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三卷


 2024/4/3    熱度:348    下載DOC文檔    

第三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頁,「參、隨文釋義」。
 
本論是印度的祖師無著菩薩所作的,他當初造作本論的根據,主要是根據《阿毗達磨大乘經》,另外他也參考了《般若經》《華嚴經》《辯中邊論》跟《瑜伽師地論》。所以本論的內容結構,它等於是融合了「性、相」二宗的經論,把它會歸成十種的修學法要,來開展大乘的道次第。我們從佛教史上來看,不管是印度、不管是中國的祖師,對本論都相當的重視,可以說是把本論列做修學大乘的根本論典。為什麼它能夠當做根本論典呢?我們過去在學習大乘經論的時候,都是局部性的學習,就是根據某一個重點來學習,所以我們過去必須廣學多聞,你必須要從很多的經論當中,去了解大乘的全貌。本論的特色,在於它的一個內容的完整、次第的分明,所以它能夠引導我們,很正確的了解大乘的道次第,所以它的確有資格當做修學大乘的根本論典。這以上是簡單把我們前面所說的前言,說明本論的內容跟特色,作一個復習。接下來我們就正式的說明「隨文釋義」,隨順論文,來解釋它的義理。
 
○入文分三:甲一、總標綱要分;甲二、依標廣釋 分;甲三、結指釋竟分。
 
這當中有三大科:一個是「總標」,第二個是「廣釋」,第三個作總「結」。我們先看第一個「總標」:
 
第三卷
 
甲一、總標綱要分(分二:乙一明造論意;乙二明論所依) 乙一、明造論意
 
「總標」當中分二科:先說明「造論」的宗旨,再說明本「論依」止的法要。我們看論文:
 
《阿毗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說。
 
這一段的論文,它的前半段是說明本論的一個傳承。本論的十種法要,事實上是根據「《阿毗達磨大乘經》」,在佛陀前面的這些法身「菩薩」所宣說的。無著菩薩是根據這些法門,把它開展出來。這十種法門,它所要表達的宗旨,是開顯大乘佛法的體性,是特別的廣大、特別的殊勝。
 
「大乘體大」這句話,我們簡單的把它說明一下。天台宗智者大師,他認為法門都有一個依止的理體,因為你依止的理體不同,你就開出不同的知見、修行方法,最後影響你的果證。智者大師認為:小乘的理體叫做偏空的法性,大乘的理體是中道實相。小乘的教法,它根本的理體是偏空的法性。為什麼叫「偏」呢?就是說它沒有完全看到生命的真相,只看到生命「空」的這部分;諸佛菩薩種種的莊嚴妙有,小乘的學者沒有真實的觀察到。大乘的學者在觀察的時候,看到生命的「即空、即假、即中」的全貌,所以叫中道的實相。這樣一個廣大的體性,在本論的下一科說明它所依止法要的地方,它開出了整個大乘的信、解、行、證,信、解、行、證都是廣大的。相信大乘的實相、理解大乘實相、修行大乘實相、最後證入大乘實相,不管信、解、行、證都是甚深廣大,所以它稱為「大」。這個地方就是說,作為本論的開頭,它先把造論的宗旨標出來,讓大家知道:我們學習本論,是要了解到、或者說是要悟入整個大乘的中道實相,而來學習本論的。這個地方是先標出造論的宗旨。
 
乙二、明論所依(分三:丙一標顯;丙二辨次第;丙三顯能攝) 丙一、標顯(分二:丁一長行;丁二頌) 丁一、長行(分二:戊一標;戊二顯) 戊一、標(分三:己一標十相數;己二列十相名;己三結顯佛語) 己一、標十相數
 
要開顯這樣的宗旨,這當中有三個法要必須要開顯:「丙一」的「標顯」,「丙二」的「辨次第」,「丙三」是「顯能攝」。這個「標顯」,它主要是標顯大乘佛法的殊勝。這個地方等於是先建立大乘的信心,先從法門的殊勝而建立信心。這個「辨次第」是說明法門的內容,包括甚深見、廣大行、究竟果的一個道次第,正式說明它的次第。第三個是總結這些大乘的信心、大乘的修學法要,本論都能夠圓滿的收攝。也就是說整個大乘的信、解、行、證,本論都能夠收攝,而沒有任何的欠缺,第三科「顯能攝」是作一個總結。所以說這個地方的「總標」,把大乘的信心,還有大乘的修學法要,先把它作一個說明。
 
先看信心的部分。「標顯」當中有「長行」跟偈「頌
 
」,這都是印度說法的標准模式,先講長行再講偈頌。我們先看「長行」。「長行」當中,分成「標」跟「顯」,先作一個略標,然後再詳細的開顯。略標當中有三科:「標十相數、列十相名、結顯佛語」。先看「標十相數」,我們看論文:
 
謂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
 
這個地方是說明,在佛陀的教法當中有小乘、大乘,事實上,只有「依」止「大乘」的教法,三世「諸佛」才有所謂「十相殊勝殊勝語」的教授,這個是小乘所沒有的。「殊勝殊勝語」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先解釋「殊勝」。第一個「殊」叫差別義,就是說它跟小乘,有不共的地方,有差別。我們身為一個菩薩,我們剛開始在調伏三界煩惱的時候,我們也觀察無常、觀察不淨,這個地方它是共聲聞修學的;但是在大乘的佛法當中,廣學無量的善法、廣攝無量的眾生,這個地方是不共於聲聞的地方,大乘佛法有它不共於聲聞的地方,所以叫差別。第二個「勝」是超越,它不但跟它有所不共,而且它不共的地方,是超越小乘的,所以叫「殊勝」,有它的一個差別義、有它的一個超越義。這個地方的「殊勝」跟「殊勝語」有什麼差別呢?古德解釋說:這個「殊勝」是約著契理來說,它能夠上契諸佛實相的道理;「殊勝語」是約著契機,它能夠下契眾生差別的根機。正如《法華經》上說,整個大乘的妙法,智者大師將它分成二類,說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這個方便門就是權法,真實相是實法。就是說佛陀要引導一切眾生悟入中道的實相,開出無量的方便法門,你可以從拜佛、也可以從持咒、也可以從觀想,這種方便法門的施設,這樣的一個教法叫做「殊勝語」,是佛陀所施設的一個方便法門。我們依止這個方便法門,我們趨向真實的道理,這個叫「殊勝」。所以這個「殊勝」是約著果地的功德來說,這個「殊勝語」是一個因地的教法,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得出來,大乘佛法若因、若果都是殊勝。這個地方是把本論的十種修行法門,先作一個贊歎,或者說是把它的項目標出來。
 
己二、列十相名
 
前面是標出十個法門的數目,這以下是把它的名稱給列出來,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者,所知依殊勝殊勝語; 二者,所知相殊勝殊勝語; 三者,入所知相殊勝殊勝語; 四者,彼入因果殊勝殊勝語; 五者,彼因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 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別中,增上戒殊勝殊勝語; 七者,即於此中,增上心殊勝殊勝語; 八者,即於此中,增上慧殊勝殊勝語; 九者,彼果斷殊勝殊勝語; 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
 
這個地方,把本論所開展出的大乘修學次第,這十種法門的名稱標出來,後面會解釋。
 
己三、結顯佛語
 
由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諸句,顯於大乘,真是佛語。
 
(這個地方少了一個逗號,我們應該在「諸佛世尊契經諸句」下面加一個逗號,這個義理才會清楚。)好,我們把這句話消釋一下。「由此所說」的這十種殊勝殊勝語,它是出自「諸佛世尊」在《阿毗達磨大乘經》當中所開顯的。這個「殊勝殊勝語」,是佛陀在《阿毗達磨大乘經》中所開出的名相。由這十種法門,可以知道「大乘」法門的殊勝,也可以知道大乘法門「真是佛」所宣說的。所以這個地方,就是你要修大乘佛法,你要先建立大乘的信心。當然整個信心來自於對法門的傳承,就是說我們身為一個宗教師,跟做一個學術研究者的差別,我們對所修的法門,生起一個強烈歸依的心,這個是很重要的。這樣的歸依心,主要就是說:你要相信大乘佛法的殊勝,你就能夠相信大乘是佛說。
 
我們接觸到南傳佛教的修行者、或者有些學術界的學者,他們總是會有一種錯誤的思想:認為佛陀只有講小乘法。你要問他說:這些大乘經典是怎麼來的呢?他說:佛陀只講原始佛教──《阿含經》,這些大乘經典,是後人根據《阿含經》的思想,開展出來的。這樣的思想當然是非常的錯謬,因為在大乘裡面很多的思想,是小乘的思想所沒有的,它不可能從這地方開展出來。所以《法華經》很明顯的說明:佛陀出世的本懷,是要「開示一切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悟入中道實相的真理。這意思就是說:
 
其實佛陀出世的本懷,是要講大乘佛法的。大乘佛法應該是根本法門,因為有些眾生不能接受,佛陀只好不得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所以正確的說:大乘佛法是整個佛法的根本法門,小乘的佛法是枝末法門。不應該說:大乘是小乘開展出來的;應該說:小乘佛法,是大乘佛法開展出來的。因為你不能全盤接受,那你就先接受一部分,接受空性的部分。應該是這樣講。所以這個地方,等於是先作總標,就是:我們學習這十種法門的殊勝以後,我們了解到大乘佛法是特別的殊勝,而且是佛所宣說的。我們應該建立一個這樣的信心,相信大乘佛法的殊勝,也相信大乘佛法是佛陀出世的本懷。那作為一個「標」,它是把重點標出來,這樣的理由,後面會說明,會有一些足夠的理由,讓你相信大乘的殊勝,跟大乘是佛說的。無著菩薩作出這樣的一個宗旨以後,以下這個「顯」,他必須把這樣一個宗旨的理由說出來。
 
戊二、顯(分二:己一顯是佛語;己二顯是大乘性) 己一、顯是佛語(分三:庚一乘前起問;庚二出體正答 ;庚三結依大乘) 庚一、乘前起問
 
「顯」當中分二科:第一科「顯是佛語」,第二科「顯是大乘性」。大乘佛法傳承的殊勝,在無著菩薩的論典當中分二段:第一個「顯是佛語」,這個地方是約法門而說明它的殊勝,約著法門的自體,大乘法門的自體;第二個「顯是大乘性」,是約著人,這些菩薩修習這個法門以後,有種種的功德出現,約著一個有明了性的人,來贊歎這個法的殊勝。第一個是約法名殊勝,第二個是約人名殊勝。我們先看約法,「顯是佛語」,這當中有三科:第一個是「乘前起問」,第二個是「出體正答」,第三是「結依大乘」。先看「乘前起問」,先提出一個問。我們看論文:
 
復次,雲何能顯?
 
怎麼知道大乘佛法是殊勝的?而且是佛說的呢?怎麼知道呢?先提出這個問。下一科的「庚二」,就「出體正答」,把這個大乘法的體性開出來,來回答這個問題。
 
庚二、出體正答(分三:辛一標簡;辛二釋體;辛三顯勝) 辛一、標簡
 
這當中有二個:先作一個「標簡」,一個簡略的標示;第二個再詳細的說明。先看「標簡」:
 
由此所說十處,於聲聞乘曾不見說,唯大乘中處處見說。
 
本論所列的這十種殊勝法門,我們在「聲聞乘」、《阿含經》當中,你是不可能看到的。就是說你要讀《阿含經》,《阿含經》它只有一個思想,就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就是要你很認真的、全心全意的觀察生命的苦谛。它觀察苦谛是從無常切入,觀察生命是無常的,你不能夠去掌握什麼東西的。這無常當中,你沒有主宰性,所以你只有放棄所有的生命現象,趨向涅槃。它就是告訴你這個思想,完全是以出離、厭離整個有為法,來當作他修行的一個主軸。它沒有說發菩提心、修習善法、廣度眾生,成就正報、依報的莊嚴;它只有破壞,沒有建設的。所以我們在小乘的經典當中,你不可能看到有這樣的傳承;只有在「大乘」經典當中,「處處見說」。在很多的大乘經典當中,我們隨時可以看到有這十種法門的教授,包括有的地方強調甚深見、有的地方強調廣大行、有的地方強調殊勝果,這只有在大乘的傳承當中才見得到的。這個地方是先作總標,標出大乘它有不共小乘的地方,而且是殊勝。
 
辛二、釋體
 
我們看第二段,就詳細把這個十個法門的體性開出來。我們看論文:
 
謂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 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知相體。 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 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 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 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 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這個地方「首楞、伽摩」這個頓號要去掉,應該把它貫下來。) 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 無住涅槃,說名彼果斷體。 三種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說名彼果智體。
 
這個地方就比較詳細的,把這十種殊勝法門作一個解釋。先看第一個。第一個是先建立甚深見,甚深見有二個地方要建立:第一個「說名所知依體」,就是說你身為一個大乘的菩薩,你要觀察緣起,你會觀察到生命當中有二種緣起:一種是苦集的雜染緣起,一種是隨順於滅道的清淨緣起。身為一個菩薩,我們想要離苦得樂,我們就要想辦法消滅這個雜染的緣起,廣泛的建立清淨的緣起。你想要消滅雜染緣起、建立清淨緣起之前,你要知道這二種緣起,它的根源在哪裡?它是從哪裡出來的?你不能掌握緣起的根源,你就不能夠扭轉緣起的相貌。在大乘佛法的思想當中,認為染淨的緣起,它的依止點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翻成中文叫做「藏」──「藏識」。就是說在我們這一念打妄想的心中,它內心的最深處,有一個非常微細的明了心識。這個心識,它在我們生命當中,扮演了二個重要的功能:第一個、在因相上來說,它能夠攝藏我們諸法的種子。比如說你剛剛去拜佛、或者你持咒,這個當然是造業。這個業造完以後呢,你每一個身口意的造作,都會釋放出一種訊息,這個訊息都會被阿賴耶識保存下來,不管造善、造惡,所以它有攝藏諸法種子的功能。等到這個種子的力量到達一定的程度,在果相上,它變現一期的果報,它就如實的把你過去所累積的善的功能,就變現一個尊貴的果報;假設你累積的是一種邪惡的功能,它就變現一個苦惱、卑賤的果報。所以阿賴耶識,它等於是整個染淨緣起的根源,因為因地是它儲存,果報也是由它所變現。
 
我們讀小乘的經論,小乘的學者也相信生命的相續,他也知道輪回的道理。小乘學者的緣起論,是認為業感緣起,就是說我們由於業力招感一個果報,再由另外一個業力再招感一個果報。小乘的學者不講阿賴耶識會有一個問題,就是說:你造了業力,這個業力還沒有得果報之前,這個業力跑到哪裡去了?就是說你只有第六意識,那第六意識是生滅心,你睡覺的時候它就不活動了,它不能保存業種子。你今天造了很多很多的善業,偶爾也造了一些惡業,這些惡業它還沒得果報,它跑哪裡去了?小乘的學者就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大乘學者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就是我們的心有二個層次:第一個是粗顯的心,就是前六識。你造業,其實你造業,是在你自己心中的影像造業。比如說你今天看到佛像,身口意的歸依,身禮拜、口業的贊歎、內心的觀想,你心中創造一個三寶的影像,你內心在那邊造業,結果那個業也保存在你的心中,總有一天「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跟佛的功德感應道交。比如說,我們今天看到一個同參道友,他有榮耀的事情,我們產生嫉妒。其實你造業,我們要有一個觀念:你不可能離開你的心造業的,不可能!你只有在你內心的影像造業,就是說你現出對方的影像,然後你釋放一個嫉妒的功能。當然這是一個煩惱火,最後它被你內心深處保存下來,這是一個邪惡的功能,對我們的生命是破壞性。所以我們身為一個大乘學者,你要能夠深深的了解到:在我們造業當下,內心的深處有一個微細的阿賴耶識,它保存了我們的功能,到時候也會變現一期的果報,這是我們建立正見的第一個觀念。
 
第二個「三種自性」。前面是說明這個緣起的根源,當這樣的一個根源,變現諸法以後,這一切法就有三種相貌:第一個是「依他起性」,第二個「遍計所執性」,第三個「圓成實自性」。先說明「依他起性」。這個「依他起性」這個「他」,就是眾多的因緣,依止眾多的因緣所顯現的這些差別境界。這個地方的眾多因緣,主要的就是業力,善惡的業力,這是保存在阿賴耶識裡面的業力。就是說由業力所變現的萬法,都叫做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就是依止我們內心的分別所捏造出來的影像。這個地方的「分別」,特別指的是我執、法執相應的虛妄分別。比如說:我們今天晚上看到一條繩子,這個繩子,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這個叫依他起性;但是你看到繩子以後,你心中出現一個蛇的影像。這個蛇是怎麼有的呢?是我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這個叫做遍計所執性。第三個「圓成實自性」,是說明依他起的因緣所生法當中,它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
 
這個地方就是說:你不但要了解到緣起的根源,你也要知道緣起法的差別相。這二個甚深見,是我們在修行之前的一個基礎。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研真窮妄,名之為學。」就是說你學習佛法是干什麼呢?就是先明白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妄?這個道理你先清楚。因為你開始修行的時候,說是「研真窮妄,名之為學;返妄歸真,名之為修。」你要消滅妄想,建立真實的時候,你剛開始要先知道什麼是妄?什麼是真?這個地方,從諸法的三性當中,它能夠告訴你怎麼去判斷,什麼是你該斷的,什麼是你該追求的。就是一個菩薩在修行之前,你要建立二種知見:第一個、了解到緣起的根源;第二個、緣起諸法的差別相。這二個是所謂的甚深見。
 
第二個以後是講到修行,廣大行,包括自利、利他的妙行。「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建立了前面的甚深見,我們開始用智慧觀察生命的現象,我們知道什麼是虛妄相、什麼是真實相以後,我們開始有資格來修習唯識觀。這唯識觀,它的一個觀法是「入所知相」,悟入所知的性相,就是包括唯識性跟唯識相。不過從唯識的角度,它是強調先成就唯識性,再成就唯識相。我們要悟入唯識性,當然要悟入圓成實性,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這個地方剛開始的修行,它是二個次第。在修我空觀、法空觀的時候,本論當中,第一個它會要求你先破所取相。這個「所取」就是這些外在的境緣。就是菩薩的內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些人對你是釋放善意的、有些人對你是釋放惡意的、有些人對你是中庸的,有各式各樣的人是你要去面對的。第二個你要面對很多很多的事,有些事情是順利、有些事情是不順利的。身為一個菩薩,他要面對這麼多人事的時候,他雲何應住呢?雲何降伏其心呢?你要觀察你所面對的人或者事,都是你心中所變現的,是如夢如幻的。這個觀想,這個次第非常重要,雖然它還不是空觀的真實意,但它是一個基礎。
 
就是說:生命的目的在過程,不在結果。就是說你心中只是在假藉這個影像在造業而已,重點是你內心是──「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就是說我們今天遇到很多人事,你不要去要求人事上的圓滿,因為沒有所謂真實的人事,它是你心中所變的影像。重點是你的那一念心,去面對你所顯現的人事的因緣當中,你每一個剎那,都留下一個善良的功能,诶,這就對了,因為沒有真實的人事。你說:诶!我希望我的人事是圓滿的。其實你錯了,沒有真實的人事,哪有真實的圓滿!重點是當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反省你這一生當中,你面對的人事,你都盡量用一個比較好的心態來面對,這個就成功了,因為你累積的是一個善的功能。這是菩薩道一個重要的心態,就是破所取相。這個時候,就是鼓勵一個菩薩:盡量回光返照我們自己──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人事?所謂的「莫向外求」,這是第一個。那在破所取相的過程當中,菩薩開始回光返照,開始檢討自己的心念,不再去分別外在的境緣,它要求的是我用我善良的心性、用菩提心來面對,這樣就對了。這是第一個工作。
 
第二個工作,我們應該再進步,再破「能取相」。我們剛開始會很注意自己的念頭,我盡量讓我的心念保持在斷惡、修善、度眾生,保持在三種的心態上安住。這樣的心態當然是非常好;但是如果你要再進步的話,你要觀察:其實你所起的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心念,它也是因緣所生法、它也是畢竟空寂的。這個時候,你用「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就能夠從一個善良的心念、從一個有相的心念,趨入到一個無相的真如。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就離開了所有的對待,所謂的「諸相叵得」,內心當中到了一個無相、平等的法界。在那個法界當中,你不會感到有所謂的善、也沒有所謂的惡,就是一個平等的心性安住。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講「隨順唯識性」,就是這二個次第:先遠離外境的干擾,保護你的菩提心;這個時候再把菩提心升華,觀察菩提心也不可得。這個時候,你就入不二法門、入不思議的法界,從一個個體的生命,回歸到平等的真如法界。在那個法界當中,開始慢慢的去洗刷你心中我執、法執的顛倒。你每一念的相應,都在消滅你心中的顛倒,在淨化菩薩的內心,當然這個工作非常重要。我們在唯識性,可能相應了五分鐘、十分鐘,你這個時候再從空出假。從空出假以後,你就會去觀察,诶,你又回到你的個體生命了。這個時候就有很多的差別因緣,有十法界差別的生命讓我們去取捨,我們應該要先消滅什麼法界,去追求什麼法界?這個就是修唯識相,等於修假觀。總之,在本論的道次第,菩薩了解正見以後,他所要修學的:就是先成就我空、法空的正念。看本論的意思,菩薩先有正念,才有善業,它這個地方是這個意思。就是你先成就一個清淨的、調伏自己愛取煩惱的正念力。當然這個正念力,你不是在復雜的因緣上修,是在自己的佛堂當中、在寂靜的心中去修觀的。
 
「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前面的修行,它是靜中修,你在佛堂當中,你或者入空觀、或者入假觀。空觀是消滅愛取,假觀是讓我們善知取捨。當我們心中有正念力以後,你就有資格來歷事練心,開始去荷擔如來的家業,從空出假,廣修六度法門,成就我們菩薩道當中最重要的資糧力,包括福德資糧、智慧資糧。這個地方都是在說明,六波羅蜜多雲何來修習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我們《菩薩戒》經常說:「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當你建立了一個清淨的正念以後,用福德、智慧二種的莊嚴,來莊嚴你的正念力,來莊嚴你這個我空、法空的正念力。
 
當我們成就福德、智慧二種莊嚴以後,就講到「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贊歎菩薩的果地功德。菩薩從前面的修唯識觀,成就正念力以後,依止這個清淨的正念,來到這些苦惱的人事因緣當中,開始去斷惡、修善、度眾生,成就了菩薩的十地。這是講到菩薩的十種差別的果報,從初地乃至十地,地地清淨、地地的莊嚴,這地方講到果地的功德。好,我們休息一下好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