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二七卷


 2024/4/19    熱度:291    下載DOC文檔    

第二七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十一頁,「戊三、釋一異」。
 
本論整個修學綱要有三個重點,就是大乘的境、行、果。所謂的「境」就是甚深見,「行」就是廣大行,「果」就是究竟果,有三個重點。我們現在這一科是講到「甚深見」,就是身為一個大乘的菩薩,我們在行菩薩道之前,我們應該如何觀察生命的真相?講這個重點。這個甚深見,無著菩薩分成二個重點來發揮:一個是「所知依」,一個是「所知相」。「所知依」是講到生命的依止處,或者說是生命的根源;「所知相」是講到生命的差別相。「所知依」跟「所知相」相互的關系,可以說是一種體用開合的關系。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把生命作一個開展,所謂的依體起用,就顯現出「所知相」,有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跟圓成實相,這麼一個多彩多姿、變化多端的生命;如果我們把生命作一個縮合,攝用歸體,就回到現前一念心識、這阿賴耶識,就是「所知依」。所以「所知依」跟「所知相」,是一個體用開合的關系。
 
蕅益大師曾經說過一句話:「宇宙無非旅泊,而泊宇中者,究竟是什麼人?」第一話就是對生命的開展,說宇宙無非是一個旅泊,生命它是不斷的相續變化,我們前生可能是一只螞蟻,今生變成一個人,來生變成一個天人,所以人生就是一個暫時的過客,它是很多很多剎那剎那生命相續的點,串成一個復雜變化的人生,所以我們只是一個過客。「宇宙無非旅泊」就講到「所知相」,講到三相生命「即空、即假、即中」的差別。但是這麼一個復雜的生命,到底是誰在那個地方流轉?「流轉三界中,流轉者誰?」簡單的說,就是現前一念心識在流轉。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很多的種子,不斷的不斷的變現很多差別果報讓自己受用。所以,我們在了解「所知依」跟「所知相」,就是用「體、用」的關系,就能夠了解。
 
第二七卷
 
戊三、釋一異(分二:己一問;己二答) 己一、問
 
這一科是「所知相」,當中有六段:第一段是「出體」,第二段是「釋名」,現在是第三段的「釋一異」。前面一科的「釋名」,說明三相各別的內涵;這一科「一異」是解釋三相的互相關系,它們之間互相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說明這個道理。「釋一異」當中分成二段:「一、問;二、答」。我們先看「問」:
 
復次,此三自性為異、為不異?
 
生命的差別相貌有「三」種:那這三種是差「異」的?差「異」就是說彼此間的性質是各自獨立的,沒有任何關系的,叫差「異」;或者說是「不異」?這「不異」就是相同,彼此的性質是完全相同的?這是把三相的關系,到底是相互的差異?或者彼此是相同?提出一個問,這以下回「答」:
 
己二、答(分三:庚一雙非;庚二依一自性標三異門; 庚三別釋三性成異門義) 庚一、雙非
 
回「答」當中有三段:「一、雙非;二、依一自性標三異門;三、別釋三性成異門義」。先看「雙非」,先作一個回答:
 
應言非異非不異。
 
這三者的關系:說是「非異」,就是互相含攝叫「非異」,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彼此間是互相含攝的叫做「非異」;「非不異」,是各有體相,雖然互相含攝,但是三個法都有它各自的體性跟相貌,它各有體相的。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非異非不異」的意思,後面的論文,論主無著菩薩說:在三相當中,它是以依他起相來作基本的。也就是說,從依他起的法當中,我們內心跟依他起接觸,產生心中的妄想,安立做遍計執;那我們修習我空觀、法空觀,把心中的妄想消滅了,安立做圓成實。換句話說,這三個法是以依他起作基礎的,當我們是覺悟的時候,安立做圓成實;當我們對依他起產生迷惑,安立做遍計執:所以這三個關系,主要是以依他起相,來作一個基本點。
 
庚二、依一自性標三異門
 
謂依他起自性,由異門故,成依他起。 即此自性,由異門故,成遍計所執。
 
即此自性,由異門故,成圓成實。
 
我們先看三相是怎麼安立的。「依他起自性」是「由異門故」,有很多差別的因緣。我們知道這個「依他起」,主要就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生,這個種子有很多很多的業力種子、名言種子、我見種子,有很多差別的種子因緣,而成就依他起的法。「即此自性,由異門故,成遍計所執」,也是因為「依他起」。我們面對「依他起」的時候,「由異門故」,這個「異門」就是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去接觸這些因緣果報的時候,內心產生一種相似的影像,這個影像跟外在的境界有一點相似,但是不完全一樣,這種影像生起的時候,我們說這個叫「遍計執」。每一個人打妄想是很多,所以這「異門」就是很多的計度分別,就產生很多的相似影像,這個相似影像,唯識學安立做「遍計所執」。「即此自性,由異門故,成圓成實。」當我們修學了佛法,開始回光返照,不管持咒也好、念佛也好,總之,你要把心中的影像消滅掉。當我們開始去消滅心中的影像,恢復本來面目的時候,這個時候安立做「圓成實」性,破除「遍計執」而開顯「圓成實」性。當然破除的方法也是很多很多,所以它叫差別因緣。
 
所以,本論把生命的相貌分成三相,這三相以「依他起」作基本。我們今天這一念明了的心,接觸了「依他起」,如果我們今天是產生迷惑顛倒,我們就活在自己的相似影像,這個叫做「遍計執」;我們開始去消滅心中的影像,這個時候就證得「圓成實」;然後進一步,再證得「依他起」。這個地方,我們講一個譬喻,我們講「水」。水的體性是濕性,這個水如果遇到了石頭、或者風吹的因緣,石頭的碰撞因緣,就產生很多的波浪。這個水,就表示「依他起」,因緣所生的法;這些變化的波浪,是心中的影像,就是「遍計執」;不管你這個波浪打得多高,變化有多大,它的濕性永遠不改變的,這個濕性就是「圓成實性」。我們從這個水、波浪跟濕性的關系,就可以了解三相是互相含攝,而且是各有體相的,叫「非異非不異」。
 
庚三、別釋三性成異門義(分三:辛一成依他起;辛二成遍 計所執;辛三成圓成實) 辛一、成依他起(分二:壬一征;壬二釋) 壬一、征
 
什麼叫「三」相的「異門」?前面只是講到差別因緣,這裡把差別因緣的意思講出來,有三段,先看「成」就「依他起」。這當中每一段都有一個問跟答。
 
由何異門,此依他起成依他起?
 
壬二、釋
 
依他熏習種子起故。
 
這個地方是講到「異門」。是什麼樣的因緣產生「依他起」呢?有二個因緣:第一個是「依」托「他」法的「熏習」。依他起的法要生起,第一個要現行熏種子,我們一定有很多現行的身口意的造作,這個造作會產生種子,成就一種因相,一種潛伏的善惡功能,這個就是依他起的其中一個相貌,因相;這樣的一種功能,時機成熟的時候,表現成一種身心果報,「種子起故」,種子而生起現行,這個叫果相。所以,依他起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因相跟果相的成立。為什麼叫「依他」呢?就是我們內心不管是成就善惡的功能、或者表現可樂不可樂的果報,這個法都是無自性的,它自己不能決定它的性質,必須是由它法來決定,所以叫做依他而生、依他而住。比如說,我們今天看到這朵花,這個花是個果報相,因為它是一個現行法。一般我們看到花的時候,心中會產生一個相似影像,一個花的影像,我們會認為這個花是有自性的,它自己能夠決定它的性質。其實是不對的。它本身不能決定它的性質,必須由業力的因緣,依他法,當業力消失的時候,這個花就消失了。你現在的身心世界,你說:我現在這個果報體,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有內心的分別,一個女人的思想、男人的思想,等等。其實你現在的生命體,你自己也作不了主,它什麼時候要消失,你沒辦法作主的。那誰作主呢?「依他而生、依他而住」,就是由你前生的業力來作主。所以這個依他起法是變化的,這個「他」是重點,就這個法的生起,乃至於這個法的相續存在,它自己不能作主,是由他法作主。什麼叫他法呢?就是由種子──業種子、名言種子,你過去所熏習的種子的勢力,來決定這個法是存在多久,「依他熏習」,「依他種子」而「起」。這個是說明依他起產生的差別因緣。看第二段的「遍計執」:
 
辛二、成遍計所執(分二:壬一征;壬二釋)
 
壬一、征
 
由何異門,即此自性成遍計所執?
 
壬二、釋
 
由是遍計所緣相故;又是遍計所遍計故。
 
什麼因緣能夠成就「遍計執」呢?唯識學說是諸法三相。這個「遍計執」是怎麼安立的?這個「遍計執」的安立,必須有一個「由是遍計」,就是能遍計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我們一定有計度分別(你說這個木頭,它就不能遍計),是一個有明了性的第六意識,這個第六意識去接觸「所緣相」,就是「所遍計」的依他起;當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去接觸依他起的時候,就產生遍計所執的法出現,也就是心中有一種相似的影像,這相似影像就是「遍計所執」。比如說,我們在晚上昏暗的時候,看到一個繩子盤繞在地上,這個繩子叫依他起,依他而生、依他而住,是業力所現的一個繩子。我們在昏暗的光線當中,我們的心假藉眼識接觸到繩子的時候,心中卻出現一個蛇的影像,我們認為它是一條蛇,這種顛倒的相似影像就是遍計執,你說蛇跟繩子還有一點相似,但是已經不同。所以從佛法的角度,我們內心所安住的,只有在第一剎那是受用依他起,第二剎那都是活在心中的相似影像,大部分的人。除非你在修止觀,你只要從止觀出來,你就活在你心中的遍計執。這個遍計執,對我們修行是一個重點。什麼叫重點呢?我們修學佛法,我們希望離苦得樂,但問題是,我們要離開痛苦,好象有一點困難。我們生生世世的修行,痛苦還是追隨著我們,這是什麼道理呢?就是我們沒有真正了解痛苦的因緣是什麼,是什麼樣的因素產生痛苦?我們沒有把真正的因素找到。所以經典上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我們內心產生了痛苦、壓力,我們會認為這是外在的人事給我壓力,我們第一個一定是心外求法,其實這是不對的。就是你的心跟人事接觸的時候,你心中產生一個影像,心中那個影像給你痛苦,那個影像給你壓力,不是外在有一個影像給你壓力,不是這樣。這就是說,我們今天想要離苦得樂,就像《楞嚴經》說的,你今天修行,就像帶著軍隊要去攻打賊,你要先知道賊在哪裡。你每天拜佛、持咒、修止觀,這是一種正念力;但是你要知道這個正念力,你所對治的是什麼?這個軍隊每天操演,但是你不知道這個軍隊要攻打誰、這個賊在哪裡?那你這個軍隊就是白白的訓練。這就是「由是遍計所緣相故」,產生遍計執。就是說當我們的內心,受用我們今生果報的時候,我們心中產生很多的計度分別、創造很多相似的影像,這個影像就會引誘我們生起貪、瞋、癡,生起殺、盜、YIN、妄;這不是外境的問題,是我們心中捏造一個相似影像,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個遍計所執就是這樣安立的。
 
辛三、成圓成實(分二:壬一征;壬二釋) 壬一、征
 
由何異門,即此自性成圓成實。
 
壬二、釋
 
如所遍計,畢竟不如是有故。
 
諸法的三相,第三個是「圓成實」相。什麼叫「圓成實」相呢?就是我們就著「所遍計」,「所遍計」就是你心中的一個相似影像。你對著這個相似影像,開始修習我空觀、法空觀來加以對治,使令這個影像「畢竟不如實有」,徹底的消滅;那這個心中的影像消滅的時候,還復你心中清淨本然的本來面目,這個時候安立做「圓成實」。所以修行,你不是去改變外境,是去改造、或者消滅你心中的相似影像。印光大師經常說:修行之法要在「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你不要老是被你心中的相似影像,這妄想而轉,就是使令這個相似影像「畢竟不如實有」,這樣子就能夠悟入「圓成實」。
 
這一科是講到三相的關系。天台宗的修止觀,它是講一心三觀,它一心三觀的道理跟唯識有一點類似,天台宗在攝用歸體的時候,它是會歸到一心──萬法唯是一心,這個時候,它的一心是現前一念心性,就是我空、法空的一個真如理;但是這個一心依體起用、一心緣生萬法的時候,就產生三觀──空、假、中三觀。天台宗的空觀,就是唯識裡面的遍計執跟圓成實,破遍計執、證圓成實,這個就是空觀;天台宗的假觀,就是依他起了,這些因緣所生的染淨諸法、十法界的差別因果,都是假觀;這個空有的平衡,空有同時、空有不二這個叫中觀。
 
所以,其實我們不要說唯識、天台,所有的修止觀,你一定要掌握開合的關系:如果說是「合」,那是一切法「如」,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無有少法可得,一切法如
 
的境界;但是當這個心起用,你不是止就是觀,這個觀就是空、假、中,破除遍計執、證得圓成實,然後改造依他起;但是當你止觀觀完以後,再攝用歸體,又回歸到現前一念心性,就是一心而三觀,三觀而一心,這就是一個體用的開合關系,就是「所知依」跟「所知相」之間的關系。你要能夠把「所知依」跟「所知相」的關系掌握住,那你就知道怎麼修行了,你也可以依體起用──起觀;你也可以攝用歸體,回歸無分別住,可以的。這個就是我們剛開始的甚深見,就是為止觀作基礎,你一定要掌握「所知依」是什麼?「所知相」是什麼?你才有辦法修止觀的。
 
戊四、辨品類(分二:己一略釋三性;己二廣執所依) 己一、略釋三性(分二:庚一總問;庚二別答) 庚一、總問
 
前面是講到三相的互相關系,這以下把這個三相的差別「品類」,詳細的開展出來。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略釋三性」,第二個「廣執所依」。先簡「略」說明「三」相,再說明遍計所「執」的品類。「略釋三性」當中,有一個「總問」跟「別答」,一個「問」跟「答」。先看「總問」:
 
此三自性,各有幾種?
 
說明「三自性有幾種」差別的品類。我們看回答,回答有三科。先看第一科的「依他起」:
 
庚二、別答(分三:辛一依他起;辛二遍計執;辛三圓成實)
 
辛一、依他起(分二:壬一標;壬二釋) 壬一、標
 
謂依他起略有二種:
 
壬二、釋
 
一者,依他熏習種子而生起故; 二者,依他雜染、清淨性不成故。 由此二種依他別故,名依他起。
 
這個依他起,就是一切的因緣所生法,依他而生、依他而住。因緣所生法,簡單的說是「二」個法:第一個是因相,第二個是果相。什麼叫因相呢?「依他熏習種子而生起故。」我們曾經有很多的身口意的造作,而造作行為的當下,這個業力它會產生一種熏習的作用,使我們內心產生很多很多差別的功能,這個功能生起的時候,叫做「依他熏習種子而生」,這就成就依他起的因相。比如說你剛剛拜一部《八十八佛》,內心的歸依、口業的贊歎、身業的禮拜,身口意的造作,這個時候,你造作的所緣境是三寶的境界,所以成就一種功德的種子,這個種子生起的時候,你內心當中,有一種清淨的依他起的因相生起,這個叫因相。「二者,依他雜染、清淨性不成故」,這是因緣法的果相。這個果報法的本身,它雜染跟清淨的體性是不決定的,果報不能說雜染、清淨,果報只論可樂、不可樂。同一個法,你產生迷惑,這個法就會帶動你的惑業苦;也是同一個法,你產生覺悟,這個法會啟發你的法身、般若、解脫,你不能說這個法是對或錯。比如說,你現在的果報體,有一個女人的身相、一個女人的思想,這個沒有所謂的對錯,也沒有染淨的問題,它就是一個由業力所現的果報,如此而已。你善加利用,它會創造法身、般若、解脫;你不善加利用,它會產生煩惱障、業障、報障。所以,果報本身不能夠論染淨,果報的體性是無記的,只有因地才論染淨、善惡的。所以這個果報,是雜染法、是清淨法的體性是不決定,不能成立,這是講到果相。「由此二種依他別故,名依他起。」依他起是因緣所生法,其實就是二個相貌:一個是因相,一個是果相。所以我們講生命現象,佛法就是探討生命現象,其實生命現象會歸起來,就是二個相貌:一個是因相,一個是果相。你一生當中,不管你有沒有修行,你就做二件事:第一個是受用果報,第二個是從果報當中又去創造一個業力,就是做這二件事。雖然同樣是二件事,但是產生的效果會有很大的差別。這怎麼說呢?就是你人生的動機,你這個人生觀很重要。如果說你人生的目的,是來享受人生,以享受果報為主的,那你今生就很難避免造罪業。說你這個人沒什麼理想,你不重視因地,做什麼都沒關系,要緊的是讓今生快樂,就是你的人生以享受果報為主,那你今生肯定要累積很多的罪業。第二種人,他對果報是不在乎的,這個果報把它受完就算了,它是一個無常變化之法,好壞都沒關系,反正酸甜苦辣都應該去嘗一嘗,重點是我要實現今生的理想,他是重視因地的,那這個人,今生會創造很大的功德。就是說,你對人生的規劃,你是強調果報的受用?還是強調你因地的造作?你是以實踐理想為重點?或者是以享受生命為重點?這個地方會影響到你今生的整個成敗。
 
從佛法的角度,因地是最重要,所以佛法認為生命的重點在過程,不在結果。我們可以看中國的聖人孔夫子,孔夫子三歲喪父,十六歲喪母,所以他經常感慨的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他出生在一個卑賤的家庭,所以他經要做一些粗鄙的工作,他不但是少年的時候命運坎坷,就算學有所成的時候,他苦讀聖賢之書,久修聖賢之道,待價而沽的時候,很多君王也都不能重用他,所以他很多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都沒有辦法實踐,最後他轉而從事教育。你要是以一般的標准來看,我們從果相來看,孔夫子的今生,他的果相是失敗;但是他的因相是成功的,他不管在什麼樣的順境、逆境,他都實踐他的理想,以人為本的一個中國克己復禮的思想。所以,我們在行菩薩道,這一點也是重要的,就是你不要太重視果報,因為這個果報,你重視也沒有用,因為你不能決定,那是前生的業力所招感,你要重視的是你的因地。所以菩薩戒的精神,一言以蔽之,什麼叫行菩薩道的精神呢?「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你活在你心中的理想,做你該做的事;而這個果報,「依他雜染、清淨性不成故」,這個是不能決定的;但是你內心當中的因地,是你可以作主的:所以我們在依他起當中,要重視因相。看第二段的「遍計所執」:
 
辛二、遍計所執(分二:壬一標;壬二釋) 壬一、標
 
遍計所執,亦有二種:
 
壬二、釋
 
一者,自性遍計執故;二者,差別遍計執故。 由此故名遍計所執。
 
「遍計所執」就是一種心中的相似影像,這個影像有粗細的不同:第一個叫「自性遍計執」,就是去執著諸法的自相,諸法的自相是不帶名言的,是一個俱生的執著。我們心中看到花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認為這個花它不是依他起的,它是自己生起的,第一個影像還沒生起名言的時候,這叫做「自性遍計執」,這個是非常微細的;第二念生起以後,「差別遍計執」,就是執著諸法的共相,那是依止名言的分別,就產生這個花好壞等等共相名言的生起。比如說,我們今天看到一條蛇,剛開始看到蛇的時候,還不是很害怕,但是我們知道它是一條蛇,是一個有真實體性的蛇。那你認為這個蛇,它不是你心中的影像,是真實有的、離心別有的,這個叫做「自性遍計執」;然後你對著心中這個蛇的影像,安立名言:哦,它會咬人!它有毒液,咬到以後會死亡的。當我們開始用名言、思想,在這個蛇的影像當中產生計度分別,這個時候叫做「差別遍計執」,就是分別它的共相。因為這個蛇,是共於全世界的蛇,不是你看到這只蛇而已。當你看到第一只蛇的時候,是就著某一個時空的蛇叫自相;但是你開始去分別蛇的法,這個就是共相:所以這個遍計執,有自相跟共相的差別。
 
辛三、圓成實(分二:壬一標;壬二釋) 壬一、標
 
圓成實性,亦有二種:
 
壬二、釋
 
一者,自性圓成實故;二者,清淨圓成實故。 由此故成圓成實性。
 
「圓成實」就是真如,我空、法空的真如。這個真如理,在唯識學分成二種:一個是「自性圓成實」,一個是「清淨圓成實」。「自性圓成實」,在天台宗的名詞叫做在纏真如,「在」是存在的在,「纏」是纏繞的纏,在纏真如。在纏真如就是說,這個我空、法空的真如,被妄想所纏繞,為遍計執的妄想所纏繞,叫做在纏真如。它雖然存在,但是沒有真實的作用。「清淨」的「圓成實」叫做出纏真如(出離的出),我們經過戒定慧的修學,把心中的這個相似影像消滅,還給諸法一個真實的本來面目,這個時候,叫做出纏真如,它已經出離了妄想纏繞,它有真實寂靜安樂的受用。
 
比如說這個花,這個花是一個色法,我們接觸花的時候,我們開始在花外表的名言上打轉:這個花怎麼樣?漂不漂亮?多少錢……,等等。當你看到這個花的時候,你都是在自己心中的影像打轉;但是它的真如是存在的,你不能說這個花的空性不存在,它空性的理還是存在,只是它不顯現,因為被你的妄想所纏繞;雖然被妄想纏繞,但是它是存在,在纏的真如。等到你把心中的影像都消滅了,這個時候,你知道這個花是「即空、即假、即中」,它因緣法的本性是空的,它的依他起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這個時候叫出纏真如。在纏真如跟出纏真如,天台智者大師講一個譬喻說:這個虛空,虛空叫做在纏真如,虛空雖然是我空、法空,它是無有少法可得,但是它對雜染法,沒有對治力。說凡夫也有佛性,佛陀的心也有佛性,這二個有什麼差別呢?凡夫的佛性叫在纏真如,就是他的佛性只有性德,沒有修德,他的空性對黑暗,虛空對黑暗沒有對治力,它遇到黑暗就變成黑了,所以它對雜染法沒有對治力。佛陀的心,他是虛空當中多了一個太陽,他除了性德以外,還有修德,就是他除了佛性以外,還有修德,有無量無邊的戒定慧的波羅蜜,所以他對雜染法有對治力。所以「自性圓成實」就像虛空一樣,「清淨圓成實」就像在虛空當中再多一個太陽,那你就知道這二個之間的關系了。這是講到真如理,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亦有二種」:一個是存在,但是我們不能受用;一個是能夠受用的。
 
己二、廣執所依(分二:庚一廣遍計;庚二廣分別) 庚一、廣遍計(分二:辛一出四種;辛二出五種) 辛一、出四種(分二:壬一略標列;壬二隨難釋) 壬一、略標列
 
前面是針對諸法的三相說明它的品類;這以下單單就著遍計所執,廣泛說明它的品類。這當中有二科:第一個「廣遍計」執,第二個「廣分別」。先看「遍計」,「遍計」當中有「四種」跟「五種」的差別。先看「四種」,這當中有二科:第一個「略標列」,第二個「隨難釋」。
 
復次,遍計有四種: 一、自性遍計;二、差別遍計; 三、有覺遍計;四、無覺遍計。
 
「遍計」執「有四種」:前面二種「自性遍計」執跟「差別遍計」執說過了,一個是自相,一個是共相的遍計;在共相的「差別遍計」當中,我們又開出二種,就是思想上依止名言的遍計,又分成「有覺」的「遍計」跟「無覺」的「遍計」。我們看下一段:
 
壬二、隨難釋
 
有覺者,謂善名言;無覺者,謂不善名言。
 
什麼叫做「有覺」呢?就是這種遍計,它能夠具足「善」巧的「名言」,它能夠用「名言」,作很深入而復雜的思惟,這個地方指的是人道的第六意識。人道的第六意識,它能夠對諸法的善惡,作很深入的思惟、觀察。那「無覺」遍計執呢?是「不善」巧「名言」,它的內心不具足這種善巧名言,指的是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的遍計執。就是畜生道它的內心非常暗鈍,所以畜生道造的業,是無記業,它不能論善惡。你說老虎去吃一個兔子,這個是不是罪業?這個不是罪業,這是無記業。在永明延壽大師的《宗鏡論》上說:畜生道所造的業,全部是無記業,它今生幾乎不能創造因地,只能夠受果報,它只是一種直覺。畜生道的心暗鈍的狀態,就很類似夢中跟精神錯亂的狀態。你說他精神錯亂造的業是什麼業?也是無記業,只有別報,沒有總報的。你說他做夢,夢中意識也是無記業。為什麼?因為第六意識太過暗鈍,昏昧暗鈍。畜生道的心也是一樣,你看它的眼神,就是昏昧暗鈍。它今天會去吃什麼?或者被誰吃?那是在酬償它前生的業力。所以畜生道,基本上沒有創造因地的功能。我們講得比較廣泛一點:在整個依他起的生命當中,有六道的輪回,只有人道的第六意識有作用。有什麼作用?有創造因地的作用。其他五道的第六意識,只是感受快樂、痛苦,干不出什麼事出來。你看天人,天人的生命太過快樂,使令他內心太過散亂。佛陀說法,釋提桓因來聽法,聽過就忘掉了;畜生、餓鬼、地獄,它的內心極度的痛苦,我們知道痛苦太厲害,修習太多無益的苦行,你也不能專心;只有人道,能夠對你的生命作出重大的貢獻。就是說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創造極大的善業、或者創造極大的惡業,都是在人間完成;其他的五道,都是在酬償以前做人的時候的一個果報而已。所以佛陀只有在人世間出世,因為人世間的第六意識,它能產生很深入的思惟,就是善巧名言。所以人道是值得珍惜的,因為我們要對生命產生重大的扭轉,有二個因素:第一個善得人身,第二個聽聞正法。為什麼善得人身呢?因為這個人身的第六意識,是一個「有覺遍計」執,他的覺性特別高,當然這個覺性特別高,造業力也就特別強。這個地方是把計度分別,作四種的分類,把「差別遍計」執,分成「有覺」跟「無覺」。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