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二卷


 2024/4/2    熱度:324    下載DOC文檔    

第二卷
 
四類:
 
┌凡夫─破敗車乘 │ │ ┌人天車乘 │ │ └佛子┼聲聞車乘 │ └究竟車乘
 
第二卷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頁。我們這一科是講到「解釋論題」,解釋這個「大乘」。解釋「大乘」,我們分成二段:第一段是以一個直接的方式來解釋大乘,第二段我們是用一種比較的方式來解釋大乘。蕅益大師在《大乘起信論》的注解當中,把有情眾生分成四類。身為一個有情,我們內心當中有一個共同的本性,就是希望離苦得樂,我們希望在生命當中,離開痛苦而追求安樂。問題是有這樣的希望,但是這樣的希望是由知見來主導。就是說到底什麼是痛苦?什麼是安樂?你必須有判斷能力。在生死凡夫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依止邪見。就是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往往在造錯事的時候,我們認為這個是功德相,以雜染法當做清淨法;相反的,當我們在受用果報的時候,我們往往以痛苦為樂,以染為淨、以苦為樂。這就是我們凡夫一個嚴重的顛倒,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無量劫的流轉當中,我們一直不能產生修正跟增上,就是我們的邪見幷沒有真實的破除。這是第一種所謂的破敗車乘。這個車乘,它是破舊的,乃至於敗壞的,直接是墮落到三塗的。後面三種是就著佛弟子來說,我們先看第一個:
 
深信因果,修行十善,成人天樂果─人天車乘。
 
佛弟子,當然他是產生覺悟了,他知道生命的運轉,是遵循一定的軌則,就是:當我們今天造了善業,這個善業會招感安樂的果報;當我們造作了罪業,這個罪業會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快樂跟痛苦的果報,是由我們自己的業力來主導的。依止這樣的宗見,他開始強迫自己斷除身口意的惡法,也強迫自己修習身口意的善法,因為我們想離苦得樂。這樣子未來的希望,是在人天當中成就安樂的果報,說是「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成就「人天」榮華的「樂果」,這是「人天車乘」。他的一個宗見,以業果為宗見。第二種修行者:
 
觀察我空,求出輪回,成偏空涅槃─聲聞車乘。
 
這是小乘的學者。小乘的學者,他「觀察」生命是依止無常。這個無常就是觀察:生命是生滅變異,生命是有變化的。昨天的你,不管色身、不管內心,跟今天不一樣;小時候的你,跟你也不一樣;明天的你,跟你也不一樣。從這樣的變化當中,「無常故苦」。所以我們能夠得到一個啟示:生命的本質是痛苦的,因為你沒有安穩性。所謂的安樂,它一定要建立在一種穩定性,才有所謂安樂。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你今天擁有的東西,明天失掉了,明天又一個新的東西;在這樣的生滅變化當中,你就感到生命是痛苦的。而這樣的痛苦,「苦即無我」,所以你知道你自己對生命沒有主宰性。所以從這樣子,就成就了「我空」的真理。從我空當中,他就修遠離行。內心安住在少事、少業、少方便住當中,一心一意的放棄有為法,而趨向於「偏空」的「涅槃」。這樣的種姓是「聲聞車乘」。當然他今天會作出這樣的行為,這跟他的宗見有關系。第三個:
 
悲智雙運,上求下化,成萬德莊嚴─究竟大乘。
 
身為一個菩薩,我們會廣泛的學習大乘的經論。這個時候我們明白了「空、假、中」這個中道的實相道理,開始「上求下化」的修習。一方面我們修習空觀,來調伏對三界的愛取;一方面我們修假觀,來帶動我們的大悲心,廣度眾生;最後的結果,是成就依正二報的「萬德莊嚴」,這是「究竟大乘」。
 
「須要」是助動詞,通常放在動詞前面,不單用,如「必須努力學習」。 「需要」是動詞或名詞,如「我們需要(動詞)新科技。」「這是巿民的需要(名詞)」。
 
從這樣的對比當中,我們會得到一個心得,就是:我們很多很多佛弟子來修學佛法,這當中,你所建立的宗見,會影響你的修行。我們可以這樣講:人天種姓他的宗見,他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他從業果的思惟:他總是覺得只要布施、持戒,就能夠把來生規劃得很好,他相信來生會更好,對人生充滿了期待;他不知道無常敗壞,很多事情是作不了主的。「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無常總有一天會破壞你眼前所有的安樂。所以人天種姓的人,是一個樂觀主義者。那小乘的種姓者呢?他對生命的觀察,是比較悲觀的,所以是悲觀主義者。他認為生命是沒有價值的、沒有任何價值的,你沒有須要去追求什麼,你就是放棄一切,對一切生死的雜染法放棄、諸佛菩薩的功德也放棄,反正我全部都不要,我要的就是一個清清白白空性的涅槃就夠了。所以小乘的學者,我們感覺到他對生命是比較悲觀的,一味的遠離。大乘的種姓,他是以一個中道的態度,來面對生命。大乘的學者認為:生命是無自性的,它不決定是痛苦,也不決定是安樂的,就是看你怎麼去開創。當然你今天起顛倒,你創造出來的是一個痛苦的生命,但是生命本身沒有錯,是我們的顛倒。我們今天依止佛法正見引導的修行,也可以創造諸佛的功德莊嚴。所以我們不應該說生命絕對是痛苦、或者絕對是安樂;應該以一個比較中道、平和的態度來觀察生命──它是無自性的。這樣就看得出大乘學者,他宗見的「不共」。他今天有這樣不共的宗見,他就有不同的修行,最後有不同的結果。這就是我們用一種比較的方式來探討:今天這麼多人修行,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行為,不同的結果?它的理由在於知見的差別。我們看「甲三」的解「釋論」:
 
甲三、釋「論」
 
前面的「攝大乘」,是一個別題,是本論特有的一個各別題目;以下的「論」,是一個通題。我們看什麼叫做「論」?
 
「論」─問辯征析,剖斷開示,令得決定。

──釋壹、「解釋論題」竟──
 
這個「論」有二個特色:第一個、它在義理上,它詳細的以問答的方式來作分析,然後加以辯論,不斷的從問當中,去找尋這個內涵。從事相上,它是「剖斷開示」,它歡喜用不同的角度,來作這種差別的說明;使令我們對於中道實相,產生堅定不移的信解,這個就是「論」。
 
我們講佛法的教法有經、律、論三藏,律典是偏重在身、口二業的修行,經、論是偏重在止觀的正念。如果我們要把經跟論作詳細的對比,我們可以這樣子講:「經」是佛說的,「論」是菩薩造的。就是我們讀經,會感覺到佛陀在說法的態度,是比較含蓄跟圓融的。你看你讀經,「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你看同樣一部經,玄奘大師的注解跟智者大師的注解,肯定不同。就是每一個人對經的解讀,會有所不同的;因為佛陀講話,本來就含蓄的、圓融的。但是你看菩薩造論的時候,你看智者大師講話,跟這些論在講話,那話是講得很清楚,你不可能有第二種解讀的,他它不管是義理的分析,修行的道次第,都詳細的說明。我們看中國文化也是這樣子的,你看《論語》跟《孟子》。你看孔夫子講話,他是非常含蓄的,(哈──)孔夫子講話,他也點到為止;但是你看孟子講話,他把孔夫子的微言大義,詳細的發揮出來。當然這二個東西,各有各的特色。不過從一個末法眾生來說,我們善根淺薄、遮障深重,有時候經過菩薩的诠釋,把話講得清楚一點啊(呵──),對我們會更有好處,對末法眾生也可能更加的貼切。這就是「論」它的一個特色,就是它會詳細的加以說明,使人產生堅定的理解。好,我們看第二大段,「修學綱要」。
 
貳、修學綱要
 
┌一、所知依 ┌一、○境─甚深見┤ │ └二、所知相 │
 
在進入本論之前,我們簡單的介紹本論的整個修學綱
 
要。我們可以把本論分成三個主題。第一個是「境」,就是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修行的所觀境;第二個是「修行」,在所觀境當中,我們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所觀境有的是雜染的、有的是清淨的,我們面對這樣的所觀境,應該怎麼去修行?如何來取捨?什麼是該斷?什麼是該追求?這個是「廣大」的修「行」。第三個「果」,透過這樣的修行,有什麼樣的結果?
 
這個「境」當中的所觀境,等於是建立我們的「甚深見」,就是建立你的宗見。在本論當中,建立這個正見有二大科:第一個是「所知依」,第二個是「所知相」。先解釋「所知依」。「所知」這二個字是什麼意思?天親菩薩解釋這個「所知」,就是「所應了知」。就是你在修學佛法之前,你就應該要了知這些差別的道理。這個所應了知,就是講到這些因緣所生法,包括雜染的緣起、包括清淨的緣起,都是你要了知的。什麼是雜染的緣起?什麼是清淨的緣起?這個就是「所知」。這個「依」就是依止處,這二個緣起,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依止處,就是阿賴耶識。在本論當中,剛開始是從阿賴耶識來探討生命的緣起,這當中講到阿賴耶識的因相跟果相。這個因相跟果相,在《八識規矩頌》,玄奘大師簡單的說出一個偈頌,說是:「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這個偈頌可以作一個總持──就是說阿賴耶識在因地的時候「受熏持種」。「受熏」就是說:隨著你身口意的造作,你就會去熏習,或者說是去影響阿賴耶識;影響以後,產生一種善惡的功能──「持種」。比如說你去拜佛,南無普光佛、南無普光佛、南無普光佛。這個時候你身體的禮拜、口業的稱
歎、意業的歸依,這當中你每一個造作,在阿賴耶識當中熏習一個善的功能;這個功能,未來會帶動你的生命產生尊貴、安樂的果報。就是你每一個行為,都會在阿賴耶識當中,產生一種功能,產生一種儲存。等到這個功能成熟,累積到一個能量以後,它就怎麼樣呢?「根身器」,它就變現一個身心世界,可能是尊貴、可能是卑賤。它變現以後,它又把這個果報加以執受,「去後來先作主公」,它把這一期的果報加以執受,使令它不失不亡,這個就是阿賴耶識,它所帶動的生命緣起。
 
現在的這些科學家們,他也知道一個人的行為,是由心來主導的,他慢慢知道這個道理。世間的心理學家,把心理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是表層意識,就是我們平常的眼耳鼻舌身,這樣的一個見聞覺知。第二個是潛在意識。潛在意識就是說:你今生所做的某些事情,你忘掉了,但是它的時間還不是很長,可能只是今生的因緣,可以透過催眠,把它調出來,叫潛在意識。第三個叫深層意識。心理學家認為這個深層意識,是我們生命邪惡功能主要的樞紐點。誰能夠掌握這個深層意識,你就能夠改造一個人的生命。但是不幸的是,在世間的心理學對深層意識是一無所知,只知道有這個名詞存在,知道我們內心深處的深處有一東西,它儲存了善惡的功能;如果把這個善惡的功能密碼找到,你就能夠改造這個人的思想。但這是一個什麼東西?心理學講不出來。所以你看最近美國發生一件事,就是二個小學生、兄弟,他們在玩游戲的時候發生爭執。他哥哥也是小學生,十幾歲,去抽屜拿槍,把弟弟打死,用槍打死。這件事震驚整個美國社會。這個時候,美國犯罪心理學家開始探討:這個小孩子他以前沒有拿過槍,他怎麼會有這個拿槍的動作呢?這一直沒辦法解開。所以,當我們觀察生命的時候,你僅止於在今生的觀察,你很多的事情看不出來。這個人他怎麼?你看他剛出家,就能夠把這個戒持這麼好,他持戒如魚得水,他覺得很自然;有些人他禅定就修得很好;有些人他對智慧就游心法海。就是說我們應該要把生命,從阿賴耶識這樣的一個受熏持種,累積性的、相續性的功能,才能夠看到整個生命的真相。在本段當中,無著菩薩的智慧會帶我們進入到阿賴耶識的領域,來深入的探討我們生命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就是「所知依」。
 
第二個「所知相」。前面是講到能變現的心識,一切法是從這個根源發動出來。從能變現叫做「所知依」,所變現的萬法叫「所知相」。當這個生命已經被表現出來以後,我們如何來觀察這個生命?這當中,本論講到三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跟遍計所執性。簡單的講就是:由業力所變現的萬法,這是不帶分別心,叫做依他起性,這當中有雜染的依他起,也有清淨的依他起。依他起性,是約著一切緣起法表相的一種作用。這些差別的染淨作用當中,它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這個我空、法空的理體叫做圓成實性,它是一個圓滿真實存在的東西。當我們的心跟依他起性接觸的時候,心中產生分別──虛妄分別,又創造一個新的影像,這個影像就是遍計所執性,是你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這三性的安立,就是告訴你一個主題:你在修行的時候,你要知道什麼是你該斷的,什麼是應該要保存的。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諸位持戒,比如說有個人喜歡偷盜,你要不明白三性:诶!我為什麼偷盜?因為我這個手有問題,把這個手砍斷!其實這個手,它是依他起性,它沒有錯。就是說:這個手,它是由業力所變現的一個果報體;你今天會偷盜,是你內心有遍計執。所以你要斷的是這個遍計執,你要保存的是依他起,你所要追求的是圓成實。所以你這個三性了解以後,面對這個所觀境,你才知道在修行當中,到底你是錯在哪裡?哪些東西是無辜的;哪些東西是有過失的,應該斷的?你一定要先明白,你才有資格開始修行。這二科當中,從「所知依」跟「所知相」,我們開始了解到:在廣大的無量生命當中,我們在這樣一個廣大的生命當中,我們應該如何的取捨。
 
│ │ ┌三、入所知相 │ │ │ ├四、彼入因果 │ │ │ ├五、彼因果修差別 ├二、○行─廣大行┤ │ ├六、增上戒 │ │ │ ├七、增上心 │ │ │ └八、增上慧
 
第二個是「行」。當我們明白生命的緣起正見,開始有資格修行了。在本論當中,講到修行,有六大科。六大科的前半段是一個別相,三、四、五是個別相;六、七、八是總相。我們先講別相。別相當中,第一個「入所知相」,這個「入」就是悟入諸法的真實相。這個「入所知相」,就是修唯識觀。修唯識觀,簡單的講就是修空、假、中三觀。在本論當中,它修行的次第是先修空觀。當然你
 
也可以用無常觀,從「生滅變異,虛偽無主」而趨向於空觀;你也可以觀察緣起無自性:「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而趨向空觀。總之空觀所破的是遍計執,所證的是圓成實性。剛開始依止空觀,來調伏心中的愛取,來自我淨化,這是第一個階段。假觀,就是從空出假以後,就開始觀察緣起,觀察依他起性。你從空觀出來以後,你會以一個心平氣和,比較平等的心來面對生命。哪些是你應該放棄的?哪些是你應該追求的?產生一個「善知取捨」,你開始去規劃你的菩薩道:「我應該先到淨土去;到淨土以後,親近十方諸佛,再廣度眾生。」這個假觀就是讓你去布局:你這個菩薩道該怎麼走?這些都是觀依他起性。那麼在中觀當中,把空、假調和。所以這個「入所知相」,是菩薩自利的修行。你剛開始要以空、假、中,來抉擇你整個身心世界。你整個生命的流轉,你現在走到這個地方,你應該何去何從?你會知道你過去是什麼因緣?現在是什麼因緣?未來是什麼因緣?這都是你應該去觀察的──「入所知相」。
 
「入所知相」的唯識觀,是偏重在自身的修習,以空觀來調伏愛取,以假觀來善知取捨;「彼入因果」是講到修習利他的妙行,這地方講到六波羅蜜的修學法門,包括修善,也包括度眾生。本論當中「彼入因果」的六度,它是從資糧位的六度,講到加行位的六度,講到通達位的六度。從一個有漏凡夫的六度,講到菩薩無漏的六度。本論的殊勝,比如你去讀《華嚴經》,《華嚴經》也講六度,你內心當中只有隨喜贊歎,因為你做不到。但是本論的六度,它是引導一個初心的菩薩,如何踏出第一步。就是假設你是一個有漏,就是你心中有所得,有所得就是有所愛取,沒關系!我們剛開始都是搖搖晃晃的,從這個地方跌跌撞撞當中,去訓練自己。它剛開始會告訴你:你身為一個凡位的菩薩,你如何修六度?如何從錯誤當中自我調整?慢慢的到加行位,到通達位。所以這個「彼入因果」,就是因地,當然是有漏的因果,到果地清淨的六度,這個地方會詳細地說明,它整個六度的轉換的過程。
 
第「五、彼因果修差別」。前面的「入所知相」,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彼入因果」,是成就利他的功德;這個地方是講到果地的功德。前面是因,這是果。這個地方講到菩薩十地的「差別」果報。
 
前面的三科都是別相,這個六、七、八是一個總相,這個地方把前面因跟果的修行,會歸到戒、定、慧──「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不過我們研究本論的戒定慧,你會發覺跟你研究聲聞戒有所不同。菩薩的戒,它是有定慧止觀的資助,你修止觀的時候,也有戒的資助。所以它這三個法門,有它的個別性,也有它的一個融通的資助性。所以這個地方,等於是從大乘的角度,來發明戒、定、慧的修學內涵,你會發覺到大乘的戒、定、慧是甚深廣大的。這個地方是一個總相,把前面的別相會歸到戒、定、慧的修學。這一科都是在所觀境的三性當中──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跟遍計所執性當中,我們如何去開展廣大的菩薩道?你應該知道:如何的該斷,如何的該追求?這都是「廣大行」。
 
│ ┌九、彼果斷 └三、○果─究竟果┤
 
└十、彼果智 ──釋貳、「修學綱要」竟──
 
第三個「果」。當我們成立了甚深見,產生一個自利、利他的廣大行以後,我們最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最後會有二個結果:第一個「彼果斷」,第二個「彼果智」。這個「彼果斷」,是斷煩惱障而成就大涅槃。我們最後的結果,是一個寂靜的安樂,遠離二種生死,沒有這種生死的干擾。我們會受用到一種常、樂、我、淨的寂靜安樂,產生一種自受用。這個時候,沒有煩惱在干擾你,也沒有業力來障礙你,也沒有這些身體的病痛來苦惱你,就是一個非常平等、清淨的法界讓你安住,這是我們生命的最後歸依處,所謂的大涅槃。
 
第二個「彼果智」。這個「彼果智」,是斷所知障,成就大菩提。這個時候你在清淨的心中,可以隨時顯現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來廣度眾生,來成就你的佛國的淨土,跟你的正報身心,這就是「彼果智」,來攝受一切的有情。這是菩薩的二大功德:一個所謂的大涅槃,一個是大菩提。
 
所以本論的境、行、果,是開導內心當中具足煩惱、具足業障、身體也有種種老病死的一個生死凡夫,如何開始起修、建立甚深見、產生廣大行、最後產生究竟果,這是本論的「修學綱要」。
 
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我們喜歡小品的,像《般若心經》,才幾百個字;或者《唯識三十頌》,也只是三十個偈頌,簡單扼要。但是你研究大經論跟研究小經論,產生的感受會不同。嚴格來說:小品的經論,會感到一種正見,因為它是綱要的提示,你要產生一個深刻的思慧,就比較困難;但是你研究大經論,那就不同,它會帶你進入一種甚深廣大的法海,用不同的角度來開導生命的真相。你研究過一次,你內心對這種菩薩道的印象非常深刻,那個感受跟你研究小品的經論是不同的。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有這樣的一個心理准備。這是講到「修學綱要」。
 
參、隨文釋義三
 
○入文分三:甲一、總標綱要分;甲二、依標廣釋 分;甲三、結指釋竟分。 今初
 
印度的論師在表達法義,習慣性的一個說法,都是先作一個總標,把經論的綱要先表達出來;第二個,再根據總標的內涵,一一的加以廣泛的解釋;最後作一個總結。我們以下的科判,是根據韓清淨居士的科判。之所以用韓居士(科判)的理由,就是他本身有《瑜伽師地論》的注解《披尋記》,他可以說是當今唯識的一個大德。好,我們看第一科:
 
甲一、總標綱要分(分二:乙一明造論意;乙二明論所依) 乙一、明造論意
 
這當中分二科:「一、明造論意;二、明論所依。」先說明無著菩薩造作本論的用意,或者說造作本論的目標跟宗旨。我們看論文:
 
《阿毗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說。
 
本論是無著依《阿毗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所造,所以名為《攝大乘論》,但是《阿毗達磨大乘經》並沒有傳到中國來。
 
這個論文當中,有三層意思,我們必須了解。先看第一層。這第一層意思,「《阿毗達磨大乘經》中」,這個地方是講到本論的一個傳承。就是這以下經論的十大科,從甚深見、廣大行、究竟果,是無著菩薩自己造的呢?還是有他經典的根據?這以下是說明:其實這個所知依、所知相,到最後的彼果斷、彼果智,這十科的名稱,是佛陀在《阿毗達磨大乘經》當中,就已經有這樣的名稱跟內涵。所以本論的整個傳承,是根據《阿毗達磨大乘經》裡面,有一品叫〈攝大乘品〉出來的。
 
無著菩薩他本身跟彌勒菩薩學過《瑜伽師地論》,也學過《華嚴經》,所以他在講因地的時候,用《瑜伽師地論》的甚深見、廣大行來加以發揮;講到果地的時候,廣泛的引用《華嚴經》的〈十地品〉來加以補助說明;但是他主要的依據,是根據《阿毗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這是我們研究這段論文的第一層意思,了解法門的傳承。看第二層意思。「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這個「薄伽梵」就是世尊。在世尊面前當中,這些「已能」夠「善入大乘」功德,對大乘功德已能夠善巧的入、住、出。善巧入住出,是指已經成就無生法忍的法身菩薩。就是說:這個十科,所知依、所知相、彼果斷、彼果智,到底是誰宣說的呢?是「菩薩」所宣說的。不過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這個「菩薩」是在「薄伽梵前」,是在佛陀面前宣說的。就表示雖然是菩薩宣說;但是是經過佛陀所認可的,佛陀在面前是默許的,所以,也等於是佛陀宣說的。當然不同點就是,我們前面也說過:佛陀在說法的時候,是含蓄的,菩薩是發揮性的。就是說:菩薩在學習佛陀的經義以後,把自己的心得,以十科開展出來。既然詳細,對我們末法眾生就特別的貼切;雖然詳細的發揮,但是它的內涵是合乎佛意的,因為他是在佛陀面前宣說,得到佛陀所認可的。這個地方是說明這個「法」的宣說者,是這些已經能夠「善入大乘」功德的「菩薩」,這些十地菩薩所宣說的。宣說這十科的目的,到底是為什麼呢?這講到造論的宗旨:「為顯大乘體大故說。」主要是開顯大乘佛法,法體的廣大。這個法體有二個:一個是它因地的法體,它講到甚深見、廣大行,可以說是量多質勝;從果地上呢,它講到究竟果──大菩提、大涅槃,果地也特別殊勝。就是開顯大乘佛法因地跟果地上「量多質勝」的廣大,而宣說這個法門。這是講到造論的宗旨,也可以說是我們先了解本論的傳承,造作本論的這些菩薩,最後講到造作本論的目的在哪裡,就是開導一個人,如何來修學這個體性廣大的菩薩道,而宣說這個法門。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個地方,這第一次,大家好好的去思惟一下。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