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三八卷


 2024/4/23    熱度:572    下載DOC文檔    

第三八卷
 
請大家打《講義》第一二三頁。我們上一科講到「庚二、能入」的「處」所,這當中有二個主題:第一個說明悟入大乘止觀的處所。這個大乘止觀的處所,簡單的說,就是你要不斷的如理思惟,這是悟入真理唯一的處所。假設一個大乘行者,平常的功課只是拜拜佛、念念佛、誦誦經,對於佛陀所說的「遍計本空,依他如幻」的道理從來不加以思惟,那表示說:你根本就沒有找到一個悟入真理的處所,你還是在真理的外面徘徊。這樣子講,我們只是在三寶當中,成就一個善根而已;內心當中說要轉凡成聖,改造命運,就變成不可能。因為你的思想是由你的命運來主導,沒有如理的思惟,你不可能改變你的命運。當然在三寶清淨莊嚴的因緣攝受之下,你暫時不會造業;但是來生就不敢講,因為你沒有產生一種對治的力量。所以這個對治力就是處所,你一定要產生一個正確的觀照力──如理思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悟入真理轉凡成聖的門。這個處所、這個門,到底如理思惟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什麼叫如理思惟呢?簡單的說就是「於一切法唯有識性」。也就是說,你要能夠修習大乘的無分別智,你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你要把心中那種對立的思考全部抹平,一切法沒有得、也沒有失,沒有好、也沒有壞。那這個法是什麼呢?這個法就是因緣法,依他如幻,如此而已,它只是表現一切法的因緣,如此而已,這個叫做無分別智。透過這無分別智,「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障故」,剛開始都是這樣悟入的。這個地方是把大
 
乘止觀的處所,跟行相加以說明。我們看「庚三」的「能入」的「因」緣:
 
庚三、能入因(分二:辛一問;辛二答) 辛一、問
 
當我們知道大乘止觀的行相,也知道處所以後,應該要作什麼加行,才能夠快速的進入這個門?這當中講快速進門的因緣。看「問」:
 
由何能入?
 
有些人開始在修無分別智,也開始有一定的時間,遇境逢緣不斷的調整自己對立的思考。但是為什麼有些人快、有些人慢?大家都找到門了,但是有些人在門裡面就是走得很慢,有些人就是走得比較快,這到底是什麼因緣呢?這個悟「入」的因緣有快、有慢是什麼道理?我們看回「答」:
 
辛二、答(分二:壬一總標列;壬二隨難釋) 壬一、總標列
 
回「答」當中有二科:第一個「總標列」,第二個「隨難釋」。先看「總標列」:
 
由善根力所住持故。謂三種相練磨心故;斷四處故;緣法義境,止觀恆常,殷重加行,無放逸故。
 
這個地方,先把前面的觀念作一個總結。「由善根力所住持故」,一個人能夠悟入大乘止觀的門,就是大乘的善根。我們前面說過:大乘的善根,主要就是菩提心跟空正見,你能夠依止這二種根本善根來住持,這個住持就是使令你大乘的功德不退轉,任何八風的吹動,你的菩提心、空正見的資持,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然只有保持不退轉是不夠的,要進步,這以下講到快速入門的三種加行:「謂三種相練磨心故」,你應該以「三種」法門來「磨練」你的菩提「心」,加強你對無上菩提的追求。「斷四處故」,就是斷除障礙菩提心的四個法。前面是屬於增長善根,這個地方是遠離過失,這二個都是修練菩提心的重點,一個是生起菩提心,第二個是斷除障礙菩提心的因緣。「緣法義境,止觀恆常,殷重加行,無放逸故」,這個地方是修空正見,你平常思惟大乘的「法義」。什麼叫大乘法義呢?簡單的說就是「遍計本空,依他如幻」的道理,依止這個的道理,「恆常」不間斷,以珍「重」、不放逸的心來修行。這個地方等於是有三種的加行,三種的加行,可以使令我們快速的入門。
 
壬二、隨難釋(分二:癸一釋練磨心;癸二釋斷四處) 癸一、釋練磨心(分二:子一長行;子二偈頌) 子一、長行(分三:丑一初練磨心,丑二次練磨心, 丑三後練磨心) 丑一、初練磨心(分二:寅一令住大願;寅二結名次第) 寅一、令住大願
 
前面是總標,這以下是「隨難釋」。因為快速入門,修習空正見,這個大家可以理解。為什麼修習大乘的止觀,又要修習菩提心呢?這個一般人容易忽略,所以就「隨」順比較困「難」的部分來加以解「釋」。解「釋」當中:第一個說明「練磨」其「心」,第二個說明「斷四處」。「練磨」其「心」當中有「長行」跟「偈頌」。「長行」當中有三段:「初練磨心,二練磨心」,最後「三練磨心」。看「初」,「初」當中有二段:第一個「令住大願」,第二個「結名次第」。我們看第一個:
 
無量諸世界,無量人有情,剎那剎那證覺無上正等菩提。
 
寅二、結名次第
 
是為第一練磨其心。
 
平常修止觀的時候,你要想一件事情,你要想:這個世界不只是我這個世界,而是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有世界的依報,一定有人,這個「無量」無邊的「世界」當中,有「無量」無邊的「有情」眾生。他們干什麼呢?他們「剎那剎那」當中,都在成就「無上菩提」。這句話簡單的說就是:你要思惟在這個時空當中,每一秒鐘都有人在成佛,不是一個眾生,是每一秒當中都有無量的眾生在成佛,每一秒!我們在觀內心的時候,總覺得內心很多障礙,總是覺得成佛好象是遙不可及。其實不是的,事實上我們從佛陀大智慧的開導,我們知道在每一秒當中,都有無量的眾生正在成佛,這表示成佛不難,很多人都可以做得到。這個就是你要成就菩提心的第一個,你要相信
成佛是可以做到的。我相信諸位學習過菩薩戒,菩薩的第一個基本精神──「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就是修菩提心的第一個基本精神。你相信你的內心雖然業障深重,但是它是如夢如幻,這些如夢如幻的因緣把它去掉以後,你的清淨本性跟諸佛的本性是沒有差別的。換句話說,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是可以做到的,生命真的是可以改變的。這個就是我們《大乘起信論》說的信根本,信根本是信自體性有成佛的可能性,信三寶是信外在的因緣。
 
我前一段時間看到一個老和尚的開示,他一生也是修大乘止觀,他說:當我們在觀心的時候,一開始會看到內心當中有很多的煩惱,當然每一個人的煩惱不同,有些人貪欲、有些人瞋恚、有些人高慢。然後你再觀下去,你會發現你的煩惱很多,還不是一個,而且勢力強大。這個時候,我們開始對修無上菩提產生怯弱:唉呀!誓斷一切惡,這是怎麼斷法?那麼多的惡!所以諸位要知道,當我們在觀照現前一念心識的時候,你不能只是在點狀上觀察。點狀的觀察,我看到煩惱,那我怎麼可以成佛?你在觀心的時候,你要作全體的觀察、整體的觀察:其實這個煩惱,只是你這個體性上的幾個小污點。你整天看那個小污點,你當然不可能成佛,你被這個暫時的作用所迷惑。那你應該怎麼觀呢?什麼叫觀察整體呢?只有一句話──「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要永遠的相信一個真理:妄想的本性是畢竟空,而你清淨的本性是本來具足的。所以我們在觀照內心的時候,我們有時候要看看這個清淨光明的心中,牆角是有些垃圾,這個我們要承認;但是你對垃圾太過執取,你就不能成佛,你每次都觀察那個點狀!所以你要相信──你有成就諸佛功德的可能性。為什麼呢?憑什麼說這句話呢?憑著就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個真理。所以這個地方你要相信,每一秒中有無量眾生在成佛,所以成佛的功德是可能做到的,這就是第一個成就無上菩提的信心,這第一個。看第二個「次練磨心」:
 
丑二、次練磨心(分二:寅一圓修勝行;寅二結名次第) 寅一、圓修勝行(分二:卯一省己意樂,卯二信有堪能) 卯一、省己意樂
 
這當中有二段:「一、圓修勝行;二、結名次第」。「圓修勝行」當中分二段:「省己意樂,信有堪能」,我們看論文:
 
由此意樂,能行施等波羅蜜多,我已獲得如是意樂。
 
卯二、信有堪能
 
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習施等波羅蜜多,當得圓滿。
 
寅二、結名次第
 
是為第二練磨其心。
 
我們前面講到成佛的信心,我們由這個信心,就能夠產生行動。所有的行動一定要有信心,你相信這個事情是可以做到的,你相信你心的本性是清淨的,所以所有的惡法都可以斷除、所有的善法都可以生起。有這種強烈的信心,你就可以去「行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為什麼呢?因為「我已經獲得如是意樂」,我已真實的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在清淨的心中,蘊藏著無量無邊的寶藏,等待我去開發。怎麼把這無量的寶藏開展出來呢?我應該要發起堅固的誓願,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所以我們剛開始發起菩薩大願的時候,所依止的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意樂,剛開始是這樣子。
 
再看下一段,「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習施等波羅蜜多,當得圓滿。」我依止的是這樣清淨的信心,我只要「少」少的「用功」,不必像以前執著煩惱是真實的,而跟煩惱在那個地方作點狀的抗拒,其實你可以不必在那個地方作抗拒。你可以看到心的整體,然後你看到煩惱只是你整體當中的一個生滅的虛妄相,這樣子對治煩惱、修習善法的時候,叫做「少用功力」,因為你有善巧,你有大乘的善巧。你沒有看到整體性,只是點狀的對治,你這個人修行就辛苦了。所以說我們仰仗「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意樂,我們相信這些「波羅蜜」的功德「當得圓滿」,總有一天會圓滿,「是為第二練磨其心」。前面只是對無上菩提的信心,我相信可以成就諸佛的功德;這個地方從相信轉成希望,我希望能夠成就諸佛的功德,這是願菩提心,這個願菩提心更堅強。
 
講到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說明。我相信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菩提心,但是我們是不是經常去檢查這個菩提心?到底它是堅固的本質,還是脆弱的本質?就像蓋房子,有些房子你蓋下去,鋼筋水泥,風吹、雨打、日曬不會破壞;有些房子它蓋了以後,茅蓬風一吹、雨一打就破壞掉了。所以我們要經常檢查菩提心的本質是堅固性的,還是脆弱性的?在《大乘起信論》上說:菩提心的成就有二種因緣:第一個,你的菩提心是外境引生的。就是你為什麼發菩提心?你為什麼想要成佛?诶,我看到佛的功德很莊嚴,看到佛菩薩長得很莊嚴;或者是依佛、或者依僧;有善知識的攝受,或是剛好就是遇到大乘的善知識,他攝受我、他教導我發菩提心,我就發菩提心。假設你現在心中所依止的菩提心是依外境建立的,這個叫做脆弱的菩提心,你遇到惡因緣隨時會退,我希望你能夠稍微修正一下。第二種菩提心叫堅固的菩提心,你生起的因緣是經過法義的思惟產生勝解,透過你對大乘佛法的聽聞思惟,你相信「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而發起的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就不容易退了,所有的人都不成佛,你還是繼續走你的成佛之道。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為什麼要「練磨其心」,就是你必須從信心到願力,當然這個信心就是信根本,來加強你菩提心的本質。
 
丑三、後練磨心(分二:寅一當獲佛果;寅二結名次第) 寅一、當獲佛果(分二:卯一舉可愛生;卯二例勝善滿) 卯一、舉可愛生
 
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當獲佛果」,第二個「結名次第」。「當獲佛果」當中分二段:第一個「舉可愛生」,第二個「例勝善滿」。我們看論文:
 
若有成就諸有障善,於命終時,即便可愛一切自體圓滿而生。
 
卯二、例勝善滿
 
我有妙善無障礙善。雲何爾時不當獲得一切圓滿。
 
寅二、結名次第
 
是名第三練磨其心。
 
前面講我希望能夠成就佛的功德,這個地方進一步說:「若有成就諸有障善」,假設有一個人,他內心依止的是有所得的心、不平等的心,他要追求生命的安樂,用貪瞋的煩惱來修習善法,那他不是追求無上菩提。這個人他修行善法是依止有所得的心,那這個善法當然是卑劣的善法;但是他臨「命終」的時候,能夠假藉這個人天卑劣的善法,去創造一個「可愛」的五蘊「自體」,讓自己來受用。他心中依止有所得的煩惱修習善法,尚且可以成就「圓滿」的五蘊自體來受用,那我們修菩薩道是怎麼回事呢?「我有妙善無障礙善」,我今天依止的是一個菩提心跟空正見(大乘的二種善根),來修習六波羅蜜的善法,也就是說我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的時候,我內心當中經常觀照「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樣的一個善法,經過二種善根的攝受,怎麼不會成就「圓滿」的佛果呢?這就是「第三練磨其心」。前面的菩提心是信願,我相信我可以成就佛的功德、我希望能夠成就佛的功德;這一段是我已經開始成就佛的功德,行動,我開始成就行動,已經累積很多的波羅蜜,而且對於已經累積的波羅蜜未來的果報,充滿了信心,我相信我這些波羅蜜的「無障礙善」,一定可以成佛。所以這個是信、願、行,慢慢的慢慢的練磨你的菩提心。
 
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把大乘的止觀跟小乘的止觀作一個分別。小乘的止觀,它不重視菩提心,它重視出離心,它以出離心來修無常觀,它對生命的思考,是從無常當作一個下手的處所。大乘是以無分別智,小乘的空觀是修無常觀。這個無常觀,觀察生命是變化的,我昨天跟今天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今天跟明天也不一樣,沒有一件事情是一樣,所以生命是流動變化的,無常所以是苦,所以這個生命是不安穩的,沒有一個真實的依止處,所以苦即無我,所以我知道我對生命沒有主宰性,沒有主宰性,所以生命的本性是畢竟空,就進入到空性去了。諸位想想看,你用無常觀來抉擇一切法,什麼東西都被你否定,你也可以用無常觀來觀察諸法的功德莊嚴,它也是生滅變化的,佛的法身以外,其他都是生滅,都是有為相、都是生滅相。所以小乘的空觀,從大乘的角度來說,它空得太徹底,所以我們經常說「偏空」,是全盤的否定。你看大乘的空觀多妙,怎麼說呢?什麼叫大乘空觀?簡單的說就是「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個「依他如幻」很妙,它空掉的是你心中有所得的不平等思考,它把你的不平等永遠抹平;然後依他如幻,這個依他如幻就是說當你修空觀的時候,你不能夠空掉你心中的希望跟責任,你對成佛的希望、對眾生一分度化的責任不能空掉。所以你看大乘佛法在講法的時候,絕對避免講單邊的話,你看《華嚴經》「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呵──)。佛陀講「空」,他一定要講「有」來平衡。小乘著有,大乘著空。所以我們說菩薩道:「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你說一個人修行,他修行只有修一句話,「凡事盡心盡力」,這個人肯定要累死。(呵──)盡心盡力嘛,他的壓力肯定很大,我看他遲早會失眠。對不對?那你說一個人,完全「成敗交給業力」,那這個人又太消極。所以說,當你把「凡事盡心盡力」跟「成敗交給業力」平衡起來的時候,就是你不對成敗的思想產生對立的名言,成敗交給業力,這是遍計本空。遍計本空就是成敗交給業力,得失不是你該想的,雖然成敗交給業力,但是依他如幻,你要做你該做的事,盡量做你該做的事情。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思惟大乘佛法的時候,盡量遠離空有二邊,走第三條路,用中道的思想來思惟大乘佛法。所以你看大乘佛法說「遍計本空」,它一定告訴你「依他如幻」來平衡。所以你真正通達大乘佛法,你看小乘其實沒什麼困難。小乘佛法是走單邊的思想,跟人天乘差不多,只是人天乘它的單邊是走在有相的攀緣,而小乘是攀緣空性,這也是單邊的思想。難就難在中道,有所放下,有所承當。
 
我們大乘佛教有一種很悲哀的現象:很多大乘的學者,對大乘佛法慢慢慢慢的失掉信心;他參加小乘的止觀,覺得他們講得很好。其實小乘的止觀,是很簡單的東西,如果你要修小乘的止觀,你只要心夠狠就可以了,反正就是一路的否定。但是大乘止觀就不是這樣了,你要有所否定、有所肯定,你要觀察「遍計本空」,調伏你心中的有所得;你又要「依他如幻」,承當你該做的事情。我們可以這樣講:小乘佛教的相貌,是先甘後苦,先享受後痛苦。為什麼呢?小乘是用比較偏激的手段來修空觀,很快的就把心中的我執全部消滅掉,最快六生,最晚六十劫(六十劫也不多,大乘要一萬劫),你很快就能夠進入到阿羅漢;但是你遲早要成佛!當你從阿羅漢要回小向大的時候,你就苦惱了。因為你的心性已經被你搞得不正常了,你的心性已經不在中道,你已經偏了。這種法執要調回來,那你就很麻煩,非常困難,你後半段的路就很難走下去。諸位如果讀《維摩诘經》,你會發覺佛陀在《維摩诘經》上,大談平等中道實相的時候,小乘的阿羅漢每一個人都痛哭流涕,尤其是迦葉尊者,他跟佛陀說:佛陀啊!你現在跟我們講這種中道的妙法,對我們來說太遲了。為什麼呢?我們現在看到佛的功德莊嚴是不生不滅,是生滅變化的,我根本不生好樂,我沒有生起好樂的心情。所以迦葉尊者說:你要一個定性的聲聞發菩提心,比生死凡夫還困難。生死凡夫他有煩惱,他有煩惱就有感情,有感情就有依他起,就有依他如幻,就能夠生起菩提心。阿羅漢是灰身泯智,你要他發菩提心,幾乎不可能,那得慢慢來。所以你修習小乘法,叫做先享受後痛苦,你先離開三界,但是你要成就功德莊嚴,那就苦惱了,你一定會後悔。大乘佛法是先痛苦後安樂(哈──),前半段很難走,因為大乘佛法實在是太難了,你要我「猶如蓮華不著水」,又要「亦如日月不住空」,你要調伏自己的感情,又要承當責任,這要花一萬劫的時間!但是當這個大乘佛法的心准備好以後,這個大白牛車開始啟動的時候,後半段就非常順利了。你看一個菩薩,他成就到加行位的時候,後面就很快,那個大白牛車一旦啟動,其疾如風,初地、二地、三地、四地,頓超。所以我們對成佛之道,你應該想一想,該怎麼走?我必須告訴大家一個實話:我們如果讀《法華經》,其實佛陀說小乘法是不得已的,你可以讀得出來,佛陀本來是想講大乘法的,本來是要告訴大家一個中間的、中和的路;但是有些人沒有辦法接受,他一定要偏激的,佛陀只好為實施權,開設方便。所以這個地方,剛剛有一個同學問我:大乘的空觀跟小乘空觀的差別,這個地方順便回答。小乘的空觀,他只有修空觀,沒有觀依他如幻,沒有把因緣法保留下來,他把妄想消滅,因緣法也消滅,我們認為他消滅得太徹底,他把菩提的願力也消滅掉。大乘的空觀,他所對治的是心中不平等的有所得的心,但是他對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因緣,他的菩提願力(菩提心)是加以保留的,就在這個地方。大乘的空觀有「依他如幻」來加以調和,所以它前面修空正見、修無分別智,他這個地方以三法「練磨其心」,就是在修空正見的時候,你不要落入偏空,應該以菩提心,把這個心再帶動起來。我們看偈「頌」,偈頌是把前面的文加以重復:
 
子二、頌(分三:丑一初練磨心;丑二次練磨心;丑三後練磨 心) 丑一、初練磨心
 
此中有頌: 人趣諸有情,處數皆無量, 念念證等覺,故不應退屈。
 
這是「初」法「練磨其心」,就是說「人趣諸有情」,佛一定是從人間成佛,就是無量無邊的眾生在無量無邊的「處」所,在「念念」之間成就正「等」正「覺」,所以你不要害怕,成佛不是那麼困難,每一秒鐘都有無數的眾生在成佛,所以成就佛的功德是可能做到的,這是第一點,你要相信這件事。
 
丑二、次練磨心
 
諸淨心意樂,能修行施等, 此勝者已得,故能修施等。
 
我依止這樣清「淨」的信「心」,我希望能夠「修」習「施」波羅蜜、忍波羅蜜、戒波羅蜜;這種功德,在一個聖者、一個菩薩開始發了菩提心,產生一種修習波羅蜜的希望,希望能夠成就諸佛的功德。
 
丑三、後練磨心
 
善者於死時,得隨樂自滿, 勝善由永斷,圓滿雲何無?
 
你看一個生死凡夫,他依止有所得的「善」,「死」的「時」候尚且「得」到圓滿安「樂」的五欲果報;我依止菩提心跟空正見所修的殊「勝善」法,在每一個修善當中,都在對治我的有所得心、對治我阿賴耶識的不平等,那「圓滿」的佛果怎麼不能成就呢?我相信我已經開始成佛,我的成佛功德在心中已經透過波羅蜜的積集,慢慢成就了。從剛開始我相信可以成佛、我希望可以成佛、我已經開始成佛,用這三個法來加強菩提心。
 
癸二、斷四處(分四:子一斷劣作意;子二斷異慧疑;
 
子三斷法執; 子四斷分別) 子一、斷劣作意
 
這當中有「四」個法是應該「斷」的,第一個「斷劣作意」:
 
由離聲聞獨覺作意,斷作意故。
 
我們在修行佛法的時候,內心要盡量的遠離「聲聞、獨覺」這種二乘的「作意」。二乘的思想,他生命的規劃,就是安住在少事、少業、少希望住,他對成佛的功德莊嚴不生好樂,他對眾生的苦也沒有承當力。也就是說,他這個人完全沒有任何的感覺,你說諸佛的功德有什麼好,他沒有好樂心;你說眾生多麼的苦,他也不受你感動,這個叫做「卑劣」的「作意」,這個「作意」是我們應該「斷」除的。就是你修空觀的時候,你要保持你的菩提作意,這個菩提作意是不能夠沒有的。我們應該要知道一個觀念,其實大小乘的思想是不相容的。小乘人對生命是沒有存在任何的希望,沒有任何的期待;大乘佛法是要有希望,他有希望成就無上菩提,有希望下化眾生。
 
我們要加以說明的是:菩薩在初學對治煩惱的時候,在法門上有很多地方要共聲聞學,是的,在戒定慧對治三界煩惱的時候要共聲聞學;但是內心的思想完全不同,我們不能有小乘的「作意」,但是我們應該要共小乘修習一切法。所以這個地方,你不應該產生這種自私自利、自了漢的心態,這個你應該「斷」,因為這個生起的時候,你好不容易栽培的菩提心會被破壞。前面是講栽培菩提心,這個地方是要防止過失。
 
子二、斷異慧疑
 
由於大乘諸疑離疑,以能永斷異慧疑故。
 
前面的障礙,是你自己打妄想,由虛妄分別產生的;這個地方的障礙是別人給你的,就是這邪知邪見的惡友。「大乘」佛法有很多的功德、智慧,都是不思議境,它是講中道的東西,非空非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它完全是離空有二邊的一個中道路線;而中道的路線是很難理解的,所以很多人會產生「疑」謗,小乘的學者、學術界的朋友,都會產生「疑」謗。我們面對於這樣一種邪見的思想,要「永斷異慧疑」,我們要堅定自己的理解,不要被他們所迷惑。
 
我自己的成長過程,我覺得愈到末法時代,大乘的善根愈難栽培,我看以後一代一代能夠修習大乘佛法的人,一定愈來愈少,因為這個障礙太大,就是這些邪見的人太多了。這個時候,我個人的情況,我是覺得:當你遇到很多很多不同的說法,都在沖擊你內心那個薄弱善根的時候,你應該怎麼辦?你要歸依上師。你相信歷代傳承的祖師──智者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這些絕對沒有錯,不要被現代的人所迷惑。所以密宗很強調歸依上師,他經常用美好的言句來贊歎他的上師,我們中國對這方面修的不夠,佛法一定要重視傳承。所以我們根據清淨的傳承,堅定自己的信心,來斷除這些惡知識的誘惑。
 
子三、斷法執
 
由離所聞、所思法中我、我所執,斷法執故。
 
當我們開始聽聞大乘佛法,如理作意的思惟大乘佛法,內心當中會有很多很多的功德莊嚴出現,這個時候要離開「我」跟「我所執」。這個「我執」就是說,一個人在修學大乘佛法的時候容易生起高慢,自我的高慢,就障礙自己的進步了;第二個「我所執」,對於自己所修的法門認為是最殊勝的:這種「我執」跟「我所執」都應該斷除。大乘佛法應該要廣學,對於「法」門的「執」取,《菩薩戒》有一句話值得我們去思惟,佛陀說:「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就是說你修行不要依止自我意識,你的所知依、你生命的根源是「如是一心中」,就是把你的生命想象它就是一片的心性,沒有一個對立的我相、你相──我或者你的對立,不要這樣子想,就是「如是一心中」。在一心中干什麼呢?「方便勤莊嚴」,把這一念心性用福德智慧加以莊嚴,那就是好的,那就是平等法界。就是說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的不同,它必須要廣泛的學習很多的知識,甚至於世間法都要學習,那你這個執著太重,會障礙你的廣學,你把你自己的地位提得太高,障礙你的廣學。所以我是覺得「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這個是一個妙法。
 
子四、斷分別(分二:丑一長行;丑二頌) 丑一、長行
 
由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
 
「斷分別」就是斷除心中的不平等,就是修無分別智。這個我們先說明。「由於現前現住」,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歷緣對境,遇到很多現前安住的人事因緣,叫「現前現住」;或者說「安立一切相住」,這個「相」是你自己名言安立的,就是在你靜坐當中,你想出很多很多的影像,不管是日常生活的人事、或者你在止觀當中的影像,心中都要保持「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盡量不要落入好壞得失不平等的思考,盡量保持離二邊的思考,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遠離一種有所得的不平等的思考,這種有所得的不平等思考會障礙菩提心。諸位我們要注意,你要經常觀察一天當中,你心中都在講些什麼話?這個很重要。不是說你講出來,不是!當然講出來也算,就是你心中會不斷的講話。如果你心中的話都是不平等,就是講一些很偏激的話,那你這個人的感情肯定很重。一個人感情重的人,他講的話就是很不平等:這個人非常好、那個人非常壞,那你的情感還是非常的重。感情重的人,他心中一定有所畏懼,你要行菩薩道就有困難。一個人要去做他自己該做的事情,一個菩薩能夠勇猛的去弘護正法、續佛慧命,他必須要無所畏懼;一個人要無所畏懼,他內心要經常保持平等、無罣礙,才能夠無有恐怖。他為什麼無有恐怖呢?他內心就是保持無分別,把得失好壞的分別通通放下,做你該做的事,你心中就不會有恐懼。恐懼就是一人心不平等,才會有恐懼。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你要是經常用一種很偏激的語言來诠釋事物,你的菩提心會容易受到傷害,所以要斷分別。一個人要盡量把情感淡薄一點,多一分的理智,少一分的情感。
 
丑二、頌
 
此中有頌: 現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 智者不分別,得最上菩提。
 
我們對於日常生活當中人事的相,或者在修止觀當中,由於文字所「安立」的「相」,這些「相」應該怎麼辦呢?「智者不分別」,不要起好壞得失對立的分別,盡量安住在平等,這樣子你才能快速的悟入平等法界,成就無「上菩提」。這四種法──下劣作意、邪知邪見、我執法執跟不平等的分別,會障礙我們的菩提心,我們應該盡量的把它調伏。
 
這個地方是講到「戊一、舉出悟入」的智慧,「舉能入識」。
 
大乘止觀的智慧,我們在這個地方作一個總結。大乘止觀的智慧,簡單的說就是二句話:第一個遍計本空,第二個依他如幻,就這二句話。一個是真空,一個是妙有;一個是有所放下,一個是有所承當。放下的是你心中不平等的概念,承當的是你心中的希望跟責任,這個你要提起來,這就是大乘的空觀。我想我們很多人都有志於消滅心中的煩惱而修空觀,但是我們怎麼知道我現在是很正確的來修習大乘的空觀呢?我們也可以用結果來推斷你的因地對不對。如果說你大乘的空觀修了三年、或者五年,慢慢你發覺這個空觀,讓你的感情淡薄了,那是有幫助;但是你對人事的因緣愈來愈排斥,內心當中,走入寮房不欲見人,那我敢保證你這個空觀錯了。大乘的空觀,在調伏心中的不平等之後,對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利益的心,一定更有承當力,就是依他如幻這一部分是加強了。如果你修了大乘空觀以後,你對於承當佛陀的事業更加的退卻,那我敢保證你因地的時候,那個空觀的抉擇是小乘的空觀,你自己要注意,這就是一個警告的訊號出現。因為你有這個結果,就是你有這個因地。我們一個初心的菩薩,我們可以不采取行動,這個沒有人會怪你,度化眾生要有因緣,不能強求;但是你心中不能沒有那個意樂,你不能沒有那種准備,不能沒有這樣的作意。你說你一輩子都沒有做任何利益眾生的事情,這個都可以理解,度化眾生要等待因緣;但是如果說你連這種心情都沒有,那你就完蛋了,你整個大乘善根失掉了,頂多是小乘善根。所以我們經常要用佛法的思想來「如人自照鏡,好丑生欣戚」,用大乘的教法來調整自己,看我們是不是很正確的走在大乘的道上。所以我總是覺得一個人修行,你要先了解你自己,不要糊裡糊塗到處跑,你經常要了解你現在是什麼相貌,雖然我們不能夠馬上調整自己,但是你了解自己,你就知道應該怎麼調整,你就有希望。雖然我們不可能馬上調整,但是我至少有一個方向。所以這個地方,《攝論》就是很詳細的把大乘佛法的一個功德相,從知見到修行,很詳細的呈現給大家作參考,給你自己一個修正的標准。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二個問題: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小乘止觀跟大乘止觀的不同點?
 
答:這個我們剛剛講過了,小乘的空觀是一味的出離,所以我們認為小乘的空觀是偏一邊的;大乘的空觀它觀遍計本空,但是它又強調依他如幻,它空掉的是心中的不平等,但是保留心中的願力跟希望。所以這一點是不同。
 
問:《金剛經》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大乘止觀?
 
答:《金剛經》當然是大乘止觀,所以它那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調伏自己的。諸位要知道:這個止觀如果是在調伏你心中的有所得心,那就是大乘止觀;如果這個止觀是對一切因緣法全盤否定,這個就是小乘止觀。比如說:我這一念心中,對常見特別厲害,我總是覺得這個世間是固定的,人也是固定的、事情也是固定的,那你也可以修無常觀。但是無常觀是在調伏心中有所得不平等的心、這種常見的心,那這也是大乘止觀,因為我沒有傷害到依他如幻。總之,小乘的空觀叫偏空,它是毫無保留的全盤否定。只要這個空觀是在對治你心中的有所得,即使是無分別智也好、無常觀也好,都可以當作大乘空觀的方便。就是大乘空觀,一言以蔽之,它的判定標准就是「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達到這二個效果,這二個缺一不可。它能夠調伏你的執取,但是它不會傷害你的願力,你對生命的希望,你對虛幻的承當,這個就是大乘止觀。所以「遍計本空,依他如幻」,是大乘止觀非常重要的二個綱目,第一個遍計本空,空正見;第二個依他如幻,菩提心,不能忘掉你的責任。所以《金剛經》它也是一個內觀,往內對治心中的不平等,所以它對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平等的執取,把這四相都把它抹平,當然它是大乘止觀。《金剛經》比較沒有講到依他如幻,但是沒有講,不表示它否定依他如幻。《金剛經》偏重在遍計本空,它認為你要修依他如幻,你找其它的經典,但是它絕對不會忽略你的菩提心。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說明。當然本論講得很詳細,它前面講到無分別住以後,它用三種法來磨練其心,加強菩提心,斷除四種的過失,它遍計本空、依他如幻二個都講到了。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