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夏年教授:唯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黃念祖居士的淨土思想研究
唯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黃念祖居士的淨土思想研究 黃夏年 黃念祖居士已經往生十五周年了,但是我們至今仍然還在懷念他老人家,現在我們又聚在一起開會討論黃老的佛教實踐與淨土思想,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從古到今,佛教史上的佛教徒不計其數,大居士、大護法也為數不少,但是作為一介平民的黃老,離開了我們之後還受到人們的稱揚,這說明他在生前與逝世後給人們留下了不少可以讓人受益的資糧,同時也是他對中國的佛教作出的重要貢獻。 黃念祖居士已經往生十五周年了,但是我們至今仍然還在懷念他老人家,現在我們又聚在一起開會討論黃老的佛教實踐與淨土思想,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從古到今,佛教史上的佛教徒不計其數,大居士、大護法也為數不少,但是作為一介平民的黃老,離開了我們之後還受到人們的稱揚,這說明他在生前與逝世後給人們留下了不少可以讓人受益的資糧,同時也是他對中國的佛教作出的重要貢獻。 黃念祖居士已經往生十五周年了,但是我們至今仍然還在懷念他老人家,現在我們又聚在一起開會討論黃老的佛教實踐與淨土思想,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從古到今,佛教史上的佛教徒不計其數,大居士、大護法也為數不少,但是作為一介平民的黃老,離開了我們之後還受到人們的稱揚,這說明他在生前與逝世後給人們留下了不少可以讓人受益的資糧,同時也是他對中國的佛教作出的重要貢獻。 黃念祖居士已經往生十五周年了,但是我們至今仍然還在懷念他老人家,現在我們又聚在一起開會討論黃老的佛教實踐與淨土思想,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從古到今,佛教史上的佛教徒不計其數,大居士、大護法也為數不少,但是作為一介平民的黃老,離開了我們之後還受到人們的稱揚,這說明他在生前與逝世後給人們留下了不少可以讓人受益的資糧,同時也是他對中國的佛教作出的重要貢獻。 一 在當今中國的佛教居士中,既有修為,又有理論的人可謂不多,特別是在修行實踐上有自己的見解,同時又能專攻一門一宗,還兼顧了其它宗門,自成一家的人更不多矣。黃念祖老居士就是眾多的居士中的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大家。不了解黃老居士的人,也許只知道他是淨土宗的傳人,在持名念佛的實踐上有突出的特點,他所著的《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影響甚大,一直在信徒中間傳閱。但是如果多讀幾本他的著作,我們就能發現,他老人家不僅在淨土方面有很深的修為,而且在禅、華嚴和密等宗派的理論思想與實踐方面也有深入的了解,他的廣博佛學造詣,使他成就為一個圓融無礙,自由出入的思想者,獨領淨土法門的一個當代的先行者。 黃念祖老居士曾經將他一生的行持總結為“唯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這個總結很有意義,它既說明了佛教的修行與實踐的關系,同時又表明了學佛的最終目的。“般若”是梵語“prajna”的音讀,意譯“智慧”。佛教裡面有戒、定、慧三學,其中慧學就是般若的學問。般若的特點是,代表了佛教獨有的學說,佛經上說“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就是指的慧學這一部分內容及其特點。佛教中戒定慧三學是一體的,一般來說,修行者通常是“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反過來慧又來指導戒定二學。 佛教之所以強調慧學,其原因,就是因為佛教在印度本不是最古老的宗教,在它之前還有婆羅門教,佛教是在反對婆羅門教的背景下創生的“沙門思潮”之一,所以它晚出於婆羅門教。另一方面,印度是一個宗教大國,各種宗教與哲學流派都講究修行,所以戒學與定學在各個宗教與哲學中都有這種修行的方法,如果不舉揚佛教的慧學,就無法與其它宗教與哲學劃分界限,所以釋迦牟尼佛創教以後,特別強調慧學對佛教徒修行的重要性,其目的就是要將佛教與其它宗教區別開來,於是以般若為特點的慧學被放在了佛教理論與實踐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位置,“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在《大智度論》卷四十三裡更明白無誤地指出:“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可見般若在佛教中地位是如此地重要。 此外,作為一名佛教徒,其目的是要成佛,要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最後獲得大自在。從這個意義上言,修習般若就是除了掌握佛教的理論和認識論之外,還要用佛教特有的思維方式來觀照世界與人生,因此般若從這個意義上就具有方法論的作用了,它有指導眾生離開此岸穢土到彼岸淨土的功用,同時也代表了彼岸的清淨世界,是佛教徒修行的最大功德之一,故《大智度論》卷八十四又說:“般若名慧,波羅蜜,名到彼岸。”“波羅密”是梵語“paramita”的音讀,意譯就是“彼岸”,到了彼岸,無疑就擺脫了生死的束縛,成就了最圓滿的功德,所以大乘佛教把“般若波羅蜜”列為修行的“六度”之一,其目的就是要讓眾生了知般若的空義,最終得到解脫,成祖做佛。由於般若在佛教理論中如此重要,故在大乘佛教中專門把講“空”的中觀學派或中觀宗作為般若學的代表,將“空”作為佛教涅槃的最高境界,用“空”的哲學和世界觀來指導修行,在大乘佛教徒來看,這將顯得如此非常重要。當我們了解了般若的重要性後,對黃念祖老人的“唯以般若為導”的思想之理解就不難了,同時也可以見到,黃念祖老人家強調般若,實際上就是強調了佛教“無得正觀”的正見,由此指導,入門就能夠生起正見,也就不會被一些附佛外道所迷惑了。 二 以上揭橥了般若或智慧在佛教裡面的重要性,說明了作為一種理論的指導與認識的方法的般若之功用。但是佛教不僅是一種信仰,還是教人解脫的一種實踐,修學佛教的最終目的是要在思想上和身心上得到解脫,“淨土”思想則是佛教修行法門裡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同時也是獲得解脫的最終目的。正如黃念祖老人自述所說:“若無般若,則成迷信,只是附法外道,煮砂終難作飯。若不以淨土為歸,則於現世,決定難出輪回,再出頭來,不知何年何劫。故愚嘔心瀝血以此為勸也。”(《谷響集》) 黃念祖老人說“唯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其實就點出了淨土的實質,也就是說,“淨土為歸”是佛教徒最後的解脫目的。佛教對淨土的解釋很多種,如彌勒淨土、彌陀淨土、佛國淨土、常寂光土,近代以來又出現了太虛大師提倡的人間淨土等等,但是究其實質,淨土就是與我們眾生居住的五濁世界的穢土相對的清淨世界,因為我們居住的穢土充滿了各種惡行,殺業重,人心亂,是一塊虛幻的土地,而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是真正擺脫了幻化的世界,是一片充滿光明和美好的清淨世界,這在《阿彌陀經》裡面已經有充分的描寫,如釋迦牟尼在闍崛山為普賢、彌勒等說法,國王法藏信奉三寶,發48大願,經過長期虔誠修行,積累無量功德,終於成佛,獲“無量壽佛”的稱號,被尊為光明壽命第一。其臣民也在國王的感召下,擺脫了諸苦,個個顏貌端莊,聰明智慧,生活快樂,國家安定團結,城市建築精美,伎樂充斥,梵音缭繞,一片莊嚴淨土。人們只專心事佛,勤守精進,死後即可悅意七寶而化生,進入該國。這樣美好的國度,確實讓我們每個人都向往,所以淨土的思想能夠影響廣大信眾,並成為眾生追求的終極目標,是由於它的特殊性質所決定的。在佛門裡面還出現了以信徒往生西方淨土而得名的淨土宗。唐代道綽講解《觀無量壽經》200遍,著《淨土論》2卷,將禅定念佛改為口唱念佛,提倡阿彌陀淨土。弟子善導推行廣化,士女奉者,其數無量,深入民間。以後又有慧日、懷玉誦經萬遍,日課佛名,弟子法照開五會念佛之說,世稱五會法師。唐德宗時少康勸小孩念佛,建淨土道場,弘淨土之業。黃念祖老人家為了眾生的心願,乃不辭辛苦,致力於淨土思想的宣化,立志“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數十年來他老人家不斷請教諸方賢達,不恥下問,與幻士酬對,空谷回響,隨聲而應,最終撰成了《谷響集》《淨土資糧》、《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心聲錄》和《大經白話解》等多種著名的佛學讀物。 黃念祖老人的淨土思想,是在佛門外有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潮,內有禅淨合流背景下的古代傳統淨土思想的繼承與發揚。佛教說到底,就是解決人身的問題,因為人身難得,“天身不如人身。天人享樂放逸,不像人能精進;人身難得而易失,一失人身,萬劫難復。這就是說,解決問題的最好機會是人身,但這個機會如電光石火,稍縱即逝。三途一報五千劫,如何得了!因此第一個問題很明顯,活著就是為解決生死,也就是抓住這一生機會永超生死。”(《谷響集》)念祖老人在這裡指出了人身問題的關鍵所在,人活一世,時間短暫,而生死問題是每個人都要碰到的大事,如何解決人生大事就需要有智慧和般若的指導,同時又要有正確的修行來獲得真正的生死超越。對於超越生死,有很多種方法,就佛教來說,選擇出家修行,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個因緣,同時出家過著茹素吃齋,不婚的形式,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承受得了的。面對生死大事,對一般人來說,更重要的是要解決死後的問題,淨土的追求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提出來的。黃念祖老人說:“人不能都出家,出家也不能離開衣食住行與社會聯系。所以要抓綱,一綱舉萬目張,一領提全衣順。所以在頭腦中要有出生死這條綱。萬變不離其宗,萬目皆隨於綱,世法和佛法就打成一片。例如,要做好工作,為了什麼?如果其目的、動機落在佛法上,那麼你所做的工作,也就是佛的工作。反言之,如果你在佛教道場中,忙得腳跟不點地,可是,內心深處,是個人打算,是利用佛教求名、求利,那就是在欺騙佛,表面是佛教徒,實質上何異於魔子魔孫!同樣,整天拜佛燒香,所希望的只是消災延壽、富貴榮華,妻兒子女,人間福報,這就叫做愚中倍人。不明佛法是愚癡,知道佛法還是這樣,故曰倍人。既是在家人,當然有無窮無盡的世間事,只要從出世法出發,並落實到出世法上,世法又何嘗有妨礙呢?但是當有不同的機會時,選擇什麼,這是檢驗自己最好的儀器,是自己有沒有真實發心的真實表現。老是為了世間而犧牲出世間,那還談得到什麼發心呢?”(《谷響集》)佛經上說:“菩薩初發大菩提心,雖於自身煩惱未斷,而能普化無量有情。皆令發心捨諸煩惱,展轉饒益無量有情。”(《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發心就是生起心念的最初行為,有好的心念就會有好的發願,必會有好的果報,所以大菩薩們都非常重視初心的生起,以用發心來支持發願,乃至最終做成超人間的大事。黃念祖老人家強調發心的正確性,把它作為“綱舉目張”的生死觀的關鍵所在,要人用它來正確對待生死大事,最終取得直趨土,頓超三界的大解脫,把世間的事情做成了出世間的事情,這無疑是大智慧的般若隨身,印證了古來大德所說的“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的真谛。 三 般若與淨土是佛教思想中的兩個重要理論,一個代表了佛教智慧的形象與信眾修行的指導思想,另一個代表了佛教徒追求的終極目標與最後的訴求。以往的理論中雖然對般若與淨土的思想有過很多的描述,但是往往是或偏重於般若的空義,或偏重於淨土的念佛。然而黃念祖老居士卻將兩者圓融匯通起來,明確指出了般若與淨土之間的正確關系,強調了兩者之間的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唯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就是佛教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最好聯系,“般若”指導淨土的修行,淨土為般若提供了最終的目標,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所以,現代的修行者,就是既要知道修行的理論,同時還要確立修行的信心,樹立正確的目標,最終取得最好的效果。 黃念祖老居士提出的“唯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的理論,是在歷史上儒釋道三教合一與佛教界內部禅淨合流,以及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等背景下而創生出來的一種融合各宗的思想,它的建立對信徒的修行,特別是如何去建立正念,樹立正知正見,正確的修行有重要的助益作用。今天,我們重溫黃念祖老居士的思想,緬懷他對佛教所做的貢獻,不僅對未來的眾生修行與解脫有益,而且對當前構建和諧社會,更好地發揮佛教在經濟社會建設中作用也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