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鑄造菩薩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明堯居士)
鑄造菩薩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 河北佛學研究所 明堯居士 中國佛教的主流是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的精華又主要體現在菩薩的精神上。菩薩的精神就是一種“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為眾生擔當苦行的利他精神。大乘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流布和發展,就是因為大乘佛教的這種積極入世的菩薩精神迎合了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文化傳統。大家都知道,儒家主張積極入世,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仁愛,這些精神與大乘佛法有可以相互溝通之處。我們今天講繼承文化傳統,講學習佛法弘揚佛法.毫無疑問地應當繼承和發揚大乘佛教中的菩薩精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真正的活的靈魂。 如何在現實生活中繼承大乘佛法的精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必須把佛法變成自己的人格。我們現在提倡生活禅,而生活禅的究竟處就是要將佛法人格化。淨慧大師在《生活禅開題》中說得好:“我們學佛修行的人必須把佛法淨化人生(利樂有情)、淨化社會(莊嚴國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實在生活中,落實在工作中,落實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要使佛法的精神具體化,要使自己的思想行為與自己的信仰原則融為一體,實現法的人格化,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太虛大師在提倡人間佛教時,曾作了一個偈子,也表達了同樣的精神。偈子是:“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大意是說,做人以成佛為終極目標,以佛為榜樣,要成佛必須從人格的修養開始,使自己的人格來一個根本性的改變,當自己的人格完善了,那時也就是成佛的時候.這才是佛教的現實處,這才是人間佛教的究竟處。因此,我們作為新一代的佛教徒,在落實生活禅時,也必須注意這一點,那就是將佛法變成我們人格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佛法是佛法,我是我,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那我們也就不可能從佛法中獲得真正的妙用。 我們提倡菩薩的精神,將佛法人格化,這不僅是佛法本身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時代的迫切需要。我們正處於一個歷史變革的時代。社會生活的商品化程度越來越高,一切向錢看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為他人擔當苦行的觀念越來越淡漠。在貪欲的驅使下,人們在欲海中沉浮,忘記了道德,忘記了崇高和神聖,正變得愈來愈自私、貪婪、狹隘、麻木;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者有之;為草芥之利而相互爭斗者有之;見人比自己強而心懷嗔毒者有之;該仗義執言時卻偷偷逃走者有之;見他人處於困境而麻木觀望、不肯援救者有之;受一點挫折或委屈就怨天尤人、憤世嫉俗、要死不活者有之。可是,另一方面,沒有哪個時代的人像現代人那樣,口口聲聲宣揚要做個男子漢、大丈夫,要潇灑地走一回,要尋找自我!男於漢、大丈夫、追求自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時髦的字眼,可是它的內涵都非常蒼白,揭開語言的帷幕,我們就會發現,其骨子裡則是貪婪、自私、狹隘、小氣!我們到處可以看得見的人,但真正稱得是龐然大物大丈夫的卻很少,外表龐大與精神的小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絕妙的諷刺畫。 究競起來,我們這個時代人們所說的自我,實質不過是貪欲的化身,貪欲的奴隸。人們不是獲得了自我,而是喪失了真正的自我,從而成為一個“空心人”。這個空心人唯一的內容就是貪欲。關於世人所說的“自我”,我們可以從以下例舉中略見一斑。人們常說:“別人享有的,我也必須得到;別人追求的,我也必須追求。”請注意這個句式。這裡處處以別人為標准,既然我的一切追求行為以別人為標准。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屬於我自己的呢?顯然,“我”,在這裡不過是個虛無、一個奴隸,一個被“常人”、“習慣”、“欲望”所奴役的奴隸,在生活中,沒有“我”的真正位置。“我”龐然大物的人,但真正配稱從來沒有用自己的雙腳走過路,用自己的腦子思考過問題,用自己的心靈感受過生活。在欲望的驅使下,“我”放棄了真正屬於我自己的東西,“我”被掏空了,地地道道地變成了一個只有欲望沖動的、非理性的空心人。關於這一點,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他的《現時代的人》一書中有詳細的論述。 我們都慶幸生活在一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物質財富不斷增長的時代。這好比我們坐上一列飛馳的列車,我們都高興得手舞足蹈。可是我們都很少有人意識到這高速運行中可能存在的潛在危險性,大家都被欲望及其滿足沖昏了頭腦,很少有人問一聲:列車跑得這麼快,有車剎嗎?如果沒有車剎,列車跑得越快,其災難不越大嗎?現在是該我們問一聲“這列車是否有車剎”的時候了,是該我們問一聲“我是誰”的時候了。 人是一條不潔的河。只有當我們每個人內心的神聖重新升起時,它才可能變得清澈。我們知道,人世間最美麗的心靈、最完善的人格、最智慧的頭腦,最剛健的行為、最光明的語言都集中在菩薩身上,菩薩是至真至善至美至勇的化身。所以我們有理由說,真正的大丈夫當推菩薩。菩薩作為大丈夫,是我們生活中的光明,時代的向導,心靈的依止,大地的意義。我們呼喚大丈夫,呼喚菩薩,是因為我們身處茫茫業海,漂泊無定,是因為我們獨立生死曠野,生命過於脆弱,是因為我們被貪嗔癡所役使,看不到光明與出路,是因為我們常常陷入生命虛無的旋渦而悲觀絕望。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每個人內心自性的菩薩,是我們存在的保護神,是我們生命的價值源,也是我們戰勝痛苦和煩惱的力量源泉。 那麼,什麼是菩薩?怎樣才算具有菩薩的人格?下面我想就這個問題作一個大致的勾勒。 菩薩是菩提薩埵簡稱。菩提是覺義,薩埵是有情義,合言之,菩提薩埵就是覺有情的意思。自覺覺他、為眾生求解脫者即為菩薩。換言之,菩薩就是那向往佛果、悲濟眾生的人,志取菩提、力拔眾苦的勇士。這裡附帶說明一下,菩薩有因地菩薩,有果位菩薩。二者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尚未證得果位,而後者已經證得。但是不管是因地菩薩還是果位菩薩,二者均以菩提心為體。從因地上講,凡是發心為眾生謀福利、為眾生求解脫、為眾生擔當苦行的有情均可稱為菩薩。在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可以說周恩來是菩薩,雷鋒是菩薩,焦裕祿是菩薩,因為他們心中無我、為眾生辛勤地奉獻著。菩薩並不神秘,他像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存在。所不同的是,他是覺悟了的有情。與我們平常的眾生相比,菩薩作為有情的存在,有兩點與我們不同,一菩薩是無我的有情,他破除了我執,以眾生為體,具有大悲心;二菩薩是覺悟的有情,他體證到了世界的無常、萬法的空性,從而具有大智慧。我們現在講菩薩更多地是從因地上講,這樣,一方面我們會覺得菩薩與我們很親近,並非某種可望而不可及,虛無缥缈的神秘的存在;另一方面,能夠激起我們的自信,從而在現實生活中腳踏實地地去踐行菩薩之道,從而進一步趨向果位。這是適應當代眾生根器的需要。從語意上弄清菩薩的含義之後,我們再來進一步從心體和行為上來了解一下菩薩人格內涵。《三寶歌》中有一句歌詞“大悲大智大雄力”,這一句話我們可以用它來概括菩薩的人格。從心體上講,菩薩即發菩提心者,從行為上講,菩薩即行菩薩行者。菩薩的人格就是通過菩提心和菩薩行這兩個方面表現出來。 菩薩以菩提心為體。所謂菩提心就是一種普濟眾生、趨向佛果的意願,一種思念及趨向大覺之心意,一種向往和爭取悲智二種圓滿的佛果覺位之心。這裡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菩提心以救拔眾生為己任,二是菩提心以趨向佛果為目的。這兩點構成了菩提心的悲智兩個方面。具體說來,菩提心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1、大悲心。 所謂大悲心就是普施一切眾生的平等無分別的憐憫心、同情心。它與一般的同情心不一樣,它的出發點是萬物與我同體,它的特征是“無我的”、“平等無分別的”。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和核心。提婆菩薩在《大丈夫論》中雲:“菩薩以悲為體”、“悲心是諸佛之母”。為什麼說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呢?? 因為“萬法以悲為本”,因為諸佛菩薩獲得無上菩提離不開眾生的緣故。提婆菩薩講:“欲向菩提,以眾生為伴,悲心為體”,“一切眾生是我修福之伴”。普賢行願品中也說過類似的話:“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不離眾生之水”。“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換言之,離開了眾生,拋棄了眾生,就不可能獲得無上道果。在這個意義上講,悲心與菩提,悲心與解脫,悲心與涅槃是一體不二的。關於這一點,《大丈夫論》中有很好的論述,例如:“悲眾生即是我解脫”。“捨於己樂為他求樂,即是涅槃。”“心欲利群生,大悲常在心者,無上菩提便如在手中無異”。這些都說明,志求無上菩提者,應當不讓悲心片刻離開本懷;拋棄了悲心,就是拋棄了無上菩提心。大悲心是我們求證無上果位的土壤,也是我們修道的強大內驅力。它在我們漫長而艱難坎坷的修道過程中,給我們鼓舞和勇氣;它可以避免我們墮入頑空之中,防止我們被強大的生命虛無感所吞噬。修道的人常常易於墮頑空,而產生一種極強烈的幻滅感和虛無感。當這種幻滅感和虛無感來臨時,他會覺得一切沒有意義沒有價值,連修道這一行為本身也沒有意義了,從而產生輕生或放逸的想法。對治這種空魔的襲擊,唯一的出路就是發大悲心,使自己時刻不忘救拔眾生之苦。 2、智慧心。 什麼是智慧,這個問題很復雜,也很難講,尤其是對一個沒有開悟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在這裡我只能從文字上作一點簡單地描述。簡單地說,智慧就是心靈能夠穿透諸法實相的覺悟能力。它能夠破除我執,使我們擺脫貪嗔癡等諸煩惱的驅使,從而使我們的心靈處於一種自由、清淨、安祥的狀態。從心體上看,般若智慧是一種清淨本真的無分別的如如不動的靈覺之心。它的特征就是六祖所說的“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這個心是孤明歷歷的,當下現前的,是不可對象化的,因而也是不可用語言描述的。它本身無大無小,無來無去,不生不滅,超絕時空,然而它又在大小、來去、生滅、時空中現身。因而智慧心是不可捉摸的,一旦捉摸到,並把它視為一個東西,那它就已經不是原來的智慧之心體了。從用上來看,般若智慧我們可以從真、善、美三個方面來加以描述。就真而言,般若智慧就是對宇宙人生的本相的徹底認識。例如,四聖谛,三法印講眾生系於愛欲、流浪生死、苦空無常,講諸法因緣和合、幻生幻滅、無有自性,講萬法唯心、心為解脫之水等等,這些認識都是非常究竟的。 就善而言,般若智慧能驅除邪見、樹立正念、照破無明煩惱等諸結使的障蔽,從而使我們保持三業清淨,過一種解脫自在的生活。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之所以經常作惡多端、煩惱重重,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智慧。人類的戰爭從根本上來看來源於人類自身的無知。就美而言,般若智慧是一種超功利的純粹的審美態度和審美能力,它能夠打破功利習慣的束縛,直觀整個宇宙生命的本真的狀態。平時我們總是用功利的眼光看世界,總喜歡用對象性思維來肢解事物,很少把大自然當作是與自己同根同體的有生命的有機物、而平等地與之對話、交感,結果導致了我們同大自然間的分裂與對立。大自然在一種功利的灰色的面紗下而向我們閃避自身。我們自己也處於一種無情無緒的麻木狀態。可是,當我們發起了般若智慧心,我們就可以撕破橫在萬事萬物與我們之間的那層灰色的帷幕,從而使我們與自然萬物達到一種生命的融注。在般若智慧的光照中,一切都是美的,新鮮的,活潑潑的;沒有死的東西,沒有灰色的東西,沒有枯燥的東西。若有,那也只是我們自己麻木的灰色的心靈。佛教講打破無明,這裡所講的日常功利的、無情無緒的、麻木不仁的狀態也是一種無明。而當我們擺脫了這種無明我們才活得真實,世界本真的意義才向我們現身。以上是對智慧心內涵的基本描述。智慧心也是菩提心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同大悲心一起構成了菩提心的雙輪。從理論上講,光有大悲心,而缺乏應有的智慧,這種大悲心往往顯得非常軟弱無力,容易陷入一種非常脆弱的感傷情調之中,這種感傷情調常常成為進一步修道的障礙,而被稱為“悲魔”。所以大悲心和智慧心常常是並提不二的,大智可以誘導大悲,使之成為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推動力。 它指的是意志的精進不息和剛健有力。它表現在臨危不懼、臨難不退、臨死不屈。敢於正面人生,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敢於捨身取義,殺身成仁等等方面。在六度中精進主要指的就是一種勇猛心。佛經中經常出現“大雄力”、 “獅子吼”、“ 獅子王”等一類的詞匯,它們傳達的就是這種人格和意志的勇猛和力量。勇猛心也是菩提心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要普濟眾生,光靠悲心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勇猛心作保護。沒有勇猛心的智慧也是一種不發生大效用的智慧。悲心也好,智慧心也好,最後必須通過勇猛心來在實踐中完成和體現。另一方面,真正的大勇猛心也只能在大悲心和智慧心的前提下才會生發起來。因此,這三個方面本是一體不二的,不能夠分割開來。 大悲心、智慧心和勇猛心(大雄心)是菩提心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是對菩薩人格精神的知、情、意三方面的規定。菩薩以般若為知,以大悲為情,以大雄為意。從真善美的角度看,智慧心屬於真,大悲心屬於善,勇猛心屬於美。所以菩提心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精神。簡言之,菩提心就是大慈、大悲、大智、大雄,它是人間最完美的人格。當然菩提心的發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果上看,我們終生修行的過程,就是發菩提心的過程。真正圓滿無上的菩提心發起之日,也就是成佛之日。菩提心的發起是以破除我執為基礎的。我執少一分,菩提心就增一分;我執多一分,菩提心就減一分;當我執沒有了,菩提心也就可以發起來了。 以上我們從心體上談了一下菩薩的人格,下面我們再從菩薩行的角度看菩薩人格的體現。菩薩的人格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它必須通過行為,即菩薩行,也就是“六度”,才能變成一種現實。“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這裡為了避免重復,我們擬從中概括出對我們現實生活做人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幾個主要方面來談談,其實是對大慈(愛心)、大悲(同情心)、大智(慧心),大雄(勇猛心)的進一步展開。 1、擔當苦行、助人為樂的精神。 這裡強調的是忘我的利他精神。菩薩為了救拔罪苦眾生,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為了眾生的幸福,無始劫以來,菩薩在默默地受苦受難,默默地奉獻乃至犧性自己的生命。菩薩在主動地為眾生受苦過程中,以苦為樂。菩薩受苦與我們眾生受苦不一樣:菩薩受苦是無我的,主動的,而眾生受苦是私我的、被動的;無我的主動的受苦,苦是樂;私我的被動的受苦,苦是苦,樂亦是苦。所以《大丈夫論》中雲:“菩薩為眾生受苦,勝於他人為己得解脫樂”。 2、口吐蓮花,隨喜功德的精神。 菩薩心地無私、光明坦蕩、富有悲心和智慧,所以他時時刻刻注意給人希望、光明、鼓勵和勇氣。他的語言像蓮花一樣純潔無瑕、真誠無欺、美麗動人、滌蕩人心、催人奮進,而不會給你帶來煩惱、徘徊、絕望和悲觀。他從不把自己的意志和觀念強加在你的身上。他總是理解你,他只希望你自己作主,精進不息,樂觀向上,遠離悲觀、絕望、沮喪等惡劣情緒,時時刻刻生活在信念和希望的光明之中。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人卻不是這祥。人們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總希望把自己的生活模式,生活觀念和價值追求強加給別人,而對別人的生活追求妄加評判,甚至無理指責和否定,缺乏理解,缺乏支持:當別人處在奮進的路上,不是鼓勵和肯定人家,而是潑冷水;當別人陷入徘徊中時,不是熱情地幫助別人選擇,而是說喪氣的話,讓別人長時間地陷入苦悶之中;當別人有受了委屈則非禮對待,不是安慰他,使他的心靈平靜下來,而是說刺激的話,點燃他的嗔恨之火。有這樣一件事:有位研究生,深感古代漢語這一領域將後繼無人,出於一種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發心終生從事古代漢語之研究。他很聰明,也很刻苦,深得老師的厚愛。可是他周圍的同學常常給他潑冷水,說他傻,說在這個時代,哪個有能耐的男子不是去多賺幾個錢,或者撈個一官半職?開始時,這位研究生還能頂住,後來因為發生了一些讓他無法正視的寒心的事情。他不得不承認同學們的話有一定的道理。於是他對自己追求的價值產生了懷疑。他很痛苦,很苦悶。最後他終於告別了自己的追求,而盲目下海了。因為不習慣於商海的流浪而緊張的生活,他很快變得很絕望、很憂傷,後因個人情感生活上的失意,他的精神徹底崩潰了。他的老師為他的毀滅而感到非常惋惜。試想,他的周圍如果多一些口吐蓮花的人,理解他的追求,肯定他,鼓勵他,也許他能成為一名了不起的專家,為人類多作點貢獻。可是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人實在太少,更多的是令人絕望的人,葬送別人生命的人。菩薩不僅口吐蓮花,而且還隨喜功德。所謂隨喜功德,就是由衷地為一切諸佛菩薩眾生所行善業功德感到歡喜並表示贊歎。菩薩沒有嫉妒心和嗔恨心。他希望所有的人能廣修功德,取得成績。在這一點上,我們現實中的人做得更是不夠。我們每個人反省一下自己,我們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自己的同學或同事取得了成績,我們表面上雖然表示祝賀,表示高興,可是內心都極不舒服,嫉妒心和嗔恨心頓起,乃至希望他倒霉?有沒有過?做到隨喜功德確實不容易,它需要我們慈悲、寬宏、自信、無我。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痛苦、煩惱、矛盾乃至不幸都是因為我們缺乏隨喜功德心的緣故。歷史上有多少有才華能干的人,因為周圍的人缺乏隨喜功德心而備受磨難,乃至含恨離世!這樣的事在我們身邊發生得太多了,自己沒有能力上不去,都不肯讓別人上。當別人上去了,自己卻在暗中放毒箭,這是何等嗔毒的心!嫉妒嗔恨之心是人性中最惡劣的成分之一,它根源於人的狂妄自大,貪婪自私。我們講隨喜功德就是為了對治嫉妒嗔恨之心的。 3、高度自信、平等恭敬的精神。 菩薩很自信,他為自己具有堅固的菩提心,高度的智慧、健康的人格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而自信。菩薩的自信與我們平常人不一樣。菩薩的自信是建立在眾生的平等無分別、建立在自身內在精神人格、個性才能的充分發展和完善之上,他為自己具有別人所不具有的大悲心,智慧心和勇猛心而自信;而我們平常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分別對待、建立在外在的物質條件、社會關系,個人自然的天賦之上。菩薩的自信是絕對的真正的自信,因為它賴以建立的基礎是內在的、永恆的、無往而不適的;而我們平常人的自信則是相對的虛假的自信,因為它的基礎是無常的、脆弱的、外在的、不斷變化的,一旦外在的條件和優勢失去了,自信也就不復存在了。試想,當我們美麗的外表因時光而褪色或因疾病而變形時,我們還自信嗎?當我們在偶然事件中失去了一條胳膊或大腿時,我們還自信嗎?當我們的社會關系因社會變化而失去昔日的輝煌時,我們還自信嗎?當我們的財富一夜間散失殆盡、變得一貧如洗的時候,我們還自信嗎?當我們失去了顯赫的職位而寄人籬下或漂泊街頭時,我們還自信嗎?那時,我們靠什麼安身立命呢?所以說,真正的自信應當是學會用自己的雙腿走路,用自己的腦子思考問題,用自己無上的智慧、樂觀的精神、頑強的毅力和高尚的品質來應付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只有這些內在的東西才是可靠的,才會伴君走天涯,並隨時給你帶來光明和希望、幸福和自由。由於菩薩的自信是絕對的、平等無分別的,所以菩薩同時還能夠平等恭敬地待人。菩薩的平等恭敬精神來自他的絕對自信,而且是這種絕對自信的表現。一個人只有當他真正地自信,只有當他擺脫了自私自利的小我,他才會懂得平等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一個不自信的人,他要麼小看自己而自卑,要麼小看別人而自傲,他往往以高傲來掩飾內心的自卑,他喜歡诋毀別人,喜歡挑剔,喜歡求全責備,或者輕侮別人的人格和成就,以此來抬高自己,求得心理平衡。一個人越是高傲,越是目空一切,內心越是脆弱,越是不堪一擊,因為他不自信!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很普遍。我們應當明白,當我們一念自傲、一念輕蔑,一念惡意的挑剔、一念嫉妒或嗔恨、一念幸災樂禍或侮慢生起的時候,正是我們不自信的時候。 4、忍辱負重、寬宏大量的精神。 菩薩因為以無我為我,因為悲深願重,所以他的心量廣大如虛空,能忍世間難忍之事,能擔世間難受之苦。他以博大的胸懷容受世間的種種苦難、非議、屈辱和誤解,而不產生絲毫的嗔恨,憤怒和怨忿之心。菩薩的精神是一種大地的精神,他像大地一樣周載萬物、生養萬物而不自居其功。菩薩的精神又是一種橋的精神,他像橋一樣忍辱負重,給眾生種種方便。有人問:“什麼是趙州橋”,趙州禅師回答道:“度驢度馬”。這一回答是對菩薩精神的最好表達。菩薩跟我們眾生不一祥。我們眾生受一點點屈辱,馬上拔劍而起,挺身而斗,報復心嗔恨心極強烈,恨不得置人於死地而後快。人間的許多紛爭,大多都是因為我們嗔心太重,缺乏忍辱的精神。世界要和平,光靠外在的調解是不夠的,它要求我們每個人得首先息掉自己內心的嗔恨之火。 5、精進樂觀、百折不撓的精神。 菩薩發起了菩提心之後,就會為度眾生而忘我的奮斗。他將生死置之於度外,決不向任何困苦和邪惡勢力妥協。他從不懈怠,從不放逸,從不因受誘惑而迷失自己,更不因面臨困難而生退心。他總是精進、樂觀、百折不回。佛經中有這徉的故事:佛傳先世曾作過商隊首領,一日率商隊路過某一險難處,有羅剎鬼攔截。佛陀伸左手擊羅剎鬼,左手被沾住,伸右手擊,右手被沾住,然後用右腿踢,右腿被沾,用左腿踢,左腿被沾,最後用頭撞,頭亦被沾住,這時羅剎鬼得意地說:看,你還有什麼本事,快投降吧。佛陀說:我的身雖被你控制,而我的心卻仍然精進不息。羅剎鬼聽後非常害怕,卻又無可奈何,於是釋放了佛陀及其商隊。這個故事很有哲理。一個人最可貴的就是在任何情況下,時刻不捨精進心、無畏心;有了這顆心,沒有什麼困難是不可克服的。佛經中另有一故事,也表現了同樣不屈不撓的精神。故事講,佛陀曾降生在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度,那兒的人民受盡苦難。為解救民生之苦,佛陀決定入海求一種如意寶珠。當他好不容易找到這顆寶珠准備上岸時,卻遭到海中龍王的暗算,珠子重新掉進了大海。佛陀很痛苦,但並不悲觀。他找來勺子,一勺一勺地舀,他決心舀干海水,找回如意珠。龍王見此情景,害怕佛陀舀干海水,自己無處藏身,便主動地獻出了寶珠。佛傳中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這裡不多講。菩薩的勇猛精進心不僅體現在他的不屈不撓上,還體現在他的永不絕望上。這種基於大悲大智之上的絕對樂觀精神,我們可以用美國著名詩人蘭德爾·賈雷爾(Randll jarrell)《作者致讀者》中的一句詩來表達:“即使世界明天就要結束,我也要栽我的小蘋果樹”。面對茫茫業海中沉浮、剛強難化的眾生,菩薩正是以這種態度去濟度的。 6、八風吹不動,獨立自主的精神。 菩薩具有很強的獨立意識,他時刻保持一顆不動心,他不會被外在的名利、欲望、習俗所左右,所謂“對境無心、八風不動”是也。“八風”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菩薩沒有攀比心,沒有虛榮心,沒有名利心,因為他以無我為我。菩薩總是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地為眾生奉獻自己的生命力量,而不求回報。相比之下,我們世間人卻不這祥。我們攀比心重,虛榮心強。看到別人穿時髦的衣服,我也想穿;看到別人住豪華的房子,我也想住;看到別人唱歌走紅,我也想唱。我們處處跟別人比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我們的很多痛苦和煩惱都是由此而來的。從歷史的角度看,我們現在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比過去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可是我們現代人並不覺得因此而幸福和舒暢,煩惱之火一樣的熾烈,病一樣的深重。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人們不知足,失去了自我而成為欲望奴隸。本來如果我們每個人心專一境,以自己為依處,也許能生活得很好,能干點事情出來。可是因為我們欲求太多,心太浮躁,易受誘惑,缺乏自主精神,結果什麼也沒有干成功,反而活得很累。我們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因緣的生活,我們應當樂於承擔這種生活,並且不失自己的本性。作為一枝花,能生在公園裡,供人欣賞,固然很好,但假如不幸,長在一堆牛糞上,那該怎麼辦呢?是自慚形穢而枯萎,還是勇敢地活下去,以自己最大的熱情和努力,來展示出生命最璀璨的光華呢?我想,作為一個真正的大丈夫,他肯定靠近後一種回答,因為這才是本真的自主地生活啊! 以上因為是針對現實生活、從菩薩人格中擇其要者,對現代人之機而說的,因而未免掛一漏萬 ,實未能窮盡菩薩人格的全部內涵。雖然如此, 現代人若能如實地依此而行,亦必能獲得無量無邊功德。從前面講的可以看出,菩薩的人格主要體現為一種崇高的悲壯美。但是菩薩也有溫情似水的一面,觀世音菩薩之所以作為一種女性形象長久地葆有在人們的心目中,正好說明了這一點。菩薩對眾生所展示的溫情美,來自菩薩那廣大無邊的無我的慈悲心。菩薩也像我們眾生一樣懂感情。例如,菩薩也經常流眼淚,而且流很多眼淚,四海之水盡是菩薩為眾生流下的同情的淚水。不過,菩薩流眼淚與我們眾生有根本的不同,他不是為自己流,而是為眾生流,在《大丈夫論》中所雲:“(菩薩見)修功德人,以愛敬故,為之墮淚”;見苦惱眾生無功德者,為之墮淚; 菩薩“修大施時,悲喜踴躍,亦復墮淚”,“無有財物,見人乞時,不忍言無,悲苦墮淚"。 三、作生活的大丈夫 前面說過,真正的大丈夫人格就是菩薩的人格。我們在講菩薩人格的內涵時,同時也間接地指出了我們應當怎樣去做。為了更具有針對性,我想攝其要者,再談幾點,以作為補充。 1、要發大悲心,樂於奉獻。 人活在世上,確實很苦很累很孤單。誠如《無量壽經》中所言:“人於愛欲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但是,面對同樣生命的沉重,有的人能勇敢地承擔,不以為苦,反而活得灑脫而光彩,並且死時安詳無悔;而有的人則備感生命的焦灼,其苦不堪言,非血淚所表;個中的分野在於是否擁有大悲心。生活中有許多孤獨、痛苦和絕望,光靠狹隘的個體精神和力量根本是無法承擔的,只有通過發大悲心才能解除。如果你們有機會去精神病院作一次調查,你們就會相信下一說法是確實無疑的:悲心願重的人得精神病的可能性要遠遠低於那些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的人。這說明健康的心理素質需要靠發大悲心來培養。當今社會矛盾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復雜劇烈,人們所承受的心理負荷也格外地沉重。所以發大悲心和提倡奉獻精神,對現代人來說尤為重要。它可以減輕我們內心的孤獨感,可以緩和人與人之間的緊張, 可以使我們的心量變廣闊, 可以增強我們戰勝困難的力量和勇氣,可以使我們能夠承受更多的誤解和屈辱,可以淡化我們內心的貪欲及由此而帶來的種種痛苦和煩惱,可以避免我們墮入個人主義者感傷、脆弱及生命虛無感之中。可以說,大悲心為我們在無邊的苦難的大地上構築了唯一牢不可破的家園,其他的一切都不足以使我們恆久地抵抗生活中的淒風苦雨。不僅如此,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價值感說到底也是來自大悲心。我們之所以能活下去,之所以能戰勝生活中的種種不幸,全仗生命的價值感。總之,當你發起了大悲心,確定了奉獻的人生態度時,你會覺得生活不再暗淡無光而是充滿光明與希望;你會覺得人生不再是無可忍受的單調,而是充滿無窮的樂趣;你會覺得生命不再是孤立無援的,而是有無數的眾生在作我們堅強的後盾;你會覺得生活中再沒有什麼艱難險阻是不可戰勝的,再沒有什麼情感折磨是不可承受的,再沒有什麼誤解和誹謗是不可容忍的。 這裡我想談一件小事情:我們村裡有一位老太太,快七十歲了,腿不方便,子女不願意贍養,借人家一間破屋住,每天得用瓢去很遠的地方舀水吃,生病時甚至連水都喝不到。在一個秋雨綿綿的季節裡,她連續哭了三天,訴說自己的不幸,周圍也沒有人安慰她。一天傍晚,她拿了一根繩子,來到山坡上,想上吊,這時正碰上鄰居六歲的小男孩騎著一頭水牛回來,那小孩反復地唱著同一句歌詞:“我騎著小毛驢兒樂悠悠”。看到小孩天真的樣子,她突然不想死了。就在這時,她聽到山頂上尼姑庵傳來的敲法器的聲音,她的心一動。於是也去尼姑庵,並在那裡長住下來了。她有一手好刺繡的手藝,而且懂得很多中草藥和民間偏方。從此,她就以她的手藝和醫術開始為當地的人無償地服務。她每天都在各村子間來回奔忙。她的無私奉獻贏得鄉民們由衷的感激。她的身體比以前硬朗了,她的心情也比以前舒暢了。她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我們說,這位老大太,之所以能活下去全得力於她一念覺悟,得力於她從悲心中、從奉獻中找到了生命的支點和力量的源泉。如果不是那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她肯定結束了她那悲慘的一生。緬甸前法院院長烏潛屯在《佛教與科學時代》中說得好:“一個人不能帶走他生前給與這個世界的東西”。在生的時候你奉獻的越多,死時你帶走的也越多,它將作為果報,而加倍地償還給你。生時,你給與人的是微笑、是同情、是平和,死時你帶走的也是微笑、同情與平和;生時,你給與人的是恐怖、是煩惱,是嗔恨,死時,這些恐怖、煩惱和嗔恨將跟隨你去另一個比這更讓你恐飾、煩惱和嗔恨的惡道中轉生。 2、要見義勇為、捨身取義。 作為大丈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捨身取義,殺身成仁,敢於為眾生而赴難。在我們這個時代更需要這種精神。報紙上經常刊載這樣的消息:一伙流氓歹徒圍攻一弱女子,周圍盡是些身強體壯的看客,可是就沒有一個人肯勇敢地站出來。武漢市前不久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只狼狗撕咬一小學生,旁邊有很多成人圍觀,像看戲似的,小孩被狗咬得慘不忍睹,可就是沒有一個人肯上前救護小孩。當記者趕到現場時,有不少人偷偷地溜走了。這件事使我想起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看客”的批判。在我們這個時代,由於人們一心只想著錢,不少人已把道德、良心、正義給丟掉了。他們冷酷無情,麻木不仁,經常充當“看客”。想起來讓人寒心。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佛教徒,我們肩負著利樂有情,莊嚴國土的歷史使命。我們應當用自己的行為來證明我們無愧於佛子,無愧於大丈夫。為了眾生的利益、幸福和自由,我們要敢於仗義執言,敢於同邪惡勢力作斗爭,敢於犧性自己的生命。當然我們講見義勇為,講捨身取義,不是鼓勵蠻干,我們不要忘記般若智慧;只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導下,我們的行為才有可能發揮最好、最大的效用。 3、要自主選擇,勇於承擔。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地面臨各種選擇。面對選擇,有一種人是,自己沒有主見,不知何去何從,只好被動等待,等待時間安排,或者請人家代自己選擇,或者求助於算命、占卜等神秘力量。這種人既沒有勇氣選擇,自然也就沒有勇氣承擔後果。他們心中往往有很多欲望,而這些欲望因沒有一個正確的、一以貫之的生活理念來貫通統攝而處於一種互相矛盾對立的狀態。這正是他們徘徊苦悶的原因。這種人容易受習慣影響,容易跟著大眾跑。他們的大多數的痛苦和煩惱來自他們缺乏真正的自主意識。作為大丈夫卻不是這樣,他總是能正確地對待現實、對待自己,自主地選擇目標。我要干什麼,我能干什麼,我喜歡干什麼,社會要我干什麼,這些因素他都能理性地加以考慮,從而作出智慧的抉擇。大丈夫不相信命運,他認為每個人的命運操縱在個人自己手中。大丈夫在選擇自己的生活職業時,他總把利他精神看得重,既考慮到要最大限度地利他,同時又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個性才能。而且選擇之後,他能夠锲而不捨地堅持這種選擇,承擔這種選擇所帶來的一切後果。他絕不怨天尤人。我們一般人對自己缺乏足夠的了解,不知不覺中跟著別人跑。我們所認為的好工作是什麼呢?是能賺很多錢,能帶來名譽和地位。前一段時間,知識分子興下海。許多從事專業離生活比較遠的知識分子,又沒有什麼實干的經驗智慧,也跟著別人冒然下海。其結果是非常慘的:既沒有撈著錢,又把學術給荒廢了。人的生命短暫,一個人一生又能經得住幾次這樣的荒廢呢?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們既經理智地選擇,就應當堅持下去,萬不可心猿意馬,而徒然耗費。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大科學家、大工程師、大發明家、大企業家,可是真正成功者卻很少,就是因為大多數人貪習太重,又想享受這,又想享受那,又想擁有這,又想擁有那,從而將自己本來有限的生命之流分作幾處(那力量自然不比制心一處來得有力);就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只會在幻想中貪戀輝煌的結果,卻沒有承擔在現實生活中艱苦奮斗的勇氣。大丈夫卻不這樣,他既敢於選擇,也敢於承擔,當社會急需纖夫的時候.他會自主地選擇纖夫這一職業,並且他會等閒烈日和苦雨,目不斜視地、一心不亂地干下去,絕不會因為別人付出的比自己少、得到的卻比自己多而否定乃至放棄先前自己所選擇的具有神聖性的事業。 4、要學會放下,以無我為我。 我們之所以痛苦、煩惱,之所以脆弱、膽怯,就是因為我們想要的太多,背負的太多。我們的身體因為過於依賴空調、醫藥,從而自身的自然調節功能大大減退,以致離開了它們,我們簡直不堪一擊,不能生存!其他的方面也如此。我們不自在,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患得患失;我們易受人控制,是因為我們想從別人那兒撈點好處;我們容易上當,是因為我們想占便宜;我們容易被人抓辮子,是因為我們長著辮子; 我生得龐然大物,卻打不死老鼠,是因為我們老記掛著老鼠身邊的瓦罐子。我們的虛榮心越強,我們活得就越累;我們要的越多,我們所受的控制就越大,所以人的自由解脫同人的欲望和我執有密切關系。我執多一分、自在就少一分;我執少一分,自在就多一分。所以,要活得潇灑,要活得活得自在,要活得像個大丈夫,你就必須學會放下,放下過去,放下未來,放下貪執。德山禅師有一次教訓他的弟子們說:“你們都是飛鷹,可是你們雖身處虛空,心都在地面的糞堆上”。這話說得妙極了!本來我們每個人都是雄鷹,都可以在廣漠的藍天上自由地翱翔,可是因為我們的欲望太多,老把心系在地面的糞堆上,所以我們飛得跌跌撞撞,飛得沉重。如果我們有一天真的把心中的糞堆去掉了,那我們將是何等的自在啊!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問問自己: 我的心是不是系在糞堆上?談到無我,明海師曾說一句極精彩的話:“無欲的人是最莊嚴的人”。我想接著說下去:無欲的人是最有魅力的人,無欲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人,無欲的人是最剛強的人,無欲的人是最坦蕩的人,無欲的人是最自由的人,同時無欲的人是最單純的人,也是最深不可測的人,最難對付的人,因為你平常用來揣度的對付欲望者的邏輯和規則,對他不適用,你又不能夠收買他! 人生短暫而難得,我們應當學會解救自己,何必背著那許多的破銅爛鐵而辜負了那一路無限的風光呢! 5、要持不動心,過本分生活。 大丈夫一方面最有闖勁,最有創造性,同時他又最能夠甘於平淡,甘於寂寞。他始終保持著一顆不動心。要做一大丈夫,我們必須去掉浮躁,去掉虛榮心、攀比心,要學會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感受自身存在的本真的價值,學會默默無聞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展示自己生命的光彩。我們應當像王維筆下的芙蓉花一樣去對待自己的生命。王維有一首詠芙蓉花的詩,雲:“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怎樣倔強而美麗的生命啊!芙蓉花不去與別的花攀比,爭奇斗艷,亦不自漸形穢,而恬然地生活在幽谷中。它的生命是何等的自足和灑脫!日本有一位禅師說的好:“別人看我是虛無,而內在的一切告訴我,我是一切。”在某種程度上看,大丈夫正是這種情況。他因為不自私自利,不為個人貪求什麼,他總在默默無聞地奉獻,不求名不求利,所以在別人看來,他並不引人注目,很“消極”,甚至很孤獨;可是在他那平凡的,不起眼的外表下,他有自己無限豐實的精神世界,他擁有的是整個生命世界,因為他破除我你他的界限,而與整個宇宙生命處於一種和諧融注的狀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以這種心態去迎接生活。大多數人都不安於現實,不安於本份,這並不是因為他的生活工作環境不利於他的才能的發揮,而是因為他的貪欲太多。所以一有外在的誘惑,他的心就開始蠢蠢欲動,往往不自主地跟著跑,而放棄自己本來的生活。當欲望未滿足時,他又常常會苦悶不安,不甘心失敗,或者怨天尤人,乃至對生活喪失信心。這裡談一件小事。我在大學搞心理咨詢時,碰到一位女研究生,快三十歲了還沒有找到男朋友,原因是她的眼界太高。她看見自己的同伴都找到了又潇灑又有錢又有社會關系的男朋友,她也渴望如此。後來,不幸的是,她使用了一種偽劣的化妝品,臉上起了許多斑點。她很在乎自己的容貌,所以很痛苦,她覺得自己完了,前途一片灰暗。我首先指出了她的最大毛病就是失去真正的自我,不能夠以自己為依處。她開始不承認,反駁說,她的自我意識比誰都強。我說,你說的自我意識,不是真正的自我,而是名利、貪欲、虛榮,除了這之外,你並沒有自己的主心骨。因為沒有主心骨,所以你的心到處漂泊,企圖在世俗的浮華中找到精神安慰。可結果呢,你得到的都是失望、痛苦和煩惱。後來,我帶她來到長江邊的一片空曠的草地上那是夏日的夜晚,江風吹在臉上,格外涼爽舒暢,我們坐在草地上,望著藍天。這時我們發現,離我們不遠處有一位坐輪椅的老人在放風筝——那是一只雄健的蒼鷹。周圍的草地上漸漸地坐滿了人,那是下班的工人。沒有人說話,大家都靜靜地望著蒼鷹在廣漠的藍天上自由地飛翔。我們的心好像擺脫了一切煩惱,隨風筝遠去。那是何等的愉快啊!我後來趁機對那位女研究生說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這位跛腿的老人一樣,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自得其樂地放自己的風筝。這位老人不因自己的殘廢而放棄對生活的享受。他是何等的自足和灑脫啊!比起我們周圍的一些年輕人,有一點點小的不幸,有一點點小的不如意,就要死不活的,其生活境界,真是判然天壤!”是的,我們每個人都能自由放自己的風筝。只要我們建立了自主的生活,只要我們保持一顆不動心,安於平淡,安於本份,不隨習俗而轉,不攀比,不虛榮,實實在在地扎根於大地,我們又如何不丈夫呢! 6、要理智地對待愛情婚姻生活 在對待愛情婚姻問題上,最能看出一個人是不是大丈夫。那種為了愛情而不要事業的人不是大丈大;那種失戀之後尋死覓活、悲觀絕望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種貪戀美色、輕浮放逸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種蠻橫粗暴、輕視異性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種在外面受了氣、回來卻向愛人發脾氣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種不承擔責任和義務、成天在外游手好閒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種不放心對方、終日疑神疑鬼、醋意十足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種經常在外尋花問柳、不珍惜感情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種在苦難中不能同甘共苦、一味抱怨別人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種無事可做、沉醉於感傷情調中,整天淚眼兮兮地歌唱情呀愛呀的人不是大丈夫;那種好逸惡勞、揮金如土、經常醉話連天的人不是大丈夫。大丈夫以事業為重,他不會沉迷於情感世界而忘了利他的追求,更不會因為愛情挫折而尋死覓活,追求崇高的事業永遠是他的精神支柱。大丈夫不是無情,他的感情是深沉的、無言的,總是與承擔義務和責任聯系在一起。大丈夫在尋找自己的終生伴侶時,他更注重對方的內心世界。他對對方的人格有極高的要求,他希望對方也像自己一樣具有大悲心,能夠寬容、助人為樂。他寧願獨身也不願在這方面作讓步。他認為與其穿著鞋子腳疼,還不如打赤腳走得自在。大丈夫拒絕沒有悲心的愛情婚姻生活,因為他生活的目標就是要使別人和自己都獲得解脫。那種狹隘、自私的愛情婚姻是貪欲的一種表現,而這正是他所要擺脫的。大丈夫一旦確定了自己的終生伴侶,他會相敬如賓、珍惜對方的。“相敬如賓”這個詞現在聽起來似乎有些傳統,可是誰想擁有幸福穩定的家,誰就得這樣做。不幸的婚姻生活往往是從這方面開始的。夫妻之間太放逸、太隨便、缺乏應有的慎重和神聖,往往會導致夫妻關系的破裂。相敬如賓不是一種隔閡,而是建立在感情之上的對雙方的人格、選擇、精神追求的尊重,它是感情的一種理性化,神聖化。沒有神聖的感情是輕浮飄忽的,它會隨著肉欲的滿足而煙消雲散。大丈夫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伴侶之後,他不會整天地把她限制在自己的身邊。他信任她,並且給她自由。他期望她能自主地參與社會上的利他工作。他不會對她的正常的社會交往而心生醋意。他知道,把一個人關在房子裡,她就想出去,可是當你把房子敞開時,她出去了還會回來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種氣量和自信的人不多。很多人非常害怕自己的愛人與別的異性相接觸,害怕自己的愛人跟別人跑了,所以每次愛人從外面回來,她或他總要用一種疑神疑鬼的目光看著他或她,或者沒來由地心生憤恨和嫉妒。因不信任對方而產生的嫉妒和憤恨心,往往會導致一個家庭的悲劇。究竟說來,一個人不信任自己的愛人,嫉妒心和憤恨心很強,這說明他自己極其膽怯,極其不自信,因而也極沒有出息。真正的大丈夫他會相信自己的人格力量、個性才能以及對感情的忠貞不二會贏得愛人的心的,即便不能,他也不會痛苦的,因為他自己沒有錯,他的錯在於他愛上了一個不值的他愛的人。在愛情婚姻關系中,大丈夫特別強調愛護對方,會積極地承擔責任和義務。在生活中他總是默默地主動地承擔重負,他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也不願委屈自己的愛人。在困難的日子裡,他能心平氣和地同自己的愛人一道,攜手前進,同甘共苦,而不無端地向對方發無明火。不僅如此,大丈夫還希望夫妻雙方都各自保持自己相互獨立的精神天地,各人都有自己健康的追求。他不希望兩人整天無所事事地厮守在一起。他知道,家庭生活應當不斷地有活水來充實,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求每個人的世界對外開放,而不是自我封閉。人結婚之後,如果把自己限制在狹隘的家庭生活中,缺乏一種利濟群生的社會參與意識,那麼他們遲早會感覺到生活的單調和無聊。因為雙方如果不接受新的東西,再多的話也會講完的。朱熹有一首論求知的詩,雲:“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也可用來勸導家庭生活。夫妻雙方,只有發大悲心打破狹隘的自我,各自在雙方的崗位上,盡自己的力量,為他人做事,這樣,他們的世界才可能對彼此來說,無限的、美麗的、充滿光明和生機的,因而也是富有魅力的。相反,夫妻之間成天呆在自己的小家庭中,不關心社會和他人,這樣的生活是沒有多大意義的,那時若雙方缺乏理性,從而導致家庭的破裂。這樣的事例很多,不可不慎。 作為大丈夫應當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一種生命的無常感和形而上學的悲劇意識,應當學會如中國古代禅師所說的那樣背者死字去生活。西方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說“人是向死亡的存在”。初看起來這話極平淡,可是它所蓄含的內容卻是極為豐富和深刻的。實在地說,我們只有時時刻刻意識到生命的無常和悲劇性,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時刻都有可能終止,我們才會真正地懂得生命的可貴,才會真正地去珍惜生命。那時我們的生命才是真正清醒澄明的。莊子說過:“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這句話的前半句指出了生命的無常,後半句則道出了死亡對生命的本真存在所具有的顯發性的意義。可惜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不願正視這一深刻的真理。所以他們活得懶散,活得麻木不仁,活得蒼白無聊。也許,只有當死神降臨的那一刻,他才真正地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活,可是,那已經遲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都是生活在分手之際。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熱愛自己的生命,就會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個因緣,就會珍惜大自然對我們的每一分饋贈,就會少一點自私,多一分理解,少一分麻木,多一分同情。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畢業分別時,你送你的同學上火車,這個時候,即使你所送的同學中有一個曾與你有過不愉快,你也不會想到要去報復他,相反,你有一種莫名的憂傷和憾恨,真想請他原諒自己。因為你突然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我們今後也許永遠見不著了。就在這一念令人憂傷的生命意識中,你的自私、你的麻木、你的憤恨都煙消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純粹的生命的悲欣交集。再者,平常你們幾個同學同住一寢室,你每次打開水,他們都來喝,可是他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也去打,你覺得有些虧,後來你也懶得打,於是大家都沒有水喝。這種情形在畢業的前一天,估計不會發生,那時大家會爭著去打的,因為大家都心裡明白,明天就要分手了。今天也許是今生最後一次為自己的同學服務的機會了。其實,事情是一樣的,為什麼態度會如此不同呢?就是因為兩者所處的生命狀態不一樣,一者是無明的,一者是覺悟的。拉開時間距離看,每個人的生命又何嘗不似畢業之際呢?倘若我們每個人都用分手時的心境去生活,那麼,我們的生活一定比以前充實,人際關系一定比以前融洽。美國有位著名的女作家,叫海倫·凱勒,她又聾又瞎又啞。她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來學習知識。她有一篇文章叫《假如我們只有三天》,在這篇文章中,她讓我們每個人都作出這祥一種假設:假如三天後,我的眼睛將永遠地瞎下去,那我該怎樣度過這有限的三天呢?這是一個殘酷的問題,也是一個極為實際的問題。如果我們真正地深入這個問題,我們的生活態度將發生根本的改變,至少不會像目前這樣漫不經心、麻木不仁! 各位營員!在我們這個時代,並不缺乏啜吃啜喝的食客,並不缺乏爭權奪利的祿蠹,也不缺乏無所事事的閒人和看客,我們這個時代缺乏的是心靈的導師,缺乏的是精神纖夫,缺乏的是大丈夫。我衷心地祝願在座的每個人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丈夫。在結束之際,我想把我最喜歡的幾句話獻給大家,與諸君共勉: 1、悲心徹髓,鐵肩擔義; 2、但念無常,精進勿逸; 3、隨處作主,立處皆真; 4、兩端皆斬斷,一劍倚天寒。
一、現實呼喚大丈夫
雖然我們的現實有許多讓人擔憂的地方,但我們應當感到高興的是,我們的時代,我們的國家,依然有正法住世。佛教以它特有的智慧,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尋找真正的自我、做真正的大丈夫、過真正的、灑脫的生活,指明了光明的道路。佛教為我們的生存、生存的價值,自下而上的皈依處、自下而上的歸宿,提供了真正牢固的形而上的哲學基礎。它告訴了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自我,什麼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3、勇猛心。
7、要背著死字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