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四八卷


 2024/5/20    熱度:254    下載DOC文檔    

第四八卷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五七頁,「癸四、精進」。
 
第四八卷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修習六波羅蜜的差別內容。前面一科的忍辱,是「於諸境緣,安住不動」,就是我們對於已經成就的功德,應該要善加保護;否則,如果我們沒有安住真理,而跟著感覺走,一旦失控,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那就前功盡棄了。所以這個忍辱,是對於已經成就的功德的一個保護措施。這個「精進」呢?它的內涵是針對於你還沒有成就的功德,你應該怎麼去追求,這個地方是不同。
 
癸四、精進
 
精進三品者: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
 
菩薩對於還沒有成就的功德,應該產生三種的「精進」:第「一」個「被甲精進」,這個「被甲」,就是古時候戰爭之前,你要穿上以鐵片做成的衣服,把這個身體先保護起來。這是表示什麼意思呢?就是菩薩要成就功德之前,要產生一種堅定的願望──你要成就什麼功德?我發願要持〈大悲咒〉三萬遍、或者〈往生咒〉三萬遍,等等。我發願三個月當中,不管遇到什麼環境,我不發脾氣,三個月不發脾氣。就個是你一定要有一個願望,因為你沒有一個目標願望,你不可能進步的,這個叫做「被甲精進」。就是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個很堅定的願望,而這個願望要能夠超越你現在情況的。第「二」個「加行精進」,你實際的采取行動,有種種的方便、身業、口業的加行,來趨向你的目標,這叫「加行精進」。第「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這是把第一個「被甲精進」跟「加行精進」作一個總合,這就是我們在趨向目標的整個過程,一個初、中、後的過程。你剛開始趨向目標的時候,不能有「怯弱」,你說:唉呀!這個〈大悲咒〉三萬遍太多了。你對目標剛開始的時候,不能有「怯弱」──勇悍,你相信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這第一個你不能有怯弱。第二個過程,我們知道你要成就功德,過程都不是很順利的,外在的境緣、內心的妄想,你一定要能夠「不退轉」,堅持到底。第三個「無喜足」,當這個目標慢慢接近、功德慢慢出現的時候,你不能得少為足,功德還沒有成就,你要繼續的往前走,你的目標還沒有達成,不要對這些路旁小花產生貪著,一定要「無喜足」,一定要把這個功德做圓滿為止。這是佛陀勸勉我們:在擬定目標,要成就一個新功德的時候,要有三種心態:「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這是我們要成就一個新功德的三種心態。
 
「忍辱」跟「精進」,它們二個也不是什麼功德,但是它們二個對功德有保護跟增上的作用。所以印光大師說,菩薩道要成功有二大要素:第一個就是忍人所不能忍,你對已經成就的功德要能夠忍辱;第二個行人所不能行,你不能得少為足,要不斷的進步,對於沒有成就的功德要趕快去追求。當然這個地方的「精進」,是對未成就的功德的追求。
 
席維斯史特龍
 
我在這個地方講一個實際的故事,給大家互相勉勵,這是真實的事情,這是有關於好萊塢一個國際影星的真實奮斗故事。這個人,他是一個美國籍的伊朗人,後來他在美國出生,但是他是出生在美國的一個貧民窟,一個卑賤的家庭。他的父親整天喝酒,他的母親一天到晚賭博,父母親脾氣非常暴躁,動不動就是又打又罵。所以這個小孩他從小在一個非常貧賤,而且不正常的家庭中長大,他心裡面累積很多負面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他就選擇自暴自棄,隨順他過去是一個什麼業力,就跟著業力而走,他別無選擇。他到高一的時候就辍學了,就放棄學業,整天跟那些年輕人、無業游民到處玩樂。後來到二十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突然間一覺醒過來,他有一個很強烈的感覺,他告訴他自己:我現在的生命有二個選擇:第一個,我繼續地這樣的過下去,我如果這樣過下去,我的父親、母親現在的情況,就是我的未來;第二個,我必須擬定一個新的目標,重新去開創我的生命。他現在面臨二個選擇,後來他覺得他應該作出努力,他知道很多人,因為身體的殘障,缺手缺腳都能夠開創出成功,為什麼我四肢健全,我不能作出努力,來改造我的過去呢?他就離開這個家庭。他就想:我要做什麼?第一個他沒有學歷,找工作沒有辦法;他也沒有錢,不能做生意。他想一想:既然沒有能力,就找出他自己的興趣。菩薩在成就功德,一定要成就自己有興趣的事,先成就第一個功德給自己有信心。他覺得他對表演、演藝工作很有興趣,他這個時候就去好萊塢應征。但是他先天有一個缺陷,他嘴巴是歪一邊,歪得很嚴重。所有的導演跟他面試以後都說:不可能,你這個嘴巴歪一邊,你不可能做演員。他所有的面試都被拒絕,但這個人沒有放棄。他說:好,我不能做演員,那我就去好萊塢公司掃廁所(哈哈),你這個導演總要去上廁所,我就有機會跟他們接觸,建立一個關系。他就去好萊塢公司應征掃廁所,白天掃廁所,晚上在垃圾堆裡面找一個破舊的車子,就住在那個破舊的車子裡面。然後他一方面說:我要做演員,我自己要好好的先編劇,編一個劇本讓自己來演。他就把所有世間上的那些好的劇本,晚上好好研究,點一個小燈泡,把這些劇本好好研究。他就開始寫,寫一個人怎麼奮斗的一個劇本。這當中,他掃了三年廁所,他只要看到電影公司的人員進來,就把這個劇本給他看。诶,寫得不錯。他說:那你這個劇本可以賣給我嗎?他說:我不賣,我一個條件,我必須做這個劇本裡面的男主角。所有的導演說:不可以,你嘴巴歪一邊不可能,你今生不可能做演員。他說:你最好趁早放棄這個希望。他在掃廁所的過程當中,每一次都把劇本拿給電影公司,都遭到拒絕。他在三年當中,被拒絕了一千三百七十五次。他曾經要放棄他的努力,但是他告訴自己:如果我放棄了這個目標,我生命就沒有存在價值,我未來的生命就像我父母親現在的情況,我就是一個行屍走肉,那倒不如去死算了。所以他告訴他自己:他生命當中只有二個選擇:第一個達成目標,第二個自殺死亡。他有這種必死的決心以後,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決心,當你下定決心,這個時候生命的環境就有改變。就在一千三百七十六次的時候,他遇到一個導演來上廁所,他把劇本給他看,這個導演說:唉呀!你這個劇本寫得太感動了,我願意用三萬五千塊把你的劇本買下來。三萬五千塊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誘惑,他可以放棄他的目標,追求這個小小的功德就不錯了,三萬五千塊等於一百多萬台幣,他可以在生活上作很多的改善。但是他內心當中「無喜足精進」,他說:我不要一塊錢,我一定要做這裡面的男主角。結果他的真誠感動這個導演,導演就讓他拍這部戲。結果一拍下來,創造了美國票房的奇跡。這個人是誰?就是席維斯史特龍,他演的第一部片就是「洛基」,他後來的片酬一片是二千萬美金。好,我們可以回顧這個人的人生奮斗。我們經常會把自己的挫敗歸咎於因緣如此,反正我就是這種根性,我又能怎麼樣呢?我們不會去檢討自己沒有作努力,這是我們一般人最大的問題。其實生命可以透過你的努力,作很大的改變。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法的本性是空。也就是說,當我們在精進的時候,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為。雖然我們因為過去的罪業,會現出很多如夢、如幻的煩惱障、業障、報障;但是我要告訴大家一個事實:這些障礙最怕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堅持。有時候我自己在擬定一個目標的時候、我在修加行的時候,我有一種感覺,諸位可能也會有這種感覺,你精疲力盡的時候,其實在障礙你的煩惱,它也精疲力盡(诃──)。你說:诶,煩惱在障礙我,其實對方也精疲力盡。這個時候誰能夠戰勝對方呢?就是誰堅持到最後一分鐘。其實我們在過去的修行當中,很多都是差一點點就成功,結果你放棄了。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告訴我們:「無怯弱精進、無退轉精進、無喜足精進」,你相信事在人為,你只要努力,所有的功德都可以成就,這個地方是一個很重要的心態。
 
癸五、靜慮
 
靜慮三品者: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成所作事靜慮。
 
前面的四種功德都是一種散亂的狀態,這個地方的功德是比較精致的。這個「靜慮」的第「一」種功德「安住」,就是我們心中要有一個所緣境,然後面對這個所緣境,專一安住、相續安住,來調伏我們攀緣的心──攀緣過去、攀緣現在、攀緣未來的心。第「二」個「引發靜慮」,這個「引發」是「引發」什麼東西呢?就是在禅定的心中,能夠「引發」種種的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當然神通是比較殊勝,你一個人心寂靜的時候,你對一些事情會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直覺,你常常靜坐的人,你對於即將發生的事情,也會有一些直覺的判斷,這個就是寂靜的力量所引發的一種特殊功能。第「三、成所作事靜慮」。前面二種靜慮都是一種自身的受用,這個「成所作事」就是你在禅定的心中,能夠成辦很多利益眾生的事業,很多菩薩在利他的時候,都是在三昧當中成就。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龍樹菩薩的《智度論》上說:這個忍辱是於諸境緣安住不動,這個靜慮也是於所緣境安住不動,這個地方有什麼差別呢?忍辱的安住是比較粗糙的,禅定的安住是比較精致的,所以這個地方有粗細的差別,是這個意思。
 
癸六、慧
 
慧三品者:一、無分別加行慧;二、無分別慧;三、無分別後得慧。
 
這個地方是講智「慧」的抉擇。這個智慧的成就有「三」種的差別內容:第「一」個是「無分別加行慧」,為了成就無分別智而產生的加行智,其實這個無分別加行慧就是加行智。加行智有三種的差別:第一個聞慧,第二個思慧,第三個修慧。就是我們透過心中一個名言的思惟,而產生智慧。比如說,我們前面說的四尋伺,對於這種名言、自性、差別的一種分別,這樣的一種分別,是要假藉名言而產生的,這叫加行智,這個包括聞思修。這個「無分別慧」是講證,已經證入了真理,就是無分別智證入了真理,這個時候,如如智而入如如理,是能所雙亡、諸相叵得,這無分別的根本智現前。第「三」種是「無分別後得」智,就是以無分別智作基礎所產生的後得智。其實後得智是有分別,為什麼這個地方說無分別呢?這個地方意思是說,它是以無所得為根本而產生的分別。它是分別什麼呢?這當中有二個分別:第一個分別佛法的差別,第二個分別眾生的根機,這個時候才能夠善巧的說法,這個叫做「無分別後得」智。簡單的說,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種。前面的五度就像一個人的雙腳,福德資糧它是讓一個人趨向目標;智慧是一個人的眼睛,當我們趨向目標的時候,我們應該判斷──應該往東邊去?往西邊去?要作一個方向的引導。這個所有的功德,智慧是最重要,因為你的抉擇、判斷力,如果一念的差錯,可能會讓自己前功盡棄。
 
我們講一個小故事,把這個智慧的重要性作一個說明。優婆 多尊者有一個弟子,出生在一個小國家的鄉下地方(因為印度有十六個國家),以前是一個很貧窮的人家,後來他覺得人生是非常苦惱,就拜優婆 多尊者為師父,修習禅定。他長時間的專注,就從初禅到二禅,從二禅到三禅,乃至於到四禅,成就了四禅。而且他在禅定當中,又成就了五種神通,這個時候是一個過人之法,那不得了。他有一天在禅定的時候,他打了一個妄想,他想:我現在有了禅定、又有神通,我如果能夠回到我過去的家鄉,看看我過去的親戚朋友,他們會對我很多很多的贊歎。就起這個念頭。當然這個念頭是一種妄想,他應該要把它消滅,結果他沒有選擇消滅,他隨這個順妄想,就離開了他的處所,回到家鄉。回到家鄉以後,他就顯神通,很多人看到他顯神通,就報告國王,國王很歡喜,就把他請到王宮去作種種的供養。後來他長時間在供養當中,一個人處在富貴的境界,又沒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就容易放逸,就把禅定給失掉了。禅定失掉以後,國王就把他趕出去。沒辦法,他也沒有一技之長,就做一個乞丐。他做乞丐乞討的時候,又感染細菌,雙目失明,做一個乞丐又雙目失明。後來有一天,優婆 多尊者在禅定當中知道這件事,就告訴弟子說:诶,我們去哪一個地方看看某某人好不好?大家說:好,這個人有禅定,有四禅又有神通,我們去參訪參訪他。結果優婆 多尊者到了他的家鄉時候,看到有一個人在路旁,又貧窮、又骯髒、雙目又失明的乞丐。優婆 多尊者說:這個人就是當初的那個某某人。他本來有四禅、又有神通,一念的差遲,變成一個乞丐又雙目失明。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你對於你心中所產生的妄想,你一定要好好地判斷:它是一個功德相?還是一個過失相?一定要產生一個正確的判斷抉擇。當然你要能產生抉擇,你要不斷的聽聞經律論三藏的智慧。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前面的五度是沒有眼睛的,如盲;這個六度(智慧)就是一個正確的引導。我們前進到前面有一個坑的時候,要善知回避。印光大師也說:修行人,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這句話就是智慧的觀照。好,我們看「庚七」的「相攝」,先提出一個「問」:
庚七、相攝(分二:辛一問;辛二答) 辛一、問
 
如是相攝,雲何可見?
 
這個六波羅蜜多跟其他的善法,應該怎麼樣互相來「攝」受呢?前面我們是偏重在六波羅蜜本身的功德,這個地方是講六波羅蜜跟其他的善法,彼此間互相融通的情況。我們看回「答」:
 
辛二、答(分二:壬一標;壬二釋) 壬一、標
 
由此能攝一切善法。
 
壬二、釋
 
是其相故,是隨順故,是等流故。
 
這個回「答」當中有二科:第一個先作一個總「標」。就是說六波羅蜜雖然只有六個法,但事實上,它的內涵
 
是總「攝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善法」因果。怎麼說呢?「是其相故,是隨順故。」從因地上來說,「是其相故」,因為六度本身就是一個善法的體相。因為布施它所代表的就是無貪的相貌,你一個人經常布施,你內心就形成無貪的相貌;你經常持戒,內心就無過,沒有過失;忍辱,你內心就會創造安穩的相貌;精進就是增上的相貌;禅定就是安住的相貌;智慧就是抉擇的相貌。所以六度它本身就是一個善法的體相,這第一個。第二個「是隨順故」,六度本身不但是一個善法,他也因為這六種善法,能夠「隨順」引生其余的善法。比如說慚愧,你因為有智慧,你也可以引生慚愧;信心也是這樣,不放逸也是一樣。就是說,雖然善法無量,但是我們只要具足這六種善法的根本,你自然能夠「隨順」引生其余的一切善法。這就是所謂的「是其相故,是隨順故」,這個是約著善良的因地來說的。從果報呢?「是等流故」,所以它也能夠引生一切世出世間的因果,因為它這個所有的因果,都是福德、智慧「等流」所引生的,沒有一個功德離開福德、智慧另外有功德的,不可能,所以它是福德跟智慧的「等流」所引生的果報。所以這樣子講,你修習六度就具足了一切的善法,它的宗旨是講這個意思。
 
庚八、所治(分二:辛一問;辛二答) 辛一、問
 
如是所治攝諸雜染,雲何可見?
 
前面是講到生善,這個地方講破惡。六波羅蜜它所對
 
「治」的這個「雜染」法,之間相互的關系「雲何可見」?我們看看這個回「答」:
 
辛二、答
 
是此相故,是此因故,是此果故。
 
「是此相故」,就是說這個六度本身,就是能夠對治六種的雜染相。比如說,布施它能對治這個悭吝的相貌,你經常把這個多余的東西布施出去,你就能夠對治你內心產生的悭吝相貌;第二個持戒,它能對治惡戒的相貌;忍辱能夠對治瞋恚的相貌;精進能夠對治懈怠的相貌;禅定能夠對治散動的相貌;智慧能夠對治惡慧的相貌:六度本身就是有對治六種雜染相,叫「是其相故」。「是其因故」,其實其他的雜染相都是從這六種相引生的,就是這六種相引生出來的其他雜染相。換句話說,你把這六種雜染相去掉,其他雜染相自然消失。「是其果故」,一切的痛苦也是由前面的「因」所引生,「因」消失,這個果報自然消失。這個七跟八這二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因地發願的時候,是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但是你要知道:修行是要掌握它的根本跟枝末,「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不是你盲目的去修行善法就能夠具足善法,不是這個意思。它的善法是相通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惡法也是相通,「此滅故彼滅,此無故彼無」。所以我們在斷惡修善的時候,一個菩薩剛開始只要掌握六度的修學,你就具足斷除一切惡法、具足修習一切善法,這二段是這個意思。就是你不要在六度當中另外追求,這個六度就具足了。我們看「庚九、勝利」:
 
庚九、勝利(分二:辛一問;辛二答;辛三結) 辛一、問
 
第九是講到功德利益,我們先看「問」的地方: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所得勝利,雲何可見?
 
我們透過前面「六」度的修學,包括心理的准備意樂,乃至於實際的行動,這樣子有什麼功德呢?
 
辛二、答(分二:壬一明世間勝利;壬二出世勝利) 壬一、明世間勝利
 
回「答」的地方有二科:「一、明世間勝利;二、明出世勝利」。先看「世間」的功德:
 
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大生攝故,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
 
這個「菩薩」,他「流轉生死」,表示說他還沒有成佛,他還是一個因地菩薩。因地「菩薩」依止菩提心跟空正見修習六度,他因為布施的功德,能夠「富貴攝故」,他在流轉當中,成就大國王、大富長者的「富貴」,他不會墮落到貧窮的因緣。我們之前講《八大人覺經》,菩薩要避免在貧窮的因緣當中出生,因為貧苦多怨、橫遭惡緣。因為你有富貴,才能夠產生廣大利他的事業,這個後面會講到為什麼,因為他這不是為了自利,菩薩要讓自己莊嚴,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布施。第二個「大生」,那更重要,這個「大生」就是成就圓滿尊貴的色身。菩薩做一個卑賤的色身,因為破戒,結果做一只螞蟻、一只小狗,你怎麼能夠讓眾生對你有信心?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你一定要得到尊貴身,而且是圓滿的尊貴身,不能有欠缺。你要少一只手,有一點欠缺,這樣的話也就不莊嚴。當然持戒能夠使令我們在流轉當中,成就圓滿不欠缺的尊貴身。第三「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因為菩薩修學忍辱,能夠招感廣大的同參道友、廣大的眷屬來跟他和合,成就一個廣大的弘法事業,這當中很重要。我們一個菩薩的能力是有限的,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打獨斗的時代了,是一個如何能夠結集大家同見同行,來創造廣大功德。而這個時候,主事者的忍辱、包容、胸量就非常重要,你有這種胸量,就能夠招感廣大的眷屬,能夠成就廣大的事業。第四「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菩薩面對廣大的事業,能夠作種種的加行,使令它成就。我們前面說過,他能夠沒有怯弱、沒有退轉、沒有喜足,做什麼事有始有終,絕不放棄。這個地方的絕不放棄,我希望我們平常就從小事情就訓練自己有始有終。比如說你自己測試你自己,你內心是不是有這種堅持到底的功能,你可以測試一下。你擬定一個目標,我要拜一百部的《八十八佛》,你試試看,馬上能夠測出來。就是說我不管怎麼樣,好拜壞拜不管怎麼拜,我一定要把它拜完。你先養成做什事都有始有終的習慣,這個對大家非常重要,重點還不在於你所成就的功德,重點是你要培養那種做什麼事都有始有終的決心,這樣你以後才能夠在菩薩道,成就廣大事業的加行。第五「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所有的「惱害」都是內心煩惱的「惱害」,一個人經常禅定靜坐,沒有惱害。「性薄塵垢」,這個「性」是內心當中,他的「塵垢」(這個「塵垢」指的是妄想)淡薄,當然這個煩惱是從妄想引生的。怎麼知道煩惱是從妄想引生的呢?你看三界當中,欲界、色界、無色界,妄想打最重的是什麼界?欲界,它的煩惱也最重。你看色界、無色界很少打妄想,他是在禅定當中,都是在無記的狀態。所以一個人經常打坐,利根人是把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雖然煩惱沒有斷,但是他不動;退而求其次,中下根人,我一定要打妄想,有妄想就有煩惱,再來對治煩惱,也不錯,至少我知道對治;真正高明的是,我根本讓煩惱沒有活動的空間。那你要知道為什麼有煩惱?因為你有妄想。為什麼會有妄想?就是你散亂。所以這個禅定,你一個經常打坐的人,你會發覺妄想比較淡薄,所有貪瞋癡的煩惱也跟著淡薄,這個禅定有這個好處。你一個人心淡薄,你作什麼加行就會比較順利了。第六般若,「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你能夠通達這個「工論明處」,就是五明: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因明跟內明,通達一切世間法跟佛法的智慧。這地方是講到世間的功德,我們看「出世」間的功德:
 
壬二、明出世勝利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
 
這個「出世」的功德有二方面:第一個從自利的角度來說,「勝生無罪」。在流轉生死當中,菩薩因為修習前面的五度,產生一個圓滿尊貴的果報,菩薩面對這個果報,能夠「無罪」,不會產生放逸。「乃至」在成佛之前,他出現很多很多富貴的果報、莊嚴的果報、廣大的眷屬等等,菩薩都能夠安然的通過去,「乃至」於成佛為止。從利他的角度,「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他能夠善巧方便,以他的出世智慧,來成辦眾生的「義」跟「利」。這個「利」是偏重讓他今生的安樂,「義」是來生的安樂。
 
辛三、結
 
是名勝利。
 
這個就是六度的世間跟出世間的功德。這個地方,六波羅蜜的殊勝,它不共於一般世間法的地方,應該是在出世間的「勝生無罪」。修行人有二種人:第一種人,他不想起煩惱,不想起煩惱他怎麼辦呢?他逃避果報,滅色取空。我不敢去碰觸我的煩惱,就產生遠離了,趨向於偏空涅槃。第二種人,他知道我不能起煩惱,但是我不必去排斥這個莊嚴的果報。他廣泛的修習布施、持戒,而且這個果報現前的時候,他能夠「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當然有些人是根本不想從「百花叢裡過」;但是諸位要知道,如果你的目標最後是要成佛,那你一定要從百花叢裡走過去,因為你成佛一定要修六度,六度它一定會產生莊嚴的果報。這個時候,菩薩為什麼能夠走得過去呢?我們說過,因為菩薩他內心當中,有菩提心跟空正見,他有一個目標。他有空性的觀照,他知道這個只是一個生滅之法,他要的是後面的摩尼寶珠,所以他有一個更深的思惟。所以重點不是我們把這個環境給切斷了,不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地方六度功德,最主要的解脫就是「勝生無罪」,菩薩面對這些這功德,他能夠不產生罪過;當然他不產生罪過,他是有菩提心跟空正見的引導。好,我們看第十科,最後一科「互」相「決擇」:
 
庚十、互決擇(分四:辛一舉互決擇意問多種;辛二顯具一切 引經證答;辛三乘征意趣;辛四答互助成) 辛一、舉互決擇意問多種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互相決擇,雲何可見?
 
前面的六度都是單一個別修行;這個地方是說「六」度彼此之間,應該怎樣「互相」融通?怎樣互相資助呢?提出一個問題。
 
辛二、顯具一切引經證答
 
世尊於此一切六種波羅蜜多,或有處所以施聲說,或有處所以戒聲說,或有處所以忍聲說,或有處所以勤聲說,或有處所以定聲說,或有處所以慧聲說。
 
佛陀在「一切六波羅蜜多」的菩薩道上,他「有」的地方說這個法門事實上它的內容是具足六度的,但是佛陀就說:這個是布「施」,佛陀以布施來代表這個法門的修學;「有」時候佛陀說:這個就是持「戒」,其實這個法門是六度都具足,但是佛陀以持戒來作總攝;或者是以忍辱,或者禅定、或者精進、或者智「慧」。
 
辛三、乘征意趣
 
如是所說,有何意趣?
 
這是什麼道理呢?佛陀為什麼有時候用一個法門來總攝其他法門呢?這當中「有」什麼深「意」呢?我們看「辛四」的「答互助成」:
 
辛四、答互助成
 
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表面上我們講六度是各別的修學,但事實上,當我們實際操作的時候,其實在某一個波羅蜜當中,都具足了其余的「波羅蜜多」來「互相助成」。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布施,布施你一定要持戒,你這個布施才能夠如法的布施、才能夠無過失的布施。你布施難道不須要忍辱嗎?你布施的過程當中,內心會有障礙、外在環境會有障礙,那你一定要安忍,才能夠把布施做圓滿。布施一定要精進,你動不動就放棄了,你怎麼布施呢?禅定,你不能有太多的躁動。智慧當然最重要,你要知道怎麼布施,才能夠給眾生得到最大的利益。其實持戒也是這樣,你要持戒,難道你持戒不須要忍辱嗎?你不忍辱,持戒可以持得莊嚴嗎?持戒的人整天散散亂亂的,可以把戒持得好嗎?你要做一些定課,你心安住不動。你持戒一定要有智慧,沒有智慧就是強壓,沒有得到真理的疏導,你持戒能夠持多久呢?所以,其實六度是「互相助成」,它本身有所偏重,有一個地方是主,但是其他的地方是要「互相助成」。這個地方是佛陀告訴我們:其實六度是互相資助的。就是說你在規劃你生命的時候,你可能會以其他的一個度,當作你的生命的主修,但是其他的五度是不能忽略的,因為它會互相牽動,這叫做「互相抉擇」。我們看最後一科,六波羅蜜的最後一科:
 
己二、頌結集施
 
此中有一個嗢柁南頌:
 
《大乘莊嚴經論》當「中」有一個「頌」,把前面的六度作一個總結:
 
數相及次第,訓詞修差別, 攝所治功德,互決擇應知。
 
我們這一科講到菩薩六波羅蜜的行動,第一個講到「數」,這個數目是怎麼安立的;第二個講「相」,六波羅蜜它有什麼殊勝的相貌?有六種相貌;「次第」,這個六度的次第為什麼這樣安排?第四「訓詞」,這個六度的名稱,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第五個「修」,我們前面說過,你要依止三種作意──愛重作意、隨喜作意跟欣樂作意,這三種作意主要是成就內心的意樂;「差別」,這個地方講六度修行的差別內涵;「攝」,這個地方講六度是如何攝一切的善法?「所治」,六度是如何能夠對治一切的惡法;「功德」,六度所成就的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功德;「互決擇」,六度應該如何的互相幫助,使令它圓滿?這十項,我們可以分成三段:「數、相、次第、訓詞、修」,是我們修習六度的一個心理准備,你應該准備什麼樣的心態?六種意樂、三種作意,把心理准備好;「差別、攝、所治、功德」,是實際的去行動,去創造六度的因果;第三個「互決擇」,是你在創造的過程當中,如何相互幫助,使令六度的功德疾速成就,你要善用其他的度,來資助你所主修的這個波羅蜜,這當中如何互相資助。
 
我們可以這樣講:一個菩薩,你整個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三大誓願,六波羅蜜六個法門就全部具足,本論就是明確有這個意思。這一科叫做「彼入因果」,就是我們要悟入無上菩提的因跟果。這個因有二個:就是你的菩提心跟空正見;這個果是六波羅蜜。因果的意思是說:因為你有菩提心跟空正見的根本,產生六度,由六度又引生你菩提心跟空正見的提升,展轉的相續,創造一個善良的循環,一種清淨的因果,這叫「彼入因果」。「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這個就是「彼入因果」這一科的大意。這一科對於六度的事先准備,它的過程跟修行、跟它相互的應用,講得相當的詳細。這一科我們學完,我們應該就知道怎麼來規劃你今生的菩薩道。每一個人的菩薩道是有差別的,所以佛陀他也不強迫你一定要怎麼修,但是他把一個原則、相貌、結果告訴你,你到底要規劃一個什麼樣的人生?你的目標在哪裡?你要什麼樣的結果?從這一科當中,你就知道: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真正可以用的幾十年;但是功德是無量的,我應該先追求什麼樣的功德?然後對於我還沒追求的功德,應該用什麼心態?這個都是你要作一個明確的規劃。生命絕對不能漫無目標的一天過一天,這個是非常危險的。你沒有目標,你這個人的生命是不確定的,沒有力量,譬如空中的羽毛,隨風到處飄蕩。你有目標,你在過程當中,用你的目標來判斷──這個到底是不是你要的東西?跟你目標是相隨順或相違背?所以你要趕快知道,你到底要追求什麼?你如何規劃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六度?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我們從經論上來看,佛陀沒有明顯說你要怎麼做,但是他把原則告訴你、把道理告訴你,你應該從這個道理當中,去規劃屬於你個人六度的修學次第,本論是這個意思。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