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五○卷


 2024/5/22    熱度:263    下載DOC文檔    

第五○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六三頁,「辛二、頌」。
 
這一科是講到十地菩薩,他所覺悟的十種真如法界。前面一科是「長行」,這一科是重「頌」。
 
第五○卷
 
辛二、頌(分二:壬一列十義;壬二結安立) 壬一、列十義
 
重「頌」當中有二科:第一個「列十義」,第二個「結安立」。先把這個「十義」,就是把菩薩所覺悟的十種道理,再作一個重「頌」:
 
此中有三頌: 遍行最勝義,及與勝流義, 如是無攝義,相續無別義, 無雜染淨義,種種無別義, 不增不減義,四自在依義。
 
這「三」個偈「頌」,我們也是分成三段解釋。「遍行」,是我所要追求的第一個道理。這個「遍行」就是說,我們必須要修習我空觀、法空觀,來調伏心中的分別我執,產生一種「遍行」的真如,我們內心就跟「遍行」相應。第二個「最勝義、勝流義」跟「無攝」受「義」,這個是破俱生我執。俱生我執它所帶動的相貌,最初就是犯戒的過相,身口的過失;第二個就是散亂的過失;第三個是煩惱的過失。菩薩一一的破除,一一跟「最勝」真如、「勝流」真如跟「無攝」受真如相應。到這個地方,菩薩內心的障礙全部破壞,這個時候,菩薩的目標完成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積功累德、廣度眾生的障礙,他就繼續的破除法執。法執有「相續無別義,無雜染淨義,種種無別義,不增不減義。」到這地方,菩薩慢慢的覺悟到所謂的生滅相、垢淨相、增減相,它的外境都是不決定的,是內心安立的;到了八地,不增不減。這個「四自在依義」,是包括九地跟十地:包括九地的智自在,十地的業自在,還有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總共四種,這四種都是大自在。他破除了俱生法執以後,就能夠在智慧、在身口意方面得到自在,不管是內心的智慧、外在的行為,都得到大自在。這個是重「頌」,我們看「結安立」:
 
壬二、結安立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 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這個地方是說明,十地這十種真如是怎麼安立的。因為在一真「法界」當中,由淺入深,「有十」種「不染污」的「無明」,有十種的遮障。十地菩薩為了對「治」這十種遮「障」,所以「安立」了「十地」,所以這個十地是就著破除遮障而安立的。這個地方是說明安立的因緣,我們看第三段的「十」種「無明」:
 
庚三、簡十無明
 
復次,應知如是無明,
 
於聲聞等非染污,於諸菩薩是染污。
 
前面所破除的十種「無明」,在小乘來說,它是不染污的,在大乘是染污的。我們作一個說明。這是因為他人生的目標有所不同:「聲聞」人對生命的目標,他是以趨向偏空涅槃為目標,所以他對於積功累德、廣度眾生、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沒有好樂,沒有這樣的規劃。所以就著偏空涅槃來說,這十種障礙是不障礙的,因為他只要斷除我執就可以了,他不要斷除法執,因為法執不障礙偏空涅槃。但是身為「菩薩」就不同了,因為菩薩所設定的目標,是要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所以說這十種障礙,包括我執障礙、法執障礙,對菩薩來說就是障礙,就必須要破除,因為你的目標是這樣設定的,你就有更高的標准來要求自己。這個是說明這十種「無明」,在「聲聞」人跟「菩薩」人的差別。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障礙,當然是每一個人要面對的,逃避也沒有用的,逃避到最後還是要面對。我們對障礙,第一個要了解:障礙不是外面來的,「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是我們心中的妄想、顛倒引生的。內心的障礙,在唯識學上說有二種障礙:一種是我執所帶動的煩惱障,一種是法執所帶動的所知障。所以我們在破障的時候,這個空觀,也是有我空跟法空的差別。我空觀的空,是空掉你內心的自我意識,空掉你內心當中、在平等心中,你捏造了自我;你捏造了自我,你也順便捏造了對方的那個人相;你在平等法界當中,你就自己想象自我跟對方的對立,然後就產生煩惱、產生罪業,這個罪業就招感果報:所以追根究底,是消滅心中的自我意識。所以我空觀它會破除煩惱,所以修習我空的目的,是會讓你產生寂靜安樂,它是偏重斷惡。但是法空觀不同,法空觀是對因緣法的了解產生障礙,這是屬於一種相的執取。比如說生死相、涅槃相、雜染相、清淨相、增加相、減損相。所以法空觀,我們所要了解的是:從生滅的、增減的、垢淨的對立,把它會歸到心性,知道這整個對立,是一念心所變現的,他的內心是沒有真實的體性,叫自性空的,是心的一體二面的東西。所以我空觀是成就寂靜安樂,法空觀是成就萬德莊嚴。所以你的法執愈重,就會障礙你修習善法、度化眾生;你的我執太重,就障礙你心中的寂靜安樂:這二個是不同的。不過從本論到這個地方的修學,我們可以了解:這個觀照力,佛法的意思就是要你修「捨」,棄捨的捨,而不是叫你「得」。我們一般人都是愈追求,好象你愈滿足;但是佛法意思就是,你捨掉自我意識、捨掉法的對立,你就得到大安樂。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去思考,佛法是先捨,然後才有所得,是這個意思。
 
戊三、釋地名因(分十:己一極喜地;己二離垢地;己三發光地 ;己四焰慧地;己五極難勝地;己六現前地; 己七遠行地;己八不動地; 己九善慧地; 己十法雲地) 己一、極喜地(分二:庚一問;庚二答) 庚一、問
 
說明十地名稱安立的因緣。這當中有十段:「一、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前面我們是說明十地菩薩所覺悟的真理;這地方是說,為什麼十地菩薩他覺悟的這個真理,它有這個名稱呢?當然有這個名稱,就代表這個功德,菩薩是以名召德。這個地方,我們來說明一下它名稱安立的緣由。先看「己一」的「極喜地」,這個地方有一個「問、答」:
 
復次,何故初地說名極喜?
 
為什麼「初地」菩薩他有「極喜」的功德呢?
 
庚二、答
 
由此最初,得能成辦自、他義利勝功能故。
 
因為菩薩在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他設定了一個成佛的目標,他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然他的過程當中,是歷經了很艱辛的修學,這個時候,他「最初」一念的清淨心現前,而這個清淨心,已經具足了「自」利、利「他」的殊「勝功能」,就是他的第一個目標達成。為什麼叫自利呢?因為他有根本的無分別智,而成就自身的安樂;他有差別的後得智,善巧方便的使令眾生也得到安樂。因為他的內心當中,已經真實具足自利、利他的功能,所以他心生大歡喜。
 
當然,初地菩薩不是阿羅漢所有,阿羅漢他能夠有一部分的根本智,消滅心中的我執,但是他沒有利他的妙用。這個「歡喜地」,是描述初地菩薩的內心狀態是歡喜的。這個「歡喜」的意思是說:我們在修行當中,有時候經常保持很沉悶,有時候很煩惱、苦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中很多的欲望。我們過去會產生錯覺,總是覺得:诶,有欲望是快樂,因為有欲望就會得到滿足,有滿足就會有快樂。當然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這種情況,就好象佛陀在經典當中講一個譬喻:我們對欲望的滿足產生了快樂,這個叫做「有漏」。就是身體的皮膚長一個瘡疤,這個瘡疤流膿、流血,會產生癢的感覺,你去搔癢的時候,會有暫時快樂的感受。但是,這個瘡疤更加嚴重,它給你帶來痛苦的感受更強烈。所以,我們依止欲望去追求快樂,就像在瘡疤當中搔癢一樣,你付出更多的痛苦。這個初地菩薩的空觀,「思諸法如夢,觀心性無生」,他先空掉外境真實的執取,外境是心所變現的,如夢如幻的,所謂的生死涅槃、所謂的對錯,這種概念,都是每一個人心中自己安立的,我們不一定要隨著別人的標准而轉,破除外境的法執;這個時候,你又能「觀心性無生」,我這一念心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只是一念的菩提心跟空正見,二種力量在那裡安住而已。這個時候,菩薩就把心中的妄想消滅了,煩惱也消滅了,這個時候菩薩才真實感覺到:原來心中沒有欲望是太快樂了。所以這個「歡喜地」,就是菩薩把心中的烏雲妄想完全消滅,他心中感到輕松快樂,這是佛陀描述初地菩薩的相貌,叫做「歡喜地」,因為他沒有妄想。
 
己二、離垢地 庚一、問
 
何故二地說名離垢?
 
庚二、答
 
由極遠離犯戒垢故。
 
這個「垢」就是犯戒的污垢。初地菩薩對治了分別的我執、法執,但是這個時候俱生的我執現前,俱生我執現前,有我就會產生對立,有對立就會產生犯戒的情況,就會有一些微細誤犯的身口二業的過失。到「二地」的時候,因為我空觀慢慢的進步,就能夠完全「遠離」一切細相的誤「犯戒垢」,這叫做戒波羅蜜的圓滿,叫「離垢地」。「離垢」是形容這個菩薩的內心,已經沒有犯戒的污垢。我們說一個人:「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所以你自我意識太強,你要持戒持得好,有困難。
 
己三、發光地 庚一、問
 
何故三地說名發光?
 
庚二、答
 
由無退轉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
 
這個「發光地」,就是他內心當中成就了「等持、等至」。這個「等持」就是三摩地,就是禅定,我們講四禅;「等至」就叫做正受,這個是指四空:所以「等持、等至」就是整個四禅八定。「三地」的菩薩,成就堅固而不「退轉」的四禅八定,所以他能夠攝持無量無邊的「大法光明」,佛菩薩清淨的教法,他都能夠攝持不忘,所以叫做「發光地」。他內心當中有這種佛「法」的「光明」,不斷的在照耀他的內心。
 
己四、焰慧地 庚一、問
 
何故四地說名焰慧?
 
庚二、答
 
由諸菩提分法焚滅一切障故。
 
「焰慧地」這個「焰慧」就是火焰的意思,就是「四地」的菩薩,修習大乘的「菩提分」、大乘的道品,這個道品主要指的是止觀,他在寂靜的禅定當中,加修殊勝的我空觀,把心中「一切」微細的煩惱消「滅」了,就好象火把木頭完全消滅了一樣。他沒有俱生我執,所以內心當中不會產生人相、法相的對立,就不再攝受一切貪瞋癡的煩惱,為了表彰內心當中離開對立的相貌,所以叫做「焰慧地」。就是他的火焰太厲害了,他心中不能保存任何的自我,這個自我意識沒有生存空間,因為這個火焰太強烈了。
 
己五、極難勝地 庚一、問
 
何故五地名極難勝?
 
庚二、答
 
由真谛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
 
「極難勝」這個「難勝」就是很難超越,這個地方是二乘人很難超越的一個地。為什麼呢?「由真谛智」跟「世」俗谛「智互相違」背。菩薩的智慧,有真谛的智慧跟世俗谛的智慧。真谛的智慧,是我空的智慧,是無分別的;世俗谛的智慧,是屬於有分別的,觀察一切法的緣起,科學、醫學……,這些都要假藉名義的分別才能夠了解。所以,真谛的智慧是無分別的,世俗谛是有分別的,這二個本質是相違背的。但是「五地」菩薩能夠把這二個相違背的智慧,在心中能夠調和,使令二者互相的融通相應,這件事情是非常難得,叫「極難勝地」。這個地方,古德的意思就是說:菩薩在自利的時候,是修習空觀的,他用我空觀、法空觀來調伏心中的煩惱、所知二障,這個時候,心是無分別住。但是菩薩去度化眾生的時候,他必須從無分別轉成有分別。所以在因地的時候,五地之前,菩薩要自利跟利他,這二個是相沖突的,因為一個是有分別的、一個是無分別的;到「五地」的時候,他能夠真俗雙照。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明白不生不滅的道理──生死即涅槃的道理。
 
己六、現前地 庚一、問
 
何故六地說名現前?
 
庚二、答
 
由緣起智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羅蜜多現在前故。
 
這個「現前地」指的是一種智慧的現前。菩薩他是怎麼讓智慧現前呢?「由緣起智」。菩薩在生命當中,觀察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於生老病死的流轉門,是雜染的緣起;菩薩觀察無明滅則行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是還滅門的清淨緣起。這個時候,他觀察所謂的一念心,同時具足二種緣起,我們那念心是「眾妙之門」,也是「眾禍之門」。當你放縱它的時候、顛倒的時候,它發動了雜染緣起;當你調伏的時候,它產生了清淨緣起。這個時候,菩薩悟入了一念心的不二法門,他的「般若波羅蜜多」恆常「現前」,這個「現前」就是恆常的意思。也就是說,前面的五地,他無相的我空觀、法空觀,有時候現起,有時候不現起;到「六地」的時候,他就恆常現起,是這個意思。
 
己七、遠行地 庚一、問
 
何故七地說名遠行?
 
庚二、答
 
至功用行最後邊故。
 
「七地」的「遠行地」,就是說這個菩薩是有「功用行」到了「最後」的「邊」際,當然這個「功用」,指的是內心的用功,就是空觀的智慧。在「七地」的時候,他在用功的過程當中,已經到了「最後」的「邊」際,就是有「功用」的「最後邊」際,也就是說他下一地就是無功用了。這個地方「用功」的意思就是說,菩薩在破障有二種障礙:一個是心中的煩惱,一個是外在的相狀。你心中的煩惱,當然是修我空觀;外在相狀的執取,對錯、好壞、生滅、得失等等,這種相狀的執取,那是修法空觀。到「七地」的時候,他要經常如理作意,來消滅我執、法執的對立,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是「最後邊」際了,所以叫「遠行地」。
 
己八、不動地 庚一、問
 
何故八地說名不動?
 
庚二、答
 
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動故。
 
這個「八地」的「不動地」,他有二種是不能動:第一個,「一切」的「相」狀不能動,不要說煩惱不能動,他「一切」法的「相」──生滅、垢淨、增減的相,都不能擾動他了。其次,他「有功用行」也「不能」擾「動」他,他不要刻意用功,般若智慧就能夠恆常現前,所以叫做「無功用」。這個地方的「無功用」,就是「無功用行我恆摧」。
 
己九、善慧地
 
 
庚一、問
 
何故九地說名善慧?
 
庚二、答
 
由得最勝無礙智故。
 
菩薩對治六種相的執取以後,他心中會產生一種殊勝的智慧,叫「最」殊「勝」的四「無礙智」。四「無礙智」我們解釋一下。第一個法無礙:這個「法」就是能诠的名相,菩薩在一念心中,能夠攝持無量無邊的法相。第二個是義無礙:「義」就是名相所诠的義理,這個名相它本身的意趣,菩薩也能夠攝受。詞無礙:菩薩能夠以無量的語言、文字來宣揚佛法,到各種天、人、畜生的世界,以各式各樣的語言、文字來宣揚佛法。第四個樂說無礙:菩薩樂說佛法,不生疲厭。這個叫「善慧地」,他有善巧的智慧,來度化眾生。
 
己十、法雲地 庚一、問
 
何故十地說名法雲?
 
庚二、答
 
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又於法身能圓滿故。
 
這個「法雲地」為什麼用「雲」來表示這個菩薩內心的狀態呢?因為他內心當中能夠「總緣一切法智」,就像大雨能夠普遍的攝持種種功德的水。什麼叫「一切法智」?這當中有三種的法,是他所攝受的:第一個「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菩薩一念心中,能夠攝持無量無邊的法義跟攝持無量無邊的禅定。這個「陀羅尼」,我們解釋一下,有四種陀羅尼。在《瑜伽師地論》上說:這個「陀羅尼」是智慧的意思。智慧有四種:第一個法陀羅尼,就是菩薩聽聞佛法以後,能夠攝持不忘,這叫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就是對於種種法的義趣,它的道理能夠攝持不失,這叫義陀羅尼。第三個是咒陀羅尼,菩薩在三昧當中,能夠生起種種的咒術,為眾生破除障礙。比如說觀世音菩薩能夠入三昧當中,宣揚〈大悲咒〉,眾生持〈大悲咒〉,就能夠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這個咒陀羅尼,菩薩能夠演說種種的咒語,使令眾生受持以後,能夠破除遮障,這叫咒陀羅尼。第四個忍陀羅尼,菩薩對於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能夠安忍不失。所以這個地方,法陀羅尼是成就聞慧,義陀羅尼是成就思慧,咒陀羅尼是屬於修慧,這是通凡夫的;這個忍陀羅尼,是屬於證慧,是聖人。成就聞、思、修、證四種證慧。這個十地的菩薩,在一念廣大的心中,能夠攝持法、義、咒、忍四種的「陀羅尼門」,也能夠成就四禅八定種種的「門」。這個「門」就是通達的意思,就是出入自在,他能夠入也能夠出,出入得自在,這個就是大「法智」的第一種法。第二個法,「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前面的攝持「陀羅尼」跟「三摩地」是生善,這個地方是破惡。菩薩的智慧能夠像「大雲」,「覆」蓋像虛「空」一樣的所知「障」,他一切法的善巧運用,他不會再有任何障礙。第三「又於法身能圓滿故」。前面是生善、破惡,這個地方是入理。這個「法身」就是指真如理,菩薩能夠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入真如理,這個就是得到業自在了,叫「大法智雨」。這個地方是解釋十地的名稱,我們看第「四」段「辨得差別」:
 
戊四、辨得差別(分二:己一問;己二答) 己一、問
 
得此諸地,雲何可見?
 
成就十地的差別因緣,我們怎麼知道呢?如何能夠次第的成就十地?
 
己二、答(分二:庚一標由四相;庚二依標別釋) 庚一、標由四相
 
由四種相。
 
先作一個總「標」。
 
庚二、依標別釋(分四:辛一勝解;辛二正行; 辛三通達;辛四成滿) 辛一、勝解
 
這當中有四種相:「一、勝解;二、正行;三、通達;四、成滿。」先看第一個「勝解」:
 
一、得勝解,謂得諸地深信解故;
 
「勝解」就是說,你要成就十地,第一個,你對十地所證悟的真如理,要「得」到「深信」理「解」,這個地方包括信心、也包括智慧。也就是說,信心就會產生願望。十地菩薩他心中是一個什麼樣的願望?第二個,十地菩薩遇到事情,他是用什麼樣的思考來面對這些人事因緣?古人說:「享千金者,必千金之人也;享百金者,必百金之人也;一個會餓死,也是餓死之人也。」就是我們每一人心中,都有一個道理、一個願望,你會有這樣的行為、會有這個結果,你心中有你的道理。你不相信因果,這也是你的道理。你有這個道理,你就有不同的願望,你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不同的結果。所以,你要成就一個功德,你要先了解他心中的願望跟道理。也就是說,你想成為阿羅漢,你要先了解阿羅漢心中是什麼道理,他遇到人事因緣,他是用什麼思考模式來面對?哦,他看到什麼事就是無常、無我。你抓住他內心的思想,你有一天就會跟他一樣。所以第一個「勝解」,蕅益大師講一句話作譬喻:「善學聖人之道,貴得其神,不可泥其跡也。」你要學聖賢之道,你要得到他的神,就是他是用什麼樣的思考模式?他是用什麼樣的道理來觀察這個人生?而不是學他的行為,他有什麼動作,這個地方是沒有意義的,這叫「得勝解」故。我們剛開始可能不能完全做到他的行為,但是第一個,你對於十地的遍行真如義、最勝真如義,乃至於業自在真如義等等,這個真如,他心中到底是用什麼樣的道理,來抉擇人生、判定人生,這個地方你要先了解。因為這個道理你不了解,你永遠不可能達到十地。所以達到十地第一個,你要先學習菩薩內心的道理,這是你要跨出的第一步,這叫資糧位。資糧位簡單的內涵就是「勝解」,勝解力。
 
辛二、正行
 
二、得正行,謂得諸地相應十種正法行故;
 
當我們心中具足了十地的道理,好,我們不要說十地,我們先鎖定遍行真如,我們先鎖定:我內心當中學習初地菩薩的道理。有這個道理,我告訴自己:內心保持普遍平等,不要打不必要的妄想,做自己該做的事就好。你有這種道理,你跟初地已經得到他的神;得到他的神是不夠的,你要產生行動,這個地方要成就「十種」的「正法行」。這「十種正法行」,根據古德的注解,有十種的法門,依止道理而生起修行:第一個是書寫,你要書寫跟這個道理相關的經典。第二個供養,你要表達對這個法的供養,包括身的禮拜、口業的贊歎、心中的咒願,身口意的供養,乃至包括香花燈燭的供養等等。第三個施他,你經常作法寶流通跟大家結緣。書寫、供養、施他這都是屬於信,產生信心;這以下是講到解了。第四個聽聞,你要聽聞跟初地菩薩,乃至於十地菩薩相關的道理,你要不斷的聽聞,才能夠產生深刻的理解。第五個讀誦,你不斷的去讀誦相關的經論。第六個受持,讀誦是文字現前叫讀誦,受持就是明記不忘,把這個文字裡面的幾個重要的字句背下來,放在心中受持。第七個開演,為人演說。聽聞、讀誦、受持、開演是成就聞慧,聞所成慧。第八是諷誦,用這個音調來背誦。第九思惟,這個諷誦跟思惟是屬於思慧。第十就是修習,這個正修了,修慧就是修止觀。你要不斷的把心寂靜,去觀察這個道理,用不斷的觀察來熏習你的內心,把心中的妄想慢慢的消滅,把心中的道理慢慢的加強,這個是加行位。就是把這個道理,經過你的書寫、供養、施他、聽聞、讀誦、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把這個道理的力量(它剛開始是一個因種)慢慢的擴大,把它擴大叫「正行」。
 
辛三、通達
 
三、得通達,謂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故。
 
這個「通達」位。當我們從資糧到加行、到「初地」的時候,成就了一真「法界」,平等法界、遍行真如現前的時候,其實你通達一個真如,你也「能」夠「通達一切」的真如。古德說:真如理是相融通的,你了解一個真如,其他的真如就容易了解。因為它們雖然有差別相,但是也有共同相,就是平等。這個是通達位。
 
辛四、成滿
 
四、得成滿,謂修諸地到究竟故。
 
當然我們也不能執理廢事,剛開始第一個點的生起,當然是勝解;但是你要慢慢的成就功德,你還得靠事修,靠六波羅蜜乃至十波羅蜜的事修,福德、智慧資糧的加持,才能夠慢慢慢慢把真如理,在心中慢慢的擴大圓滿,叫「成滿」。這個地方是講修習成就十地的因緣。
 
不過從這個地方來說,這個十地的第一個當然是觀照力,我們也說過,我們講因緣果報,第一個因種是很重要的。你第一個因種,你的生命,如果你經常用過去的無明、妄想在思考事情,你永遠不可能成就初地。就是說,我現在不是初地,但是起碼我要隨順初地的路、因緣在前進。那你要踏出第一步,就是剛剛佛陀說的:先成就勝解。就是你經常用這個勝解──遍行真如的思想來要求自己,那你就會往初地的方向邁進。所以你的觀照力、思考模式會決定你的命運,這第一個你的觀照力。當然這個信解包括信,就是你的目標。所以它的次第,先成就菩提心、空正見,然後再產生行動;這個事修的行動,又加強你的觀照:如是的展轉,就使令我們的生命慢慢的脫胎換骨。所以第一個生命的改變,是思想的改變,這第一個。如果你一定要用過去的我執、法執無明的思考,我們的生命是沒有希望,不可能改變。所以我們要改造我們的生命,我們要相信一個真理:先改變自己的思想。思想的改變,你就會產生行為的改變,最後就有結果的改變。這個地方,從事相的次第,可以看得出有這個意思。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