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道次第》修學釋疑
《道次第》修學釋疑 ——2008年秋講於蘇州道次第專修班 2008年秋,濟群法師與蘇州西園寺“《道次第》學習小組”成員座談,並就學員在學習《道次第》及個人修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作了開示。本文根據現場錄音整理。 問:為什麼法師這幾年在提倡《道次第》的學習? 如何通過《道次第》的學習,使我們從輪回軌道中走出? 對修學而言,《道次第》所規劃的框架是地圖式的,不僅標明了起點和終點所在,還對其間經歷的每個階段有詳細說明。我們所要做的,無非是熟悉這張地圖,然後按圖索骥地走下去。 問:本論的修學重點是什麼? 問:《道次第》的學習適合什麼受眾?怎樣將學修落到實處? 問:學習《道次第》的同時還在修四梵住,怎樣使兩種學修結合起來? 問:解脫道與菩薩道是什麼關系? 問:什麼是正見?什麼是佛性? 問:正念和菩提心在修行中有什麼作用? 問:怎樣理解佛法所說的精進? 問:如果對別人的事,覺得對方處理不善而為之惋惜,是否也是一種執著?
答:之所以將《道次第》作為學習重點,是特別針對大眾目前的修學現狀而設置。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所接觸的信息量極為龐雜。事實上,不必說佛教各宗各派,僅一宗典籍都難以完整掌握。這種廣泛而無序的涉獵,使學人普遍存在不得要領的問題。
而《道次第》的特點正是在於,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常規的修學套路。
在人生道路上,似乎有無數可能的選擇。但歸根到底,無非是兩個選項,一是輪回的道路,一是解脫的道路,這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方向。《道次第》所指明的,正是幫助我們走向解脫、走向菩提的道路。既有理論的引領,也有實踐的指導。當然,這也是佛法所有經論的共性。而《道次第》的特色在於,它所提供的套路特別簡明,且應用面極廣。不僅適合業余學佛的在家居士,即使對專業學習的佛學院學生也很有幫助。
不少佛學院的學生,輾轉讀了好幾個佛學院,經典看了很多,但對佛法的了解依然是局部而片面的,缺乏系統認識。這也是學佛過程中容易存在的誤區,只是停留於書本性、知識性的學習,不具備融會貫通的能力。所以,在我們研究所的初級教育中,始終把《道次第》作為一門重要課程。
我們現有的每個心念,都是和輪回相應的,都是在建立輪回的因果。而學佛所要建立的,是解脫的因果,是和解脫相應的心念。在此過程中,不僅要有相關知識,更需要心行調整的技術,需要在不斷重復中加以鞏固。
當正念、正觀尚未生起時,說得再多,也只是一種說法。因為你的狀態仍在輪回軌道,然後說一些解脫的話。當然,如果本著交流探討的目的來說,也是學習方式之一。但不少人對佛法有了一知半解之後,就熱衷於誇誇其談。這樣的說,無異是井蛙語海,夏蟲語冰,不僅沒有任何力量,還將成為凡夫心的增上緣。因為你是以我執的心在說,以炫耀的心在說,以是非的心在說。最後甚至就會以為,佛法是用來說,而不是用來做的。
我們所走的這條路叫做解脫道,其終點就是解脫。成佛,則是解脫的延伸,是把證得的解脫智慧和能力延伸到一切眾生身上。
明確這個目標之後,進而需要了解它的方法和手段。在開始階段,我們需要熟悉《道次第》所提供的書面知識,具體到每一步應該怎麼走,論中都有清晰引導。進而,還須通過思維修和觀察修來落實於心行。這種落實的結果,就是擺脫凡夫心,建立和解脫相應的心態。凡夫心,就是我們固有的貪嗔癡;和解脫相應的,則是依正見而有的正念。
心念雖有種種不同,但從本質而言,無非是兩類。一是輪回以及和輪回相應的心理,一是解脫以及和解脫相應的心理。非此即彼,別無選擇!
我們現有的,正是輪回以及和輪回相應的心理。學佛所要建立的,則是解脫以及和解脫相應的心理。這是兩個無法兼容的系統,不擺脫輪回的心靈系統,就難以進入解脫的心靈系統。不少人對解脫有畏難情緒,對成佛更覺難以企及。事實上,每個人內心都具備解脫的潛力,成佛的潛力。關鍵是進入這個系統,然後將這一潛在力量激發出來,使之逐漸壯大。
答:《道次第》的學習,首先是要把握本論的主要內容。從道前基礎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每一階段的學習內容都是由諸多問題組成。如道前基礎的重點是如何正確聞法,暇滿人身的意義,然後是依止法。下士道的重點是念死無常、念三道苦、皈依三寶、深信因果。然後還要認識到,每個問題是幫助我們建立什麼觀念,在應用過程中又該完成怎樣的心行轉化。
此外,還要把握每個階段的核心修學內容,如下士道的核心是皈依,中士道的核心是出離心,上士道的核心是菩提心。其中,又以皈依為一切修行的基礎。皈依是代表生命軌道的調整,是從自我中心的凡夫軌道中走出,進入以三寶為中心的道路。這就需要對三寶生起信心,然後修習依止法。通過身心的依止進入修學狀態,我們對三寶的信心有多少,就能獲得多少佛法的受益。
這種信心和依止,同樣適合對《道次第》的學習。因為凡夫心是跳躍不定的,很容易被誘惑,今天聽到這兒有活動,明天聽說那裡來了上師,整天東跑西顛,最後一無所獲。這就需要通過修習依止來排除干擾,擺脫誘惑。我們選擇《道次第》作為這一階段的學修重點,對本論及依止師必須生起信心,然後安心學修。否則,學習是難以奏效的。
答:《道次第》是為大眾施設的常規修學道路,就像建樓,先要把地基打好,然後進入第一層,再是第二層、第三層。若不遵循這一次第,修行就會因基礎不牢而出現問題,或是修不上去,或是像地基不穩的樓房那樣,隨時都可能轟然倒塌。
當然,世間沒有絕對的事。每個人的生命起點不同,說不定誰就是大菩薩再來。你看六祖慧能,聽到《金剛經》就直接契入空性,並不需要經歷多少基礎建設的階段。但保險起見,即使你上根利智的人,遵循這一次第也不會白費功夫。因為佛法修行不是說明心見性就什麼都搞定了,其實,見性只是修行的開始而非終結。見道之後,還要清理無始以來的思惑、煩惱和生命串習。
靠什麼解除串習?在證得空性之前,主要是通過受持戒律,通過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的觀修,使串習逐漸轉弱,進而不起現行。《道次第》的業果部分就是告訴我們,從心念生起到形成生命現象的的因果關系。若將其中的輪回因果搞清楚,了知每種煩惱形成的基礎,就能找到合適的對治角度,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因為所有問題都在於我們的設定,以及對設定的執著,所以關鍵要使我們的認識與法相應。比如對暇滿人生的認識,是幫助我們重新確立價值觀。我們學習暇滿、義大、難得之後,能否將這一思考落實到心行?僅僅知道暇滿、義大、難得的字面意思是不夠的,是用不起來的。那樣的話,我們處理問題時仍會回到固有觀念的軌道,而這個軌道就是串習,就是輪回。
學習《道次第》,是幫助我們建立和解脫相應的心念。關鍵在於,將其中法義轉化為自身觀念,進而在生活中不斷實踐。否則,學得再多也沒用,把三藏十二部倒背如流也沒用。
答:從修行來說,四梵住也是很好的法門,但在一定修學階段,所學和所修必須是相應的。所以我們學習《道次第》時,應該針對《道次第》所說每一法進行觀察修和思維修。否則就會像論中所說的那樣,“有如馳馬,先擇馬場,場所既定,辔勒乃施。倘於一處先習聞思,別於他方另求修證,異道以馳,如何而可?”一個人選了馬場,卻在別處跑馬,前期所做的准備工作就派不上用場了。
《道次第》不僅有理論建構,本身就是次第分明、由淺至深的修心引導。如道前基礎階段的思維暇滿、義大、難得,就是幫助我們確立價值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我們覺得重要或不重要,有時間或沒時間,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都是這種價值觀的具體應用。正是這種價值觀決定了我們的取捨,決定了我們的行為。
我們是選擇輪回還是選擇解脫?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若能真切認識到人身價值,認識到輪回過患,自然會對修道生起迫切之心。在原則問題上確定下來,今後的修行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否則,心還是會被輪回的盛事牽著跑。
因為執著就是所有煩惱的源頭。如果我們透徹輪回本質,知道這無非是一個泡沫,其本質是痛苦的,還會患得患失嗎?還會心存期盼嗎?世間所有的束縛,都是因為我們在乎。因為在乎,就割捨不下,就難分難解。倘能解決這個問題,修行的最大障礙就迎刃而解了。
修行,不僅是坐在那裡觀照或念佛。如果觀念沒有調整到位,仍會不斷制造煩惱,制造束縛。這也是很多人修行有年卻習氣依舊的原因所在。因為觀念會制造心態,世間種種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關鍵就在於我們怎麼看。如果這種設定來自無明妄想並被我們所執著,煩惱必會隨之而來。反之,如果在面對一切現象的當下就具備正見,它就不會對你構成任何影響。當下就是解脫!當下就是清淨!
我們現在既然學習《道次第》,就要嚴格按照論中的步驟逐一落實,才能保障這一階段的學修效果。
答:佛教雖有很多宗派,但無論什麼宗派,都要匯歸到解脫道和菩提道的根本。此外,還有作為基礎的人天乘。這就是《道次第》建構的三士道的框架,一是做人的道路,為下士道;一是解脫的道路,為中士道;一是成佛的道路,為上士道。
三者又是怎樣的關系?關於這個問題,不同宗派會有不同觀點。在大乘佛教地區,不少人對聲聞乘不以為然,覺得那是自了,是小乘。而在南傳佛教地區,又有大乘非佛說的排斥。這和佛教在不同地區的傳播情況有關,也和過去資訊閉塞、缺乏溝通有關。聲聞學者所接觸的,就是聲聞聖典,自然以此為至尊。而在大乘佛教地區,從經中看到的則是以大乘為究竟了義,而聲聞雖能成就解脫,卻不像佛陀那樣悲智圓滿,自利利他,是為焦芽敗種。
那麼,解脫道跟菩薩道究竟應該是什麼關系呢?
我覺得,過去那種將解脫片面定位為小乘修學項目的觀點是不對的。事實上,解脫是三乘佛法的共同核心。不論大乘還是小乘,都需要通過正見修習止觀,成就解脫,這是所有宗派的核心所在。聲聞行者固然需要解脫,菩薩行者同樣需要解脫。關於這個問題,宗大師在《道次第》中明確指出:“夫以惑業所制,流轉世間,為眾苦所逼者,自利猶且未能,況雲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菩薩較諸小乘尤應厭離而滅除之。而於悲願自在,受生世間,則應歡喜焉。”
可見,菩薩比聲聞更應希求出離,希求解脫,因為他們還有責任將這份解脫的經驗和能力帶給眾生。所以,大乘佛法的不共之處是在菩提心,也就是利他之心。如果你已成就解脫或具備解脫經驗,就有責任進行傳播,廣為弘揚,成為解脫的推銷員,成為解脫的播種機,使眾生從中得益。
怎樣才是最好的利益眾生?不是說給他吃的喝的,這些幫助很多人都有能力來做。給予眾生長久的幫助,就是傳播並教授解脫的經驗。正如《金剛經》所說:“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可見,發菩提心就是要令所有眾生進入無余涅槃,徹底平息生命內在的迷惑煩惱,獲得解脫能力。
如何幫助眾生平息生命內在的迷惑和煩惱?不僅要擁有理論知識,還要具備相關的能力和經驗。否則,眾生接受這種知識後可能還是不會用,還是等於零。具備這種能力後,還應進一步發起菩提心,將經驗傳授給眾生,而不是獨享解脫之樂。
從這個意義上說,菩提心就是出離心的一種延伸,菩薩道就是解脫道的一種延伸。如果忽略解脫基礎,自己尚流轉六道,無力出離,拿什麼利益眾生?那樣的菩薩,不過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答:正見是幫助我們簡別是非的尺度,也是指導我們認識真理的方法。從世間層面來說,正見就是與事實相符的認識和觀念。從出世層面來說,正見就是空性見,是斷除煩惱、證得解脫的能力。
佛陀施設教法的目的,無非是要指引眾生破迷開悟,證得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實。但眾生根機有種種不同,於是,就會根據不同對象,提供契合各自根機的認識角度及解決方法。不同的見,正是代表不同的認識角度。在《阿含》經典中,是以苦空、無常、無我為正見。而我最近在“第三屆菩提靜修營”所講的“《心經》的般若正觀”,則是以般若正觀作為觀察方法,在認識每一事物的當下,了知它是無自性的,是空的。
佛性出自如來藏的見地,這一系統的經典認為,眾生內在的佛性是本自具足,圓滿無缺的。這個觀點會給學人帶來極大信心,而弊端在於容易形成我執,形成常見。如果認為眾生內在的佛性是真實且常恆不變的,就會落入常見,這和外道的我執並無本質不同。只有在無所得的狀態中認知生命內在的覺性,才不容易出現弊端。在有所得的情況下,你執著一個什麼,其實都是我見,是妄想。《道次第》屬於中觀應成見,和如來藏的見地並不一致。
答:我們希望解脫、成佛,就必須發展和解脫、成佛相應的心理,然後不斷鞏固。這種正念的成就,也是對治妄念的力量。否則,當妄念生起時,你靠什麼去對治?逃避是不起作用的,根本的解決之道,是依正念來對治。
正念的選擇,又和我們的價值觀有關。因為心念的建立需要有背景。你要什麼?如果你要的是五欲六塵,那就是妄念之根,就會源源不斷地從中萌發妄念。反之,如果你覺得五欲六塵虛幻不實,它就不會在你內心形成相應的念頭。
修行是要善用其心。輪回的根源在哪裡?就是我們內心的迷惑和煩惱。如果我們不想輪回,首先要解除內心制造輪回的根源。這就要對人生方向有明確選擇,並落實到腳下。其實,路就在我們當下的每個起心動念。正是它們,決定了未來生命的發展方向。因為每個心念的不同屬性,都左右著我們的人生道路,影響著未來的生命方向。
所以,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心行,不是修正別人。認識到這個道理後,修行就不再是一件很難的事了。難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我們不清楚,因為用力方法有誤。
菩提心雖是上士道的內容,卻貫穿著整個《道次第》。無論學修什麼法門,也無論做什麼,都要在菩提心的統攝下進行。
我們的內心有兩種心態,一是凡夫心,發展這種負面心態,會將我們導向輪回。一是善心所,發展這些正面心態,會將我們導向解脫。發心,就是我們做每件事時選擇哪種心,發展那種心。同樣一個行為,若以貪心去做,就是在發展貪心,最終成就的也是貪心。若以菩提心去做,就是在發展菩提心,最終成就的也是菩提心。
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心正是修行的根本所在。
答:佛法所說的精進,是在智慧指導下,所解決的是我們的不良串習。所以它是有特定內涵的,不是世間所有努力都能稱為精進。
簡言之,精進就是斷惡行善的努力,正如四正勤所說: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滅,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我們所要止息的,是輪回以及和輪回相應的串習;所要成就的,是解脫以及和解脫相應的正念。怎樣解決和輪回相應的串習,培養和解脫相應的正念?這就必須通過對《道次第》每一法的思維和實踐來完成。
我們需要知道,這一法義是要幫助我們形成什麼觀念,形成後又如何應用,這個過程離不開思維。一旦將法義落實於心行,發自內心地認識到這一觀念的重要性,無須太多努力,它都會持續不斷地產生作用。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凡是我們不覺得重要的事,即使有人提醒,也多半是心不在焉,過耳即忘。而那些我們覺得重要的事,不用特別想著,也會時時浮現心頭,徘徊不去。比如明天要參加一個重要活動,晚上往往會輾轉難眠,你告訴自己:睡吧,不要想了。能不能馬上睡著?為什麼做不到?因為你覺得這件事確實重要,確實還是放它不下。
其實,修行就是要把這樣的心理調動起來。真正調動起來後,就不用著急了。而在調動之前,必須如救頭燃般精進努力。若能深刻意識到生命在輪回中的險境,意識到暇滿人身蘊含的價值,自然就會全身心地認真對待。
精進不是著相,著相的精進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精進也要中道,不急不緩,就像彈琴一樣,弦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
答:你覺得惋惜,可能是出於你的同情心。你可以給他一個建議,一個忠告。關鍵是確定自己本著慈悲心在做,至於怎麼表現,並不是最重要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但如果你覺得他一定要這麼做,不這麼做你就感到難過,感到痛苦,那就落入執著了。
菩薩以悲憫心幫助眾生,但這種悲憫是建立在無所得的智慧之上。無所得不是說沒有結果,而是結果再好也不執著。你的心不粘到結果上,不粘到你所做的事情上,因為一切法的當下都是空性。菩薩安住在空性中去度眾,去行種種利他事業,只是在慈悲心推動下的自然反應,並不會粘著於事情本身。在做的過程中,當下就是無所得的。不是說沒結果就無所得,有結果就有所得,那就不是菩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