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三九卷


 2024/4/24    熱度:572    下載DOC文檔    

第三九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二八頁,「戊二、說入次第」。
 
第三九卷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入所知相」。前面二科主要是建立大乘的正見,所謂的甚深見;現在我們講到第三科,就是「入所知相」。這個「入所知相」,它表面的意思,就是要引導我們趣入生命的真實相,或者說是趣入諸法實相。這個趣入諸法實相,它是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大乘的廣大行,它正式修行的時候,是六波羅蜜廣大的善法;但是在修學廣大行之前,我們必須作好二種心理准備:第一個是菩提心,第二個是空正見。我們必須透過大乘的止觀,先建立菩提心跟空正見這二種根本,當作我們修習六波羅蜜的一個基礎。這個觀念我們先簡單的說一下。在佛法當中,所有的法門,只要是要轉凡成聖的,一定要修空觀。這個空觀,有小乘的空觀跟大乘空觀的差別。小乘的空觀,主要的思想是修無常,觀察生命是變化的,你今天跟昨天是不一樣,你明天跟今天也不一樣。所以他從無常當中,看到了生命的流動變化,因為這種不安穩性,這個時候,他知道生命是苦惱的。從苦當中,他知道生命是沒有主宰性,沒有一個自我,所以無常故苦,苦即無我,從無我當中,他契入了空性。這種小乘的空觀,從大乘的角度來觀察,無常觀當然有它的殊勝處;但是如果從小乘的思考,它從無常觀當中,對外否定了外在一切的人事,對內否定了內心所有善惡的作用,契入了一種灰身泯智的狀態,大乘佛法認為這是一種偏空的修學。反觀我們大乘的空觀,它在修學的時候,是有所消滅、有所保留,有所放下、有所承當。這樣的空觀是什麼內涵呢?我們上一次講過,大乘空觀它的基本精神,是「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它所消滅的是內心的妄想執著;它保留了內在的菩提心,你內心的責任跟希望,這個是不能消滅的。就是你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你同時要加強你「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廣大願力──就是菩提心,這就是大乘空觀的一個特色,它有所破壞、有所建設,這樣才能夠契入諸法實相。所以本論這一科的「入所知相」,就是希望一個菩薩,你在正式啟動六波羅蜜之前,你應該在內心當中,成就二種的根本善根:第一個是菩提心,第二個是空正見。如何成就呢?就是透過修學大乘止觀,所謂的「遍計本空,依他如幻」,而建立這二種根本。這就是這一科「入所知相」的主要內涵。前面已經把這個大意說過了,這以下說明大乘止觀的一個修學次第,就是悟入諸法實相的次第,叫做「說入次第」,「說」明悟「入」諸法實相的「次第」。
 
戊二、說入次第(分二:己一雙問悟入,己二依問別答) 己一、雙問悟入
 
這當中有二科:第一科「雙問悟入」,第二個「依問別答」,先有一個「問」,再一個「答」。我們先看「問」的部分:
 
由何雲何而得悟入?
 
這個地方對悟入諸法實相,它提出了二個問:第一個是「由何悟入」?我們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夠悟入諸法實相?第一個是講悟入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修習大乘的止觀,所謂「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樣的一個方法才能夠悟入。第一個是問悟入的方法。第二個「雲何悟入」?這個地方是說明它的淺深的差別。大乘的空觀是「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樣的一個智慧,有什麼淺深的差別呢?這個地方講到由淺入深,從勝解行地,到見道、修道、究竟道,它的一個淺深次第。所以這個地方,講修行大乘止觀:第一個是說明它的修學方法,第二個說明它修學的淺深次第,提出二個問題。
 
己二、依問別答(分二:庚一總標意言答由何問; 庚二別顯方便答雲何問) 庚一、總標意言答由何問
 
這以下正式回「答」,這當中有二科:第一個「總標意言答由何問」,第二個「別顯方便答雲何問」。先說明悟入的方法,再說明次第。怎麼樣悟入諸法實相呢?先說明它的方法,我們看論文:
 
由聞熏習種類,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有見意言。
 
我們從凡夫有所得的妄想執著當中,以這樣的心態要跟諸法的真理相應,這當中有二個方法不可以缺少:第一個「由聞熏習種類」,就是你剛開始要聽聞大乘佛法的甚深法義,特別對於諸法三自相的道理,所謂的「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內涵?你要很清楚的了解。就是透過聽「聞」的「熏習」,而產生一種「種類」,這個「種類」就是跟真理是同類,也就是說產生一種隨順於真理的種子,透過大乘佛法的「熏習」,內心產生一種隨順於真理的善根種子,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所謂的聞所成慧。第二件事情呢?「如理作意」。當我們把這樣佛法的道理,聽聞明白以後,一天當中應該撥出一點空閒的時間,把這些道理重復的思惟,內心當中產生堅定的理解。前面是一種種子,這個地方是講觀照的現行,這個叫思所成慧。透過聽聞跟如理思惟,會有什麼結果呢?這個地方產生了第三種結果,「似法似義有見意言」。這個時候,我們對於生命的真相,這種「似法似義」,對於佛法這樣的一種義理,會產生一種相似的理解,或者說一種相似的觀照。比如說,我們凡夫的思想,對生命的了解,都是非常極端的,一般人都是很極端的。當他生命在的時候,他永遠保持常見,他不知道他要死亡,他不知道人生是短短幾十年,人生只是個過客,他不知道。他作了很長遠很長遠的布局,他在生命還在的時候是落入常見;當他死亡到來的時候,往往產生斷見,認為死亡就是生命的毀滅,開始恐怖:這都是不對的,這二種知見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了解生命現象呢?我們剛開始一定要聽聞佛陀的教誨,佛陀說:生命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我們從水流當中去了解,哦,原來生命是像水流一樣,它雖然變化,有很多的波浪,但是它可是相續的,有前生、有今生、有來生。所以我們從水流的相續、變化,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真相,不偏斷見、也不偏常見。所以我們對諸法實相的了解,一定要透過對佛法的聽聞,然後如理的思惟才能夠產生,這就是我們修習止觀的一個主要依據。佛法的修學跟外道最大差異:外道的修學,它不重視所謂的傳承;只有佛法,它一定要有三世諸佛、歷代祖師的清淨傳承。外道他在禅定當中想出一個觀念,他出來就叫弟子照著做,持牛戒、持狗戒,都是這樣子,無本之學,沒有根本。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說明所有智慧的來源,只有二種情況:第一個是聽聞正法,第二個是如理思惟,產生對法義隨順的相似觀照、相似理解,這就是我們修習止觀智慧生起的因緣。
 
庚二、別顯方便答雲何問(分二:辛一勝解行地及見道位 ;辛二修道及究竟道位) 辛一、勝解行地及見道位(分三:壬一悟入漸次;壬二 悟入義利;壬三悟入依止) 壬一、悟入漸次(分二:癸一標由方便;癸二顯入次第) 癸一、標由方便(分二:子一四尋思;子二四如實智) 子一、四尋思
 
前面是一個總相的說明,把智慧的生起作一個總相的分析;這以下作一個別相的分析。這個智慧有什麼淺深的次第呢?這當中有二科:「一、勝解行地及見道位;二、修道及究竟道位」。從凡位到「見道」是一個次第;「修道」到「究竟道」,初地以後到成佛又是一個次第,本論分二個部分來說明。我們先看第一個「勝解行地」跟「見道」,這當中分二段:第一個說明「悟入」的「次」第,第二個說明「悟入」的功德。「悟入」的「次」第當中分二段:第一個說明悟入的「方便」,第二個再正式說明它的「次第」。先說明悟入的「方便」,這當中有「四尋思」跟「四如實智」,我們看論文:
 
由四尋思。謂由名、義、自性、差別假立尋思。
 
我們在凡夫的時候,內心當中有很粗重的妄想執著,這個時候,我們如何往諸法實相踏出第一步呢?要修「四尋思」。這個「尋思」就是對事物的推求觀察,一種正確的推求觀察。我們對於萬事萬物,應該怎麼去觀察呢?佛菩薩告訴我們要從四個角度觀察:第一個是「名」,名尋思。「名尋思」就是每一個法,它一定有它的一個名稱。比如說這是一張桌子、這是一張椅子。我們首先知道一切法的安立,它一定先有一個名言,名字言說是它的一個假名。第二個是「義尋思」:前面的「名尋思」是能诠,這「義」是所诠。我們想到這張桌子的名言,就知道它有什麼樣的作用;想到椅子,就知道椅子的作用。這個「義」就是它的義相,它所诠釋的一個功能。第三個是有它的「自性尋思」跟「差別尋思」,每一法有它的自知體性,也有不同於其他的差別體性。這就是「名尋思、義尋思」、還有「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從這四個法當中,就構成了宇宙萬物的體性跟差別。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說我們今天內心產生一個想法:這個花很漂亮。那這個「花」是一個名言,表示這不是張桌子,是花。它怎麼樣呢?它是很漂亮的,不是丑陋的。這個法的成立,有它的名、義、自性、差別。就是你一定是先有花,花跟很多的名言串連起來,它是跟漂亮串連的,由這樣的一個名言,帶動了義相,帶動了它的一個體性,帶動它的差別。這是說明:所有萬物的生起,都是從名言開始。這個名言,可能我們初學者不是很了解,名言就是一個心靈的聯想。你看到這個花,你聯想到它很漂亮,這個時候它的體性就被你決定了,它是一個漂亮的體性。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有飲食、有衣服、有房子、吃穿住的日常日用品。有些人他對飲食,產生很多美好的聯想,說:這個世間上,穿衣服怎麼穿都沒關系,吃東西最實在,吃到肚子最實在。他對飲食產生這樣的聯想,這個人的生命自體跟差別,他的福報可能都是表現在飲食當中,他往飲食方面的造業會特別強烈,因為他剛開始產生這樣的聯想、這樣的名言,就會產生這樣的知見,就會產生這樣的行為,就會有這樣的命運產生。有些人說:诶,這個飲食吃到肚子,一下子就沒有了;衣服穿在外表,可以給人一個永久的印象,這個是比較持久的。你認為衣服是持久的聯想,那你的生命當中,一定會擁有很多的衣服。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自性跟差別呢?因為你產生這樣名言的聯想。所以這四種尋思就是說明:宇宙萬法的生起,都是我們凡夫最初的一念的聯想,然後去造作,這個生命才會出現。並不是一切法有它真實的體性,不是的,都是我們先動一個念頭的聯想,然後從聯想當中,名言產生義相,產生我們自己的見解,這個義相就是見解,由見解帶動你想要去追求、或者你要去否定它的行為,最後決定你命運的變化,這個就是自性執,這個就有助於我們去了解生命是怎麼生起的。
 
子二、四如實智
 
及由四種如實遍智。 謂由:名、事、自性、差別假立如實遍智。
 
如是皆同不可得故。
 
這個「四如實遍智」跟「四尋思」的內涵,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淺深的不同。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觀察生命的生起跟變化,這個時候叫「四尋思」;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對這四個法的生起,產生堅定不移的理解、產生勝解,這個時候叫「四如實遍智」:就是「如實智」是堅固的理解,「四尋思」的理解是猶豫不決的。所以它的情況也是「名」,名言;「事」,這個「事」就是前面的義相;產生了「自性假立」的「如實遍智」,「差別假立」的「如實遍智」。這個地方是說明我們從這四個法當中,應該怎麼觀察呢?「如是皆同不可得故」,這句話就是在說明什麼叫做「遍計本空」。
 
大乘佛法觀一切法空,不是從外表的因緣上否定,它是從根源上去追求。這個法是怎麼產生的?這個法的產生──其實我們的命運,就是我們最初的聯想,心中不同念頭的妄動。因為每一個人他活動的方向不同、處所不同,所以就創造了不同的命運。我們前面說過,生命的起源,最初就是一個名言,就是一個思想,你有很多不同的聯想,才會有不同的行為跟果報。比如說,怎麼知道「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呢?比如說,今天一貫道的弟子們,去作了一個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業,造好了以後,他的業保存在他的阿賴耶識當中。佛弟子也可以布施、持戒、忍辱,我們也造了一個善業保存在我們心中。假設他們二個人造的是同樣一個善業,但是他們二個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結果都是成就一個善業,因為他們二個在造這個善業的過程當中,他們產生不同的聯想。一個佛弟子,為了要成就往生極樂世界,他為了產生極樂世界的聯想,而去造布施、持戒的業力,這個業力會在臨終的時候,產生往生淨土的力量。外道們修習善業,是為了要成就到上帝的天國,他產生這樣的聯想,這個時候善業的力量,是趨向天國的。
 
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是受著我們心中聯想的名言、概念在支配,這個就是為什麼生命會不斷的相續,一個生命死亡又接一個生命,一個生命死亡又接一個生命,因為我們心中的妄想,從來沒有停止過,這個就是生死業力的根源。我們總是認為:你為什麼會來投胎呢?因為有業力。其實這句話只講到一半,沒有講到重點。只有業力是不能投胎的,一定要有心中的聯想、思想。你看阿羅漢,阿羅漢的阿賴耶識當中,有很多的業力都沒有受果報,都還沒有消完;但是阿羅漢可以無生,因為他心中的妄想全部被他破壞掉了,他沒有任何的聯想,他心中安住在空、無相、無願,他對三界沒有任何的聯想,所以他的業力完全不能活動,他的業種子不能活動。沒有這個聯想去刺激這個種子,這個種子不能得果報。就是說這個種子你不去灌溉,它不能開花結果。所以這個「四尋思」主要是告訴你:生命是你的聯想產生的,它不是真實的。所以,「如是皆同不可得故」,其實都是我們一念心所變現的,離開了一念心,哪有這些生命的現象呢?所以這個空正見,就是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你不要向外去攀緣;你回光返照,其實你今生所有的遭遇,都是你過去產生很多很多的聯想,所以才有今生的相貌。如果我們改造心中的聯
 
想,這個生命就會有變化,所以說「如是皆同不可得故」。這個地方是把大乘破遍計執的觀法說出來。
 
癸二、顯入次第(分二:子一入唯識性,子二入所知相) 子一、入唯識性(分三:丑一悟入遍計所執性;丑二悟入 依他起性;丑三悟入圓成實性) 丑一、悟入遍計所執性(分三:寅一先標所為;寅二 正顯加行;寅三結能悟入) 寅一、先標所為
 
這個地方說明它的淺深次第,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入唯識性」,第二「入所知相」。「入唯識性」有三段:「一、悟入遍計所執性;二、悟入依他起性;三、悟入圓成實性」。先看「悟入遍計所執性」:
 
以諸菩薩,如是如實,為入唯識,勤修加行。
 
怎麼樣才能悟入遍計所執性呢?要怎麼做?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他應該要「如是」,「如是」就是根據前面的四尋思,觀察我現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正報身心,招感外面的依報環境呢?都是我剛開始動了一個名言概念,產生這樣的理解,然後我去追求,所以現在的果報產生這樣的自體跟別人的差別。你根據這樣「如是」的觀察,內心應該保持一個「如實」,「如實」就是很認真專注的去思惟觀察,然後,「為」了悟「入唯識」實性的緣故,「勤修加行」,你要不間斷的去修行四尋思的加行。這個地方為什麼講「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說:一個菩薩深深的了解到「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痛苦的根源,跟別人完全沒有關系。我們一個人會有痛苦,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不好的聯想,所以才會有痛苦。為什麼聖人沒有痛苦?聖人他處在這種五濁惡世,他沒有痛苦,因為他沒有這種錯誤的聯想。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我們一種錯誤的名言,這個是痛苦的根源,應該要消滅的。所以菩薩要離開痛苦,應該要「勤加」的修習四尋思,把這個痛苦的根源找到,然後用空性的正見把它消滅掉,這叫「勤修加行」。
 
這個地方是說:當我們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心靈錯誤的聯想,這樣是不夠的,你要不間斷的去對治它,不間斷的。因為在我們心中,它是非常熟練的一個境界,是一個熟境界,因為我們長時間都是往這個方向思考,它在心中已經走出一條很深很深的鴻溝了,你要把它填平不容易。所以我們讀古代的聖賢書,《論語》第一篇告訴所有的君子立身處世之道,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讀聖賢書,一定要不斷的復習、不斷的溫習,所以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因為你三天都沒有修學聖賢的教誨,那只有一個結果:你跟妄想打成一片,沒有第三種結果。我經常聽到一些同參道友跟我說:法師啊!其實你講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哈──),其實我對這種人是滿擔心的,因為你怎麼能夠把修學佛法,永遠停留在「知道」!如果你修學佛法永遠停留在知道,你的生命在這個層次不斷的空轉,你就很難突破,因為你根本沒有勤修加行。沒有勤修加行,你心中錯誤的聯想,沒有辦法對治,就不能提升你的生命現象,不可能!所以這個地方,他的成敗關鍵,我們一個人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是不是會不斷的突破,或者永遠停在原地,甚至於退
 
步?就是你要不斷的聽聞聖賢的教誨、思惟聖賢的教誨,這是一個關鍵。
 
寅二、正顯加行(分二:卯一推求;卯二證得) 卯一、推求
 
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講「推求」,第二個講「證得」。勤修加行應該怎麼加行呢?這不能胡思亂想,應該怎麼想呢?我們看論文:
 
即於似文似義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 推求依此文名之義,亦唯意言; 推求名、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
 
這是關鍵。我們如何根據大乘佛菩薩的教誨來修習「遍計本空」呢?大乘止觀是消滅心中的執取,怎麼消滅呢?這個時候你要依止「似文、似義」的「意言」,就是前面說過的,依止對大乘佛法的聽聞,產生一種相似的理解、相似的觀照,就是依止大乘的「文義」生起了觀照。怎麼觀照呢?我們「推求」心中,有很多很多的「名」言,我們心中跟人事接觸:诶,我看這個人,這個人是好人、是我的親屬、是我的朋友,你產生這樣的聯想;這個人是一個壞人,他對我很多的傷害,我們也產生這樣的聯想。我們剛開始還沒修止觀之前,我們總是認為這樣的外境是真實的,它跟我的想法沒有關系,它永遠都是有獨立體性的。就是所謂的好人、壞人,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是離開我們的心,有獨立體性的,它是有自主性的,不能改變的。但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因為所有外境的安立,「唯是意言」,其實都是我們第六意識的虛妄分別心,或者說虛妄的聯想所引生的。「推求此文名之義,亦唯意言」,當我們安立很多名言──好人、壞人的時候,我們就產生不同的見解,這個叫「義」相,其實這個「義」相,也是我們第六意識再一次的分別產生。由這個「名、義」所帶動的一切法的「自性」,跟一切法的「差別」,都是我們內心的分別心所「假立」的。因為你有不同的分別心,所以這些人事就扮演不同的角色。他扮演什麼角色,不是他有體性,是你自己安立他扮演這個角色,這些都是一個「假立」,內心的分別所假立的。離開你的分別心,這一切的好壞、得失都不存在。
 
這個觀念我們說明一下。佛法對生命的看法,認為生命有二層次的差別:第一個叫依他起性,就是我們前生的業力所變現的果報,叫依他起,依托眾緣的業力而引生。這個依他起性你不能破壞的,你生長在人道,你有什麼的果報,這一部分修習空觀是不能傷害的,這個因緣法不能破壞它。空觀如果能夠破壞因緣,那這個就是斷滅見。修學佛法不能破壞因果的,不管是因、不管是果都要保存。所以由業力所變現的一切法這一部分,修空觀你不要去動它。那我們要破壞什麼呢?就是當這個果報出現以後,我們的分別心去受用這個果報的時候,產生很多很多的聯想,這個就是你要破壞的了,就是遍計執。你安立很多的名言,產生很多的聯想,這一部分是我們大乘止觀所要破的,所以你不要破壞錯了。我們現在應該很冷靜的回顧過去的生命,到底我們做錯了什麼?才會讓自己痛苦。我們產生很多的聯想,當然不能說聯想錯,因為佛菩薩也有很多的觀想,若佛菩薩要沒有任何的想法,佛菩薩是沒有辦法度化眾生的。我們凡夫聯想的錯誤點到底在哪裡?這個值得我們反省。我們的錯誤點,就是我們的聯想是一個單向的思考。當我們看到一個好人,我們就認為這個人絕對是好人;這個人是一個壞人。人有好壞,事有得失,這件事情對我有利,這件事情對我有傷害,就是我們心中的聯想是不平等,內心不平等,就是有所執取。所以有人說你去讀《大般若經》六百卷,你把它讀過幾次,你自然就開悟了。為什麼會開悟呢?這個道理,我們不要說迷信,好象《大般若經》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不是這個意思。你去讀《大般若經》,或者沒有時間,你讀讀《般若心經》。在所有的金剛般若的經典當中,佛陀教誡我們:不能生起單向的思考。你看佛陀在《般若經》都是雙向思考──是諸法空相,它不是生也不是滅,不是垢也不是淨、不是增也不是減,它是雙向思考,而且是雙向的否定。諸位我們可以試試看,你如果情緒不好很痛苦的時候,有一種很熱惱的力量在干擾你,你去查你的心中──仁者心中必有一物,就是你產生錯誤的聯想,而且這個聯想一定是單向的聯想:這個人真是壞,我對他這麼好,他竟然忘恩負義。其實你應該怎麼辦呢?你應該想:其實這個人他不是好、也不是壞,他是一個因緣法,雙向否定,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經常用雙向否定,你的內心會慢慢慢慢從不平等而變成平等。我想在大乘佛法當中,第一個重點就是你生命的目標很重要,雖然生命短暫,但是你可不能空過。如果諸位還有記憶的話,我們曾經在佛前發下誓願,我今生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個我要誓斷一切惡,第二個我要誓修一切善,第三個我要誓度一切眾生。你在佛前很認真的告訴自己、告訴十方諸佛菩薩:你要用你的生命完成三件事情,這是你的目標,誓願力。當然我們日常也會開始產生行動,但是在行動的過程當中,我們發覺不是那麼容易,搞到最後自己傷痕累累。為什麼呢?第三個就是我們沒有觀照力。誓願力、行動力,這觀照力最重要,我們要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腳步,我們是不是落入一種習慣性的單向思考?永遠都保持一種對立──這個是好的、這個是壞的。你產生這樣的聯想,你永遠在好壞得失當中打轉,你很難跳脫你心中的遍計執。
 
我想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們可以很冷靜的作一個反省,就是:我出家這麼久,我是不是進步了?一個人永遠保持進步是非常重要的。在菩薩道什麼叫進步呢?你發覺你剛出家的時候、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做你想做的事情,你用你想做的事情來引導你,就是你這個人是用情感來帶動菩薩道的,以有所得心來行菩薩道的。诶,慢慢的你發覺你時間久了,你開始把大部分的時間去做你該做的事情,就是你能夠在生命當中,從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轉成去做我該做的事情,你這個人生命提升了,你的觀照力生起來,你的遍計執減少了,你的內心跟諸法實相又邁進一大步了。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告訴你自己「遍計本空」,其實我們心中,根據我們自己有所得的不平等的聯想,就帶動很多的義相,造成很多的追求,創造很多生命的自體跟差別,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心中的妄想捏造出來的。這個地方,就是我們應該要不斷的向內心當中去推求。我們看最後的「證」相:
 
卯二、證得
 
前面的推求叫「四尋思」,這個證得叫做「四如實智」,看論文:
 
若時證得唯有意言,爾時證知若名、若義、自性、差別,皆是假立。自性、差別義相無故,同不可得。
 
我們這一念心長時間不平等的聯想,而產生錯誤的行為跟果報,我們開始回光返照,在這一念當中,突然間「證得,唯有意言」,我們在寂靜的心中,慢慢慢慢的感覺到:其實所有的生命現象,都是我的妄想捏造出來的,沒有真實的自體。當你產生這樣一個強烈覺受的時候,你就「證」得了「若名、若義、自性、差別」都是「假立」的,這一切法所謂人事的互動、得失好壞,稱譏毀譽這個八風的因緣,其實都是我們每一個人妄想的心所安立出來的,所以「自性、差別義相無故,同不可得」。它的「自」體、它的對立「差別」,都是沒有真實體性的。這個地方是說明我們的「遍計執」脫落了,內心從不平等而變成平等。
 
寅三、結能悟入
 
由四尋思,及由四種如實遍智,於此似文似義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識性。
 
當我們透過前面「四尋思」的推求,慢慢成就一種堅定的「四如實智」的理解,這個時候,我們就正式的依止大乘的法「義」,產生如實的觀照,而「悟入」了「唯有識性」。就是一切法是一念的心識所變現,離開了心識無有少法可得,沒有心外的法可追求,這個時候就成就了「遍計本空」的第一步。這個「遍計本空」的第一步,這個地方論文的內涵,「悟入」遍計執,就是破除對外境的執取,所謂的破所取相。當我們破了所取相以後,內心的狀態是「境空心有」,外在的執取空了,但是心中的觀照力還是存在的,叫做「境空心有」、或叫「心有境空」。這是我們悟入唯識實性的第一步,先破除外境的執取,這些人事好壞、得失的不平等概念,我們先加以消滅。
 
我們比較小乘的空觀跟大乘的空觀:小乘佛法的空觀,對因緣所生法──依他起性,是全盤否定。所以當他成就小乘空觀以後,他對生死沒有好樂心、對無上菩提也沒有好樂心,這不是我們所願意的,因為他破壞了因緣。大乘的空觀是不能去破壞因緣的,所以我們在講大乘空觀,我們喜歡講無住,「應無所住」。诶,這一句話講得好。就是因緣法,你不要加上你的聯想就好,這就是無住。這個無住的次第,第一個是對外境先不要有所住,先脫離對外境的執取。我們的流轉門,剛開始是一真法界,我們的心本來是圓成實性的一個平等不二的法界,沒有任何的單向思考,剛開始是平等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開始有對立的思考,從真如變阿賴耶識,有能所的對立、有好壞的對立、有很多差別的對立。所以我們剛開始是先有內心的執取,然後從這個對立當中,又去造業,又產生了外境。所以我們是先有內心的執取,才有外境的執取,所以外境是比較粗的。所以我們流轉的時候,是先成就內心的執取,再產生外境的執取;但是對治的時候是從外面對治過來,是先對治外境的執取,再對治內心的執取。這個地方智者大師講一個譬喻說:這個衣服搞髒了,衣服外面的污垢,是一層一層卡上去的,你的衣服會髒,一定是從內而外的;但是你要把衣服的髒洗掉,是從外面洗進來,這個道理是這樣。所以我們剛開始破遍計執,先脫離對外境的執取,你要脫離外境對你的干擾。你希望做一個自在的菩薩,不受外境的八風所吹,你一定要破除心中不平等的聯想,你要保持雙向思考,這是我們修行的下手處。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