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二六卷


 2024/4/19    熱度:294    下載DOC文檔    

第二六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十六頁,我們看「戊二」的「釋名」。(己一)這一科是解「釋三」相名稱安立的由來,這當中我們先看第一小科,「庚一、依他起性」。「依他起」的法,簡單的說,就是由業力跟心中的思想所變現的一切法,也就是說,所有色心的果報諸法都叫依他起。「依他起」這個「依他」有二層意思:第一個是依他而生,第二個依他而住;從這二個道理當中,說這個法是依他而起的。
 
依他起的生起,在《唯識三十頌》,天親菩薩有一個偈頌加以說明,他說:「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就是說依他起的生起,有二個主要的因素:第一個「由諸業習氣」,這個「習氣」就是種子,就是這些業力(善業、惡業)的種子;第二個「二取」,「二取」的種子,就是能取跟所取,簡單的說就是心中的愛取。就是說我們在果報的變換當中,第一個是由善惡的業力,第二個是由心中愛取的和合,使前一個果報結束的時候,又創造一個果報,使令依他起的果報相續不斷。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佛陀在說法的時候,很多的弟子來聽法,有天、人、阿修羅、餓鬼、大蟒蛇等等。為什麼有些人不來聽法?有些人可以來聽法?第一個,這些人對三寶有強烈歸依的心,就是有愛取,他心中對三寶曾經種下深厚的信心,曾經有禮拜、贊歎、供養的善根,所以能夠遇到佛陀的出世、能夠聽聞佛法,這是他的緣起的第一個理由,跟佛陀相遇。同樣跟佛陀相遇,為什麼有些人現天人相、有些人現餓鬼相、有些人現蟒蛇相呢?這個跟他業力有關系。有些人學了佛法以後,遵循佛陀的教法、遵循佛陀的制教,去作斷惡、修善,所以他善業強、果報莊嚴。有些人對三寶是有信心,他看到三寶的時候,禮拜、贊歎、供養,但是他離開三寶的時候,就開始放逸造業;有善根,可也有煩惱,所以他造了罪業,他就現出丑陋卑賤的相貌來聽法。這是解釋宇宙萬法,為什麼有些人能夠跟三寶相遇,有些人現出尊貴相,主要有二個因素:第一個你的業力,第二個你心中的愛取。
 
比如說,有些人他不到淨土去,二個同參道友,他們「相約在來生」,希望來生再見面。這個宇宙萬法,我們死了以後,心識隨業力飄動,你怎麼知道你們二個業力會飄在一起呢?有二個因素要記住:第一個,你們要有共同的業力,要能夠相約在來生,二個人都要有做人的業力;你要是做三惡道的業力,怎麼可能相約相見?相見的話,可能一個是人,一個是狗,對不對?所以二個人要同時做人、二個人要同時相遇,你要有共同的業力。第二個,要有一個堅定的愛取,彼此間有共同的希望,我也想見到你,你也想見到我,互相的憶念。由於業力跟心中愛取的和合,這個果報就會出現:「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這個理論是從《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開展出來。
 
《念佛圓通章》它的本意是說:有些人很容易生長在有佛的世界、有些人就很難跟佛見面,這當然不是佛陀的偏心。在經典上的解釋是說:佛陀的內心,「十方諸佛憫念眾生,如母憶子」,做母親的是不斷的去憶念兒子,希望跟兒子見面;但問題這不是單方面,就是兒子很少去憶念母親: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生長在佛世,有些人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地方。所以從《念佛圓通章》裡面,開展出你來生要生到淨土,有二個重要的因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見佛有二個因素:第一個,你今生見佛,現生見佛,現前;或者當來,臨終的時候,往生淨土:這當中,都必須要憶佛,你心中對佛陀有很大的意樂、歸依的心情,就是信願具足。第二個,你要創造一個念佛持名的業力。所以依他起的法:第一個,你心中有強大的希望,你希望能夠到淨土去、你希望來生做大國王、你希望你來生做什麼事情,你一定要有一個希望來引導你的業力,當希望跟業力和合的時候,這個依他起就出現了。因為它的出現,是依托你的業力跟心中的愛取,所以這個果報本身,它自己不能生起,它自己不能生起,所以依他起,這個道理是這樣子的。
 
庚二、遍計所執性(分二: 辛一問所解法及所釋詞; 辛二答所釋詞攝所解法) 辛一、問所解法及所釋詞
 
這當中的內容,也是一個問,「問所解法及所釋詞」,這個法是怎麼生起的?名稱是怎麼安立的?回答當中,也是回答一個……。它名稱的安立,就收攝這個法是怎麼生起。我們看問的部分:
 
若遍計所執自性,依依他起,實無所有似義顯現。雲何成遍計所執?何因緣故,名遍計所執?
 
「遍計所執」,我們是面對「依他起」這些色心的果報,產生一個「似義顯現」,在無所有的體性當中,產生一個相「似」的我相、法相的境相出「現」,就是「似義顯現」,既然是「遍計執」,簡單的說就是「似義顯現」。它是怎麼成立的?它又是什麼理由而安立「遍計執」?提出二個問題。這當中,也是以一個問答,來總攝二個問題,就是「答所釋」的「詞」,這名稱是怎麼安立的?
 
辛二、答所釋詞攝所解法(分二:壬一由生顛倒; 壬二由無自體) 壬一、由生顛倒
 
這當中有二段:「一、由生顛倒;二、由無自體」。它的生起是「由顛倒」而「生」的,我們看論文:
 
無量行相意識遍計,顛倒生相故,名遍計所執。
 
這個「遍計所執」,它的生起有一個因跟果,它為什麼會有遍計所執呢?就是他內心這個第六「意識」,我們先看「意識」這二個字,這個「意識」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它能夠生起「無量行相」的「遍計」,這個「遍計」就是普遍種種的計度分別。第六意識它有所謂的計度分別,所以它能夠攀緣過去、現在、未來,在空間上攀緣十法界,所以它的計度是「無量行相」的,沒有障礙的,沒有時空障礙的計度,這是「遍計執」之所以生起,就是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它要計度分別,一定要跟依他起的色心諸法接觸,接觸了以後,產生一個「顛倒生相」,結果就產生一個「顛倒」。「顛倒」就是說,本來它是黑的
 
,你看做是白的,這叫「顛倒」。就是一個錯誤的我相、法相的相貌生起,這個就叫「遍計執」。這個「顛倒」,比如說我們在晚上看到一個繩子盤繞在地上,我們的眼睛看到繩子的時候,竟然在內心產生一個蛇的影像。這蛇的影像是怎麼回事呢?叫做「顛倒」,因為它本來是繩子,結果出現蛇的影像,這個就是「遍計所執」,它的生起是由「顛倒」而生。
 
壬二、由無自體
 
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
 
這個「遍計執」,它自己的體相是不存在的。不存在那怎麼有呢?是由於心中「遍計所執」的妄想,才有影像的;就是說它這個相貌,是在「遍計所執」的妄想才可以得到,當妄想消失的時候,這個影像就消失了,這個情況叫做「情有理無」。當我們情執生起的時候,它影像是出現的;但是當這個情執消失了以後,這個影像就消失;它只存在我們心中的遍計執當中,這個影像才會出現。所以我們修止觀的時候,要把依他起跟遍計執分清楚。依他起是由阿賴耶識的種子生起的,不管你是不是起情執,它就是會生起的;但遍計執不是。所以依他起叫因緣有,遍計執是顛倒有。你面對依他起的時候,加上你自己的名言分別,產生一個錯誤名言的計度分別,它才出現的。
 
我們佛學院,幾年前有一個居士來掛單。很湊巧,他來掛單一個禮拜左右,有一個法師的貴重物品丟掉了。這個在僧團是件大事情,殺、盜、YIN、妄是根本重戒。在僧團是這樣,我們無事不惹事,但是有事也不能怕事,有事就要處理、就要面對,就召開執事會議。這到底怎麼回事?後來有一個執事法師說:這個居士,我以前認識他,這個人有很多的偷竊前科。他就描述很多的過程。這當中,種種的證據,都顯示這個貴重物品,很可能是那個新來的居士偷的,只差沒有直接的證據而已。這個執事會議開完以後,你說奇不奇怪?我們以後看到這個居士,就看他像個賊的樣子(眾笑),看他的走路的姿勢、看他的眼神、看他的講話,诶,這個人就是個賊相。後來,這個貴重物品找到了(诃──)。找到以後,我再去看他:诶,這個人很善良啊!(眾笑)那你說當初那個賊的影像是怎麼生起的呢?就是你心中的妄想──那個影像,你那個妄想消失的時候,那個影像就沒有了,那個影像是你心中捏造出來的,這個就是遍計執。
 
我們一個人的生命當中,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活在遍計執。比如說你看這個花,你只有在第一剎那看到這個花的自相、看到它的依他起──第一剎那。等到你第六意識活動的時候,你說:诶,這個花很漂亮!我上次也看到一朵花跟這個花一樣。你就開始攀緣這個花怎麼樣,它多少錢,這個花我可以拿來供佛,怎麼樣……,你就開始活在心中的妄想。所以依他起的法,它只是一時的刺激,就是前五識的自性分別,只有一剎那;後面的因緣,都是活在遍計執,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遍計執當中打轉。這個遍計執,它是由顛倒所生,而且它是沒有自性的,它沒有自體的;依他起的法,你不能說它沒有自體,它雖然剎那剎那生滅,但是有它暫時存在的假名、假相、假用,這個是不能忽略的。因為你行菩薩道,你還是要靠依他起來攝受眾生;但是遍計執是一文不值,是我們所要對治的,修止觀所對治的就是遍計執。
 
庚三、圓成實性(分二: 辛一問所解法及所釋詞; 辛二答所釋詞攝所解法) 辛一、問所解法及所釋詞
 
這當中也是一個「問」跟「答」,我們先看「問」:
 
若圓成實自性,是遍計所執永無有相。 雲可成圓成實?何因緣故,名圓成實?
 
「圓成實」就是在「依他起」當中,我們修學我空觀、法空觀,消滅心中的「遍計執」──心中由妄想所捏造的我相、法相,使令這個我相、法相,這個錯謬的影像,「永無有相」,究竟消滅,這就是所謂的「圓成實」。「圓成實」就是「遍計本空,依他如幻,悟入圓成實」。那這「圓成實」是怎麼安立的呢?提出這個「問」,這以下回「答」:
 
辛二、答所釋詞攝所解法(分二:壬一由無變異性; 壬二由最勝義) 壬一、由無變異性
 
這當中有二科:「一、由無變異性;二、由最勝義」。這個科打錯了,「壬二」的第二科是「由最勝義」,它是有最殊勝的義理。好,我們先看第一科「由無變異性」。這個圓成實的安立,第一個理由是:
 
由無變異性故,名圓成實。
 
這個法之所以能夠稱為圓滿成就的真實法,是因為它沒有「變」化「性」。就是說,依他起這個世俗谛的法是變化的,因為它是一個果報諸法。比如說,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是個人,但是你來生不一定是個人、你前生也不一定是個人,我們的果報體,有時候是天人相、有時候是人相、有時候變成一只螞蟻,所以依他起是不斷的剎那剎那變化,隨順業力跟思想變化;但是在變化當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法,這個就是「圓成實」,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這個是「無變異性」。
 
壬二、由最勝義
 
又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 由最勝義,名圓成實。
 
這個「圓成實」,它是聖人的「清淨」心,就是所謂的無分別智,它是由聖人無分別智所攀緣的境界,不是凡夫有所得的心所能夠攀緣的。而且在「一切」的「善法」當中,是「最」為殊「勝」的,因為它「最」殊「勝」,所以稱為「圓」滿「成」就真「實」之法。我們一般所造的善法,叫做有為的善法;圓成實的法是無為的善法。有為的善法招感人天,無為的善法招感涅槃。這個地方要注意──「依他起」,不管怎麼樣的莊嚴、怎麼樣的安樂,這個地方是不能當依止處的。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不管你一生當中度了多少眾生,你廣度眾生如無相好佛、你蓋了八萬四千個大塔、你積集了無量無邊的善法,這個都不能當作歸依處,因為這都是遷流之法。那我們菩薩雲何應住呢?就是圓成實性,我空、法空的真理。為什麼依他起不能安住呢?因為依他起,它有所得,就會有所失。你有快樂,你一定會有痛苦;你有得到,就一定會失掉。
 
不要說佛法,你看中國的《易經》就是這個道理。《易經》在論斷一個人的生命,以陰陽五行的生克來判定,就是這個大運跟流年,反正吉凶的神煞就這麼多,你小時候命運好,你很可能中年晚運就不好;你小時候命運不好,你後面很容易苦盡甘來:就是你是先把福報享盡,還是享到後面去。所以,這個有為諸法,是興久必衰,衰久必興的。這個地方,佛陀提醒菩薩:不管你一生造多大的功德,這個都不能當依靠的,你不能在這個地方打妄想,趕快回到圓成實,這是所有聖人大安樂的依止處;這個依他起,它只是一個假名、假相、假用的過渡時期,我們在利益眾生的一個方便,不能安住在這種功德相;「最勝義」的三世諸佛所安住的,是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理。好,這個地方,我們簡單的說明三相名稱的安立。
 
己二、廣所執性(分二: 庚一顯二遍計成所執性; 庚二釋由品類能遍計度) 庚一、顯二遍計成所執性 辛一、總標
 
前面是略說三相,這以下是「廣」釋「所執相」。菩薩所對治的是遍計所執,所以有須要把遍計所執的相貌,詳細的開展。這當中有二段:「庚一、顯二遍計成所執性;庚二、釋由品類能遍計度」。先說明「遍計所執」的相貌,再說明它生起的差別「品類」。看「遍計所執」的生
 
起相貌,看「總標」:
 
復次,有能遍計,有所遍計,遍計所執自性乃成。
 
這個遍計執的相貌有二個:第一個是「能遍計」的心,第二個是「有所遍計」的境。你能夠產生妄想,一定有一個能打妄想的心,跟你所接觸的境界,這二個要和合。看「征釋」,先看「征」問:
 
辛二、征釋(分二:壬一別征;壬二隨釋) 壬一、別征
 
此中何者能遍計?何者所遍計?何者遍計所執自性?
 
什麼是「能遍計」的心呢?什麼是「所遍計」的境界呢?這二個合起來,什麼叫做「遍計所執」的「自性」?提出三個問,這以下回答:
 
壬二、隨釋(分三:癸一能遍計;癸二所遍計; 癸三遍計所執自性) 癸一、能遍計(分二:子一出意識體;子二釋有分別) 子一、出意識體
 
回答當中,我們先看「能遍計」。「能遍計」當中,先說明它的自體,「出意識體」:
 
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
 
我們為什麼會產生妄想?這個妄想、執著是怎麼產生的?這些妄想就是因為我們有第六「意識」、有心識。你說這個「花」,它為什麼不打妄想?因為它沒有第六意識。有第六意識,怎麼就會「遍計」執呢?因為它有一種強烈的「分別」功能。前五識它只有自性分別,所以前五識雖然也有明了性,但是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它只是一種直覺的反應,不帶名言。但是這個第六意識,它能夠回憶過去,產生「隨念分別」;它可以憶想未來,產生「計度分別」;它有尋思,有種種的「名言分別」:所以它就產生一種「遍計執」。這個遍計執的主要功能,就是第六意識。不過這個地方,大家也要注意,第六意識的分別也不一定是錯。二乘的學者,他是把第六意識消滅;但是大乘佛法,是認為第六意識要轉變,你應該把第六意識的分別,用來分別佛法,是這個意思。
 
子二、釋有分別(分二:丑一征;丑二釋) 丑一、征
 
「釋有分別」中,有「征」跟「釋」。
 
所以者何?
 
這是什麼理由?為什麼第六意識有分別,就產生遍計執呢?這以下回答:
 
丑二、釋(分二:寅一顯二因生;寅二顯名遍計) 寅一、顯二因生
 
由此意識,用自名言熏習為種子,及用一切識名言熏習為種子,是故意識,無邊行相分別而轉。
 
第六意識怎麼會產生遍計執呢?這當中有二個情況:第一個,它的妄想執著是根據獨頭意識,就是根據自己的「名言」、根據自己的思想所引生的。第六意識有獨頭意識:假設第六意識沒有依止前五識的幫忙,它不能攀緣現在;但是他可以坐在那個地方,眼睛一閉,回想過去、預測未來。這種對於過去跟未來的境界,它能夠用自己的思想活動,把它變現出來,這個就是它能夠產生遍計執的第一個理由,它有獨頭意識。第二個,它也可以用五俱意識來攀緣現在的境界,就是「及用一切識」,這個「一切識」就是前五識。第六意識也可以跟眼睛、耳朵合作,攀緣現在的色塵、聽現在的音聲;依止現在五塵落謝的影像,再加以種種的妄想,產生遍計執。所以這個遍計執,它有獨頭意識的遍計執,也有五俱意識的遍計執,獨頭意識攀緣過去、未來,五俱意識攀緣現在。我們看總結:
 
寅二、顯名遍計
 
普於一切分別計度,故名遍計。
 
所以這個遍計執,就是第六意識的名言分別。在心理學,習慣作一個測試,拿一個透明的杯子,裝一半的咖啡,讓你來看,說出你的感受怎麼樣?有些人是比較知足、比較樂觀的,他過去熏習這樣的思想,他看到那半杯的咖啡:「唉呀,太好了!還有半杯咖啡可以喝。」他非常歡喜。有些人是比較悲觀的思想,他看到這半杯咖啡,是看
 
到上面空的這一部分,他容易看到失掉的這一部分,得到的這一部分他很少看到,這是悲觀主義者。就是說,如果你是樂觀主義者,容易知足的人,你比較容易產生快樂,你快樂的時間會多一點;假設你是悲觀主義者,你經常看到的都是生命的缺點、生命的遺憾處,你的所緣境都是在這個地方打轉,你就容易產生痛苦,產生痛苦的因緣會多一點。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它的意思是說,雖然我們的快樂、痛苦,跟業力有關系,但是諸位要曉得:業力的受用只有一剎那,真正業力受果報只有直覺,就是前五識只是第一下的刺激;後面第六意識接手以後,那就看你怎麼想。所以前五識的業力,除非你的業力真的太差了,你那個饑餓的感受,會一次一次的刺激;因為前五識的感受叫生受,如果說你真的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沒有房子住,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刺激;假設基本的生活所需沒有缺乏的話,那這個遍計執、這個名言分別,在你生命當中,是很大的主導作用。有時候我們逆境現前,那是一個果報,我們不能改變;那個果報刺激以後,它就消失了;但是你心中的妄想揮之不去,在心中不斷的纏繞,會跟著我們幾十年,乃至跟到來生去:所以你不能忽略這個遍計執,就是那個內心的感受,內心的感受是最強烈的,而且它影響你的時間最持久。其實前五識的果報,由業力所變現的感受,只是一個直覺,一剎那就過去,一剎那一剎那的過去,因為前五識只能夠攀緣現在;但是到第六意識,把前五識的影像收集起來以後,你讓第六意識分別起來,那不得了!你的快樂、痛苦,第六意識這個名言的計度分別,它是主導的作用。所以不是說你善業強,你就快樂,這不一定!其實這個第六意識的名言,占很重要的因素。
 
癸二、所遍計
 
前面的能遍計,是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跟五俱意識的名言分別,那它所遍計的是什麼呢?
 
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計。
 
我們之所以打妄想,一定是根據這些因緣所生的色心果報諸法,才能打妄想。有人就問:圓成實性跟遍計所執性,為什麼不是所遍計呢?因為圓成實性,非所緣故。我們攀緣不到圓成實性,你攀緣不到它,你當然不可能對它打妄想,所以圓成實性是非所緣故。第二個,遍計執是非存在故,它根本不存在,所以你也不能對它打妄想,所以所有的妄想,都是依止「依他起」的。這是說明「所遍計」。第三段作一個總結:
 
癸三、遍計所執自性(分二:子一成所執性; 子二釋由此相) 子一、成所執性
 
又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計, 此中是名遍計所執自性。
 
「由」於「此相」,這個「此相」,包括能遍計的第六意識的名言分別,也包括我們這些外在「依他起」的和合,內因、外緣的和合,使令這個「依他起」相,轉「成
 
遍計」所執相,這個就是「遍計所執」的「自性」。我們再看第二個,什麼叫「此相」呢?
 
子二、釋由此相
 
由此相者,是如此義。
 
就是包括能遍計的第六意識、所遍計的依他起,這二個合起來叫做「如此」,就叫「此相」。
 
庚二、釋由品類能遍計度(分二:辛一問;辛二答) 辛一、問(分二:壬一總問;壬二別問) 壬一、總問
 
前面的一段,是說明遍計執,它的能遍計跟所遍計的相貌;這以下說明遍計執它生起的過程當中,有什麼差別的種類?這當中有「問」跟「答」,先看「問」:
 
復次,雲何遍計能遍計度?
 
這是作一個「總問」。「能遍計度」的第六意識,它是怎麼生起「遍計」的?這個「能遍計度」的第六意識,是如何生起「遍計」的?它的過程如何呢?提出「總問」,這以下「別問」:
 
壬二、別問
 
緣何境界?取何相貌?由何執著? 由何起語?由何言說?何所增益?
 
它的所「緣境」是什麼?它是「取」著什麼「相貌」?它是依什麼而生起「執著」?依什麼而造作種種身「語」的業力?根據什麼而「言說」?最後產生一個什麼樣的結果?總共有六項的差別。就是這個遍計執,它是怎麼生起的?生起以後是怎麼變化的?最後產生什麼結果?提出這個問,這以下回答:
 
辛二、答(分二:壬一別答;壬二總答) 壬一、別答
 
回「答」當中有二段,第一個「別答」:
 
謂緣名為境;於依他起自性中取彼相貌;由見執著;由尋起語;由見、聞等四種言說而起言說;於無義中增益為有。
 
這個遍計執,當然一定是有一個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它第一個接觸的是依他起,所以在「緣名為境」之前有一個相,一定有一個相,但是這個相,是不帶名言的相,就是依他起的相。當我們跟這個相接觸以後,第一個對這個相安立了很多的名言。比如說,你看到這個花,你對這個花要打妄想,你一定要先出現花的共相,因為當你沒有生起花的共相,你只安住在這個花的自相,你的心就不能動。當你生起花的共相,這個時候,你的心就脫離了依他起,就回到你心中花的影像。因為花是共於一切的,這個講堂有花,大殿也有花。所以,當你對一切法安立名言的時候,其實你對外境已經脫鉤,你開始注意心中的名言。
 
所以我們面對依他起,第一個是看到它的影像,第二個安立名言。當你心中安立名言的時候,你再也看不到依他起,你開始看到你心中的名言。所以我們看到依他起,只有一剎那的時間而已;第二個剎那,你心中安立名言以後,你開始注意你心中的妄想,你再也不注意外面是怎麼回事了,你開始對所緣的依他起安立名言。
 
第二個,在「依他起」當中產生「相貌」,你根據心中的名言,把「依他起」的法,變現出很多很多差別的「「相貌」。如果這個人是比較樂觀知足的,他會變現出比較美好的相貌,他心中受用美好相貌的可能性會比較大;如果這個人比較不知足、比較悲觀的,他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因為他名言是安立比較不好的名言,他就容易變現比較丑陋的、有缺陷的相貌,讓自己受用。總之,因為名言的作用,他心中會產生很多很多美好的相貌、或者是丑陋的相貌出現,讓自己受用,而這個相貌,已經跟外在的相貌,產生很大的差距。
 
第三個「由見執著」,這個相貌生起以後,我們開始產生強烈的執著,就是有這個「見」。這個「見」,就是由於長時間的顛倒推求,產生一種錯誤的智慧、一種判斷力,你認為這件事情是這樣子的。比如說,有些人他過去生可能對水有一些不好的經驗,他看到水的時候,安立不好的名言,就出現丑陋的相貌,總是假設水要傷害你,而且你認為這個想法是對的,不能改變了,就是產生「見」。由這個「見」,就產生「語」,帶動了「尋」思,這個尋思就開始造業,當然這個業應該也包括了身業,這個地方只是以語業來做代表。就是由這個「見」,去執著這個相貌,就會采取行動。這個地方是把遍計執,從你心中安立名言,然後變現影像、產生執著、最後推動你去造業,其實這個過程是結束了。後面的二段是補充說明,把它的前因跟後果,再作一個總結。
 
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名言出現呢?「由見、聞等四種言說而起言說」。我們從過去跟今生的生命經驗當中,我們有種種的「見」,我們親自看到很多很多色塵的影像;或者「聞」,我們曾經聽過什麼音聲;或者「覺」,這個覺包括了鼻、舌、身,我們的鼻、舌、身有種種的感受;見、聞、覺、知這個「知」,是指第六意識。也就是說,我們從過去跟今生的經驗當中,產生很多的感覺,跟著感覺走。所以我們從生命的見、聞、覺、知當中,去安立了名言,這個名言是這樣安立起來的。最後的結果,就從一切法是無常、無我的因緣法當中,產生一個真實的我相、法相的相貌出現。從我空、法空的真理當中,就變現一個我相、法相的真實相,讓自己來受用,這個就是它的結果。
 
這個遍計執,我們如果回憶一下,你應該對遍計執也會有所了解。比如說,有時候我們肚子很餓,我們會觀想一些美好的食物:這個東西吃起來多麼的美味!但是你實際去吃的時候,你感覺沒那麼好吃;所以回憶有時候比真實更好。(哈──)就是說,其實我們心中想的跟實際的情況,的確是有距離,而這些距離就是遍計執。我們靠直覺安立名言,由這個名言,捏造很多的想象出來,所以我們對生命開始產生錯誤的判斷,這個是一個造業的起因。最後「總答」:
 
壬二、總答
 
由此遍計,能遍計度。
 
由於整個「遍計」執的名言、相貌、執著,最後造業,就構成了「遍計」所執的整個過程。這個地方,佛法的意思是說:沒有錯!我們應該要斷惡,我們應該斷除這些殺、盜、YIN、妄的罪業,這是應該的。但是,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業是怎麼產生的,那你只是靠信心來斷惡:佛陀叫我不能做這件事情,我就勉強自己不做。你這樣的一個持戒,是一個壓抑性的持戒。就是說你沒辦法讓煩惱停下來,但是你又不敢去做。你為什麼不敢做呢?完全靠宗教情操的信心在資持著你,你這樣的持戒,是非常辛苦,而且效果非常有限的。因為你來生的時候,當你的煩惱釋放出來,有時候比今生更嚴重,因為壓抑的結果,它會產生反彈的力量。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我們剛開始靠信心,這是正確的;但是進一步你要知道,為什麼一個人會有造業的傾向呢?造業心理學,他為什麼會造業呢?一切法因緣生,它一定有它的根源。哦,因為我們心中產生妄想,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對的、是快樂的,其實這是錯誤的判斷。我們心中對外境,產生一個不真實的想象,然後誘惑自己去造業;你心中不真實的想象,當你知道這個道理以後,你就容易控制你的心念,這就是我們講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如果不知道心中想象錯誤,你一直認為心中的想象是對的,你很難修行,非常難修行,你就是心隨妄轉。就是你有什麼想法,你就做什麼事,一點克制力都沒有。特別是淨土宗的學者,很多人都犯了這個毛病。憨山大師說:很多的念佛人,只知道念佛,他不知道調伏心中的妄想,結果變成「佛只聽念,妄想只聽長。」他心中不斷的打妄想,當然他的妄想都是靠這個娑婆世界,心中有很多的愛、很多的恨,這個心中的結,都是纏繞。雖然他心中有佛號,變成佛號跟妄想並存,到臨終的時候,佛號現前、妄想也現前,妄想是熟境界,多生多劫的熏習栽培,念佛只有今生栽培,結果你的佛號被妄想吃掉。就是說,你平常就應該用止觀跟佛號,破壞你的妄想,而不是念佛歸念佛,打妄想歸打妄想,這樣是不對的。所以祖師強調:你一定要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之要務」,你要試著用你的佛號,去動搖、去破壞這個妄想。遍計執它是一個造業的根源,你不動搖它,你的生命就不能改變;那你念佛,只是在生命當中多了一個善業,如此而已,你要扭轉生命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地方,佛陀慈悲告訴我們:為什麼一個人會造業?就是「緣名為境」,先產生一個名言思想,然後從思想當中,變現很多虛妄的相貌,然後認為這個相貌是真實,產生執著,最後,因緣出現的時候,就推動我們的身口去造業,就是這麼回事。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你心中所想的一切境界,都是錯誤的,剛開始先否定自己、先否定自己。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我回答二個問題: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雖然「六七因中轉」,在一生當中,不一定能夠完成;但在修行中,除了求生西方以外,身口意要如何實踐,才能夠往此方向進行?
 
答:「六七因中轉」,其實就是第六意識,因為第七意識不能修觀,第七意識的轉,它自己也不能作主,其實是第六意識的轉。問題是,第六意識是變化多端,它能夠攀緣過去、攀緣現在、攀緣未來。所以我們一般來說,「六七因中轉」的轉變,就是剛開始先持戒,先成就善業力;第二個就修止觀。持戒,當然大家知道,佛陀的戒法,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你心裡面要有一個底線,你心中要畫一個標准出來,持戒的精神──有所堅持,有所讓步。不管是自利也好、利益眾生也好,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個底線的,踩到這個底線,那大家就是依法辦理,一定要有一個底線的。持戒之余,你要修止觀,就是我們剛剛說的,觀察「妄想無性」,去修空觀。空觀的意思,不是要你空掉外境,這個外境,依他起你不要空,你要空掉的是心中的遍計執、你心中的妄想。所以,剛開始它是一個內觀,就是你打什麼妄想,你告訴你自己:事情不是這樣子。你先觀察「達妄本空」,這個妄想是虛妄的,然後你再念佛,那這個念佛就有力量了。所以修止觀,就是破壞你心中的妄想,就是做這件事情。那妄想一次一次被你破壞以後,你心中的正念就強,你自己就可以作主,而不是妄想作主,這個時候就是「六七因中轉」。當然這個都必須以持戒作基礎,因為你犯了戒,你就很難修止觀,你心裡的恐懼不安,你止觀就修不起來。所以持戒,它會讓你的身心安定,有助於止觀,雖然它不是究竟,但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問:有法師說:「淨密雙修的功德最大,單修淨土念佛法
 
門功德小」;但是又有另外一個法師說:「一心念佛,成就最快」:二位法師都是有德行的修行者,究竟哪一種說法最為正確?
 
答:蕅益大師說:法門很多,有些人適合專修,有些人適合兼修,這是不決定的。有些人他專修念佛法門,他很得力,他喜歡越簡單越好;有些人他法門修得越多,他對淨土越容易歸依,你勸他專修念佛,他修不進去,他必須要兼修。這二個法師說的都對。喜歡簡單的人,他就會喜歡修總持,一句佛號,「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但是有些人他喜歡廣泛的修學,他讀《華嚴經》《法華經》,他愈廣,他對淨土愈越容易產生歸依,這個因人而異。不過,有一個地方要注意:不管專修也好、不管兼修也好,禅密雙修、或者淨密雙修都好,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凡夫的心是不平等的,所謂的兼修,一定有一個主修,還有這個「副」,有一個正行跟助行。兼修,你要看誰兼誰?(哈哈)你看禅宗也說禅淨雙修,但是禅宗的禅淨雙修,他是念佛以後,參念佛是誰?他重點不在對佛號的歸依,他是念完佛以後,觀想為什麼我能夠念佛?他是去找出那個佛性。我們禅淨雙修,我們是以佛號為主,以觀照力來破除佛號前面的妄想,它是用般若的智慧來掃掉妄想、來幫助佛號的相續。所以你的動機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我非常贊成所有的兼修,禅淨雙修也好、淨密雙修也好、廣修八宗都好,但是你要知道你的正行是什麼?你的目標在哪裡?你來生的歸依處在哪裡?這是重點。就是什麼是你的主行?那其他是眷屬。你掌握這個重點,你怎麼修都可以。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