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烈教授:佛教與現代社會


 2024/4/1    熱度:85    下載DOC文檔    

佛教與現代社會
  北京大學 樓宇烈
  編者按:這是樓宇烈先生在香港世紀大講堂的講稿。先生親自重新整理並特允在本刊發表,以飨讀者。
  一、佛教是一種怎樣的宗教?
  佛教是世界最古老的一種宗教。同時,佛教又是對現代社會、人生大有補益的一種宗教。佛教又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宗教,中國近代有一位高僧,叫做太虛大師。太虛大師曾經說,佛教的問題是人文問題。就是以人為本的一個宗教。這是一個很深刻的見解。
  一般地,我們也可以講,這個人文問題是所有的宗教共同關注的問題。但是大多數的宗教,都是借助於神的精神和理論來關注人文問題的,或借助於神的力量來關注人文問題。唯有佛教從釋迦牟尼創教的時候開始,就充滿了重視人類,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來進行自我解脫的這樣一種人文精神。
  同時,佛教又是一種關注現實生活的宗教。從大乘佛法來講,大乘佛法的核心乃是發達人生,就是使人生得到一個更好的提高。所以我們說佛教又是一種主張自力解脫的宗教,依靠自己的力量來獲得解脫的宗教。
  佛教是一種智慧的宗教。我們大概常常聽到一句話,叫做“般若波羅密多”,般若波羅密多是什麼意思呢?這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波羅密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所以般若波羅密多就是以智慧到彼岸,所以我們也稱它為智慧度,或者智度用智慧,自己的智慧來解救自己,所以佛教是一種主張依靠自己的智慧來獲得解脫的一種宗教。
  佛教又是一種提倡自度度他的宗教。不僅僅自己要解脫,還要讓眾生都得到解脫,所以我們又可以說,佛教是一個慈悲的宗教。佛教裡講的慈悲,有兩個方面:慈是給眾生以快樂,悲是把眾生從苦難中間救拔出來。所以,慈悲這種精神就是與樂拔苦,給眾生以快樂,而讓眾生從苦難中間救度出來。這些都體現了佛教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宗教,是一個重視現實生活的宗教。
  最後,佛教是一種治心的宗教。在中國從唐代開始就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叫做以儒治國(用儒家的理念來治國),以道治身(以道家的理念來養生),以佛治心。所以也可以說佛教它是一種治心的宗教。
  那麼佛教為什麼會有這樣一些特性呢?這個是跟它的基本的主要的教義和理論是關聯在一起的。那麼因此我想下面來講一講佛教的主要教義和理論。
  二、佛教的主要教義和理論
  佛教的主要教義,如果拿最簡略的話來講,我想就是兩個字,一個“苦”,一個“空”。苦,可以說是佛教的一種生命觀;空,也可以說是佛教的一種世界觀、宇宙觀。佛教認為,一切的生命體(佛教中稱為有情眾生),就是具有生命的事物,是生來就是在煩惱中間,在痛苦中間。佛教常常講的,生命體的苦有八種。前面四種很簡單,就是生老病死。這種苦,就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其實像這種痛苦,不僅僅是生命體了,可以說所有的現象,包括沒有生命的,它同樣要經歷,因為一切的東西有生就有滅。對於無生命體來講,佛教就稱為這個過程叫做“生住異滅”。有產生,然後有穩定的這樣一個時期,然後又有變化的時期,最後也要消亡的。
  除了這四個之外,還有四個苦,一個叫做愛別離苦,剛剛我們講的死別是苦,生離,特別是相愛的人,這個離呢,那肯定的這恐怕眼淚都要流成河的。第二個,就是怨憎會苦,冤家碰頭,那也很難過,怨憎會,碰頭了,會面了,討厭的人最好不要見面,可是偏偏要見面,所以佛教裡面常常講,不是冤家不聚頭,特別是夫婦、父母、子女,常常都是前世的冤家,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個,求不得苦,想要得到的得不到,那種種的問題和煩惱都來了。最後一個就是五蘊熾盛苦。因為佛教認為一個生命體,它都是由五種東西結合而成的。集聚而成的五個方面,包括物質方面的,包括精神方面的。那麼這個五個方面,不論從肉體方面的追求還是精神方面的追求,是不斷地在擴張,那麼這種擴張如果求不得,或者過分,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痛苦。所以佛教認為,一切的生命體的根本的問題,就是他永遠生活在這樣一種煩惱中間,也就是苦。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一些情況呢?我們一般人有的時候感覺到我還很樂,在佛教看來,你很多樂其實也是苦,樂極生悲的事情多的是。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佛教認為就是由於你有很多的顛倒妄想,也就是對現象世界的認識都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那麼,現象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呢?現象世界的本質就是空。佛教所講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我們一想,哎喲,空,四大皆空,就是什麼都沒有,佛教講的空不是這個意思,佛教講的空的含義是講一切的現象都沒有一個恆常性。為什麼說一切現象世界沒有恆常性,沒有獨立的主體性呢?佛經裡面常常拿這個比喻來講,就是像夢幻泡影一樣,水中月,像做夢中間,一覺醒來什麼也沒有了;又像霧和電,早晨的霧,太陽一出來就散了,電一閃而過就沒有了,所以說一切現象界沒有恆常性。現象世界我們看到那麼多,但我們看到的這些都是永恆的嗎?不是。而且每一個事物,都是由各種因緣和合而成的。這些因緣聚起來就是這個東西,因緣散了,這個東西就沒有了。佛教認為,一切煩惱來源於你把這些不真實的虛幻的東西當作真實的。虛幻的東西,不僅把它當作真實的東西來看待,而且還要加以區分,這個是我的,那個是你的,那個是他的,有了這樣一種區分以後,有了這種分別心,就開始要有執著心了。我的東西要好好地守住,你的東西最好有什麼機會的時候,也拿到我這來。所以有了這種分別心,他會有這種執著心。所以,佛教講空,就是讓你認識到這個現象世界的真實。
  而對於現象還是要充分地給予認識的。怎麼樣來解釋這樣一種道理呢?佛教提出了它最根本的理論緣起論。所謂緣起,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一切都是因緣而生起的,所以因緣沒有了,也就沒有這個東西,因緣聚合在一起就有了這個東西,因緣散了,它就沒有這種東西。這是佛教的一個最基本的緣起理論。
  從這種緣起理論,佛教就又講它的因果的道理,就是沒有沒有原因的現象,一切現象都是有它的原因的,但是這個原因,主要的原因不是在這個現象之外的另外一個東西,而恰恰是這個現象自身的內在的東西。所以,佛教講因緣。因,拿現在話來講就是主因、自因;緣,就是各方面的一種條件。所以,由因緣聚合才有這個現象,因緣散了就沒有這個現象。
  因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因,所以才有它的果,這個因是自身的。拿一個生命體來講,他的因在哪裡呢?因,佛教分析,就是叫做他的業,因就是業。佛教分析,就生命體來講,業有三大類,身,口,意,三業。身,指我們的一些行為。口,就是指我們的言論。意,就是我們的觀念、思想。這個三業,會在你日常的行動中間,就會做出很多很多的事情來。我們平常時候活動都是通過身、口、意來做的。做出來以後,你的思想、言論、行為所造成的種種的東西就等於業。那麼你造的什麼樣的業,就會結什麼樣的果。所以有業就有報,業是因,報是果。所以就有了因果報應的說法。
  佛教是否定任何外在的因的。佛教講你現在這樣的情況,是自作自受,這個業是你自己做的,這個報呢,也是你自己受的。所以,在佛教裡面,跟中國的傳統思想不一樣,因為中國的傳統思想常常是父母種的因,子女來享受這個果的。《易傳》裡面講,“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中國的觀念裡邊,父債要子還,但是,在佛教裡面,他是自作自受的,跟父母沒有關系,只不過借你的父母的身體,來把你原來積累下來的這個業變成現在的這個報。所以佛教沒有什麼父債子還這樣的觀念。佛教裡面就強調自作自受。既然自作自受,那麼當然你應該是自性自度,自己來解放自己了。所以中國傳統裡邊,常常碰到這樣的。有的人說,哎呀,這位禅師,我煩惱多極了,那麼多的煩惱纏著我。那個禅師就會問他,誰縛住你了,你自己縛住你自己,沒人縛住你,所以這個繩子不要讓別人去解,是要你自己解。
  三、出世和入世
  緣起理論、因果報應的理論,怎麼來改變它呢?其實佛教裡面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來說。在原始佛教裡面,主要用四谛論。四谛,所謂的苦、集、滅、道,四谛的道理來講。你人生,生命體都是苦嘛,說苦惱來自你造的業,即業是因,苦是果。這個因就是集,集就是集合你各種各樣的業,所以你有這樣的苦。那麼怎麼來消滅它?用佛教的修行的辦法,對佛教的教義的領悟!那個叫做道和滅。苦,集,滅,道,所以滅是原始佛教追求的,道是它的方法,苦是一切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它的各種各樣的業集,然後我們要消滅它,用的辦法就是佛教講的那套道理。在當時來講,佛教主要的道就是指八正道。它基本上是要離苦離欲來達到一個清靜道。“四谛說”實際上要把各種各樣的現象上面的問題都排除掉,可以說是一個滅色的過程。
  到了大乘佛教,把佛教的空的觀念進一步往前推進以後,就強調一種色空不二的思想。認為一切現象是性空幻有,本質是空的,但是現象是有的。所以,要得到空,不能離開現象去獲得,不能夠把現象全部消除了才是空,而恰恰是就在現象中間來認識它的空性。這就是我們經常念到的《心經》裡邊的那兩句話,以及《紅樓夢》引的話,叫做“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色不是指女色,不是指漂亮小姐,而是指一切的現象。我們常常會有誤會,其實它是指一切現象。也就是要我們在現實的生活中間,面對紛亂的現象去認識空,去把握這個空,也就是不要有一種執著,對於這個現象不要有一種執著,執著了就會給你帶來很多的煩惱。
  因此,到了大乘佛教,就把出世和入世這個問題,很好地統一起來了。我們一般人要想逃避現象世界的煩惱,就想去求一個清靜。在大乘佛教看來,這是一個小乘的思想,厭棄生死去追求涅槃。在大乘看來,既不要去厭煩這個現實世界,也不要去羨慕或者是陷入這個現實世界,不要去羨慕涅槃的境界,也不要去厭棄涅槃的世界。就是一切都要是用這樣一種不二的思想方法來對待。所以,大乘佛教就認為,一切世間的善法(好的法)都是佛法。人要真正地成佛,不能離開這個世界。佛教是用這樣一些理念,形成了它一些特征。
  四、佛教的現代啟示意義
  佛教對現代社會有些什麼樣的啟示呢?我們現代社會,可以說是一個病態的社會,特別是現在我們這個社會充滿了種種的矛盾,人跟自然的矛盾、個人與社會的矛盾、自我的身心的矛盾,這些矛盾的造成都可以說是由於我們人的自我的異化。哲學上講的異化的含義就是本來我們創造出這樣的東西來,是為了使我們自己獲得更充分的自由,更大的自由,結果反而被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束縛住了我們自己,這就叫做異化。
  我們現在的社會,一方面是科技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我們有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淪為神的奴隸,對於神盲目信仰;或者我們就淪為物的奴隸,成了追逐物欲的這樣的東西。現在人常常以自我為中心。自我的張揚,現在也是很時髦的。在這種自我中心、自我張揚的過程中間,實際上造成了大量的人格的分裂。這中間最核心的東西,實際上是一種自我的失落。
  我記得我的老師馮友蘭先生當年給我們講課的時候講過,我們看歷史上哪個思想家最強調一個什麼理念的時候,肯定這個社會這個問題最嚴重。所以我覺得我們現在每個人都在強調要自我凸現,自我中心,自我張揚,自我體現等等的,恰恰說明我們自我的失落。拿佛教的話來講就是我們的貪嗔癡三毒無限膨脹的結果。貪,主要指生理上面,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無限的欲望的追求;嗔是一種嗔恚,就是不平衡,老是嫉妒別人,別人這個比你好了,他心裡就不高興,別人比你強了,你就不高興。我們現在的心理病不得了,在競爭社會裡邊,就是你追我趕的比的過程,這種嗔恚心最厲害。為什麼我們現在社會亞健康的狀況非常嚴重?亞健康的最根本的就是心理的失衡!癡就是顛倒。顛倒妄想,就是對於現象界的真實面貌看不清。癡的反面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能夠看清現象的本質,也就是性空幻有。
  針對這樣一些病,佛教給予我們現在的社會人生是大有補益的。佛教強調認識我的本來面目,不僅要認識,還要覺悟。那麼人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呢?清淨,或者說空。按照通俗的話來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就拿物質的事情來講,我們是赤條條地來到這個世界上面,我們又赤條條地離開這個世界,你能帶走什麼?我都是講身外之物是如此。可是人的精神成果,精神成果是可以帶走的,死了以後,很多精神財富消失了,這是我們現在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於這樣一些無形財產,我們怎麼樣來保護的問題,怎麼樣來繼承的問題。
  所以,認識到了本性清淨,認識到了一切現象世界都是無常的,都是無我的,那麼你就可以用這樣一種智慧,就是般若的智慧去消除你的分別心,放下你的執著心。我們就可以以一種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我們需要以一種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我們要面對現實,不要回避現實,不要逃避現實,要在現實中間去怎麼樣完成人格的培養。佛教是要大家注重當下,我們要學在當下,行在當下,悟在當下,證在當下。
  最後可以總結起來,大乘佛教是智慧和慈悲這兩個根本的精神。這兩個根本的精神,用現在的語言來表達,就叫做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佛教是上求菩提,即上求覺悟,下化眾生。覺悟人生就是上求菩提,奉獻人生就是下化眾生。這兩個是又分不開的。由覺悟而積極地奉獻,由奉獻而不斷地提升覺悟。佛教對於我們現在的社會意義還是很大的。如果能夠把佛教的慈悲的精神去弘揚,去發揚,人人都發揮他的慈悲的愛心,這個世界就會和諧,也就會和平。
  五、問答錄
  ·問: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實也有著不同的興衰起落,那麼到底哪些因素決定了它的興衰起落,和當時的政治環境之間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
  ·答:這個問題很好。就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確實有幾度的興衰起落。那麼這種興衰起落,我想就要從不同的方面來看。因為它不一樣的,它的興衰起落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前期呢,我想有很大的原因就是跟中國的傳統文化磨合需要一個過程,但慢慢慢慢它磨合,它能夠適應中國這樣的傳統文化。而且由於它在本質上面是強調自我的提升,自我的解脫,所以跟中國文化中強調人格的完美、倫理的這樣一種精神來自我修養,應該說是相當契合的。佛教因此興盛起來了,而且滲透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
  佛教衰落,有很多復雜的原因,有政治的原因,有經濟的原因,比如說道教反對佛教,但是歸根結底,我想大概是某種政治勢力的爭奪和某種經濟的問題。到後期,我們常常講,宋明以後中國佛教很衰落,其實這個衰落我想要分開來看。因為宋代以後,佛教完全可以說滲透到中國的文化中間去了,當時來講,可以說佛教的許多根本的經典都是每個知識分子知識成分裡面必須具備的,沒有這個東西,他是不能夠在社會上面來活動,所以這樣的情況下面,很難說佛教是衰落,而是變換了一種途徑,滲透到了我們的,這個實際上也滲透到了我們的儒學裡邊。但同時另外一方面,它還是有大量的信眾在那支撐著。所以興衰情況很復雜。
  ·問:捨利子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非常地神奇,為什麼只有得道的高僧才能夠形成這個捨利骨,它到底是什麼?
  ·答:這個我想也很麻煩的問題,要站在一個信仰者的角度來問,來回答呢,還是站在一個非信仰者的立場來回答,或者站在一個所謂的科學的立場來回答呢,這個很難的。我想這個問題最好是不問,如果你信仰它,那就有,如果你不信仰的話,我再給你講,你也說沒有,我也沒有辦法跟你辯論,辯論也辯不出一個結果來,因為這種現象其實也不僅僅是得道的高僧,可以說其他的人也可以。但是因為得道的高僧也好,比如說很有名望的人也好,大家關注度高嘛,關注度高就有了嘛;普普通通人死了,燒了,誰也不會到裡面去給我揀那個捨利子,對不對?所以你關注了它就有了,不關注就沒有了,你信就有了,你不信就沒有,它是一個,我想是這麼一個問題,可能我既不站在信仰的立場來講,我也不站在所謂的科學的立場來講。
  ·問:在我看來,要實現社會的和諧,應該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請問您怎樣看待這種不經過受眾同意的、己欲達而達人的
  現象?
  ·答:這個問題我想是這樣,現在因為這是一個理想,儒家的一個理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個理想,現實它不可能是完全這樣一個理想。在這樣一個現實中間,就有很多倚仗著軍事,或者經濟,或者政治,或者甚至於文化、科技等等方面的強勢,把它一些價值觀念等等的就強加給別人,這個我想正是我們現在需要用我們的儒家的理念,用佛教的這樣一種平等的理念,大力來弘揚和宣傳這樣一種思想,去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一點。
  ·問:著名的哲學家錢穆大師曾經說過,東方哲學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但是目前的現狀是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令人矚目,但是環境破壞也是相當嚴重的。您認為佛教應如何去做來達到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和諧發展,結束目前人們正在進行的惡因,避免吃到惡果?
  ·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好。佛教的慈悲精神,是不僅僅局限於有情眾生的,它是遍及一切的這個現象界的,所以佛教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謂無緣,就是沒有關系嘛,沒有關系我們也要給予它慈,那麼同體當然有關系的了,我們共同生活的一個體了,當然更應該是如此了。所以,慈悲的理念是遍及一切,遍及所有的有情世界和無情世界的。從這個角度來講,佛教應該說是對於人跟自然的和諧相處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人跟自然的關系越來越緊張的話,對人的生存是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的。積極地來弘揚佛教的這樣一種慈悲精神,包括中國的傳統的儒家思想也有這樣一種大的天人合一的觀念的。這個是今天我們需要積極做的。
  ·問:我覺得是在從小到長大的這個階段中,往往燒香拜佛和迷信都有關系。如果在大城市燒香拜佛,說明大城市包容性可能會強一些,別人很少會聯系到迷信。但是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或者說一些農村的地方,他們會用迷信來反映這個現象。我想問你對這現象是如何看待的?佛教跟迷信有沒有一些明顯的劃分的界限?
  ·答:我想這個也是一個現在比較普遍的問題,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還是把燒香拜佛看成是一種迷信,這是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這種現象其實也是人們的一種心理上面的需求,我們不應該過分地去制止它。也許他是抱著一種迷信的想法去做這些事情的,但是事實上反映了他一種心理上面的需求,覺得自己的力量在抵御自然或者抵御社會的一些壓力上不夠,希望借助於這些力量。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去指責他呢?我想應該容忍。但另外一方面,佛教裡面應該說有“正信”和迷信的區分,就是說你盲目地去信,依靠他力來救助你自己,甚至於對他力崇拜到了分辨不清是非,那麼我想就是個迷信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正確地理解佛教的最基本的教義和理論的話,我們樹立起來一種自力解脫的信念,我想這個就是一種正信。
  另外一方面,我們對於去燒香拜佛,特別是對佛像、菩薩的這種崇敬,我想我們也需要有個正確的引導。也就是去告訴他,佛、菩薩這些雕塑的泥像,只是一種象征。在佛教裡面應該說這個情況還是非常突出的,它不光光是這些佛、菩薩上面有什麼靈性,而是更重要的是這些佛、菩薩的塑像裡面,體現了佛教的一種根本的精神。我們去拜觀音,實際上就要吸收她那種慈悲的精神,要按照她的那種慈悲精神去指導我們的行為,所以不是說對偶像的一種簡單的迷信,而是通過這些偶像來把握佛教的精神,去實踐這種精神。
  我們有四大菩薩,四大道場,代表了佛教的慈悲的精神、智慧的精神。五台山文殊菩薩就是智慧,普陀山的觀音就是慈悲,峨嵋山的普賢就是實踐,佛教是一種實踐的宗教,就是要去做的。九華山的地藏菩薩就代
  表了佛教的一種大願,志願,志向。各個佛、菩薩表達了佛教的一種精神,人們去禮拜它,你就要告訴他,你不是去坐在那等佛、菩薩來救助你,而是要學習他們那種精神,落實到我們自己的生活中間去,行為中間去,要這樣去引導人們。
  ·問:我是從西藏過來的。西藏的生活相對來說是非常貧窮,而且文化多方面是非常落後的。但是我現在發現,他們確實是生活上有很多的困難,但是反過來說,他們精神當中好像存在一種很多的歡樂和喜悅。我來漢地大概有四年多的時間吧,我覺得是我們這個繁華的世界當中的所有人,好像是相對來說是有很多的煩惱和憂郁、擔憂、恐懼。現在我們這邊很提倡自然環保,但是很少提倡心靈環保的問題。老師怎麼看待所謂的心靈環保問題?謝謝。
  ·答:確實是,一個生命體的生命質量,不在於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在於精神生活。只有精神生活提升了,一個人的生命的質量才會是高的。所以我覺得他提這個問題很重要,不僅僅是要環境環保、生態環保,還要心靈環保。不要讓我們的心靈迷失,迷失了自我,找不回自己的本來面貌,那他就會永遠地處於那種自我的失落、心態的失衡。我想心靈環保這個問題,是需要提出來的。心靈環保當然有各種辦法,但是佛教可能是治理我們心靈環保的一個很好的信仰思想。所以我常常講,可能佛教給我們,對於我們現在人可能是一種很強的清新劑,讓我們頭腦更清醒,從這個現象世界的我,怎麼樣想辦法返回到本來的我那去。
  ·問:我還想請您用一兩句非常簡單的話再告訴我們,佛,它到底是什麼?
  ·答:我想如果用一句話來講,佛就在你心中,佛就是自覺自悟。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