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覺法師:如何累積福德、增長福報


 2024/10/8    熱度:511    下載DOC文檔    

自在步紅塵 第三集
[ 88.05.21華視播出 ]
貧窮是過去種的因,今生想要富有,
第一先要忏悔自己的業障。
第二就是要忍耐現在的果報。
第三是要積極修善、努力工作。
 
 
【生活小故事】:意外之財
【 惟覺談禅 】:如何累積福德、增長福報
 
 
問題:
今天將與各位一起探討,平時要如何去累積福德、增長福報?佛法說:「大作夢中佛事,宴坐水月道場。」因果、福報的問題,很多人覺得它離自己非常遠,似乎是很艱澀、很難懂,但是也有很多人覺得非常容易接近。宋朝的淨端法師在「十空偈」中曾經說:「富貴多豐足,前緣所種因,今生不修福,後世一場空。」有時候我們會懷疑,好運為什麼不降臨到自己身上,老是看著別人快樂豐收。佛法認為這是「修來的福報」。我們請老和尚為大家開示:到底要如何累積福德,才能增進福報?
 
 
老和尚開示:
  我們在世間上,一點一滴都有它的因果,佛法上說:「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所以平常除了努力之外,還必須要修善,在中國有一句名言:「救人只能救急,不能救貧。」這是什麼道理呢?貧窮是過去種的因,今生想要富有,第一先要忏悔自己的業障,第二要忍耐現在的果報,第三要積極修善、努力工作。
 
  在宋朝的時候,有位范仲淹,大家都知道他是位菩薩心腸的人,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一次,他的朋友告訴他說:「有一個窮秀才,學問很好,可是遭遇不好,三餐都不繼,您是菩薩心腸,可以救救他。」范仲淹這麼一聽,就說:「可以,你把這個窮秀才找來,我們見一見面。」范仲淹與這位窮秀才一談,發現他真正是大有才干,於是就想個辦法幫助他。但是,幫助人也要用正當的手段才可以,不能用不正的方法。范仲淹想了一想,薦福寺落成的時候,大書法家王羲之寫了一個碑文,他的書法有國寶之稱,所以范仲淹就打算把王羲之的碑文拓印下來,交給秀才流通,告訴他全國就只有這麼一個版本,所以一定會改善他的困窘。
 
  這個窮秀才一聽,很歡喜高興。范仲淹想,第二天就請人去把碑文拓印下來;可是,真正是「人算不如天算」,當天晚上突然刮風下雨,雷電交加,就把薦福寺的碑文劈得粉碎,眼前看到的福報,剎那間就化為烏有。
 
  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這位窮秀才前世沒有種福報,所以沒有辦法得到。因此,看到的東西不一定能得到,得到的東西,也會失去。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地作人做事。
 
  人,離不開福報,沒有福報,生活就很困難。修福屬於福報,除了修福以外,更重要的還要修道。道就是智慧,就是指我們這一念清淨的心。【中庸】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就是我們當前這一念智慧心、清淨心、無住心、無罣礙心,想要達到無罣礙,就必須要從身口意三業去淨化。
 
  佛經講:「禅者,佛之心。」首先我們應該學習體悟佛的心;第二、學佛的口,我們的口要清淨,不說他人的壞話,時時刻刻講好話;第三、身體不做不正當的事情,要做善事。身做善事,口講好話,心保持正念、淨念,這就是道。
 
  只知道修福,而不知修道,福報享完了就沒有了。如果只知修道,而不知修福,在修行的過程中,就會有很多障礙。佛法講:「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璎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是說只修福報而不知道修慧,好象大象一樣,吃住所有一切都非常富有,可是還是畜生,還是一頭象;人也是如此,再富貴的人,如果心不淨、心不正、心不明,活在世界上,就如同一般人口裡所說的「衣冠禽獸」一樣。
 
  福慧雙修就能成就如來佛的果德;釋迦牟尼佛修福、修慧,稱之為福足、慧足,福慧兩足尊。我們每個人朝這個方向去做,不但我們的人格能夠提升,將來的前途及事業一定是飛黃騰達,達到圓滿成佛的果報。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