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覺法師:佛性與法性


 2024/10/3    熱度:244    下載DOC文檔    

佛性與法性
 
 
  佛性與法性,二者的義涵一定要分清楚。明白何為佛性?何為法性?修行就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才能成就無上菩提。
 
  佛性就是覺性、靈明妙覺的菩提自性,也就是儒家所說「清明在躬」,指的是清楚、明白、知善、知惡,靈知靈覺的這念心;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這念心落實了就是菩提心。《華嚴經》雲:「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楞嚴經》雲:「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知見就是指這念心。一切經論都講「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指我們的覺性,覺性就是佛性,說法不同,指的就是一個,體認菩提心對修行人來講很重要。
 
  法性是指一切現象界所具有的真實不變的體性,諸法的實相。佛法上講,一切眾生佛性本具,佛性是本性本空,又講一切諸法緣起性空。佛性是空,法性也是空,但是意義不同。有些人對於佛性空與法性空弄不清楚,其實這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曾經有一位居士到山上來,他問道:「師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萬物也都有法性,佛法講佛性是空性,法性也是空性,既然都是空性,那我們吃肉跟吃素菜應該沒有差別了吧?」
 
  為什麼他會有這種觀念呢?因為他不清楚佛性與法性的意義與差別,認為佛性空就是法性空,既然都空,佛性就是法性,法性就是佛性;事實上不然。我們都知道「眾生」是指有情眾生,有情眾生就是有情識、有覺性的眾生,無情指的是沒有覺性、沒有情識的萬物,如草、木、石頭……等諸類,它們沒有覺性、沒有佛性,所以不能成佛。
 
  這位居士認為佛性是講空,法性也是講空,既然都講空,就是一樣的、沒有差別的,這種知見就是颟顸佛性。
 
  所謂佛性空是指眾生靈知靈覺的這念心,是無相、是空性的,你能說出這個心、這個覺性有大小、有顏色、有男女、有老少、貧富、出家、在家…種種相狀嗎?沒有!覺性看不見、摸不著,實實在在是空性。但是,這個空不是空空洞洞的空,也不是虛空的空,這念覺性空當中具足妙有。
 
  想想看,人在世間幾十年,從小學、中學、大學、甚而留學取得博士學位,不論是學富五車,或是才高八斗、百工技藝,這麼多的知識技術都裝在那裡?都在這個心當中!因為這個心是空性,空才沒有障礙,空不礙有,才能容納得這麼多。譬如虛空,虛空沒有相狀,所以能容納森羅萬象。這些才能、學問要運用就有,但是卻又沒有形相可以指陳存在何處?所以這念心性,不是空空洞洞的空,也不是頑空,而是空中能生妙有。
 
  什麼是法性空呢?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如果用分析的方法,把它分析到最後都是沒有自體的,因為它的體性就是空性。譬如以桌子和水為例,桌子是由木材做成,木材取自於樹木,樹木不論是插枝、栽種…它都必須有陽光、空氣、水、泥土…等種種因緣和合才能長成,而桌子也是因緣和合而成;這當中隨因緣而有種種相狀,所以並不是定相;再將桌子的材質分析到最後還是元素,再將元素分析到最後便歸於空性。以水為例,水加熱就成為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就成為冰、雪、雹……,水也是沒有定相,將水分析到最後是由氫和氧兩個元素所構成;這些元素再經過科學方法分析,到最後都是歸於「空」。所以,桌子、水是一個名相,是一個假有隨因緣而變化,它的體性畢竟是空性。《金剛經》上講:「世界者,非世界,是名世界」。不僅桌子、水是空性,宇宙世界的任何東西都是「空」性,這是指法性空而言。
 
  一切有相的境界,都屬於有為法,有為法是畢竟空;無為法也是空。但是,如果存著「有為法是空,無為法也是空」,這念心在「空」上起了執著,那就是「著空」了。如果認為佛性也是空,法性也是空,以為空就是佛,這個知見就錯誤了。
 
  我們的佛性、覺性、靈知靈覺的這念心是空性,但是空中還有不空,空中能生妙有,如果悟到了覺性,那真正是坐在如來家中了。所謂如來,是指我們當下這念心,了了分明、寂照一如;這念覺性知善知惡,能夠處處作主。佛法上講,「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就是說這念心知善知惡,但不住在善惡境界當中,不執著善、惡,雖不執著善、惡,可是善惡的觀念是知道的,如果連善惡的觀念都不知道,那就是糊塗、就是不知不覺。知善知惡的心是覺性,因為我們有覺性,只要這念心不執著任何境界,始終保持能知的這念心,清淨心就會現前,覺性就提升了。
 
  提升覺性有一個很好的方便次第,《華嚴經》裡面講:「諸佛菩薩以大悲心為體,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覺。」想要契悟菩提心,必須要有大慈悲心,因為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修行學佛沒有發慈悲心,佛道是不容易成就的。
 
  慈悲心就是要普度眾生,所以先從戒殺、放生、吃素…等開始養成。有了廣大的慈悲心,然後不執著這個慈悲心,慈悲心就能提升到清淨心。慈悲心是清淨心的作用,所以最後也不能執著,這念心一執著,清淨心就不現前。清淨心就是菩提心,依著菩提心就能成正覺、成無上正等正覺。依著菩提心就能契入中道、契入實相,那就是定慧一體、定慧圓明。
 
   祖師大德雲:「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如果不能確實明白此中義理,便會產生誤解。從文字表面的意義來看,「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同』,應該是沒有差別才對,其實是有很大差別的。怎麼說呢?「情」是我們這念心、這念覺性;「無情」是一切依報世界。有情眾生最後成佛了,一切都要歸因本具的種智。種智就是佛通達一切種種法的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圓明。我們的覺性、佛性是空性,萬法與宇宙一切現象也是空性,空性是相同的,運用我們的靈知靈覺的心性去契悟、去觀照宇宙萬物的空性,契悟、觀照之後才知道一切法都是空性,如果沒有佛性、靈知靈覺的這念心,就沒有辦法體達一切萬法都是空性的真理。
 
  如果有情與無情都一樣,佛法就不會講六道輪回,應該講「七道輪回」。怎麼說呢?六道當中都是有情的眾生,因為他們有知覺、有心意識,所以有情感、有意識、有取捨、分別,有種種身口意的造作,因此有「業」;有了業以後將來因緣成熟就會受果報、受輪回。如果說有情與無情都一樣,動物和植物都一樣,植物豈不也成為輪回的一道?這樣一來,豈不是人會變成植物,植物也會變成動物,那就不只六道輪回,而是七道輪回了?!其次,佛法中無論大乘、小乘經典,釋迦牟尼佛只是給「有情眾生」授記,從未給一草、一木或一塊石頭授記。由此,我們可以了解,無情是不能成佛的!;有情與無情雖然同為空性,但差別在於無情沒有靈明妙覺的覺性。
 
  佛性就是靈知靈覺的心性、覺性,有靈知靈覺才能成佛,沒有佛性、沒有靈知靈覺就只是法性,法性是空性;佛性也是空性,但是空性中還有靈知靈覺的心性,能生一切智慧、一切妙用,無情只有空性,沒有辦法產生有情的種種作用,這個觀念一定要厘清。
 
  這念佛性、覺性是本具的,因為有靈明妙覺這念心,所以佛性空可以入到法性空裡面,法性空卻不能入到佛性空裡。想一想,外面的山河大地能入到我們的心意識裡面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諸佛菩薩也不入到大眾的心意識裡去,因為「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法界不能入法界。當初釋迦牟尼佛度城東老母時,何以要大費周章的現神通呢?為什麼不直接入到城東老母的心意識裡去,令她拜佛、念經……那不是比較省事嗎?但是,這有什麼用?因為入到她的心意識之後,她就昏昏沉沉、糊糊塗塗的了,就像乩童在跳乩的時候一樣,自己是昏沉、迷糊、不能作主的,自己為什麼要跳,自己也不知道;醒過來之後,仍然如昔。所以,覺悟由己,解脫也由己,任何人也不能幫誰去覺悟,幫誰去了業,幫誰去解脫。所以,佛非常慈悲,以種種方便法門使每一個人自己覺悟,覺悟以後才能自己回光返照,自己才能作主,自己才能消業、轉業。
 
  佛法中有一則「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公案。有人曾說:「生公說法時,石頭都在點頭,不就證明石頭有佛性嗎?如果石頭沒有佛性怎麼會點頭呢?」其實,這是似是而非的說法。因為不清楚佛法的道理,才會誤以為石頭是有佛性的。
 
  為什麼石頭會點頭?這個道理就如同一般人相信土地公,土地公就很靈感,相信石頭公或者大聖爺,石頭公、大聖爺就很靈感一樣,這是一種感應作用,感應完全是由自己的信心所產生出來,這就是心意識的作用。
 
  關於心意識的作用,可以就孫悟空為例來說明。大家都知道大聖爺指的是孫悟空,很多人認為孫悟空神通廣大、很有靈感,所以有些人就尊稱他為大聖爺,不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請示大聖爺,並且為他建廟,供人祭拜。事實上,大聖爺是無中生有的,孫悟空是比喻我們的第六意識,這個心就像猴子一樣,從這棵樹攀緣到那棵樹,從那棵樹攀緣到這棵樹,跳上跳下、跳來跳去,這念心始終在攀緣,沒有停止過,所以有「心猿意馬」這樣的形容詞。這個心就像猴子似的,想到美國,一個筋斗十萬八千裡就翻到美國去;想到大陸,一個筋斗就到大陸去;突然想到朝聖,一個筋斗就打到印度去了!如果什麼都不想的時候,瞌睡就來了;沒有妄想、瞌睡時又會感到無聊,甚至無記,這些都是眾生境界。
 
  剛剛講到「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並不是石頭本身在點頭,而是由自己心意識的轉化所產生的作用。如果說不僅僅是一個人看到石頭在點頭,其他人也都看到石頭在點頭,這是不是表示一切無情識的萬物都有佛性呢?不是!這是我們的心意識專注、心力專注的妙用,當專注的作用達到最高點,就能對外境產生感應與神通。因為石頭是法性空,佛性的空性與法性的空性相應了,心意識就可以轉外面的境界。
 
  從前,一位祖師開悟後曾說:「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還沒有開悟前,心在外境上追逐,被外境影響,是人逐法;現在開悟了,外面的一切事事物物、塵塵剎剎都隨著自己的心念在轉,是法逐人。因為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這就是如來的心,如來的知見。
 
  簡單的說,石頭點頭的原因:第一、石頭是空性的;第二、因為信心堅定,相信石頭,這個心意識入到石頭的空性裡面去了。因此,石頭點頭完全是我們第六意識的作用,是我們自心的現量,自己心意識所現出來的作用,並不是石頭本身在點頭。
 
  這種境界,種花的人也有;種花的人天天種花,突然有「花在向自己微笑」的感覺。當心靈世界和物質世界相通了,就能產生這種作用。為什麼能相通呢?因為花的體性是空性,佛性也是空性,所以能相通。種花人感覺「花向自己微笑」的體會,完全是心意識的作用,是自己心念的感受,否則,為什麼花不向別人微笑呢?所以佛經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一般人未熏修佛法,不能體會佛性本具、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但是因為很有誠心,認為應該把一切都交給佛菩薩作主,自己不需要去思惟、分析、考量。日常生活當中,不論任何大小事情,總是要擲個茭、抽個簽,請菩薩給他指示、替他作主;甚至於連出門都要跟觀世音菩薩講一講,自己作不了主。這是一般人初初的信仰,稱之為「初信」。
 
  就佛法上來講,祈求三寶加被並非不對,但是,凡事自己都作不了主,那是缺乏獨立的人格。仔細想一想,自己作不了主,又如何能成道、解脫?根本是不可能的。要處處作主,就要能回光返照,常常檢討、反省,這個心才有定力與智慧,有定力與智慧的心,就是每個人自己本具的佛性。佛性啟發了,才能證菩提、得解脫,才能自利利他,圓滿自己的道業。
 
  「凡事都請佛菩薩作主,或是擲茭、或是祈求佛菩薩在夢中指示」,這種例子很多。有一位居士,很有學問、修養也很好。有一次,和他談到某件事情,他說:
 
  「這件事情固然是很好,但是,我還是得需要回去請示阿彌陀佛,他會在夢中告訴我這件事可不可以做。如果他說不可以,那我就不做了!」
 
  只相信夢中的事情,知見就不正確。夢,只是一種假相,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更何況一般人睡著了,覺性就迷糊了。所以,夢中即使有好境界、有感應,都不能執著,一執著,以夢境來做為日常生活的准則,就會出問題!
 
  從以上所說,我們可以明了,佛性與法性確實有很大的差別,佛性與法性皆涵具空性;但是,佛性可以入到細如發絲、藕絲裡面,因為發絲、藕絲是法性空;然而,發絲、藕絲卻不能入到佛性裡,因為它們沒有情識、沒有知覺、沒有能夠觀空的智慧心,僅僅是一個空性!
 
  我們能思惟、能觀照的這念心雖然也是空性,但是這個真空當中能生出妙有,能修空觀、假觀、能證我空、法空,能證涅槃;更上一層,這念心不住空、不住有,長久保任,就能契入中道實相,穩坐如來家中。
 
  我們的身體有兩部分,一個是精神,一個是物質,物質的部分是四大,四大屬於法性空,外面也有四大,外四大也屬於法性空。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物質,分析到最後就是核子、電子、原子,最後是能、量,所以物質也不存在了,物質是個假相;能、量再分析,它也是空,是屬於法性空,所以,我們身體這個四大也是空,是法性空。能夠思惟這些道理的智慧心,就是佛法上所講的菩提心、佛性!法性也是空,佛性也是空;能觀空的佛性能入法性空,法性卻不能入到菩提心,佛性與法性的差別就在這裡。
 
  佛法雖然講空,但是造了業就空不了,這念心隨業而轉,就危險了。所以,「禅」告訴我們要悟到本心,本心不住空、不住有、不住兩邊,這念心是一塵不染、一法不立,雖然是一塵不染、一法不立,但是具足一切功德、智慧,要用就有,不用的時候什麼人也找不到,這就是我們的真心、菩提心、涅槃心。
 
  要經常保持佛性的存在,佛性就是菩提心,法性就是涅槃心。一般人不了解,以為菩提是菩提,涅槃是涅槃,誤認為人死亡了才是涅槃,這是不正確的!菩提與涅槃本來就是一個。菩提心就是清楚、明白的無住心,就是覺性;涅槃,涅者不生,盤者不滅,是指這念心的實相境界,這個「真心」本來就是不生不滅。所以,菩提涅槃是心的境界,這念心達到最圓滿、最高的境界;證到涅槃的境界就超越了世間的一切。
 
  在大乘經典中提到,小乘的聖者證到偏空涅槃的境界後,心就住在空性當中,得少為足,住在這個境界中不想出來了,為什麼不想出來呢?譬如生活在城市的壅塞與雜沓當中,覺得疲憊不堪,忽然找到一處清靜的別墅休息幾天,這一休息,覺得實在是很舒適,就再也不想回到紊亂的世界去活動了。而且證到偏空涅槃,知道三界是苦,欲界、色界、無色界,始終是在六道當中輪回,頭出頭沒;這一生是人道,下一生是畜生道……,始終是在輪轉不息。現在修四谛,證到偏空、涅槃,這個境界超越世間任何一種快樂,貪著這個境界,當然就不想出來了。站在佛的立場,希望人人都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但是,如果不讓他暫時休息,他的心力、智慧就沒有辦法更廣大。所以,有時候佛呵責聲聞是「得少為足,焦芽敗種」。因為,如果心貪著定境、貪著空性,這一貪著,自己的菩提心就失去了。
 
  菩提心就是我們的這念覺性!能入到空性的這個覺性沒有出入、不來不去、不生不滅,這才是最高的境界!
  
  ──這就是《金剛經》上說的「無住生心」!
  ──這就是「正念、正定」!
  ──這就是《六祖壇經》上所說的「不思善、不思惡」!
 
  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清楚、明白、寂然不動,這就是菩提心。經常保持這念心的存在,在這裡保養、持續,就稱之為「長養聖胎」,時時刻刻把這念心淨化、提升,就能成就無上道。因為,這個清淨心、菩提心、涅槃心就是如來,如來就是指如來的知見,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禅宗稱之為本來面目,淨土宗稱之為常寂光,密宗稱之為大日如來、大圓滿、大威德、本尊;名相不一,指的還是一個。
 
  達到這個境界,生死就能作主了,是真正的了生死,真正的解脫、自在。這種境界,每個人都能做到,只看我們願不願意做?這條成佛、成道的菩提涅槃之路,無始劫來,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無不是這樣走過來的。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