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覺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念戒近道


 2024/10/30    熱度:106    下載DOC文檔    

《佛說四十二章經》念戒近道
 
 
(一)981115
 
 
  修行要想成道證果,必須從持戒著手。持戒清淨就能成道、證果;相反地,持戒不清淨,就不能成道、證果。小乘講戒、定、慧,大乘六波羅蜜中亦有持戒波羅蜜,《楞嚴經》雲:「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所以,無論大、小乘,都是以戒為根本。
 
  許多人認為禅宗不持戒、不重視戒法,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禅宗是非常重視持戒的,誠如祖師所說:「持戒第一,參禅為先。」參禅的目的是在破除執著,以達到明心見性;而參禅之首要條件,必須持戒清淨。經雲:「屍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屍羅」就是戒,持戒不清淨,三昧、正定就不容易現前;即使得到了定,也不是正定。大乘講這一念心,即戒、即定、即慧;小乘則是戒、定、慧,依次第修持。所以,不論大小乘,持戒都是修行中一門重要的課題。
 
  佛法以戒為根本,戒又稱為別解脫──每持一條戒,就能得一解脫,煩惱就一分一分地斷除。戒如渡海浮囊,持戒清淨就能度脫生死之流,成道證果。如果持戒清淨,同時又修定、修慧,這念心具足戒定慧,不必等到來世,當下就能解脫。相反地,持戒不清淨,心就不清淨;心不清淨,所說的話、所做之事就不清淨;身口意不清淨就是煩惱、就是生死。
 
  佛法和其他宗教最顯著的不同,就在於戒。其他宗教雖然也有戒法,但多數不究竟,不能讓眾生得到解脫。佛法所說的戒,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適用於一切眾生,只要持守清淨,就能得解脫。例如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不論任何人、任何地點都適用,亦不受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影響,所以佛法中的戒是通一切時間、空間。其他的宗教則無如此全方位的教法,如基督教說:「信我者得救」,即局限於特定的對象,不及佛法的包容和普及。
 
 
 
(二)981122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十七章「念戒近道」:「佛言:佛子離吾數千裡,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佛」是指釋迦牟尼佛,「佛子」就是佛的弟子,從事相上而言,佛的弟子分為在家、出家二眾,在家眾有優婆塞、優婆夷;出家眾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從理上講,凡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之人,能夠繼承佛陀教法,都可以稱為佛子。
 
  佛法當中,有事、有理。事,指外相之事;理,以事顯理。所謂「以名昭德」,譬如念一句「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佛是事,「能仁寂滅」就是理;利用這句佛號使這念心具足慈悲、禅定,「能仁寂滅」的理就現前了。又如念「阿彌陀佛」,念佛是事,借著念佛達到一心不亂,當下具足無量智慧、神通,就是無量壽、無量光,這就是理。所以,佛法中的一字一句,乃至一段經文,都具足事理,皆可從事上和理上來诠釋。
 
  「佛子」,理上約可分為二種:一、始覺佛子,二、本覺佛子。
 
一、始覺佛子
 
  指初初發心,開始走向修行之路,想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稱為始覺佛子,乃至於受三皈依、聽經聞法者,皆可稱為始覺佛子,意即開始覺悟的佛子。始覺佛子又可分成三個層次:
 
  (一) 名字覺佛子:「初解法門名相、義理,名名字覺佛子。」初初開始了解佛法的一些名相、義理,或剛開始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知道自己可以成道、成佛,就稱為名字覺佛子。
 
  (二) 相似覺佛子:「次與觀行相應,名相似覺佛子。」繼續用功,修戒、定、慧、六波羅蜜、三十七助道品,乃至打坐、忏悔,以這念心時時刻刻起觀照,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惡念一起,馬上知道改正。藉由覺察、覺照、覺悟來檢查自己的煩惱,對治自己的煩惱、無明。覺察之後,把煩惱照破,稱之為覺照;照破煩惱以後,將這念覺性安住在正念、正定。慢慢地,這一念心就與清淨心、與實相相應,稱為相似覺佛子。到達這個階段,就會產生一些感應與瑞相。
 
  (三) 隨分覺佛子:「後破無明,分證法身,名隨分覺佛子。」繼續再用功,照破無明煩惱,分證法身,達到煩惱分分斷,真如分分證,就稱為隨分覺佛子。如此,就是真正的佛子,才能荷擔如來家業。
 
二、本覺佛子
 
  「本覺」就是人人本具的覺性、佛性。雖然人人都有本具的覺性,可是沒有遇到啟發本具覺性的因緣,始終是在無明黑暗中。因此,在理上雖然人人都可以成道、成佛,但是這念心如果沒有覺悟,在事相上始終是屬於眾生,不能成就圓滿的佛果。
 
  「佛子」是指佛的弟子,其意有深淺之別,如同學校中的學生,雖然同樣都是老師的弟子,當中還是有差別,有的是為了求學問而讀書,有的學生卻是為了混文憑。佛子也是一樣,雖然出家與在家修行都稱為佛子,但是要成為真佛子,就要持戒清淨。如古德所說:「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這就是一個標准,身口意三業一動,都是善法,心無善念不起,口無善言不說,身無善事不行,這樣就是真佛子。
 
 
 
 
(三)981129
 
  「佛子離吾數千裡,憶念吾戒,必得道果。」佛子雖然不在佛的身邊,離佛千萬裡之遙,但是只要憶持佛所制定的戒法,就能夠成道,如同在佛身邊一樣。因為這念心無遠弗屆,法界亦是無邊際、無障礙,只要持戒清淨,整個法界就是清淨的,如此用功,必得道果。
 
  所以,能夠行佛所行、言佛所言、思佛所思,雖然去佛甚遠,就如同在佛左右;相反地,所思、所言、所行皆與佛戒相違背,雖然經常在佛左右,也等於離佛十萬八千裡。
 
  持戒清淨就是對佛最大的供養。供養佛菩薩,不是供養美食佳肴、花果,而是要以佛的言行為自己的言行,以佛的心願為自己的心願,如此才是真正的供養,就能與道相應。
 
  「憶念吾戒,必得道果」,「憶」就是想念,經常想念佛及佛所制的戒。「念」,就是把心念歸一。譬如念佛,就是思惟佛的相好莊嚴、佛的功德、佛的慈悲,這就是念;想佛過去在因地勤修六波羅蜜,自己現在也要從因地上努力修行,這也是念。如此,每分、每秒,乃至每天都在念佛,念念都是正念,妄念自然就沒有了。
 
  所謂「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除了心中細密地思惟、想念以外,口還必須要能依理而言,更要親身去實踐力行,如此由事到理,最後達到事理不二。如果心中散亂、顛倒,就要發個慚愧心,思惟佛法的道理,例如:受持五戒,必須持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一條條地思惟;受持八關齋戒,就思惟八關齋戒的道理;出了家,就時時刻刻思惟沙彌(尼)、比丘(尼)戒,檢視自己行住坐臥四威儀是否合乎戒法?若稍有違犯,馬上忏悔、改過,使身口意三業清淨。
 
  「憶念佛戒」,即是以佛戒作為座右銘,時時刻刻依戒而行,若有違犯則慚愧忏悔。戒有戒相、戒法、戒行、戒體,念戒屬於有為,把心靠在戒法上,使心不散亂、不顛倒,藉由持戒達到身口意三業清淨,與空性相應,契悟戒體,就是無為法。所以事上持戒清淨,理就現前,時時刻刻依戒而行,最後必得道果。
 
  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時,付囑佛弟子當以戒為師,依四念處而住。戒就是佛弟子的導師,四念處就是心安住之所,念就是思念、想念這些道理。例如貪著男、女的假相,心生妄想、顛倒,就修觀身不淨,思惟男、女相皆是不清淨,轉化貪著的心念;或是念戒、念佛、念法、念僧,心專注一境,自然沒有妄想,就能馬上停止欲愛的念頭。
 
  所以,想成道證果就必須「以戒為師」,安住在戒法上,時時刻刻思惟自己身口意三業是否與佛法的戒定慧三無漏學相應;若不相應,就要馬上慚愧、忏悔、改過。所以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如此用功修行,時間一久,心念歸一,心自然就清淨了。明白這些道理,修行就如四兩撥千斤。否則,一味地逃境安心,始終是這山望向那山高,心只知向外看,不知向內返照,整日向外尋尋覓覓,與道就無法相應。所以,修行學佛就是要向內看。向內看就是念,時時刻刻修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這些觀行就是念。
 
 
 
 
(四)981206
 
  「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如何順佛戒?就是:身,離欲寂靜、修善斷惡;口,保持清淨、不犯口四過;心,戒除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如此就是順佛戒。
 
  相反地,雖然在佛左右,卻時時刻刻心起貪、瞋、癡;口犯惡口、绮語、兩舌、妄言;身造殺、盜、YIN,如此身、口、意三業不安於道,背道而馳,就是「不順吾戒」。雖然擁有本具的覺性,卻得不到真實的受用,始終停留在凡夫位,終究不能成就道果。例如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善星比丘,曾為佛的侍者,卻對佛起惡心,因而身墮阿鼻地獄;又如提婆達多,惡心出佛身血,至今仍在地獄受苦。因此,即使經常在佛身邊,若不信順佛戒,終不能成道證果。
 
  佛經記載,有兩位比丘結伴而行,准備去聽佛說法,中途感到十分口渴,便想尋找水源。結果,找到一灘水,卻發現水中有蟲,甲比丘為了持守不殺生戒,堅持不喝,最後喪失性命。而乙比丘心想:「我必須保全性命,才能聽佛說法,所以無論水中有沒有蟲,我都得喝。」乙比丘喝了有蟲的水後,繼續前行,最後終於見到了佛陀。
 
  佛一見到他,便問:「你們有多少人前來聽經聞法?」比丘即將事情的始末禀告佛陀,佛說:「雖然你保全了性命,來到這裡聽佛說法,但是你並沒有真正見到佛;那位持戒喪身的比丘,由於持戒清淨的功德,命終之後生到忉利天,已經先你一步來見過我了。」為了不殺生持戒而死,是一種大慈大悲的菩薩心懷,果報不可思議。所以,唯有持戒才能真正得到解脫。
 
  「戒」有粗、有細。譬如,持守不YIN欲戒,以粗的方面而言,若已婚男女對自己配偶以外者產生了暧昧的行為,或是情書往來、寫字條、打電話,就是犯戒。就細的方面而言,只要念頭一起,想入非非,或對某個人產生貪愛,就是不清淨。若能立刻覺察,馬上照住妄想,明白起貪愛的念頭是生,念頭過去了是滅,知道貪色、貪財、貪吃、貪睡的念頭,原來是生滅、虛妄的,如此,慢慢地就能回歸到這念心,以心來持戒。
 
  這念心迷了,就是萬惡之源;這念心覺悟了,就是功德之母。這念心要時時刻刻返照,念頭一動,馬上把它照破,如此就是在心上持戒,最後達到沒有妄想、顛倒,安住在正念,時時刻刻定慧等持。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就是定;保持清楚明白、作主,就是慧。這念心具足智慧、定力,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心」;也就是禅宗所說的「本來面目」、淨土宗的「無量壽佛、無量光佛」;本師釋迦牟尼佛之「能仁寂滅」;亦即十方諸佛的法身。所以,悟到這念心性的道理,時時安住這念心,就與十方諸佛同一個鼻孔出氣。達到這一個境界,就是戒體。
 
  戒體是根本:念佛,念的是自性佛;誦經,誦的是無字經──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在诠釋這個道理。有念是方便,無念是究竟。所謂「念無念念」,無念就是戒體,想達到究竟,必須先從方便入門,最後會歸於戒體,就能成道、證果。因此,若能徹底實踐方便法,最後就能到達究竟,這一生就能得解脫。
 
 
 
 
(五)981213
 
  每個人都想見佛、成道、證果,但為何始終不見道?因為不知道佛在何處。其實,佛就是指這念不生不滅心。淨土宗講:「花開見佛悟無生」,「花」就是指這念心花,以「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形容這念心。未開悟的人,心是一朵鐵蓮花,長滿鐵銹、渣滓,盡是煩惱、無明。用念佛的法門,念到心開意解,開悟了,就是「花開」。「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念佛是以名昭德,悟到原來念佛就是指這念覺心,悟到當下這個戒體,就是契悟無生。這念心不起心、不動念,具足定慧,這就是「阿彌陀佛」,就是無生。
 
  悟到「誰在念佛?」這念本具的心,就是戒體,也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佛。這念能觀、能念的心,就是圓滿報身佛。修一切善,無善不修,就成了千百億化身佛。明白這些道理,修行用功就是法法平等,就是條條大路通長安。
 
  由於眾生有煩惱、妄想,所以用持戒的方法,依著一條條的戒法,把自己歸到一個定點,時時刻刻保持心清淨、持心戒;口清淨、持口戒;身清淨、持身戒。先從事上用功,然後入理,契悟戒體,也就是不生不滅的這念心。最後「持而無持」,由持戒達到沒有能持、所持,沒有能修、所修,就能得道。
 
  所以,持戒分事上持戒及心上持戒。事上的持戒,例如:口說了錯話、身做了錯事,就要慚愧、忏悔。心上的持戒,即:念頭一動立刻就覺察、覺照、覺悟。禅宗就是在這念心性上持戒,只要念頭一動馬上就照破,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照之後,使這念心時時安住在實相。所以,萬法歸宗,無論是禅、淨、密、律、教,統統都要歸於這念心體、戒體;假使不會歸戒體,各持己見,執一非他,就不容易成就道果。
 
  每個宗教都有戒條,然而以佛法的觀點而言,許多戒都不是正知正見。佛經記載,有些外道持狗戒、牛戒、雞戒,其中,雞戒的由來,是因為有個外道在山上用功修行,看到雞用一只腳站著不動,死後生天了,他不知道雞是由於過去生的善業成熟而生天,而認為雞生天的原因是用一只腳站著不動,所以他就學雞用一只腳站立,認為這樣就是持戒、修道。然而,堅持錯誤的邪見,終究無法成道、證果。
 
  道教有三厭,所謂「三厭」就是有三種動物不能吃:天上的雁、地上的狗、水裡的鳢魚。道教認為不吃雁、狗、鳢魚是持戒,因為雁有夫妻之義,假使公雁死了,母雁會自殺;母雁死了,公雁也會自殺。認為雁有靈性,懂得夫妻之義,所以不吃雁。
 
  佛法中也有種種關於雁的公案,如釋迦牟尼佛過去修菩薩道時,曾經是只雁王,一日,雁王被獵人射中,墜落下來,母雁隨後跟著飛下來,圍在公雁身旁,悲切地哀鳴。
 
  狗有忠主之義,不嫌主人家貧,不會棄主而去。不像世人,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貧賤的糟糠夫妻,假使不能同甘共苦,最後就分道揚镳。而狗有忠義之情,即使主人貧窮到無食可吃,依舊忠心耿耿不忍離去。
 
  歷史上亦記載種種義犬救主的故事,例如晉朝有一個人飼養了一條狗,主人對狗疼愛有加,狗兒與主人終日形影不離。一日,主人到鎮上喝得酩酊大醉,醉倒在回家的路上,此時正巧遇到獵人圍獵燒山,狗兒眼見火就要燒到主人,馬上跳到旁邊的水塘裡,把全身的毛打濕,然後在主人的周圍滾來滾去,把主人身體附近的草都弄濕,如此來來回回地取水,最後體力耗盡而死在主人的身旁。
 
  災後,居民上山探勘災情,發現附近山林都被燒毀,唯獨這個人和狗兒未被燒及,大眾正覺得不可思議之際,趨前一看,發現這個人和狗的附近一圈都是濕的,才知道是這只狗捨命救主,於是將它就地埋藏,並立一個碑,稱為義冢。
 
  在唐朝,有一位修道人孫思邈,一日在市場看見一條鯉魚長得很奇異,魚身光亮,不同凡響。他看到這條鯉魚好象在流淚,覺得這條鯉魚很有靈性,就把它買下,帶到河邊放生。當天晚上,孫思邈在夢寐之中,看見四個人抬了一頂轎子走進房中,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他推進轎子,接到龍宮去。
 
  龍王說:「今日把您請到龍宮,是為了報答您的救命之恩,孫道人今日在市場買了一條鯉魚放生,這條鯉魚正是我龍王的兒子。為了報答您,龍宮裡有美女、財寶,任您選取。」孫思邈回答說:「修道之人,不用這些身外之物。」龍王見他不愛美色、富貴,便叫兒子取出龍宮藥方贈送給他,並告訴他說:「這是真方,可以濟世救人。」孫思邈認為生命的價值貴於千金,而一個處方能救人性命,價值更勝千金,因而編寫醫書,並且將此書名為《千金要方》。
 
  道教認為狗、雁、鳢魚有德行,所以不吃它們,其他的肉還是可以吃,卻不知道一切動物都有靈性。佛教認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有生命,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所以不忍心吃它。基於這些道理,所以,我們持不殺生戒。
 
 
 
(六)981220
 
  佛法中的戒法是正確的、清淨的、超然的,只要持戒清淨,心清淨了,就能與菩提心相應,口業、身業清淨了,就不會造作種種惡業,沒有業障就能得解脫。
 
  所謂「業障」,如同石頭掉進水裡會往下沉;假若沒有業障,就好比油滴進水裡,就會自動往上升。消業障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持戒,持戒清淨,業障自然消除。持戒清淨,就連走起路來都會感覺到安詳自在,身輕如雲。
 
  經雲:「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有此則有彼」,以持戒為例,持戒清淨,有清淨的因,將來就能感得清淨的果。「無此則無彼」,現在不起貪瞋癡、不作殺盜YIN,沒有造作惡因,將來就不會感得惡報,就能得解脫。
 
  佛所言說皆是真實不虛,不受任何空間、時間的限制,過去、現在、未來都能夠適用。舉例來說,無論是信仰任何宗教,只要受持不殺生戒,就能得無量的福報。不論世界各國,不論過去、現在、未來,任何人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假使違背了這個原則,就會造作種種惡業,國家就會亂,社會就會開倒車。佛法以持戒為根本,佛法講的戒是清淨戒、無上戒、解脫戒,持戒清淨就能夠成道、證果。
 
  佛法就是在契悟這念心,依據這念心來用功、學習,就是真正得到佛的心地法要。假使不依據這些道理來用功、來契悟,雖然持戒有功德、福報,但知見不正確,得到的福報就成了偏福。什麼是偏福?例如,出了家不知道要在佛法上用功,心又不清淨,不知道要持戒、要斷煩惱、要保持正念,只喜歡修福德,這樣的觀念就偏到一邊去了。因為心不清淨又不持戒,只知道修福報,雖然所修的福報還是存在,將來就會墮落。
 
  現代社會中,有些小狗福報很大,主人每天抱著它一起睡覺,幫它洗澡、噴香水、穿衣服,吃的東西甚至比人還要好。可是福報再大,還是一只小狗。今生成為小狗,因為前世沒有戒行、犯了過失,所以墮入了畜生道。
 
  佛法是福慧雙修,修戒定慧、六波羅蜜……一切佛法都是以戒為根本。戒有身戒、口戒、心戒。心戒,就是戒除貪瞋癡。有了貪心、瞋心、癡心,馬上要革除,這就是持守心戒。口戒,戒除口四過──兩舌、惡口、妄言、绮語。身戒,就是戒除殺、盜、YIN三種惡行。持戒,就是該做的要擇善固執,不該做的、不該說的、不該想的,就絕對不去做。經常用五戒、十善等所受持的戒法來返照,更進一步由戒法、戒相回歸到戒體,這就是無上戒。依此方向用功修行,就是一條菩提大道,就是真正的持戒,就能得解脫、成道證果。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