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二五卷


 2024/4/18    熱度:274    下載DOC文檔    

第二五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十三頁,「庚二、廣遍計所執」。
 
第二五卷
 
這一大科是講到「所知相」。「所知相」的主要宗旨,就是要發明「唯識無義」的道理。一個大乘的修學者,你在修學菩薩道之前,對整個生命的了解,應該要了解:宇宙間一切的染淨諸法,是唯獨我們一念心識所變現的,離開了我們現前一念的心識,就無有少法可得了,這就是「唯識無義」,或者說「唯識無境」的道理。在本科當中,無著菩薩為了解釋這個道理,他把生命的差別相分成三相: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及「圓成實相」,從這三相的觀察,我們就能夠了解到「唯識無義」。這三相的觀察,《楞嚴經》講了一個偈頌加以說明:「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菩薩修習止觀有二個次第,剛開始的修學次第叫做從假入空。從假入空的意思是說,我們凡位菩薩的內心當中,剛開始是安住在遍計所執性,就是我們內心跟所有境界接觸的時候,有很多很多顛倒的我相、法相因緣出現,這種我相、法相如果不消滅,就很容易招感很多的煩惱,造很多的罪業。所以我們剛開始應該要使內心「淨極光通達」,就是修止,通過專注的力量,使令散亂心達到明了而寂靜的狀態,在這個止的基礎之下,開始修習觀。觀的時候不是向外觀察,是向內心觀察,是「寂照含虛空」,我們這個明了寂靜的心,它是因緣所生,所以它的本性是畢竟空寂。所以空觀是空掉自己內心我相、法相的執取,這個時候就是破除遍計執,而證得圓成實性修行的第一個階段──從假入空觀。在這個基礎之上,再慢慢的從空出假。菩薩消滅心中的遍計執以後,內心豁然開朗,菩提心也更加的堅固不可動搖;這個時候,他的大悲心發動,從空出假,重新回到這些因緣所生法,他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再也看不到心中的我相、法相;他看到顯現在心中這些如夢如幻種種的差別影像,都是自己所變現的一個如夢如幻的影像而已;所以菩薩就能夠在因緣當中得到自在,去做他該做的斷惡、修善、度眾生的種種菩薩事業,所以「再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這個偈頌說明菩薩三相的觀察,是先斷遍計執而證得圓成實,成就自利的功德,然後依止大悲,再修學依他起。
 
庚二、廣遍計所執(分二:辛一牒前問;辛二舉教答) 辛一、牒前問
 
這一小段當中,是針對遍計所執的相貌,以及如何來斷除遍計執,從這二個重點「廣」泛的說明「遍計所執」的相貌,以及對治的方法。這當中有二科:「一、牒前問;二、舉教答」。我們先看「問」:
 
諸義現前,分明顯現。而非是有。雲何可知?
 
「諸義現前,分明顯現。」我們凡夫的遍計執,跟這一些「義」,這個「義」就是境界相,當我跟種種的境界相接觸的時候,我們感到這個境界是真實有的。比如我們
 
看到這個桌子、房子、地板,感覺到這些法都是離心別有自體的,它跟我的內心沒有關系的,我們總是覺得這個法的存在,是有獨立而自主的體性,這個就是我們凡夫的遍計執,我們的心已經被這個外境所轉。這樣的遍計執,事實上從圓成實性來看,「而非是有」,其實它只是內心所現的影像,所以本性是我空、法空的,從圓成實性來看是我空、法空的。「雲何可知?」我們如何從我相、法相的執取當中,悟入到我空、法空的圓成實性?這以下就回答,就是怎樣修從假入空觀?
 
辛二、舉教答(分二:壬一引經;壬二證成) 壬一、引經(分二:癸一標成四法;癸二隨標別釋) 癸一、標成四法
 
根據佛陀的教法來回答,這當中有二段:「一、引經;二、證成」。「引經」當中有二科:「一、標成四法;二、隨標別釋」。先作一個總標,有「四」個「法」門;第二段再根據這四個法門,各「別」解「釋」。我們先看總標的部分:
 
如世尊言:若諸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
 
在《阿毗達磨大乘經》當中,佛陀開示菩薩說:「菩薩」應該修學「四」種「法」門,從這四種法門的觀察,「能」夠「隨」順乃至「悟入」這「一切」法是「唯識」,沒有真實外境的道理。就是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心認為外境是存在的,但是我們只要透過這四種法門的觀察修學,就能夠改變我們的思想,知道其實這一切法是內心自變、自緣,自己變現、自己攀緣。這當中標出這四種法門的數目,以下就各別解釋這四個法門的差別相:
 
癸二、隨標別釋(分四:子一相違識相智;子二無所緣識智; 子三自應無倒智;子四隨三智轉智) 子一、相違識相智
 
這當中有四段:「一、相違識相智;二、無所緣識智;三、自應無倒智;四、隨三智轉智。」菩薩應該修四種智慧,先看第一個「相違識相智」:
 
一者,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
 
大乘菩薩他在自我調伏的時候,第一個修「相違識相智」。這個地方,我們先看這個「相」字,這個「相」就是所緣的境相。所緣的境相是同一個,但是我們內心當中跟所緣境相接觸的時候,產生一個「相違識」,這個「相違」就是互相違反。什麼叫做互「相違」反呢?就是我對同一個境界,會產生不同的認識,這就是「相違識相」,同一個所緣境,會產生不同的認識,這叫「相違識相智」。這當中,我們看下面的說明:「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比如說「水」,同一個水,餓鬼道跟水接觸的時候,他感受到的水就像膿血一樣,這個膿血吃下去變成火焰,所以餓鬼道感受到是膿血跟火焰;畜生道(這些魚蝦們)看到水,好象是它的房子、道路一樣;諸天看到的水,是七寶莊嚴的大地;人看到的水,是柔軟濕冷的水性。所以「見彼所識有差別故」,在同一個所緣境上,他內心所現的相分境界,的確是有差別的。從這樣的一個角度我們去觀察,就知道這個外境是不存在的。假設我們今天看到外境,它是有獨立自主的體性,應該跟我們內心沒有關系,每一個人看都是這樣的體性。但是事實上不然,你看「水」,餓鬼道內心有罪業,他看到的水是一個膿血跟猛火;天人內心有善業力,他看到的水是七寶莊嚴的大地。所以說,這一切法都是自變、自緣。我們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自己心中的業力就變現一個影像,然後讓你自己去攀緣,所以外境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沒有心外的境界可得。這是我們觀察的第一個智慧,就是「相違識相智」,同一個境緣,有不同的認識。
 
子二、無所緣識智
 
二者,成就無所緣識現可得智。 如過去、未來,夢影緣中有所得故。
 
第二種智慧是「無所緣識」。「無所緣識」是說,有時候所緣的外境並不存在,所緣的境相雖不存在,但是我們可以對這種不存在的境相,產生內心的認識。就是外境即使不存在,我們還是可以認識,表示這個影像是隨心而轉。看解釋:「如過去、未來,夢影緣中有所得故。」什麼樣的境相是不存在的?比「如」說:「過去」我們曾經作過三十萬拜的加行、拜了三部的《楞嚴經》,等等。這種影像都已經是存在「過去」,從現在的時間來觀察,這個影像都覓之了不可得;但是我們如果回想,心念一動,假藉憶念的心所,還是可以把這個影像現出來;但事實上這個外境已經不存在了。或者說是「未來」,我們也可以憶想「未來」,以後我們到極樂世界,有種種的七寶池、八功德水的依報受用;正報的身心,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五種神通。這種境相,從現在觀察也是不存在,但是我們可以假藉《阿彌陀經》的經文,規劃出一個未來的影像,讓自己來受用。第三個是「夢」中的「影」像,當然做夢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在夢境當中,感到有種種飲食的受用,诶,你吃過什麼東西、喝過什麼飲料,你也會產生一種相似的覺受。所以我們看到「過去、未來」跟「夢」中的「影」像,事實上都不存在;但是我們內心還是可以透過自己的憶念跟觀想,使自己產生很多的認識、很多的覺受,所以這個外境是由內心來主導,所以說心外無法是對的。
 
子三、自應無倒智
 
三者,成就應離功用無顛倒智。如有義中,能緣義識應無顛倒。不由功用,智真實故。
 
前面二個都是用直接的角度來證入唯識無境,第一個是講到五俱意識,攀緣現在的境界;第二個是講獨頭意識,攀緣過去、攀緣未來、攀緣夢中。五俱意識跟獨頭意識都是以直接的方式來證明,第三個是用反證──相反的方式。就是說,如果我們凡夫認為心外是有境界的,假設這樣的看法是對的,那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就是:如果我們凡夫認為這個外境是真實有的,這樣的道理是對的,那我們就應該成就「離功用無顛倒智」,我們就不必有任何的修學,很任運的能夠生起真實智慧了。怎麼說呢?他解釋:「如有義中,能緣義識應無顛倒。不由功用,智真實故。」外境是離心別有的,這樣的真理跟我們心中所認識的,完全沒有顛倒,是真實的,而且我們對境界的認識,能夠不用任何的作意,就能生起真實智慧,如果這樣的道理存在的話,我們就是八地菩薩;事實上我們是凡夫:所以我們認識的外境是真實,是錯誤的。就是如果這是正確的話,那我們就應該是「無功用」的「無顛倒智」了;但事實上我們不是聖人:所以我們的認識是錯誤的。這是用反證的方式。
 
這當中講到四種法門,前面三個法門都是針對資糧位菩薩來說。前面這三種法門,就是說,我們今天身為一個菩薩,我們內心要面對很多的境緣,你要斷惡、修善、度眾生,而這三個功德都必須在所緣境中完成。問題是,你今天要斷惡、修善、度眾生之前,對於所緣境一定要有所認識,你才能把菩薩道修好。
 
比如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弟子叫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的大阿羅漢。他成就阿羅漢以後,有一天想到他過去的母親,在禅定當中觀察到他的母親,因為過去悭貪的業力,墮入了餓鬼之中,受到餓鬼道饑餓口渴之苦。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就用禅定力帶著飲食,來到母親面前,給他母親受用。但是他母親心中的業沒有改變,他母親悭貪的業力跟飲食接觸的時候,變成猛火燒灼她的喉嚨,知道,哦,拿飲食給母親吃,這是沒有辦法救她的,就請示佛陀。佛陀說:你應該要七月十五,大眾師在自恣日的時候,仰仗大眾師九旬用功的功德回向,這個時候來供佛及僧,用這個功德回向,消她的業障。就是說「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我們往往想要改變外面的境緣,但是忽略了這個外境存在,是由內心業力的釋放。我們忽略了改變自己,而直接去改變外境,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就是說你今天要去改變外境,那你要知道這個外境是怎麼來? 這個時候,目犍連
 
比如說我們行菩薩道,我們會遇到很多如意的境界,也會遇到一些我們不喜歡看到的、聽到的一些境界,當然我們一定就觸動煩惱、起煩惱,可能是貪、或者瞋、或者嫉妒、高慢等等;但是我們要馬上提起正念:「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境,起煩惱是沒有用的,遇到不如意的境界,我們應該去忏悔,因為這個境緣會在心中顯現出來,就是一種罪業的反射。但是最可怕的是說:當一個菩薩不能夠去判斷外境的來源,他就會在不如意的境界裡面造罪業。這個本來是一個果報,結果你在果報當中又造了一個罪業,那你這個罪業招感果報,果報又勾引你去造業,這個時候因果的牽扯,就沒有一個了斷的時候。所以佛陀慈悲告訴我們:我們心跟境接觸時候,你要知道,其實這個外境都是你心中的業力所變現,所謂的「循業發現」,你心中有什麼業,就發現一個什麼境相讓你受用。餓鬼道有悭貪的業,他就會看到這個水是猛火;天人有善業,他看到的是七寶莊嚴的大地。所以重點不在外境,而是我們內心當中有什麼樣的業力。這都是我們在行菩薩道之前,應該對外境有所認識的。那你要認識,就應該透過這三個法門不斷的去觀察。前面這三個法門,都是針對資糧位的菩薩來安立。
 
子四、隨三智轉智(分三:丑一標;丑二征;丑三釋) 丑一、標
 
這是加行位、通達位的菩薩來修學的,這當中有三科:「一、標;二、征;三、釋」。看總「標」:
 
四者,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
 
怎麼知道一切法是唯識所變呢?我們可以從「三種」殊「勝」的「智」慧。哪三種智慧呢?簡單的說就是「隨轉妙智」。就是外境能夠隨順內心而轉,心想事成。從心想事成,也知道這個境是由心所現的,因為你心怎麼想,境界就產生怎麼變化,從這個地方也可以悟入唯識無境的道理。這是總「標」,以下「征」:
 
丑二、征
 
何等為三?
 
提出一個問,這以下解釋:
 
丑三、釋(分三:寅一隨自在者智轉智;寅二隨觀察者智轉 智;寅三隨無分別智轉智) 寅一、隨自在者智轉智
 
解「釋」當中有三段:「一、隨自在者智轉智;二、
 
隨觀察者智轉智;三、隨無分別智轉智」。三種智慧,我們先看第一個:
 
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薩得靜慮者,隨勝解力,諸義顯現。
 
「得心自在」的「心自在」,就是他內心有禅定力。有禅定力的時候,他的內心能夠使令外境隨自己的心意而轉變,境隨心轉,這是「得心自在」,這種人包括菩薩、也包括了成就四禅的聲聞人。「得靜慮者」就是得到四禅的聲聞人。這些得到禅定的人,他在禅定當中,隨順自己內心的觀想,能使一切的境界隨心顯現出來。比如說:他在禅定當中看到大地,他觀想大地是黃金,大地就變成金黃色的黃金;他看到牆壁,觀想這個牆壁是如夢如幻的,就能夠從牆壁走過去:這就證明外境是心所變現。如果外境跟心是脫鉤的、是沒有關系的,那你怎麼想,你不能去主導它。但事實上不然,有禅定的人心力強,他能夠去主導外境,可見這個外境是心裡的力量所變現的。
 
寅二、隨觀察者智轉智
 
二、得奢摩他修法觀者,纔作意時,諸義顯現。
 
前面是講禅定,這個地方是偏重在智慧觀想。已經成就禅定的菩薩、或者是聲聞人,在這禅定當中「修法觀」,這「修法觀」就是修學種種的假觀。比如說他修不淨觀,從依他起的角度不淨觀沒有現前,但是他能夠隨順他心
 
中的「作意」,就能夠看到種種的膿血、屎尿,乃至種種白骨的境相「顯現」,就是心中只要一「作意」,就能夠使種種的不淨相「顯現」出來。這種影像,在禅定當中都是現量境,都是可以真實的見聞覺知、真實的受用。在《楞嚴經》上說:一個大阿羅漢,乃至大菩薩(八地以上的菩薩),他入禅定以後,他「修法觀」、假觀的時候,能夠觀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我們不要講那麼大,就觀一個地球,他觀察整個地球,如觀掌中庵摩羅果,他看整個地球就像看橄榄一樣,每一個地方看得清清楚楚!表示他的心力很強。我們凡夫,《楞嚴經》說:「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我們凡夫因為有所得的心太重,所以我們很大的能量都沒有表現出來。就像大海,我們只認取其中一個水泡;我們在大海當中只認取一個水泡,也就失去了大海其他的部分了。佛菩薩經過修學以後,把心中的執取消滅掉,他把大海的能量再慢慢的恢復過來,所以他在「修法觀」的時候,能夠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其實這種能力我們也都具足,只是我們喪失了。從這個地方也可以證明:其實境相是心所顯現。否則他心中怎麼作意,怎麼就會出現什麼影像呢?這個地方是講觀,前面講修止,這二個都是假觀,就是有相觀。有相觀的特色是「心生則種種法生」,就是有相觀。這以下說明無相觀:
 
寅三、隨無分別智轉智
 
三、已得無分別智者,無分別智現在前時,一切諸義皆不顯現。
 
前面二個菩薩都是通於加行位,但是第「三」個是入了聖道的證道位菩薩。證道位的菩薩,有時候對於有為法產生種種的疲厭,他也會在內心當中從假入空,觀察有為諸法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他這樣觀的時候,就能夠從有相的分別,進入到無相的真理。這個時候「無分別智現前,一切諸義皆不顯現」,「一切」的身心世界就突然間消失掉,色不可得,受、想、行、識都不可得。你看阿羅漢,阿羅漢有時候因緣不具足,托不到缽;他五蘊的感受,有時候第一剎那的直覺,也是有饑餓的感受,有余依涅槃還是有一些剩余的果報。但是這個饑餓的感受,他有時候厭倦,他也可以對治。我們凡夫對有為法沒辦法去抗拒,但阿羅漢內心有聖道,他可以入滅盡定;他內心入了滅盡定跟無分別智生起的時候,那個饑餓感受會消失,受、想、行、識都消失了。假設外境是真實存在的、我們的肉體是真實存在的,那就不應該消失,你是離心別有,你就不應該消失。事實上,當我們修我空觀、法空觀的時候,即使我們凡夫不能消失,我們修空觀的時候,也會感到這個肉體的感受降低,那也說明外境是由心所現。
 
佛陀弟子有一個叫畢陵伽婆蹉,一個大阿羅漢,這個阿羅漢年紀很大,但是還是到外面去托缽。他經常受到一個居士的供養,這個居士有一個小孩子,每當居士在供養阿羅漢的時候,這個小兒子就很歡喜到阿羅漢面前,抱著他的大腿玩來玩去,畢陵伽婆蹉尊者也很高興的摸摸他的頭,為他說一些簡單的佛法。有一天尊者又來到這個居士家,看到居士憂愁苦惱,尊者就問他說:你今天怎麼感到憂愁苦惱?他說:我小兒子前幾天被賊偷走,不見了!所在禅定當中,屈伸臂頃,以禅定力就把這個小兒給救回來。他身體沒有動,就是用定自在所生色,在禅定當中把他救回來。如果外境是離心別有,他怎麼做得到呢? 以我憂愁苦惱。這個尊者聽了以後,當下坐下來就入定。在禅定當中現出定自在所生色,就在禅定當中看到賊抱著這個小兒,准備坐船要偷渡到另外一個地方,把這個小兒賣掉。畢陵伽婆蹉
 
所以我們在行菩薩道之前要知道:我們很多的想法是錯誤的,但是透過經論的學習,可以慢慢的修正;因為錯誤的想法,很容易使令我們造業,所有的罪業都是因為煩惱引生,而煩惱的根本是無明,就是你不知道真相。不知道真相怎麼辦呢?只好跟著感覺走。不幸的是我們的感覺都是錯誤的。所以說菩薩應該修習六種智慧,來對外在的境相產生認識。我們看最後一段的「證成」,作一個總結:
 
壬二、證成
 
由此所說三種勝智隨轉妙智,及前所說三種因緣,諸義、無義,道理成就。
 
「由」前面的「三種勝智隨轉妙智」,這個「勝智隨轉妙智」是加行位的菩薩,乃至於通達位的菩薩;「及前所說三種因緣」,這是資糧位的菩薩,總共有六種智慧。這六種智慧,簡單的說就是「諸義、無義」。「諸義」就是當我們心一動的時候,「心生則種種法生」,我們隨著內心的活動,隨著自己心中的業力跟心中的作意,就生起種種的境相,乃至於讓自己受用;聖人也能夠使令「無義」,聖人入無分別智的時候,也能夠讓境相消失。從境界的出現跟境界的消失,知道唯識無境的「道理」是可以建立起來的。這個唯識無境,你要是修小乘的佛法,可能不是很重要,因為小乘佛法它偏重在我空,不強調法空,不一定要把外境空掉,反正因緣法存在,我不可得,我消失掉就可以了。但是因為菩薩的修學要修善,又要度眾生,修善、度眾生都必須要在人事中歷練,你是沒辦法逃避的。不能逃避,你就必須了解它的真相。
 
智者大師把凡夫的菩薩道,分成三類:第一個叫做事六度。就是你這個六度,都是在事相上執著,簡單說就是心隨境轉。我們剛開始行菩薩道,就是仰仗一份大乘的信心,就是一個宗教情操、一個大悲心,但是沒有智慧;所以我們在人事當中,我們這一念脆弱的菩提心,很容易被八風吹來吹去,使自己的菩提心很容易就退失掉,這個叫做事六度。第二個是理六度。理六度就是我們開始去自我反省,去觀察外境,其實外境是如夢如幻的,它是由我們自己的心所變現的。這個理觀就開始去觀照,內心跟外境的執取慢慢的脫落,就是開始修無住的法,但這個時候它的事修會比較忽略,這個叫理六度,它偏重在內心的觀想,當然這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第三個是理事無礙六度。到了一定的階段以後,他開始從觀想當中出來,在人事中作種種的歷練。在歷練的時候,他的菩提心跟境緣接觸的時候,多了一分的觀照力,他內心看到境相的時候,能夠知道這個影像是不真實的,是我們心所變現出來的,所以他能夠無住;但是雖然無住,他還是可以生心,去做他該做的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事業;他還是在無住當中,作他最大的努力。所以說理事無礙六度,它整個理論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唯識無境的道理上;就是你要能夠修習無住生心的觀法,你一定要有唯識無境的理論作基礎,否則你是觀不起來的。這一段是說明破除遍計執而證入圓成實的方法。
 
戊二、釋名(分二:己一略釋三性;己二廣所執性) 己一、略釋三性(分三:庚一依他起性;庚二遍計所執性; 庚三圓成實性) 庚一、依他起性(分二:辛一問所解法及所釋詞; 辛二答所釋詞攝所解法) 辛一、問所解法及所釋詞
 
這一段是解「釋三」相:「依他起、圓成實、遍計執」的名稱。這一科我們稍微回顧一下,看六十六頁,六十六頁它的主題是「乙二、所知相」。「所知相」有一個(丙一)「問」跟(丙二)「答」。在「答」當中,先有一個總答(丁一),再別答(丁二)。「答」當中分二:(丁一)「總標」中:「此略有三種:一、依他起相;二、遍計所執相;三、圓成實相。」這是總答。(丁二)「別釋」,各別的解釋,針對三相各別解釋。各別當中有六段:「一、出體;二、釋名;三、釋一異;四、辨品類;五、釋妨難;六、釋契經」。這一段的「釋名」就是在六科當中的第二科,各別的解釋三相的名稱。
 
我們回到第八十六頁。這一科是講到「所知相」的第二個重點「釋名」,前面是「出體」。「釋名」當中分成二大段:「一、略釋三性;二、廣所執性」。「略釋三性」當中有三科:「一、依他起性;二、遍計所執性;三、
 
圓成實性」。「依他起」當中又分成二小段:「一、問所解法及所釋詞;二、答所釋詞攝所解法」。
 
這個科我解釋一下。這個「三性」的說明都有一個問跟答,問都是問二個東西:第一個「所解法」,這個法是怎麼成立的?第二個這個名稱是怎麼安立的?一個是法怎麼生起?第二個名稱怎麼安立?回答的時候只有一個,就是從名稱的安立,來解釋這個法是怎麼生起,就是名稱跟法的生起是有關系的,你明白它的名稱,就知道法怎麼生起。這個當中,我們先看第一個「依他起」,第一個是「問所解法及所釋詞」:
 
若依他起自性,實唯有識,似義顯現之所依止。 雲何成依他起?何因緣故,名依他起?
 
「依他起」就是因緣所生法,就是有六根、六塵、六識。當根、塵、識的因緣法「攝用歸本」的時候,「實唯有識」,把它收攝起來,其「實」就是一念的心「識」,一個明了分別的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但是我們凡夫跟根、塵、識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似義顯現」的遍計所執,所以「依他起」是遍計執的「依止」處,就是你一定有依他起才會產生遍計執的。這樣子講,「雲何成依他起?何因緣故,名依他起?」那「依他起」是怎麼成立的?這是第一個問;第二個,什麼理由安立做依他起?這個名稱是怎麼安立的?第一個是問這個法是怎麼生起的?好,我們看回答的地方:
 
辛二、答所釋詞攝所解法(分二:壬一由依他生;
 
壬二由依他住) 壬一、由依他生
 
這當中有二段:「一、由依他生;二、由依他住」。這個「依他」有二個意思:第一個是「依他」而「生」,第二個「依他」而「住」。先看「依他」而「生」:
 
從自熏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
 
「從自熏習『熏』」這個「熏」應該改成「種」,「從自」類「熏習」的「種子」而「生」。這個「依他起」就是由「依他」而生。這個「依他起」是怎麼產生的呢?是從一個「自」類「熏習」的「種子所生」的,所以依他起的法是有種子的,不像遍計執完全從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這個「依他起」是有實「種」,有真實的業力跟名言種子所生的,所以它是「依他緣起故」,它要依托種種的因緣而生。比如我們看這個「花」,我們剛開始總認為「花」是自己產生的,有它獨立自主的體性,事實上不然,「花」的生起是依他,是由其他的因緣使這個「花」出現,它自己不能決定它的性質,不可以的。所以依他而生,就是說它的生起必須要假藉「他」,有外在的因緣而生起的,它自己不能決定它的性質,這依他而生。第二個「依他」而「住」:
 
壬二、由依他住
 
生剎那後,無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
 
依他起生起以後,它自己沒有能力使自己安住不動,因為它剛開始生起的時候,是靠其他的力量生起的,所以它不能決定;它的力量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因為你是由種子所生,那種子是「剎那」生滅,這個果報自然「剎那」生滅,所以它沒有能力使自己安「住」不動。這個叫「依他起」,就是依他而生,依他而住。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