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二九卷


 2024/4/20    熱度:301    下載DOC文檔    

第二九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十八頁,「戊五、釋妨難」。
 
第二九卷
 
大乘佛法修學的目標,除了要成就個人的安樂以外,進一步還要成就一切有情的安樂,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我們面對這麼一個廣大甚深的菩薩道,它修學的綱要是什麼呢?蕅益大師說:「研真窮妄,名之為學;返妄歸真,名之為修。」蕅益大師把大乘佛法的整個修學綱要,分成「學」跟「修」。我們剛開始要透過大乘教理的學習,要能夠正確的判斷:什麼是生命的真相?什麼是生命的虛妄相?你一定要有這樣的正見。什麼是生命的真相呢?從本論來說,生命的真相有二個:第一個是依他起相,第二個是圓成實相,這二個都是生命的真相。依他起相是講到表現在外面這些生滅變化的差別相用,我們一般說是因緣果報,這個叫做依他起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世俗谛。圓成實相是蘊藏在內真實不變的我空、法空的體性,這個就是所謂的真谛。在大乘佛法當中,不管是依他起相跟圓成實相,都是生命的真相,都是我們大乘佛法所要成就的二種功德:一種是真谛的功德,一種是世俗谛的功德。什麼是生命的虛妄相呢?就是本論所說的遍計所執相。也就是說,當我們這個明了的心識,跟因緣果報的生滅法接觸的時候,我們內心產生一種相似影像,這個相似影像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那怎麼會有呢?是我們自己的虛妄分別心 捏造出來的,這種無明妄想,本論當中叫做「相似影像」。這個相似影像,正是我們修學佛法所要對治的一個虛妄相。所以你剛開始修學大乘佛法,你一定要先知道:每一個法都有三種相貌,哪些是你要破除的、哪些是你要追求成立的?你一定要具足這樣的判斷能力,這樣子叫做「學」。當你有這樣的正見以後,你就應該要去修行,所謂的「返妄歸真,名之為修。」你開始透過戒定慧的法門,從虛妄的相似影像當中解脫出來,回歸到真實相。從虛妄相回歸到真實相,蕅益大師提出二個次第:第一個遍計本空,就是你剛開始先修習我空觀、法空觀,破除我們的遍計執,成就圓成實相;再從圓成實的空性當中,從空出假,開始修習種種的福德、智慧二種資糧,開始廣度一切眾生,從空出假,積功累德,廣度眾生,成就世俗谛的功德。所以在整個真實相的追求當中,在唯識學的道次第,它是先成就圓成實性的,先成就破妄;然後破妄,成就我空、法空真如的功德,所謂圓成實的功德;然後再成就依他起的功德:它返妄歸真,有這二個次第,這二個都叫做「修」。總而言之,大乘佛法的修跟學,就是這二個重點。在本論當中,我們講到這一科叫「所知相」,這一科是講到「學」,就是告訴我們如何來判斷生命的真實相,以及生命的虛妄相,及諸法三相的道理。現在我們看《講義》:
 
戊五、釋妨難(分二:己一異門無別難;己二名不稱體難; 己三依他都無難)
 
這個「所知相」是發明諸法的三相,三相當中有六科:第一科是「出體」,第二科是「釋名」,第三科是「釋一異」,第四科是「辨品類」,第五科是「釋妨難」。前面的四科,已經把三相的內涵,跟相互的關系全部說完;這一科是用問答的方式,有些人提出疑問,論主來回答。從一問一答當中,把三相的內涵跟相互關系作個總結,把前面的內涵作一個總結,也可以說是發揮得更詳細,叫「釋妨難」,回答種種的疑問。這當中有三大疑問:「一、異門無別難;二、名不稱體難;三、依他都無難」。這三個疑問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三相的差別相。我們先看第一個「異門無別難」:
 
己一、異門無別難(分二:庚一難;庚二釋) 庚一、難
 
這當中有「難」跟「釋」,先看他提出的疑問:
 
若由異門,依他起自性有三自性, 雲何三自性,不成無差別?
 
這個地方是說:如果說三性的內容是「由」一種「異門」,這個「異門」就是差別的因緣而引生的,也就是說,從前面這三相安立的定義,只是就著同一個「依他起」,因為有差別的因緣,而安立「有三」相,這三相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依他起相,從依他起當中,因為差別的因緣,而安立的「三自性」。既然都是依止依他起,這三自性為什麼「不」是「無差別」呢?換句話說,它應該是無差別才對的,怎麼會有差別呢?既然它都是因為「依他起」而安立了三相,那這三相應該都是沒有差別的,提出這個問。這以下,論主根據為什麼會有差別的理由加以回答。
 
庚二、釋(分三:辛一成依他起;辛二成遍計所執; 辛三成圓成實) 辛一、成依他起(分二:壬一標;壬二簡) 壬一、標
 
回答當中分成三段:第一段,我們看「依他起」是怎麼成立的:
 
若由異門成依他起,
 
壬二、簡
 
不即由此成遍計所執,及圓成實。
 
這個地方講到「異門」,就是差別的因緣。「依他起」是由什麼因緣而成立的呢?我們前面說過,依他起的相貌有二個:一個是因相,一個是果相。第一個依他起,就是由於我們的現行而熏習成種子,我們身口意的造作,在內心當中產生一種善惡的功能,這個種子產生以後,這就成就依他起的因相。其次,當種子的力量慢慢累積到成熟的時候,它會變現成一種安樂、或者是痛苦的果報,所以從種子生起現行來說,它成就依他起的果相。也就是說,「依他起」的「異門」,包括現行熏種子,而種子又起現行,這二種因緣而構「成依他起」。而這二種因緣,「不即由此成遍計所執,及圓成實」,而這二種因緣,卻「不」是「遍計所執」跟「圓成實」成立的因緣,雖然是「異門」,但是這個異門是不同的異門。這個依他起相,從唯識的觀念來看生命生滅變化的因緣果報,它是以阿賴耶識為根本,所謂的「所知依」。就是說,怎麼會有生命的相續呢?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有一個阿賴耶識,當我們造了很多很多的善業,以及很多很多罪業的時候,這阿賴耶識把這善惡業力的法保存在心中,現行熏種子;等到因緣成熟了,這個種子,就變現種種的根身器界,可能是一個人天的根身器界、或者是三惡道的根身器界,讓我們受用;當我們在受用這種痛苦、安樂果報的時候,我們又造了一個業力,這個業力又熏習成種子,這個種子又變現另外一個根身器界:如是因緣果報的相續,就好象永無止盡的水流,這種水流的因緣果報變化,我們安立做依他起相,有雜染的因果、也有清淨的因果。總之,這個因緣果報的成立,就是現行熏種子、種子起現行,二個法的交互作用,而構成了依他起。這一段是把依他起安立的因緣,作一個說明。
 
辛二、成遍計所執(分二:壬一標;壬二簡) 壬一、標
 
若由異門成遍計所執。
 
壬二、簡
 
不即由此成依他起,及圓成實。
 
這個「遍計執」是怎麼安立的呢?「遍計執」它也是有一種差別的因緣。什麼樣的因緣呢?我們前面講到「遍計執」,有能遍計的第六意識的分別心,還有所遍計的這一切因緣果報的差別諸法。當第六意識能遍計的分別心,去接觸依他起的時候,內心產生一種「似義顯現」,或者說「相似影像」。這個影像為什麼叫「相似」呢?這個影像是我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已經跟外面的依他起不一樣了,但是又有點相似,這叫「相似影像」。這個相似影像出現的時候,我們安立做「遍計執」。
 
不過這裡有一個地方值得注意,這個地方古德的注解強調一個觀念:能遍計的這個計度分別,它是依他起相,它是一個依他起,所遍計也是依他起;二個依他起接觸,而產生相似影像的時候,這個時候才叫做遍計執。我再說明一下,這是一個重要觀念。就是說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它也是依他起,說你為什麼會計度分別呢?它也是種子起現行,你沒有種子怎麼會去分別?我們說過,凡是種子起現行的法,都是依他起,它是實種所生。那當我們的計度分別,去接觸依他起的時候,產生相似影像,這個相似影像安立做遍計執,但是計度分別是依他起。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我們今天看到一顆榴槤,這個榴槤是由種子生起的一個果報相,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當我們內心的計度分別跟榴槤接觸的時候,假設我們對榴槤生起好感的人,就會安立:哦,這個榴槤的相貌非常的甜美,顏色也非常的漂亮。這個時候,你心中已經不是在攀緣外境的榴槤,你內心已經出現一種相似影像,你自己捏造出來一個影像,這個影像是好的影像,然後你對這個榴槤生起貪欲的煩惱,這個貪欲的煩惱是依他起,你開始造罪業,這個造罪業是依他起。但是你為什麼會造罪業呢?因為遍計執,因為你對這個影像產生錯誤的認知。所以依他起在造罪,是在遍計執的影像造罪;但是它造罪的本身,這個惑、業、苦是依他起;而這個造罪的所緣境呢?它的所緣境是一種遍計執的相似影像: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遍計執跟依他起厘清。就是說,我們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先捏造一個遍計執的相似影像,然後在這個影像裡面造善業、罪業。你在這個影像造作的所有的法,都是依他起,因為它會現行熏種子,它以後也會種子起現行;但是這個相似影像,它不是種子所生。不是種子所生,它怎麼有呢?是我們自己虛妄的分別心捏造出來的。所以這個地方要弄清楚。
 
遍計所執相,簡單的說,是我們虛妄分別心捏造出來的影像,就是由於這樣的因緣,而安立遍計執。這種因緣,當然不是成就依他起跟圓成實的因緣。我們前面說過,依他起的法是由實種所生,它是由業力所變現的,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這個果報,它是一個依他起,它是由種子變現的。但是遍計執不同,遍計執是我們去接觸這個果報以後,我們內心捏造出一個相似影像,這個就不是種子所生了,那是由分別心所生,這個分別心所生的影像,我們叫做遍計執。這個就是我們所以會起惑造業,去招感果報最大的一個根本無明,因為我們對這個生命的真相,產生錯誤的認知。
 
辛三、成圓成實(分二:壬一標;壬二簡) 壬一、標
 
若由異門成圓成實。
 
壬二、簡
 
不即由此成依他起,及遍計所執。
 
這個「圓成實」是什麼因緣安立的呢?當我們修習我空觀、法空觀,來破除內心的相似影像,要注意這個空觀它不是破除外境,不是把外在的因緣法消滅掉,而是消滅掉我們心中的這些妄想,空掉我們的相似影像。當內心的相似影像消滅以後,顯現出清淨光明的本性──圓成實的時候,這樣我們安立做圓成實相出現。就是破除了心中的相似影像,而顯現清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這個時候叫做圓成實相。
 
有一個禅師問一個開悟的祖師說:一個開悟的人,他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情況?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這個祖師說:開悟人的心境啊,說是「終日吃飯,不吃一粒米;終日穿衣,不穿一縷絲。」你雖然開悟了,你因緣所生法──你這身體也是要吃飯、也是要穿衣;但是所不同的地方,他吃飯的時候,內心跟飯接觸,他再也不生相似影像,活在當下;他穿衣服的時候,他也不再分別相似影像,也活在當下。就是這個人他已經不會去造有漏業力了,他那個果報受完以後,就自動消失掉,「隨緣消舊業」;但是在消業的過程當中,不會刺激他再去造有漏的業力。為什麼不再造有漏業力呢?因為他心中遍計執的相似影像消失了,他沒有一個造業的對象。當我們內心當中──「終日吃飯,不吃一粒米;終日穿衣,不穿一縷絲」的時候,那表示你的圓成實相顯現出來,內心空空蕩蕩,但是了了分明,知道什麼善、什麼是惡,但是,還是空空蕩蕩。所以這個圓成實相是這樣安立,就是破除遍計執而顯現的法,這個法叫做圓成實相。
 
這個地方,這個三相,雖然都是「由異門」,但是這個異門有差異,你把這個問答弄清楚了,你就知道唯識學在看生命,它是用什麼角度來觀察生命的。每一個法都具足三相,都有它的真實相、也都有它的虛妄相,同一個法,都有它的真實相跟虛妄相,那你要知道什麼是你該破的?什麼你應該保留的?這個你應該要清楚。看第二個疑問:
 
己二、名不稱體難(分二:庚一難;庚二釋) 庚一、難
 
「名不稱體」的意思在後面會說明,我們先看它所提出的疑問:
 
復次,雲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顯現而非稱體?
 
「依他起」的法跟「遍計執」的法,這二個之間的差別相,我們怎麼知道凡夫是就著依他起的法,產生一種相似影像,而變成了遍計執?為什麼「遍計執」的相似影像,跟原來「依他起」法的「體」性不相隨順呢?不再稱合呢?就是說遍計執是由依他起而引生,那遍計執生起的時候,它的相似影像,為什麼跟依他起的法不一樣呢?怎麼知道它不一樣呢?提出這個疑問了。既然遍計執是依他起所生,為什麼它生起了以後,跟原來的依他起會不一樣?提出這個疑問。
 
庚二、釋(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頌) 辛一、長行(分三:壬一稱體相違失;壬二多體相違失; 壬三雜體相違失) 壬一、稱體相違失
 
回答當中有二段:第一個是「長行」,第二個偈「頌」。「長行」當中,它提出三個理由,來說明遍計執跟依他起是不同的。第一個理由是「稱體相違失」:
 
由名前覺無,稱體相違故。
 
這個理由是一個總說。遍計執跟依他起的不同,你要先知道為什麼會有遍計執?「由名前覺無」,就是說在我們心中的名言妄想沒有生起之前,沒有這個計度分別,換句話說,遍計執是由於妄想以後才有影像。這個就跟依他起不同,依他起不管打不打妄想,這個花永遠是花。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現在前面有一尊佛像,這個佛像叫做依他起,而且是一個清淨的依他起,一個三寶的依他起。這個依他起,我們每一個人去接觸這個佛像,我們第一念不動分別,名言還沒生起的時候,它還是依他起;但是我們妄想開始轉動的時候,這個佛像顯現在諸位的心中有變化了,有些人認為這個佛像是釋迦牟尼佛,他安立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名言,有些人認為他是阿彌陀佛、有些人認為他是藥師佛,然後就打不同的妄想。有些人喜歡禮拜、有些人喜歡贊歎、有些人喜歡觀想、身口意的歸依等等。同一個影像,當你不動念頭的時候,它是依他起;但是你開始產生名言分別的時候,你心中已經出現相似影像,而這個相似的影像跟原來依他起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呢?因為它是你自己妄想捏造出來的影像,而這是業力所變現的影像,當然是不同。你不管打不打妄想,佛像,套一句禅宗的話:它那樣就是那樣。它也沒有所謂的好,也沒有所謂的不好,它也沒有說它是釋迦牟尼佛,它也沒有說它是阿彌陀佛,它完全沒有任何的名言,它是一個東西存在在那裡,那樣就是那樣。雖然那樣就是那樣,我們的分別心跟這個東西接觸的時候,我們捏造很多很多的名言,這個時候心中出現很多的影像,而這個影像跟原來的依他起,已經不一樣了,這個叫做「稱體相違難」,就是妄想已經不稱合原來依他起的自體,這是第一個理由。
 
壬二、多體相違失
 
由名有眾多,多體相違故。
 
遍計執跟依他起的第二個差別,就是一個「多」跟「一」的關系。依他起的法只有一個;但是我們跟依他起接觸的時候,每一個人打的妄想就千差萬別,它是「多體」。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有一個杯子,裡面裝了半杯的咖啡,這個叫做依他起。但是我們凡夫的分別心跟咖啡接觸的時候,有些人生性樂觀,他認為說:「哎呀,真好!我還有半杯咖啡可以喝。」他看到的是他當下所擁有的東西;比較悲觀的人就產生痛苦:「唉呀,真糟糕啊!這個咖啡已經被喝掉一半了。」他看到失去的那部分。同一個法,由於眾生的分別心有差別,就是過去熏習的這些功能有差別,安立在每一個人心中,產生一種「多體」,一個法,因為每一個人打的妄想不同,出現在每一個人心中是多體的,所以妄想是多體的,而依他起是只有一個單一的法,所以這個地方不一樣,一個是多,一個是一。再看第三個不一樣的地方:
 
壬三、雜體相違失
 
由名不決定,雜體相違故。
 
這個地方是說明遍計執跟依他起的第三個不同點。就是說依他起的體性是「決定」的,它如果是好,是一個可樂、或是不可樂的果報,它的體性是有決定性的;但是遍計執不決定,它是變化的。比如說,我們之前也提出一個例子,說有一個同學有竊盜前科,诶,我們剛開始懷疑他偷東西,我們看到他的時候,我們心中出現的影像,诶!這個人就是個小偷,你看他身體的動作、講話的態度,都像是一個小偷。等到事實證明這個東西不是他偷的,诶!你看到他的時候,你看他的身業、口業都很善良。同樣一個法,為什麼只是隔了幾天,這個法在心中的影像就有變化?比如說同一個人,你昨天看他很好,今天看他不好?就是這個遍計執的影像是不斷變化,它的體性是「不決定」的。我們凡夫的情緒,那個名言不斷的變化,所以同樣一個人、同樣一個事情,你接觸以後,在你心中所出現的相似影像是不斷變化,所以它體性是不決定;但是依他起的體性是決定的。
 
從這三個理由:第一個,「稱體相違」難,它生起的因緣不同,一個是「妄想」生起,一個是「業力」生起;第二個,「多體」跟「一體」的不同,妄想是多元化的,每一人的看法不同,依他起就是一個東西;第三個,「決定」跟「不決定」的差別,妄想是不決定的,依他起的體性是決定的。所以我們從這三個角度,你就能夠很清楚的去厘清判斷,什麼是依他起?什麼是遍計執?當這個法會隨你的情緒而變化的時候,這個一定是遍計執。你今天是這樣的想法,事情過後你又是另外一個想法,那你就知道這個一定是妄想。所以這個地方,無著菩薩慈悲,告訴我們如何判斷我們心中的所緣境,到底是依他起?或者是遍計執?到底這個是應該要破壞的?還是應該要保留的?它是一個賊?還是一個主人?你要先弄清楚。
 
辛二、頌(分二:壬一重述前義;壬二喻釋二疑) 壬一、重述前義
 
前面是一個「長行」,這以下用偈「頌」把前面的觀念作一個重復的說明:「一、重述前義,二、喻釋二疑」。先看第一段「重述前義」:
 
此中有二頌: 由名前覺無,多名不決定, 成稱體多體,雜體相違故。
 
這個遍計執跟依他起的差異有三個:第一個「名前覺無」,它是由於妄想才有的,這叫「稱體相違」;第二個「多名」,這個遍計執是多元的,每一個人的看法不同,所以它是「多體」;其次,這個遍計執的體性是「不決定」的,你今天的看法是這樣,你明天又有變化,它是隨著
 
生滅心而變化的,所以它是「雜體」。這個「稱體相違、多體相違、雜體相違」,就說明依他起跟遍計執的差異,把前面的觀念作一個總結。看「壬二」的「喻釋二疑」,我們看偈頌:
 
壬二、喻釋二疑
 
法無而可得,無染而有淨, 應知如幻等,亦復如虛空。
 
這個地方,是對遍計執的存在性跟它所產生的障礙,產生質疑。說這個遍計執是龜毛兔角,是不存在的東西,你不能說遍計執是由業力所生的,不能這樣講。我這個人業障重,不對!那跟業力沒有關系,那是你自己煩惱捏造出來的。就是說,遍計執是不存在的東西,那它為什麼會有?它既然不存在,是怎麼存在的呢?第一個,它是如何存在?第二個,遍計執是一個虛妄的東西,它如何能夠障礙圓成實?它是如何存在的?而且它是如何去障礙圓成實?去障礙我空、法空的真理,使令它不顯現?提出二個疑問。這以下論主加以回答。「法無而可得」,這個地方是回答第一個問題,就是遍計執它是「無」,從聖人的角度,聖人的心中是「終日吃飯,不吃一粒米」,他吃飯的時候不打妄想。那不打妄想怎麼有呢?凡夫是從「無」當中,自己捏造出一個東西,讓自己去受用、自己去獲得。這講一個譬喻:「應知如幻等」,就像一個魔術師,從布變現出一只兔子、一只小狗,這道理是一樣的。「無染而有淨,亦復似虛空。」遍計執它是怎麼障礙圓成實呢?就好像烏雲障礙虛空一樣,雖然烏雲存在的時候,虛空也存在,理論上來說,它不能障礙虛空,烏雲存在,虛空也存在嘛!但問題是烏雲存在的時候,虛空不能顯現,你感受不到虛空的存在,因為天空一片的黑暗。當我們消滅了遍計執,所謂「無染」的時候,虛空才能夠顯現。所以我們說「遍計執障礙了圓成實」,實際上是沒有障礙;但是因為它的存在,使令圓成實性──這個我、法空的真理不能顯現,所以說障礙,就好象烏雲障礙了虛空,使虛空不能顯現。那把烏雲消滅的時候,哦,虛空顯現出來了,所以我們安立它障礙了圓成實,是這樣的障礙。
 
這一段是把依他起跟遍計執,作一個清楚的厘清。大小乘的學者在修空觀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小乘的學者修空觀,是徹底的把心中的妄想空掉,也徹底的把因緣果報的法空掉,我們講滅色取空。所以你看他的涅槃,我們看《阿含經》佛陀對涅槃的描述,是一個灰身泯智的狀態,他沒有雜染的生命,也沒有清淨的生命。也就是他雖然沒有煩惱障、業障、報障,但是也沒有萬德莊嚴,從這樣來說,它是一個沒有生命現象的東西。因為你的因地,你把依他起完全否定了,所以你得果報的時候叫做素法身,雖然是法身,但是他沒有妙用。但是大乘佛法的因地,這個因果是互相隨順的,他在修空觀的時候,是緣起性空,或者講遍計本空。菩薩在空觀的時候,他知道「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問題不在外面,問題在自己心中,這些妄想所捏造的相似影像,他是消滅心中的相似影像,外面的因緣果報,他是坦然面對的,從因緣果報當中,去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因為他不但是破除妄想,他保留依他起,所以他成就涅槃的時候,他涅槃有正報莊嚴、有依報莊嚴,有生命的現象,他不但能夠自受用,還能夠「如來現起他受用」,現出應化身跟報身,廣度一切的眾生。所以你修空觀,你不能把所有都空掉,你這樣子就是錯損菩提了。就是說你空的是你心中的相似影像,這個跟外境沒有關系;真正誘惑你去造業、去觸動煩惱的,是你自己心中的影像,這跟外境沒有關系。為什麼聖人看到所有的境界,他都不起煩惱?如果境界一定會引動我們的煩惱,為什麼佛陀看到這個境界,他不動煩惱,他生起大悲?問題不在外境,而是我們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心中捏造很多的影像,然後在這個影像裡面,開始起惑、造業,這個是我們所要破壞的。這一科是幫助我們了解,什麼是依他起?什麼是遍計執?
 
己三、依他都無難(分二:庚一難;庚二釋) 庚一、難
 
這個「依他」起是不存在的一個問難,我們看他所提出的疑問:
 
復次,何故如所顯現實無所有,而依他起自性,非一切一切都無所有?
 
遍計執是由依他所起的,既然遍計所執它出現的這個相似影像是「無所有」的、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既然它是無所有的,為什麼「依他起」不也是無所有?它不是說「一切一切都無所有」?第一個「一切」是約因相,就是現行熏種子,產生很多的因地,善的因地、惡的因地。這個種子起現行,有很多可樂、不可樂的果報,這個是果相。「一切」的因、「一切」的果都無所有呢?就是說遍計執是「無所有」,為什麼依他起不也是「無所有」呢?這個地方提出一個疑問,因為依他起也是生滅變化的,為什麼它不能夠說是「無所有」?看論主解釋:
 
庚二、釋(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頌) 辛一、長行(分二:壬一逐責成過;壬二結成非無) 壬一、逐責成過
 
這個地方有「長行」跟偈「頌」。「長行」當中有二科:「一、逐責成過;二、結成非無」。先提出它的過失,再說明它必須存在的理由,先「責過」,再「結成」。
 
此若無者,圓成實自性亦無所有。 此若無者,則一切皆無。 若依他起及圓成實自性無有,應成無有染淨過失。
 
如果你修大乘佛法,你認為依他起的因緣果報是「無」所有,那麼「圓成實」性也「無所有」,因為這個依他起是生滅變異,所以它的本性是我空、法空,所以圓成實的我空、法空,是就著因緣所生法,它的本性是無自性而安立的空,如果你說依他起不存在,那圓成實也就不存在了!這樣子講,遍計所執也不存在,依他起也不存在,圓成實也不存在,所以「此若無者,則一切皆無」。這樣子講,依他起沒有的話,這整個生命的現象、因緣果報完全落入斷滅見,就什麼都沒有了。這樣子就跟這個無想定……,就是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去判別是非了,這個人愈修行愈笨,什麼都不知道,「一切皆無」,落入空亡。所以「依他起」跟「圓成實」如果是沒「有」,就有「無有染淨」因果的「過失」。如果依他起沒有,身為一個佛弟子,因緣果報不存在,那我們歸依三寶,斷惡、修善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善業不能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也不能招感痛苦的果報,這樣子就有因果染淨不存在的過失。這是先提出它的過失,再看第二段:
 
壬二、結成非無
 
既現可得雜染清淨,是故不應一切皆無。
 
我們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生命現象的確有「雜染」的因果跟「清淨」的因果。有些人造了善業,成就安樂的果報;有些人造了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這是一個存在的事實,所以你「不應」該說它沒有。我們看偈頌:
 
辛二、頌
 
此中有頌: 若無依他起,圓成實亦無, 一切種若無,恆時無染淨。
 
假設我們在大乘佛法當中,忽略了因緣果報的「依他起」,那麼我空、法空的真理也就不存在了。這樣子講,在生命當中,「一切」的因「種」,造業不能去成就種子,種子也不能夠招感染淨的果報,那這個生命就落入斷滅見。就是你只能夠活今生,你造善、造惡對來生來說都沒有幫助,那這樣子就是斷滅見了。這個地方是提醒我們在修空觀的時候,要注意這個問題。唯識學的觀法,蕅益大師說:「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剛開始是修空觀來破遍計執,這是可以理解;但是你空觀修久了,有時候會忽略因果的存在。
 
唐朝的百丈禅師,有一天在百丈山講《金剛經》。講完以後,有一個白發的老翁跟他頂禮,他說:善知識啊!我前生本來是迦葉佛的一個比丘,我花了很長的時間修習空觀,也有所心得,後來我的弟子問我說:「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一個「大修行人」,他內心當中「常游畢竟空」,那這個時候他「還落因果」嗎?這個時候我說「不落因果」,因為這句話講錯了,就墮入五百世的狐狸。我現在知道了,應該是說「不昧因果」。就是說,你觀察空的時候,你消滅你心中的遍計執,你應該是更清楚的看到因果,所以這個地方也是一個判斷的標准。我們經常觀察一切法空,但是你怎麼知道你心中所觀的空,跟佛陀所強調的空,這個意思是相隨順的呢?你怎麼知道?這是一個判斷標准。當你在修空觀的時候,你一直修下去,你對因果愈來愈相信,你這個空是對的,你心中的空,跟祖師的空、跟佛的空,是相隨順的,一如無二如,你得到了正確的傳承,你所修的法門是一個真實的「道」。假設你修空觀,修到最後,你對因果開始忽略了,那你這個傳承有問題,你心中的空跟佛陀所說的空,有很大差距了。就是我們也可以從結果來判斷你所修的因地、這個道是不是正確的道。你修空修到最後不落因果,那你這個空有問題了,你這個空是忽略了依他起。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應該要知道:雖然修空觀,就是《金剛經》說:觀一切法空,不落斷滅見。你所空的是心中的遍計執,但是依他起的法,你要善知抉擇。
 
我再講一個小觀念,作一個總結。有人問蕅益大師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蕅益大師問那個禅師說: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枕頭沒有放好,你會不會把它放好?說:诶!枕頭不放好,我第二天早上睡起來,我整個身體會不舒服,一定要把它放好。蕅益大師說:你一個晚上的安樂,你就知道把枕頭放好;那來生的安樂,你為什麼不知道抉擇呢?雖然是一切法如夢幻泡影,那這個夢有它不同的作用,極樂世界是好夢者也、醒夢者也,娑婆世界是惡夢者也、添夢者也。雖然是夢,但有不同的作用。你睡覺的時候,你就知道把床鋪鋪好、枕頭弄好,你只是為了今天晚上的暫時安樂,你就要在因緣所生法的依他起當中,種種的造作;那你無量的生命,所謂成就不退轉的功德,難道你不須要抉擇嗎?這個地方說明觀一切法空,你不能夠忽略因緣法的抉擇,什麼是該放棄?什麼是該追求?觀一切法空,但是善知取捨。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