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四九卷


 2024/5/20    熱度:258    下載DOC文檔    

第四九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六一頁,「乙五、彼修差別分」。
 
第四九卷
 
這一科是「正宗分」的第五科「彼修差別分」。我們在講這一科的內容之前,我們先把這一科的大意,作一個簡略的說明。我們從前面四科的學習,內心當中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所受用的外在世界,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心世界所變現出來的。也就是說,當我們內心當中累積了罪業跟煩惱的時候,我們就會變現痛苦的果報,讓自己來受用;當我們內心當中,積集的是善業跟功德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會變現安樂的果報,讓自己來受用。也就是說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因為內心善惡功能的相互作用,就創造了一個苦樂參半的人生。身為一個菩薩,我們對於這個苦樂參半的人生,我們是不滿意的;所以我們必須透過修行,來改造我們內心世界,使令我們的生命從一種苦樂參半,而轉變成離苦得樂的生命。那麼改造我們內心世界,就變成是我們整個修行的主要內容了。應該怎麼改造我們內心世界呢?在本論當中,提出我們應該要成就三種力量:第一個,你要有誓願力,就是菩提心。我們必須在生命當中,確定一個你人生努力的目標。為什麼要有一個目標呢?我們都知道:我們每一個行為一定會有一個結果;但是這個行為造了以後,這個結果不一定是我們滿意的結果。所以我們一定要先有一個結果,你到底希望來生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你要先確定。依止這個目標,你就能夠啟發你今生前進的動力,你有一個努力的方向,你就會精進的去追求。有一個目標以後,你就會用目標來檢查你自己:在短暫的生命當中,你應該把精神體力用在哪些修學,來隨順你的目標?所以在我們修行的剛開始,確定你人生的努力目標,這個就非常重要。你沒有目標,你就沒有方向,你就不知道何去何從,你就空過光陰了,所以剛開始就是你要有誓願力。第二個,你應該在內心當中培養觀照力。當我們趨向目標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的妄想、很多的執著,而這個妄想執著,會讓我們對外境產生錯誤的判斷,這個叫做顛倒;當我們顛倒生起的時候,就會造作很多很多的罪業。所以為了避免罪業的出生,我們一定要常修我空觀、法空觀,來消滅我們心中妄想執著的顛倒。當你有觀照力以後,第三個你要開始培養行動力。你要如實的去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這六波羅蜜的資糧,來加強你的福德、智慧二種資糧,使令你慢慢的趨向我們的目標。所以我們要扭轉我們的生命,就必須改造我們的內心;我們要改造我們的內心,就要培養三種力量。這三種力量,在前一科講到「彼修因果」,它的意思就是說:它這三種力量有一種本末因果的關系。我們因為菩提心跟空正見的根本為因,才能夠引生枝末的六波羅蜜為果;這個六波羅蜜的修學,又會去帶動另一個層次的菩提心、空正見。如此的本末因果的交互作用,就使令我們的生命慢慢慢慢的改造,慢慢慢慢的離苦得樂,往我們的目標一步一步的前進。從凡夫到成佛,整個前進因果的過程,到底有什麼差別的階位?這一科「彼修差別分」,就是說當我們心中已經生起了三種力量,開始產生一種善良的循環,從凡夫到成佛這當中,有哪些差別的階位?我們應該加以了解的,就「彼修差別分」,這一科就是這個大意。
 
乙五、彼因果修差別分(分二:丙一結前問後;丙二標釋正答) 丙一、結前問後
 
這一科有二段:第一段「結前問後」,第二段「標釋正答」。先提出一個「問」:
 
如是已說彼入因果。彼修差別,雲何可見?
 
前面已經講到修行整個的本末「因果」,這個因果包括菩提心、空正見跟六波羅蜜;這種「修」學的「差別」位次,我們應該如「何」了知呢?就提出這個問。我們看第二科的回「答」:
 
丙二、標釋正答(分二:丁一牒前總標;丁二依標別釋) 丁一、牒前總標
 
回「答」當中有二科:第一科是「總標」,第二科是「別釋」。先看「總標」:
 
由菩薩十地。
 
這個地方先把階位的內涵標出來。我們從凡夫開始修學到成佛,有「十地」的差別,先作一個「總標」。我們看「別釋」:
 
丁二、依標別釋(分七:壬一列十地名;壬二辨地安立; 壬三釋地名因;壬四辨得差別;壬五辨修因果 ;壬六辨修十度;壬七辨修圓滿) 戊一、列十地名(分二:己一問;己二答) 己一、問
 
「別釋」有七科:「一、列十地名;二、辨地安立;三、釋地名因;四、辨得差別;五、辨修因果;六、辨修十度;七、辨修圓滿。」解「釋」十地有七科,我們先簡單說明一下。十地在本論當中,第一科先標「列十地」的「名」稱,十地有哪些內容。第二科「辨地安立」,說明十地這個「地」、這個總相的名稱是怎麼「安立」的,這個「地」是什麼意思。第三科「釋地名因」,說明十地各別的名稱(別相的名稱),前面是說明總相,這個地方說明它別相名稱。第四科「辨得差別」,是什麼樣的因緣,你才能夠成就十地呢?這個地方是說明修學的因緣。第五科「辨修因果」,這個地方是廣說十地的「修因」證「果」。前面的「辨得差別」是一個略說,把綱要說出來;這個地方就是說,廣泛的說明成就十地的因果,應該怎麼樣詳細的修學。第六科「辨修十度」,當我們成就十地以後,應該如何增上?應該修習十波羅蜜來地地增上,說明十地的增上。第七科「辨修圓滿」,修學十地要經過多久的時間,才能夠圓滿佛果?無著菩薩把十地分成了七段加以說明,說明菩薩到成佛,這整個修學的位次有七段。我們先看第一段「列」出「十地」的「名」稱,這個地方有一個「問、答」:
 
何等為十?
 
己二、答
 
一、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這個地方,我們先把「地」作一個說明。這個十地都以「地」當作總相的名稱,這個「地」就是大地的意思,這個大地指的是二空真如之理。我們在修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們發了菩提心,我們內心當中要栽培我空、法空的觀照力。這個觀照力到底是觀照什麼呢?其實就是觀照我空、法空的真理。這個真理為什麼稱為大地呢?古德的注解很多,我們簡略的會歸成三種。第一個它有不動的意思,就是大地上面的人跟車是動來動去的,但大地本身是不動;也就是說一個菩薩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的時候,他能夠不為煩惱障、所知障之所擾動,他這個無分別智去觀察空性真理的時候,能夠產生一種不動的力量。第二個能生義,大地能夠引生種種的草木;一個菩薩安住在空性真理的時候,他很自然的能夠引生六波羅蜜的功德。前面是約著斷惡,這個地方約著修善,它有能生的意思。第三個是負荷義,大地能夠平等的運載所有的好人,也包括壞人;這個地方是說菩薩內心能夠安住空性,來消滅心中的妄想顛倒,他就能夠帶動他的大悲願力,廣泛的來攝受、教化一切眾生。所以這個真如理,你一個人若安住在妄想,你這個是做不到的。我們內心當中往往是安住在妄想,心隨妄轉,我們就變成躁動的、障礙的、封閉的;現在我們內心安住在空性的時候,就會產生不動、能生跟大悲的負荷。所以這個地方是表示菩薩跟凡夫的差別:一個是安住在真理,一個是安住在妄想,這個地方是一個最大的差別。好,我們看第二科的「辨地安立」,這個地方也有一個「問、答」,我們先看「問」的地方:
 
戊二、辨地安立(分二:己一乘前起問;己二依義正答) 己一、乘前起問
 
如是諸地安立為十,雲何可見?
 
這個二空的真如理,我們一般講「一如無二如」,真如是一個,怎麼能夠把它切割成「十」地呢?這個地方提出一個問。
 
己二、依義正答(分三:庚一顯為治障;庚二釋十法界; 庚三簡十無明) 庚一、顯為治障(分三:辛一標;辛二征;辛三釋) 辛一、標
 
回「答」的地方有二段:第一個「顯為治障」,第二個「釋十法界」,說明安立十地的主要理由。
 
為欲對治十種無明所治障故。
 
這是總「標」。就是說雖然真如理只有一個,但是菩薩在悟入真理的時候,他由淺而深,要「對治十種」的「無明」,這「十種無明」都是菩薩所應該對「治」的。這個意思就是說:菩薩的十地是依止對「治障」礙而安立的,雖然所證的真理是一,但是證入真理的過程有十層的障
 
礙。好象佛陀經常用大海來比喻真如,大海是平等;但是你兔子在大海當中活動,它的深度,跟馬、跟象的深度是不同的:就是約著能觀的智慧是有差別的,但是所證的真理是沒有差別的。這個地方,它是約著對治障礙的角度,安立了十種的差別。
 
辛二、征
 
所以者何?
 
提出這個「征」問,這以下就正式回答:
 
辛三、釋
 
以於十相所知法界,有十無明所治障住。
 
因為我們覺悟到「所知法界」,這個「所知法界」就是我們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當然就是二空真如法界。這個真如法界有「十」種「相」貌,但這「十」種「相」貌有「十」種「無明」在它前面安住。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破除第一種障礙,才能夠證到第一層真如;破除第二層障礙,證到第二層真如:你一定要有破障的功能,真如才能夠顯現。因為你有十種障礙,所以安立了十地的差別。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菩薩道在心中要產生三種力量──誓願力、觀照力跟行動力,我們也一再的強調這個誓願力跟觀照力──菩提心跟空正見是菩薩的根本,六波羅蜜是枝末。你說一棵樹,這一棵樹樹葉少一點,這棵樹還存在,它還有機會把樹葉長出來;但是這棵樹葉的根破壞了,這一棵樹就要死亡。這個地方就是說:菩薩有很多很多的善法,以佛的標准,到底如何來判定一個人的價值?說這個人布施布施得很好,他持戒持得不是很好;這個人持戒持得很好,但是沒有忍辱心!我們菩薩的行為是多元化的差別,到底我們今天判定一個菩薩最重要的標准在哪裡?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說,第一個當然是菩提心,你心中有沒有成佛的願望?你心中不想成佛,你修習任何的善法,在菩薩道來說,都沒有意義,因為你沒有目標。當然菩提心是總相,第二個別相就是觀照力。你遇到障礙的時候,你化解障礙的力量有多深?有人會質疑說:為什麼我們不用六波羅蜜來安立十地?諸位要知道:六波羅蜜的行動力是生滅法,行為本身是生滅法。就是說,你今生能夠布施,你來生不一定會布施;你今生能夠出家持戒,你來生不一定出家持戒:這生滅法是退轉的。我到底是用今生的你來判斷你?還是用來生的你來判斷你呢?但是你內心當中產生我空、法空的對治力、那種觀照力,這個是不會退失的。就是我們今天判定一個菩薩價值的重要指標,就是看有障礙刺激你的時候,你心中產生了妄想,你如何化解妄想?你化解妄想的能力有多高?這個觀照力就是判斷一個菩薩價值的指標。因為從佛法的角度,我們內心有無量的潛能,我們之所以不能顯現,是因為妄想遮住。所以你有化解妄想一分的力量,你內心當中自然就會有強大的善良功能,你自然就能夠修習六波羅蜜的善法,所以六波羅蜜是一個枝末。你內心當中有遮障,你六波羅蜜是沒辦法修學的。所以,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可能會覺得很淺:唉唷!佛陀這個十地,他完全是看你覺悟空性、覺悟真理來判斷,那這樣子你六波羅蜜的價值何在呢?它有價值的,它就像一棵樹的樹葉,它會讓你茂盛莊嚴。但是諸位要知道,樹葉之所以茂盛,是因為它有根。所以這個地方,就是《金剛經》說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們判定一個賢聖的差別,是他對真理的觀照、對於妄想的消滅這一部分,而安立了差別。這一點,我們在研究十地之前,你應該要有一個觀念──這個十地是怎麼安立的?看第二段:
 
庚二、釋十法界(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頌) 辛一、長行(分二:壬一問;壬二答) 壬一、問
 
這以下就正式的說明這個「十法界」,這個「十」地差別的真如「法界」:這當中有「長行」跟偈「頌」。我們先看「長行」,「長行」當中有一個「問、答」:
 
雲何十相所知法界?
 
壬二、答
 
謂初地中由遍行義,第二地中由最勝義,第三地中由勝流義,第四地中由無攝受義,第五地中由相續無差別義,第六地中由無雜染清淨義,第七地中由種種法無差別義,第八地中由不增不減義、相自在依止義、土自在依止義,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義,第十地中由業自在依止義,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自在依止義。
 
這個地方先提出一個問:說這「十相」的真如「法界」,到底是一個什麼相貌呢?佛陀以觀照力,來作為一個菩薩淺深的標准。這十種觀照所覺悟的真理,有哪些差別呢?這以下,我們就次第的來看這十地所覺悟真理的差別。「謂初地中由遍行義」,「初地」菩薩他所破壞的障礙叫做「異生性障」,他所覺悟的真如叫「遍行真如」。我們凡夫最大的障礙,都是由分別的妄想,就是我們在清淨平等的心中,捏造了內心的自我,我們去了解外境的時候,也在法上產生很多好壞的對立。這種我相、法相的執取,造成了很多很多的個體差別,這個個體差別就會產生對立,由對立就會帶動我們的煩惱。你喜歡的就會追求,討厭的就會排斥,由煩惱就會去創造罪業,所以這「異生性障」,就是一種我相、法相執取的障礙。當然這個地方的障礙是「分別起」的,是由分別妄想引生的,就是第六意識的名言妄想所引生的。這個時候菩薩修習我空觀、法空觀,他觀察四尋伺,他觀察整個內心當中的名、義、自性、差別是不可得。因為我心中有很多的名言妄想,所以就創造很多義相的概念,讓自己了解;由這種義相的概念,就在人生當中,產生自相、他相對立的差別。所以,當我心中不打這個妄想的時候,這些對立是不存在的,這個時候就把「異生性障」消滅了,就悟入了「遍行法界」。這個「遍」就是普遍,或者說是平等;這個「行」就是一切的有為法。這個時候,菩薩心中的妄想消滅以後,他在整個生命當中,內心保持寂靜平等的狀態,這個就是我們第一個要覺悟的、所要追求的第一個法界,叫做「遍行真如」。
 
我們說過,佛法是講因緣果報,聖人也有他的因緣果報,就是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他主要的觀念就是他內心安住一個真理,這個真理是重點。比如說你要學忏公師父,我希望我的結果是忏公師父,那你要先了解忏公師父他內心當中是安住在什麼道理?他遇到事情的時候,是用什麼道理來觀察人生、來思考人生?你有他心中的道理,你就自然有他的行為、有他的結果。所以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很多菩薩,都很努力地在每一個人的跑道中不斷的修學。當然,我們經過五年、十年的修學,我們會停下來稍微反省一下:我這幾年的修行到底是不是有進步?好,這是一個問點。我如何判斷我修行有進步呢?這個標准在哪裡呢?蕅益大師說:「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就是說,你以前沒有修行的時候,遇到快樂的事情,你很高興很高興;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你很生氣很生氣。當然因緣是不會改變,因為這個業力不能馬上改變;但是你修行以後,你遇到了順境、逆境,也會高興、也會悲傷,但是淡薄很多了。你內心當中那個喜怒哀樂的情感,淡薄很多了,你有進步了,這個就是進步了。你說:唉呀!我修了很多福報。這個不能算是修行的標准,因為這個是生滅法,這東西消失以後,你跟以前還是完全一樣。所以真正的菩薩功德,是來自於對煩惱的化解能力,也就是對治力。這個地方大家要清楚,你不能夠錯認消息的,否則你修行很多的時間,你永遠在重點之外打轉。你看菩薩的功德──「遍行真如」,平等普遍的在你心中安住,就是他的個性淡薄,他內心當中有漏的情感,喜怒哀樂淡薄了,這個就是菩薩的進步。一個人情感淡薄以後,他在菩薩道就能夠做出更大、更殊勝的事情來;一個人情感太重,你做不了大事的。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第一個,我們所要追求的是「遍行真如」,這個是破除分別的我執跟法執,這是第一大段。
 
我們可以把十地分三段,這第一段。第二段是二地、三地、四地,他所對治的是俱生我執。「第二地中由最勝義」。這個「最勝義」所破的是「邪行障」,所證的是「最勝真如」。這個菩薩的真如理是地地的超勝,當我們把外層的障礙消滅以後,內層的障礙就會出現;就像洗衣服一樣,你外層的污垢洗掉了,微細的污垢又出現。分別的我、法二執破壞了,這個時候「俱生猶自現纏眠」,俱生的我執現前。俱生我執它第一個相貌就是邪行障,就是菩薩在「二地」之前,會有一些身口二業失誤的過失,他不是故意,一時失誤的過失,這個叫做「邪行障」。到「二地」的時候,他的「邪行障」被他的我空智慧消滅,所以他證得「最勝真如」,就是他的內心當中,已經沒有這種身口的污垢,所以「二地」菩薩是戒波羅蜜的圓滿。戒波羅蜜什麼時候圓滿?「二地」菩薩,他跟「最勝真如」相應,他就沒有這種身口的過失。
 
「第三地中由勝流義」。這個「勝流真如」,它是破除「暗鈍障」。這個「暗鈍」指的是內心的散亂,我們講有自我意識就會有身口的過失,有自我意識就會向外攀緣,就會產生內心的散亂;有散亂的時候,對法義的攝受,就會忘失,這個就是暗鈍。所以「三地」菩薩,他內心當中因為禅定的成就,能夠攝持無量無邊的法義,叫「勝流真如」,是「三地」禅定波羅蜜的圓滿。
 
「第四地中由無攝受義」,「第四地」所要對治的是「微細煩惱現行障」,這個是俱生我執的最後一個相貌,非常的微細了。有自我意識就會產生身口的過失,有自我意識就會產生散亂,有自我意識就會產生煩惱,所以在四地之前,菩薩都還有任運的俱生的貪瞋癡煩惱。這個意思就是說,地上的菩薩,他入止觀的時候,他我空觀、法空觀現前的時候,他煩惱是不活動的;但是他出觀以後,他在人事的活動當中,也會有一些「俱生猶自現纏眠」,俱生的煩惱會活動。但到「四地」的時候,他所有任運而起的微細煩惱,完全被他的我空觀全部破壞,所以叫做「無攝受真如」,他的心中再也不攝受任何煩惱的活動。所以這個四地菩薩,從清淨的角度、斷煩惱的角度,完全是圓滿了,所以第四地是煩惱的清淨圓滿。
 
到這個地方,都是在對治俱生我執的煩惱障。到五地以後的菩薩,這個菩薩就不是在對治煩惱,他內心的問題完全處理完了;五地菩薩以後,他的問題點就在功德的圓滿,這個功德莊嚴的圓滿、波羅蜜的圓滿。所以第五地到第十地是對治俱生的法執了。
 
「第五地中由相續無差別義」。我們說過,煩惱是一層一層的,去掉了外層,內層自然就顯現。當我們把俱生的煩惱障都消滅以後,接下來會出現什麼事呢?就是有「下乘般涅槃障」,這個「五地」要對治下乘般涅槃障,這「下乘」就是二乘。四地的菩薩調伏心中的躁動以後,他心中當然會產生一種相對的寂靜,也就是說,在五地之前的菩薩,他對於二乘涅槃的寂靜,有時候是有所好樂、有所羨慕的。菩薩戒就說:菩薩不能生起一念的二乘之心,否則就犯戒。當然,佛陀會制戒,就表示眾生的確有這種心態。所以在五地之前,雖然我們立定了目標──成就萬德的佛果;但是在過程當中,妄想是難免的,偶爾都會打打妄想,好樂小乘的涅槃,想說:那麼辛苦干什麼?到小乘的地方休息該有多好!菩薩的辛苦,有時候自己會產生質疑。到「五地」的時候,他對下乘般涅槃的這種好樂,完全被消滅了,證得了「相續無差別義」,這個「相續」指的是生命的存在。當然生命的存在是跟涅槃相對立的,「五地」所證得的真如叫做生死即涅槃的真如。
 
我們解釋一下。法執有六相的執取:生、滅、垢、淨、增、減。第一個所要面對的就是「生滅」的問題。「生」指的是生命的存在,這當中也代表了無量的煩惱罪業跟躁動,所有的躁動相、所有的苦惱相,就是因為有生命;涅槃代表的是寂靜安樂。身為一位凡位的菩薩,我們好樂寂靜、厭惡生死,這個是可以理解,而且是正確的抉擇。但是當你到五地菩薩的時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應該知道:所謂的生死,是因為你一念的迷而有生死;所謂的涅槃,是一念的悟而有涅槃:生死、涅槃是一念心所變現的一體二面的東西。我們剛開始對生死、涅槃的理解,是心外求法的,生死就決定是苦惱相,涅槃就決定是安樂相,這種對立的思考,會障礙我們到三界來廣度眾生、積集更殊勝的功德。所以「五地」的菩薩,在法上的抉擇,已經通達了不二法門──生死即涅槃,他真實覺悟不生不滅。所以,他不再須要進入偏空涅槃,他認為在生死就是在涅槃,你只要善用其心。所以這「五地」的真如,就不可思議了,他在法上的操作,更加的圓融無礙,當然他所帶動的功德,就更加的殊勝圓滿。所以一個人對真理的了解往前踏出一步,他整個生命會產生很大變化。
 
「第六地中由無雜染清淨義」,這個地方(六地)他所覺悟的真理、他所破的障(前面第五地是對治下乘般涅槃障)是對治「粗相現行障」。這個「粗相」指的是雜染相跟清淨相:就是我們在因地的時候,觀察十二因緣,無明而緣行,行緣識,乃至於生老病死,因為有煩惱的活動,就會產生罪業的造作,就會招感生老病死的痛苦果報,這叫雜染相;因為我們修行我空觀、法空觀,消滅心中的無明,所以整個生死都結束,這叫「清淨」相。我們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是以清淨相對治雜染相,所以我們過去的思考,染淨是漢賊不兩立的;但到「六地」的時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要知道所謂的雜染相、清淨相是一念心的變現,所以他證得了不垢不淨的真如。前面是證得不生不滅,這個地方是不垢不淨。因為不垢不淨的關系,菩薩能夠用更圓融的善巧,示現殺盜YIN妄的病行,來廣度一切眾生,這個是他以前不敢嘗試的,到六地的時候,他的菩薩道就更加的廣泛,他的量就更圓滿。為什麼呢?因為他心中的道理提升,他真實了解到雜染、清淨是不二的,完全是一念心所變現的。
 
「第七地中由種種法無差別義」。「第七地」所破的障叫「細相現行障」,其實這個相也是雜染相、清淨相,只是它比較微細了。這個「第七地」的不垢不淨,跟第六地的不垢不淨有什麼差別呢?是粗、細的差別的。第六地的不垢不淨,是偏重在雜染的生死跟清淨的還滅這一部分來作一種對立;這個地方,第七地是比較微細的法,就是佛法跟世間法的對立。我們總是覺得:這是佛法,這是世間法;佛法是尊貴的,世間法是卑劣的。但是到第「七地」的時候,他真實的了解:菩薩能夠通達一切法都是佛法。這個第「七地」,「法無差別義」,他能夠有這個不垢不淨的真如,來資持他的道理。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減義」。前面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個講「不增不減」。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我們是安住在增相來對治減相:我不斷的修行,我的功德會增加;我如果懈怠,我的功德就會減少。所以我們好樂增加、厭惡減少,剛開始是以這樣來激勵自己的。但是到「八地」菩薩的時候,他知道:所謂的增減,其實是一念心的變現。所以八地菩薩已經破除「無相中作加行障」,他可以在空性當中,任運的加行,不必一定要止觀的入出才能夠產生增減。也是說「八地」菩薩的不增減真如,使令他空觀能夠任運的現前,所謂的動靜一如。你說我們凡夫菩薩偶爾要閉關修行幾年,才會增加功德,你要是整天外面散亂,你的戒定慧就會有所退失。但八地菩薩是無功用行,他閉關、不閉關,對他是沒有差別的,他的功德是任運增加的。為什麼呢?因為他證得了「不增不減真如」。由於「不增不減真如」的攝受,他會產生二種的依止,二種附帶的功德:第一個「相自在」,第二個「土自在」。這個「相自在」,就是「八地」菩薩「不增不減真如」的攝受,他能夠隨心所欲的變現任何的相狀來受用,這個叫做「定自在所生色」。在「八地」之前的禅定所變現的相狀,是不能真實受用的,八地之前的神通道力變現的東西,外表看,你說把石頭變現成一個蘋果,外表是一個蘋果,其實還是一個石頭。但是「八地」菩薩的三昧力所變現的,是可以真實受用,他真的是把石頭的本質變成了蘋果,他有這個相自在。第二個「土自在」,這個更廣大了,他能夠依止他的願力,變現任何的國土來攝受眾生,他能夠莊嚴他的國土。這個就是「八地」菩薩附帶的功德──「相自在、土自在」,這種功德是因為他證得了「不增不減」。
 
「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義」。這個五、六、七、八,把菩薩的法執──生滅的執取、垢淨的執取、增減的執取,已經都把它鏟平了,所以他在生滅、垢淨的增減當中,他運用得更加「自在」。當他這樣「自在」以後,他還有什麼努力的空間呢?「智自在依止義」。這個「智自在依止義」,它所對治的是「利他中不欲行障」。這個八地菩薩,在《華嚴經》上說:有時候有沉空滯寂的障礙。因為他空觀的智慧太強烈了,無相的空觀太強烈,所以他有時候就安住在不動。不過這個地方不動跟涅槃不同,他不是刻意要入涅槃,而是暫時的休息。所以這個時候八地菩薩,《華嚴經》上說:經常要有十方菩薩的現前勸導、加持,來啟發這個菩薩:你還記得嗎?你以前因地時,發願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這個時候菩薩憶念本願,又從沉空滯寂當中,就再醒過來。到第「九地」就不同了,他已經成就「利他中不欲行障」,他能夠任運的不會懈怠,勇猛精進的度化眾生,這個時候他所證的真如叫「智自在」,就成就了四種無礙的辯才──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所以他通過前面法執的消滅,他的智慧也不斷的增長。
 
「第十地中由業自在依止義,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自在依止義。」「第十地」所對治的障礙是什麼呢?「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當然菩薩約自受用來說是自在,但是菩薩的自利,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還有利他的目標。菩薩在利他當中,身口意在十地之前還是有所不自在;所以到了「十地」菩薩,他身口意完全得大自在,他能夠應以何身得度,他就能夠任運的顯現何身為其說法,令其解脫,真實達到恆順眾生、普門示現的大威德力,這個就是十地的「業自在」。這種「業自在」有二種附屬的功德:第一個「陀羅尼」,第二個「三摩地」。這個「陀羅尼」就是智慧,他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有無量無邊的抉擇、智慧,也就是他能夠攝持一切的法義。第二個他在攝持法義的時候,內心是跟禅定、寂靜相應的,不是躁動的這二個是附屬的功德,那主要的真理就是「業自在」,身口意度化眾生的大自在。
 
這個地方是講到十地菩薩所覺悟真如的不同,所以安立了十地的差別。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