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烈教授:呼吁理解佛教


 2024/3/29    熱度:81    下載DOC文檔    

呼吁理解佛教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思想禁锢的打破,佛教在民間及文化階層中的影響不斷擴大。這些年來,一些年輕人出家為僧為尼的事已是時有耳聞,在家吃齋念佛的學者、藝術家也是所在多有,可今年初歌手李娜在美國出家為尼的新聞還是引起人們的震驚。關心李娜的歌迷們有的深表婉惜,有的表示理解,更有人去猜測此事背後可能存在的種種隱密。可是,越過這個單一事件,人們不能回避這一更為深刻的問題:過去一向被某些人視為封建迷信的佛教今天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使得一些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人皈依它的懷抱?今年時值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周年,海內外佛教界,學術界舉辦了一系列慶典及研討活動以示紀念,將今年沸沸揚揚的佛教熱又推向高潮。

那麼,佛教在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究竟如何?佛教思想對我們的現代精神文明建設有什麼意義?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我國著名佛教學者、北京大學宗教所所長樓宇烈先生。

佛教與中國知識分子

樓先生介紹說:經過現代學者的考證,佛教是於公元前2年,即西漢漢哀帝時期傳入中國的。起初只在中國經商的西域商人及少數知識分子中流傳。到了魏晉時期,隨著正統經學思想的崩潰,道家的玄學成為思想界的主流,而佛教思想也開始崛起,並在民間及知識界迅速傳播。由於佛教宣傳因果報應、靈魂不滅、提倡積德修善。所以很快為民間百姓所接受。而且與其他世界性宗教和我國故有的道教與儒家思想相比,佛教的理論思想要遠為豐富,深刻,其經典也要多得多。由於這一因素,佛教便很快征服了當時大部分知識分子。到南北朝時期,佛教已成為當時社會思想的主流,梁武帝甚至定佛教為國教,並數次捨帝位而出家,可見那時佛教之鼎盛。

隋唐期間,佛教思想的傳播進一步深入,中國的廣大知識分子與僧侶在吸收印度佛教基本思想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文化傳統終於創立出天台、華嚴、禅宗、淨土等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教派。當時的佛學思想也極度繁榮,高僧大德層出不窮。一般人只知唐代詩歌散文相當發達,其實,在佛教包裹下的哲學思想也達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峰。可以說,當時的知識分子,幾乎無一不通曉佛教,無一不受佛教思想影響。

從北宋開始,儒家思想開始吸收佛教的思想精華,逐步演化出一種最為符合中國封建社會要求的理論形態––––理學。在此後的七百余年中,理學成為官方哲學與主流意識形態。佛教與此前相比影響雖有下降,但無論在民間,還是知識界仍擁有龐大的市場。

近代以來,隨著西方文化思想的傳入,民主與科學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理學則被視為傳統文化的主體遭到了猛烈的批判。而打倒孔家店後,許多知識分子發現,佛教視眾生一律平等的觀念恰好與民主思想相契合,它重視名相辯析的理論方法正好可以彌補傳統思維中重辯證綜合、輕解剖分析的弊端而與西方的數學與科學思想正相符合。於是許多頗有影響的知識分子又轉向了佛學,如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梁漱溟、熊十力等。這種歷史背景下,佛教迎來了它的又一次復興。到了三四十年代,全國出現了大量的佛學院以及一大批有很高造詣且頗有影響的法師和居士。如:弘一、太虛、歐陽竟無等。

進入90年代,改革的一步步推進,使市場經濟穩步發展,與此相對應,精神文明建設也應有大的發展和創新,而這種創新無法脫離我國傳統文化的土壤。我們在談起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時,往往只是想到對儒家思想的繼承而忽視了對佛教、道教的借鑒。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儒家思想的確仍有許多精神對目前的精神文明建設有重大借鑒意義,但是,它重等級秩序,輕個性發展的基本傾向與市場經濟要求個性解放、平等競爭有很大抵牿,極難調和。佛教思想則極易引發出自由、平等的觀念,而它慈悲、超脫的理論態度又可以很好地平抑自由主義的躁動。認真地分析,借鑒佛教的思想理論內容,對目前的精神文明、道德價值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正是基於這種認識,樓先生認為,佛教可能是傳統文化中在當前形勢下最有發展潛力的一種思想。近年來它在知識分子中的影響越來越大是不足為奇的。所以目前的佛學熱可以說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

佛教不是一種消極的宗教

由於種種原因,我們過去只知道佛教消極、避世的一面,認為它僅僅是一種麻痺勞動人民的思想工具,其實佛教思想本身博大精深,包含著向多方面引伸的可能性。在封建社會的大部分歷史時期,它折射出的確實是它消極保守之一面,然而只要我們深入地了解佛教的基本理論內容,就能發現其中蘊藏著更多的積極、開放精神。

樓先生介紹說:傳入我國的佛教基本上屬於大乘。大乘與小乘最基本的區別在於,小乘僅講究自我修練,其目的是達到一己的解脫成佛。大乘則要求超越自我、去普渡眾生,這就不僅僅是一種封閉的自我解脫,而是去積極主動地“利他”、為眾生服務。地藏菩薩曾發下這樣的誓願:“世上若有一個不得解脫,我便不得成佛。”

章太炎也曾提倡一種為眾生而犧牲的“華嚴精神”,還用佛教“依自不依他”的教義號召國人自強自立,可見,佛教有著許多積極向上的理論內容,並且在歷史上發揮過促進革命的作用。

佛教與現代生活

在商品經濟社會中,存在著過於看重物質利益、輕視精神生活等現象,在這種價值取向下,人們整日奔波於名利之間,生理、心理上的壓力很大,佛教對此則不啻是一劑良藥。樓先生說,在佛教看來,人生的痛苦均來源於對各種“分別”的執著:如執著於“人我”之別,就會斤斤計較各種利益得失,為點點蠅頭小利忽喜忽悲。執著於貧富之別,則會一心向往富貴,求之不得便煩惱不止。執著於美丑之別,就用盡心思打扮自己,若不如意,則煩惱頓生。這些對各種“分別”的執著被稱為“無明”即不得佛理。無明就會被三毒:貪、嗔、癡所左右。貪指各種過頭的生理物質要求,嗔指各種虛妄的心理需求,癡則指一些理性上的過於癡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認死理。針對以上三毒,佛教用戒定慧三學來抑制它們。戒指努力克制自己那些不合理的物質追求;定指從心理、精神上把持自己,不為各種雜念左右;慧則指用般若之智去打破各種分別,不去卷入各種無謂之爭。

在現代社會中,三毒對人們生活的支配可說越來越強,由於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如人意,所以各種煩惱痛苦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佛教教義平抑煩惱、解脫精神痛苦的作用也就越顯突出。所以現代西方心理治療十分重視對佛教的借鑒。許多學者甚至認為,由於佛教修行理論是千百年來無數虔誠僧侶在刻苦修行、不斷反思的基礎上提出的,所以它對人的精神、心理的把握之深可以說超過任何一門心理學。二戰以後,佛教在歐美各國的影響日益加大,出現了大量的寺院、道場,出家的洋和尚也屢見不鮮。佛教已成為西方人精神世界的主要補充。

佛教目前存在的問題

樓先生介紹說,這些年來,我國的佛教事業雖有發展,但與日本、韓國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其中較突出的一點是,我國僧侶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海外寺廟中的住持往往具備博士學位,談經講法時引經據典,對現代哲學、心理學,乃至科學均十分熟稔,寺廟中的一般人員也往往具備本科以上學歷。而在我國,一般僧侶甚至住持方丈的佛學素養文化層次與海外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我們當然不能鼓勵大學生們出家事佛,但向他們普及一些佛教知識,對健全其在現代社會中的精神人格則大有裨益。我們也可以像海外那樣讓僧侶入進我們的世俗大學讀書進修,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同時是否可以試請佛教界的高僧大德進入校園講講佛經,如此一來,佛教與世俗之間的交往會更加通暢,其影響力將會更大。


--------------------------------------------------------------------------------

* 原載於《新經濟周刊》1998年9月21日。作者廉如鑒。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