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二二卷


 2024/4/10    熱度:308    下載DOC文檔    

第二二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九頁,「庚二、遍計所執」
 
我們在修唯識觀的時候,把一切法分成三相: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跟圓成實相。前面一科的「依他起相」,它的基本定義就是:「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也就是說,依他起相根本生起的因緣,必須以阿賴耶識為種子,它必須從阿賴耶識所變現,不是從第六意識的虛妄分別心捏造出來的。阿賴耶識在變現依他起諸法的時候,有三個因緣:第一個是我見的種子,第二個是名言種子,第三個是有支的業力種子。這三個法──我見、思想跟業力,來主導我們有為諸法依他起苦樂的變化。這三個當中,我們從本論來看,這思想是居於主導的地位。
 
過去有一戶山上人家,這個人家是三代同堂,後來老一代往生,就到山下請一個風水師來看地理,看應該埋葬在哪一個地方比較吉祥。這個風水師從山下千裡迢迢的走到山上,很辛苦、流很多汗,這戶山中的人家,就准備了熱開水來迎接。古時候的鄉下人比較有人情味,思考也比較周到,恐怕遠方來的客人,喝開水太急躁而燙傷舌頭,就在熱開水前面鋪上一層粗糠,薄薄干淨的粗糠,希望他喝的時候嘴巴稍微吹一下。但是風水師他一上來非常的口渴,看到開水上面有一層粗糠,不知道這個涵意,就以為這戶人家沒有誠意:我這麼遠來,那麼口渴要喝開水,你把水灑一層粗糠!在這個瞋心驅使之下,他就給他安立一個不好的風水。這不好風水葬下去以後,經過了三年,這風水師有時候想起來,也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做,雖然對方是不禮貌,但也不必下這麼大的報復。所以他懷著愧疚之心,希望把凶惡的風水改一改,來作一些補償。他三年後又重新回到山上,上去一看:唉呀,不得了!這山上的房子越蓋越漂亮,不但沒有被惡風水所傷害,好象更興盛了!這戶人家看到風水師來,非常感激說:你真是我們的恩人,我們這個風水葬下去以後,果然發達。風水師就說:三年前我來的時候喝開水,你為什麼灑一層粗糠呢?他說:遠方的人來喝水都很急躁,容易燙傷嘴巴,所以我們習慣性就灑一層薄薄的粗糠,希望他慢慢的喝,保護舌頭。這風水師說:唉呀!一念的慈悲心,轉凶為吉。
 
第二二卷
 
中國的五術之說,的確在因緣法當中,有很多好的磁場、不好的磁場;但是依他起的法來說,你要永遠記住,你的內心是重要的主導者,你的內心在生命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以忽略的。今天你站在一個不好的風水,它釋放出比較沉悶、不吉祥的磁場;但是你所釋放的是慈悲心、菩提心,這個名言種子的力量是不可以忽視的!這個思想,在整個生命當中,是居於主導的地位。所以佛陀在經典當中,不只一次的開示我們:「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整個法是內心來宣導、來主導、來主宰的。所以我們在研究依他起的時候,你不能忽略了思想,當然業力也是很重要,還有我見;但在這三個當中,能夠主導我見,也能夠改造業力的,這個思想是不可以忽略的。這地方有一個問題:這個思想,一個善良的慈悲心跟一個邪惡的自私心,的確能夠主導依他起,那我們怎麼培養一個好的思想呢?這當中就說明為什麼會有不好的思想?我們為什麼會有私心?這個就應該研究遍計所執性。我們善良的慈悲心到底被什麼所障礙?這個地方講到「遍計所執」性,有二科:「一、問;二、答。」
 
庚二、遍計所執(分二:辛一問;辛二答) 辛一、問
 
此中何者遍計所執相?
 
辛二、答
 
謂於無義唯有識中,似義顯現。
 
什麼叫做「遍計所執相」呢?簡單的說,在整個依他起的因緣法當中,它本身沒有真實的自我跟真實的法,它都是假藉思想、業力所變現的一個生滅變化之法,它沒有真實的體性,叫做「無義」。「無義」怎麼有呢?是一念心剎那剎那的作用,所以剎那剎那的顯現。在「無義唯識」當中,我們感到一個相似的我相、法相的法出現,而這個相「似」就是不真實,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我相、法相,就個就是「遍計所執相」。這個遍計所執相,古德說叫做「情有理無」,在情感上是存在的,但在真理上是不存在。其實依他起相主要是阿賴耶識,依他起相是有情眾生的一個因果相,你過去有什麼思想、有什麼業力,得一個這個果報,這個果報又有什麼樣的思想?我們在因果的相續變化當中,我們習慣性的認為有一個我:诶,由我去造作善惡的因地,以後也是由這個我去承受果報。而我相的生起安立做遍計所執相,這個就是我們在修止觀所必須對治的。就是說它本來是沒有真實體性的一念心識的作用,這當中我們捏造一個我相、法相的相似自體出來,而這個我相、法相就是遍計所執相,就是我們要對治的。我們看下一科:
 
庚三、圓成實相(分二:辛一問;辛二答) 辛一、問
 
此中何者圓成實相?
 
辛二、答
 
謂即於彼依他起相,由似義相,永無有性。
 
什麼叫「圓成實相」?就是我們在整個因緣所生的色心諸法的依他起相當中,我們對於這「似義相」,這個「似義相」就是遍計所執,相似有。遍計所執就是在依他起的這些因緣果報當中,捏造一個我相、法相的體性出來;而當我們對這個我相、法相,修習我空觀、法空觀加以對治,使令它恢復到「永無有性」,恢復到一種畢竟空寂的平等體性。而這種畢竟空寂的平等體性,這個「永無有性」出現的時候,叫做圓成實相,就是二空真如之理,或者叫二空平等之理。這個「永無有性」不是說依他起不存在,而是遍計執這種我相、法相的這種對立相消滅了,這個時候安立做圓成實相。
 
有人就問:圓成實相這個二空真如,跟小乘的空性有什麼差別?小乘的空性,它不依止一心而安立。從大乘的角度認為:小乘的空是心外求法,它離開這一念心有一個
 
法存在,這個法叫做空性,他的心進入到空性,把整個第六意識消滅掉,所以他的空性是不能有生命現象的,他認為沒有生命現象;其實是有生命現象,有阿賴耶識。但是對阿賴耶識,他也無所謂,它安立在無覆無記他也無所謂,所以小乘的空性是沒有明了性的。而大乘的圓成實性是有明了性的,它是依止依他起的一念心性的角度,把一念心性當中的我執、法執消滅掉,這個叫做圓成實相。他在依他起的一念心識當中,把無明這一部分拿掉,恢復它的本來面目,這個叫做圓成實相。所以圓成實相是安立在現前一念心性,它是一個有明了性的東西,所以隨時能夠生起他受用的功德。
 
《大乘起信論》上說:什麼叫真如、圓成實相?「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惟是一心,故名真如。」前面都是否定,否定言說相、名字相、生滅變化的對立;最後建立「唯是一心」的觀念,你不能離開一念心性來談空性,否則就會落入斷滅見。就是你不能去消滅第六意識,當你消滅第六意識的時候,你整個菩薩道的菩提心、六波羅蜜,所有生命的妙用、所有生命的價值統統消失掉了,你那個清淨的依他起也被你消滅掉,那你要轉變阿賴耶識就變成不可能。所以我們在研究圓成實性的時候,要把小乘的空性加以比較,它是不能夠去破壞依他起的。所以蕅益大師在修唯識止觀,他開示說:什麼叫唯識止觀呢?簡單的講:「遍計本空,依他如幻,謂之圓成實性。」遍計本空,觀察我跟法,我們所執著的自我跟所受用的法,那個真實體性是不可得,遍計本空;但是依他起,你不能消滅它,你要轉變它,把不好的思想變成好的思想、不好的罪業改成善業。所以大乘佛法是偏重在「轉識成智」,小乘佛法的修行觀念是「灰身泯智」,這個地方大家要弄清楚。看「己二」的「廣釋二相」:
 
己二、廣釋二相(分二:庚一廣依他起;庚二廣遍計所執) 庚一、廣依他起(分二:辛一釋;辛二成) 辛一、釋(分二:壬一釋十一識;壬二釋唯有識) 壬一、釋十一識(分二:癸一自性;癸二差別) 癸一、自性
 
這以下就詳細、廣泛的解釋依他起跟遍計執,前面是一個略說,這以下是「廣」說。這個地方為什麼沒有把圓成實放進去呢?其實圓成實並就沒有離開依他起,講依他起的時候,是講它所表現外在的有為法,而每一個有為法的本性都是我空、法空的,其實就是在顯圓成實。先看「廣依」,廣釋依他起,這當中有「釋」跟「成」。「釋」是解「釋十一識」跟「唯識」的道理。先解「釋十一識」,解釋它的「自性」跟「差別」:
 
此中身身者受者識,應知即是眼等六內界。 彼所受識,應知即是色等六外界。 彼能受識,應知即是眼等六識界。
 
我們前面說過,六根、六塵、六識叫做整個依他起的體性,它一個主要的體性就是有情眾生的色心諸法。
 
癸二、差別
 
其余諸識,應知是此諸識差別。
 
其他的六個「諸識」,包括你的時間、空間、數量、苦樂,這個都是在形容十八界的差別,所以依他起相就是宇宙人生的森羅萬象,一切的有為諸法都叫做依他起相。
 
壬二、釋唯有識(分二:癸一辨無義;癸二解妨難) 癸一、辨無義(分三:子一牒標;子二喻顯;子三比成) 子一、牒標
 
這個地方是說明依他起相是怎麼來的──是由阿賴耶識的心識種子所變現的,離開一念心識無有少法可得。先說明它是沒有真實「義」理,再「解」釋它的「妨難」。先看沒有真實義:
 
又此諸識,皆唯有識,都無義故。
 
前面講的十一個識,宇宙人生的色心諸法,它的內涵其實就是我們一念的心「識」所變現,離開了一念心識,就「無」有少法可得,所以它沒有一個真實的體性,沒有一個真實的「義」,這個就是唯識的基本理論,叫做「唯識無義」。我們先解釋「唯識」,再解釋「無義」。
 
唯識學在觀察一切法的時候,認為我們的見、聞、覺、知所出現的一切法,都是心的作用,而這個心的作用分成二個層次:一個是能緣的心,一個是所緣的境。能緣的心叫做見分,所緣的境叫做相分,而這個都是心的作用。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它一動就變成見、相二分,不管是能緣的心,跟它心中表層所現影像的相分,都是一念心。就像這個鏡子,鏡子上面的影像也是屬於心。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比如說佛像,我們每個人看佛像,沒有人真正看到心外的佛像,沒有一個人看到。就是你的心跟佛像接觸的時候,你是先轉成你自己心中的影像,每個人的心就像鏡子,你取到自己的影像,你只能夠在你心的影像當中,去了別這個所緣境,你看不到你心外的佛像,不可能。所以每個人取到佛像的相貌是不同的,一百多個人,隨著個人的福德資糧、思想、善惡、你對佛像歸依的程度,這個佛像表現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是不同的。就像月亮,雖然月亮只有一個,因為每一個臉盆水的平靜度不同,它顯現在每個臉盆的月影就有不同。所以我們沒辦法去受用心外的法,不可能!你只能受用你心中的影像,你不可能去攀緣心外的影像。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心中,活在自己的阿賴耶識當中,在那個地方造業,然後又變現果報,然後你又在自己的果報裡面造業,都是在心中的影像造業、受果,你跳脫不出自己心中的影像,不可能,這個叫做「唯識」。
 
為什麼「無義」呢?就是這個法都是生滅變化的。今天你是一個人,你用人的心識去看佛像,你看到這個佛像;哪一天你到天上去,你看到這個佛像,你看到的不是這樣一個小的佛像,你看到的是大的佛像:所以這個影像的顯現是變化多端的。「無義」就是說,它沒有真實不變的體性,剎那剎那變化。可能你今天看的佛像,跟明天看的佛像是同一個,你今天的心情跟明天的心情來取這個佛像又不同,所以它是「無義」,沒有一個真實而不變的法存在。就像流水一樣,它不斷的變化相續、相續變化;但是在每個點當中,你的確感受到一個影像讓你受用,這個就是「唯識無義」的道理。這在後面會詳細的說明。這是先作一個總標,以下用譬「喻」來顯「現」,先看「問」再說「答」:
 
子二、喻顯(分二:丑一問;丑二答) 丑一、問
 
此中以何為喻顯示?
 
丑二、答(分三:寅一舉喻;寅二正釋;寅三釋難) 寅一、舉喻
 
應知夢等為喻顯示。
 
「唯識無義」是一個非常深妙的道理,有沒有比較淺顯易知的事相來作譬「喻」呢?有,「應知夢等為喻來顯示」。我們可以用這個夢,用做夢來比喻一切法是唯識無義的道理。這以下說明這個夢為什麼能夠比喻依他起的唯識無義。
 
寅二、正釋(分二:卯一釋夢喻;卯二釋等言) 卯一、釋夢喻(分二:辰一釋喻;辰二合法) 辰一、釋喻
 
「正釋」當中,先解「釋夢喻」,再解「釋等」,夢等。先解釋「夢」,再解釋「等」。「夢」當中有「釋喻」跟「合法」。先「釋喻」,我們看為什麼說「夢」:
 
謂如夢中,都無其義,獨唯有識。 雖種種色、聲、香、味、觸、捨、林、地、山, 似義影現,而於此中都無有義。
 
比如說做「夢」,做夢當中有很多人事的因緣出現,你在夢中扮演一個角色,可能是一個男人,也可能是一個女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這些都沒有真實的體性,因為你還躺在床上,根本沒有任何的行動。那為什麼有這些人事呢?就是你一念的夢心所顯現出來的,那一念做夢的心,它表現出很多的人事。在這夢心所顯現的,有很多莊嚴的顏「色」、美妙的音「聲」、種種氣「味」,還有種種「觸」,冷、熱的感覺,還有很多大小的房子、山「林」、大「地」、高「山」,這當中都好象有真實的東西存在,其實這些都是唯識「無義」的,都是你一念的夢心所顯現的,裡面沒有真實自體存在。
 
比如說:我們在「夢中」,感到有人請我們吃飯,在夢中也的確有吃飯的飯香、有飽的感覺,這種感覺我們不能說沒有,這是依他起;但是它是「無義」的,沒有真實的體性,你醒過來的時候,诶,他是一念的夢心所顯現的!宇宙人生都是這樣,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夢,這一場夢做完了,再做下一場夢、再做下一場夢。但是我們要知道,你研究唯識學,你不能說依他起性不存在;依他起雖然沒有真實不變的體性,但是它有暫時存在的假名、假相、假用,這一點不能忽略。夢也有夢的感覺,只是它是暫時的。所以夢的意思就是它是存在,但是不真實。
 
辰二、合法
 
由此喻顯,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
 
所以從夢中的道理,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們人生在「一切」的「時處」當中,都是一念的心「識」所變現的,沒有真實的體性,就像我們做夢是一念的夢心,那平常也是一念心。我們很難理解一切法是心,我們只在自己心中的影像造業。徹悟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理論,當作我們一個很好的思考,他說:你想想看,我們不要講太長,就講你今生好了,你今生剛開始來人世間是怎麼來的?一念的心識妄動!你要不動,你不可能來投胎的。那你來投胎的時候,你假藉父母的遺體,其實主要是你一念心來投胎的,你來的時候是一念心,一念明了的心識而已。那你走的時候是怎麼走的呢?你離開三界的時候,也是一念的心識離開你的肉體。好,徹悟禅師說:你來的時候是一念心,生命的開始是一念心;離開的時候也是一念心離開,那中間是什麼?(呵──)中間是什麼?還是一念心的作用啊!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一念心當中,不斷的去做種種的夢。不過這個地方有一點值得注意:這個夢的比喻,比如說我們現在有一百多人同時做夢,你做你的夢,他做他的夢,彼此之間的關系,《楞嚴經》說:「非和合、非不和合。」你說二個夢完全和合,其實不見得!他造他的業,你造你的業,他在他自己的心中造業,你也在你自己的心中造業,這個是各個不相知的,所以非不和合;但是彼此之間會互相的刺激,你也可以幫助他,他也可以幫助你,所以也不能說完全不和合:就是非和合,但是也非不和合。每一個人的夢境當中,的確能夠相互作用;但是每一個人真實造業的時候,你只在自己心中的夢造業,你不可能跑到別人的夢去造業,不可以。比如說我去贊美某一個人,其實你今天心中先出現某一個人的影像,你對他生起種種好的贊歎,他也沒什麼差別,是你自己在造業,因為你不可能跑到心外去造業,不可能。說你做夢的時候,你整個活動范圍,都是在你的夢境裡面。
 
所以說我們一切時處,都是一念心識所變現,而我們就在這一念心識當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在一念的心性當中,對三寶恭敬,這個心性就出現安樂的果報;你在一念的心性當中,起貪、瞋、癡煩惱,你傷害不到別人,結果你在內心當中,累積了罪業,這個罪業帶給你痛苦:我們不能離開自己的心識去造業,不可能!這個就是所謂的夢,就像你不可能跑到你的夢以外去造業,不可能!這個就是依他起相是唯識無義的,只有一念的心識,但是它的體性是空寂的。
 
卯二、釋等言
 
什麼叫「等」呢?
 
由此等言,應知復有幻诳、鹿愛、翳眩等喻。
 
這個「等」就包括了魔術師的「幻」相、口渴的「鹿」去追求陽焰、「翳」病的人看到空中有花一樣,都是不真實的東西,雖然有,但是不真實。這個地方是用「夢」來譬喻依他起相,這以下問難:
 
寅三、釋難(分二:卯一難;卯二釋)
 
 
卯一、難
 
若於覺時,一切時處,皆如夢等,唯有識者,如從夢覺,便覺夢中皆唯有識,覺時何故不如是轉?
 
我們平常在「覺」醒的時候,感到「一切時處」跟「夢」一樣虛妄不實,只「有」一念心「識」所變現。我們平常在夢的時候,當然不知道這件事;但是我們「從夢」中醒過來的時候,我們能夠回憶,知道這個「夢中」的影像,是一念的心所變現,夢醒的時候,我們知道剛剛在做夢。但是為什麼我們凡夫在「覺」醒的「時」候,感覺不出這一切法是心所變現的呢?說夢能夠譬喻「唯識無義」,但是我們怎麼感覺不出一切法是唯識無義的道理呢?這個觀照為什麼不能生起呢?
 
卯二、釋(分二:辰一標答;辰二例齊) 辰一、標答
 
真智覺時,亦如是轉。
 
其實我們根本沒有從無明大夢覺醒,所以不知道一切法是「唯識無義」,要一直等到「真」實「智」慧顯現的「時」候,這個「唯識無義」的道理才能夠真實轉生。就是說我們活在這個有所得的無明大夢,要能夠生起「唯識無義」的觀念,要靠智慧的──醒夢之道在於真實的智慧生起。
 
辰二、例齊
 
如在夢中,此覺不轉;從夢覺時,此覺乃轉。如是未得真智覺時,此覺不轉;得真智覺,此覺乃轉。
 
就像一個人「在」做「夢」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夢,要一直等到「夢覺」醒了,哦!才知道剛剛是一場夢。宇宙人生亦復「如是」,當「真」實的我空、法空的「「智」慧沒有生起、遍計所執性沒有對治之前,我們不知道「唯識無義」的道理,我們認為心外是有真實的法可以追求的;要一直等到「真」實「智」慧現前,破除了遍計執,這個唯識無義的道理,才能夠真實的「轉」生,因為我們沒有真實離開無明大夢的范圍。就是說我們凡夫,一個夢接一個夢、一個夢接一個夢、一個夢接一個夢,雖然它不真實,但是它有它宛然相續的力量。你今生做一個「人」的夢,來生做一個「天人」的夢,或者「三惡道」的夢,每一個夢當中,你都感到很真實。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沒有去破除這個夢的障礙點,就是遍計所執性。這以下「比成」,當中有三段:「問、答」跟總「結」。
 
子三、比成(分三:丑一問;丑二答;丑三結) 丑一、問
 
其有未得真智覺者,於唯識中,雲何比知?
 
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我們生死凡夫,都活在自己的執著當中,這個執著的一個很大的困擾,使令我們很難從生死大夢當中覺悟出來,我們在還沒有得到「真」實「智」慧之前,對於「唯識」無義的道理,如何作一個「比」量得「知」?怎麼比量得「知」呢?這以下回答:
 
丑二、答(分二:寅一標;寅二釋) 寅一、標
 
由教及理,應可比知。
 
透過「教」法的學習,而「知」道這其中的道「理」。教是能诠,道理是所诠,我們解釋一下。這個道理是沒有文字相的,比如說:一個醫生,他明白身體結構的道理,他心中有這個道理,他把道理傳遞給你,告訴你要去讀醫學院……,很多的文字,他要假藉文字的溝通。等到七年畢業以後,他告訴你很多很多文字,然後你把文字加以消化思惟以後,哦!你心中的道理跟他心中的道理完全一樣。他的道理要輸送給你,要假藉文字的教法。佛菩薩亦復如是,這個甚深「唯識無義」道理,是存在每一個諸佛菩薩的心中,他可以自受用而產生覺悟;但是這個道理要傳遞,必須假藉文字。這個文字的記載,他把這個道理放在文字當中,弟子們經過教法的聞、思、修,也能夠產生相同的道理,就個叫做比量得知。看解「釋」:
 
寅二、釋(分二:卯一教;卯二理) 卯一、教(分二:辰一十地經;辰二解深密經) 辰一、十地經
 
解「釋」當中,先解釋「教」,再解釋「理」。「教」當中有二部經:第一個「《十地經》」,第二個「《解深密經》」。先看「《十地經》」:
 
此中教者,如《十地經》薄伽梵說:
 
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佛陀說:整個「三界」的因緣果報,其實都是一念「心」所變現的。我們經常說:「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我們要求依怙之前,要回光返照一下。祖師們經常說:「流轉三界中,是誰在流轉?」「我在流轉啊。」錯!是一念心在流轉。我們從依他起,我們在三界流轉,這是事實;聖人是在涅槃,這也是事實:果報是不同的。但是我們要想:「三界流轉,是誰在流轉?」蕅益大師經常講:「流轉三界者誰?參!」(哈──)你要去參這個問題。就是一念明了的心識在流轉,它不斷的生滅而變化、變化而生滅,造不同的業,變現不同的果報,一個夢接一個夢、一個夢接一個夢,直到你明白道理以後,那個夢境才真實消失掉。前面的《十地經》是《華嚴經.十地品》,看「《解深密經》」:
 
辰二、解深密經(分二:巳一舉經;巳二引文) 巳一、舉經
 
又薄伽梵《解深密經》亦如是說。
 
以下引用「《解深密經》」的文字:
 
巳二、引文(分二:午一第一問答;午二第二問答) 午一、第一問答(分二:未一舉事問;未二依理答) 未一、舉事問
 
謂彼經中慈氏菩薩問世尊言:諸三摩地所行影像,
 
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講到這個心,它有能、所的差別。彌勒菩薩「問」佛陀說:在禅定的「心」中,它有一個所攀緣的影像,比如說你念佛,心中有佛號的影像,那這個能攀緣的「心」、這個能念的心,跟我們所攀緣的這個「影像」,是有差異的?還是沒有差異的?提出這個問。看回答:
 
未二、依理答
 
佛告慈氏:當言無異。何以故? 由彼影像,唯是識故。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佛告」彌勒菩薩說:其實能緣的心跟心中的影像是沒有差「異」的。為什麼呢?都是一念心所變現的。所以佛陀說:心「識」所攀「緣」的影像,其實它不是外來的影像,是自己心中顯「現」的影像。你心中自己顯現一個影像,然後你在這個影像裡面去攀緣,你不可能去攀緣心外的影像,這個我們前面已經說過。再看第二個問答:
 
午二、第二問答(分二:未一設難更問;未二釋理重答) 未一、設難更問
 
世尊!若三摩地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 雲何此心還取此心?
 
我們能緣的「心」跟所緣的「影像」是相同的,既然都是相同的,為什麼「心」能夠攀緣自己相同的影像呢?自「心」還能夠取自「心」呢?這以下就回答:
 
未二、釋理重答(分三:申一正釋;申二舉喻; 申三合法) 申一、正釋
 
慈氏!無有少法,能取少法。 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從圓成實性來說,沒有「少法能取少法」,都是我空、法空的真理,從真實義來看是這樣子。但是從依他起的角度,的確我們這一念心一動的時候,他內「心」當中有不同的業力,他就會在自己的業力當中,顯現一個心中的「影像」,然後你在你影像裡面去攀緣。所以《楞嚴經》上說:「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就是我們為什麼會造業?就是你自心去攀緣心中的影像,然後對你的影像可能產生貪、或產生瞋,然後在那邊造業,在「非幻」的空性當中,創造一個「非幻成幻法」,創造很多的虛妄的夢境出現,生命就這樣出現了。就是從本性來說,沒有真實的法能夠取真實的法;但是從因緣上來說,你心一動,你的心會自己就出現很多的法,讓你自己來受用、攀緣。這以下講一個譬喻:
 
申二、舉喻
 
如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見影像顯現。
 
比如說你照鏡子,你以自己為本「質」,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像」,你自己看到你自己。不知道的人,見到自己的影像以後,他還以為「離」開了這個本「質」以外,
 
另外有一個別體的「影像」。你不知道你心中的影像是你自己心中所顯現的,你以為有一個真實從心外的影像讓你去攀緣,這個是我們的錯覺。我們只能夠去了別心中的影像。以下「合法」:
 
申三、合法
 
此心亦爾。如是生時,相似有異所見影像。
 
所以當我們「心」一動的時候,好象「有」一個別體的「影像」顯現,其實所謂別體的影像,還是你心中自己變現出來的。這個地方,我們要把圓成實性跟依他起作一個總結,這個地方非常重要!什麼叫依他起呢?就是《金剛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夢幻泡影的法叫做依他起。夢幻泡影的意思就是說:它有,但是它是暫時有、因緣有。比如說你今生有很多的感受,我們回憶過去的生命,有歡樂的感受、也有痛苦的感受,酸、甜、苦、辣的感受都有,但是它不真實。為什麼不真實呢?我們這一念生滅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由於過去的業力跟不同思想的混合,我們會產生很多很多酸甜苦辣的感受、酸甜苦辣的人生。但是當我們修空觀的時候:「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把外在心中的影像都撥開以後,我們能夠把心帶回家,回歸到依他起影像背後的那個主人翁,那個「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時候,這些外在的法就不可得,所以它只是一個暫時的感受。問題是說:我們習慣性在外境的暫時感受當中,一直執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夠產生覺悟的主要因素。禅宗經常講一句話說:「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條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條線」。禅宗經常說:「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雲遮。」就是說,你一動,那就是依他起相,你就在因緣法當中,落入第二谛,「猶是階下漢」,你就在夢境當中活動;但是你一覺悟,一念不生,你又回到本性,這些生死的境界、苦惱安樂的境界都不可得。
 
所以我們在修止觀,你會發覺這個人生很妙,你從心性的本體出來的時候,你發覺人生酸甜苦辣都具足(哈──);但是你一入觀的時候,這些都不可得。那你說人生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真心跟妄心變化那麼大呢?那剛剛的妄心跑哪裡去了呢?所以古人說:「一念的迷,全真成妄;一念的悟,全妄即真。」诶,這句話你要懂,在禅宗來說,你開悟!(呵──)真的是這樣子。「一念的迷,全真成妄」,所有的真心全部變成妄心,你剛剛的真心,就是你現在打妄想的心,問題是你迷惑了;那你一覺悟的時候,開始把心帶回家,不要在這些枝枝葉葉的因緣所生法活動,這個時候你「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你的心慢慢回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家的時候,「一念的悟,全妄即真」,剛剛那個生滅變化的感受全部消失掉。所以依他起相跟圓成實相,不隔一條線,也可以這樣講。但是你要弄得不好,你的依他起就會跟遍計執相應,依他起如果跟有所得心相應,你就落入遍計執,你在夢境裡面就跑不出來;在依他起當中,你修我空觀、法空觀,這個依他起就能夠回到圓成實。
 
所以修習止觀的次第是這樣:我們是活在依他起,我
們過去造了很多的業,也有很多的思想,所以我們創造出差別的宇宙人生,這個我們都不應該回避,也沒辦法回避的,就是借假修真,假藉因緣來修行。那這個修行的次第,諸位要聽好:第一個次第先成就圓成實性,把依他起的法先回歸到圓成實性,這是第一個要做的,先把心帶回家;然後再從圓成實裡面出發,從空出假,發菩提心、廣度眾生,它是二個次第。先證得圓成實,再證得依他起;先證得根本無分別智,再證得有分別的後得智。這唯識的次第是這樣,先成就空觀,再成就假觀。
 
這都是心地法門,其實迷跟悟,一念之間,你要明白道理,你在操作上,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你要不明白,你也不知道怎麼操作。所以我們今天上的課,希望大家好好的思惟一下,其實有時候就是一念之間,你要明白,它的關鍵點就是:當我們不小心落入因緣所生法,開始在那邊執著的時候,你要隨時提醒自己──诶,把心帶回家,這只是一個暫時的因緣,這是一場夢。這個提醒的功夫要提起來,然後你要知道怎麼回家(呵──),這個很重要!你要把回家的密碼找到,否則你回不了家啊!一個人如果老是在因緣所生法活動,饒你福報再大,你要快樂都不可能。人生有快樂就有悲傷,這種對立法,法爾如是,樂極生悲嘛。有為法就是有苦有樂、有增有減、有生有滅;但是當你對這種對立的苦樂之法厭倦的時候,你要去哪裡呢?圓成實性是我們的歸依處。問題是:你如何從現在這種帶有感情、有感受的色受想行識的這個心識,回歸到你的本性?這個方法你要找到,回家的路你要找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好,今天先講到這裡。以下簡單的回答
幾個問題。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弟子閱讀諾那金剛上師的開示,覺得很納悶,密教何以有男的佛菩薩跟女的佛菩薩之分?
 
答:我們在看佛菩薩,從唯識的角度就是一念的心。什麼叫佛菩薩呢?他有菩提心,他有空性的智慧,這個就是菩薩。他現出男相、女相,等於是把佛菩薩人性化了,因為你度化人道的眾生,就化成人相。不過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思考:密宗也好,顯教也罷,有時候佛像是一種表法,就是男眾菩薩是表現一種剛猛的心性,女眾的佛菩薩是表現慈悲、調柔的心性。所以你在修行的時候,其實佛像本身都是在藉事表法的。你看文殊菩薩為什麼要拿劍呢?他這個劍不是殺人用的,是破除煩惱障、所知障,智慧嘛。普賢菩薩為什麼要乘坐大象呢?普賢菩薩的功德來自於安住實際理地,這個大象──沒有退縮,六牙白象是不會退縮的,所以這個實踐力來自於無所畏懼。所以我看這個相貌,就是法法銷歸自心,它代表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比較重要的,重點不是他是男眾、女眾。觀世音菩薩為什麼現女相呢?你說觀世音菩薩是男的、女的呢?他可以顯現男相,也可以顯現女相,他就是一念心。什麼叫做菩薩?從唯識的角度,「唯識無義」,每一個眾生他生命的點就是一念心識,不過他的心識比我們的層次還高。那為什麼我們經常用女眾?因為女眾多分來說表現慈悲──大悲。所以這些都是表法用的。
 
問:何謂定慧等持?什麼階段才能夠定慧等持?如何才能定慧等持?
 
答: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是不容易做到的,因為這個定是無分別住,慧是有分別住,這二個體性多少有點沖突。所以定慧等持,你起碼要先得到禅定,才有辦法定慧等持。不過在因地的時候,可能是沒辦法等持,會有所偏重。
 
問:有些人天生怕鬼,有些人就不怕鬼,以唯識的角度來說,何以會有此差別?
 
答:從中國的五術來說,有些人八字比較輕就怕鬼,八字比較重就不怕鬼。從唯識的角度是認為:你為什麼怕鬼呢?其實你是被你心中的妄想所怕,就是你自己會把鬼作很多的假想,認為他要傷害你,他要把你吃掉,或者怎麼怎麼的。其實不是每一個鬼都很可怕,其實鬼也有善良的鬼,鬼跟有情眾生一樣,他只是有罪業,所以變成鬼。一般來說,從唯識的角度,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人比較怕鬼(哈──),因為你去捏造很多影像來讓自己害怕。所以有些人說:癌症的死亡都不是被癌細胞殺死,都是你自己怕死的。就是你自己把鬼的影像,在心中起了很多的變化,然後那個影像嚇到你。當你修行久了以後,你把那個影像慢慢慢慢消掉;然後你再起慈悲心,其實他也是一個有情,他為什麼要傷害你?他無端端的干嘛傷害你?是不是!慢慢慢慢你會知道,鬼跟你是沒有差別的。其實你怕他,你多少也有點瞋心才會怕,人跟人之間,對立強心的人也會有害怕心。所以我們經常修平等觀,那個畏懼的心會減少,沒有誰怕誰,就是平等不二。
 
問:打坐的時候會浮起來,或者感覺到魂魄出竅,或者結一些平常沒有學過的手印,這種情況是正?還是邪?
 
答:這種情形,在打坐的過程當中都不是好現象,這個對你的修學是干擾。就是說你修止觀第一件事情,你先清楚你為什麼要打坐?你的目的是要成就無上菩提,為了廣度眾生而打坐,是依止菩提心;那這個身體浮起來,又怎麼樣呢?你椅子坐高一點不就浮起來了!(哈──)就像有一個外道,一個喜馬拉雅山的修行者,他跟師父說:我不跟你學習了,我要跟另外一個上師學習。他說:我跟你學習半天,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況,你告訴我一些道理,也沒有說特殊的表現。他說:你跟那個上師學習,他有什麼本事?他有很多本事啊!他能夠從嘴巴吐火出來。那上師說:這個上師學這個學多久了?他學了二十年,嘴巴隨時可以把火吐出來。上師說:他學了二十年,我一根蠟燭就可以把火點起來(呵──),你學這干什麼呢?你也不能解脫嘛,是不是? 就是說:你的動機在哪裡?目標在哪裡?這很重要,你一定先有目標,然後你才有過程,是不是!你說你學習的目標:我要打坐,我要與眾不同。那這個對你很重要嗎?你會浮起來、會結手印啊,那些初學佛的人就被你嚇得一楞一楞的,但是這個都是妄想的境界!就是你打坐是先修止,把心靜下來,因為只有在寂靜的心中,你才能夠去思惟真實的法義。所以修止只是前方便,然後你再思惟「唯識無義」的道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活在自己心中的影像。這當中,唯有把心帶回家,由月亮所變成的月影,在從這月影當中,怎麼再回到月亮中去,這是關鍵點。 那你經常能夠從生滅心回到不生滅心,你經常在打坐當中,慢慢慢慢熟了,你從打坐出來,你也可以隨時把心帶回家。這個時候你能夠不迷,心境接觸的時候,不迷、不取、不動,當然不取、不動還不容易,但是至少你知道怎麼回事。你說:诶,「菩薩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你一定要先找到安住的地方,才能夠降伏其心。降伏其心不是強忍的,你找到你真實的歸依處,你看這些得得失失,這些都是夢幻泡影,那只是一種暫時的感覺而已,你就能夠悄悄的走過去。如果你沒有找到真實歸依處,你強忍,這不是佛法的本質。 你為什麼能夠有這樣坦蕩的心胸?這是智慧的栽培,而智慧就在打坐的時候慢慢栽培的。所以為什麼要打坐?你的動機在哪裡?這是關鍵點。當然你今天追求福報,那又另外一回事,說和尚不作怪,信徒不來拜(呵──)。如果你要很多人來供養你,那你要出一些怪招,因為這個別人看得到;但是你要為來生付出慘痛的代價,你想清楚,你今生先享受後付款(呵──)。那你老老實實的,一切法隨緣,你做你應該做的事情,不管怎麼樣,你臨終坦蕩蕩。 我總是覺得人生是一個抉擇,你覺得你生命當中什麼最重要?你認為路旁的小花最重要,那你就去追求這個東西了;你覺得你要追求摩尼寶珠,那你的人生就要有一些特殊的規劃。所以打坐的時候,這些生滅法,我是建議你不要在這個地方去浪費時間,你注意你的所緣境是對佛號的歸依,對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差別的抉擇,為臨終的正念努力,這應該是比較重要。
 
問:附上二本書,請法師開示。
 
答:第一本書《有關極樂世界的介紹》,以前我的恩師,對這本書是有所批評,說這本書是不真實;我看了一下,我也有同感。以前在佛學院教,我們淨土宗的恩師,他在講堂上公開的批評這本書是虛妄的。因為極樂世界的成就是臨終的時候才成就的,十萬億佛土不是你在夢境就能夠出現的,不可能的。當然從某一個好的角度,它有提醒人家信心的作用,但是問號很多,所以我的恩師是不同意。 另外一本書《打坐的方法》,我覺得他打坐的方法,有些調身的方便可以采用;但是它裡面很多運氣的方法、觀想的方法不可取,完全是道家的運氣。佛家講究的氣是以調心為主,心平氣和,產生自然的呼吸;道家的小通關、大通關,它是用心念來調氣,這當中有一些危險性、危險性,所以我是建議不要采用。你弄的不好,身體會出毛病,而且你出了毛病以後,別人救不了你,當今的世界能夠救得了你的沒幾個,你自己給自己障礙。就是你在運氣的時候,只要稍微出一點差錯,你就終生帶病。所以道家的運氣不要隨便學,我們就是自然的呼吸,讓它自然就好。所以這本書有些調身的方便、打坐的姿勢,後面還有講到甩手功,這都可以參考;但是它的觀想不可用,它結手印也不可用。這手印不能隨便結的,否則你會惹很多鬼神的麻煩。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一念心通十法界,你盡量在因地,你還沒有自在力的時候,盡量跟佛菩薩感應道交。這些鬼神眾生,敬而遠之,尊敬,但是保持距離,否則你會惹上很多麻煩。
 
問:淨土宗的行者往生都有瑞相現起,而判斷已往生極樂世界,外道的一貫道、基督教臨終也有瑞相,由此推論,佛教的宗教體驗跟外道有何異處?瑞相是否究竟?
 
答:瑞相就是有好的相狀,基督教、一貫道也有人修習善業,所以他也會有瑞相。比如說:身體柔軟、見到花、見到光、見到香氣,往生天界也是見到花、見到光、見到香氣,瑞相是各式各樣不同。有人在斷定往生,他看到這個人身體柔軟就斷定往生,這種判定太過粗糙。一個人修習善業現前的時候,也是身體柔軟;所以往生的判定標准,一定是臨終要正念。你說他臨終的時候一直在睡覺當中,你說他是不是往生呢?這誰知道呢?除非你能夠親自看到阿彌陀佛現前,否則只是看到花、見到光、見到身體柔軟,都不一定表示往生,因為諸天也有類似的相貌。但是看到瑞相,可以斷定不墮三惡道,這一點是肯定的;但是不是往生極樂世界,不一定,因為那的確是一個很高的意境。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