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十六卷


 2024/4/8    熱度:328    下載DOC文檔    

第十六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六頁。
 
寅二、等引地(分二:卯一總辨色無色界初生位;卯二 別顯無色界生已位) 卯一、總辨色無色界初生位(分三:辰一辨由染生; 辰二辨染所攝;辰三結種子體) 辰一、辨由染生
 
第十六卷
 
我們前面講到生命的轉變,是約著欲界的眾生;這以下是約著色界、無色界禅定的眾生,來說明這個生命的轉變。這當中分二科:「一、總辨色無色界初生位;二、別顯無色界生已位」。先說明色界、無色界出生的狀態,這當中分成三科:「一、辨由染生;二、辨染所攝;三、結種子體」。先看第一科「辨由染生」,說這個色界、無色界的果報體,事實上是由染污的心識所生的,看論文:
 
若從此沒,於等引地正受生時,由非等引染污意識,結生相續。
 
假設一個人從欲界死亡,這個欲界眾生雖然是欲界的果報體,但他經常的修習禅定,由這個禅定業力的資持,他來生投生到「等引地」──色界、無色界的果報,從一個欲界散亂的心識,而轉成色界、無色界一個禅定的心識,它是怎麼轉變呢?「由非等引染污意識,結生相續。」除了求生淨土以外,一般人的死亡都是要經過中陰身,在中陰身的時候,它是一種「非等引」的「染污意識」。「非等引」就是說,他畢竟是一個欲界的眾生,所以這個時候,他生起的愛取,是一個散亂心的愛取。我們解釋一下什麼叫散亂心的愛取?在《成唯識論》當中講到:即使你是一個成就禅定的眾生,你死亡的時候,你不能在禅定中死亡,不可以!你一定要從禅定出來,進入到一個亂心位,在散亂的階段才能死亡。不要說是一個凡夫,就算是一個成就四禅八定的阿羅漢,你死亡之前,你可以入三禅、二禅、一禅,但是你最後一定要從初禅出來,進入到欲界的散亂階段才能死亡,因為禅定的時候不能死亡。所以即使你成就了禅定,但是你死亡的時候,這個中陰身是「非等引」的「染污意識」,它是散亂心相應的。這個時候,在散亂心的染污意識的愛取滋潤之下,第六意識消失,下一剎那產生第八識的和合識,然後再產生一個「結生相續」,一個新生命的開始。當然色界、無色界,沒有所謂的胞胎,他是化身。
 
辰二、辨染所攝
 
此非等引染污之心,彼地所攝。
 
他在臨終中陰身即將死亡的時候,去刺激阿賴耶識投胎的那個「染污心」,是「彼地所攝」,雖然「非等引」是散亂,但是它的性質是色界、無色界相應的。我們作一個說明:我們前面也說過,你來生能夠到哪一個果報,業力是一部分,臨終的正念才是一個最重要的主導作用。一個人能投生到色界,除了平常經常打坐、累積禅定的善業以外,他臨終的中陰身所引生的染污意識,那個愛取的心,一定是愛著色界、無色界的三昧樂。他對於色界、無色界的果報體,充滿了希望、充滿期待,而心中是厭惡世間有漏的五欲果報,一定是有這種心情才有辦法投胎的,才有辦法把這個禅定的善業,滋潤而轉成一個強大的業力。所以說,雖然它是「非等引」的「染污之心」、是散亂的染污心,但是它的體性是跟色界、無色界相應的,他是愛著禅定,厭惡世間粗重的五欲,那這個地方就有一個問題:
 
辰三、結種子體
 
離異熟識,余種子體,定不可得。
 
他是一個欲界眾生,怎麼能夠在臨終的時候,生起色界、無色界的染污意識呢?這個「種子體」,如果「離」開第八識,就「不可得」。這句話怎麼說呢?小乘的學者,他一直認為不需要第八識,生命就能夠相續。這個生命的相續,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心念要相續。你說你不用安立第八識,那你這個念頭怎麼相續呢?你怎麼把前一念的功能傳遞給下一念呢?說你念佛:诶,你剛出家的時候,念佛的功力跟現在不同,那你怎麼說這幾年來修持的力量能夠不斷累積呢?小乘的學者說:那很簡單,前念轉給後念,這個前念要消失之前,趕快把這個功能傳給下一念,第二念再傳給第三念,這樣子善惡的功能就能夠相續下去了。但是這個地方有問題:因為我們在欲界的時候,不管是起善念、惡念都有中斷,你造善的時候,不可能永遠造善,偶爾也會起惡念,會打妄想、起煩惱!一個再惡的眾生,他不可能永遠起惡念,他有時候也起善念。他臨終的時候,怎麼知道一定會生起一個色界、無色界的愛取呢?這個愛取的功能從哪裡來的?假設沒有阿賴耶識,這個人身的種子就不可得,那就變成要靠運氣了。所以,合理的解釋就是說:離開了第六意識的造作,它的背後有一個不造業的阿賴耶識,它把你今生所起的善惡念全部收集起來,等到臨命終的時候,看哪一個心念強,就表現出來。
 
所以說,假設你說是「前念引生後念」,而這個善惡念都有中斷,那欲界的眾生要投生到色界的時候,那是一個很大的心識轉變,從一個欲界的散亂心,要轉成一個色界的禅定心,那臨終的時候,他好樂色界的心情,這個種子的自體,是怎麼生起的?因為他禅定的心被中斷了。所以說,離開阿賴耶識,能生起這個色界心情的種子,是不可得的,就這個意思。好,我們再看下一段:
 
卯二、別顯無色界生已位(分二:辰一約染善心難; 辰二約出世心難) 辰一、約染善心難
 
這個地方是約著「無色界」,前面是總說色界、無色界。無色界它有特別的情況,因為它沒有業果色,所以他的心靈活動,又占了更重要的角色。這當中分成二段:「一、約染善心難;二、約出世心難。」首先約著染污的善心,染污當然是有所得,但是他那個禅定的心,畢竟是能夠招感安樂果報的善心。我們看論文:
 
復次,生無色界,若離一切種子異熟識,染污善心應無種子,染污善心應無依持。
 
假設有一個人,他前生是一個欲界,來生就變成「無色界」,這樣的心情轉變太大了!欲界是一個有男女欲望、飲食欲望、睡眠欲望的心情;他到了無色界以後,這種欲望都消失了,他有事沒事就希望入禅定,享受清淨的三昧樂。從一個欲界的心情轉成一個無色界的心情,假設沒有阿賴耶識這個「一切種子」的「異熟識」,這種「染污」禅定的「善心」,就沒有生起的因緣,而且「染污善心」的現行就沒有一個「依」止處了。就是說,他前生是欲界,今生變成無色界,假設前念轉給後念,你就這麼剛好,轉到最後臨終的時候,剛好轉到這個無色界!那這樣子就不合道理了。
 
比如說,我們看文昌帝君的故事。文昌帝君他十七世做一個讀書人,苦讀聖賢之書,久修聖賢之道。在十七世的階段當中,他內心的狀態是知書達禮,是善良的心識,後來到第十八世的時候,就出了狀況。所以這個世間法是無常的,這生命是水流,它有時候碰到石頭,有時候很順暢。他到第十八世的時候,碰到了大石頭,他因為投生為漢高祖、戚夫人的兒子,因為權利斗爭,被呂後所殺。他被呂後殺死的時候,他就是趙王如意,他非常不甘心,他起了邪念:我一定要變成毒蛇來報仇。結果就變成大蟒蛇。變成大蟒蛇的時候,他的心情有所不同,那是一個愚癡的、高慢的、狂妄的心情,到處去傷害雞、鴨、魚等畜。這個時候,我們從緣起法來判斷:他前十七世是這麼善良的心情,第十八世怎麼會出現一個蟒蛇的心情呢?如果說是前念傳遞給後念,那他十七世傳的都是善念,怎麼傳到第十八世變成惡念了呢?所以說,你只有靠第六意識是不能足以解釋的。應該說:有一個大倉庫,他以前曾經有惡念的種子,因為他發了邪願,把他惡念的種子刺激、成熟;那他那個善心呢,他前十七世的善心也沒有消失掉,現在變成種子位隱藏,是這樣子的。
 
就說你今生修行,你發心修習戒定慧,或者你在家、或者你出家,就算你今生沒有往生,今生失敗了,但是你今生點點滴滴的功能,沒有消失掉。比如說,你今生六十分是往生,你考五十八分,唉呀,真可惜!沒有考上;但是你來生再來的時候,修行會比一般人輕松:就是這五十八分沒有失掉,只是它變成一種潛伏的狀態。那你來生的時候,你就覺得:诶,為什麼持這條戒,別人很困難,我很簡單?我在念佛的時候一下就進入狀態?所以說,生命是累積性的,而累積的狀態,有時候起現行,有時候是種子位,而這些都必須要靠阿賴耶識生滅門的一個根源,才能夠建立生命的相續。所以離開了一切種子異熟識,這種禅定的善心,沒有生起的因素;這些禅定的善心,沒有生起現行的依止,不可能有這樣的一個轉變。
 
辰二、約出世心難(分二:巳一依前三無色辨; 巳二依非想非非想處辨) 巳一、依前三無色辨
 
前面是約著有漏的禅定的善心,這個地方是約著無漏的智慧來問難。這當中分二科:「一、依前三無色辨;二、依非想非非想處辨」。在無色界的四空定當中,它分成二類:第一個是約著前三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來說明,第二個是單單約著非想非非想處來說明。先約著「前三」的「無色」界來說明:
 
又即於彼,若出世心正現在前,余世間心皆滅盡故,爾時便應滅離彼趣。
 
無色界的眾生跟我們不同,我們欲界眾生有果報體的障礙,但是無色界的眾生沒有業果色。假設一個三果的聖人,他生到了無色界,在這禅定當中,修習四念處的無常、無我的智慧會現前,這個時候,他這些有漏的有所得心都消失了,光明跟黑暗不能共存,清淨心跟染污心是不能同時存在的,所以他清淨心現前的時候,就應該趕快進入涅槃!假設沒有第八識的話,他的心情已經變成一個清淨的心、出世的心了,那他應該要趕快進入涅槃!但是他還是一個無色界的眾生。這個地方是說:雖然第六意識的變化很大,但是我們生命主要的決定因素是第八識。當第八識這一期的果報是「人」的時候,就算你已經成就了阿羅漢出世的心情,在你今生的果報還沒有受完之前,你的果報體還是一個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因為有阿賴耶識,就是阿賴耶識的業力還沒有釋放完畢。所以這個地方說:假設沒有阿賴耶識,這個無色界的「出世心」──我空的智慧現前的時候,他應該要趕快的「滅離彼趣」,遠離這個無色界的果報而趣向涅槃,但事實上他沒有辦法進入涅槃,因為他還有剩余的業力要受完。
 
巳二、依非想非非想處辨(分二:午一離二趣滅離 ;午二難非所依處) 午一、離二趣滅離
 
這當中分成二段:「一、離二趣滅離;二、難非所依處」。看「離二趣滅離」:
 
若生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出世間心現在前時,即應二趣,悉皆滅離。
 
假設一個人「生」到「非想非非想處」,這個非想非非想處的禅定太深,古德說「為三昧酒所醉」,所以他的內心極度暗鈍,不能夠在這個地方起觀。所以這個時候,他要入於下一界的「無所有處」定,在無所有處定當中,生起一個「出世」的智慧──無常、無我的智慧,這個時候,他的果報體是非想非非想處,但是他入的是無所有處定,但是他生起的心是出世心。如果說沒有阿賴耶識,他應該「二趣悉皆滅離」,非想非非想處跟無所有處都應該滅離,因為他這個時候的心是出世的心,是無漏的心,是無所得相應的。這以下提出一個總結,這是不合道理的。
 
午二、難非所依趣
 
此出世識,不以非想非非想處為所依趣,亦不應以無有處為所依趣,亦非涅槃為所依趣。
 
因為這個無所得相應的清淨心,它不能以「非想非非想處為所依處」,不可以!因為非想非非想處這個果報是有所得的,是雜染性的;他也不能「依無所有處」,因為這個也是雜染性;當然也不能「依涅槃」,因為這個出世的心,這個時候還是因地,還是一個生滅法,它有時候現前,有時候不現前,而涅槃是不生不滅的,不能有生滅相,它是一條直線的,不能有斷續的。這樣子的話,問:一個聖人入了出世心,這個時候,這個出世心還是一個有為法、還沒有成功的時候,他不以欲界果報為依止處,也不以涅槃為依止處,那他依止誰呢?就是依止阿賴耶識,暫時由阿賴耶識來保存。
 
我們修行,在本論當中它的思考,它一直要你住在阿賴耶識來思考。為什麼呢?當然,你能夠入真如門那是最好的,有時候我們從真如門出來,面對這個有為的對立法,這個阿賴耶識是一個重要的思考。你一個人不住在阿賴耶識,你就會在果報中打轉,你會被一時的感受(快樂、痛苦)、一時的思想這種情緒所干擾。你經常住在阿賴耶識,你就知道:「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在阿賴耶識當中,有很多雜染的業力,我必須消除;有很多清淨的功德,我必須建立。因為有這樣的思考,你就會「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對於這個果報──阿賴耶識釋放果報的時候,你不要太在意。當然果報的刺激也不能太嚴重,基本上吃、穿、住的所需足夠以後,所有的果報體,佛法的意思:我們在面對果報的時候,要把那種感受降到最低;但是因地你要很小心,你每一件事情要做之前,要非常精准的思考,「菩薩畏因」,因為你的每一個因地的造作,都會保存到阿賴耶識,對你臨終的正念都有主導的影響。所以說,你經常依止阿賴耶識來思考事情,你會對今生的果報放棄,我們可以這樣講:你不放棄今生,就沒有來生,可以這樣講。你花了很多的精神體力去經營今生,你的來生不可能莊嚴,你要追求果報,你一定會放棄因地,這二個在菩薩修行的時候,不能二全。你要追求果報,你就要花很多精神體力,在眼前的果報裡面去努力;你要追求來生,你一定要注意你的因地:什麼事情對你來生會有幫助?所以說,生命就是一個抉擇,你要追求來生,肯定要放棄今生;你覺得今生很重要,你就要犧牲來生,就是這樣子。你能夠生起這樣的思考,就是觀察阿賴耶識,你要依止阿賴耶識而住。
 
前面所說的,都是約著生命存在的時候,來說明阿賴耶識的一個角色;這以下說明死亡的時候:
 
子二、約死位辨
 
又將沒時,造善造惡,或下或上,所依漸冷。 若不信有阿賴耶識,皆不得成。
 
這個地方是約著死亡的時候。一個人即「將」死亡的時候,我們所「造」的「善」業、「惡」業都會表現出來。假設是善業起現行,這個善業是輕飄的,所以這個溫度是從腳「下」開始「冷」起;如果是惡業起現行,這個惡業是粗重的,你的溫度是從頭部開始冷起。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態呢?就是因為「壽、暖、識相依持」,就是你這個業力跟溫度是被心識所依持。假設你「不信有阿賴耶識」,這個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你死亡的時候,第六意識已經夢覺了,那誰來攝持這個業力、誰來攝持這個溫度呢?只好說是阿賴耶識。如果沒有阿賴耶識,不可能有溫度的變化,不可能!這個地方是約著死亡的時候,來說明阿賴耶識的一個角色。最後作一個總結:
 
癸三、結
 
是故,若離一切種子異熟識者,此生雜染,亦不得成。
 
所以我們在觀察這個果報的時候,假設你不觀察到阿賴耶識,這個有漏果報的相續就不能成立了,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說,我們不管是在生命剛開始的投胎,是靠阿賴耶識投胎;成就生命以後,也是靠阿賴耶識來執受;死亡的時候,也是由阿賴耶識帶著我們的業力離開這個生命去投胎的。所以在整個果報的生命相續當中,阿賴耶識是非常重要的。
 
辛二、辨二清淨(分二:壬一世間清淨,壬二出世清淨) 壬一、世間清淨(分三:癸一問;癸二答;癸三結) 癸一、問
 
前面的三雜染是講到雜染的因果,這以下是講到「清淨」的因果。清淨的因果有二段:第一個是「世間」的「清淨」,第二個是「出世間」的「清淨」。世間的清淨是招感世間暫時的安樂,出世間的清淨是成就涅槃究竟的安樂。先看「世間清淨」,這當中有三段:「一、問;二、答;三、結」。先看「問」:
 
雲何世間清淨不成?
 
世間的清淨,就是我們依止這個有所得的心,所創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這種善業力。假設沒有阿賴耶識,這樣的善業力不能成立,這種「清淨」的緣起不能成立的。先提出一個問,以下回「答」:
 
癸二、答(分三:子一舉事;子二申難;子三釋例) 子一、舉事
 
這當中分成三段:「一、舉事;二、申難;三、釋例」。先「舉事」,舉出一個事項說明:
 
謂未離欲纏貪、未得色纏心者,即以欲纏善心,為離欲纏貪故,勤修加行。
 
假設有一個人,他心中還不能放棄世間五「欲」的「貪」著,還是一個欲界的心情,他還沒有生起「色」界禅定相應的「心」情,就是說他心中目前的狀態,對五欲還是有所愛樂的心,這個色界的心還沒有生起。但是這個人很難得,他想進步,這怎麼辦呢?他要進步,他一定要借假修真,他一定是依止現前帶有「欲」望的「心」,要依止這個帶有欲望的心,他「為」了要「離」開這個「欲」望,而「勤修」止觀的「加行」,他的起點就是由一個欲望的心開始修行,修習止觀。這個地方主要是修習觀,觀察這個欲界的果報,是不淨、苦、無常、無我的;觀察這個色界的禅定是清淨美妙的:這個時候,厭惡欲界、好樂色界,不斷的這樣修習止觀,這個時候,他的心情有變化了。好,我們看「申難」:
 
子二、申難(分二:丑一約界地難;丑二約過現難) 丑一、約界地難
 
「申難」當中分二段:「一、約界地難;二、約過現難」。約「界地難」:
 
此欲纏加行心,與色纏心,不俱生滅故,非彼所熏
 
。為彼種子,不應道理。
 
他剛開始的時候,是依止「欲」界的煩惱來修止觀,最後成就了「色」界的「心」。問題是:他從欲界的心轉成色界的心,怎麼轉變呢?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這個倉庫,你說由前念來帶動後念,欲界的心跟色界的心,它是前後的一個因果關系,「不俱生滅」,它不能同時的作用,你今生是依止欲界的心來修加行,來生變成色界的心,這二個是不同時間的前後關系。前後的關系就不能構成「熏」習,熏習一定要同時同處,這樣子,這個欲界的心能夠生起色界的心,來當做一個能生的「種子」,這是「不」合「道理」的,因為這個是有前後關系的。
 
丑二、約過現難
 
又色纏心,過去多生余心間隔,不應為今定心種子。唯無有故。
 
一個人的成功,除非這個人非常精進,否則要成就一個比較殊勝的果報,都是要好幾生的努力。他能夠成就禅定的心,也不是今生的努力而已,他在多生多劫當中,都是累積很多禅定的種子。假設這個種子不是保存在阿賴耶識,而是保存在第六意識,靠著前念傳給後念,那這個地方就有問題。因為「過去多生余心所間隔」,生生世世流轉,他有時候可能因為某一個罪業,到三惡道去了,那這種禅定的心被很多因素所中斷,「不」能夠生起禅「定」的「種子」。為什麼呢?「唯無有故」,因為現在已經不存在,中間的間斷太多了。這以下「釋例」:
 
子三、釋例(分二:丑一釋;丑二例) 丑一釋
 
先解釋正義,再作一個比況。
 
是故,成就色纏定心,一切種子異熟果識,展轉傳來,為今因緣;加行善心,為增上緣。
 
真實的道理應該是說:這個人能夠成就禅定的功德,「一切種子異熟識,展轉傳來,為今親因緣。」他多生多劫當中,點點滴滴的這個禅定的善業,多生多劫可能經過地獄、餓鬼,但是他的功能沒有失掉,一生一生的累積,到現在業力終於成熟了,這個業力是親因緣;他平常修習止觀,這個觀臨終的時候,對禅定的果報生起好樂是「增上緣」,因為這樣好樂的心情,去滋潤他禅定的心,最後在禅定得果報,這樣才是合乎道理的。這以下比況:
 
丑二、例
 
如是一切離欲地中,如應當知。
 
這種道理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就是在「一切」的「離欲地」當「中」,你要從初禅變成二禅,也是這個道理。你首先要先修習二禅的善業力,然後臨終的時候,必須對二禅的果報生起好樂、對初禅的果報生起厭離,這個道理都是這樣子的。最後作總「結」:
 
癸三、結
 
如是世間清淨,若離一切種子異熟識,理不得成。
 
這種善業力跟正念力的相互作用,都必須有一個倉庫,所謂的「一切種子異熟識」,才能夠使這個果報累積,乃至於表現出來。就是說,一個果報的產生,除了善業力,還有臨終的正念力。你說這個正念力,可以由第六意識來主導;但是這個善業力,這個多生多劫,一定要阿賴耶識來保存。為什麼不能靠第六意識?因為第六意識它做的事情很多,它有時候修禅定、有時候去做一些有的沒有的,它這個善心被中斷了,雖然中斷,但是它的功能被保存下來,這個保存功能就必須靠阿賴耶識。所以沒有阿賴耶識的話,我們的生命就變成不決定了。這個地方是說明,你要成就色界的禅定,一定是有禅定的善業力,還有臨終的觀照力。
 
壬二、出世清淨(分二:癸一問;癸二答) 癸一、問
 
這當中有二科:一個「問」,一個「答」。先看「問」:
 
雲何出世清淨不成?
 
為什麼沒有阿賴耶識,「出世」間的涅槃不能成立?以下回「答」:
 
癸二、答(分二:子一出世心;子二滅定識) 子一、出世心(分二:丑一引教正難;丑二廣釋聞熏習)
 
丑一、引教正難(分三:寅一引教;寅二正難;寅三結過) 寅一、引教
 
回答當中分二段:「一、出世心;二、滅定識」。先看「出世心」,這當中分成二段:「一、引教正難;二、廣釋聞熏習」。「引教正難」當中分成三段:「一、引教;二、正難;三、結過」。先「引教」,先引用聖教量:
 
謂世尊說:依他言音,及內各別如理作意,由此為因,正見得生。
 
我們都知道,出世間的功德,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都是沒有方向性的,它只是一個善業力,它可能會在人天得果報,也可能會到淨土得果報,也可能趨向涅槃;而這個善業力的主導性就是正見,一個清淨不顛倒的智慧觀照。從有漏世間的果報要轉成出世間的功德,這樣一個清淨的正見是怎麼產生的呢?在聖教量,佛陀很明確的說明,有二個因素:第一個,「依他言音」:你必須要依止諸佛菩薩、歷代祖師所開示的法語,就是你要有聞慧。聽聞這樣的法以後,第二個,「及內各別如理作意」:你必須把這個法當中的義理,在心中如理的思惟觀察,一次又一次的去消化這個文字,而轉成你心中的智慧,透過聞思的智慧相續的作用,你最後的功德,清淨的「正見」才能夠「生」起。所以你這個智慧,它是有傳承的,不是說你二個眼睛一閉,就能夠想出來的,它是「依他法音」,依止這個法音的道理再思惟的。
 
寅二、正難(分二:卯一依如理作意相續心難; 卯二依出世心難) 卯一、依如理作意相應心難(分三:辰一設征; 辰二出過;辰三申難) 辰一、設征
 
「正難」當中分成二段:「一、依如理作意相續心難;二、依出世心難」。先說明「如理作意相應心難」,如理作意是一個因地的修行,這當中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的「設征」:
 
此他言音、如理作意,為熏耳識?為熏意識? 為二俱熏?
 
我們一個功德的成就,必須要相續,不是說你修行五分鐘、十分鐘就能夠成功的。我聽聞法音以後,再「如理作意」,這個聞、思的智慧如何相續呢?好,你說是靠耳識,是靠耳朵來聽,靠第六意識來思惟:是「耳識熏」習?或者「意識熏」習?或「二」個都「熏」習?提出這個問。
 
辰二、出過
 
若於彼法如理思惟,爾時耳識且不得起,意識亦為種種散動余識所間。
 
這個地方,耳識跟第六意識,都不能扮演攝受這種善功能的角色。為什麼呢?因為第六意識在「如理思惟」的時候,這個是獨頭意識,前五識不能活動,所以你「耳識不」能「起」現行。就算第六「意識」,你有時候修止觀,有時候做一些世間的善法,所以這個第六意識,也是被這個善法的擾「動所間」斷,不能相續。所以它們二個都不能扮演攝持清淨善法的功能。
 
辰三、申難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滅過去,定無有體。雲何復為種子,能生後時如理作意相應之心?
 
這個地方很重要,就是說,你在「如理作意」開始思惟法義的時候,跟過去聽聞法義的時候,這二個的相互作用,是有前後差距的。也就是說,你可能去年聽到某一個法,那個時候你沒有很特殊的感覺;但是這個法不管你有沒有感覺,這個法進入到你的阿賴耶識這個倉庫保存下來,等待你以後備用。二年後,你遇到一個障礙,這個時候,突然間這個法的力量生起來了,引導著你在所有障礙當中突破過去。這個時候,假設沒有第八識來做倉庫,你這個聞思的智慧是「久滅過去」,那是以前聞思的,怎麼能夠生起後來如理作意的相應之心呢?你聽聞的時候,跟你如理作意的時候,在表現出來時候,有前後的距離,如果沒有阿賴耶識,怎麼能夠保存呢?這個地方就會有問題。就是說,如果我們修人天的善法,甚至於你修小乘的教法,會發覺你馬上可以用得到,因為它本身對生命沒有全盤的了解,它只是告訴你如何破除眼前的障礙;但是大乘佛法是把全盤的染淨因果告訴你,有的法你馬上用得到,有的法你可能不是馬上用得到。但是你到了淨土以後,诶,突然間你有個智慧現前,那可能是你在某一生當中,聽到某一部經、某一部論所得到的收獲。所以你在栽培善根,跟善根起現行的時候,是有中間的時間差,而這個時間差,如果沒有阿賴耶識是不能成立的。
 
卯二、依出世心難(分二:辰一出過;辰二申難) 辰一、出過
 
又此如理作意相應,是世間心;彼正見相應,是出世心,曾未有時俱生俱滅。
 
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思惟法義、聽聞法義,心中還是夾帶著凡夫的有所得心,都還是有漏,雖然這個善根的本質是無漏,但是我們心情是有漏(法是無漏的,心是有漏),最後的結果變成無漏。就是說,你前面的因地是有漏,後面是無漏,如果說沒有阿賴耶識來保存,完全靠第六意識,這個地方就矛盾了:怎麼有漏的「心」會變成無漏的心呢?也就是說,我們在因地的時候,用有漏的「心」來修無漏的法,這個時候二個都存在,有漏的功德歸有漏的善根種子,無漏的妄想歸無漏,這是各自獨立的,那一定要靠阿賴耶識才有辦法成立的。
 
辰二、申難
 
是故此心,非彼所熏。為彼種子,不應道理。
 
所以這個有漏的「心」不能「熏」習無漏的正見,既然不被熏習,功能就不能得到傳遞,它能夠生起無漏的正
 
見,沒有阿賴耶識是不合道理的。看最後的「結過」:
 
寅三、結過
 
是故出世清淨,若離一切種子異熟果識,亦不得成。此中聞熏習,攝受彼種子,不相應故。
 
所以假設我們沒有第八識阿賴耶識,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就聖道,因為我們都是依止有漏的心來修學聖道。如果完全靠第六意識,這個善惡的功能不能明確的區分,這樣子無漏的善根就永遠不能現前,一定是有這個阿賴耶識。你雖然修學這個法是無漏的,你也打妄想,但是進入到阿賴耶識的時候,你第六意識是錯綜復雜的,有時候起善心、有時候起惡心,所以第六意識是變化很多的。有時候你很想修行、有時候懈怠放逸,但是不管你第六意識多麼的變化,進入到阿賴耶識的時候,它在保存種子的時候,是清楚分明的,它是歸類的──無漏的善根歸到無漏的種子;淨土的善根歸入到淨土的種子;三惡道的造作,歸類到三惡道的種子:這十法界的種子到了倉庫的時候,是分得很清楚,就等待你臨終的時候,看你生起什麼樣的念頭來滋潤它。所以一定要有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這個地方是約著出世間的功德來說明。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我簡單的回答幾個問題: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攝大乘論》跟《大乘起信論》的修習次第,二論當中的差別如何?又如何匯通?
 
答:我們今天從大乘的角度來說,修習大乘它是一個廣大的菩薩道。簡單的說,菩薩道有二個重點:一個是雲何應住?一個是雲何降伏其心?「雲何應住」是講到根本問題,「雲何降伏其心」是講到枝末的對治法門。《大乘起信論》比較偏重在真如門,偏重在不生不滅、不洉不淨、不增不減離諸對待的不二法門,所以你讀《大乘起信論》,很容易會被裡面的文字,進入到一種入不思議境。就像智者大師講「觀不思議境」,智者大師希望我們修行者,盡量有空的時候、靜坐的時候,你一天當中最好有一次的機會,放下那種善惡對立,把有所得的心把它放下,進入到一種沒有對立的狀態──不思議境,這個時候是真如門,這個叫真如三昧。 但是這個不思議境你也不能待太久,待太久會有什麼過失呢?《大乘起信論》後面就說:真如三昧,菩薩待太久會有二個過失:第一個不樂眾善,你這個善惡對立消失了以後,你對於無量波羅蜜的善法會不生好樂,產生懈怠;第二個忘失大悲,你會忘掉眾生有很多的苦惱。所以,你有時候要無住、要生心,這個時候從真如門又回到了阿賴耶識,又看到了「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又恢復到十法界的因果,開始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廣大行。 所以我們一路走來,看這個本論,它講到離諸對待的真如門講得少,但是它是從阿賴耶識的角度,來告訴你如何返妄歸真。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大乘起信論》偏重在真如門,這是事實;《攝大乘論》偏重在生滅門,就是你要修廣大行。菩薩如何斷惡、修善、度眾生,那你要看《攝大乘論》,它講得詳細。它只是在培養正見就講那麼詳細,你看它後面如何修行,它每一個戒定慧的修行都講得很詳細。但是你經常在生滅門中打轉,有時候菩薩也會感到疲憊;這個時候,你可以入不思議境,入真如門。所以這二個門都很重要。你入了真如門,你會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你對成佛的可能性,會更加的有信心。所以《大乘起信》,雖然是四種信心──佛、法、僧、根本,但是它重點在信根本,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它要你相信你的本來面目,跟諸佛是沒有差別的,所以成佛是可以做到的。你經常入真如門的人,你菩薩的戒體會堅固。當然你不能夠只有戒體,你要依體起行;當你要開始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時候,那你就要靠《攝大乘論》,它告訴你怎麼做。 所以這二部論,我個人覺得是相輔相成的,要修真如門,要看《大乘起信論》;要修生滅門,那就要看《攝大乘論》,告訴你怎麼做才是如法的。所以這二個,我認為一個是偏重在無住,一個是偏重在生信,這二個法是相輔相成的。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有一個法師對居士開示說:「大乘非佛說,念佛無法往生。」這群居士有疑惑來請問,身為一個出家人要如何回答,才不會犯到說四眾過?
 
答:我們身為一個法師,當然是以法為師,以法師人。如果這個法師有這樣的邪見,我覺得我們應該開顯正義,你應該告訴他說:這種思想是錯的!在經論當中,歷代傳承的祖師當中,智者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是怎麼說的。我們不要看現代人是怎麼說的,現代人完全是依止他的妄想在說事情。我們現在是末法時代,就看你願意相信誰,這是重點。就是說,你的知見主導你的修行,當然你不能押錯寶(哈──)。你相信這個世間人說的「大乘非佛說」,你相信他,但是你要承當你相信的所有果報,如果你相信他能夠帶你離苦得樂,那你就相信他。你相信智者大師、蕅益大師能夠帶你離苦得樂,你就相信智者大師、蕅益大師。他講出違背祖師傳承的話,我覺得應該要把這個正義講出來,否則這個眾生就生生世世受到傷害,但是我們講的時候是依法,我不對這個法師個人作任何的人身攻擊。 佛教界現在是一個多元化的思想,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提出他的看法,當然他也必須為他的思想負責。就是說他這樣講,那是他個人的事情;但是佛菩薩、歷代祖師不是這樣講,我們在法義上要講出來,但是盡量不要作人身的攻擊。他這個人為什麼這樣講,我沒有任何意見;但是這個說法是錯的,這個法是錯的。我們就依法不依人,盡量把人跟人之間的我相、人相的對立拿掉,在「法」上可以辯論;但是「人」沒有必要。就像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的「序」當中,有人問他說:《阿彌陀經》已經有很多人作注解,你老人家為什麼還要作注解呢?是不是要跟人家爭高下?蕅益大師說:我作這個《彌陀要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但是「亦不必與二翁強同」。「不敢與諸翁競異」就是說,我跟歷代的這些善知識對經典的诠釋,我個人沒有想要爭勝負的心情;但是在法義上,每一個人有權利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也不必「與諸翁強同」,在法上,每一個人會因為不同的思考而得度,譬如「橫看成嶺、縱看成峰」,如此而已。所以身為一個法師,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我同意你可以跟我有不同的看法;但幷不表示你這個人就怎麼樣,不表示這樣。就是說你的依止點是什麼?現在佛陀已經不在了,我們也不知道誰說的是對,有些人說大乘非佛說,有些人說大乘是圓滿的教法,那就看你願意相信誰,你要把你的法身慧命交給哪一個善知識,你就跟著他走。在這種情況之下,我認為我們在法義上要爭執,但是個人不必作任何的評論,這樣子就不犯到說四眾過。
 
問:法師上次提到端坐念實相,「端坐」應作何解釋?
 
答:這個端坐就是坐姿,行、住、坐、臥的坐姿。因為初學者,剛開始要從坐姿上去修行,尤其是你要入真如門。在日常生活躁動的狀態當中,你頂多能夠依止阿賴耶識斷惡、修善、度眾生,在對立法上造作;如果你要入不思議境,你剛開始不端坐,我看很難。因為你身體一動,心念就動;心念一動,就是對立──善惡的對立、好壞的對立、生滅的對立。所以剛開始在這個實相,應該是偏重真如門,那種離諸對待的不二法門,所以剛開始端坐是對的。
 
問:若是教理不深入,念佛能不能達到理一心不亂?
 
答:不可以達到理一心不亂!你頂多達到事一心,因為理一心是破除對待。你剛開始的時候,能念的心、所念的佛:「我是業障凡夫,彌陀是萬德莊嚴,我對你通身靠倒」,以這樣的思考,成就事一心不亂。但是我相跟佛相這之間的對立沒有消除,你總是覺得你是卑賤的,佛是尊貴的。當然這個思考是不錯,這個是生滅門裡面最高的境界;但是如果你要入理一心,這是不可以的,你一定要「能念、所念性空寂」,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是不二的,那才能夠入理一心。那你從生滅門要進入到真如門,你要懂得方法,而這個方法就是教理引導你。所以你如果不明白「不二」的思想,你是不能達到理一心的,但是我保證你會往生。
 
問: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假如說一個人不小心受了傷,這是否也屬於因果的報應,或只是不小心,跟因果無關?
 
答:這世間上跟因果無關,那他為什麼會受傷呢?你說:唉呀!他去打球受傷了。那為什麼別人打球不會受傷?這個打球只是一個增上緣,就是他有這個罪業嘛。你看有些人被蚊子叮到了,他就很嚴重;有些人被蚊子叮到沒有事,他沒有那個業!所以這個蚊蟲都是增上緣。我們學《攝大乘論》學到現在,你要經常思惟:「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所有的染淨因果,離開了阿賴耶識都不能成立、都不能存在。不可能有一個果報,不是從你自己的阿賴耶識表現出來,不可能!當然你說這個風水不好,我生病了,這都是增上緣,有些人住進去不會生病,因為他沒有那個業。 所以說你一個菩薩在思考,一定要經常住在阿賴耶識來思考事情,你只是住在有為的這些五蘊的感受──色、受、想、行、識,那你遲早起顛倒。一個人要是起顛倒……,我覺得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他可能會有過失,也可能會做得不夠好,這都可以理解,凡夫菩薩是帶著煩惱障、業障修行,這可以理解;但是一個菩薩最不能原諒就是起顛倒,因為你沒有希望了,你的目標已經錯謬。就是說,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煩惱會障礙我們,罪業會障礙我們,身體的老病痛也會障礙我們;但是我的目標很清楚。我現在有障礙,但是我知道我要往哪個方向走,你這個人有希望,因為你沒有失掉正見。一個人失掉正見,你已經是邪知邪見、天魔外道,你說你修習善法有什麼意義呢?我看沒什麼意義了!這個善法是沒有方向性的,它不曉得是引導到哪個方向,不知道!但是肯定那個果報不會莊嚴。 所以說,你說這個人傷害是不是跟因果報應有關系?肯定有關系的!所以我們學《攝大乘論》會覺得:無著菩薩他是從很多微細的角度,不斷的來建立你大乘的正見,他就是不厭其煩、點點滴滴的在你的心中,在你不注意的時候,把善根種下去(哈──)。那你就是不斷的熏習,慢慢慢慢你的思考就改變了;而你的思考改變以後,你的心跟環境接觸的時候,你那個觀照力就會現前。雖然在你眼前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你覺得這都無所謂,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你心中不起顛倒,所以雖是逆境不怕。一個人最可怕的是起顛倒,那佛都救不了你。所以六祖大師講一句名言,他說:「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一個人起顛倒的時候,就算是蓋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寶塔,那頂多是魔業,「福何可救?」福報也救不了你。這個地方,我希望我們在研究《攝大乘論》,盡量用這個思考來面對種種的因緣,用這個思考來觀照。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