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十八卷


 2024/4/9    熱度:317    下載DOC文檔    

第十八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三頁,「辰一、先明世間勝利」。我們前面講到無漏善根的生起因緣,跟它的差別品類;這以下是說明無漏善根,它在我們心中所產生的功德力量:
 
第十八卷
 
又出世心雖未生時,已能對治諸煩惱纏,已能對治諸崄惡趣,已作一切所有惡業朽壞對治,又能隨順逢事一切諸佛菩薩。
 
雖然我們內心當中還沒有真實的從有漏轉變成清淨,我們的內心基本上的本質還是有漏的,但是這個無漏的善根在有漏的心識當中,它能夠產生三種滅惡的力量:第一個,「已能對治諸煩惱纏」,無漏善根它會使令我們不斷觀照煩惱的體性是虛妄相、是無常無我的一個虛妄相,所以觀察久了以後,煩惱就自動的慢慢的輕薄了。第二個,無漏的善根會使我們產生一種增上慚愧,我們很自然不斷的觀察以後,會對惡法排斥,會不喜歡惡法,對殺盜YIN妄這種染污的惡法會產生排斥;對諸佛菩薩所開顯的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會好樂:這種厭惡惡法、好樂善法的慚愧心生起的時候,就能夠滅除罪障,使我們過去所造殺盜YIN妄的罪業,慢慢慢慢的就能夠消除。第三個,「已能對治諸崄惡趣」,我們本來有可能到三惡道的,因為內心如實的觀照,就能夠遠離惡趣。我們可以這樣講:一個人要到三惡道去,一定是臨終的時候起顛倒;你這個人臨終的時候起正念,而到三惡道去,不可能!不管你有多大的罪業,你臨終的時候正念分明,不可能去觸動罪業,不可能!所以一個人經常能夠保持觀照,他自然就遠離三惡道。從生善的角度,「又能隨順逢事一切諸佛菩薩」,他能夠隨順諸佛所成就的功德,點點滴滴的禮拜、贊歎、供養,慢慢慢慢的隨順,慢慢慢慢的成就一切善法。
 
這個地方要說明一下,這個人修行為什麼能有惡生善的力量?主要就是他有這個出離心跟菩提心的道心堅固。你這個人沒有什麼道心,人家拜佛你也跟人家進去拜佛、出來你也跟人家出來,你的生命當中沒有目標,你也不知道為什麼出家?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拜佛?你都無所謂的,你這樣的修行,不可能說「已能對治諸煩惱纏,已作一切惡業朽壞對治,已能對治諸崄惡趣」,不可能!你就是出家三十年,也沒辦法產生這樣的力量。就是你沒有真實的道心,就不能產生真實的滅惡生善。那我們要問:為什麼沒有道心呢?為什麼他會有道心呢?蕅益大師說:「一個人修行不得力,就是發心不真。」你的生命當中沒有目標,你沒有真實想要離苦得樂、追求清淨的無上菩提。為什麼發心不真呢?主要的原因是:道眼昏暗。你智慧不夠,你不能如實的觀察無上菩提的功德、生死流轉的過失,你就是不知道,所以不能夠真實產生堅定的取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修行不得力的主要因素。你說:诶,五堂功課我都沒有缺少。但是五堂功課只是一個枝末的作用,引導五堂功課那個根本的理體,那個觀照力──出離心、菩提心,還有佛法的正見,這三個根本你沒有生起來,這個時候當然不能夠對治煩惱、消除罪障、遠離惡趣,不可能!所以這個地方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你一定有真實的道眼,才能生起真實的道心。
 
辰二、正辦三乘身攝
 
前面是約著現世的安樂,我們在還沒有成就聖道之前有這種功德,這以下是講未來的果報。
 
雖是世間,應知初修業菩薩所得,亦法身攝。 聲聞、獨覺所得,唯解脫身攝。
 
我們聽聞佛法產生的智慧觀照,雖然「初」心「菩薩」在因地的時候,是依止有漏的心來修學佛法,心中還是有所得;但是他這個有所得的心所栽培的善根,會使令我們成就未來的「法身」,「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名法身」。如果你今天所聽聞的是小乘的教法,這種功德未來是趨向於解脫身,雖然解脫,但是缺乏萬德莊嚴的妙用。這個地方是講到果地功德的差別。
 
我們作一個說明。這個佛法的寂滅相,的確是有不同的方向。如果你剛出家的時候,內心當中跟佛法的接觸,都是聽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陀在小乘的經論當中,不斷的強調生命的本質是無常的,所以是苦,苦所以是無我、是畢竟空的。那怎麼辦呢?「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只有放棄所有的生滅法,你才能夠得到安樂。如果你剛出家的時候,是不斷的熏習這樣的教法,那你生命的方向就決定趨向於解脫身。如果你剛出家的時候,這個明了的心所接觸的教法都是:「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在大乘佛法當中,它告訴你:有所放棄,有所追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是破除惡法,以寂滅的我空、法空的真理,消滅心中的愛取煩惱,這一點是共聲聞學的。但是它要你破壞的時候,它又提醒你一個觀念:「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你不要忘了修善。所以你內心當中跟不同的教法接觸,的確會有不同的方向,我們說是不同的種姓。所以諸位我們研究菩薩戒,佛陀在菩薩戒裡面講到「背大向小戒」,就是你菩薩一出家以後,你對大乘佛法的教義還沒有完全通達,你就一路完全的修習小乘教法,這個是違背菩薩戒的,因為你已經發了菩提心,結果你心裡的思考跟你最終的目標相違背。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身為一個凡位的菩薩,我們承認我們心中有很多的煩惱跟罪業,所以從一個對治的角度,有些的修行是共聲聞人修學,是的!比如說我們調伏煩惱、避免讓眾生譏嫌、建立僧團的清淨莊嚴,這部分都是共聲聞修學的;但是在思想上、目標上不能共聲聞修學,不可以!因為你有這種思考,你就會有不同──一個法身、一個解脫身的差別,這就是我們講的種姓差別。這個地方,是把這個善根未來的功德,這二個方向作一個說明。
 
寅四、顯次第增(卯一顯轉依;卯二引喻成) 卯一、顯轉依(分二:辰一因相;辰二果相) 辰一、因相
 
這個地方是說明生起有它一定的次第,分二:「卯一、顯轉依;卯二、引喻成」。先說明「轉依」的相貌,「轉依」當中先看它的「因相」,再說「果相」。先看「因相」:
 
又此熏習,非阿賴耶識,是法身解脫身攝。 如如熏習下、中、上品,次第漸增,如是如是,異熟果識,次第漸減,即轉所依。
 
這個淨法的「熏習」,它的體性是無漏的,所以它跟「阿賴耶識」是不同的,它有趨向於「法身」跟「解脫身」的功德。如果是大乘,是萬德莊嚴的法身;如果是小乘,是偏空涅槃的解脫身。這種善根的熏習是「如如熏習」,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在心中不斷的思惟觀察,使令我們的善根從「下品」而轉成「中品」,由「中品」轉成「上品」,這種出世的善根是「次第漸增」。這樣增加的結果「如是如是,異熟果識,次第漸減,即轉所依。」在我們「異熟果識」當中,出世的善根慢慢的增加,雜染的種子慢慢的減少,就能夠產生一個「轉依」,轉有漏的阿賴耶識成無漏的清淨識、無垢識。就是這個「轉」,在因地是這樣的做法。這個地方是講熏習次第漸增。
 
本論的熏習,這個善根,是比較狹隘的針對聽聞來說。我們要讀《法華經》,《法華經》的〈方便品〉是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法華經》說:諸佛出世的本懷,是要使令一切眾生成就佛的知見,在這樣一個目標的前提之下,佛陀是廣設方便的。所以你讀《法華經》的〈方便品〉,智者大師說:《法華經》最重要的是〈方便品〉。有人就問說:《法華經》是講一佛乘,它是要趨向諸法實相,為什麼強調〈方便品〉呢?蕅益大師解釋說:因為沒有〈方便品〉,就沒有真實的功德。所以佛法的殊勝在〈方便品〉。雖然我們今天的目標是理體三寶,但是沒有住持三寶,沒有一個人可以從生死凡夫趨向理體三寶,不可以!你超越了住持三寶,你就跳躍不到理體三寶。你看《法華經》的〈方便品〉,它沒講那麼高深,一定要聽聞。它說:一個生死凡夫,他做了一些生死的事業,他去賺錢回來以後,诶!經過一個佛堂的前面,他看到佛像很莊嚴,合掌起歡喜心,種下一個善根。種下一個善根,他來生就能夠生長在有三寶住世的地方。诶,有人蓋廟,他就出個二佰塊,又種下一個善根。種下一個善根,他就更有可能跟三寶在一起,來生又生長在有三寶的地方。慢慢慢慢的就做一個五戒的優婆塞、優婆夷,乃至於再慢慢慢慢的出家,最後一念的相應成就聖道。你說:诶,修行最重要就是那一念的光明現前。那我問你:他剛開始的時候,如果沒有佛像讓他生起歡喜心,他怎麼會有最後的那一念光明出現呢?所以智者大師贊歎〈方便品〉是對的!
 
我們看這一段文怎麼說呢?「如如熏習下、中、上品次第漸增」。比如說:诶,都沒有人要出家,沒有人願意穿這個袈裟來扮演僧寶的角色,那你怎麼栽培善根呢?眾生就沒有辦法栽培善根!這就是住持三寶。沒有人蓋佛廟,沒有人來承辦佛像,那眾生也沒有辦法跟佛結緣。所以他這個善根是慢慢的、點點滴滴的累積,從淺到深慢慢的增加,所以因地的時候是沒有跨越的。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說:有人說永嘉大師好象是一下子就開悟了。永嘉大師說:「我也曾經累劫修」。你看禅宗的祖師,三言二語就開悟了;但是你沒看他過去生是怎麼修的。就是說他吃三碗飯吃飽了,你看他吃到第三碗,他前面二碗飯已經吃好了。所以所謂的頓悟,都是從因地的栽培而來的,沒有一個人能夠跨越這個次第,不可能!一定是從聞而後思,由思而成就修,「如如熏習下、中、上品」,決定是「次第漸增」的,慢慢的有漏的這個種子漸減,出世的善根漸增。這個是講因相。
 
辰二、果相
 
既一切種所依轉已,即異熟果識及一切種子, 無種子而轉。一切種永斷。
 
這是講到出世善根最終的「果相」,等到「一切」雜染「種子所依」止的阿賴耶識完全轉變了,轉這個有漏的阿賴耶識,變成無漏的無垢識。也就是說,在「異熟果識」跟「一切種」識當中,已經沒有雜染「種子」可「轉」了,已經是「一切」的有漏「種永斷」了,這個時候就是無漏善根最終的目標,最終的功德。
 
我們佛教對聖人的定義,比一般世間的宗教嚴格。你看世間一般的聖人,比如說儒家思想也好,基督教也好,也有安立聖人;但是你注意看它的聖人,主要是約現行來安立。說他一生從出生到死亡的這段過程當中,他身口意的表現,都是非常的優秀、清淨無染,就可以說是聖人。但是佛法不同意這個說法,因為這個加行位的菩薩也做得到。就是說,佛法的聖人不但是要約現行,還要約種子,他不但暫時不作惡,連那個潛伏的惡功能都要消滅。因為你今生不造惡,你來生不一定不造惡,不一定!遇到了染污的嚴重刺激,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的,凡夫都是這樣。所以在佛法當中,對一個聖人的定義是:「一切有漏種子永斷」,不只是約著現行而已,是連要生起雜染的那個潛伏功能都要消滅,任何的情況你都不可能生起雜染法,不可能!這樣子才能夠叫做「果相」。這個地方,是把無漏善根因地的栽培,跟它果地的功德相貌,作一個說明。
 
卯二、引喻成(分二:辰一乘征;辰二喻答) 辰一、乘征
 
這以下講一個譬「喻」,把前面的內容作一個總結,分二:「一、乘征;二、喻答」。先作一個「征」問:
 
復次,雲何猶如水乳非阿賴耶識,與阿賴耶識同處俱轉,而阿賴耶識一切種盡,非阿賴耶識一切種增?
 
這個地方是說:我們無漏的善根,它保存在阿賴耶識當中,好象「水乳」一般的和合。和合的結果,這個時候「非阿賴耶識」所收攝的無漏種子,跟「阿賴耶識同」時同「處」的運「轉」;同時同處運轉,使令這個「阿賴耶識」裡面的雜染種子慢慢的消失,而不是使「阿賴耶識」的雜染種子增加。意思就是說,「非阿賴耶識」的這個無漏善根,跟雜染的阿賴耶識在一起運轉。但是我們一般說:你加入它們的行列當中,你應該使令它增加,結果不是!反而使令阿賴耶識的有漏種子減少。你加進去以後,你反而在減損阿賴耶識,這是什麼道理?提出這個問題。說你進去以後,它的力量不但不增加,反而減少?
 
辰二、喻答(分二:巳一乳盡水在喻;巳二離欲轉依喻) 巳一、乳盡水在喻
 
以譬「喻」來回答,這當中有二科:「一、乳盡水在喻;二、離欲轉依喻」。先看「乳盡水在喻」:
 
譬如於水,鵝所飲乳。
 
這個「水」就是無漏的善根;「乳」是有漏的種子,有漏的煩惱。「水」它寄住在「乳」當中,但是「鵝」去「飲乳」的時候,因為鵝的嘴巴當中有一個酸的物質,它能夠把這個乳凝固,所以鵝能夠把乳吸收掉,最後只剩下水。就比喻說我們這個無漏善根深入到阿賴耶識當中,我們不斷的觀照以後,有漏的這個乳就慢慢減少,水的力量慢慢增加,是這個意思。
 
巳二、離欲轉依喻
 
又如世間得離欲時,非等引地熏習漸減,其等引地熏習漸增,而得轉依。
 
舉這個世間說:「世間」上的人,他想要「離」開世間的五「欲」,想要得到禅定,這個時候,他依止正見,觀察五欲的過失、禅定的功德,依止這樣的欲樂來修習專注。這個時候,他「非等引地」的「熏習漸減」,散亂五欲的心這個功能慢慢的「減」少了,跟禅定相應的這個種子慢慢的增加,最後成就了「轉依」,轉這個五欲的阿賴耶識,而變成禅定相應的阿賴耶識。這個地方就是說:善法的種子是能夠破壞惡法的種子,而不是惡法的種子能夠破壞善法的種子,是這個意思。無漏的善根進去以後,它是能夠破壞有漏的煩惱。這個地方是把善根種子的功能作一個總結。
 
我們講善根,善根有信、進、念、定、慧,主要是約智慧的觀照。我們之前研究過菩薩戒,菩薩戒有二種:一個戒行,一個戒體。諸位在菩薩戒的內涵當中也就明顯的看到:佛陀是比較重視這個戒體。就是說,你一個人能夠把戒行持得很好,但是戒行當中沒有一個體,沒有一個觀照力、菩提心來攝受,你這個行為沒有一個目標來攝受,你這個戒行是不莊嚴的。為什麼戒體比戒行重要?你戒行沒有這個戒體的攝受,你這個戒行是容易退轉的。你可能在某一種清淨的因緣當中,可以把戒持好;但是其他因緣改變的時候,你的戒行就經不起考驗。就是你那個戒行本身,對煩惱跟罪業的沖擊,沒有抗拒、沒有調伏的力量。所以在菩薩戒當中,它是強調……,因為你有戒體,你慢慢的,你總有一天能夠生起所有戒體的眷屬──戒行。那你只有戒行沒有戒體,你這個戒行就非常危險、非常脆弱,只是一個空殼子。所以這個地方是強調:為什麼所有的善根以智慧為善根,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你的菩提心、它直接影響到你的菩提心。一個人沒有正見,你決定不可能有菩提心,不可能!這個地方是把出世的善根作一個總結。好,我們看下一科:
 
子二、滅定識(分三:丑一引教;丑二成自義;丑三破他) 丑一、引教
 
這一科的由來,我們先把科判作一個疏通,看四十九頁。四十九頁中間的地方講到「壬二」的「出世清淨」,有「問」跟「答」。「問」當中,「雲何出世清淨不成?」「答」當中分二科:「一、約出世心;二、滅定識」。就是說,清淨功德沒有阿賴耶識是不能成立的。前面是約著出世的智慧,這個地方是約著出世的禅定。就是假設沒有阿賴耶識,這個出世的禅定就不能成立。前面是約智慧,這是約禅定,從出世禅定的角度,來證明必須有阿賴耶識。「滅定識」當中分成三科:「一、引教;二、成自義;三、破他」。先「引教」,引聖教量:
 
又入滅定,識不離身。聖所說故。
 
一個三果的聖人,他為了要暫時使令第六意識得到休息,他可以入滅盡定。但是佛陀說:「入」了「滅」盡「定」,「識不離身」。在這個禅定當中,它有一個明了的心識沒有離開色身,這是佛陀在大小乘的一個共同教法。我們都知道,佛教在判斷死亡,比如說這個殺戒斷有情命,什麼叫做有情命呢?就是他的心識還在。就是說一個人入了滅盡定的時候,這個人的生命是存在的。為什麼呢?「識不離身」,這個人還是一個有情,雖然他跟外界不能接觸,但是他還是一個有情。為什麼呢?因為「識不離身」。這是佛陀在經論上的一個教法,先「引教」。
 
丑二、成自義
 
此中異熟識,應成不離身,非為治此滅定生故。
 
「識不離身」這個「識」到底指的是什麼呢?在大乘佛法說:這個識就是「異熟識」,就是第八識,第八識「不」應該「離」開色「身」。以下講出一個理由:「非為治此滅定生故」。因為聖人之所以入滅盡定,主要是要對治第六意識想、受的作用,因為這個想、受的分別心干擾了,所以他要把想、受滅掉;而他不想對治阿賴耶識,他不是為了對治阿賴耶識才入這個定的,所以阿賴耶識不應該被對治,因為它不是他對治的目標。這意思就是說,在我們心識當中有二個層次:第六意識是一個計度分別,它是帶有名言的干擾,它存在的時候不可能有滅盡定了;第二個層次就是第八識,它沒有計度分別,它是寂靜的,所以這個滅盡定存在的時候,有第八識存在,第八識不會干擾滅盡定。所以佛陀說「識不離身」,這個「識」其實就是指的第八識,因為它沒有離開身體,所以使令這個滅盡定的眾生,他還是一個有情,是這個意思。
 
丑三、破他宗(分二:寅一破有部;寅二破經部) 寅一、破有部
 
這個「他」就是小乘,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破有部」,第二個「破經部」。好,先「破有部」:
 
又非出定,此識復生。由異熟識既間斷已,離結相續,無重生故。
 
這個小乘的學者說:入了滅盡定以後,第六意識是暫時不活動,等到「出定」以後,第六意「識」再出現活動。這樣的說法,大乘佛法是不同意的,不是出定以後第六意識才生起。為什麼呢?因為第八識如果是「間斷」了,「離」開了色身,這樣子我們的生命就離開這一期生命的相續,就沒有「重生」的道理。就是說我們的心識一旦離開了色身,這個就叫做死亡。死亡以後,就表示這個心識一定要另外投胎,不可能再回到你原來的色身,不可能!沒有重生的道理。所以你說他入定的時候,我們的心識暫時消失,出定了以後又再回來,這是不合道理的;一定有一個沒有消失的心識,這個心識跟滅盡定同時的運轉,這才合乎道理。
 
寅二、破經部(卯一廣破彼執;卯二略破性攝) 卯一、廣破彼執(分三:辰一敘執;辰二總破;辰三廣難) 辰一、敘執
 
「破經部」當中分二科:「一、廣破彼執;二、略破性攝」。「廣破彼執」當中分成三段:「一、敘執;二、總破;三、廣難」。先看「敘執」:
 
又若有執,以意識故,滅定有心。
 
經部當中有人「執」著說:在滅盡定當中,「識不離身」這個「識」,就是第六「意識」,它存在「滅」盡「
 
定」當中。那它為什麼不干擾禅定呢?就是說它的存在沒有前五識的干擾,因為前五識它是廣泛的攀緣色、聲、香、味、觸,這個是擾動性的;但事實上,這個滅盡定,第六「意識」存在,只是沒有前五識而已。
 
辰二、總破
 
此心不成,定不應成故。
 
滅盡定不離開第六意識,這個是不成立的。為什麼呢?因為「定不應成故」。如果這樣合理的話,那這個無心定的道理就不能成立了,因為在所有的四禅八定當中,前五識大部分都不存在的。佛陀講無心定,這個無心定、無想定、滅盡定,其實就是講第六意識不存在;那你有第六意識,怎麼叫做無心定呢?所以有第六意識存在,無心定就不合道理了。這是「總破」。
 
辰三、廣難(分三:巳一難意識;巳二難有心所; 巳三難無心所) 巳一、難意識
 
「廣難」當中分成三段:「一、難意識;二、難有心所;三、難無心所」。先看「難意識」,這個「意識」是心王,約著第六意識的心王。
 
所緣行相不可得故。
 
(這個「所緣」跟「行相」中間那一個「頓號」把它去掉。)怎麼知道在滅盡定的時候,沒有第六意識呢?因為一個人入了滅盡定的時候,他心中的「所緣行相」是「不可得」的。比如說有一個阿羅漢,他快到日中的時候,他要到外面去托缽。後來遇到了大雨,他想:「我這個袈裟很干淨,遇到大雨要重新洗,很麻煩!」他干脆就不吃飯了。不吃飯,那肚子會餓怎麼辦呢?就入滅盡定。他就咒願說:「等到明天打板的時候我再出定。」入了滅盡定以後,到了下午,僧眾因為某一種因緣爭執,產生很大不和合的情況,不和合的情況以後就不能共住了,這個僧眾就全部離開了。他入了滅盡定,他也不知道,結果連續一個月都沒有打板(呵──)。一個月以後,大家得到共識又協調了,大家又回來,又打板。打板以後,他就從滅盡定出來。雖然過了一個月了,但是他的感覺好象是一剎那的時間而已,因為一個人入了滅盡定,跟我們入四禅八定不同,在四禅八定當中,你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受用;但是入了滅盡定,這個人就跟死亡、夢覺的狀態一樣,第六意識完全不活動,他不知道他在干什麼。因為入了滅盡定,佛陀說:「所緣行相不可得故」,沒有所緣境,你怎麼說他有第六意識呢?第六意識就算在晚上做夢,它的所緣境都很清楚的。所以說從一個人入了滅盡定,他沒有所緣境,就判定這個人的第六意識不存在。這是說明「識不離身」這個「識」是第六意識是不合道理的,因為「所緣行相不可得故」。
 
巳二、難有心所
 
假設這個第六意識是存在的,那這個存在有沒有心所?先假設有心所的情況。
 
應有善根相應過故;不善、無記不應理故;應有想、受現行過故;觸可得故;於三摩地有功能故;應有唯滅想過失故;應有其思、信等善根現行過故;
 
假設你有第六意識,那到底有沒有心所呢?假設有心所的話,這個就一定「有善根」,有這個信心、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等等,因為這個不善、無記跟滅盡定是不相應的,因為滅盡定是個善法,這是第一個過失,有「善根相應」的「過」失。第二個,「應有想、受現行過失」。有第六意識,就會帶動受、想的心所,就有感受,有種種的取相分別,這第二個過失。第三個,「觸可得故;於三摩地有功能故;應有唯滅想過失故」。一定會有「觸」,就是有根、境、識的和合,一定要跟所緣境接觸,你第六意識一定要跟所緣境接觸,當然它所接觸的是三昧,就會有輕安樂的感受。這樣子就違背了想受滅無為,這樣只有滅除想,沒有滅除受,跟佛陀說「滅盡定是想受滅無為」的道理相違背了,這就是一個過失相。第四個,「應有其思、信等善根現行過故」。有這個觸、作意、受、想,當然就有思,就帶動心王種種的造作,那你這個還是個滅盡定嗎?在滅盡定當中,還有這麼多的事情,還有想、受、觸、思,那你這個定,自然是產生干擾。所以第六意識在而有心所是不合道理的。
 
巳三、難無心所
 
那你說:诶,只有第六意識,沒有心所,這樣子合不合理呢?
 
拔彼能依,令離所依,不應理故;有譬喻故;如非遍行,此不有故。
 
你說在滅盡定當中,「拔彼能依」的心所,使「令」它離開「所依」的心王,這是「不」合道「理」的。說我入了滅盡定,這個時候只有心王而不需要心所,這是不合道理;因為心王跟心所是不能夠相離的,有心王一定要有心所。為什麼呢?「有譬喻故」,這個地方有大小乘二種的譬喻。先講大乘的譬喻:大乘講到身語意三種行,用語行來譬喻意行。比如說語行,我們講話,一個人能夠講話,他心中一定要有尋伺、有這個覺觀,他一定要在心中有覺觀安立的名言,才能夠把話講出來;沒有這個覺觀,就不能講話。就好象說你沒有這個心所的帶動,第六意識心王是不能存在、不能活動的。這是大乘的譬喻,用這個語行來譬喻意行。小乘的學者也提出一個譬喻,他說:這不一定!比如我們講身行,一個人身體能夠活活潑潑的存在,因為有這個呼吸。但是有時候呼吸不存在,身體也存在,你看在四禅的時候,沒有呼吸,身體也在!這譬喻說沒有心所法,這個心王也可以存在。用這個身行的呼吸,來比況這個語行的心所法。那小乘的譬喻以後,大乘佛法破斥。為什麼呢?「如非遍行,此不有故。」就是說你用呼吸來比況這個遍行的心所,是不合道理的,因為呼吸它本身不是遍行法,呼吸在身體的存在當中,它不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因為在四禅的時候,他不需要呼吸,所以他本身不是一個遍行的存在,所以不能用這樣的比況,來比況這個心所的存在,不可以。因為這個心所是遍行的,在三界九地當中,只要有心王一定要有心所。但是我們有身體存
在,卻不一定要靠呼吸的,所以這樣的比況,是不合道理的。所以說既然沒有心所,當然就不應該有心王了。「卯二」作一個總結:
 
卯二、略破性攝
 
又此定中,由意識故,執有心者,此心是善、不善、無記皆不得成。故不應理。
 
所以在滅盡「定」當中,這個「識不離身」,合理的說法應該是說:前六識是不能活動,這個時候「識不離身」就是第八識,它在你的心中,保存你原有的所有善惡的功能,這就為什麼你從禅定出來以後,你的生命能夠繼續的從剛開始的那個點,繼續的運作下去。你以前有什麼煩惱還沒有斷除,現在從禅定出來,還是有這個煩惱;你以前有多大的善根,從禅定出來還繼續有這個善根:因為這個第八識還在。
 
庚二、總破色心為染淨種不成(分二:辛一敘執; 辛二難破) 辛一、敘執
 
這一段我們看《講義》的三十八頁。三十八頁「戊三、廣顯染淨不成的道理」,這當中有二科:「一、長行;二、偈頌」。「長行」當中分成三科:第一科「別釋染淨種現不成」,第二個「總破色心為染淨種不成」。前面是單單依著第六意識來設「受熏持種」是不成;這以下是籠總的約色心來當做這個受熏持種,這是一般小乘的說法,以色心來當做染淨的種子;前面只是約著第六意識。這一
 
段是破除小乘的一個總結,「總破」小乘法以「色心為染淨」法生起的因緣,這樣的一個因緣法是不能成立的。分成二科:「一、敘執;二、難破」。先看「敘執」:
 
若復有執色心無間生,是諸法種子,
 
在小乘的部派當中,有很多的部派都認為:生命之所以相續,是靠著我們的「色心無間生」。就是生命為什麼相續呢?因為前一念的色法,引生下一念的色法。就是你前一念色法要消失之前,趕快把它的功能傳遞給下一念的色法。同樣的道理,前一念的心法,也引生下一念的心法。你前一念心有什麼善惡的功能,它在消失之前,也趕快交給第二念的心法。這就是我們一切法生起的因緣,就是靠著這個「色心無間」的道理,來造成生命的相續、因果的相續,這個是小乘對生命的看法。這以下,大乘佛法對這個看法加以破斥:
 
辛二、難破(分三:壬一破前念為後念種;壬二破色心無間生 ;壬三成心無間滅) 壬一、破前念為後念種
 
分成三段:「一、破前念為後念種;二、破色心無間生;三、成心無間滅」。第一個「破前念為後念種」,這個地方是先從理論上破除,破除前念引生後念的這個理論是不能成立的。
 
此不得成。如前已說。
 
你說靠前一念的消失,趕快把這個善惡的功能,傳遞給下一念,所以因果不會斷滅:這個是不能成立的。前面說過,因為前念、後念不能同時存在,不能同時存在就不能構成受熏,不能受熏,就不能把功能加以傳遞;受熏一定是要二個法,同時同處俱生俱滅的運轉。那你這個前一念消失了,第二念才生起,它是一個前後的關系,所以前念引生後念的這個理論不能成立。
 
壬二、總破色心無間生(分二:癸一色心難;癸二唯心難) 癸一、色心難
 
前面是破除理論,以下是破除它的現象,說「色心無間」的這個現象,根本就不一定會存在的,這個現象界是不存在的,有時候是不能夠無間生,有時候會間斷的。分二科:「一、色心難;二、唯心難」。看第一個「色心難」:
 
又從無色無想天沒,滅定等出,不應道理。
 
你說色心一定會無間嗎?比如說,一個人從「無色」界死掉來到欲界,他在無色界的時候沒有色法,到欲界又有色法,他這個色法,如果說色心無間生的話,那他到欲界的第一個色法是誰生起的呢?因為他前面的色法消失了!或者說從「無想天」或「滅」盡「定出」來,這個時候都沒有心法,他的第一個心法又怎麼生起呢?所以這個色心基本上是間斷的,所以色心無間的現象是不能普遍存在的。
 
癸二、唯心難
 
又阿羅漢,後心不成。
 
如果說色心一定要無間生的話,這樣子就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阿羅漢」到了他生命窮盡的時候,他這一期的有漏種子釋放完畢以後,他出世的善根要現前的時候,他的「後心」就「不」能「成」立了。就是阿羅漢他前一念滅,下一念就進入到無生的涅槃,假設色心一定要無間的話,那他永久都不能入涅槃,你前念引生後念、前念又引生後念,那他什麼時候入涅槃呢?這樣子「阿羅漢後心不」能「成」立了。
 
壬三、成心無間滅
 
唯可容有等無間緣。
 
所以說色心無間滅,這只是一個「等無間緣」,不能講親因緣,是前一念滅,構成了下一念生起的一個助緣;但是下一念能夠生起,是因為阿賴耶識有種子,跟前念沒關系。所以這個前念引生後念,它只是一個等無間緣,是一個助緣,次要的因素。
 
庚三、結成許有阿賴耶識
 
如是,若離一切種子異熟果識,雜染、清淨皆不得成。是故成就如前所說相,阿賴耶識決定是有。
 
所以「離」開了阿賴耶識,我們的「染淨」諸法就「不」能相續,這就是為什麼「前」面「說」的,「阿賴耶識」的三相是決定存在的。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
 
這個阿賴耶識,我們看論主,他很用心的把它的一個存在性、它的相貌作一個說明。因為我們如果有志於行大乘佛法,你建立一個阿賴耶識的生命觀是非常重要的。我前二天在學院講到這一段的時候,有同學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在這個地方也跟大家作一個說明。
 
問:本論的阿賴耶識跟《大乘起信論》阿賴耶識有什麼差別?
 
答:在《大乘起信論》的時候,它在阿賴耶識之前安立一個真如,所謂的一心真如。因為一心真如,真如後來不守自性,它不喜歡安定在它的本性,結果一念的妄動,向外攀緣,這個時候就把真如轉成阿賴耶識。雖然轉成阿賴耶識,《大乘起信論》上強調說:它的轉變也沒有完全轉變,它這個阿賴耶識當中又含有本覺的功能。所以在《大乘起信論》當中講到生滅門,講到阿賴耶識,它說:什麼是阿賴耶識?就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非一非異謂之阿賴耶識。」所以《大乘起信論》的阿賴耶識,是從真如轉過來的阿賴耶識,它有生滅,但是它本身又有不生滅的功能,就是本覺的功能。所以《大乘起信論》阿賴耶識的思考是認為:你的本性當中是清淨的,本覺是本來具的,妄想是後天熏習才有的,所以你聽聞佛法的熏習只是個增上緣。所以在《大乘起信論》的清淨緣起,是「本覺為因,三寶為緣」,就是你的阿賴耶識當中,本來就具足本覺的功能,有這個本性住種。 但是在本論當中,不強調本性住種,所以你看看我們剛開始的上課,看第五十一頁,在五十一頁當中,它的問難,其實是問了二個問題,說「復次,雲何一切種子異熟果識為雜染因,復為出世能對治彼淨心種子?」這個地方是問本性住種。第二個問習所成種,我們出世心沒有現前,怎麼能夠熏習?但論主回答的時候說:「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他只回答了習所成種,對不對!他沒有強調本性住種。所以本論在思惟阿賴耶識的時候,它沒有強調這個雜染的阿賴耶識當中有無漏的本覺功能,他認為所有的無漏都是後天熏習的,這個地方有所不同。 就是《大乘起信論》的阿賴耶識,是比較高級的阿賴耶識,比較圓滿,這樣說法是比較圓滿的。所以有時候,我們必須把這樣的一個觀念加上去,就是說:你的思惟跟你修行的快慢有關系。所以蕅益大師說:你經常知道你的心識「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相信你內心真實的相貌是清淨的、光明的,這個雜染法是後天才有,是虛妄的,對你有很大的幫助。所以為什麼最好我們在修學次第上,先了解《大乘起信論》,因為它整個染淨緣起講得清楚。但是你要斷惡、修善,這個本論講得清楚,它把這個雜染法、清淨法的內容詳細的分析;但是對阿賴耶識當中有本覺的功能,本論是比較不強調。就是阿賴耶識之前是什麼?它不去探討這個問題。但是《大乘起信論》就直接說明:其實阿賴耶識還不是我們生命最初的根源,在最初當中還有個真如,從真如轉成阿賴耶識,所以這個阿賴耶識帶有真如的體性,叫「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謂之阿賴耶識。」這樣思考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你之所以成佛,不完全只是後天的熏習,因為你本身有成佛的可能性,叫做本覺,「本覺為因,三寶為緣」。所以這個地方大家可以再去思惟一下。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