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覺法師:普賢十大行願


 2024/10/30    熱度:58    下載DOC文檔    

普賢十大行願(一)
行山願海入不思議解脫門
於自由時報90.03.15(四)刊載
 
  普賢十大行願,出自《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為唐朝般若三藏所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品。普賢菩薩為大眾揭示,若欲成就如來殊妙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及普皆回向。菩薩即是以此十大行願,證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古德雲:「行如山,願如海」,願與行如鳥雙翼,兩翼相輔便能展翅高飛。經雲:「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大乘菩薩,初發心即誓願救度一切眾生、誓成無上正等正覺。此十大願,是普賢菩薩的弘誓,菩薩即此大願,於自證之心性中,發起「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之大行,利樂一切眾生;因此願行而生起不可思議大智慧,超越一切世出世間的束縛,證入解脫境界。此解脫,非屬眾生受生死束縛之分別境界,亦非二乘出離生死而求涅槃之境界;乃是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不可心思口議之大乘解脫境界,亦即如來境界。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法行願之典范。吾人效法菩薩發普賢十大願,修普賢十大行,當下就與普賢菩薩的法界相應;以萬行因花,莊嚴無上佛果,必能圓滿福慧,成就如來功德,契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十大行願(二)
一者禮敬諸佛1──禮佛的意義
於自由時報90.03.17(六)刊載
 
  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為人天導師,循循善誘,化導眾生趣向佛果,堪受眾生歸依、恭敬禮拜。《大乘法苑義林章》雲:「虔恭曰敬,軌儀稱禮。」以敬信虔誠之心,具足威儀,向佛陀、諸大菩薩,乃至莊嚴的聖像,行五體投地禮,即是禮佛。
 
  禮佛,亦是淨化三業的行門。身作禮拜,口念佛名,心存恭敬,得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清淨,煩惱銷融,自然能顯發內心無量的慈悲、智慧及本具的光明性德;如此,則由事上之禮佛,進而契入理上之「禮敬自性佛」。
 
  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為度眾生,而精進不懈,廣行六波羅蜜。一世中為菩薩行者,值遇燃燈佛,親見如來莊嚴相好,威德具足,生起無量恭敬之心,至誠頂禮,以身及發掩蓋污泥,頭面頂禮,手接佛足,歸命禮拜。因為至誠恭敬,而證無生忍,體悟這一念心性,等虛空遍法界,與十方三世諸佛如來,同入體性平等之覺海。即於此時,六度圓滿,天人詠歎,得燃燈佛授記,未來當得作佛,清淨莊嚴廣度人天,名為釋迦牟尼佛。
 
  所以,禮佛除了身體的禮拜,更有其深遠廣大的涵義。一方面藉此發大願,效法佛陀因地中精進不懈之難行能行,禮佛學佛,當願作佛;一方面,於精誠恭敬的禮敬中,與清淨、平等、不動的心性相應,了達「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的深義,契入圓妙湛然不可思議之心地本源,則更是體悟到禮佛的真實意義。
 
 
 
 
普賢十大行願(三)
一者禮敬諸佛2──禮佛的功德
於自由時報90.03.20(二)刊載
 
  波斯匿王有女名為賴提,形貌極為丑陋,因此,長年深居宮中,不能外出。賴提獨自思惟:如來住世,慈濟眾生,而自己卻無法親見如來,蒙受法益。自覺業障深重,生大慚愧,遂於住處竭誠禮佛忏悔,感得佛陀慈悲應現,從地踴出。賴提初見佛發相好,心生歡喜,如棕毛般的頭發即轉柔順;次睹佛額寬廣明淨,乃至眉目耳鼻一一妙潔端嚴,益發恭敬,其丑惡面容形貌,遂一一轉變,端正妍麗猶如天人。波斯匿王見狀,請示佛陀何以如此,佛言:因其以慚愧心禮拜,故能見佛;以歡喜恭敬心禮佛,故身相轉變。由此可知,緣由一念恭敬禮拜而得心清淨,因心清淨故,四大身相乃至六根、六塵、六識皆得清淨,自然感得殊勝莊嚴之果報。
 
  《增一阿含經》記載,禮佛能得五種功德。一者端正:佛陀清淨相好百福莊嚴,乃由圓滿善法所感,故見佛相好,恭敬頂禮,以身虔修善法,能得身貌端正。二者得好音聲:正禮佛時,一心稱念佛名,口業清淨,感得聲音清雅,人聞敬信。三者多饒財寶:以花香燈明禮敬供養,學習佛陀於因地中廣修布施供養,能財寶豐足。四者生高貴處:佛陀為三覺圓滿,三界之中最尊最上,若人以殷重心至誠禮佛,心誠故,覺性圓滿,三界獨尊,得生高貴處,為人敬重。五者得生天上:心念佛陀果德殊勝,歸命想念佛於因中所修眾善,願之行之,能令福德增勝,後世得為天人。
 
  古德雲:「念佛一句,罪滅恆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以至誠恭敬的心,一瞻一禮,深心信解,如佛在前,能令眾生於一念淨心中滅無量罪而深植慧根。以此敬信心為因,恭敬頂禮福慧具足的佛陀,自能成就莊嚴圓滿的果德。
 
 
 
 
普賢十大行願(四)
一者禮敬諸佛3──禮自性佛
於自由時報90.03.22(四)刊載
 
  古德雲:「禮屬身業折慢幢,敬屬意業敬心田。」意即折服自己的高慢,以謙卑心及最恭敬的形儀禮佛,如此身心一致,方能表達對佛菩薩的敬意。
 
  禮佛有事有理,事上的佛,指外在的聖者乃至聖像;理上的佛,則是人人這念清楚明白、如如不動之覺性。在事相上,五體投地為佛門中最恭敬之禮敬方式,將頭部、雙膝、雙掌等五處,貼伏於地,以最尊貴的額頭著地,然後手掌外翻,承接如來雙足,因此又稱「接足禮」。若能透過事上恭敬的禮拜,去除自己的驕慢染習,進而提起覺性返照,只要一起貪、瞋、癡的念頭,隨即覺察、覺照,最後歸於寂照一如,安住於覺性理體;以此照破煩惱,內調心性,即是理上的禮佛。
 
  昔日達磨祖師將傳付衣法之時,門人各自陳述心得,唯有慧可無言無說,向達磨祖師頂禮一拜,而得達磨祖師之印可。慧可大師藉禮敬之事,彰顯自性理體,為心境一如之全體呈現,乃是最真實的禮拜。
 
  所謂「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能禮的身心和所禮的佛,皆為仗因托緣所生,其性本自空寂。於禮佛時,泯絕一切事相分別,心與境、能與所,皆了不可得,體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而契入能所一如、事理不二的境界;進而於日用行住坐臥之中,念念自性自見,即是時時「禮自性佛」。
 
 
 
 
普賢十大行願(五)
一者禮敬諸佛4──普行禮敬 無有疲厭
於自由時報90.03.24(六)刊載
 
  佛陀有「無見頂相」,一切天人,以再大的神通力,也無法測量其頭頂有多高。他曾自述,此乃「過去生生世世,都以虔敬之心禮敬一切佛菩薩、聖賢、父母、師長,乃至一切眾生,無有疲厭」所得之果報。
 
  《佛說迦屍羅越六方禮經》記載,迦屍羅越遵從父親之遺訓,每日清晨向六方行禮敬,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經過佛陀開示,才明白:東方代表父母,南方代表師長,西方代表夫婦,北方代表親屬朋友,地代表奴婢,天代表道人沙門。向六方禮拜,不僅是身拜,而且要心思父母、師長、夫婦、親屬朋友、奴婢、道人沙門對自己之恩德,履踐相處應注意之事,方是真實的禮敬六方。例如,子女事奉父母,要積極從事正當的工作,負起家庭經濟責任;須及時供給飲食生活資具,不令乏少;謹言慎行,不令父母憂惱;若父母生病,須立即送醫診治;並且不可暫忘父母之恩。對於師長,當心存恭敬,常念師恩,稱揚師德,並且實踐師長之教誨。……乃至對於修行人,須心存敬意、口說善語、身行禮敬、向其請法。如此行之,雖不強求富貴,但自然一切具足;也才是體達禮拜六方的真義。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因緣具足,皆能作佛,都是未來佛。因此,佛陀有一世為常不輕菩薩,見到一切眾生,皆禮拜贊歎,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行者若能以全然真誠、清淨、平等、恭敬的心,視一切眾生等佛無異,普遍禮敬一切眾生;乃至「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念念清淨、精進不懈,於一切眾生,常行恭敬;又能從事上的身心恭敬禮拜十方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佛,進而與理上清淨、平等、不動的自性相應,漸漸就能契入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解脫境界。如此,就是在修普賢行,即與普賢菩薩之行願相應。  
 
 
 
普賢十大行願(六)
二者稱贊如來1──為什麼要稱贊如來
於自由時報90.03.27(二)刊載
 
  為什麼要稱贊如來?
 
  由於眾生內心有種種瞋心、嫉妒、驕慢等煩惱,因而易犯種種口過,例如:說話挑撥離間、惡口罵人、說不實的話欺诳他人;或說穢語、無意義的話,乃至毀謗佛、法、僧及一切眾生等。由於口犯種種過失,導致今生有所言說,人不喜聽、亦不信受;乃至後世貧窮下賤、容顏丑陋。若能一心敬慎,稱贊如來,則能使我們滅除因口過而生的障礙,成就口業清淨的功德。
 
  佛世時,有一鈴聲比丘,梵呗之聲極為清雅美妙,凡是路過之人車、象馬等,聞之皆伫足不肯前行。然其容貌丑陋至極,使人睹之不忍再視。原來,過去迦葉佛入滅時,基裡王為佛起塔,鈴聲比丘當時為一監工,因懈怠而受人诃責,於是瞋而怒言:「這麼大的塔,什麼時候才建得好!」落成之後,舉見佛塔崇偉莊嚴,於是心念一轉,頓悔前過,旋即盡其所有,購得一金鈴,掛於塔頭,並發願:「願我生生世世,音聲極好,一切眾生莫不樂聞,將來有佛號釋迦牟尼,使我得見,度脫生死。」比丘由於往昔惡口之緣故,致使容顏丑陋;又因持鈴供養、發願之故,五百世來,恆具妙好音聲,最後又能隨釋迦牟尼佛出家、證羅漢果。
 
  經雲:「法與意相應,皆以意為性。」口業的過失,是由於內心瞋恚等煩惱而起。藉此稱揚贊歎如來的法門,可以清淨口業,進而轉化內心瞋恚、嫉妒等無明煩惱;當煩惱垢盡,自然而然就能與清淨光明之心地相契合。
 
 
 
 
普賢十大行願(七)
二者稱贊如來2──贊佛的意義
於自由時報90.03.29(四)刊載
 
  稱贊如來,即是以歡喜心、恭敬心,贊歎如來在因地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菩薩行持,也稱揚已圓滿無上福慧果地如來的功德。而此贊歎當下之敬信清淨心,就是吾人本具佛性之妙用,上根者藉此即能契入妙明真心。
 
  佛陀時代,捨衛國之給孤獨長者,一日至王捨城友人家,夜見友人全家歡喜灑掃、慎重辦置嘉肴,探詢其友是否為嫁女、娶婦或宴請上賓?友人滿懷歡欣,稱揚佛德,言:「明日將迎請佛陀至家中供養。佛陀捨太子之尊貴,而出家學道,已證無上正等正覺,為覺行圓備、至尊最貴之聖者……」給孤獨長者,一聞友人對佛陀的贊歎,舉身歡喜愉悅,心生無比敬仰,立即前往拜谒佛陀;又聽聞如來開示之法要,而心開意解,便發心布施祇洹精捨,成為助佛轉*輪的大護法。由於友人贊歎如來之因緣,而令給孤獨長者得以啟發善根、發心修行、護持佛法。而此位對給孤獨贊歎如來功德者,在贊歎的當下,不僅口業清淨,而且內心更是全然的清淨、恭敬歡喜,當下即是本具光明性德的彰現。因此,稱贊如來,實為自利利他之殊勝行持。
 
  佛弟子經常發自內心贊歎如來功德,非唯與清淨自性相應,也為自己累積福德資糧,更能使聽聞者對於佛法生起敬信,樂意親近佛法。對著一切眾生贊歎佛德,如同在一切眾生的心中播下成佛的種子,無形之中,就與一切眾生結下學佛得解脫的法緣。對於自身而言,在不斷的贊佛之中憶佛、念佛,心與佛相應,不僅口業清淨,意業也清淨;進而擴大心量,對一切眾生所做的涓滴善法,悉皆歡喜贊歎,即是稱贊未來佛。如此,更是深契稱贊如來之積極意義。
 
 
 
 
普賢十大行願(八)
二者稱贊如來3──贊佛的功德
於自由時報90.03.31(六)刊載
 
  佛已圓滿無量功德,是世間無上的福田,為眾寶所生之處。一句贊佛的話,能令自己與他人種下成佛的種子,亦可獲福無量,正契合菩薩度一切眾生、廣集福慧資糧的願行,實為擲一得萬、最殊勝的功德。
 
  有位沙彌名叫「香口」,在多劫前,因贊歎佛的功德,而生生世世口出花香。故今生只要見他人有一點長處,便毫不吝惜地歡喜贊歎,而且口中常出蓮香,人們聞到他口中的香氣,無不歡喜敬信,樂意親近。
 
  久遠劫前,釋迦牟尼佛曾為一外道仙人,上山采藥時,見到弗沙佛在寶窟中入火光定,放大光明。仙人見此殊勝景像,生起無比的歡喜敬信,於是雙手合掌,一心而觀,贊歎道:「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七天七夜谛觀弗沙如來,未曾稍有轉瞬。因此功德,而得超越九劫,提前證得佛果。 
 
  經雲:「假使以虛空為口,須彌為筆,香海為墨,大地為紙,略舉如來三十二相中之一相,八十種好中之一好,贊之經劫,所不能盡。」如來為三覺圓滿之聖人,眾德悉備,行果極圓,實非吾人三寸之舌所能贊盡。然非由稱贊之行,亦無以表示吾人之敬信。以佛德深遠故,令行者發起殷重至誠之尊敬心;復以口發稱揚贊歎之音,舌根得以清淨;於贊歎之際,激起希欲成佛之願,而身效法佛陀之行持。因此,行者於「稱贊如來」之時,身口意悉得清淨,即與如來清淨之三業相應。
 
  經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無論稱揚如來之因地或果德、贊歎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皆能啟發行者清淨歡喜之心,契入本具之自性如來;以此自性如來為根本,發而為身口意自利利他之六度萬行,福慧具足,則能圓滿成就萬德莊嚴之果地如來。
 
 
 
 
普賢十大行願(九)
二者稱贊如來4──殊勝的舌根
於自由時報90.04.3(二)刊載
 
  《楞嚴經》較量六根功德,將舌根與耳根、意根判為最上品功德。因為舌根能宣揚世間法,窮盡一切世間的俗谛智慧;又能宣揚出世間的解脫法門,窮盡出世間的真谛智慧,令眾生得解脫。
 
  佛滅度後,印度有二兄弟,一名無著,一名世親。二人皆青年出家,受持三藏,博學多聞。無著致力弘揚大乘教義,世親則執小乘教法,毀謗大乘。後來,由於無著的善巧開導,世親方悟大乘殊勝妙義,而深自悔責,欲割舌以謝罪。無著即告訴世親:「同是此舌,既可毀佛,亦可贊佛;毀佛得罪,贊佛即可邀福。今以此舌轉而弘贊大乘,罪則可滅。」世親自此即積極弘揚大乘佛法,廣造諸論诠釋大乘經典,後有「千部論主」之美譽。
 
  古德言:「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舌根可造罪,亦可修福。一般人利用舌根自贊毀他,處處造口業;佛法則教我們以舌根來贊歎別人的功德,啟發舌根之大善,故能得福。猶如菩薩因贊佛功德,而啟發舌根的殊勝功德,獲四無礙辯:一、法無礙辯:對於如來所說教法皆能通達無礙。二、義無礙辯:於教法中所诠釋的義理能夠通達無礙。三、辭無礙辯:善用辭令,並通達各種語言,令聽者明了。四、樂說無礙辯:隨心所欲、毫無障礙地為各種根機的眾生解說佛法,利樂一切眾生。菩薩又以此四種無礙辯才稱贊佛陀,復因贊佛的無上功德,使其舌根更益增勝,一直達到最圓滿無缺的成佛境界。 
 
 
 
普賢十大行願(十)
三者廣修供養1──供養的意義
於自由時報90.04.5(四)刊載
 
  供養,為供給資養之意。「廣修供養」即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用飲食、衣服、醫藥、資財、贊歎語、柔軟語,乃至受持修行妙法等,奉養三寶、父母、師長等長輩,或布施予平輩及一切眾生。
 
  佛世時,有一比丘,一日拈線穿針,欲縫補破損衣物,但因年邁視力衰弱,始終無法將線穿過針孔,不禁黯然神傷,言:「不知有誰可來為我穿針?」佛陀以神力得知老比丘的窘境,即來到其住處,以慈祥的音聲安慰他,說:「比丘!就讓我為你穿線縫補衣物吧!」世尊已圓滿福德、智慧,為三界所尊,猶不捨穿針之善,在在處處仍以身口意行布施供養,利樂一切眾生,此亦是「廣修供養」之慈悲身教。
 
  任何事相上的供養,皆有其微妙之義涵。以供香為例,香煙袅袅上升,代表行者無間無雜的精進心;香火不斷燃燒,彰顯行者焚盡無明煩惱的智慧;香氣普熏,猶如行者心香周遍法界……如此,藉由事相的燃香供養,就能啟發行者自性中戒定慧之真實心香。同理,燃燈供養,即顯殊勝之智慧心燈;供花,則是莊嚴自性之因花。若能了知一切事相供養之意義,則皆能啟發吾人理上之究竟供養。
 
  修行學佛,欲解脫煩惱,乃至成就無上佛果,須具足福慧資糧。供養,即是積集福慧資糧之首要行持。藉由廣修一切供養,以捨去自心悭貪的煩惱;由於能布施,自然就長養了恭敬心、慈悲心與平等心,能去除慢心、瞋心;視一切眾生為自己累世的親眷,對於有緣、無緣、緣深、緣淺的眾生,皆能恭敬供養,即是了達因果之理,能除去癡心。如此去除貪瞋癡慢等煩惱,就能啟發智慧,進而不執著自己所修之一切供養,回歸這念清淨的自性,則是供養自性如來,為供養之極致。
 
  經雲:「一切諸佛皆修供養。」可知修行學佛,欲效法如來因地行持,成就如來的果德,當在日用中依循諸佛之行持,廣修供養;進而發廣大願心,化導一切眾生,也能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廣修供養、修善積福,以去除內心的貪瞋癡等煩惱,而遠離一切災厄,令家庭安樂、社會祥和,乃至圓成佛道。如此而行,無有疲厭,則與普賢菩薩「廣修供養」的行願相應,當下即入菩薩位。
 
 
 
 
普賢十大行願(十一)
三者廣修供養2──三福田(上)
於自由時報90.04.7(六)刊載
 
  福報不是憑空能得,必須種廣修供養的因,方能享受福報現前的果。佛法將供養的對象比喻為「福田」,因為「田」能生長一切植物;「福田」則能生出一切世間、出世間的福報與善法。就布施供養的對象不同,福田又分為敬田、恩田與悲田,稱為「三福田」。
 
  供養佛法僧三寶,稱為供養「敬田」。《過去現在因果經》言:「於諸福田中,佛福田為最;若欲求大果,當供佛福田。」佛弟子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過去生曾為貧農,遭逢饑荒,生活艱難。有一次,見一獨覺聖者出外乞食,卻空缽而回,就忍下自身之饑渴,將僅有之粗米飯供養聖者。由此供養功德,使其九十一劫不受貧窮之苦,最後得隨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證聖果。供養獨覺聖者,即能獲此勝福,若是供養佛,其福報更是不可思議。
 
  久遠以前,有位比丘收一小沙彌為徒。比丘對沙彌教導甚嚴,沙彌除了每日出外托缽乞食外,還須背誦經文,若未能如期完成背誦進度,便會受比丘的責備。一日,小沙彌因托缽而延誤背經,受了比丘訓斥後,心覺委屈,便獨自一人邊走邊啼泣。此時,恰巧遇到一位長者,長者問明原委後,便安慰小沙彌:「今後一切所需均由我發心供養,你就可以每日安心背經,不用再沿街托缽。」從此,小沙彌每日都歡喜背誦經典,精進用功,最後成佛,即釋迦牟尼佛。這位長者由於供僧、助人修道的緣故,因此感得後世對佛陀所說教法皆能憶持不忘、多聞第一的果報;此位長者,即是阿難尊者的前身。
 
  佛為福德、智慧圓滿的聖者,所宣說的佛法能使眾生走向覺醒之道,而僧伽乃紹隆佛法,弘范三界之人。因此,供養三寶,非但能獲大福報,同時,也植下出世間法的種子,得有因緣聽聞佛法,依循三寶的教化而修行,終必離生死纏縛苦,證涅槃解脫樂。
 
 
 
 
普賢十大行願(十二)
三者廣修供養3──三福田(下)
於自由時報90.04.10(二)刊載
 
  孝養父母、尊敬師長,稱為供養「恩田」。父母、師長對我們有教養之恩,《父母恩重難報經》載:「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經典亦言:事奉父母、師長當如事佛。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師長則啟發吾人之智慧,開導做人處事之道,其恩不亞於父母,故知供養師長,福亦無量。
 
  孝為百善之先,若能以恭敬心奉養父母、師長,必能增長福慧。例如,中國古代,有位賢人舜,雖然父親與繼母偏袒幼弟象,曾多次要將舜害死,但舜仍不改其孝養之恭敬心,竭盡所能奉養雙親,慈愛幼弟,期盼父母得展歡顏。由於此孝行,而感動堯帝,不僅將二個女兒嫁予舜,而且在多次的勘驗後,證明舜的確堪任大事,遂將天下禅讓給舜。
 
  對於一般眾生,乃至鳏寡孤獨、殘疾者,發慈悲心布施財物,或給予安慰,使其生活無虞,心情開朗,進而為其解說佛法,令其歡喜學佛修行,即為供養「悲田」。例如,佛世時,有一條狗,因為盜人食物,被打斷腿,棄置於荒野,饑乏將死。命終前,幸蒙捨利弗尊者慈悲,給予飲食充饑延命,並為說佛法,以此歡喜心及善根,往生為人。後隨捨利弗出家,修行得道;此人即是七歲出家,便證阿羅漢果的均提沙彌。經雲:「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而且,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所以,供養一切眾生,就是與一切的眾生結下善緣,也是供養未來佛。
 
  田,能出生芽苗百物,供養敬田、恩田、悲田,猶如植福種於田畝,必能締結香甜美果,令供養者得福無量。是以菩薩發廣大願,對於佛法僧三寶、父母師長乃至一切眾生,悉以恭敬心、報恩心與大慈悲心承事供養、愍念布施,此即是「廣修供養」之具體行持。
 
 
 
 
普賢十大行願(十三)
三者廣修供養4──供養與救濟
於自由時報90.04.12(四)刊載
 
  救濟貧窮,是對於世間鳏寡孤獨、殘疾困苦者,出於一種憐愍、不忍的心,而布施財物資具,使其暫時免於生活的匮乏,屬於世間的善法。佛法中的「廣修供養」,其意義及涉及的層面,則是更廣大而深遠,濟貧,僅屬於供養三福田之悲田所攝。
 
  世間鳏寡孤獨、殘疾困苦者之所以受苦,是因業感所致;由於過去造了惡業,致使今生受苦。而佛法之供養悲田,是先將財物、資具布施給受苦的眾生,令其暫離生活的窘境,然後為其說法,教其修福修慧,從根本上拔除苦因,並植下解脫種子。例如,明朝順治九年,江南蝗旱,糧食欠收,災荒四起,數百千計的村民紛紛奔上寶華山求食。時見月律師任寶華山住持,悲愍眾生,今生受此饑馑之苦,皆因前世不信三寶,悭貪不施,於是在各施每人三文錢之前,對大眾開示:「今施予汝等每人三文錢,但每人須口中念佛,各以其中一文錢,恭敬供養僧寶,植清淨福田,令未來永離貧窮苦。」又取出寺中所有余糧,炊煮成飯,盡施災民,令得飽餐。
 
  所以,「供養悲田」不只是救濟貧困,而是要令眾生植福培福,以得解脫;其內涵不只是憐愍,而是更大的慈悲與智慧之展現。佛之弟子廣修供養,施者、受者皆能得福、得解脫;其所供養的對象,非止於貧苦之眾生(悲田),還有父母、師長(恩田),及三寶(敬田),亦普及一切眾生;在時間上,亦不止一時一世,乃是窮未來際,永無止盡。
 
  以財物資具供給眾生,只是度眾生的方便,最重要的是使眾生皆能聽聞、受持佛法,修善積福,乃至修道證果,令眾生皆得解脫,此乃佛法救度眾生的終極目標。所以,「廣修供養」不只是世間的善法,更是使貧人得富貴,使富人成賢者,使賢人成道證果的無上法寶。
 
 
 
 
普賢十大行願(十四)
三者廣修供養5──法供養(上)
於自由時報90.04.14(六)刊載
 
  《法華經》言:若能如法修行者,名為法供養。「法」,即佛菩薩所宣說之真實谛理。依法修行,能長養法身慧命,令混濁染污的煩惱心升華為清淨平和的智慧心,遠離生老病死之束縛,臻於解脫自在之境地。
 
  《涅槃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時曾為雪山童子,在雪山中修菩薩行,一日遇一羅剎鬼,口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半句偈,童子聞此殊特妙法,心大歡喜,請其說出後半偈,羅剎言:「我身此時饑乏困苦,須飲人血食人肉,方能誦此偈。」童子為聞半偈,遂允諾捨身,羅剎於是說出後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童子聞偈後,將手指咬破,用血書此四句偈語於巖石,以流傳後世,便攀至樹上往羅剎鬼之血盆大口縱身跳下,在半空中卻被人接取安置於地,定神一看,羅剎鬼恢復其真實面目,原來是釋提桓因前來勘驗童子求道之心。世尊於因地中修菩薩行,每每為求佛法而敲骨取髓,三千大千世界,無一寸地非世尊往昔為佛法、為眾生捨身棄命之處所,實為力行法供養之典范。
 
  又如唐代時,中印度般剌密谛尊者,為將國王下令禁止流傳之國寶《楞嚴經》弘傳至中國,以極細的字體,書寫此經於極細之絹布上,然後剖開胳臂,將經典藏匿於其中,待肉長好才出關,方能順利將經典帶到中國。至中國後,又再度剖開胳臂,取出經典,用乳汁化去絹布上的血漬,將經典翻譯成漢文。若沒有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為法忘軀之行持,後人亦無以得聞稀有珍貴、難遭難遇之佛法。
 
  古德雲:「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賢若不谙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因此,吾人於聞法之際,生起珍重希有之感恩心,以敬慎心聞法,不僅能與尊貴無比的佛法相應,當下之清淨心即是佛性之作用,進而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口意三業皆得清淨。如此,看經聞法之同時,也是在修「法供養」。  
 
 
 
 
普賢十大行願(十五)
三者廣修供養6──法供養(下)
於自由時報90.04.17(二)刊載
 
  佛弟子中有一周利盤特,根器極為驽鈍,出家之後,誦習經典,總是得前忘後、得後遺前,大眾皆不知如何教導如此愚笨之人。周利盤特萬念俱灰,竟生起自我了結之念,正欲自缢時,佛陀出現在前,慈悲地安慰勸谕盤特,令其為大眾掃除環境以培福,並於掃地時憶持「掃塵除垢」一偈。周利盤特聽從佛敕,依偈行持,鎮日拿著掃帚將精捨內外打掃得一塵不染。一日,見到清潔嚴淨的環境,盤特忽然契悟「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之理,頓時除盡心地塵垢,證得阿羅漢果。《法句經》雲:「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佛法平等普被眾生,無論何等根機,只要依教行持,皆能蒙受法益,如法而修行,即是法供養。
 
  不僅如法修行、弘揚佛法屬於法供養,以財物、智慧、體力建設道場、護持佛法,若能稱合於法,亦為法供養所攝。例如,昔日給孤獨長者以清淨心、歡喜心布施祇桓精捨,作為佛陀、眾僧居止、修行及弘法的場所;又如佛滅後之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造八萬四千佛塔,大興佛法;乃至今日之信施檀越,輸金捐誠,供養三寶、護法衛教,皆為法供養之實踐者。
 
  《普賢行願品》雲:「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布施供養世間資財,可得人天福報,然由於未出三界,福報享盡,猶須輪回生死;若欲永離生死,必須行法供養。但若能於供養財物之後,放下對能施者、所施人、所施物之執著,了達三輪體空之理,則稱法而行之財施,亦皆是法供養。行者發廣大菩提心,求法、聞法並且如法修行,進而發大慈悲心弘法、護法,即是真實以法供養如來,是為殊勝難得之最上供養。  
 
 
 
 
普賢十大行願(十六)
三者廣修供養7──發心貴恭敬虔誠
於自由時報90.04.19(四)刊載
 
  一般人往往認為,供養的功德大小,視所供養物資之豐厚與否而定,其實,更重要的,在於供養者的發心是否恭敬虔誠。《大丈夫論.功德品》雲:「有人等以財物施一福田,心不同故,得報有種種。」意思是說,有人以同等的財物布施同一對象,由於布施的心念不同,所得功德也有種種的差別。
 
  佛陀住世時,阿阇世王舉辦燃燈法會,於祇洹精捨四周遍燃油燈供養佛陀,燈火輝煌,人民競往觀看。有一貧女難陀見此景象,滿心歡喜,也想燃燈供佛植福田。於是將行乞所得,全部換得一錢,至油店購油。店主見了貧女,疑惑的問:「你好不容易乞得一錢,何不用它買食物充饑,買這一點點油,要做什麼?」貧女說:「燃燈供佛!」店主聽完,心生歡喜,立即給貧女加倍的油量,請她一起代為供佛。貧女取了油燈,便歡喜地前往祇洹精捨。這時,佛陀告訴阿難尊者:「有一大長者,來植無上福田,趕快開門讓他進來。」不久,貧女來到精捨,燃起手中油燈,虔誠地供養佛陀,並發大願:願一切眾生皆能悟入佛法妙義,以此燈之光明徹照十方,令幽冥眾生皆能離苦得樂。次日清晨,目連尊者檢視燈火,眾燈皆滅,惟有貧女所燃之燈,光明如故,尊者吹不滅此盞油燈,於是施展神通力來滅燈,但始終熄滅不了。此時,佛陀開示:「因為難陀供養之心,至誠懇切,所以所燃之燈,常明不滅。縱使以羅漢,乃至辟支佛的神通威力,也不能滅此燈。而且此女壽終後,由於供佛功德,二十劫中不受三惡道苦,且能轉生天上,享受天樂,最後出家修行,成就佛道,名為三曼陀優诃佛。」由此可知,以至誠恭敬心修供養,果報實在不可思議。
 
  以同等的財物布施相同的福田,由於心念不同,所得果報便有差別。若能以廣大、恭敬、虔誠、清淨之心念,廣修供養,所供養之物資即使微薄粗鄙,亦勝過以散亂心供養七寶之功德;若以淨心供養上妙七寶,功德更復增勝;若以虔恭至誠之心,發菩提心如法修行,利樂眾生,功德更是難思難議。
 
 
 
普賢十大行願(十七)
四者忏悔業障1──忏悔的意義
於自由時報90.04.21(六)刊載
 
  《壇經》雲:「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忏悔」是華梵合譯,「忏」是梵語「忏摩」的略譯,即請求他人容忍、寬恕自己所犯的罪過;「悔」為悔過,字義與「忏摩」相似,所以合譯為「忏悔」。「忏悔」,即是發露所作的舊惡,改往修來,不再造作新殃。「業障」,是眾生於身、口、意所造作的惡業,能障礙行者修行正道,故稱為「業障」。所以,「忏悔業障」就是以至誠悔過的心,發露、忏悔,乃至修種種善法,藉以轉除無始以來的惡業。
 
  佛世時,有一位阿阇世王,性情暴虐,為了奪取王位,不惜殺害父王;並聽信提婆達多的唆使,謗佛害佛,後來全身長滿毒瘡,痛苦萬分。他的御醫耆婆知道這是業障所致,非醫術能治,所以勸谏阿阇世王,唯有到佛前求哀忏悔,才能忏除罪愆。當阿阇世王於佛前至誠發露忏悔時,佛以慈心入於三昧,放大光明,遍照王身,國王頓感身心清涼,毒瘡一時間竟然痊愈了。此時,佛陀更進一步為他說法,使其了達因果及緣起性空之理,令他降伏煩惱惡心,並發起無上菩提心。從此,阿阇世王力行仁政,並成為佛門的大護法。
 
  至誠忏悔,就能消除業障,佛法雲:「病從業生,業從心生。」生病固然要看醫吃藥,但只是治標,未必能藥到病除。最要緊的,還是要知道慚愧、忏悔,反省身口意三業,去惡行善,發菩提心,護法護教,才是治病的根本之道。
 
  《大涅槃經》雲:「雖先作惡,後能發露,悔已慚愧,更不敢作。……如煙雲除,月則清明。作惡能悔,亦復如是。」人人本具的這念心猶如天上的明月,本自清明,只因一念不覺,而造作諸惡,致使惡業纏身;若能一念回光,以至誠心忏除業障,則能回復清淨的本心,如雲除月現,明月依舊清朗如昔,無有損減。忏悔業障的目的,就是要使這念心回復本來的清淨。修行學佛,須時時反省檢討,起了惡念馬上覺察、照破,以善念轉除惡念,最後連善念也不執著,契入這個境界,則無始以來的罪業,自然銷融盡淨。
 
 
 
 
普賢十大行願(十八)
四者忏悔業障2──回頭是岸
於自由時報90.04.24(二)刊載
 
  佛法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法皆唯心所造,造善、造惡,乃至成佛作祖,或受三塗苦報,都取決於當下這一念心。心如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眾生由於心起惡念而造業受報,因此,要想忏除罪愆,應當轉除造惡的心,使成為修善的心,斷惡修善,便能消業、轉業。
 
  往昔印度有一位國王,名叫月氏王,因戰爭之故,南征北討,殺人無數。一日,忽然自覺:「我造了這麼多殺人的重罪,將來必定要受地獄苦報。」因而心生怖畏,至誠忏悔,不再造作惡業,甚而發心持戒,作種種布施:造立僧房,供養眾僧飲食、醫藥、衣服等生活所需,令能安心辦道。大臣們見了,心中存疑,於是紛紛議論:「大王!您先前殺戮無道,造種種罪,現在雖然廣修福田,難道真能補救過去所造的罪業嗎?」月氏王聽了,立即命一大臣在大鼎镬中注滿水,連續燒煮七天七夜,熱水沸騰不已。王便以一指環擲於镬中,命令大臣取出指環。大臣們個個驚惶地說:「請大王賜我們死罪吧!因為要在熱镬之中取出指環,等於是宣判我們死刑啊!」國王反問:「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取出指環,而不在镬中燙死嗎?」此時,一位有智的大臣回答:「只要下止其火,上注冷水,這個方法,既不會燙傷,又可輕易取出指環。」月氏王於是告訴眾臣:「我先前作惡,猶如在熱镬上加火;如今覺悟了,因而慚愧忏悔,不再造惡,廣修善法,即可滅罪消愆,如同熄火,並在鍋中注入冷水,就能取出指環。」
 
  諺雲:「苦海茫茫,回頭是岸」,所謂「頭」就是念頭,「回頭」就是轉我們的念頭;而「彼岸」則比喻相對於黑暗苦惱的光明解脫之處。眾生在茫茫的業海中,為業所縛,受種種苦報;若能提起覺心回光反照,反省檢討往昔所造的種種惡業,轉惡念為善念,至誠的慚愧忏悔,這一念至誠的心念,即可抵銷惡業的勢力,解除惡業的系縛,進而消災免難、滅罪消愆;如此,則光明的彼岸就在眼前。
 
 
 
 
普賢十大行願(十九)
四者忏悔業障3──忏悔的功德(上)
於自由時報90.04.26(四)刊載
 
  明朝的袁了凡,年輕時遇到一位精通氣數命運的老者,為他詳加推算一生的富貴榮祿,說:「你今生仕途平平,享年五十三,可惜無子嗣。」果然,所經歷之任何事,皆不出老者之預言。因此,袁了凡益加相信榮辱生死,皆有定數,對人生一無所求。直至一日,遇雲谷禅師為他開示:「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方知命由己作,福由己求之理。一改以往消極的宿命觀,重新燃起對生命的希望。於是,在佛前至心發露往日所作眾罪,並誓行萬善,以報天地之德。由此忏悔、行善的緣故,仕途榮顯,享壽七十四,晚年還得聰慧之子,此子且考中進士。這就是以忏悔改過行善,擺脫命運的拘限,而增福延壽的典型例證。
 
  古德雲:「福禍無門,唯人自取。」造了惡,必定招感惡報,但若終日患得患失,惶惶於未來的苦報,也於事無補。若能直下承擔過失,繼而發露忏悔,斷惡修善,當這念心清淨了,心中就是光明,如此災禍自然遠離,雖不求福而福必自來。
 
  春秋時,齊國宰相晏嬰一日出門時,車夫的妻子從門縫中偷偷觀察她的丈夫,只見車夫坐在有傘蓋的馬車上,一副趾高氣昂,威風得意的模樣。車夫回家後,妻子即要求離婚。車夫問妻子是何原因,妻子說:「今日你駕車出門,我從門縫中看見:晏子雖身高不到六尺,而貴為一國之宰相,且態度謙虛,志氣深遠;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一個平凡的車夫,卻志得意滿,所以我想求去。」車夫聞言,心生慚愧、忏悔,之後處處收斂、謙讓。晏嬰覺得奇怪,就問其原委,車夫據實相告。晏嬰對他能勇於承擔自己的缺失,進而忏悔改過的精神,大為贊歎,隨即推薦他為大夫。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言:「忏悔雨寶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剛壽。」《十住毗婆沙論》也說:「於諸福德中,忏悔福德最大,除業障罪故。復次,忏悔,如如意珠,隨願皆得。」為何忏悔有如此大的福德?因為真誠的忏悔,是「忏其前愆,悔其後過」,真正體認到自己的過失,不再犯錯,進而修一切善法,如此止惡行善,又不執著能修、所修,自能消除造作惡業所形成的障礙,而回復自心的清淨。《六祖壇經》雲:「不離自性,即是福田。」當這念清淨心了,則所思、所言、所行,皆為清淨心的妙用,自然就能生出種種福德。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
四者忏悔業障4──忏悔的功德(下)
於自由時報90.04.28(六)刊載
 
  一般人聽經聞法時,若覺得有障礙,或法不入心,即是由於自己心中無明、煩惱太重所致;此時,應當至心忏悔。《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言:「忏悔能開菩提華,忏悔見佛大圓鏡,忏悔能至於寶所。」能忏悔,就能消除無明、煩惱,這念心清淨了,聽法就能深契法義,進而如法修持,圓成佛果。
 
  佛陀時,有五百比丘共住於一精捨。其中有一老比丘摩诃盧,生性愚鈍,所以修行多年,卻連一句經偈都記不得,因此常為眾人所鄙視。遇到檀信供僧時,大眾總是讓他留守精捨,做清潔灑掃的工作。一日,眾人入王宮應供,摩诃盧獨坐精捨,心中黯然地想著:「自己如此愚鈍,連半句偈都無法憶持,又常為眾人所輕賤,如此苟活有何意義!」於是取來繩子至後園大樹下,欲了結生命。此時佛陀即化作樹神,诃斥摩诃盧:「比丘!為何做此愚蠢的事!」待摩诃盧說完滿腹的辛酸與委屈後,樹神告訴摩诃盧:「過去在迦葉佛時,你曾是一位博通經律論的三藏法師,有五百弟子。可是常仗著自己博學多智而輕慢弟子,並且吝於布施法要,不好好教導弟子,因而得生生世世愚鈍的果報。現在,理當慚愧忏悔,怎麼可以反而生起輕生的念頭!」摩诃盧聽完過去生的因緣,當下心生大慚愧,立刻真誠忏悔。此時,樹神即現回佛身,放大光明,為說妙法。摩诃盧頂禮佛足,思惟妙義,便證得阿羅漢果,並以宿命通得知今日同住的五百比丘,即是自己過去生的五百弟子。佛陀告訴摩诃盧:「你現在當著衣持缽到王宮,坐在五百比丘的首位,接受供養,並為他們說法。」摩诃盧隨即到王宮應供,並坐於上座。眾比丘見到摩诃盧突然到來,皆心生不悅,深恐摩诃盧愚鈍不懂祝願的禮儀,而失眾人的顏面,因此個個焦急不已。但當國王供養摩诃盧時,只聽到摩诃盧音聲清徹,口宣妙法,在座五百比丘個個心生慚愧,忏悔以往的過失,當下以清淨心恭聽摩诃盧暢演佛法妙義,即證得阿羅漢果,國王大臣們亦證初果。
 
  所以,欲圓滿世間事業,增福延壽,或享人天果報,乃至成就出世間的菩提道果,皆不離忏悔一法。《涅槃經》雲:「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犯了過失,若能深明因果,生重怖畏,起大慚愧,並且忏悔改過,就能消除業障、增長福德、離苦得樂,乃至契悟佛法妙義,證菩提涅槃,功德實不可思議。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一)
四者忏悔業障5──忏悔的方式-事忏
於自由時報90.05.01(二)刊載
 
  佛法中,忏悔的方式很多,大體上可分為「事忏」與「理忏」。
 
  所謂「事忏」,即是指於事相上或以身體禮拜瞻敬佛菩薩聖像,口贊誦諸佛聖德,意念觀想聖容,或隨著忏文入觀、反省檢討……,以身口意三業懇切地忏悔過去及現在所造的罪業,此即為「事忏」。
 
  《佛名經》言:「夫欲禮忏,必須先敬三寶。……若能歸向者,則滅無量罪,長無量福,能令行者,離生死苦、得解脫樂。」行者欲行事忏,首先應當齋戒沐浴、潔淨自身,並以香、花、燈、燭等物供養三寶,藉此引發對三寶的敬慎之心。其次,於佛菩薩前虔誠禮拜,隨著瞻仰佛菩薩莊嚴圓滿的聖容身儀,觀想諸佛菩薩誓願拔濟眾生大慈大悲,如此藉由三寶的慈悲、清淨、光明,而激發生起殷重慚愧之心,竭誠忏悔己身過惡,誓不再造,並且請佛菩薩為自己的忏悔做證明,因此而使自己心地也得以回復清淨光明。忏悔之後,更要發大願心,學習佛菩薩的願行,令眾生皆能離苦得樂;不僅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從今以後不再毀犯眾生,更進一步願代眾生忏悔,並發願弘揚正法,廣度眾生同入菩提之路,盡未來際無有疲厭。如此念念至誠,有忏悔、有願行,就能感得三寶慈光加被,而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三國時代,吳王孫皓不信正法,經常想借機毀寺滅佛。一日,其園丁在花園掘得一尊佛像,便將佛像呈給孫皓。孫皓一時心起惡念,遂將佛像棄置於污臭之處,以糞尿淋灌佛像頭頂,並與大臣們拍手大笑,以此為樂。倏忽間,孫皓莫名其妙地全身腫脹,下體劇痛,呼天喊地,痛得在地上翻滾,群醫束手無策。太史為他占卜之後,知是犯了大神所致,孫皓於是派大臣到全國各個神廟禱告祈求,但仍然無法痊愈。此時,有一位虔信佛法的宮女向他谏言:「陛下為什麼不向佛菩薩求福呢?」孫皓即令宮女將先前亵渎的佛像,用香湯清洗之後,迎置殿上,至誠焚香禮拜,發露忏悔;並請當時的高僧康僧會入宮,為他宣說罪福之理。孫皓聆聽甘露法要之後,頓時心開意解,因而求受五戒,其惡疾竟不藥而愈!自此,孫皓痛改前非,發心修建佛寺廟宇,並恭請康僧會入宮說法,大臣們也因而開始崇信佛法。
 
  《念佛三昧寶王論》雲:「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至誠發露忏悔,就能回復清淨;這念心清淨了,就能與佛菩薩清淨的法界相感應,或得身心舒泰,或見佛菩薩聖像現前,這些都是因為心地虔敬、清淨所得的感應。《六祖壇經》雲:「能淨即釋迦」、「慈悲即是觀音」只要心存忏悔,知過能改,更發願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平等,就能滅罪消愆,處處與佛同在。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二)
四者忏悔業障6──忏悔的方式-理忏
於自由時報90.05.03(四)刊載
 
  所謂「理忏」,就是觀察業性本空的道理,了達一切罪福皆由心起,而心性本自空寂,則一切罪福之業無所依付;自心既是空寂,則業性無由而生。
 
  《華嚴經》言:「菩薩知諸業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而共積集,止住於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意思是說,業障不從外來,也不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而來,而是由眾生的顛倒、妄想心所生。這念顛倒、妄想心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沒有任何住著之處,所以這念心是空性。罪由心生,這念心既然是空,則罪業無由而生。了達這個道理,行者於忏悔之後,這念心保持了了分明,不起心、不動念,如如不動,就稱為「無生忏」,是為最究竟的忏悔。
 
  禅宗三祖僧璨大師出家之前曾患風疾,當他參禮二祖慧可禅師時,便懇求慧可禅師為他忏除罪業,以除病苦。慧可禅師對他說:「把你的『罪』拿來,我就給你忏罪。」他想了很久,回答:「想要找個『罪』出來,卻是了不可得啊!」慧可禅師立即說:「你的罪已經忏除了。」三祖豁然頓悟: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其性本空,於是罪業當下銷融盡淨。
 
  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才是最究竟的忏悔呢?所謂有善必有惡、有正必有邪、有佛必有魔,這些還是落入相對的境界,尚未達到絕對的清淨。唯有善惡雙亡,沒有取捨、沒有愛憎,這念心保持了了分明、如如不動,才是最高的中道善。禅宗言「千年暗室,一燈即破。」一燈,指的就是無生,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了了分明、如如不動的這念心,此心就像一盞明燈。當點亮了這盞燈,則無始來的黑暗,都變成光明。《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言:「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真正的忏悔,必須修般若智慧,了達罪性空寂之理,最後安住在實相般若,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回歸到心之體。當忏悔達到無生的境界,則無始以來的罪業,都能於銷融於無生亦無滅的本具自性中。
 
  《永嘉證道歌》言:「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雖然業障是緣起法,自性空寂。但是,修行若沒有功夫,仍脫離不了因果法則,造了惡,還是要受苦報。所以,要達到無生忏,要先從事忏做起,事上圓滿了,這念心就容易與理相應;然後再歸於無生的理忏,這念心不再念念追悔,善念不起、惡念不生,安住於空性。如此,就能契入《普賢行願品》中所說的「入不可思議境界」。此時,一切罪業盡皆消除,達到最究竟的忏悔。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三)
五者隨喜功德1──隨喜的意義
於自由時報90.05.05(六)刊載
 
  「隨」是隨順、不違背;「喜」是歡喜、無瞋。「隨喜功德」,就是隨著所見所聞,凡是有人做了善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歡喜的心隨順應和、稱揚贊歎。譬如有人敬順師長、慈化弟幼、待人和善、處事認真,乃至於讀誦經典、宣說正法、布施供養、持戒嚴謹、精進用功等,便點頭贊許、合掌恭敬、歡喜贊歎,進而向他學習,這些都是「隨喜功德」。
 
  一般眾生對於喜的感受,是建立於人我的分別對待之上,故有喜亦有瞋:對於自己成就的功德,便感到歡喜;但是見到別人成就善法功德,卻往往不耐他榮,因而產生嫉妒、瞋恨。輕者,於人背後說風涼話;重者,則無所不用其極地加以毀謗、破壞。
 
  《菩薩本生經》中記載:佛於過去生與阿彌陀佛是同學,世尊名為首達,阿彌陀佛名叫維先。首達年高臘長,卻不如年少智深、辯才無礙的維先,由於弟子們都想依止維先,首達因此心生嫉妒,而對弟子說:「維先年幼慧淺,不可依崇。」維先得知此事,即默然離去。首達雖然又重獲大眾的尊崇,但是因為不能降伏自心瞋恨、嫉妒煩惱,以致無法隨喜他人的善法功德,而毀謗賢者,死後墮於地獄。
 
  此外,眾生因為心中有分別對待,對於重大的善法能歡喜應和;但對於小善,卻未必能隨順歡喜。《普賢行願品》雲:「所有世間一毫之善,我皆隨喜」,就是教示我們,即使是面對任何眾生所行的一絲一毫善法,都要以平等、無瞋嫉的心,全然地隨順歡喜。
 
  隨喜功德的「喜」,是平等、歡喜、無瞋的表現。「平等」,即泯除人我及一切的分別對待;「無瞋、歡喜」,則能夠對治眾生心中的瞋恨、嫉妒。唯有泯除人我、順逆的差別對待,方能超越瞋、喜的對立,無條件地隨順歡喜,修習種種功德利益眾生。
 
  《大般涅槃經》雲:「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菩薩從初發心,皆是以清淨、平等心修一切善法,志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為目的。當菩薩見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則能得無量大歡喜。修習「隨喜功德」,能幫助我們以平等心,隨順因緣利樂一切眾生,也能藉此擴大心量,包容萬物,蕩滌心中的瞋惱與不平等,一步步趣向諸佛清淨、平等、慈悲的境界。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四)
五者隨喜功德2──隨喜的對象
於自由時報90.05.08(二)刊載
 
  「隨喜功德」是以平等無瞋的心,不分時間、空間,乃至對於一切眾生所有功德,皆以平等心隨順歡喜。《普賢行願品》說:菩薩修隨喜功德的對象,乃是普及所有十方一切法界。也就是說,上自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下至六道一切眾生,皆是菩薩勤修隨喜功德的對象。
 
  佛陀過去生修菩薩行時,曾發下誓願:「三千大千世界,無有一芥子許地,不是我捨身埋骨的地方。」世尊過去生為屍毗王時,為救一只小鴿子而自願割肉喂鷹;為雪山童子時,為求半句偈,寧捨全身等菩薩行。聲聞、緣覺行者為求解脫、斷煩惱,而矢志不移地勤修習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完成出世的因果。對於這些志求出世聖者,我們應當歡喜贊歎。若於聽聞的當下,發心歡喜稱歎、隨行效法,即是隨喜功德;倘若不但不隨喜,反而毀謗,說這不是事實,不是佛所說、所行等等,說出這些話來,就是造業。
 
  除了大小乘聖者的廣大功德值得我們稱揚贊歎,其實,一切眾生都有值得我們隨喜稱歎、學習之處。凡夫眾生雖有種種類形的不同,隨著所受業感的不同,福報亦有高低差別。然而,上自人天、下至六道一切眾生,皆有其功德、善根。如狗有忠主之義、慈烏反哺報恩、羔羊跪地吸乳等忠、孝的表現。此外,佛門四威儀偈曰:「誦經行道雁行游」,這是說明行進時,要學習空中飛行的雁群,成行成列有秩序。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一切眾生皆有值得我們學習、隨喜的特點。
 
  在這個如夢如幻的世界裡,眾生顛顛倒倒地過日子,總是看到自己的好,而看不到別人的優點;總是習於膨脹自我,而貶損他人。因此,這個世界到處充斥著不平,產生種種的煩惱與痛苦:總是行善者少,造惡者多,富貴者少,貧賤者多,因而眾生在六道中輪回,備萦萬苦。《楞嚴經》雲:「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隨喜功德是以平等、歡喜的心,隨順一切眾生行隨喜行:見一切聖賢所成就的廣大功行,能以至誠心宣揚贊歎;乃至見一切眾生做一切功德,或發一念好心,都要隨喜贊歎。如此,將習於造惡的身口意,轉為積極行善的身口意;把握每一時每一刻,與每一個眾生緣下善緣。我們的心就能轉利己為利他,我們的生命,將會越來越有意義;而我們的世界,也將越來越趨向平等、喜悅的佛國淨土。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五)
五者隨喜功德3──隨自意喜與隨他意喜
於自由時報90.05.10(四)刊載
 
 
  「隨喜功德」,就能修隨喜的人而言,包含主動的「隨自意喜」及被動的「隨他意喜」兩類。「隨自意喜」,就是自己發心,主動、積極地修善,令眾生歡喜;「隨他意喜」,則是見到他人行善,乃至起一念善心,都以同等歡喜的心,隨順成就他人的功德,肯定他人的成就,增加他人的歡喜。無論是主動的隨自意喜,或是被動的隨他意喜,其目的都是要長養自他心中的善根、福德與智慧。
 
  佛世時,釋提桓因是忉利天的天主,極為崇敬、信仰佛法。經典記載:釋提桓因過去生曾為商人,某次,在經商的旅途中,經過一座傾頹的佛寺,由於不忍見到寺院敗壞,於是發心重整寺院。當時,他的三十二位伙伴,見他如此發心,深受感動,都紛紛出錢、出力隨喜幫忙,共同修建這一座寺廟。由於共同建寺的功德,他們後世一同感得生天的福報,釋提桓因為忉利天宮的天主,其余三十二位則成為他的輔弼。
 
  釋提桓因主動發心建寺,屬於「隨自意喜」,其余的三十二位伙伴,幫助他完成這個功德,屬於「隨他意喜」,雖有主動與被動的不同,然而這念發心,同是出自內心信敬佛法、護念眾生,希求成佛的善根所起的歡喜。所以,無論隨自意喜或隨他意喜,一旦發起隨喜的心,這一念心即具有一切諸佛因地發心的善根與功德。
 
  「隨喜」之所以為「功德」,就是因為這分隨喜的發心,稱合了萬法仗因托緣、待緣而起的原理,不論是主動或被動,大眾能隨喜發心就是「功」,眾緣和合成就了善法,就是「德」。由於深契一切法是因緣和合而生,所以對人、我的分別,就越發的淡然,對於佛法的信心,就更堅定與清淨。這一分清淨的信心,即是成就菩提涅槃的種子。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六)
五者隨喜功德4──隨喜的方式
於自由時報90.05.12(六)刊載
 
 
  一般人的觀念中,布施財物是最易行,也是最普遍的隨喜方式。然而,除了錢財的布施以外,藉由其他方式,也能夠修隨喜功德。譬如:運用自身的體力,以勞動去幫助別人;在道場聽聞佛法,回到家庭、社會、工作單位,隨緣為人解說;或是以口贊歎、以手鼓掌,乃至見人行善,發起了一念歡喜、贊歎的心,這些都是修隨喜的方式。
 
  佛在世時,在祇園精捨旁,有一戶非常貧窮的人家,經常看人們到精捨供佛、齋僧,作種種布施,自己也想布施。但是,家裡一貧如洗,無法布施錢財,於是發心每天去打掃精捨。一日,有一位大富長者,得知貧者因為無錢布施,而日日至心不倦地打掃精捨,於是也發起歡喜心,布施貧者五百兩黃金,幫助他圓滿供佛齋僧的心願。
 
  貧者雖然沒有錢財,但是他運用自身的體力,打掃精捨,也能使他圓滿了布施的心願。打掃精捨,是力的隨喜;長者發歡喜心贊助他完成布施金錢、供佛齋僧的心願,則同時包含了錢財與心念的隨喜。
 
  其實,在道場中經常有這樣的人,他們也許沒有充足的錢財隨喜供養三寶,建設道場,但是也能運用其他的方式隨喜發心:或是到精捨打掃環境,或幫忙接電話,或隨喜為來到精捨的人服務,或是贊歎功德主的發心,或與人分享自己對佛法的領悟等等,藉由這些發心,擴展生活的領域,與更多的人結善緣,使他們的內心,總是充滿法的喜悅。
 
  《金剛經》雲:「一切法皆是佛法。」因為一切法都是佛法,所以不能忽視任何一個法門;因為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不能放棄任何一個眾生。行者在廣修隨喜功德的過程中,一方面攝受、度化了眾生;同時,藉由一切有為的方便法門,消弭自心的種種障礙,啟開智慧之眼,而契入眾生本具、平等的心性,了達一切法乃是因心所生。於是十方法界,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門,都成了廣修隨喜功德的菩薩行處,心量也就開展向無量無邊的法界。
 
  《華嚴經》雲:「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毗盧性海。」這是道場中,每日必發的大願。菩薩在隨喜發心,與眾生共同成就功德善法的因緣中,施者與受者互相熏陶、互相含攝,終能達成最初所發的大願:與一切眾生同登平等法界,共入諸佛清淨本具的毗盧性海。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七)
五者隨喜功德5──隨喜的功德
於自由時報90.05.15(二)刊載
 
 
  隨喜功德有隨喜功德的果報。例如富貴豪門今生享受榮華富貴,是過去修來的福報,這個福報,使那些與他有關系的人也受到好處。好比家裡的傭人、隨從等,這些人雖然自己沒有修這麼大的福報,但是由於沾了老板的光,使他們也能住住好、吃得好、穿得好。從因果的角度來看,這是由於過去隨喜修福,所以現在感這樣的果報。
 
  《百緣經》記載:佛住世時,捨衛國有一位大富須達長者,曾以黃金鋪地,建立了祇洹精捨;更以無數的錢財布施、護持三寶。然而,卻不以此為滿足。他想:我一個人修布施是一個人的功德,這分功德能使我享盡天福。但是一切眾生有苦,單以個人的福報,並不能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於是,他親自騎著白象到城裡化緣,勸化大眾隨喜功德,同他一齊隨喜修福。許多人因此心生歡喜,紛紛把自己上好的璎珞、金銀財物等,都拿出來布施。有一位貧女聽聞此事,心想:由於我前世沒有修布施,致使今生窮苦潦倒,全身上下只剩這張遮體用的毛布,我寧可把握這個良機布施,否則以後恐怕再也沒有機會了。於是回到住處,將身上僅有的毛布自窗口拋出。須達長者得知此事,非常感動,立即卸下身上的寶飾回贈給她。數日後,貧女往生成為忉利天上的天人。由於自知是過去隨喜供佛的因緣,而得此勝報。為了感恩,他以天上的香花供養佛陀及須達長者,又聽聞佛說四谛的道理,心開意解,證得須陀洹果。
 
  須達長者,由於悲愍一切眾生有苦,所以將自己布施修福的機會,分享給大眾,令一切有緣的人,只要願意發心,皆有隨喜修福的機會。貧女即是因須達長者的勸化,發心隨喜布施,而感得生天證果的果報。其實,除了貧女之外,一切發心隨喜功德的人,都分享了這一分隨喜的功德。
 
  隨喜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法華經「隨喜功德品」說:如來滅後,若有人因聽經而發菩提心,隨緣、隨處、隨力為人演說。聽聞者,又輾轉為人演說,此人所得功德,大過於以一切資具布施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六道眾生,又使他們修道證果的功德。
 
  為什麼隨喜功德有這麼大呢?因為,一個人聞法而發歡喜心,是一個人的功德。由於他的發心,隨緣、隨處、隨喜地為人演說;這些聽聞者,又繼續輾轉不斷地對與他們有緣的人演說,令聞者皆發菩提心,信樂佛道。因為眾生無盡,隨喜發心的願行亦無窮盡,所以這分隨喜的功德就如一燈傳千燈,燈燈相傳,光光相照,永遠不會斷絕。
 
  《大智度論》雲:「菩薩隨喜福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持是功德為調伏一切眾生,為淨一切眾生,為度一切眾生故起。」菩薩隨喜功德的無盡願行,乃是由於悲愍一切眾生;為調伏、淨化、救度一切眾生而起,志令一切眾生皆得出離生死苦海,回歸清淨的自心。所以修了一切功德,仍須回向無上菩提,銷歸於清淨本然的自性。因為,只有這一念清淨本然的自性,才是菩薩隨喜功德的本懷,也是究竟解脫的無上大道。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八)
六者請轉*輪1──*輪的意義
於自由時報90.05.17(四)刊載
 
  「*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的教法。「輪」具有四種意義:一、運載義,意指佛法能運載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直登佛國淨土。二、摧碾義,佛法如巨輪,能摧毀、碾碎眾生的無明、煩惱,令超凡入聖,成就出世間的道果。三、輾轉義,佛陀的教法,猶如車輪輾轉不停,能遍及一切法界。四、圓滿義,佛陀說法圓融無礙,猶如大輪,圓滿無缺。因為佛法猶如大輪,能遍及一切法界,令一切眾生去除煩惱、無明,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所以稱為「*輪」。
 
  為了順應眾生各各不同的根機,佛即宣說大、小、頓、漸等種種法門。所以「*輪」也有幾種不同的形式,輪中不同的輻數,即代表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例如六輻代表六波羅蜜,八輻代表八正道,十二輻代表十二因緣;輪中若無任何輻條,則象征頓超空有,清淨圓滿的大圓鏡智。所以,不同的*輪,代表不同的方便與智慧:聲聞、緣覺道是轉四谛、十二因緣的*輪;菩薩道是轉六波羅密的*輪。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只是為了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種煩惱,幫助眾生掃除自心的種種執著、無明,自見人人本具的佛性。因此,最終目的還是要轉實相*輪,歸向圓滿無礙的佛智──大圓鏡智。
 
  由此可知,「轉*輪」,就是宣說佛法,度化眾生的意思。例如,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鹿野苑對上、中、下不同根器的眾生,分別以不同的善巧方便說法攝化,稱為「三轉*輪」。上根的人,一聞法要,就能立刻契悟,所以佛就直接為他宣說法要,令其開悟,稱為「示相轉」。中根的人,必須經過一番勸導,才會落實修行。好比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雖然知道行善是件好事,卻始終猶豫不定,甚至沒有動力,所以對中根的人,要利用種種善巧方便,勸導他們修善斷惡,稱為「勸修轉」。至於下根的人,除了勸導之外,必須有具體的證據才能令其信服,所以佛以自身為證明,令下根的人也能生起效法之心,稱為「作證轉」。
 
  社會上有些人觀念錯誤,以為修氣功、煉氣脈就是在「轉*輪」。事實上,修氣功、煉氣脈是屬於生理上的調適,並不是轉*輪,「*輪」只是一種譬喻,而不是一種可以拿來修煉的東西。所謂「轉*輪」,即是如實無誤地宣說佛的教法,使眾生對佛法生起清淨的信心,發心依照佛的教法如實修行,轉除心中的貪瞋癡及邪見,成為悲智願行;使染污的心漸漸轉為清淨的心,契悟人人本具的佛性,就是圓滿解脫。
 
  修行人想達到究竟解脫、成就圓滿智慧,必須建立正確的知見,進而如法修行,摧破一切煩惱,這才是「轉*輪」真正的意義與目的。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九)
六者請轉*輪2──為什麼要請轉*輪
於自由時報90.05.19(六)刊載
 
 
  請轉*輪,就是勸請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乃至大善知識宣說佛法,使一切眾生都有聞法得度的因緣。
 
  《方廣大莊嚴經》記載:佛陀初成道時,在菩提樹下,以智慧遍觀世間眾生種種根機,默然思惟:自己親證之法並不是以思量分別的心所能理解,而眾生福薄根淺,智慧不明,深為無明煩惱所障蔽,對於所說之法,恐怕不但不能信受,反而容易生起輕慢、毀謗之心,於是寂然欲入涅槃。繼而又想:過去諸佛都是接受梵王勸請,才出世轉*輪!此時,娑婆世界之主螺髻梵王明白如來心意,心想:眾生長夜沒於生死之中,我應當為眾生勸請如來轉妙*輪,於是率領諸大天王前去祈請佛陀出世轉*輪。世尊受請後便入定觀察眾生根器,知道鹿野苑五比丘根機已經成熟,應先得度,於是前往波羅奈國鹿野苑度化憍陳如等五人,是為初轉*輪。此後,正法流布於世間,一切眾生,不分愚智利鈍,都因此有了得度的因緣。
 
  說法度眾生,是如來的本懷,為什麼還要等眾生請法,佛才宣說呢?因為:如果無人請法,如來自說,一般人會以為佛自吹自擂,而生輕慢、毀謗之心。其次,印度當時有些外道以為:梵天王就是造物主,而今梵天王親自向佛請法,外道的邪見自然不攻自破。再者,佛待因緣說法,眾生才會生起難遭遇想,因而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
 
  昔日禅宗二祖慧可大師,為了向達磨祖師求法,久立於少林寺,直到第二天,大雪已掩過了膝蓋,達磨祖師為了憐愍這個為法忘軀的弟子,終於啟口問道:「你久立於大雪之中,所求何事?」慧可含淚回答:「只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迷。」於是達磨祖師對他開示:「諸佛無上妙道,是經過曠劫的精勤努力,行種種難行之行,忍種種難忍之忍,方能證得。若以一般小德小智、輕心慢心,希求無上真乘,那是徒勞無功的!」由於慧可大師不惜身命地殷勤勸請,才能使禅宗法脈流傳東土,化化不絕。
 
  欲得諸佛無上智德,必須有殷重求法的心才可能與法相應,進而從中獲得法益。再者,菩薩以捨身之志勸請諸佛轉*輪,乃是代眾生勸請,因為一切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得度的時節、因緣各各不同。必須不斷地仰賴善知識住持佛法,為眾生開曉真理,使令眾生不斷地長養善根;根機成熟了,才有聞法得度的因緣。
 
  智者大師雲:「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輪。」佛陀親證宇宙人生最高的真理,因前人至誠祈請,方能流布世間,令根熟眾生聞之皆能得度。為了使一切眾生皆有得度因緣,我們也應當至誠勸請所有契悟真理的大善知識,廣宣正法,大轉*輪。唯有菩薩常請,諸佛常說,才能使*輪常轉不息;也唯有正法不斷,一切眾生才有得解脫的希望。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
六者請轉*輪3──如何轉*輪
於自由時報90.05.22(二)刊載
 
 
 「轉*輪」不只是以口輪宣說佛法,其實,佛的一切身、口、意,無時無刻不在轉*輪。譬如,佛陀隨類應機作種種示現度化眾生,是轉身輪;而佛陀的心輪,更如清澈的明鏡一般,無時不在鑒知眾生的根器,善解眾生心意,隨類度化、應機施教。智者大師於《法華玄義》中也說到:佛陀為調御眾生,先以身輪作種種示現,令度化的對象增長善根;當善根成熟、堪任受道之時,便以口輪宣說教法,令他們心開意解,成道得解脫。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記載:有一次,佛陀為了教育弟子,想要親自打掃精捨。此時,忉利天主釋提桓因,馬上帶來五百支上好的掃帚,希望藉此因緣植福田。這一天,恰巧發心打掃精捨的給孤獨長者有事無法前來,佛陀利用與弟子一同經行之時,親自拿起掃帚打掃環境。站立一旁的弟子捨利弗、目犍連等弟子們見狀,也都一同拿起掃帚來打掃。等到全部整理干淨了,佛便利用這個因緣,為弟子們開示:掃地雖然看起來是小事,確有許多功德:掃地如同打掃心地,令自、他的心清淨,將來的果報就是端正莊嚴;同時,精捨環境清淨整潔,能令護法諸天歡喜,將來也會因此獲得生天的果報。
 
  佛陀先以心輪鑒知弟子們的需要,護法釋提桓因也因此而有了植福的機會;然後再以身輪示現掃地,讓弟子們先跟著一齊打掃,身體力行,最後才以口輪開示弟子,使弟子們心開意解,因此能奉教歡喜。智者大師雲:「身業現化名神通輪,口業說法名正教輪,意業鑒機名記心輪。」修行到達最高的境界,一切行住坐臥、挑柴運米,乃至於打掃環境,無非是發自這念心的神通妙用。因此,不論是身輪的示現,或口輪宣說,皆是從佛陀清淨圓滿的心輪中流出的教法。在佛清淨圓滿的心輪中,一切法是自在、融通的,都是為了令一切眾生轉除心中的無明煩惱、離苦得樂。
 
  曾經有弟子問師父:*輪在哪裡?*輪,就在你的慈悲與智慧,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當中。一切的行住坐臥,乃至於掃地作飯、聽課教課、流通有無、為民喉舌,都是發自這念心的妙用,都是在轉*輪。這個法,就看見者、聞者能不能心領神會了。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一)
六者請轉*輪4──如何請轉*輪
於自由時報90.05.24(四)刊載
 
 
  佛法是眾生的依歸,唯有*輪常轉,方能利樂一切眾生。然而佛已入滅,我們該請誰大轉*輪?又應如何請轉*輪呢?《大智度論》說到:有五種人可以宣說佛法,即:佛、佛的弟子、仙人、諸天,以及諸佛菩薩為度眾生而化現的化人等。總之,只要是宣說佛陀正法的善知識,都是我們應當勸請的對象。
 
  《大智度論》記載:佛入滅時,一切諸天、世人以為世間明燈將滅,無不號啕大哭、憂愁怖畏。於是大家聚集起來,勸請佛的大弟子摩诃迦葉尊者:「尊貴的仁者!佛的法船將破,法城也即將傾頹!說法的人一個個追隨佛陀而去,行道的人也漸漸少了,法弱魔強,佛的法燈就要滅盡了啊!祈求尊者憐愍眾生,代眾生建立法幢,續佛慧命。」此時迦葉尊者心如大海,澄淨不動,默然接受了大眾的勸請,往須彌山敲擊犍槌告知大眾:「佛陀從三大阿僧祇劫以來,種種勤苦修行,乃是為了悲愍眾生。現在佛已入滅,諸弟子們,凡是知法、持法、誦法者,應該學習佛陀的精神,為悲愍眾生而集結佛陀的教法。」於是,在阿阇世王的護持之下,完成了第一次經典的結集。這是繼梵王勸請佛陀出世說法之後,最重要的一次請轉*輪。
 
  說法者,必須有正確的知見,方堪弘范三界。如同摩诃迦葉尊者,不但知法、識法,亦親身實踐佛法,為一切佛弟子中的表率,故能轉動大法。而勸請者亦須三業恭敬,身心稱合於法,始堪受教。否則,即使大法如雷貫耳,也難以蒙受法益。
 
  古代參學的行者,跋山涉水,踏破無數草鞋,只為求得一悟。參訪之時,禅師上堂說法,應機開示,句句直指心要;學人三業至誠,合掌伫立谛聽,忽然一言相契,頓悟自性,即獲接引。請法之人不論悟或未悟,皆能蒙沾法益,歡喜踴躍,故於聞法之後,設齋供僧,稱為「上堂齋」,此乃學人內心誠敬的表示;同時,也在清淨的福田中植下了福慧之苗。
 
  古人為了求法,不畏艱難,甚至寧以生命作為代價;然而今人不能領會求法的艱辛,以為佛法得來容易,乃至有輕法、慢法之虞。須知古德窮畢生之力親身恭踐,傾全力護法護教,方使大法輾轉流傳不辍。佛弟子應作難遭難遇想,以同樣殷勤敬重的心請轉*輪,使佛法永遠流傳世間。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二)
六者請轉*輪5──請轉*輪的功德
於自由時報90.05.26(六)刊載
 
 
  深心求法,能得無上功德。《華手經》中,佛曾作了一個譬喻,說明菩薩請轉*輪的功德難量:好比以三千大千世界的大海為坑,其中裝滿種子,有一位大力士,盡其所能將種子灑向四方。大風普吹,使每一粒種子墮入一個世界,然後將一一世界的泥砂合起來,以如此砂數的總合,仍然無法超過「請轉*輪」的功德。
 
  經雲:「深心精進,如是求法得大果報。…深心求法。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深心」就是以決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薩以此深心祈請諸佛為一切眾生轉*輪,猶如將佛法的種子植入眾生心中。眾生於聞法之後,以受持佛法之故,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降伏自心的煩惱,增長善根,養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眾對佛教徒生起敬重之心。非唯自身受持讀誦,更進一步輾轉流通:或助印經書,或建設道場,或帶朋友到精捨聽聞佛法等,令不了解佛法的人生起信心;也使已經生起信心的人,更增福慧。一人請轉*輪,等於在一切眾生分上植下了轉*輪的因緣,於是功德輾轉增勝,難以數計。
 
  *輪常轉,是佛法興盛的表征,佛法能淨化人心,增長一切眾生向善的力量,因而能為人類帶來和平,為世福帶來光明。所以,佛法興盛是一切眾生的福祉,也是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悟入佛道的希望。這一切,端賴大眾繼續推動佛法的大輪,運載眾生至圓滿無礙的解脫境界。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三)
七者請佛住世1──請佛住世的意義
於自由時報90.05.29(二)刊載
 
  請佛住世,即是恭請諸佛恆常住於世間。
 
  昔日,佛入滅前,曾經三次暗示阿難尊者:「佛已證得四神足,能住壽一劫。」然而因眾生業障深重,且阿難尊者的內心被魔所障蔽,故無法明白佛的心意,而未能及時請佛住世。三個月後,佛隨即入滅,四眾弟子頓失依怙。
 
  凡是佛弟子都希望佛能長久住世,因為佛為眾生之父,為世間所歸趣,是眾生的眼目。佛能救護一切眾生,亦為眾生的大福田,眾生於恭敬供養佛時,即可深植福慧。如奉獻祇洹精捨的須達長者,當他營建精捨時,天上的宮殿已經現出。再者,佛時時皆在開示解脫之道,眾生依法修習即得成道證果。如阿難尊者因見佛莊嚴相好而出家成道;捨利弗尊者聽聞「因緣所生法」一偈,而隨佛出家證果;外道三迦葉兄弟,因折服於佛的神通與智慧,乃率領一千個弟子依止佛陀,並證得阿羅漢果……。經典中,因親睹佛面而悟道得福者實在不勝枚舉。
 
  圭山禅師雲:「十方一切佛,若欲捨壽者,我今頭面禮,勸請令久住。」廣義而言,「請佛住世」,非僅請佛陀長久住世,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以及有修有證之諸大善知識,均應恭請其長久住世。由於眾生福德善根、聞法悟道的因緣不同,為了令不同根機的眾生皆有得度之因緣,也為了續佛慧命,所以要恭請一切大善知識長久住世,宣說正法。
 
  《四十二章經》雲:「生值佛世難」。佛的出世甚為難得,能生值佛世,是累劫福德善根所致。如今佛已入滅,雖然我們無法恭逢其盛,但若能恭敬供養三寶,護持正法亦是在請佛住世。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四)
七者請佛住世2──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上集>
於自由時報90.05.31(四)刊載
 
 
   佛陀出現世間是為了度化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也都渴望得度,既然如此,為什麼佛不永久住世,卻要示現涅槃呢?原因有二:一因眾生得度的因緣已盡,二是為了防止弟子怠惰放逸,所以佛要示現涅槃。
 
   《遺教經》中,佛陀即將入滅之時,告訴悲恸不已的弟子們:「即使佛真的住壽一劫,我們相聚的緣份也還是要滅的,世間沒有不散筵席。…… 若我久住於世,對於眾生而言,並無大益。何況,一切有緣得度的眾生,不論人間或天上,都已經得度了;而那些尚未度化的眾生,我也已經為他們種下了得度的因緣。」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了,佛便出現於世,因緣盡了,佛便示現涅槃。縱然如此,佛陀也已經留下了他的法,作為後世眾生得度的因緣。
 
   遇佛得度,必須要與佛法有緣,否則,即使佛陀現於眼前,障深垢重的人仍舊不見不聞。如同《大智度論》所記載:佛住世時,捨衛城東住著一位貧苦的老母。有一次,佛陀與阿難在城中游化,阿難見到路邊這位老母甚為可憐,便恭請佛陀去度化她。沒想到當佛陀走到老母的身旁時,她卻始終回避。佛從東邊來,她把頭轉向西邊;佛從上來,她就低下頭去;最後,佛從地而出,她竟然用手把臉遮起來,不肯見佛。由於這位老母與佛無緣,所以即使佛陀親自來到身旁,也是徒勞無益。
 
   「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眾生希望遇佛得度,必須先與佛法結緣,若無因緣,即使生值佛世,亦如城東老母一般,還是難以得度。所謂「緣熟而來、緣盡而去。」若無因緣而留住世間是無有是處的,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要示現涅槃。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五)
七者請佛住世3──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下集>
於自由時報90.06.02(六)刊載
 
 
 佛陀示現涅槃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防止弟子怠惰放逸。
 
  《法華經》中,佛說:若佛久住世間,那些善根薄弱的眾生,不但不能生起珍惜恭敬之心,反而憍慢放逸,妄想有佛可做為長久的依靠,何足畏懼!久之,便懈怠墮落,不知修行。當他們見到佛陀入滅,方才恍然大悟:原來佛終究會入滅的,應當抖薮振作,自求精進,才是修行之道;就算無法成道證果,至少也該收攝起憍慢之心。由是對佛法生起難遭遇想,渴仰佛陀的恩德、珍惜佛陀的教法,而能植下了善根,作為將來得度的因緣。
 
  經典中舉了一個譬喻:譬如一位醫父,有眾多的子女。在醫父遠游他國的期間,子女們誤食毒藥,一一悶亂倒地。當醫父歸來時,見子女受此苦惱,立即為他們搗制最好的藥草。其中未失本心的子女服下藥草後,病苦即除;其余的子女由於病氣深入而迷失本心,雖然樂見醫父歸來,卻不肯服藥。為了使他們也能服用藥草,醫父再度遠游他方,並托人帶回音訊,假說醫父已經往生,你們只要願意服下藥草,即能除病。子女聽聞此事,極度憂惱,想到如今已經無人可作依怙,於是服下醫父留下的藥草,終於痊愈,遠離了病苦。
 
  佛陀以種種方便化導眾生,目的都是為了使眾生覺悟本心。佛弟子必須自己發心依法修行,以求斷惑證真,若只是仗勢三寶的加被而不肯依法修行,終無是處。
 
  佛的色身雖已入滅,但是佛弟子若能恪遵佛陀的教誡,一心勤求精進,落實修行,即能圓滿得度的因緣。同時,在自覺覺他的菩薩道中,輾轉流布佛法,實踐佛陀的遺教,也就是實現請佛住世的願行了。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六)
七者請佛住世4──自心清淨 佛即常住
於自由時報90.06.05(二)刊載
 
  「請佛住世」的意義有事有理。事上的請佛,是祈請一切諸佛菩薩乃至十方一切大善知識常住世間,化導一切眾生;理上更要請「自性如來」住世,意即:覺性時時現前,安住於清楚明白的自性之上,才是究竟的「請佛住世」。因為佛法的目的終究在告訴我們:「心即是佛,心外無別佛。」心不染著,覺性現前即是佛;時時安住於覺性,即得生死自在。
 
  經典中,佛陀曾與殺人魔央掘魔羅有一段非常引人深思的對話。央掘魔羅受了邪師的教導,以為只要殺死一千個人,即可得道。當他殺了九百九十九人,正四處尋覓第一千個人時,佛陀為了度化這位殺人魔,即時出現在他的面前。央掘魔羅一見到佛陀,便疾奔向前追殺佛陀。但任他如何使勁都無法追趕上,佛總是隔了幾步安詳地站立在前方。最後,他忍不住向佛陀大聲喊道:「停住!停住!」沒想到佛陀卻說:「我本來就是常住,是你自己不住!」殺人魔問:「你在走,如何說是常住?」佛說:「我有定慧,常住正法之中,無住而住;而你聽邪師之言,常在造業,不住正法,所以不住。」
 
  「凡心有住,佛心無住」,佛已徹底覺悟,對於一切境界,不起迷執,不住一切生滅的境界,而以定慧安住於常住的覺心之中,所以是無住而住。凡夫的心對一切境界看不破、放不下,百般執著;有執著就是「住」,因此輪轉於生死苦海中不得出離。
 
  修行人欲「請佛住世」,這念心必須與佛心相契,常安住於正法之中;即使無法時時安住,也應深信正法,依靠正法,時時刻刻返照自心,消弭內心的迷執。只要自心清淨了,佛即常住,亦即請「自性如來」住世。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七)
八者常隨佛學1──學佛與成佛
於自由時報90.06.07(四)刊載
 
 
  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學佛的身、佛的口、佛的心,身、口、意三業均如佛一樣圓滿無礙,即能成佛。
 
  學佛的身、口、意,須在因地下功夫。佛身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行、住、坐、臥具足四威儀,眾生見之無不歡喜,這些都是因地累劫修來的果報。所以,學習佛陀修一切善,斷一切惡,行住坐臥不離四威儀: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這就是學佛的身。佛的口業清淨殊勝,過去累劫不犯口過,因而感得廣長舌相,說法時梵音微妙清遠,眾生隨類皆能得解。學佛的口,就應口業清淨,不犯兩舌、惡口、妄言、绮語,多講愛語、柔軟語,不出口傷人。佛的心沒有貪、瞋、癡,時時刻刻都在定慧當中,具大慈悲,無時不在普度眾生。所以學習佛的心,必須契悟菩提心,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發大慈悲心,自利利他,就是學佛的心。
 
  向佛學習,不是只在特定的某些時候才學,而是要「常隨佛學」。釋迦牟尼佛從因地初發心修行菩薩道: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乃至最後一生出家、成道、轉*輪、入涅槃,示現了一名凡夫經由精勤的修行,進趣莊嚴佛果的歷程。古德雲:「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發心學佛,以佛心為己心,以佛行為己行,以佛言為己言,以如佛般精進的心向佛學習,三業清淨了,一身都會充滿光明;直至三業都沒有過失,功德圓滿了,即能成就佛道。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八)
八者常隨佛學2──修行須慎擇師
於自由時報90.06.09(六)刊載
 
 
  佛陀已入滅,我們沒有因緣常伴佛側,隨佛而學。因此即應向秉持正法的大善知識學習,請其給予正確的指導,否則,自己盲修瞎練,容易走遠路;甚或錯遇邪師,更會使我們走錯路。
 
  經典記載,智慧第一的捨利弗尊者與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於未遇佛前,曾隨外道讪阇耶學道,但始終在人生的真理上無法獲得究竟的解答。於是二人互相約定,若遇明師,一定要告知對方。一日,捨利弗在路上遇到了威儀庠序的馬勝比丘,深深地被他的威儀所攝受,於是上前請教:「這位行者,見您如此莊嚴寧靜,想必您的師父一定是得道的高人。請問您的師父是誰?他說的是什麼法?」馬勝比丘回答:「我的師父所講的法如大地塵土那樣多,雖然我無法完全記得,但是他常教導我們:一切諸法乃是因緣和合所生,亦隨因緣分離而滅,其中並無永恆不變的主宰,亦無所謂的『我』及『我所』的存在。」捨利弗聽聞之後,頓時啟開了慧眼,長久以來對於真理的迷惑,終於得到了解答。他如獲至寶地把這個法告訴了目犍連,二人都認為他們終於找到了真正的老師,於是一同皈投於佛陀門下。在佛陀的善巧開導之下,目犍連七天就證得阿羅漢果,而捨利弗也在半個月之內成道。
 
  《六祖壇經》雲:「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大善知識秉承諸佛的正法眼藏,能鑒機施教,或於三言兩語之中,直指心性;或於日常行住坐臥中,透露消息。弟子親承教法,依教奉行,自然而然能啟發善根,開啟智慧。如捨利弗於未遇佛之前,無論如何努力精進,始終不能得道;然而當他遇到佛陀之時,親承佛教即能證果悟道。由此可知,修行欲有所成就,必須慎擇明師,唯有依靠大善知識的指導,才能幫助我們增益道行,直契道法。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九)
八者常隨佛學3──平實中見大悲心
於自由時報90.06.12(二)刊載
 
  經典中有許多佛陀於平實中顯現大悲的事跡,可為後世隨學的軌范。例如《增一阿含經》記載:有一次,佛陀及弟子於夏安居結束的第二天,在僧團中舉行自恣,也就是隨他人之意自己舉發所犯之過錯。當時,佛陀自己也離開師子座,敷草席地而坐,對大眾僧說:「各位,請你們說說看,我對大眾有沒有什麼過咎?身口意中有沒有什麼過患?」如此問了三次。如來雖已證得聖果,仍舊示同凡人之法,在自恣日時,任眾僧舉過,以此垂范後世。
 
  亦有一次佛陀親自巡視僧眾寮,見一位身染重病的比丘孤伶伶地躺在床上,於是問他:「為什麼你生病了,卻無人照顧呢?」病比丘回答:「我生性疏懶,沒有耐心照顧病人,現在自己生病了,便無人瞻視。」佛陀慈悲地告訴他:「沒關系,我來照顧你。」於是佛陀細心地為他清理穢物、沐浴淨身、晾洗衣物,然後再把他扶回已經換了新草的床上,蓋上一件干淨的衣,並喂他進食……。佛陀乃世出世間所最尊者,卻仍不捨勞務,事事以身作則。從佛為病比丘所做的種種,我們看到了佛的廣大悲心,這一切均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遺教經》中,佛陀曾訓勉弟子:「世間的俗人尚且以驕慢為人格的過患,何況是出家行道之人,為了追求解脫之道,而放下了一切名利,行乞自活呢!大眾應當速疾滅卻驕慢之心。」修行人無論身居何等名位,或是學得深奧的法門,都只是為了度眾生而已,若是起了有所得的心,心生驕慢,即落入生死輪回。因此,為佛弟子應學習佛陀的平實,於平實中,以大悲心廣植福慧,得無所得,自能與菩提心相應。
 
 
 
 
普賢十大行願(四十)
八者常隨佛學4──恆常與精進
於自由時報90.06.14(四)刊載
 
 
  常隨佛學的「常」,意謂恆常與精進,其中亦有超越的涵義:在時間上,超越了我們可以想象的一年、二年,或十年、二十年,是盡未來際,生生世世地常隨佛學;在精神及體力上,也意味著超越一般人身心的極限,努力不懈地修行。
 
  諸佛無量的福德與智慧,皆由不惜身命地累劫精進勤修所得。以佛陀的相好為例,每一相皆須具足百福圓滿,而如何才算是成就「一福」?經中說明:好比大千世界中,一切眾生皆眼盲,若能為其治療,使所有盲者痊愈,可稱為一福。佛陀即是以一百個小劫的時間,修成三千二百福,圓滿三十二相攝受眾生。佛陀精進匪懈的求道精神,由此可略窺一二。
 
  佛教史上,祖師大德們亦莫不是以身命為代價以求道果,續佛慧命。如慧能大師參五祖弘忍大師時,即誓願「唯求作佛」,並發心至碓坊舂米,以此苦行煉心、保任。由於慧能大師的身材瘦小,他便在腰間掛上兩顆大石以增加體重,裨便將懸著石杵的碓踏起,但也因此傷及腰、腳。五祖至碓坊探問時,慧能大師回答:「不見有身,誰言之痛。」於是得五祖贊許:「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由於慧能大師的上根利智,加上為法忘軀的修行精神,五祖因此傳其衣、法,成為禅宗六祖。 《大智度論》雲:「菩薩從初發心,作誓願:當令一切眾生得歡樂,常為一切,不自惜身命,若惜身者,於諸善法不能成辦。」修行人若缺乏難行能行的恆常精進力,則無法超越無始劫的業障和習氣,如此又怎麼能夠成辦一切善法,轉眾生業力呢?是故行菩薩道應以佛陀歷劫勤修證道的歷程為准繩,發大願行,不捨晝夜地勇猛精進,即能超越無明、業力的束縛,為眾生作大福田,利樂一切眾生。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七)
八者常隨佛學1──學佛與成佛
於自由時報90.06.07(四)刊載
 
 
  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學佛的身、佛的口、佛的心,身、口、意三業均如佛一樣圓滿無礙,即能成佛。
 
  學佛的身、口、意,須在因地下功夫。佛身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行、住、坐、臥具足四威儀,眾生見之無不歡喜,這些都是因地累劫修來的果報。所以,學習佛陀修一切善,斷一切惡,行住坐臥不離四威儀: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這就是學佛的身。佛的口業清淨殊勝,過去累劫不犯口過,因而感得廣長舌相,說法時梵音微妙清遠,眾生隨類皆能得解。學佛的口,就應口業清淨,不犯兩舌、惡口、妄言、绮語,多講愛語、柔軟語,不出口傷人。佛的心沒有貪、瞋、癡,時時刻刻都在定慧當中,具大慈悲,無時不在普度眾生。所以學習佛的心,必須契悟菩提心,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發大慈悲心,自利利他,就是學佛的心。
 
  向佛學習,不是只在特定的某些時候才學,而是要「常隨佛學」。釋迦牟尼佛從因地初發心修行菩薩道: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乃至最後一生出家、成道、轉*輪、入涅槃,示現了一名凡夫經由精勤的修行,進趣莊嚴佛果的歷程。古德雲:「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發心學佛,以佛心為己心,以佛行為己行,以佛言為己言,以如佛般精進的心向佛學習,三業清淨了,一身都會充滿光明;直至三業都沒有過失,功德圓滿了,即能成就佛道。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八)
八者常隨佛學2──修行須慎擇師
於自由時報90.06.09(六)刊載
 
 
  佛陀已入滅,我們沒有因緣常伴佛側,隨佛而學。因此即應向秉持正法的大善知識學習,請其給予正確的指導,否則,自己盲修瞎練,容易走遠路;甚或錯遇邪師,更會使我們走錯路。
 
  經典記載,智慧第一的捨利弗尊者與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於未遇佛前,曾隨外道讪阇耶學道,但始終在人生的真理上無法獲得究竟的解答。於是二人互相約定,若遇明師,一定要告知對方。一日,捨利弗在路上遇到了威儀庠序的馬勝比丘,深深地被他的威儀所攝受,於是上前請教:「這位行者,見您如此莊嚴寧靜,想必您的師父一定是得道的高人。請問您的師父是誰?他說的是什麼法?」馬勝比丘回答:「我的師父所講的法如大地塵土那樣多,雖然我無法完全記得,但是他常教導我們:一切諸法乃是因緣和合所生,亦隨因緣分離而滅,其中並無永恆不變的主宰,亦無所謂的『我』及『我所』的存在。」捨利弗聽聞之後,頓時啟開了慧眼,長久以來對於真理的迷惑,終於得到了解答。他如獲至寶地把這個法告訴了目犍連,二人都認為他們終於找到了真正的老師,於是一同皈投於佛陀門下。在佛陀的善巧開導之下,目犍連七天就證得阿羅漢果,而捨利弗也在半個月之內成道。
 
  《六祖壇經》雲:「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大善知識秉承諸佛的正法眼藏,能鑒機施教,或於三言兩語之中,直指心性;或於日常行住坐臥中,透露消息。弟子親承教法,依教奉行,自然而然能啟發善根,開啟智慧。如捨利弗於未遇佛之前,無論如何努力精進,始終不能得道;然而當他遇到佛陀之時,親承佛教即能證果悟道。由此可知,修行欲有所成就,必須慎擇明師,唯有依靠大善知識的指導,才能幫助我們增益道行,直契道法。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九)
八者常隨佛學3──平實中見大悲心
於自由時報90.06.12(二)刊載
 
  經典中有許多佛陀於平實中顯現大悲的事跡,可為後世隨學的軌范。例如《增一阿含經》記載:有一次,佛陀及弟子於夏安居結束的第二天,在僧團中舉行自恣,也就是隨他人之意自己舉發所犯之過錯。當時,佛陀自己也離開師子座,敷草席地而坐,對大眾僧說:「各位,請你們說說看,我對大眾有沒有什麼過咎?身口意中有沒有什麼過患?」如此問了三次。如來雖已證得聖果,仍舊示同凡人之法,在自恣日時,任眾僧舉過,以此垂范後世。
 
  亦有一次佛陀親自巡視僧眾寮,見一位身染重病的比丘孤伶伶地躺在床上,於是問他:「為什麼你生病了,卻無人照顧呢?」病比丘回答:「我生性疏懶,沒有耐心照顧病人,現在自己生病了,便無人瞻視。」佛陀慈悲地告訴他:「沒關系,我來照顧你。」於是佛陀細心地為他清理穢物、沐浴淨身、晾洗衣物,然後再把他扶回已經換了新草的床上,蓋上一件干淨的衣,並喂他進食……。佛陀乃世出世間所最尊者,卻仍不捨勞務,事事以身作則。從佛為病比丘所做的種種,我們看到了佛的廣大悲心,這一切均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遺教經》中,佛陀曾訓勉弟子:「世間的俗人尚且以驕慢為人格的過患,何況是出家行道之人,為了追求解脫之道,而放下了一切名利,行乞自活呢!大眾應當速疾滅卻驕慢之心。」修行人無論身居何等名位,或是學得深奧的法門,都只是為了度眾生而已,若是起了有所得的心,心生驕慢,即落入生死輪回。因此,為佛弟子應學習佛陀的平實,於平實中,以大悲心廣植福慧,得無所得,自能與菩提心相應。
 
 
 
 
普賢十大行願(四十)
八者常隨佛學4──恆常與精進
於自由時報90.06.14(四)刊載
 
 
  常隨佛學的「常」,意謂恆常與精進,其中亦有超越的涵義:在時間上,超越了我們可以想象的一年、二年,或十年、二十年,是盡未來際,生生世世地常隨佛學;在精神及體力上,也意味著超越一般人身心的極限,努力不懈地修行。
 
  諸佛無量的福德與智慧,皆由不惜身命地累劫精進勤修所得。以佛陀的相好為例,每一相皆須具足百福圓滿,而如何才算是成就「一福」?經中說明:好比大千世界中,一切眾生皆眼盲,若能為其治療,使所有盲者痊愈,可稱為一福。佛陀即是以一百個小劫的時間,修成三千二百福,圓滿三十二相攝受眾生。佛陀精進匪懈的求道精神,由此可略窺一二。
 
  佛教史上,祖師大德們亦莫不是以身命為代價以求道果,續佛慧命。如慧能大師參五祖弘忍大師時,即誓願「唯求作佛」,並發心至碓坊舂米,以此苦行煉心、保任。由於慧能大師的身材瘦小,他便在腰間掛上兩顆大石以增加體重,裨便將懸著石杵的碓踏起,但也因此傷及腰、腳。五祖至碓坊探問時,慧能大師回答:「不見有身,誰言之痛。」於是得五祖贊許:「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由於慧能大師的上根利智,加上為法忘軀的修行精神,五祖因此傳其衣、法,成為禅宗六祖。 《大智度論》雲:「菩薩從初發心,作誓願:當令一切眾生得歡樂,常為一切,不自惜身命,若惜身者,於諸善法不能成辦。」修行人若缺乏難行能行的恆常精進力,則無法超越無始劫的業障和習氣,如此又怎麼能夠成辦一切善法,轉眾生業力呢?是故行菩薩道應以佛陀歷劫勤修證道的歷程為准繩,發大願行,不捨晝夜地勇猛精進,即能超越無明、業力的束縛,為眾生作大福田,利樂一切眾生。
 
 
 
普賢十大行願(四十一)
九者恆順眾生1──眾生歡喜 諸佛歡喜
於自由時報90.06.16(六)刊載
 
  恆順眾生,意即:恆常隨順一切眾生。其中,「恆順」亦有隨緣攝受的意思,所以也可解釋為:隨緣攝受一切眾生。眾生種種善惡之行,皆不離迷心,既然如此,為何要恆順眾生?因為「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菩薩欲普度眾生,必須與眾生結善緣,若不隨順眾生,則無法化導眾生。因此,為了達到化導眾生的目的,必須先以種種方便隨緣攝受,然後深入眾生的根性,以種種法門教化,使令轉迷成悟。
 
  往昔,有一國人民性情粗暴,廣造諸惡。目犍連尊者聽聞此事便向佛提出度化他們的意願。他來到這個地方,教導人民:造惡者,將自食惡報。結果全國人民不但不順從他的教誨,反而辱罵他。後來,摩诃迦葉等五百大阿羅漢皆一一前往,也是倍受折辱,無功而返。佛陀於是遣派文殊師利菩薩前往度化。文殊菩薩並不立即為他們說法,反而隨順他們的習性,做種種利益他們的事業。結果全國人民不但不辱罵輕毀他,反而在國王面前贊歎他是前所未見的賢人、智者,並以上好的寶物供養文殊菩薩,希望菩薩為他們說法。文殊菩薩卻告訴他們:我的師父是已經證悟的佛陀,你們供養他,將會獲得無上的福慧。佛陀為他們說法時,大地振動,一切人民皆發廣大道心,獲得不退的果位。
 
  菩薩欲度眾生,須先以善巧方便隨順眾生的欲樂,如同世間為人父母者希望小孩用功讀書,先以種種獎品和言語作為鼓勵,目的是使小孩願意學習。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文殊菩薩並不單刀直入地為性情粗暴的人民說法,而是先做種種利益他們的事,結果,不用等他說法,這些人民主動來向他請法。由此可知,恆順眾生實乃菩薩度化眾生不可或缺的法門。
 
  《普賢行願品》雲:「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佛弟子尊重承事諸佛,應以佛之大悲心為己心,以佛度眾生之志為己志。古德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度化眾生,必須入於眾生之中,恆順眾生,使眾生心生歡喜,願意依於佛法修行入道,則能度化一切眾生。此即稱合於諸佛之悲心與本願,令一切諸佛歡喜。
 
 
 
 
普賢十大行願(四十二)
九者恆順眾生2──四攝法(上)
於自由時報90.06.19(二)刊載
 
 
  「恆順眾生」既有隨緣攝受眾生的意思,那麼,應如何攝受眾生呢?經論中提出四種方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合稱為「四攝法」。
 
  「布施攝」就是用布施的方法攝受眾生。無論供給財物,或是奉獻自己的身命利, 益大眾,或為眾生宣說佛法,或是幫助眾生遠離種種怖畏,皆是以布施攝令眾生起歡喜心的方法。不但佛教提倡布施,儒家也談布施,如《論語.雍也篇》中,孔子曾經告訴子貢說:「如果有人能夠廣行布施、救濟眾生,這種人不但可稱為仁者,簡直就是聖人了。」英國哲人法蘭西斯培根也說:「財富就像肥料,如果不予以布施,便失去了它的好處。」足見布施實是放諸四海皆准的善行。
 
  「愛語攝」就是遠離兩舌、惡口、妄言、绮語等口過,而以柔軟語、贊歎語、善言慰喻來鼓勵眾生。後漢龐統,每次稱贊別人的優點時,往往言過其實,有人好奇地請問他,他回答:「現在善人少,惡人多。當有人要行善、增長道業時,如果不贊歎肯定他,只怕行善的人愈來愈少。我努力贊美勸善,十人之中,至少有五人能因此獲得勉勵而繼續他們的善行,這樣不是很好嗎?」
 
  眾生都喜愛聽好聽的話,親近對他有益的人;而布施、愛語皆是順乎人心,導人向善,使人身心喜悅的行為。一般人常行布施、愛語,能改善人際關系;人人行之,則能促使社會詳和,消弭社會上暴戾之氣。因此,布施、愛語實是最普遍,也是最易行的善法。菩薩隨順眾生所好而行布施、愛語,不但能利益社會,且眾生於受益的同時,也對佛法產生好感,歡喜與佛法親近,乃至信受奉行,即可達到度化眾生的目的。
 
 
 
 
普賢十大行願(四十三)
九者恆順眾生3──四攝法(中)
於自由時報90.06.21(四)刊載
 
  「利行攝」就是行善利益眾生,使眾生因此生親愛之心,而願意接受佛法的教化。
 
  《大智度論》中記載:有一老比丘視力不佳,縫衣服時,不小心針線脫落,找了很久都無法尋獲,心中非常苦惱,於是呼喊請求幫助,佛陀知道了,立即現身前來幫助他。老比丘認出佛陀的聲音,歡欣無比地說:「佛陀,您已經圓滿成就無量的功德,為何不嫌這點小事,還來幫助我呢?」佛陀回答:「我就是因為心無疲厭,持續幫助眾生而成佛,現在雖已成佛,利益眾生的心仍然永不衰減。」老比丘感動萬分,懇請佛陀為他說法,因而啟發慧眼,同時也恢復了視力。佛陀為了度化老比丘,可以現身為他撿一根針,聖者平等視一切眾生如子,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捨小善之利行,於此表露無遺。
 
  以身口意之行利益眾生,乃是修行學佛者首先要學習的事。如居士到道場發心,或出坡作務,如擦佛像、打掃等等,或在行堂為大眾端菜飯,或禅七時擔任護七的工作,或關懷臨終的人,為他們助念……,這些都是「利行」,都是發自內心真誠的奉獻。藉由這種奉獻的精神與身體力行,一方面消弭內心悭貪、自私的習氣;另一方面,也可修得福報;同時,藉由這些利行與大眾結緣,將來當我們需要他人幫忙時,也一樣會獲得援助。出家法師們更是奉獻自己的一生,不分晝夜、不計報酬地為大眾服務。如知客法師和霭可親的為來寺參訪者介紹環境,大寮法師為大眾准備可口的齋飯,乃至住持法師說法不斷……。法師在無有疲厭的利他之行中,逐漸放下了自我的執著,長養慈悲心;同時,由於此等無私奉獻的精神,居士因而對法師生起敬愛之心,也歡喜到道場來聽經聞法,修福修慧。
 
  由此可知,藉由「利行攝」的實踐,菩薩與眾生皆能同沾法益、增益福慧,即能達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普賢十大行願(四十四)
九者恆順眾生4──四攝法(下)
於自由時報90.06.23(六)刊載
 
 
  「同事攝」即是和光同塵,隨同眾生心之所好,作眾生的善友,並以身示教予以感化、熏習。
 
  佛世時,有一個人名叫丑鬼,長得極為丑陋。他的父親是一位大富長者,因為害怕名譽受損,而把他送入深山。到了深山,飛禽走獸也都不喜歡接近他,丑鬼為此感到十分痛苦。佛陀為了度化他,於是率領一群比丘來到深山。丑鬼見到佛陀與比丘們相好莊嚴,一時自慚形穢而遠遠地避開了。此時,佛就變成一個比他還要丑陋的比丘與他相遇。丑鬼一看:居然有人比自己更丑陋!不免心中感到安慰,於是毫不自卑地與這位丑比丘為友。有一天,丑比丘在林中打坐,入定之時,竟然越來越漂亮。丑鬼覺得很奇怪,丑比丘於是告訴他:「我每次入定時,就觀想佛陀及那一群比丘的相好圓滿,也許就是這個原因,使我的相貌變得好看起來。」丑鬼聽了便效法他,靜坐觀想佛陀的相好及比丘的威儀,結果,相貌真的變得越來越莊嚴!當他終於發現:原來這位丑比丘是佛陀所變現的,於是隨佛出家修行,不久證得道果。
 
  所謂「物以類聚」,眾生總是有同樣的業緣才會聚在一起,「同事攝」就是利用這種原理與眾生建立關系。如丑鬼因為對自己的容貌感到自卑,見到佛陀及大眾僧就遠遠的避開,若不化作比他還丑的人,則無法與他建立友誼,且更難以度化他了。
 
  弘揚佛法必須要有方便,「四攝法」即是為了眾生各種不同的需求而施設方便法門。菩薩沒有方便無法度化眾生;若不度眾生,則無法圓滿菩提佛果。菩薩觀眾生苦而發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平等視一切眾生,乃至運用善巧方便,行四攝法攝受一切眾生。因此,大悲心即如同水一般,能滋養菩提苗,終有一天,它會開出燦爛的菩提之花,成就諸佛圓滿的智慧之果。
 
 
 
普賢十大行願(四十五)
十者普皆回向1──普皆回向的意義
於自由時報90.06.28(四)刊載
 
  「普皆回向」是普賢十大願中最後一大行願,也是前九個行願的總結,統攝其所修之功德。「回」是回轉,「向」是歸向,為了去除自心的悭貪,達到無私無我的境界,也為了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所以發心回轉自己所修的功德,普遍施予一切眾生,就是「普皆回向」的意義。
 
  一般人做了功德容易執為己有,以為一旦將功德布施出去,自己就失去功德。其實,因果不昧,修了善行必然會有善的功德果報。所以,一旦發心將所積聚的福德善根回向某一特定對象,或以大慈悲心、無盡的願行,平等布施一切眾生,不僅自己所修的功德不失,且依所回向的對象愈廣,則能令自己的功德更加增勝。
 
  如《地藏經》中,佛陀告訴地藏菩薩:未來若有人修補塔寺、塑佛形像,或裝理經典,即使是纖毫之善,「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但如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若有回向自己所修功德,或勸他人布施供養者,「更能回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釋梵轉輪之報。」
 
  回向既有如此大的利益,應如何行之?一般佛法共修的行門中,如聽經聞法、禮佛拜忏、誦經、朝山、禅坐等,於法會圓滿時,都一定會至誠唱誦回向偈:「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道。」或「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隨著這些回向文,以自己所修功德回向他人,並發願與眾生共成佛道。日常生活中,所有一切善行亦可回向父母師長身體健康、業障蠲除,兄弟姐妹事業順利、一切無礙,子女晚輩平安如意,法界冤親永離惡道,乃至回向成就無上菩提等等,即是「回向行」。普皆回向之行願不僅是為了自我求解脫,更希望一切眾生皆得解脫,如此心量廣, 大無私,即能達到平等與慈悲的境界。
 
 
 
 
普賢十大行願(四十六)
十者普皆回向2──回向的方法
於自由時報90.06.30(六)刊載
 
 
  功德是自己修的,為什麼能夠因為回向,而令他人得到功德,且自己亦不失功德?其實眾生的法界是相感召的,就如同山谷間的回音,因為回蕩共鳴而得以遠聞。又如同點火把,可以將火焰一傳十,十傳百,自己的光明卻無任何減損。回向也是如此的,就好似火光一般,能夠光光相照,功德再增功德。
 
  明了了普皆回向的殊勝之後,接著便須從因地之萬行努力實踐,以契入如來的果德。就好象世人在賺了錢之後,總不忘回饋社會,利益更多的人群,將有限的個人福報轉為無限的功德法財。在佛法中,回向的方法,大致上可分為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三種。
 
  「回自向他」即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法界一切眾生。亦即從最初的禮敬諸佛、稱贊如來,乃至恆順眾生等功德全部回向大眾。大勢至菩薩於過去修菩薩行時,曾聽佛說:唯有修行辦道方能回報父母恩。於是菩薩虔誠地將父母的遺骨以瓶子盛裝起來,頂在頭上,然後時時將修行的功德回向父母。由於菩薩的精進,終於成就道果。一日,瓶子裡的遺骨竟然化為一片光明!這就是因為功德回向而令受者獲益的不可思議感應。
 
  其次,「回事向理」即是將所修的各種事相上功德,如莊嚴道場、認供佛像、打齋供僧等,回向不生不滅的真如法界理體。也就是無論修了多少功德,這一念心始終不增不減,無得無失,所有功德盡銷歸清淨本然之心性。「回因向果」即是在因上努力修一切功德,於此功德不取不捨,並以因地的回向行酬報菩提佛果,令自身及眾生皆得共成佛道。
 
  人的一生不過數十寒暑,有的人一生中只為自己的前途奮斗,從不為周遭親友著想;有的人歡喜為他人服務,卻執著世間的福報善法,到最後均只是黃土一抔。因此,若能將自私自利的心轉為慈悲平等無執的心,將所作的一切善法,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即能超越生命的局限,使真生命無窮無盡。
 
 
 
普賢十大行願(四十七)
總結
於自由時報90.07.03(二)刊載
 
普賢十大願乃是行持菩薩道的標竿,
中台山更將其奉為每日清晨的定課,
因為誦持、禮拜此十大行願有殊勝之功德,
能內調心性,外利眾生。
 
 
 
  普賢十大願乃是行持菩薩道的標竿,中台山更將其奉為每日清晨的定課,因為誦持、禮拜此十大行願有殊勝之功德,能內調心性,外利眾生。
 
  第一禮敬諸佛,能降伏慢心,長養虔誠恭敬心;第二稱贊如來,能增長自他對三寶的歡喜心;第三廣修供養,能對治悭貪不捨的心,現在利益他人,將來自己得福;第四忏悔業障則是消除往昔所造諸惡業;第五隨喜功德,能對治嫉妒、不喜他榮的習氣,轉而肯定他人行善的功德;第六請轉*輪及第七請佛住世,是勸請佛、法、僧常住世間,指導眾生離苦得樂之道;第八常隨佛學與第九恆順眾生,說明佛弟子應修學大乘佛法,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第十普皆回向則是將如上所修功德以無私無我的心,回向法界眾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真如石琦禅師雲:「把手牽君行不得,為人自肯乃方親。」此十大行願一一皆是易行之法,只要發心,任何人都能做得到,隨時、隨處皆可修福修慧。做到一分,在心地上即有一分的實證,獲得一分的福慧;做到十分就有十分的實證,獲得十分的福慧;一直到「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地去做,即是普賢菩薩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這一切均不離當下這一念真誠的發心、對佛法的信心,以及平等、無私的慈悲心,和清淨的菩提心。依著這些心念努力實踐,定能消除自己的業障,增長福慧,而且將來必能圓滿清淨莊嚴的佛果菩提,以無量的福慧供養無量的眾生,令眾生皆得自證真實圓滿的心性,獲得究竟清淨的解脫。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