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原始佛法之定位(吳老擇)


 2024/11/27    熱度:72    下載DOC文檔    

原始佛法之定位
 
吳老擇
 
 
〈編按〉吳老擇老師因法務繁忙,難以安排時間接受本刊訪問,本文系吳老師就編輯室提出的四個問題作書面的答復。吳老師1930年出生於台灣雲林,1955年靈隱佛學院畢業,1964年駒澤大學佛教學科畢業,1967年大阪大學碩士、博士修畢,1972年任大正大學講師,現任:漢譯南傳大藏經主編。原始佛法的范疇    這裡的范疇應是指佛陀所說佛弟子流傳下來的佛法。部份的大乘佛教及中國禅宗,認為佛陀之奧妙心法是直傳給摩诃迦葉,故有涅槃會上拈花微笑之故事,這是以法統權威來潤飾自宗的優越和獨善。在根本佛法的立場看,即無研討的價值,所以這方面可以置之不談。西洋的學者和日本學者對佛法之全體的發展過程,以佛陀在世四十九或四十五年所說之佛法稱為根本佛教或謂根本佛法,佛陀滅度後至阿育王時代,佛教未分裂為部派以前稱為原始佛教,到第二結集分為上座、大眾之根本二部以後至大乘佛教未興起以前即稱為部派佛教。但在部派中因離佛世漸遠,對教理見解有的固執異說及對「佛陀觀」起了神格化的見解,即漸漸趨向於理論、文學、哲學的大乘佛教。佛陀四十五年的說法,沒有文字之記錄,依靠佛弟子的口口相傳,到部派佛教各傳自崇的部份,而後用文字記錄起來即成為四阿含,此中最古老的就是南傳的相應部和北傳的雜阿含,相應部和雜阿含中亦有不少新層部份,要有相當修養才能知道其內容。我們可以從阿含中去推考佛陀的根本思想和精神,而得到佛法的真法味,真得此法味,即可說是「得不退轉」,在佛法中得到轉凡入聖之確定的信心。
 
 
中晚期之佛法與原始佛法的差別與沖突
 
    佛法之發展過程,便是佛教的思想史,在印度部份,即冠上印度二字即謂「印度佛教思想史」。關於此方面,日本有不少名著,但台灣(包括大陸)只有印順導師的「印度佛教思想史」一書。中國人向來只偏重於某部份的修行,對於佛教全部之思想發展過程,去追究其發展現象和發展真質,是極少人願意做的。所以雖對佛法之修行或信仰,如果以原始佛教為標准,給予一一的勘對,就會發現有天地之差,甚至原為佛陀所反對所戒禁的信仰行為,後來卻成為佛教之有力的教派。所以自部派佛教以後注重流行而大展方便道,即不能不使佛法漸漸失去原本之特質,到了晚期的佛教,唯穿佛教之外衣,其內容完全是印度之民間信仰和印度教的作為。在佛陀的時代禁止為人念咒治病等,到了晚期的佛教,即大顯真言
 
密法,以為這樣才是真正的開悟,真正的救濟。
 
 
 
    部派佛教對原始佛教之教理和信仰,已經起了變化而各守其所信,初期或中期之大乘亦是在此變化中發展出來的,舉起反小乘之旗式,就知道其變化的程度。大言真俗不二,不即不離,後來越講融合不即不離,即越成為濁水而無絲毫的醍醐味了。
 
 
 
怎樣認識原始佛法
 
    中國向來皆是提倡大乘佛教,一般不管是看或聽,都習慣於大乘之教義,要把這些觀念轉為客觀化就相當困難,講到佛法,誰都會提出天台智者大師之五時八教,言阿含是方便教不究竟,所以對原始佛教就發生冷淡之心,就永遠不得佛法之真義。所以要認識原始佛教,必須從上面所提之觀念淨化或排平後,才能進一步去認識原始佛教。
 
    要認識原始佛教,一定要讀阿含經,阿含是最講修行的經典。不會有玄而又玄的理論,或不著邊際的理想主義,是實實在在腳踏實地地去觀察自己的生理化學過程及精神化學過程存在的自我是怎麼一回事。並體會人生是什麼(苦的集合體)有人念阿含經說沒有什麼味道,因為阿含經,尤其雜阿含中沒有文學構造,亦沒有哲學理論之味,所以就不會感到興趣,如言緣起法:我們目前所聽所看的一切現象,皆是依於因、緣而生起的所以是無常,生起現象之事物的因緣,亦是無常的,依無常之因、緣而生起的現象怎麼會有常,有清淨之真常呢?一般的真理、哲學或中國哲學中的「道」
 
,皆說是變化中有不變的就是真實或真理。以這種方式要來理解原始佛教,那是緣木求魚,當然不會生起興趣的。阿含經之目的,在於追求煩惱苦之因,如何淨化煩惱遠離苦因,不是在追究變化中之不變的真理,後來真常思想,即完全走入哲學真理,或「道」的觀念裡去,所以有人說它「非佛法」就是這個理由。
 
 
 
如何修行
 
    如何修行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回來台北以後,時常聽一些年青人說修行要緊,但看現在所謂修行,不是戒律中所規定,亦不是經典中所指定之釋子沙門及釋迦沙門之優婆塞、優婆夷所尊奉的修行行為。往往是中國人之賞善罰惡,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勸善因果式的修行,講難聽一點,是類同於三姑六婆式之信仰的修行方式,怎麼能與原始佛教所指定的修行方法相對比?那持咒、念佛、坐禅或誦經、拜忏,不是佛教的修行嗎?佛教徒或佛弟子之修行應當以佛陀所教導的經律為標准。佛教未傳入中國,中國人已經有豐富的隱遁思想和厭世觀,及方士、術算、采藥、練丹、脫殼飛升之仙家修練方法等。但佛教尤其是原始佛教之修行是不可脫離群眾的,閉門造車的山林隱居之修行,在原始經典中是找不到的。在阿含經中及律典中都有佛陀修行之經驗談的記載。在這方面,多數人皆采取佛陀在苦行林時代的苦身修法,以為若無六年的苦行,是不會有佛陀迦耶之菩提樹下的開悟的,這是對佛陀最大的誤會,甚至偏重於四禅八定的修練亦是佛陀所揚棄的,不然佛陀為什麼不作阿羅羅迦羅和郁陀迦的門徒,而言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是非我所求?
 
    佛教在印度,對出家和在家的修行要求是不同的。出家不得儲蓄財產、妻子等之五欲法,只有三衣一缽,游行乞食以修梵行,在家修行即無此要求,現代人大談修行之境界,雖無妻子之家屬愛,但五欲中能斷我欲,即可知其修行的標准,亦可知道其身、口、意清淨到什麼程度,在家出家之修行,唯在身、口、意之清淨的程度差別而已。雖言開悟證果,對於財物、聲譽等還是無所不欲,如後期的大乘要在爽快中得解脫,空想即心即佛,或即身即佛,而使佛教歸於滅亡,有志於修行的佛弟子是不能不反省的。關於修身行和修心行的不同,請參考南傳中部經典「聖求經」、「薩遮迦小經」、「薩遮迦大經」等。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