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覺法師:悟客塵顯真心


 2024/10/27    熱度:103    下載DOC文檔    

悟客塵顯真心
出自《楞嚴經‧卷一》之顯見不動
  ──八十四年十二月 上惟下覺大和尚於中台禅寺開示「客塵」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動搖,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這一篇是出自於《大佛頂首楞嚴經》中,第一卷十番顯見中的顯見不動。由於憍陳如尊者所說的道理沒有錯誤,因此,佛以「如是」為他印證。
 
  憍陳如尊者又叫阿耨多,阿耨多是尊者的姓,姓與名連貫起來就叫阿耨多憍陳如。阿耨多翻成中文,稱為「火器」,為什麼叫做火器呢?原來,憍陳如尊者的祖先祀火,以祭祀火為他們的宗教思想,這是一種民間的信仰,稱為拜火教。佛弟子中的迦葉三兄弟未皈依佛之前也是拜火的外道,因為佛陀的度化,才皈依佛法為佛弟子,便是之後的千二百五十常隨眾。
 
  拜火教的人認為火是一種神,因為火的力量很大。而阿耨多族拜火,可能是從崇拜火神給人們光明與溫暖的事上來祭祀、膜拜,是一種拜火的神教。
 
  如果以佛法的事與理來分析「火」,又有更深入的意涵,從事上來講,野獸見到火會害怕而不敢靠近,同時,火也能供人取暖,給人間溫暖與光明;從理上來講,火譬喻智慧、般若,智慧、般若之火能燒諸煩惱,因此,火是一種光明的象征。一個人如果能修善去惡,時時刻刻保持這念心像火一般的光明,如此因事顯理,就稱為「火器」。
 
  在佛法中,五比丘稱為僧寶,四谛稱為法寶,釋迦牟尼佛為佛寶,這是最初的三寶。憍陳如尊者就是五比丘之一,也是第一位證到聖果的僧寶,因此稱為聖首。有關憍陳如尊者過去的因緣果報,佛經中曾有記載:從前,釋迦牟尼佛有一世做忍辱仙人,在山上打坐的時候,當時的歌利王帶著一些妃子,來到山上來打獵。妃子們看到山上居然有位道人在打坐,非常地好奇,於是圍在道人的身旁向他問道,並且聽道人說法。歌利王見到這種情景,心裡覺得很不是滋味,妒火中燒、興師問罪,將忍辱仙人的四肢砍了下來。然而忍辱仙人,心中不為種種境界所動,不但不恨他,而且還發了大願的說:「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就要度你!」歌利王覺得很奇怪,問他原因。忍辱仙人說:「修行就是要圓成佛的智慧,普度眾生,縱然你割截我的肢體,我還是要度你,所以心中當然不會有恨,而且還如飲甘露呢。」歌利王聽了這些話當然無法相信,便問道:「你所說的這些願行,有什麼憑證?如何能使我相信?」忍辱仙人說:「如果我所發的願、所講的話是真誠的,那麼被你砍掉的四肢,現在馬上就會自然而然地重生、愈合起來;假若所說的話不真,那麼,我得四肢將永遠是殘缺的。」話一講完,忍辱仙人被砍掉的四肢竟然重生、愈合,而完好如初,當時的歌利王就是現在的憍陳如尊者。果然,釋迦牟尼佛成佛後,第一個所度的就是憍陳如尊者。而這一章所講的便是尊者在鹿野苑契悟的因緣。
 
 
 
「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佛法是以法為根本,憍陳如尊者並不是年紀大而被稱為長老,而是因為契悟了法性,契悟了法性就是空性,悟到空性,由煩惱當中解脫,成就聖人的果位,所以大眾稱他為長老。尊者在五比丘中是最早了解與契悟法性,體悟到空性的人;因此,阿耨多除了有「火器」的意思外,又具有「解本具」的意義。憍陳如尊者究竟以什麼因緣解本具?就是悟到了客、塵這兩個字的道理,證到聖果。所謂的聖果,並不是得到了神通、禅定就是證聖果,很多人能獲得禅定,但還是無法證到聖果。這裡是說憍陳如尊者因為契悟了空性,悟到了客、塵的道理,因此成了聖果,成就聖人的道業。
 
  悟道,要從因心來悟,何謂因心?就是要從苦、集、滅、道四谛來體悟,其中的「集」就是因,把這個因找到了,自然就能契悟果海,所以說因即是果。如果不從因上來契悟;修行,只想在果上來求,便是一種顛倒,以這樣的觀念來修行,始終是南轅北轍無法契悟聖果。憍陳如尊者就是從苦谛、集谛中開始體悟真理,乃至契悟道果。
 
  「客塵」是一種譬喻,比喻妄想就好象空中的灰塵一樣,始終是來來往往、上上下下。然而,能知道妄想的這念心性,就如同虛空一般,妄想來也好、去也好,始終是寂然不動。虛空中的灰塵會飄散,妄想也一樣會生滅,因為它本來就是虛妄不實的,而虛空卻始終存在,不曾改變。我們這念心性也是一樣,只要不理會妄想,任妄想來去,這念心始終作主、不動,妄想自然止息。這念心就是空性,一切妄想都是有生有滅,而空性是不生不滅、寂然不動;修行就是要體悟空性,安住在空性中。
 
  憍陳如尊者悟到客塵的道理,證到阿羅漢果。因此,將客塵的意義與所悟到的道理,在大眾中說出來,讓有因緣的人能因客塵之理,契入無為而得解脫。
 
 
 
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
 
 
  例如:我們離開家鄉到外地,在行程當中,因為肚子餓了、累了,而去找了間旅館,想要休息或是住宿。在旅館裡,用餐或住宿完畢後,整理好衣服或行李,又得奔往前途,繼續下一個行程,並不會在旅館永久地居住下來。
 
  但是,如果我們是旅館的主人,情況又不同了。雖然每天都有不同的客人來來往往、進進出出,而旅館的主人,始終都安住在旅館中,不會隨著客人離開,因為經營旅館就是安排住宿,要照顧旅館維持營運,所以住在旅館中不會離開。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依著這個比喻可以來思惟,這些住在旅館中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人屬於客人,客人如同妄想,總是生滅、來去,所以,「客」的意思就是來來往往,因為不住的關系。而始終不離開旅館,住在旅館的就是主人,如同我們的自性,本不動搖。
 
  平常在禅七當中,提示大眾要處處作主,也就是要做旅館的主人,這念心始終不動。在我們的心中有主、有客,「主」便是這念不動的心性,「客」便是我們的妄想。倘若作不了主人,就會變成了客人,隨著妄想遷流,流轉三界、輪回生死。反之,不管在動中、靜中、順境、逆境、白天、晚上都能清楚明白,念念分明,如如不動,這樣才能算是真正作主,如同旅館的主人,不論客人來去始終不會離開。
 
  從前,趙州和尚還是一位沙彌時,悟了道,去參訪南泉祖師。這時南泉和尚剛好正在養息,就問趙州禅師:「你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趙州禅師答道:「我從瑞相來」,意指他是從瑞相院來的。南泉和尚接著又問道:「既然你從瑞相院來,你見到瑞相沒有?」這句話就是在說:你開悟了嗎?你見到本心沒有?以瑞相來喻指我們自己的本心本性。一般人都是從事上回答問題,只有開悟的人知道問在答處,答在問處。這時,趙州便回答道:「我不見瑞相,只見臥如來。」趙州為什麼不說見到一個老和尚或者一個睡覺的人,而說見到臥如來?這便是從事來顯理,就證明這個小沙彌悟到這念心性,如來的境界。
 
  於是南泉和尚又馬上問道:「你是有主沙彌?還是無主沙彌?」開悟的人就知道有主。悟到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契悟了這念心,就是有主。
 
  妄想就像客塵般來來去去,而能知道妄想的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就是主人。如果真正契悟了這念心,始終安住在這念心上,不論遇到何種境界,就算地震、原子彈也不理它;見到了鬼神也不理它,乃至於親或冤也都無需掛礙,始終就是不理,因為,這念心始終不動,了達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所謂「行亦禅,坐亦禅,語默動靜體安然」,這一念心能夠安然自在的,就是真正的作主。
 
  憍陳如尊者便是從主與客;虛空與塵埃,體悟不動的心性,在這個真理上重慮緣真,不斷思惟,一遍、二遍、三遍、四遍……。如此專注地想念,這念心慢慢清淨了,一旦定下來,一念相應,就契悟空性,了達一切都是虛妄不實,只有這一念清淨的覺性、能知的覺性,始終存在。
 
  明白這一念心也是空性,能思惟的這念心就是能知的這念心,就是我們的覺性,悟到了主與客,也就能知道佛法中所講的能所、賓主的道理了。所謂「煩惱即菩提」,真正能做到到有思、有念是方便,無思、無念是作主。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動搖,虛空寂然。
 
  憍陳如尊者希望大眾能進一步了解,於是又舉了一個例子,來解釋客塵的關聯:就好比雨過天晴時,太陽顯露出來,此時晴空萬裡一塵不染,虛空當中沒有一點點的雲朵,非常地清淨、清新。此時,陽光從房子牆壁的縫隙照射進來,透過陽光,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很多灰塵,在房間中上下、左右、前後地飄揚;然而,盡管灰塵不停地飄蕩,房間裡的這個虛空,始終是不動的。
 
  就此而論,陽光就好比智慧,透過陽光就可以清楚地見到房間當中種種景像、包括灰塵。相對的,只要這一念心專注,透過智慧,就能照見心中種種妄想。參禅靜坐也是這個道理,當心念收攝專注,一念不生時,就可以看到心中的念頭起伏、來去,盡是一些患得患失、貪心、癡心、財色名食睡,乃至於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是非善惡……等。這些妄想潛伏在八識田中,眾生在迷,沒有反觀自心覺察心念,往往對於自己的心念無法了知清楚,透過智慧的審察,如同陽光普照萬物,都能清楚顯現,了然明白。
 
  雖然心當中有那麼多的妄想,也不用驚慌害怕;既然是妄想,本來虛妄不實,本自生滅。只要這念心安住在覺性、空性上,寂然不動,妄想來、妄想去,始終不理會,不為所動。如此,心就能靜下來,慢慢地這些妄想,就如同灰塵會自然銷損沉殿,自能回復不動寂然的自性。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
 
  只要不起妄想、不理會、不攀緣,也不分別妄想是善?是惡?。這念心在二六時中,時時清楚明白,對境不生分別,不加了知、不去對治。如此,我們的心漸漸就會獲得寂靜、平定。憍陳如尊者說「澄寂名空,搖動名塵」,就是如此思惟,如此觀心返照。
 
  當我們的心充滿了妄想,就像一潭濁水、渾水,裡面有著很多的渣滓,修行就仿佛是在澄澱濁水。澄清濁水必須經由一些步驟:第一就是要先離開風浪。離開外面的名利財色,離開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這八種風浪。心中明白這些心念不好,不去執著它,將它看破,這樣就是離開。
 
  離開了外在的風浪,心雖然感覺平靜了,但是在我們心當中,還有著是非、人我、執著……,這些妄想都屬於渣滓。有了這些渣滓,我們的心便會迷惑顛倒,自性本自清淨如同一潭清水,因為這些妄想使得清水變成渾水。在八識田中起伏的煩惱、執著……等的渣滓,透過禅定的修習,就能慢慢地沉澱下去。待渣滓沉澱以後,我們也就能明白看到,這個心是一片清淨、空寂。然而,渣滓沉澱下去後,還必須把這些沉下去的渣滓化掉,否則還是不究竟。
 
  澄清濁水的過程,首先避開大風;等大風沒有了,波浪便會慢慢止息至風平浪靜。水面平靜了,便會發現這一潭渾水,有著很多的泥沙,因此,更進一步地要讓泥沙沉澱。如同修行透過禅定、智慧、返照、願行等行門的落實,心便會慢慢定下來,混水便會由混濁慢慢澄清,顯現原本的清徹。最後泥沙完全沉到底部,上面全是清水,而沉在底下的泥沙,便如同是「無始無明」,待無始無明轉化,這一潭水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清淨的水,也就是所謂的究竟了義、畢竟解脫。
 
  了解這些道理,還必須透過想念、思惟,把所有一切妄想煩惱,看破放下,這個心就能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念念分明,如此就是澄、就是寂,本自澄寂的心性,就是空性,透過「聞思修」,便能由思惟理進一步契悟心性。
 
  在空性當中起伏的妄想、煩惱,是塵勞境界。我們的六根對到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塵境,念念攀緣、執著、取捨,時間久了,就會因塵而發勞,便產生了勞頓的現像。比如:當我們的眼根看著外境,時間一久,就會感到疲勞;耳根聽聞聲音,聽久了也會感到疲勞、生厭,乃至到最後,六根都勞頓了,也就成為現代人所說的痲痺、中毒了,六根便會呈現種種病態。
 
  反之,如果我們將六根收攝回來,對於一切的外境不去攀緣、執著,就不會引發種種塵勞,使身心勞頓,明白此理,修行才能夠落實。如果人們都能明白客塵的道理,不管妄想、煩惱如何地起伏,只要自己能作主,心始終安住在空性、安住覺性上,妄想來任它來、妄想去也任它去,不去理會、攀緣它,也不刻意去壓抑阻止它;慢慢便能達到寂然無為,感而遂通。就如同塵埃自浮沉,而虛空始終是不動的。
 
  有些人在修行過程中,功夫用不上,生起種種妄想、煩惱,馬上就想要去對治,心中愈急著想去對治妄想、煩惱,愈是難以遏抑。於是,就覺得自己的根性不夠,是下根機的人,時間一久,便退失了信心與菩提,這樣就是被塵勞境界轉掉了。因為不明白在客塵當中,還有一個主人,假如我們悟到了「主」,那麼,一切「塵」又何須掛礙?只要不理它,安住在能作主的這念心,一切塵終會回歸自性。
 
  古時候有一個譬喻,說明修行就像小孩玩皮球一樣,皮球愈打就會跳得愈高,如果不去打它,反而不會跳。妄想,就如同拍皮球一樣,這念心如果念念想要對治妄想,妄想就會愈繁多,只要堅住不去理它,妄想、塵境自然也就不動了,剎那才會發現,一切妄想是如此虛妄不實,原來根本就沒事;如同古人雲:「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這念清明的菩提自性,原來就沒有東、西、南、北的差別,只是因為執著分別而生東、西、南、北,執著要到東方去求佛,或是西方去求佛,如此就是頭上安頭,日中找影,不知道一切都是現成的,只要這念心歸於寂然不動就是佛。
 
  曾有古人開悟之後說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就是悟到妄想本是虛妄,一切善惡、是非、美丑,都是由於心生分別所起的妄念。因此,回歸到不思善、不思惡、不執善、不執惡,這一念心寂靜無為,始終是寂然不動。這裡所謂的「不動」,並不是睡覺、無聊,而是在不生想念、分別的同時,更要清明在躬,處處作主。
 
  無論是黑暗也好、光明也好,天堂也好、地獄也好,不須要去多做理會,始終就是寂然不動,對於一切自能看得清楚、明白、透徹。因為,本心本性,就是空性、寂然。這念本心本性就是主,一旦「主人」現前了,所有的「客」也就通通銷歸自性,此即「一法界現,九法界隱」的道理。
 
 
 
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悟到妄想就像投宿暫住的旅客,生滅來去,只要不去理會它,這一念心始終寂然無為就是主。當憍陳如尊者講出了這些道理之後,佛陀就以「如是」為他印證。
 
  明白了客塵、主人的道理,時時刻刻將這念心安住在作主、空性、覺性中,就能契悟聖果。所謂的聖果,並不是從外而得,而是由這念心所顯發出來,《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本具自性即是無上功德,就是「無為法」,本自具足,非從外來,不須另求,當下即是。
 
  師父說法,大眾聽法的這念心──就是主人,這念心無形無相,只要能作主、不動、了了分明,始終安住在這一念心上,即入聖位。理上契悟了,時時刻刻就要與理相應,如同禅宗所言:「站得住、站得長」;不論在動靜閒忙、順境、逆境,這個主人時時存在、安住,不再隨著客塵攀緣。悟到這個道理,就是入理聖人,屬於聖位。
  憍陳如尊者了達客塵、主人的道理,契悟空性,證到阿羅漢的果位,由三界中解脫,完全得力於聞、思、修三慧的契悟與修證,可見聞、思、修的重要性。所謂的修證,就是在聽聞佛法後有所契悟,透過重慮緣真,不斷的思惟,在思惟時就是修,經由聞思修達到思而無思,與實相之理相應,即是證。
 
  修行學佛、參禅、念佛,就是為了要相應、契悟、證道。古德:「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謂相應,即是與覺性、空性、實相相應,能夠相應處處都是佛心,行住坐臥、東西南北都是佛,沒有一處不是本自具足「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自性如來。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本具的心性當中什麼都不能有,有了就成渣滓,修行便是要體悟這念心,一切本自具足,既不能增添一分一毫,也不能捨去一分一毫;安住在不取不捨、不偏不倚的實相上,於行住坐臥中,恆常保持這個境界,就是修道位。等到保任成就,執著破除,煩惱轉過來了,這念心當中沒有波浪,渾水自澄、泥沙自化,修行就能夠成就。所以,佛法是實實在在的,沒有任何虛假,修行也是如此,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透過聞思修能夠啟發智慧;菩薩廣建道場、安僧度眾、弘揚佛法更是慈悲的顯現,修行有了智慧、慈悲,就能成就「一乘任運,萬德莊嚴」的佛果。明白這些道理,能夠行於「有為」、不住「有為」,即是契入「無為」,在「無為」當中又不礙「有為」,就是真正的圓融無礙。
 
 
 
結語──信為道源功德母
 
  《大佛頂首楞嚴經》經文當中有契悟、有修證,例如憍陳如尊者所說的道理實在很好,把這些道理了解,對於修行有很大的助益。大慈世尊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隨順眾生而安立的,不論大乘、小乘,最後皆無一法可得,如此才是真實的道理。「無一法可得」,並不是像虛空、頑空一般,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一般人不了解,只要聽到般若上所講的的「空」,就一概認定什麼都沒有,所以認為造惡業、生是非、起邪見也沒有關系。其實「般若」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與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作主,就是要實實在在、了了分明、寂照一如,動也作得了主,靜也作得了主,乃至於作主亦不著作主想,這些道理去要靠自己去落實、去契悟。
 
  憍陳如尊者把他悟道的因緣講出來,是大慈悲心的顯現。大眾若能隨順根性、因緣來修行,一定可以體會《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的法門、契入圓通。這些法門理中有事,事中顯理,只要事相上做到了,其中的理必定會現前;理上了解,必能成就事上的發心。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有所契悟,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佛性。能夠作主,照見諸法畢竟空寂,佛性就契入了法性;所謂法性空寂,若能不住空寂始終就是圓融無礙,如此才是最真實的心境。每個人都做得到,對於佛性要有信心,人人都能成就無上菩提。菩提就是了了分明,涅槃就是畢竟空寂,這當中的意理有深、有淺,在這上面用功、修行、契悟,必能有所成就。還沒成就之前,也不能離開文字,假文字為方便契入無為,了解客塵的道理後,更能對這一念心產生信心,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修行如果缺乏了信心,什麼法門都修不成功,反之,如果信心達到了百分之百,就能成就無上菩提。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