、不管是歷代祖師,對這個法門是鼓勵而贊歎有加。關於聖道門跟淨土門、自力跟佛力之間的差別,我們在前面的二個疑問當中,都已經完全解釋過了。

當我們覺得離開三界火宅,是我生命的第一個目標,這當中我要選擇淨土法門這種成功率比較高的修學方式。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淨土的念佛,到底我是應該專心的念一尊佛,還是廣泛的念許多佛?哪一個效果最大?這是我們今天的題目──偏念一佛疑。就是說我現在知道在三界流轉,這個地方的障礙太多了,那我要到淨土去,我應該念佛,那我要怎麼念佛比較適當呢?是應該念一尊佛,還是要廣泛的念許多佛?這當中的疑惑就是這個意思。回答當中有二段:第一第三卷段是約著能念的心,這個地方的大意是說,如果你廣泛的念許多許多的佛,你今天念普光佛、明天專心的念普明佛、後天專心的念藥師佛,你每一天都換一尊佛,到最後的結果──心思散亂,‘三昧難成’,你很難產生感應的力量。所以,從能念的心,你應該修‘一相三昧’,你今天念這個佛、你明天還是念這個佛、後天還是念這個佛,你的成功率會比較高,這個是約著能念的心來說明。好,以下我們約著所念的佛,來說明這二者之間的差異。

這當中我們分成二小段:第一小段先發明正義,第二段再引經證明。先看第一小段:又求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無異,以同一佛法性故。為此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淨土,即生一切淨土。這個地方是約著所念的佛來分別,到底念一尊佛比較好,還是念多佛比較好?

這個地方是說,你剛開始只要念一尊佛就好,比如說你念阿彌陀佛這一尊佛,剛開始是得到一尊佛本願的加持,其他的佛當然沒有加持力;但是最後的結果,當你能夠成就三昧以後,你可以同時得到一切佛的加持。就是說你剛開始只是念阿彌陀佛,但是你成就念佛三昧的時候,真正得到佛的根源時,是一切佛加持。為什麼呢?我剛開始是念一尊佛,為什麼到最後會得到一切佛的加持呢?它的理由是──【以同一佛法性故】。每一尊佛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比如普光佛有普光佛的本願,普明佛有普明佛的本願,但是他們的根源是同一個真如法性的,所以剛開始你有一個門進去,不管你哪一個門進去,到最後的根源是一樣的,就是因為三世諸佛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是他們的體性、根源是沒有差別的。

從這個道理就可以知道,你剛開始是念阿彌陀佛,得到阿彌陀佛單一本願的加持,但是你最後的結果,是成就一切佛的加持。那剛開始你是生於一個淨土,但是當你到西方淨土以後,你同時也可以到達一切淨土。就是你剛開始是專一的成就一個功德,但是成就一個功德以後,其他的功德也同時具足。這個道理,有沒有經典根據呢?以下就引經來證明這樣的思想,我們看論文:

【故《華嚴經》雲: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又雲:譬如淨滿月,普應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如是無礙智,成就等正覺,應現一切剎,佛身無有二。】

這以下,論主就引用《華嚴經》來證明他前面的觀念。《華嚴經》上說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切諸佛的作用是有差別的。你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有本師釋迦牟尼佛本願對你的加持;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本願對你加持:這個肯定是不一樣的,每一尊佛的本願不同嘛。但是等到你能夠念到諸佛根源的時候,他的根源是一樣的,所以說到最後每一尊佛的根源是同一個心念的、同一個智慧、同一個十力、同一個四無所畏,這個根源是一樣的。

這樣的道理很難理解,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比如說天空清淨的滿月,它普應一切水,影像雖無量,但是天空中只有一個明月,這個明月它可以照在台灣,在台灣當中生起一個月亮的影像;它也可以照在美國,在美國生起一個月亮的影像。我們相信它映在台灣的影像,跟映在美國的影像,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從影像當中找到月亮的時候,它的根源是一樣的。所以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你不管根據台灣的影像找到月亮,或者根據美國的影像找到月亮,它的根源是沒有差別的。從這樣的一個譬喻,我們可以知道:三世諸佛這種我空、法空無障礙的智慧,他成就這種清淨法身的等正覺,依止這樣一個無差別的根源,他普現一切的佛身、普遍的成就一切的佛號、普遍成就一切的淨土,但是他能現的這個佛的清淨法身是沒有差別的。

這段文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剛開始你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念阿彌陀佛,他念觀世音菩薩,剛開始的方便是差別的,但是到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這一點,我們凡夫是很難理解的,因為我們凡夫的妄想是對立的,你跟他不一樣,他跟你也不一樣;但是佛陀的根源不是妄想,他是法身,所以法身的思想,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能夠從一個根源,普遍的出現無量的差別;他也可以從無量的差別當中,回歸到同一個根源。這個就是說明,你剛開始的方便是不同,但是結果是一樣的。

以下再把這個觀念作一個總結,我們看論文:【智者以譬喻得解,智者若能達:一切月影即一月影,一月影即一切月影,月影無二。故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法身無二。故熾然念一佛時,即是念一切佛也。】

我們以譬喻來作一個總結。比如說,你在一切的月影當中,你隨便找一個月影,只要你能找到月影的根源──月亮,每一個人依止不同的月影,但是最後找到的月亮是同一個的。也就是說,你剛開始選擇任何一尊佛去憶念,剛開始的加持力有差別,但是最後的根源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你剛開始不要因為你念一尊佛,好像功德有所欠缺、有所不足,這個想法是不對的。因為你剛開始念一尊佛,但是你最後的結果是具足一切佛的功德,完全沒有欠缺、完全是圓滿的,這個就是佛陀跟佛陀之間一種互含互攝的情況。

近代有一個數學大師,叫陳省三博士,這個陳居士是華裔的美國人,他研究數學七十多年,從二十幾歲,到他九十三歲往生,總共研究數學七十三年。他在數學當中最大的貢獻是,他提出零跟一的理論,他認為整個數學就講二個道理:一個是一,一個是零。什麼是一呢?一就是動態,我們看到很多東西應該要主動的追求,是動態的、積極的,叫做一。另外一個是屬於寂靜的,我們有時候看到人事的時候不動,這個就是零。一也可以表示剛強的、堅定的,零表示調柔的、善順的。他這個理論提出來以後,他講出一個譬喻,他說:你看一個人身體的結構就知道,我們外表皮膚、這個肉是柔軟的,但是我們的骨頭是剛強的,這就是宇宙間零跟一的配合。如果我們的身體全部是剛強的,那你就很容易受傷,整天傷痕累累;如果我們的身體全部是柔軟的,你根本連站都站不起來。這種零跟一的理論,這個思想提出來以後,在美國的科學界,產生很大的震撼,特別是對整個太空的發展,有很大很大的突破;因為西方人是贊歎積極、主動、剛強,而往往忽略了柔軟的力量、寂靜的力量。所以陳省三博士說:我們只看到活動的一面、積極的一面,但是我們忽略了宇宙間另外一種力量的存在,那就是一種寂靜的力量、調柔的力量。他說:你看下雨天,天空下了很多雨,但是這個雨活動的方向,它一定是往低處流。就是你剛開始下的時候下在高處、下在高山的地方,但是高山沒有辦法把雨水累積起來,它一定往低處流。所以低處本身雖然沒有能量,但是它有一種吸收能量的潛能。他這個思想是從數學的研究,最後達到人生的哲理,對整個美國太空的發展、技術的突破有很大的貢獻,所以美國國會頒給他一個最高榮譽的終身成就獎,他的獎金有一百萬美金。他說這些錢對我已經沒有什麼作用,就全部捐給慈善事業。當時剛好國際行星協會,在天空當中發現了一顆行星,為了紀念陳省三博士的貢獻,就用他的名字立名。他九十三歲往生,九十二歲接受訪問,說明他一生的成功之道。他說:我們一個人的生命是有定數的,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所以你最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做好一件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你剛開始只做一件事情,但是你最後成功的時候,是普遍跟一切事情相融通的。陳省三博士他自己說:我讀高中的時候,跑步跑不過人家,不要說男生,我連女生都跑不過,我的體力不行;我上音樂課的時候,沒有辦法去分辨音樂的好壞,我音樂也不行;我上美術課,我的手非常笨拙,也沒有辦法畫出美好的圖畫;我讀高中的時候,唯一的興趣就是數學。在他深入數學七十年以後,他的數學之道,提出了零跟一的理論,其實是通於宇宙人生的整個哲學之道,這個道是法法相通,所以他提出的理論值得我們去思惟。他說:你一個人一生當中,剛開始只能做好一件事情。

蕅益大師對於修行一門深入的看法,也提出一個非常貼切的譬喻,他說:修行這件事情,就好像挖井一樣,你口渴想要挖井,你今天在東邊挖一個井、明天在西邊挖一個井,你挖一輩子都挖不到水。為什麼呢?心思散亂,三昧難成。你應該要設定一個目標,然後窮你一生的精力,在這個地方好好的深入,才能夠得到水,而得到的水,這個結果是一樣的。這個地方,就給我們很重要的啟示:你生命的數目是固定的,你與其今天修這個法門、明天持〈大悲咒〉、後天持〈往生咒〉,倒不如在一生當中做好一件事情。這個就是我們今天這個問題偏念一佛,既然你想要念佛,想要跟諸佛感應道交,這個根本思想,剛開始是要你一門深入,你不能廣泛緣念一切佛的,這樣子是沒有辦法成功的。剛開始念一尊佛,到最後的結果得到一切佛的加持,這個就是一即一切的道理。好,我們再往下看。

二甲四、偏求一土疑

乙一、征問那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我想要修習念佛法門、我要修習佛力加被的法門,而我只能念一尊佛,那我到底要念哪一尊佛呢?我要念一尊佛,但是佛太多了,我到底要選哪一尊佛,做為我一生所有精神體力的所緣境?提出這個問,我們看征問的地方:【等是念求生一佛淨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念一佛淨土,隨得往生,何須偏念西方彌陀佛耶?】

既然是佛佛道同,我們平等心的念一切佛,生一切佛淨土,應該是合理的,在修行當中,我們可以在十方的佛土中,隨便選擇一尊我喜歡的佛、選擇一個我喜歡的淨土,而去憶念,而去往生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單單的專念阿彌陀佛,而單單的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說一門深入,那這個門有很多,不一定要以阿彌陀佛為門,我以藥師佛為門、以普光佛、普明佛為門,為什麼不可以呢?這個地方,從一門深入再說明哪一個門最好。

我們看回答的地方:乙二、釋疑回答總共有三段:第一段先依止聖言量,先依人;第二段再依法。我們先看人怎麼說,再看法怎麼說。人當中有二段:第一個釋義,第二個引證。先看釋義:【凡夫無智,不敢自專,專用佛語,故能偏念阿彌陀佛。】

說是應該一門深入,但是哪一個門做為第一個最恰當?智者大師謙卑說:我是一個沒有高深智慧的凡夫,我哪有智慧去判斷三世諸佛哪一尊最適合我呢,佛的功德太微妙了、太不可思議了,我沒有辦法判斷阿彌陀佛本願比較好、或者釋迦牟尼佛本願比較好,我沒有辦法判斷。那怎麼辦呢?【專用佛語】,身為一個弟子,我只有尊重師長的教誨,依止聖言量,遵從師長的教誨,所以專念阿彌陀佛,就是依止人的教誨。那釋迦牟尼佛到底有哪些教誨呢?我們再往下看,看第二段引證:【雲何用佛語?釋迦大師一代說法,處處聖教,唯勸眾生,專心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無量壽經》《觀經》《往生論》等,數十余部經論文等,殷勤指授,勸生西方,故偏念也。】

我們今天打開大藏經,把釋迦牟尼佛一代說法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三百余會當中,我們會發現一個事實:釋迦牟尼佛可以說是處處聖教,唯勸眾生,專心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日本的學者研究,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當中、在藏經當中,有一百一十幾部經,講到阿彌陀佛的法門,這個比例太高了。這以下講出例子,比如說《無量壽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觀經》,它的修行也是觀想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往生論》,它修五念法門──禮拜、贊歎、觀察、咒願、回向,它的所緣境也是西方的阿彌陀佛:所以說數十余部乃至一百一十部的經論,都是勸我們念阿彌陀佛,然後往生西方。這個地方依止聖言量來加以說明。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在作一個比較重大判斷的時候,我們不能相信自己的分別心。

我們要知道這個分別心是怎麼來的,說是根、塵、識,我們的分別心是六根、六塵碰撞以後,產生一個生滅的心識。所以我們的心識是受著環境的影響,因為分別心識的產生是根塵的碰撞才產生的,所以你的判斷力,一定是依止當前的環境影響;所以我們重大的抉擇,一定是依止聖言量的。

高雄南部有一個道場,提倡大家念南無毗盧遮那佛,這個就是自作主張了,因為你看所有的經論、歷代的祖師,沒有人提倡這個法。就是我們的修行,【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一定要有佛陀、祖師尊貴的傳承。就是說,有很多的祖師弘傳淨土法門,從這個地方,我們只要好好的遵從歷代祖師所走過的路就可以了。那這個地方是從人的角度,來說明以阿彌陀佛的法門當作主修的第一個理由。

我們再看第二個。前面是依止人,依止聖言量;這以下依止法,

我們也可以依止法義的抉擇,來說明以阿彌陀佛為所緣境是最恰當的。這當中有三個理由,我們先看第一個理由:【又彌陀佛別有大悲四十八願,接引眾生。】

就是說我們生死凡夫,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要祈求諸佛本願的加持,離開了諸佛本願的加持,實在是障礙重重。那到底要以哪一尊佛的本願來當作第一個所緣境呢?阿彌陀佛的本願特別的殊勝,特別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願,所謂的臨終接引,就是【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十念必生願。我們看到其他諸佛的國土,你要到他的國土去,都是要靠你自己的力量解脫三界的業力,才能夠到達的;沒有哪一尊佛說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來接引你去的。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當中,他有臨終來到三界接引的願力,我們在臨終的時候是內憂外患,而有阿彌陀佛的開示慰導,這是第一個理由,他有臨終的接引。

再看第二個理由:【又《觀經》雲: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若有念者,機感相應,決定得生。】

前面是約著臨終的接引,我們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有阿彌陀佛的臨終接引,這樣子的成功率比較高;第二個是約著現生的安樂。

就是說,身為阿彌陀佛,他的特色,就是他有八萬四千相,相當中有八萬四千微妙的好,而且每一個好當中,有種種的光明,來遍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是出自於阿彌陀佛的第三十三願──光明的攝受願,就是你憶念他的名號,阿彌陀佛就以光明來照攝我們,使令我們身心調柔,業障消除。我們講一個念佛感應的故事。

在民國初年的時候,大陸江蘇省有一個廚師,這個廚師以前是做葷的,所以造了很多的殺業,後來改做素食。做了素食以後,他一方面做素食,一方面只要哪一個地方有打佛七,他就去參加。他要做早餐、午餐,午餐做完以後,晚上沒有事就到大殿去隨喜念幾枝香,只要大陸各地有地方念佛,他就會去參加。幾年下來以後,他的大兒子生了病,往生之前經常做惡夢,晚上睡覺的時候,手又抓、腳又踢的,非常不安寧。有一天大兒子醒過來,就跟他父親說:這段時間我在睡覺的時候,經常有人干擾我,非常痛苦。昨天晚上那個干擾我的人出現了,他跟我說:我前生造了很多罪業,所以今生要往生的時候就會有這些痛苦。我問他說:那應該怎麼辦呢?對方告訴我說:你父親身上有很多阿彌陀佛光明的功德,只要你父親答應你,把光明分一部分給你,你就能夠把這個罪過消除掉。這個時候做兒子的就非常高興,有希望了,第二天早上就問他父親說:父親啊!你可不可以把你阿彌陀佛光明的功德,分一部分給我?他父親說:我平常很少念佛,怎麼分一部分給你?他兒子說:沒有關系啦,你只要答應就好。(呵──)他父親就說:好啊,可以啊,我就把我阿彌陀佛的光明分一部分給你。诶,他講完以後,從此以後睡覺就沒有再出現事情。這個作者在最後就講一個評論:這個廚師還沒有真正的念佛,也可以說信願還不具足,他只是護持別人打佛七,工作做完了,晚上閒著也閒著,看到別人念佛,就順便進去念幾句,也沒有真心的念佛,但是你看他的身心就累積了很多光明的功德。這個作者說:如果他真心的念佛,那還得了!所以,為什麼一個法門會讓這麼多人來贊歎,這個地方有它的深義。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聖號,它有很多本願的加持:第一個,我們講臨終的接引,你的心跟經常佛號接觸的時候,你就會產生臨終彌陀現前的力量;第二個,光明的攝受,你每天跟佛號這樣在一起,你肉眼上雖然看不出有什麼變化,但是事實上你的身體就出現一種彌陀的光明,這是不可思議的。這個光明,就是消除罪障的一種征兆。所以阿彌陀佛的聖號,第二個他的光明特別殊勝,這是他第三十三願所成就的。

我們再看第三個理由:【又《阿彌陀經》《大無量壽經》《鼓音王陀羅尼經》等雲:釋迦佛說經時,皆有十方恆沙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證成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乘佛大悲本願力故,決定得生極樂世界。】

這個是講十方諸佛的稱歎。說為什麼我們今天一門深入,一定要以阿彌陀佛為第一個門呢?因為我們看《阿彌陀經》《大無量壽經》《鼓音王陀羅尼經》講到,只要釋迦佛在贊歎阿彌陀佛功德的時候,講到最後都有十方諸佛的現前,來證明只要念佛的眾生,一定可以成就彌陀本願的攝受,而使令業障消除,乃至於往生淨土。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一個法門能夠得到十方諸佛的贊歎,表示這個法門的普遍性,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個就是我們從法義的抉擇,我們選擇阿彌陀佛當我們第一個感應的理由。

好,我們看總結:【故知阿彌陀佛,與此世界極惡眾生,偏有因緣。】

其余諸佛,一切淨土,雖一經兩經,略勸往生。不如彌陀佛國,處處經論,殷勤叮咛,勸往生也。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作一個結論:阿彌陀佛的一個特色,他的本願加持力,對這種極惡眾生,偏有因緣,這個地方很重要,阿彌陀佛對我們這些所謂的弱勢團體、對我這種障深慧淺的眾生,他的本願對我們有太大的加持力。如果你今天是一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其實你選擇一門深入,你不一定要選擇阿彌陀佛;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業障凡夫,阿彌陀佛的本願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第一個,光明的攝受,現生消除罪障;第二個在我們臨終的時候、顛倒的時候、內憂外患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二個理由都太重要了,所以說他有這個願力,對我們來說就有特殊的因緣。在其他的諸佛當中,很少有佛陀有這樣特殊的加持,這就是為什麼在一切的經論及歷代的祖師當中,乃至十方諸佛在教誡他自己的弟子,都是殷勤叮咛以阿彌陀佛當做第一個本尊相應的理由。

這件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一個眾生憶念每一尊佛,跟每一尊產生感應以後,這一尊佛對我的加持力,就決定於這尊佛的本願。我們可以從平常的生活來理解,比如說我們依止一個善知識,這個善知識他發的願是喜歡廣結善緣、修習福報,他的願力是這樣子,你跟他在一起,你肯定很快能夠成就福報,因為他的本願就是這種力量;另外一個善知識,他的本願是專門弘揚佛法、開啟智慧,你跟這個善知識在一起,你肯定很快增長智慧:也就是說,每一尊佛他本願的功德是不同的,所以你跟每一尊佛接觸的時候,他對你產生的加持力、救拔力,就會有所不同,是這樣子的。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佛在世的時候,摩伽陀國有一個國王叫做頻婆娑羅王,這個頻婆娑羅王有一個大臣,晚年才生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出生的時候,就從地上湧出一只金色的象,所以大家就把這個小孩子稱為象護。這只象平常的排洩物都是黃金,因為它每天排洩的關系,所以他們的黃金就不斷的增加。長大以後,這個象護就騎著這只象到處的游玩。有一天在整個王宮的宴會當中,阿阇世王就跟這些大臣的兒子玩在一起,大人跟大人玩、小孩跟小孩玩。這個阿阇世王就說我們家有很多很多的珍寶,別人也說他有什麼珍寶,等到象護的時候說:我們家有一只金色的象,每天都能夠出現很多的黃金。這個時候,阿阇世王就生起了貪心,他內心就發願:等到有一天我做國王的時候,我一定要把這只象奪過來。

後來阿阇世王把他的父親頻婆娑羅王關起來,讓他活活的餓死,殺了他父親以後,就自己做國王,他回憶他過去的誓願,就請象護來到王宮參加宴會。這個時候,象護的父親就跟象護說:阿阇世王是一個壞人,你去參加他的宴會一定是不吉祥的。象護說:沒關系,我跟他以前是好朋友,沒問題的。所以象護就坐著象去參加這個宴會。但是參加完了以後,阿阇世王就說:象護啊!你一個人回去就好了,這只象就留在這個地方。象護沒有辦法,就一個人回去了。但是這個象護得到這只象是福德所招感的,不是他人能強奪的,所以他回到家以後,這只象就從王宮的地下沉沒,回到自己的家裡,因為這樣子就得罪了阿阇世王,所以他父親說:你現在的生命有危險,你現在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出家(哈哈)。古時候要是犯到死罪,能遠離死罪唯一的方法就是出家;所以象護就在這種情況之下勉強出家了,出家以後,後來就證得阿羅漢果。

證得阿羅漢果,一個比丘托缽的時候,旁邊跟著一只象,那威儀不好,後來釋迦牟尼佛教導說:你應該對只象說:汝出去!汝出去!

汝出去!念三次。後來這只象就離開了。弟子們就問佛陀說:象護為什麼一出生就有象來保護他?乃至於後來能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在釋迦牟尼佛法中成就阿羅漢?

佛陀說:在迦葉佛的時代,有一個商人,這個商人經商圓滿以後,得到很多財寶。這一天在回家的過程,經過一間寺廟,有法師在講經,他偶然到裡面去聽經,聽了以後起歡喜心。他離開的時候到大殿去拜佛,禮謝三寶,這時候他發現在本尊迦葉佛的旁邊,有一尊當來下生釋迦牟尼佛。我們知道,所有賢劫千佛來到人世間,都是先生到兜率天,然後乘六牙白象而降生。但是當來下生釋迦牟尼佛的象,有一點剝落了,所以他就出錢把這只象作一個修整,順便把象上面的當來下生釋迦牟尼佛也作修整,再安上黃金。這個時候跟釋迦牟尼佛結緣、跟釋迦牟尼佛乘的六牙白象結緣,所以生生世世招感象的出現,乃至於釋迦牟尼佛出現的時候,跟他出家做他的弟子,最後在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得度。

就是說,這個法界有三世諸佛,每一尊佛都代表一種加持力,而這個加持力的來源是他的本願。你看,釋迦牟尼佛剛好有本願來到娑婆世界,而象護又剛好跟釋迦牟尼佛結緣,剛好機感相應,就得度了,所以一切法因緣生。當然因緣是你決定的,因緣是由你的心來引導的,你今天跟阿彌陀佛的聖號不斷的結緣,一次又一次的憶念他,這尊阿彌陀佛就對你產生四十八種力量──四十八願,包括現生光明的照攝、也包括臨終的接引,乃至包括他很多很多的功德。而在整個三世諸佛的本願當中,對我們末法極惡的眾生來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對我們是最有效率的,這個就是為什麼剛開始我們以阿彌陀佛為本尊的理由,因為他的本願殊勝。好,我們先講到這個地方。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