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夏年教授:抓住歷史機遇 構建和諧世界 促進世界和平——關於舉行第七次結集的可行性討論


 2024/6/8    熱度:103    下載DOC文檔    

抓住歷史機遇 構建和諧世界 促進世界和平——關於舉行第七次結集的可行性討論       

黃夏年

結集本是佛教界舉行的會誦經典和堪驗佛理,並且帶有一定的學術性質的活動,其最重要形式,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對一些涉及到佛教的戒律與理論方面的問題進行討論,最後或取得共識,或提出見解。結集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針對佛教的大事做一些討論,作出決議。結集的成果最後形成了文字,留給後人。

從佛教史上的幾次結集活動來看,它對推動佛教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表現出來:

一、佛教教團的認識得到了深化。每一次佛教結集活動的內容,都是圍繞當時佛教界發生的一些重要事情而進行的,例如第一次結集,是復誦佛陀的生前教法,這些教法被僧人們整理出來,獲得僧團共同認可,佛教界的活動有統一的戒法可依,人們意識到佛教教法的重要性,有力地維護了佛陀的權威。

二、佛教文化得到了保存與創新,佛教理論日益豐富。佛教一直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宗教。佛陀本人在世時就主張要隨順世間,圓寂前遺囑“要依法不依人”,也就為未來佛教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創造的空間。後世的佛教徒一直遵循佛陀的教導,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社會,提出了不同的理論,佛教的理論寶庫日益豐富。結集的成果用文字記述下來,留給後世,起到保存文化的作用,同時也創造了新的理論。例如第四次結集留下的重要成果《大毗婆沙論》,代表了當時佛教論學的最高水平。斯裡蘭卡的僧人完成了巴利藏經的編纂成冊,。它們把當時的佛教論學與三藏的發展推向了新的高峰,也是一次理論的創新活動。

三、佛教力量的一次大檢閱和重新整合。參加結集活動的僧人至少數百,多的時候上千,甚至上萬。眾多的僧人與會,代表了不同的派別與地方勢力的意願,反映了各個地方勢力的色彩與各個集團的利益,就此而言,它具有現代意義上的宗教“對話”的情況。通過參加結集活動,僧團內部進行了溝通,已有的矛盾被擺上了桌面,整合成為必然的結果,每個與會的僧人將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本集團的利益,采取不同的立場,參加不同的集團或派別,如第二次結集之後,統一的僧團分成裂成大眾部與上座部二大根本系,佛教的力量重新做了整合,這對後來的佛教發展起到至關的影響。

四、佛教的影響進一步增大。結集是佛教界的大事,所以它被載入史冊。由於結集活動的成果顯著,推動了佛教各派的發展,也使佛教的影響進一步增大,特別是在有官方背景參與下的佛教結集活動,其影響更是全面的。像南傳佛教界舉行幾次結集活動之後,調動了全國人民的熱情,也影響到周邊國家,乃至整個世界佛教界。佛教史上第二次結集活動完成之後,上座部與大眾部二部實際上就劃分出各自的勢力范圍,分別在各自所在的地區廣為傳播,最終形成了地域性的佛教文化,滲透到一些地區的民族精神之中。

總之,應該承認,結集對佛教發展所起的正面作用是主要的,超過了因此而帶來的負面影響。雖然結集活動會造成僧團的分裂,產生不同的派別,但是分裂對佛教來說,並不是壞事,因為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特點,每個僧團都有自己的教會利益和理論需要,結集只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派別和不同集團與勢力利益之間的較量與斗爭,也是妥協與溝通的需要。與之所產生的派別,實際上是地方文化和地方勢力利益的集中代表,說明佛教只有適應當時的民族文化和社會特點,才能夠生存,然後才會進一步發展。

距世界佛教史上緬甸佛教界的第六次結集活動之後,又過了50年,我們也從20世紀跨入了21世紀的新時代。現在,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力增強、大國地位日顯,中國佛教界辦大事機會已經來到。根據歷史和現實,庚續前賢,發揮祖師遺志,舉辦佛教史上的第七次結集的活動機緣已經具備。理由如下:

一、以中國大乘佛教為特點的北傳佛教一直是世界佛教三大語系中最有實力和最有影響的一支,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中國佛教自傳入以後,佛教界從來沒有舉辦過有廣泛性和全面參與性為特點的世界性佛教大事。20世紀上半葉,太虛大師曾經想把中國佛教推向世界,專門成立了世界佛學苑等組織,但是在國弱民窮的處境下,太虛大師的理想最終也沒有能夠實現,帶著遺憾離開人世。所以,在世界佛教界中,中國佛教至今沒有達到一個大國所應起的作用及其所發生的影響。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佛教界發生了根本性地變化,一改唐宋鼎盛期以後佛教一直不前的局面,佛教界可以在新形勢下,為世界佛教作出更多的貢獻,進而引導世界佛教走進一個新時代。

二、1980年以後,中國政府實行了改革開放和發展經濟的國策,經濟騰飛,國力增強,世界重大事務中離不開中國的參與,大國的地位已經顯示出來,中國在世界格局中起到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中國佛教界在這一形勢下,能夠體現大國佛教的重要性,發揮大國佛教參與世界佛教的作用,是歷史大勢所趨和走向必然的道路。

三、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已經得到了全面的落實與保護。現在的佛教界,走上了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通過修復寺院,培養人才等活動,佛教正在進入歷史上少有的黃金時期。寺院經濟充足,人才濟濟,各種大小佛事活動不斷舉行,全國佛教徒心情舒暢,真正感受到因國家富強與好的政策而帶來的實惠。特別是在國家發展旅游業的影響下,寺院經濟已經具備了很強的實力,能夠拿出錢來承辦大事。20余年來,佛教界一直重視辦教育,全國有數十所佛學院,培養學僧7000余人,這些人現在已經走上了不同的崗位,充實了各個寺院,正在為我國的佛教發展作出新的成績。

四、佛教史上的以往各次結集,都沒有離開國家的支持,像50年前的第六次結集活動,就是在緬甸政府總理吳努的親自參與和國家出資的情況下完成的。現在的中國政府對佛教事業非常支持。去年政府曾經協助佛教界在海南召開了兩岸四地的佛教論壇,取得了在教內外和國內外的很好反響。今年世界佛教論壇得到了國家宗教局的批准,浙江省政府全力支持會議在杭州召開,保證了會議能夠如期舉行。佛教史上證明,有政府的支持,對中國佛教界舉辦大型活動,是最好的保障。

五、中國佛教有悠久的歷史,其影響也是世界性的,世界上信仰大乘佛教的有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在越南北部地區和南亞與東南亞等南傳佛教國家也有不少大乘佛教徒,這些都是中國佛教的有利條件。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擁有三大語系佛教的國家,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佛教已經打破了各系以往從不交流的局面,現在漢傳、藏傳和南傳三大系交流頻繁,團結互助,真正地走到一起,在世界佛教裡呈現了一個全新的形象。

六、歷史上中國佛教一直是連結中外宗教與文化交流的紐帶,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起到過不可泯滅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佛教界對推動中日、中韓以及東南亞等國的民間外交,曾經發揮過重要的作用。當前,在促進兩岸交流,祖國統一的大業上,佛教界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舉辦第七次結集,必將進一步促進中外各國的友好關系,特別是增進與毗鄰國家與地區的民間交往。

七、不論過去還是現在,中國的佛教更多的是請進來的情況,走出去的時候不多。我們應該改變觀念,將我國的佛教推出國門,向世界宣傳中國的佛教,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佛教,只有這樣,中國佛教才能在世界佛教裡擁有更多的發言權。第七次佛教結集活動舉行,就是當代中國佛教對世界佛教作出的最大貢獻,對中國佛教在世界佛教的地位,必將起到一個根本性的變化。

世界佛教論壇的舉辦,是中國佛教界做的一次很好的嘗試。它的舉辦成功,影響是巨大的,同時也為未來的中國佛教辦大事提供了經驗,積累了知識,對今後舉辦第七次結集活動,提供了范例,也圓了中國佛教前賢的夢想。

總之,根據現在的中國形勢與中國佛教界的情況,我認為,舉辦佛教史上第七次結集活動的時機已經到來,只要我們找到一個好的題目,做出詳細的計劃,就能將這件有意義的歷史大事做成功。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