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烈教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2024/3/28    熱度:152    下載DOC文檔    

主講:樓宇烈先生
  主題:“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時間:2006年11月4日上午
  地點:昌平隨園國學會所
  主持人傅桦: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到優雅別致的隨園,來到我們“中國商界精英國學文化之旅”。昨天北大的李中華教授為我們主講了迎接中華文明的復興,我們談到文明的斷層,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同時談到人類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系,談到中華文明與企業文化的重建,如何通過東方古老文化的文明,修復人類與自然、歷史、社會的危機呢?
  今天我們請來了北京大學著名教授樓宇烈先生(掌聲),樓宇烈先生將為大家主講“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下面請蘇彤先生為我們介紹樓宇烈先生的情況。
  蘇彤:經過昨天一天的課程,我們在國學殿堂裡面開始了新的歷程,這個新的歷程對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幫助,今天我們請來的樓先生,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樓先生無論是著述還是言論在網上都是撲面而來。我打了幾篇文章,用最小的字號就已經看不過來了,所以我們今天能夠親耳聆聽樓先生的教誨,尤其是破除我們對佛學的智障,是非常寶貴的機會。
  昨天傅桦先生已經介紹過了,我現在把樓先生的背景給我們學員和同仁簡單介紹一下。樓先生是1955年考入北大的哲學系,師從我們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他多年對國學研究,對這門學術、宗教、道法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他在國學智慧、慈悲精神的感召下,用不同的視角觀看這個世界。這點非常重要,我們能夠跟他的視角換一個眼光,所以在國學的真谛中感悟人生,思考構建人生,佛教感悟社會人生。下面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樓老師。
  樓宇烈:各位同學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講的題目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這個題目應該從佛教最基本的東西談起。在談佛教的時候,我們平時接觸的社會上面所看到的佛教的情況跟我今天要講的可能不是完全能夠對應的。我們平時看到的社會中間的寺廟,有很多的信眾、燒香、磕頭、許願、還願這樣的情況。同時我們對佛教有很多很多的疑問。去拜佛都是為了要求得一種對自己的利益,中國的宗教信仰跟西方的宗教信仰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宗教信仰功利性很強,不一定信佛、信道或者信基督教,無所謂,哪個教能給我帶來福報,我就信哪個教。中國人見廟就燒香,見神就磕頭。還有一種認為佛教是有神論,廟裡面有很多的佛,所以拜他們可以為自己獲得利益。所以中國人本質上不講神。
  也有人說佛教講因果報應,前世做了孽,所以今世是這樣,所以佛教是命定論,宿命論,無法改變。很多人做很多善事,也是今生做點好的事情,種點好的因,來世有點好報。也有人說佛教是消極的,出世的,逃避社會責任的,佛家不管家裡的事,逃避責任。
  這樣一些認識是我們平常經常會接觸到的。也有的人信佛,是為了求得個人的解脫,解脫什麼呢?解脫煩惱,解脫痛苦,解脫生死,超度輪回。有的人信佛教是求得來生的福報。有的信佛教是為了求神保佑自己,是求現實的福報,不是來世的福報。這種情況很多,很多人到寺廟裡面去,是為了求得現實的福報。有的人到寺廟裡面去是為了獲得神通,可以看破別人的命運,可以聽到很遠地方的聲音等等。這樣一些看法,這樣一些認識其實都存在著對佛教的誤解。剛才我講到的這些都是誤解。
  我們要了解佛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宗教。我們都知道,佛教並不是中國的特產,而是從國外傳進來的,從古印度傳進來的,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要比現在大得多。佛的誕生地,佛祖釋迦牟尼就是誕生在現在的尼泊爾地區,位於古代的印度,所以我們講佛教是從印度傳進來的。
  但是它到了中國以後,跟中國的本土文化,從發生沖突到以後結合在一起,它成了中國文化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所以現在的人根本感覺不到佛教是從印度傳過來的,都會認為它是中國的一個宗教,而且跟中國的整體文化非常相吻合的,非常相協調的宗教。
  所以中國從唐代開始就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三足鼎立的三只腳,就是儒釋道——儒家、佛教和道教三足並立的文化格局。而且這三種格局有它自己側重的功能,可以這樣講:
  以儒治國,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儒家有治國的道理,用它來治國,這是儒家本質的東西,因為從中國傳統文化來講,儒家是中國一個治國的理念。我們追求一個什麼樣的社會,要變成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個理念主要來自儒家。另外,還有歷代有各種各種的制度也根據儒家來制度,這沒有問題。但這也並不是說儒家沒有治身、治心的功能,我們也常常用儒家的倫理道德來修養身心。
  道家講修身,追求長生不死,養生,這是到家的特色,尋求長生不死、成仙。仙不是死人做的,仙是山人組合,所以它追求長生不死。說道家完全養生也不是。中國認為治身的道理是可以用到治國上去。道家怎麼產生養生的?就是取得我們身體裡面的陰陽平衡,中醫一個根本的核心就是擺平你身體裡面的陰陽。這也有治國的意義,如果國家各種勢力不平衡,比如說國家兩極分化了,那這個國家就麻煩了。我們也用自身的道理去理解,也包括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思想。
  佛治心,就是指佛教的特點是治你的心。因為佛教認為,人一切的問題、煩惱、痛苦從哪兒來,就是從你心裡面來的,人有貪心,嗔心,癡心。所以佛教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所以能治心。治心的方法是不是可以同樣用來養生,這沒有問題。是不是同樣可以來治國呢?我們有講世界和平從心開始。我們說它的側重點是治國、治身、治心,但是在中國的文化中間,治國、治身、治心不是打通的,不是只能用這個,我們現在的比較習慣,是這個東西只能做什麼用,什麼東西只能做什麼用,而不能把它貫通起來。
  所以我們現在的人很缺乏想象力,缺乏聯想力,這在古代就麻煩了,孔子講我們有一個成語叫舉一反三,這就來自孔子的話裡來的,孔子說“不奮不啟,不悱不發,舉一反隅,舉一隅不以三隅反,擇不復也”。我告訴你這個角是這樣的,你馬上能夠聯想出來其它三個角是怎樣的,舉一隅,比如說你就知道舉一隅,你不知道反三的話,我再教你,孺子不可教也。所以要有一種貫通的聯想。
  我剛才講了佛教是在印度誕生的,在佛教創立公元前的6世紀,那時候跟中國老子、孔子的時代差不多,佛教的創立在當時的印度反對正統的印度宗教叫婆羅門教,也就是現在發展的印度教,印度教在世界上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就是到現在印度教徒也是在所有的宗教信徒裡面占第三位。
  世界有幾大宗教,信徒人士最多的是基督教,基督宗教裡面包含了三個大的派別,一個就是天主教,我們也稱為基督舊教。還有就是我們講的基督教,其實這個基督教應該叫做基督新教,因為他是歐洲宗教改革以後出現的新教。還有一大塊是東正教,就是東歐國家和俄羅斯信的教。這個教在東北黑龍江地區也有一些東正教。第二大宗教是伊斯蘭教,因為現在東歐國家、中亞地區,包括很多南亞地區都有大量的伊斯蘭教的信徒,把原來信佛教的地區都變成了伊斯蘭教信仰的地區。比如說大家前幾年聽說過的阿富汗,原來阿富汗是佛教國家,現在是完全的伊斯蘭教國家。第三大佛教是印度教,印度教是原來的印度婆羅門教發展而來的,從南亞地區、東南亞地區有大量這樣的教。吳哥窟是全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其實吳哥窟最早是印度教的聖地,大量的建築是印度教的聖地,後來大量的信徒到了吳哥窟,所以才有佛教的因素。
  佛教在世界宗教占了第四位。從這點來看,佛教的發展也是非常之快,在歐美、澳大利亞這幾個大洲,佛教都很迅速的發展。現在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中國東方面孔的和尚,也可以看到很多高鼻子、藍眼睛的和尚。在印度當時政府是反對婆羅門教的,認為婆羅門教是信仰梵天。所以印度對種姓還有相當大的影響,四種種姓人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婆羅門教是第一名的,第二是剎帝利,第三是吠捨,吠捨是商人,第四種是首陀羅,也就是奴隸。這種等級制度之間非常嚴格,而且相互不能通婚,一直到現在對印度影響還是非常之深的。當時釋迦牟尼出生在一個剎帝利的家庭,就是出生在國王的家庭,當時印度由許許多多小的國家組成,他是一個國家的王子,他看到婆羅門教存在種姓的不平等,再一個有至高無上的梵天主宰一切,他就要反對,他建立一個佛教就是要強調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果關系的。
  這個因不在外面,而是在每一個事物的自身,每一個事都是有因有果的,但是這個因並不在外面。所以他說一切事物都要明白它的因果關系。作為一個生命體來講,都要進行有情,有情眾生是由各種因緣際會構成在一起的。有那些因呢?就是身、口、業(音,指腦子),就是你的行為、言論、思想就種了下業,就是你的因。有了條件以後,就像種子一樣,有了這個種子沒有適合的陽光、空氣、水分當然就不可能發芽,所以因是你自己造成的,但是條件一適合的以後,就會發芽、生長,就會結成果子。所以我們說業報業報,業就是因,報就是果。
  所以因有時間上的可以用,也有空間上的聯系。因有前後的時間聯系,空間上的聯系是指條件要相互聯接在一起才會有果。這反映了一切事物有聯系的理論。當時也有很多印度人認為事情就是這樣的,沒有什麼原因好講,這也不對,現象的發生總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不是總在外面的,所以佛教有兩種說法,一個是無因論,一個叫外因論。這是錯誤的。這跟當時正統的宗教思想可以說是沖突的。我們可以說佛教在印度當時的文化當中是逆轉的事情。佛教和婆羅門教之間也有沖突,沖突的同時也相互吸收,婆羅門教認為可以把他豐富教義理論的吸收進來了,發展成後面的婆羅門教。但是佛教本身也發生的很多的變化,如果說婆羅門教梵天產生一切,決定一切的說法,那麼佛教是一種無神論。其實佛教無神論性質一直保存著,但是後來在佛教受婆羅門教影響裡面也說神的崇拜。“佛”這個字的意思裡面,梵文裡面的佛是覺者(Buda),就是覺悟了的人。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立者,可以說他覺悟了真理。那就是一切現象都是因緣際會而成的。如果我們把這些因緣發生變化以後,這些現象也就會隨之發生變化。只有他一個人被稱為覺者,其它學習佛法的人只能達到羅漢的果子,我們現在很多廟裡面都可以看到羅漢。
  羅漢也是一種覺悟的人,但是羅漢的意思表示是他已經能夠離脫種種欲求。脫離紅塵世界自己去流浪,所以羅漢是離欲的人。“佛”就是指釋迦牟尼,其它達到的人就是羅漢。其他的聽了佛法,聽了緣起的道理,因果的道理獲得了解脫,這在原始的佛教裡面又稱為突覺乘(音),自己覺悟了,羅漢都是聽了佛祖的說法就覺悟了。後來印度的發展經歷了一定的階段,在公元一世紀的前後,因為佛已經去世400、500年了,人們對佛開始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佛教就開始分裂。現在發展成了一個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出來之後,就把其它的佛教稱之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就像大車,我不僅可以坐我自己,還可以把其它佛教帶到彼岸去。小乘是指車很小,只能坐自己,是只能解脫自己的人。還有一些部派,比如說上坐派佛教還沒有消失,現在在東南亞看到的佛教就是這支的,像泰國的,緬甸的,柬埔寨的,斯裡蘭卡的,這些都是佛教的利益體,後來被稱為小乘的,但是我們當時不這麼稱它。我們稱它為南傳佛家,或者稱為上坐部佛教或者稱為巴厘語(音)國家。
  現在南傳佛教也發生很多變化了,不能說南傳佛教就是個人的解脫,南傳佛教也發揚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同樣也是為了解救終生的。佛教從大乘佛教興起的時候,同時佛教也傳入了中國,在公元1世紀前後。關於傳入時間有不同的說法,大概在公元6世紀前後的時間。東漢的時候,明帝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他到西方,有一個金色的神仙跟他交流。第二天早上他跟大仙交流,大仙就告訴他,西方有一個佛。所以漢明帝就派了兩個使臣去學經。後來兩個使臣帶著印度的詩人帶著一匹白馬和詩經回來了。這是公元6世紀的時間。
  一般人認為在公元前2年,當時已經有從印度僧人,就給我們一般人傳遞浮屠經,所以就認為是這個時候,佛教傳入了中國了。我們在公元1998年的時候,曾經舉行過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年的紀念活動。所以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了。由於佛教是正統思潮的異端,而且不斷受到婆羅門教的影響,不斷的在改變,所以發展到了12世紀的時候,在印度可以說佛教已經失去了它的獨立性和獨特性,完全婆羅門教化了。
  在印度來講從公元6世紀開始,佛教就走向了異教,這是婆羅門教發展後期的一個形態。在12世紀末的時候,佛教獨立的色彩已經很少了。再加上印度教不斷擴充,所以到13世紀初佛教在印度就絕跡了,消亡了。我們現在在印度看到的佛教都是18世紀以後,重新在斯裡蘭卡傳回去的。所以現在佛教對印度的影響極小極小,現在對印度影響最大的是印度教和錫克教(伊斯蘭教)。佛教剛進中國的時候也遇到很多的問題,包括環境的問題,也有很多的沖突。什麼沖突呢?首先在禮儀上面,他跟中國國家儒家思想發生了很多的沖突,家講要孝順父母,忠於君主。佛教是不理家事,更不理國事,這就跟儒教有很大的沖突。既然不顧家事,不理國事是不是該要拜父母、拜君主的?所以這是在向中國的本土文化妥協的,所以佛教進入中國之後,佛家人見了父母要跪拜,見了君主也要跪拜。所以出家人見到很高的僧人也要跪拜。另外出家人要剃頭,這跟中國的觀念也有沖突,中國人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所以頭發是不能隨便剃掉的。除了這些沖突之外還有理論上的沖突,碰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因果報應。佛教的因果報應和中國傳統的因果報應是非常不同的,中國人有因果報應,但是跟佛教非常不一樣,剛才講了,佛教的因果報應是你所做的事造成了這樣的因所以就有這樣的果報。所以是自作自受,佛教講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中國的因果報應是父母子女之間的因果報應,或者是祖先跟後代的報應。不是個人的。因為中國的傳統思想裡面,個體的生命是有生就有死的,不可能再轉生的。它的生命延續體現在哪裡?就是體現在子女身上。所以中國人特別重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什麼?因為後就是他生命的延續。這種生命延續的觀念就是說父母既得,子女可以享受。
  積善之家,必有余幸,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中國很容易有一種觀念,父債子還,所以他欠下的債你可以去還。這樣的事你到印度去講,到西方去講,人家覺得這根本沒有道理,我是我,他是他。所以這個觀念沖突很大。當然,後來中國也接受了。既要受父母的影響,也要受自己的影響,兩重因果。印度人、美國人認為只要是他自己就行的。中國人既要自作自受也要承擔,不但要獲得父母的陰德也要承受。這有一個內在的契合點。佛教講了一切都是你自作自受的。那麼你要超脫,靠別人也是不行的,因為“因”是你自己造的,所以你要結果這些問題只有你自己去改變這個因,解脫只能靠你自己,不能靠任何別人。當然更不要說靠佛,靠佛也沒有用。你是自作自受,自信自度。
  所以佛教本質上來講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來獲得自我解脫的宗教。這跟中國儒家思想是不一樣的,道家最終尊重每一個人的個性。道家反對用各種方式,人的個性要自己去調整最適合個性表現的情況。儒家也是強調人必須要不斷地提升自我,道德上面的一種超越。所以本土的儒家、道家的思想也都是強調個人自我修養,通過自我的修養來達到人生最理想的境界。這跟佛教倡導的以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求得解脫的關系。所以在中國佛教沒有被排斥,而且被接受,在中國被生根開花而且結了果。13世紀初佛教在印度流傳到現在不到2000年,但是佛教從公元2世紀傳入到中國超過2000年,到現在還在繼續流傳發展,這個原因是因為他和中國本土文化有一種內在聯系,他們不排斥,有這個土壤。
  佛教的教義理論可以用簡單的兩個字概括,一個是“苦”一個是“空”。佛教認為一個生命體,在生死中間不斷輪轉的話,那麼他的痛苦是不會中斷的,煩惱也不會中斷的,永遠生活在痛苦當中,這是佛教的一種人生觀或者生命觀。佛教講的“有情眾生”,不僅僅是人,還包括動物。敦煌裡面的天也是指六道中的一種人。這個天是生活在精神世界裡面的,雖然它的形體還沒有完全脫掉,但是並沒有像我們凡人那樣有很多的貪欲,有很多肉體上的追求。天下來就是我們人類。人既有肉體,也有精神,肉體有肉體的追求、欲望,精神有精神的追求、欲望。所以人有很多的追求。
  還有一種叫阿修羅,阿修羅是在天和人之間的,非天非人的一種狀態。這是“六道”裡面三個比較好的,還有三個是壞的,一個是畜生,還有一個是惡鬼,還有一個是地獄。所以天不是指場所,也是一種生命體、狀態,或者說是一種生命的狀態。
  你有生命就會在六道裡面輪轉。所以佛教講一切皆苦。生、老、病、死四種就是這種。佛陀為什麼要出家,為什麼要剃頭,就是看到了人的生老病死,老了,走不動,衣食無著。除了生老病死還有四種,就是愛別離。別離也是很痛苦的,人要有一個東西突然沒了也會痛苦,所以愛別離了也會苦。
  除了愛別離還有怨憎會,你不喜歡的東西天天放在你這裡也是一種苦。還有一種是求不得苦,想要的東西得不到。
  還有一種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是佛教的概念,就是任何東西是由五個方面匯合而成的,五蘊就是指色,顏色的色,是指物質性方面的東西。還有接受的受,想是想什麼東西,行是行動的行,識是認識的識。人整天被物質、精神的追求折磨的不得安寧。生老病死及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五陰熾盛)這八苦中間包圍著。所以佛教講生命是一個苦的現象。這個苦就是人們有一種貪欲,有一種怨憎,有一種嗔。就是欲貪嗔。嗔就是攀比、怨恨。我慢(音)就是自己覺得自己了不起,就會看不起別人,就會嫉妒別人,或者就會感覺到別人老是看不到自己的能耐。我的能耐比他大,為什麼別人的地位會比我高呢?這就是嗔心。
  還有癡,就是愚癡,愚不是笨,而是認識問題的錯誤。還有我們常常用的無名,無名之火,就是莫名其妙地發火。佛教裡面的無名就是這個意思,無名就是顛倒妄想,事物本來是這樣的,但是顛倒去想,本來不應該去這樣想的,但是偏偏要這樣想。這三個問題最根本的問題就是顛倒的問題。
  這個無名是怎麼回事呢?就是讓你看不清這個事物的本來面目,這個事物的本來面目是怎樣的呢?那就是佛教裡面所講的“空”。這跟我們日常認為的空就是空空蕩蕩是不一樣的。“空”(佛教)就是不存在。空是指一切的事物都是因緣聚合而有的。既然因緣聚合而有,那麼這個現象就沒有了。緣聚而有,緣散而無。
  既然是這樣,任何東西都不是永恆的。也就是沒有他的恆常性。如果放在整個宇宙中看,一切的現象都是剎那生滅的。剎那是佛教裡面的專有名詞而且是梵文的音譯,是描述一個時間最短最短的詞。一個事物有聚就有散,既然有聚就有散,那它就不是恆常,放在大范圍看,一切事物都不是恆常的,都會生生滅滅。這是事物的無常性。這也在我們口頭上講“無常”。既然無常,事物就沒有它的獨立性,它是由因緣聚合而成的,所以它沒有獨立性,沒有獨立的自信他是什麼。比如說我是什麼。我是五蘊聚合,我一喪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五蘊消散了當然就沒有了,就沒有獨立的主體性。在佛教上就叫“無我”。這個事既然既是無我,又是無常,那麼我們還這麼執著干什麼?所以看破看破就是指這個,透過這個現象看這個事物本來的面貌,是無常的,也是無我的,無常和無我是佛教最根本的標志。
  佛教有三個法印。三法印就是佛教的三個標志。
  第一,諸行無常,現就是現象。佛教裡面把它叫現行。它的表現是對的,沒有現行的東西佛教裡面叫種子,種子條件合適了就變成現行。生命無常,像草木、房子都是無常的。
  第二,諸法無我。就是諸法沒有一個獨立的自己。
  第三,是涅槃寂靜。這是佛教對世界本質的一個認識,世界是無我、無常的。後面是佛教的追求就是涅槃寂靜,所謂涅槃寂靜,涅槃就是寂靜,涅槃是音譯,寂靜是義譯。
  寂靜就是當看清這個事物的現象是了解的,是無我的,所以你對現象就沒有執著心,所以心態就平靜了。所以佛教追求的就是這樣一種境界。你對各個現象不產生分別心,比如說我這個是不好的,你那個是好的,我就要想辦法讓自己這個變成好的,讓別人那個變成壞的。這就不是無我心了。周代經常在青銅器、鼎上刻上銘文,寫著“子子孫孫永保”,但是並不可能永保的。
  佛教裡面說無常、無我,就是世界這個現象的本質是這樣,但是並不是空就把所有的現象世界給否定了,這個現象世界是暫存的,是暫時存在,也是一個表面存在的,但還是存在的。所以佛教不是否定現象,不是把空,我們也叫無,現象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有,把無和有不是截然對立起來,不離無講有,不離有講無,也可以叫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就讓佛教理論更加完備。
  剛才那位先生跟我講到他家裡牆上掛著心經,心經裡面也講了這樣的道理,紅樓夢裡面也講到“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紅樓講這個話是講的對女色的沉迷,這個色是好色。佛教講的色不是這個色,佛教講的色就是講的現象世界。佛教裡面講的色是有質地的東西,比如說這個東西放在這兒,光線透不過去,所以我們就看到這個形象來,這個形象不光光包括顏色、形狀,聲音也是色,廣義上面來講是這樣的,狹義來講是指你眼睛裡面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東西。廣義上面的東西是指包括一切現象,包括聲、色、香(聞到的)、味(嘗到的)、觸(摸到的)。比較難理解的可能就是這句話“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大乘講“空有不二”,就是剛才講的“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為什麼這樣講,就是我們既要承認我們看到的現象的存在,同時這個現象是暫時的,不是有獨立性的。這個空不是沒有的以後才空,而是存在的本質沒有獨立的自信和不恆常的。所以首先要搞清這樣的概念。一個意思,我們不是說要避開這個現象世界,去追求我們理想中間的空的世界。空在佛教裡面也叫清淨,我們不是追求佛教的世界,而是追求清淨的世界。那麼你要追求涅槃的世界是什麼?那些念佛的人希望將來他可以往升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把西方極樂世界看成是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的另外一個世界。比如說這是山,將來我可以到那個世界,那個世界是一個清淨的世界,錯了。
  按照剛才空有不二的思想,這個清淨的世界就是不二的世界,這個山就在你心中,你的心清淨了你的世界也就清淨了。大乘佛教的世界有一個詞叫覺悟,也就是佛教裡面講的菩提,就是覺悟者。佛教裡面講的教義就是以人為本,你能不能成佛在你自己,你是一個凡人,佛就存在你的迷悟之間,迷的時候就是眾生,悟了就是佛。
  從中國的禅宗思想來講,強調不離世間覺(音),中國傳統佛教最強調要“面對現實,活在當下”。所以佛也好,禅也好不是離我們非常遙遠的,不是我們將來去世了我們到哪兒去,也不是我們將來正道了以後生活到哪個地方去。就是在你這個現世中間,你一生中間能否達到佛的境界。
  很多人總是想西方極樂世界。東方人總想我將來能不能到西方去,那麼西方人往哪兒去?所以佛就在你心中,跟你的現實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所以禅宗的祖師們就講禅是什麼?禅就是追求佛教最根本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是你的本分事,你做什麼事就把它做好。所以我們說你真正悟進了禅以後,你就會產生像佛一樣的無量的歡喜、喜悅,佛教裡面講法喜充滿,心中充滿了歡喜。認識到這點可以為你一生做好事情。
  所以大乘佛教根本概念就是慈悲。慈就是給你一個概念,悲就是把你一生從苦難中拯救出來。予樂拔苦(音),慈悲就是自己覺悟。大乘佛教講悲智雙用,慈悲是幫助他人超脫生死,所以大乘佛教講自覺覺他,自度度人,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我也常常跟人講,要慈悲做人,智慧做事,做人要有慈悲心,做事要有智慧。有人講有了佛法就有了辦法,我說這個辦法就是因為你掌握了佛教的智慧。佛教的指揮叫般(bo)若,我們經常講金剛般若般若彌經,金剛就是到彼岸,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意思是用智慧到達彼岸。
  佛教裡面看事物不是分別對待,所以佛教裡面充滿了辯證的組合。如果把事情不同截然的對立,那就會形而上的思想,佛教裡面講任何事情都是不是相互對立的,都是相互關聯的。比如說我們這件衣服髒了,為什麼髒了,就是因為有一件干淨的衣服跟它做比較,如果我們今天都把髒衣服洗得干干淨淨的話,沒有比較的話,那麼既不能說骯髒,也不能說干淨,因為骯髒的概念和干淨的概念是對比而言的,沒有骯髒就沒有干淨,沒有干淨就沒有骯髒。所以我們不能只說髒,也不能只說干淨,一切事情都是相對的。既然是相對的,我們就不能落在一邊,落在一邊就是邊界。所以佛教強調中道的思想,既不落於這一邊也不落於那一邊,光有一邊還不行,要把兩者結合起來。佛教裡面講不二,就是唯一的意思,事物不是對立的,就像空和色一樣,離開色無法講空,離開空無法講色,這就是不二。中道就是防止你思想走極端,不二思想又把這兩個東西互通起來。佛教為什麼講不二,就是緣起,任何事物都是有原因的,事物都是有結果的,沒有這個原因就沒有結果。我們今天見面就是有緣的,我們辦成每一件事情都要有緣才能辦起來,中國人講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就是緣,沒有緣什麼事情也辦不成。
  所以如果我們能認識到佛教這樣的思想,任何事情都是因緣而有的,因緣而成的,只有這些的道理,我想我們就會非常珍惜這個“緣”。我們常常講有緣要惜緣,無緣我們要架構這個緣,或者叫“造緣”。只有有緣我們事情才能辦成,才能辦好。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所以一個企業的成功一定是他的上游跟下游搞的非常好,他才會非常成功,而不是通過個人努力就能把事情辦好了,你不給上游一定利潤空間,不給下游一定的利潤空間,只想我自己辦好了就成了,辦不成的。所以無緣要造緣,有緣要惜緣。緣是非常有效、非常現實的。所以佛教是不脫離現實的,我們認為逃避了就可以解決,那是不行的。
  中國人都講,你如果心不淨的話,再到深山老林也還是動蕩不安的,還是煩惱不斷的。如果你把心靜下來,再繁華的地方也不會動搖你的心。所以最關鍵的是你的心,如果你的心想脫離煩惱去清淨,實際上就等於跳出煩惱的牢籠,把自己關到清淨的牢籠裡面。一樣的。所以佛教講無所失,大家聽的人也無所得。因為你所得了以後,把它變成一個條條框框,又把自己縮進去了。所以佛法破知得(音)是最徹底的,佛裡面有8萬4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都是讓你獲得解脫的方法,沒有定法,說這個法是萬能的。也不是讓你得到一個法,什麼事情都可以解決了,沒有那麼簡單,需要你自己動腦筋去轉化。
  有人說你能不能跟我講佛法跟經營管理,我說如果他懂這個方法,自己就可以領悟出來,我講的只是我的方法,我講的方法並不一定適合你,如果你把我的法拿給你用,就可能會帶給你壞處。所以法無定法。如果大家看《金剛經》,《金剛經》上面說“佛無定法可說”,一切法都是給你提供方便的,都是給一個工具,都是讓你從這兒渡到那兒的工具,到了那兒就要放棄,就像一條船一樣,把你渡過去了,可是你不從船上走到岸上去,那麼你永遠到不了彼岸。
  法無定法,因人而宜,因事而宜,你如果想找一個方法解決你的問題,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那麼你肯定是一個愚蠢的人,肯定是一個懶人,不願意動腦筋的人,而佛教是要啟發你的智慧,調動你的智慧,讓你自己求得適合你自己的方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佛教裡面最排斥簡單的東西拿來就用,最討厭模仿,最強調創造性,什麼東西都要靠你自己去解決,你自己不動腦筋,那麼別人怎麼也幫不了你。
  有這樣的故事,有一個學禅的人,學佛好多年了,老是沒有覺悟,這時候師傅派他出差了,回到宿捨他就非常苦惱,我那麼多年沒有體悟,現在派我到那麼遠的地方出差,這不耽誤我好幾個月的修煉嗎?同屋的師兄弟就說,這樣吧,我也跟師傅講,讓師傅陪著我一樣出差,路上所有的事情我都可以給你辦,你騰出時間自己好好學習。他聽了很高興,說好謝謝,但是我首先要跟你說明,這一路上一些事情我可以幫你辦,但是有些事情我不能幫你辦。你餓了我不能幫你吃,你冷了我不能穿衣服,你拉屎撒尿我不能幫你拉屎撒尿。這個人就明白了,所有一切還是要自己,靠別人是不行的。
  還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偷,偷的功夫很好,但是越來越老了,他有一個兒子,兒子靠他老子偷來的東西過著很好的生活,但是他也說父親手腳越來越不靈活了,他以後該怎麼辦呢?他就跟他父親說你能不能教我一點本事,將來可以去謀生,老子一聽說好,你今天晚上就跟我去偷吧。晚上就跟他去了,到了一個大戶人家,來到一個非常大的廳裡面,看到一個非常大的櫃子,他就把蓋一掀,讓他兒子進去,結果他父親就把蓋子放下走人了,他兒子非常生氣,本來你要讓我跟你學東西,結果把我關在裡面,讓人家抓到怎麼辦?後來有一天他就想到一個主意。就學老鼠咬東西。結果這戶人家就說今晚老鼠怎麼這麼多?就起來打老鼠,當把櫃子打開的話,他一下就跑了出來,把人家的燈籠都踢翻了,跑掉了。人家就跟著追,這個兒子跑到一個死胡同,胡同裡有一個井,井旁邊有一個大石頭,他就拿著大石頭投到了井裡了,發出很大的聲音,這家人過來一看,這是一個死胡同,而且有一個大井,而且聽到很大的聲音,就以為這個人跳井了。這個兒子跑到家就埋怨父親,父親說那你怎麼回來了?你好了,已經學會了,餓不死了。這個意思是如果你不會靈機應變的話,事情是做不成的。禅宗的意思什麼事情都要你自己想辦法,來找到出路。
  佛教還要求你怎麼樣才能做好,要有一顆平常心,剛才講了,你真正把它空掉了,采得能有一顆平常心,如果你不能把它空掉,不認識事物的本來面貌,不加以分別,就不會有一顆平常心,就不知道你我好壞。平常心就是用什麼都不去計較,用現在的話講就是達到了共榮,佛教裡不說法,八風吹不動,什麼是八風?利衰、毀譽、譏嗔、苦熱,八風中的利衰,利就是興旺,不管怎麼樣衰落或者興旺都不受打擊或者揚揚得意。
  有一天蘇轼到廟宇裡面去參觀,看到廟宇裡面大殿非常莊嚴就謝了一首詩,既首天東天,佛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他寫了之後很得意,讓一個小時尚給他師傅,一會兒他師傅回來了,小時尚給他了之後,佛印禅師寫了之後就說“放屁”。蘇東坡看了之後說我寫了詩之後怎麼說放屁呢?就找佛印去算帳。佛印說“什麼八風吹不動,我一屁你就過來了”。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就是慈悲濟事。菩提薩多(音),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多(音)是有情眾生的意思,所以叫覺悟了之後的有情。菩薩是泛指一切覺悟了的有情眾生。所以各位如果常進佛法,很多出家人見了你也會叫你菩薩,我們在明清小說裡面見到很多菩薩,也出現了很多佛,還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彌勒佛等等很多很多佛,確實有一個神話的過程,但是總體來講,佛教裡面的佛、菩薩也好,都是代表了一種佛教的精神。你去拜佛也好,拜菩薩也好,要體會一種精神,用這種精神指導自己的人生。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文殊表現了佛教的智慧象征,峨嵋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普賢代表了佛教的實踐精神,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地藏菩薩是代表願望,願就是一種志向。是什麼志向呢?叫地獄不空事不成佛,眾生渡淨方正菩提(音)。我們要學習這樣的精神到我們生活中去實踐,來指導我們的思想、生活。是這樣一種表征,並不是有神靈,不是你求他來了,他就來,你永遠去等是等不來的,你領悟它了,去實踐了,你就可能成功了。
  你可以把佛教跟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佛教是關懷社會、關懷終生的宗教,是慈悲的宗教,佛教又是強調自力解脫的智慧,而不是等待佛或者菩薩拯救自己,而是強調靠自己的力量來拯救自己。這就是為什麼在物質高度發展的情況下,人們的身心都受到物質世界,物質文明的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快樂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痛苦,所以我認為佛教是一門清涼劑,讓我們認識到沉溺於現象世界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如果我們能夠透過現象世界把握本知,那麼我們就可以求得心靈的平靜、安靜,為這個社會做出自己終生的貢獻。所以歸納起來,我想佛教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慈悲做人、智慧做事的宗教,我們可以從中吸取很多的營養,它並不是一種崇尚迷信,推崇他利的宗教。這樣才可以獲得佛教心靜、寂靜、涅槃的境界。
  蘇彤:非常感謝給我們上的國學大課,下面是提問時間。
  問:現在在這裡這麼多同學都是企業的老板、企業家。不信佛起碼不會愛佛,我認為來的人不吸收佛教的思想,我不信佛,心中沒有佛,表面也不拜佛。我個人感受,佛從表面上看是一個大雜燴的感覺,從印度、尼泊爾到中國,從漢代傳入,商周的時候,估計在這以前我們的佛多了,我從封神演義看到,姜子牙封了很多佛,這個也成佛,那裡也成佛。在每個廟宇大殿裡面都有觀世音菩薩,如果我們把它們湊在一塊兒,從印度的釋迦牟尼為中心的,我們可以聯合在一塊兒,從表面好理解,最起碼可以對人家有所交代,從漢代到唐代起碼百年,這中間估計人合的東西非常多。四大金剛死了成佛,黃飛虎死了也成佛,我就搞不懂了。在佛教裡面到底是不是悟佛成佛嗎?
  樓宇烈:你看的是封神演義裡面很多東西都是虛構的東西,裡面確實有很多的變化,也是佛教和中國文化有很多的結合。比如說觀音是救苦救難的,用佛教來講是一個化身,化身成各種各樣身份的人,跟相同身份的人交流更好,所以有很多化身。比如說從《白衣經》裡面講,他到軍隊裡教化就以是以軍人的身份出現,他到知識分子隊伍去教化就以知識分子的身份去傳教。但是不管怎麼樣,這是佛教的比喻。既然是比喻我們就不能把它當做“實”來看待,如果把虛的比喻看實的,就不對了。故佛法無所不在,各自去體會。
  在佛教裡面都希望佛永遠在人間來教化人,教化眾生。所以一個佛死了,希望塵緣再來,是希望再回到人間來教化眾人,所以佛教如果出家人的話來說,“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所以很多的描述都是一種比喻,來來回回的我們都希望能夠再來到這個世間,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每個世界都會出現自己的菩薩,自己的佛,這是沒有問題的,在藝術加工中,過去的哪個菩薩來到了世間,觀音菩薩有描述中早就成佛了,怎麼改成佛了,而且在描述中,佛是高一等的,菩薩是低一等的,錯了,佛教中沒有這個,佛和菩薩這個詞是一樣的。
  佛也是覺悟,菩薩也是覺悟了的人,這是一樣的,沒有這種區分的,只是在不同的場合,為了我們取得一個好的效果,所以我們要限眾生,所以到了宋代以後,,觀音菩薩一個是女性化了,更慈悲一些,還有一個是觀音菩薩有各種各樣的形象,有送子觀音,提籃觀音等等,適應人們各種各樣的追求,這是一個比較性的東西,所以我們要把握他根本的精神。
  問:佛教的修行有很多種,作為眾生來說,走上菩提之道也有很多方法,磕長頭也是一種苦行,你對苦行有什麼樣的看法?
  樓宇烈:苦行是佛教裡面比較古老的修行方法。我們可以在小說裡面看到這樣的詞就是頭陀,頭陀就是苦的意思,佛教裡面頭陀行就是酷刑。印度的婆羅門教就是以苦來修行的。在山裡面的洞窟裡面來修行。我們說三件衣缽在洞裡面,這是一種磨煉。有的人認為不經過這樣的磨煉就不能使自己心靜的話,我想也是可以的。不是說不苦行就是不好的,或者苦行就是好的。我認為人要經過歷練的話,就要吃點苦,這對人的人生非常重要。現在對一些年輕人,特別是在城市裡長大的年輕人,他們沒有經過磨煉,或者不了解我們一般大眾的生活,自己也不了解這方面體會的話,也不可能對人生有真正的體悟,所以我也勸他們去做,但是也不一定要采取那樣的方式。生活中的磨煉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辦法,這是一種必須,只不過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我也認為這是一種執著的表現,有的人認為只有才行,不這樣就不可能覺悟。有的人認為沒有這樣做,他的覺悟不是真實的,是假的。我認為可以不這樣看待,方法各不相同,個人和個人也不一樣。
  剛才講了,法無定法、因人而宜。我下面還有兩句話,理有常理,順其自然。
  這四句話放在任何場所都適用,包括修身養性。有人看我70多歲還不錯,有什麼養生秘訣?我說沒有養生秘訣,我的養生方法不一定適合你。問一個人你長生的秘訣是什麼?說我運動。問另外一個長生的秘訣,他說我從來不運動。再問一個,他說我不吃肉,還問一個,他說我就愛吃肥肉。每個人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你願意那樣我們也尊重,他是那樣我們也尊重他,不要以這個評判那個,不要以那個來評判這個,只有這樣一條路才可以通向覺悟之路,條條大路都可以通向覺悟之,只是你如何找出適合你自己的,不要認為只有這樣才可以通向覺悟,其它所有的辦法都不能通向覺悟,都是假的。我認為佛教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地方,可以重新發揮每個人適合自己的。
  我還可以講一個故事。有一個禅師得悟。別人問他什麼問題,他就舉一個手指頭讓大家體會去,他身邊有一個小侍者,看別人問他什麼事情他都舉一個手指頭,所以別人就叫他“一指禅師”,覺得佛也不是很難悟,就一個手指頭就結束了。有一天這個禅師出去了,來了一伙人求禅,別人問師傅哪兒去了,他就說師傅出去了,他說你問我也可以。之後別人問他他就舉了一個指頭。過後,大家就跟師傅說你這個小徒弟很聰明,把你的手勢都學會了,就一個手指頭。之後這個禅師對這個小徒弟說我來考考你。問他“什麼是你的本來面貌?”他就伸出一個手指頭,師傅一下拿刀把他的手指頭給砍掉了。再問什麼是你的本來面目,他想去舉手指頭,但是已經沒了。
  這就像開鎖一樣,一把鎖只能有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只能開這個鎖,這個把鎖不能開別的鎖。
  現場觀眾:我結合實踐學佛的一點心得。今天樓先生講的治心,我覺得非常重要。我們現在大千世界中有很多煩惱,我今天學到了,空有不二,這個心得我印象非常深,如果有時間的話,我願意跟大家交流。
  問:我是來自上海的,謝謝樓教授給我們開課。我本人是信佛的,我們家人也是信佛的,我有兩個問題,佛教裡面講因果的,相信因果才會對佛教有一些信。我想請問樓教授你本人對因果怎麼看待的。佛教裡面分大乘小乘,密宗屬於藏傳佛教裡面的,那麼顯宗有受戒的定義。您怎麼看?
  樓宇烈:受戒的問題是每一個佛教徒都有的,不光佛教徒有,基督教有基督教的戒,戒是不同的,做每一個信仰團體來講,會有自己要遵守的東西。但是基督教裡面也是,受的戒也是不一樣的,基督教也是一樣,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也是,他是密宗,是大乘佛教的後期。在印度早期來講也沒有什麼寺廟,到了吃飯的時候,拿著缽去沿街乞討,乞討的時候給你什麼你就吃什麼,不是說給我素的我就不吃。按照佛教的定義要平等對待,比如說我今天專門去討富人家明天去討窮家,或者跳著去討,講究眾生平等。佛教剛傳到中國的時候也沒有五戒,不吃葷不是指肉,葷是草字頭加一個軍,就是五葷不能沾,帶有刺激性的,亂性的不能吃,像蔥蒜、韭菜。到了漢朝的時候,梁武帝提出了酒肉不能沾。所以它也不是絕對的。現在從漢傳佛教裡面有這樣的戒,漢傳佛教傳到韓國、日本也是這樣的,但日本也有吃葷、喝酒的,我到日本寺廟裡面去看,他們的倉庫裡面好多酒。遇到大的法事的時候,信徒們貢得都是酒。天主教也是這樣,天主教到上個世紀才開放用當地的語言來傳教。佛教一直說入境隨俗,用當地的語言來傳教。我們可以用漢傳的界定來判斷南傳、藏傳的,像開佛教大會,三個傳的都有,食堂裡也就隔開,大家各吃各的。
  第二,講因果。當地的民眾都相信因果報應,因果輪回。但是我們看到佛教追求的是什麼呢?佛教恰恰追求的是超越生死輪回。生死輪回是一個大眾的認識,也是大家喜歡性的生命觀,人生觀。但是不管不顧,你要從大家的認識出發,才能把它解決。佛教講“有因就有果”,你種下什麼因就有什麼果,但是不是用因來限定你的果,或者你這個果就必然會受到你的因的決定。如果一般人相信了這樣的因果觀,那你就讓你的因給算定了,如果你相信因果觀是因為你造的因所以有這樣的果,那麼你改變了你的因就會改變你的果,這樣的因果觀,就不是一種命運的因果觀。我經常說你信了算命人說的,那麼你就給他算中了,如果你相信這個命是由自己的行為造成的,那麼你改變你的行為是不是就可以改變你的命了?這樣他就栓不住你的命,命操縱在你的手裡。所以佛教的因果觀可以引向兩個方向,一個是讓你安立命。第二,通過改變我的思想行為來改變我的果。這就不是命定的,而是一種非常積極的人生觀。所以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不是單向的,任何文化也有兩面性,文化也是雙面刀,它既可以讓你變得非常智慧,也可以使你變得非常愚蠢。
  我們的信仰也是這樣,我常常接觸到信仰的人,有的人從旁觀看,沒有信仰也很聰明,很有文化層次的人,但是有信仰之後反而沒有文化,反而執著了?這就是迷信。佛法就是破除你的執著,包括你對佛法的執著,對迷信的執著,但是有些人信了之後反而變得更為執著了。這是事物的兩面性。
  當然這也是一個過程,從最開始的執著變得更加執著到最後變得沒有執著了。有一個人原來看世界現象認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後面聽佛教講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不是空嗎?當他真正領悟到了之後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也是一種輪回,回到了否定的提升。你既不沉迷於這個現象,又能把握這個現象的根本,所以是這樣的互補。
  我們要相信但是我們又不能執著,因果帶來的東西,六道輪回,我們比較多聽到,講的是前世的因,今世的果,今世的因後世的果,三世的輪回。但佛講的僅僅是三世,都是你心所生的相。你有怎麼樣的心也就有什麼樣的相。所以我常常想,所謂六道,實際是由我們的心所造成的我們人六種不同的生存狀態。一念之差你就可能禽獸不如,一念之差你就可以從天墮落到地獄。你的心念變化,你的生存狀態就變化了,你做的事就變化了,如果講的話,不是來世報,而是現世報,就是你的生存狀況變得怎麼樣。剛才講披著人皮,禽獸不如。你看他外表很高興,但其實他的內心痛苦比誰都要痛苦。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什麼都報。我們講因果也是這樣。
  蘇彤:感謝樓老師給我們最後的這一番指點,最後我有四句結語,也是受樓老師的啟發,他回答問題的時候,我總結了一下。就是酒肉盡可穿腸過。第二句,但求佛祖心中留,我們心中一定要有佛要有祖先。第三句,磕頭燒香不要太執迷。我們今天有機會樓老師為我們佛家開了一堂自修的課,我們再次感謝。下面請傅桦主任講兩句話。
  主持人(傅桦):以儒治國,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用慈悲心做智慧的事,用智慧心做正確的事,感謝大家聚會《第一財經日報》中國商界精英國學文化之旅,聆聽樓宇烈先生做的精彩演講,對佛學有了深刻的理解,讓我們再次用掌聲感謝樓宇烈先生,上午的國學之旅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