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五五卷


 2024/5/27    熱度:263    下載DOC文檔    

第五五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八四頁,「癸三、約甚深佛法釋」。
 
第五五卷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增上心學」,「增上心學」主要的宗旨,就是我們應該要如何透過大乘的止觀,來加強菩薩的觀照力。這個菩薩對生命的觀照,他的重點不是向外觀照,他是向內觀照,他是觀照現前一念心識,大乘止觀的所緣境,是以心法為所緣境的。我們這一念心識在觀照的時候,有二種不同的差別:第一個,我們可以作因緣觀,因緣觀就是從心念的作用上去觀照。比如說,我生起一個惡念,或者貪、瞋、癡、慢的惡念,我現在用佛號、或者持咒、或者止觀,把這個惡念的功能轉成善念。這樣子的一種心念,從惡念轉成善念的斷惡修善的因緣,就會創造一個安樂的個體生命。因為這種個體生命,畢竟在流轉當中還是生滅變化的,所以這種因緣觀,我們叫做生滅門,它主要是從心念的生滅作用當中,轉變它的差別作用,斷惡修善而成就離苦得樂的因緣。第二個觀察,我們叫真如觀。這個真如觀它觀照這一念心識的時候,不是觀察它生滅的作用,它直接去觀照不生不滅的理體,說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觀照這個心念的作用,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的;或者你直接用禅宗的方式,「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時候的觀照,是從生滅的作用,直接回歸到不生不滅的理體,就把這個個體生命給消滅掉,我們講攝用歸體了,這樣子的觀照,我們叫真如門、或者叫真如三昧。本論「增上心學」的主要觀照,是偏重在真如三昧,就是偏重在對內心本體的觀照,就是我們說的「把心帶回家」。在本論的「增上心」,一個菩薩內心的觀照,主要是觀照我們心性的本體,這個是前面所說的真如三昧。這樣子的真如三昧,在本論當中提到有四種的功德妙用:第一個,它能夠引發種種無礙的神通;第二個,它能夠成就十種難行的苦行;第三個,能夠通達諸佛秘密的言詞;第四個,圓滿四種殊勝的作業。這四種功德當中,我們現在講到的是第三種,通達諸佛秘密的言詞。這當中有三小段:第一段是約六度來解釋,第二段是約十不善業解釋,這個地方是約著甚深佛法。
 
癸三、約甚深佛法釋(分二:子一舉經問釋; 子二顯義略答) 子一、舉經問釋
 
這當中有二段:「一、舉經問釋;二、顯義略答」。我們看論文的地方:
 
甚深佛法者,雲何名為甚深佛法?
 
前面講到真如三昧,就是觀照我們心念的本體,這樣子從六度的修學跟十不善業的修學,它都是一部分的佛法;這個地方是從佛法的全面性,來探討真如三昧,叫做「甚深佛法」。什麼叫做「甚深佛法」呢?我們一般來說,因緣觀是比較粗淺的佛法,因為它是從因緣果報上去對治,是比較粗淺容易了知的,它只是在表層的作用上去修行;但是真如三昧,它是從一種很深層的本性上的修行,所以這樣的修法,是秘密不容易了知的甚深佛法。所以什麼叫「甚深佛法」呢?這個地方是提出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去觀照真如三昧,它是一個什麼樣的意境呢?提出這樣的問。這以下回答:
 
此中應釋
 
這以下,我們分成二段來解釋:第一段是「別釋」,第二段是「總結」。先看各別「解釋」:
 
子二、顯義略答(分二:丑一別釋;丑二總結) 丑一、別釋
 
謂常住法是諸佛法,以其法身是常住故。 又斷滅法是諸佛法,以一切障永斷滅故。 又生起法是諸佛法,以變化身現生起故。 又有所得法是諸佛法,八萬四千諸有情行, 及彼對治,皆可得故。 又有貪法是諸佛法,自誓攝受有貪有情為己體故。又有瞋法是諸佛法,又有癡法是諸佛法, 又異生法是諸佛法,應知亦爾。 又無染法是諸佛法,成滿真如,一切障垢不能染故。又無污法是諸佛法,生在世間,諸世間法不能污故。
 
我們講真如三昧,如是的觀照,對我們的生命會產生十種的影響力。十種影響力,前面二種是從本體上的影響,後面八種是作用上的影響。我們看觀照現前一念心識,「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它有什麼影響?第一個,「謂常住法是諸佛法,以其法身是常住故。」第一個,它產生一種「常住」的功德,這個「常住」的意思,就是遠離生滅變化的相貌,他是不生不滅的,而且也沒有變化相。為什麼他能夠不生不滅呢?因為「法身是常住」的。「法身」,當然這個「身」是我們生命的依止處。我們在做因緣觀的時候,是從整個生命的作用上來作調整,把惡的作用改成善的作用,這樣子成就一個三界安樂的果報。比如說,你成就一個天王的色身,但是這個天王的色身是生滅法,你這個天王莊嚴的果報結束以後,你來生變成一只卑賤的螞蟻。所以我們在做因緣觀的時候,我們觀察整個生命的本體,是躁動不安的,因為你不能找到一個生命的歸依處。但是你作真如三昧觀不同,你在整個生滅變化的果報當中,會找到一個清淨「法身」,他是沒有生老病死的。所以我們從這樣的真如三昧,會從一個根本的業報身,轉成一種不生不滅的清淨法身,這個就是我們整個三世諸佛、大乘菩薩生命的真實歸依處──「常住法是諸佛法,以其法身是常住故」,這個是我們修真如三昧,第一個最根本的功德。
 
「又斷滅法是諸佛法,以一切障永斷滅故。」這樣一個常住的本性,他又能夠有一種「斷滅」的作用,斷絕消滅的作用。怎麼說呢?「以一切障永斷滅故」。這種清淨的法身,是離開種種的過失,沒有煩惱障、所知障的過失。這樣子來簡別凡夫、外道的四禅八定,在四禅八定的寂靜心當中,他能夠擁有非常長久的生命,所以他有一種類似的常住之法。但是這樣的常住之法,不能對煩惱障、所知障這個無明產生斷滅的作用,他只是用禅定把無明暫時的壓住,如石壓草,把這個石頭搬開以後,春風吹又生。所以,你成就四禅八定,等到你四禅八定的力量退失了以後,你的生命並沒有增上,你以前有什麼煩惱,現在還是什麼煩惱!因為它不能產生一種斷滅的作用。我們內心當中不斷的把心帶回家,從一種作用的生滅,回歸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一次一次的進入到真如的意境,它會產生一種斷滅的力量。就是你每一次進去,你出來以後,煩惱就減輕一分,它有這種「斷滅法是甚深佛法」,就是它能夠產生法身的功德跟「斷滅」的功德,這是我們修因緣觀所不能做到的。當然這個都是從體性上一個根本上的改變,以下我們看它的作用。
 
這樣子的常住斷滅之法,有什麼利他的妙用呢?「又生起法是諸佛法,以變化身現生起故。」它能夠「生起」,本無今有叫「生起」,它本來是沒有,因為你成就法身以後,它才有的,後來才有的,叫「生起」。清淨的法身能夠依止他的悲願,「現」起「變化身」,就是應化身。一切的菩薩都是以弘護正法、利益眾生為他的悲願,所以菩薩在自受用的時候,是安住清淨法身、安住在一種清淨的斷滅法。但是如果菩薩經常安住在斷滅法、安住在常住法身,眾生是不能跟你接觸的,因為眾生進不去,只有你進得去。所以菩薩要能夠跟眾生接觸,菩薩不能用法身來跟眾生接觸,不可以的,菩薩他從本垂跡,從清淨法身又變化出一個肉身,示現生老病死的色身,陪伴著眾生來流轉,這個就是「變化身」,他本身已經不是菩薩的本來面目,是菩薩從本來面目所變化出來的,用他的悲願變化出來。
 
「又有所得法是諸佛法,八萬四千諸有情行,及彼對治,皆可得故。」菩薩從清淨法身變化一個色身,他有什麼好處呢?有什麼作用呢?他能夠「有所得法是諸佛法」,這個「有所得」就是說,菩薩能夠有一種見聞覺知的妙用,菩薩這個變化的色身,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能夠見聞覺知眾生有無量無邊「八萬四千」種種的煩惱跟業力的造作,菩薩在一念清淨的法身,能夠如實的了知,而且能夠從這樣的因緣當中,施設種種的「對治」法門來教導眾生。你只要有本事起一個煩惱,菩薩就有辦法生起一個讓這個煩惱消失的方法,這個是菩薩不可思議見聞覺知的妙用,這有所得法是甚深佛法。
 
「又有貪法是諸佛法,自誓攝受有貪有情為己體故。」前面是說明菩薩的善巧方便,這個地方是說明菩薩的大悲願力。「有貪法是佛法」,什麼叫「有貪法」呢?「自誓攝受有貪有情為己體故」,菩薩他能夠自動的發願,來「攝受」這些具足「貪」心的有情,把他當做是自「體」。這樣的一個思想,是很高很高的慈悲,叫同體大悲。我們剛開始在修慈悲觀的時候,是從因緣上修慈悲觀。就是說,你很苦惱,我是覺悟的、安樂的眾生,你是苦惱的眾生,我們二個個體是不一樣的;但是沒關系,我們二個個體不一樣,我們可以從二個個體當中建立一種互動的因緣──母子的關系,你跟我個體是不一樣,沒關系!你是我前生的母親,所以我還是要幫助你。這樣的慈悲心,是建立在二種個體生命當中的互動。當然這樣的慈悲心,也是不可思議;但是真如三昧的慈悲心不是這樣子發的,它是從「眾生無邊誓願度」,而提升到「自性眾生誓願度」,他把一切「有情」,觀照眾生的「貪」心就是我自性的貪心,自性眾生誓願度。就是說,菩薩已經把這種個體生命的執取打破了,菩薩看到眾生有貪心,就是我的貪心,這樣子生起感同身受的增上意樂,然後來度化他,就是你的障礙就是我的障礙。這樣子的意境當然更高了,他能夠把眾生的貪心,當作是自心的貪心一樣。
 
「又有瞋法是諸佛法」,自誓攝受有瞋有情為己體故;「又有癡法是諸佛法」,自誓攝受有癡有情為己體故:這道理是一樣的。你發脾氣了,我把你的瞋心,當作我自己的瞋心一樣來悲憫你。
 
「又異生法是諸佛法」,這個「異生」是把前面的貪瞋癡作廣泛的說明,整個惑業苦都是「異生法」。這個聖人叫同生法,聖人的心,是同樣安住在一個真如不生不滅的理體,他們已經找到生命的交集點。眾生跟眾生之間,永遠沒有交集,你起你的煩惱,他起他的煩惱,每一個人起各式各式樣的煩惱,造各式各樣的業,得各式各樣的果報,所以眾生在個體生命流轉,永遠沒有交集點。所以人跟人之間為什麼要溝通就是這樣:你跟我不一樣,但是沒關系,大方向相同,所以叫做「異生法」。就是整個眾生法,佛菩薩看到眾生的差異,就是當作自己的差異。「應知亦爾」。
 
這個地方是說明,佛菩薩在真如三昧當中,所引生的大悲願力,同體大悲、感同身受的力量。
 
「又無染法是諸佛法,成滿真如,一切障垢不能染故。」這個地方講智慧,菩薩無所得的智慧。菩薩能夠來到世間,變現一個變化身,他能夠「成滿真如」,他能夠安住在圓「滿」的「真如」,「一切」的煩惱障、所知障「不能染」污他。他雖然把眾生的煩惱,當作自己的煩惱一樣來感受;但是這個煩惱對菩薩來說,是「不能染」污菩薩的,菩薩安樂依舊,自在依舊的。
 
「又無污法是諸佛法,生在世間,諸世間法不能污故。」前面的障垢,是約著內心的染污;這個地方的染污,是外在環境的染污。菩薩的變化身在人「世間」建立佛法,面臨各式各樣的贊歎、毀謗,是「不能」擾動菩薩的內心。為什麼呢?因為他內心是安住在一個常住之法,安住在一個斷滅之法的真如三昧。
 
丑二、總結
 
是故說名甚深佛法。
 
這樣的「佛法」在大乘是「甚深」甚深的,佛陀很少對一般的有情開導,佛陀在公開的場合所開導的佛法,是因緣果報的法,因緣觀。就是你有什麼樣的善念把它加強,你有什麼惡念把它對治,創造一個來生變化的個體生命就好了。佛陀對於大乘善根已經成熟的菩薩,就開導這些甚深的佛法,就是你不能夠只是在表層的作用上修行,你應該再提升一點,從表層的作用上修行,這種生滅變化的心,要把它回歸到不生不滅的本性上去,就是生命從根本上轉變,這個叫做「甚深」的「佛法」。好,我們看下一段:
 
己二、四作業
 
這個地方講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種功德,我們前面講過這個引發種種無礙神通、成就十種難行的苦行、通達諸佛秘密言詞,這是第四個,圓滿諸佛的四種作業。
 
又能引發修到彼岸、成熟有情、淨佛國土、諸佛法故,應知亦是菩薩等持作業差別。
 
菩薩經常能夠把心帶回家,有什麼好處呢?這個地方有四種的好處。第一個「修到彼岸」:你經常能夠回光返照你這一念心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就能夠使令已經修行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六度的法門,慢慢慢慢的成就到彼岸的功德,到達大般涅槃的彼岸,有這個波羅蜜的功德。如果你的心,從來沒有把心帶回家過,你就在人事的因緣上不斷的打轉,頂多保持善念,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業,頂多來生得一個安樂的果報,不可能成就法身,不可能,你的因緣不同。你這個生滅的因緣,怎麼能夠成就不生不滅的果呢!所以你希望你布施、持戒的善業要到彼岸,那你一定要修甚深佛法。第二個「成熟有情」:你經常能夠觀照你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你就有善巧的方便來度化有情,使令眾生的善根成熟。第三個「淨佛國土」:你這一念清淨的心中,能依止心中的希望、依止心中的願力,創造一個清淨的國土,來攝受眾生到你的國土,來跟你共同修學。第四個「諸佛法故」:你一念心能夠經常保持無住,你就很容易能夠攝持無量無邊三昧、陀羅尼的禅定、智慧功德。「應知亦是菩薩等持作業差別」,這些都是菩薩在真如的三摩地種種作用的差別。這個地方是講到真如三昧自利、利他的功德。
 
真如三昧簡單的說,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這個金剛三昧,其實《金剛經》的金剛三昧,這個不可破壞的三昧,就是真如三昧,就是甚深佛法。就是你能夠無住,把心帶回家,然後再從家裡面出來,生起種種自利、利他的妙用。這個自利、利他的妙用,這個成熟有情,我們說明一下,這也是一個重點。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有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你要先斷惡,誓斷一切惡,這個時候,你會暫時跟有情保持距離,觀照你的內心。這個時候你面對的是你無始劫來在流轉當中,不斷染污熏習所留下的一個心念,這個心念,不管你多麼的不滿意,你都要面對的,因為它是你過去生的造作所留下來的痕跡。然後你慢慢慢慢把心中的垃圾清除干淨,「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或者說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用這個因緣觀、真如觀,慢慢慢慢把心給淨化了。這是你第一個階段要做的,斷惡。第二個,你要去面對眾生,你遲早要跟有情接觸的,你要是修阿羅漢,那不用跟有情接觸。面對有情,你怎麼度化有情?這個是一個很高很高的世俗谛的學問。佛陀就告訴我們一個消息──成熟有情。「成熟」這二個字很重要。我們要度化有情,第一個條件,要跟有情建立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人際關系要好。
 
在美國人際關系的權威卡內基博士說:人際關系有十種因緣會好,經常面帶微笑、你能夠保持真誠的心情、保持有信用,等等,有十種。但是最重要是什麼?他說有一點是最重要,人際關系要好最重要:你不要刻意的改變對方。所有人際關系的障礙,都是你要刻意的改變對方,結果造成了爭執、對立。我們平心而論,每一個人的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他自己要改變。他自己想要改變的因緣不成熟,佛陀都不能讓他改變的,不要說是凡夫。就是說,他要改變,一定是他自己要改變。那這樣子講,你說:诶,我做師父的,收一個徒弟,我不要去改變對方,那我做什麼呢?你要盡心盡力的去教育對方,但是不要刻意去改變對方。這二句話沒有沖突的。你要創造一個讓他反省的因緣、創造一個讓他改變的因緣,讓他自己去改變。你看佛陀度化眾生,他講「成熟有情」,讓你的善根慢慢成熟,佛陀說法,讓你的善根慢慢成熟,你自己去自己覺悟,佛陀沒有說「改變有情」。我想我們這樣子講,你不要去刻意改變對方,然後你又盡心盡力的教育對方,這二句話你要參透,你就有資格收徒弟了。(呵──)要不然,你要不能參透,你收徒弟,多一個徒弟等於多一個怨家,沒有效果。因為你要改變他,他不讓你改變,二個吵起來。所以智慧永遠是整個行動的因,你要懂它的因緣。就是說,我們什麼時候因為別人而改變過?你自己反省你自己,你自己是因為別人而改變的嗎?你自己都是在自我反省當中改變,別人是告訴你一個道理,你吸收這個道理以後,你自己反省、自己改變。你自己的心創造一種作用──「既從心起,還從心滅」,你自己去反省、自己去改變。我們自己是這樣,我為什麼不設身處地去為別人著想?他也是要自己去反省,他因緣不成熟,你要他改變,他不想改變,那有什麼效果呢!所以諸位要知道,諸位以後一定會攝受信徒,你說:我不想改變對方,那我什麼事都不要做,那也偏一邊。你不要去改變對方,但是你要教育對方,要創造一個讓他未來有改變的種子,先把它種下去──未種善根令種善根,已種善根令成熟,乃至於增長脫落。所以「成熟有情」這句話很重要,佛陀沒有要你去改變有情,佛陀告訴你「成熟有情」。這個都是你要去學習的,菩薩要廣學無量的因緣。
 
這個地方講到真如三昧的種種功德妙用。好,我們看第八科的「增上慧學分」,剛好是大乘的戒、定、慧。
 
乙八、增上慧學分(分二:丙一結前問後;丙二標釋正答) 丙一、結前問後
 
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結前問後」,第一個「標釋正答」。我們先提出一個「問」:
 
如是已說增上心殊勝。增上慧殊勝雲何可見?
 
我們前面講到真如三昧叫「增上心學」,「增上心」它的重點在「止」,其實這個「止」就是體真止,體達真如理,然後在真如理安住,生起四種的功德。這個地方講大乘的「慧」,這個「雲何可」知呢?我們在學一般小乘思想的時候,你看小乘的思想、或者大乘的別教思想,止觀的定義是很清楚的。止,心於所緣無分別住;觀,心於所緣觀察抉擇,是有分別的:這個止觀定義是很清楚的。但是你看無著菩薩講到「增上心、增上慧」的時候,它跟前面的內涵就不太一樣,他講圓教的思想。圓教的止觀是很難界定的,你說止是體真止、觀是無分別智,這二個是很難界定的。我們這樣子講好了,這個「增上心學」它這個體真止,重點在於所證的理體,就是真如,所證的理體;本科的「增上慧學」,是偏重在能觀的智慧:一個是所證的理,一個是能觀的智。當然這樣子講,還不是很清楚,我們再繼續的說明一下。所證的理,是約著目標來說的;能觀的智,是約著趨進目標的一個方法跟過程。比如說你到台北去,台北是一個目標。你怎麼去呢?我坐車子去。這個車子一步一步的趨向台北,這車子就是能觀的智,它是生滅變化的,它能夠增長的。你昨天跟今天不一樣,明天跟後天也不一樣,這個無分別智是會展轉增勝的;但是真如理是不能改變,不管你願不願意進去,它永遠是如的意境,真理是不能改變;但是智慧能夠透過聞思而展轉增勝。所以,前面講到我們生命的目標,甚深佛法、真如三昧,一切諸佛菩薩真實的歸依處。那趨向真如三昧的方法,這個「增上慧學」,「雲何可」知呢?提出這個問。我們看第二段的回「答」:
 
丙二、標釋正答(分二:丁一總標;丁二廣釋) 丁一、總標(分三:戊一牒前出體;戊二成立智相;戊三結名殊勝) 戊一、牒前出體
 
回「答」當中分二段:第一個「總標」,第二個「廣釋」。「總標」當中分成三段:「一、牒前出體;二、成立智相;三、結名殊勝。」先看第一段:
 
謂無分別智。
 
戊二、成立智相
 
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緣,若所緣,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若異熟,若等流,若出離,若至究竟,若加行無分別後得勝利,若差別,若無分別後得譬喻,若無功用作事,若甚深。
 
戊三、結名殊勝
 
應知無分別智,名增上慧殊勝。
 
前面講真如,是所觀的理體;趨向真如的方法,就是「無分別智」。這個「無分別智」,簡單的說,我們剛開始修因緣觀的時候,心中一定要分別的。你說我觀察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你不分別,你不可能成就功德莊嚴。說是:我要觀察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哦,極樂世界有七寶池、有八功德水,有佛的住世,有阿羅漢、菩薩的圍繞,有正報、依報的莊嚴,那你結論──極樂世界是功德莊嚴。所以因緣觀的觀察是要分別,因為它的目標是在作用上的抉擇;但是你這樣的抉擇,沒辦法進入到真如三昧,這個門打不開。你要進入真如三昧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修無分別智,你所有的分別都要停下來,遠離一切虛妄分別。遠離一切虛妄分別,這樣子講,有些人還不是很清楚,後面講到說:無分別智必須具足二種的作用:第一個「決斷名言」,決是決定的決,斷是斷除的斷,你要能夠在心中產生決斷,斷除你名言的力量,決斷名言;第二個「契會真如」,契入的契,會通的會,契會真如:你要第一個要決斷名言,第二個要契會真如,這個就是無分別智,簡單的講就是這樣。下面有十六段,從「自性、所依、因緣」乃至於「甚深」,把它作一個各別的說明。
 
丁二、廣釋(分六:戊一釋名無分別智; 戊二釋成立相; 戊三釋成立因緣;戊四會釋契經; 戊五釋簡聲聞; 戊六釋妨難) 戊一、釋名無分別智(分三:己一略標自性;己二釋離五相; 己三結得此名) 己一、略標自性
 
「廣釋」當中分成六段:「一、釋名無分別智;二、釋成立相;三、釋成立因緣;四、會釋契經;五、簡」別它跟「聲聞」的空觀;「六、」解釋凡夫外道的「妨難」。我們先看「無分別智」的「名」相:
 
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性。
 
己二、釋離五相
 
一、離無作意故;二、離過有尋有伺地故; 三、離想受滅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 五、離於真義異計度故。
 
己三、結得此名
 
離此五相,應知是名無分別智。
 
這個「無分別智」剛開始的「自性」,它的體性,要遠「離五種相」。這個「無分別智」,無著菩薩的解釋,他是先否定的,先用否定的口氣,它不是什麼;後面的十五段就用肯定了。先否定,破執。第一個,它遠「離無作意」。所有心念的作用,第一個是作意。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心念從種子位變成現行位,一定要產生一個警覺的作用,這個警覺就是作意。像天親菩薩說的,要簡別熟睡跟夢覺。說你熟睡的時候不做夢,我不做夢我也沒有分別,沒有分別,那這樣子是不是無分別智呢?說我前段時間昏倒過去了,昏倒的時候,我在那個時候也沒有分別。這二個都是無作意,這是不可以。無分別智它是有明了性存在的,它是有知(知道的「知」),它雖然沒有分別,但是它有知,有知的功能,有明了的一個知的功能。所以這種「無作意」的狀態,是要簡別的,它是有作意。第二個「離過有尋有伺地」,它不是四禅八定。這當中要遠離二種:第一個遠「離有尋有伺地」,遠離初禅;第二個遠「離過」,「過」就是超過,超過有尋有伺地,那當然指的是無尋無伺地。從二禅,乃至於四禅、乃至於四空,這些四禅八定都要遠離。因為在四禅八定當中,雖然能夠止息一切的分別,但是它不能夠產生決斷名言的力量,它無量無邊名言的戲論,是被禅定壓住了,如石壓草,它沒有決斷名言的力量。你要從禅定出來的時候,你以前喜歡打什麼妄想,現在照樣打這個妄想,它沒有對治掉嘛!所以遠離禅定的無分別,這種無分別是暫時的。第三「離想受滅寂靜故」,這個「想受滅」是三果以上的聖人,他為了要暫時的止息心中的「想」,他這個想太勞累,就把這個「想」跟「受」給消滅掉,進入到滅盡定。滅盡定的狀態,雖然能夠決斷名言,因為他有我空智現前,它能夠決斷名言;但是古德說:想受滅無為,它只有決斷名言,不能契會真如理。它是偏空的真理,所以它也要在無分別智加以簡別,它不能契會真如。第四個「離色自性故」:你說這個石頭,這個書桌,它也沒有分別!但是這樣的沒有分別,是頑鈍無知的,它是沒有明了性的、沒有分別,這樣子也應該簡別,這個色法是頑鈍的。第五個「離於真義異計度故」:我們剛開始在解門研究的時候,是對真如的道理,加以種種的差別計度分別,這個也要簡別。古德說:「行起解絕。」在解門研究的時候,是要種種的分別:哦,什麼是無分別智?決斷名言、契會真如。一方面他要把心中的名言決斷,一方面他要契會真如理,剛開始我們是這樣分別;但是你這樣子在分別這個道理的時候,它不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功夫提起來的時候,要離一切的分別,連你對真理的分別都不可以的,那是一念不生的。「離此五相,應知是名無分別智」:你必須要遠離前面的五種相貌,這五種相貌都要遠離,這是否定的方式。
 
戊二、釋成立相(分二:己一頌釋一切;己二釋三智別) 己一、頌釋一切(分十六:庚一自性;庚二所依;庚三因緣; 庚四所緣;庚五行相;庚六任持;庚七助伴; 庚八異熟;庚九等流;庚十出離;庚十一至究竟; 庚十二三智勝利;庚十三三智差別;庚十四二智譬 喻;庚十五無功用作事;庚十六甚深) 庚一、自性
 
「釋成立相」當中先分成二段:「一、頌釋一切;二、釋三智別。」看「頌釋一切」,先看「自性」。這個地方把前面的觀念再重頌一次:
 
於如所說無分別智成立相中, 復說多頌: 諸菩薩自性,遠離五種相, 是無分別智,不異計於真。
 
什麼是「無分別智」的自性呢?就是你要遠離前面的五種相貌,最重要的是要「不異計於真」,你不能夠用種種的差異計度分別真理。當你在觀察真理的時候,帶有名言,所謂的帶相觀空,帶著名言相觀空,這個都是要簡別的。我們剛開始明白道理,是要假藉名言依教起觀,但是你功夫提起來的時候,行起解絕,解門就要停止了,要不然怎麼叫「無分別智」呢?好,我們先講到「自性」,後面還有十五段,我們再次第的說明。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