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解析八正道(宋澤萊)


 2024/11/28    熱度:86    下載DOC文檔    

解析八正道
 
宋澤萊
 
1.為什麼要了解八正道?
 
  對於一個有宗教素養的人而言,當他面對著芸芸眾生的時候,最快樂的事莫過於告訴大家:「我是一個修道者!」的確,這是凡是有深刻宗教體驗的人都深刻感到的,「修道者」三個字具有一種神跡般的力量,當我們在眾人面前自稱是「修道者」時,那裡頭含有多重的意義,也許是在那刻裡,我們自感到自己不是眾生之中的「迷失者」,也許是自感到自己正朝著真、善、美的道路前進,也許是自感到自己了解自身的缺點比別人多,也許是‥‥,總之這是一個神奇的名詞,它一下子使我們回到了自己的心中,使人為之清醒而愉快起來。對於基督教徒而言是這樣,對於佛教徒也是這樣,對於其它的教徒相信也是這樣。
 
  然而,「修道」之「道」這個字,並不是各種宗教都是一樣的。每一個宗教對於他們所要的「道」都有一套明晰定義,因為這是他們所要追求的終極目的。只要這個「道」字被更改了,則該宗教必然被更改向一個完全不同的目的地而去,各個宗教皆是如此。因此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對佛教的「道」字就不能不仔細了解了。
 
  道,梵語稱做Marga,巴利語稱做magga,音譯作末伽。也即是「至目的地之通路」之意。這條通路是古代聖賢所走過的,留有指標,故也叫「道跡」。那麼佛教徒的「道」「道跡」是什麼呢?無疑的那就是「八正道」  只有深刻地掌握了八正道,那才是掌握了佛教到達目的地的道路,只有明了了八正道的實質所指內涵,那才是認明了佛教聖賢所留下的指標。
 
 
 
2.為什麼要了解阿含經中的八正道?
 
  既是如此,那麼是否任何書籍所述的人正道都是佛徒所應捧讀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原來自佛陀創教以來,自今佛教已歷兩千五百年左右。這麼漫長的光陰中,佛教至少歷經了根本佛教(B.C.530--486)、原始佛教(B.C.485--251)、部派佛教(B.C.251--41)、大小乘佛教(二世紀迄今)各個時期(1),教義歷經大大小小的更動,到了今日,已經或多或少有了不一樣。當中尤其以今日中、曰、韓的佛教對教義之竄改已至面目全非的地步,此八正道亦已淪喪到無人能解的地步,譬如今天君臨於台灣地區的中國佛教派的大師一一星雲法師、印順法師,即對八正道中的「正見」任意加以解說(2),其任意之態度使人不禁感歎搖頭,正是說明了八正道之不彰已是一般現象。因此我們必須本著學術研究,接受知識之指引,再溯根源,努力去查證佛陀最根本(始初)的教說,看看在最早期時,佛陀如何為八正道下定義,庶幾乎我們才不至於被末法的理論所淹沒,而找到了正確渡航的舟楫。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及阿含經這部最早期的聖典。
 
阿含,梵語agama,巴利語同。又譯阿笈摩、阿伽摩等。意指「傳承而來之教說」,或指「傳承佛陀教法的聖典」之意。agama原義是「來」的意思。
 
    在最早期,佛陀尚活著或去世後不久時,佛陀的弟子及信徒往往把佛陀的教訓用簡單的詩文及散文方式,以口相傳方式記誦下來(當時還沒有形諸於文字)(3)。他們的記誦內容經過公開的多次審訂,最後成為共通的、固定的內容。吾人就稱之為阿含經。
 
    阿含經的審訂大約有四次,第一次是佛陀入滅後的第一個夏季,由五百個阿羅漢聚會在王捨城外的七葉巖,以大迦葉為首席,阿難負責經的誦出,優婆離負責律的誦出,經過大家公開確認而成。第二次是佛入滅後一百年,七百個比丘聚會往毘捨離城,以耶捨為首席,這次以律藏為主。第三次是佛陀入滅後二三六年左右,就是阿育王的時代,在華氏城,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完成了三藏教法。第四次是佛入滅後四百年左右,就是迦膩色迦王時代,以脅尊者、世友為上首,結集了論藏。這四次結集,使三藏粲然備矣,人藏經宣告誕生,而以阿含經藏為最多佛陀的真實話語。此阿含經流傳至今,最早以巴利語而流傳於南方,稍後亦以焚語形諸文字,流傳於北方又被譯成漢語。南方巴利語共計五部(4),北方被漢語保存下來的只有四部(5),當中尤其以南傳的「相應部阿含」 (相當於北傳的雜阿含)更是一切阿含的核心經文。
 
    所謂「相應」 (亦即「雜」此一字),是Samyukta / Samyutta的翻譯,是「次第相間」的意思,就是把各種同類別的佛說(譬如八正道同一類,四聖谛又是同一類)收集在一起排列起來,編輯而成。近代學者在「瑜珈論攝事分」這篇古論裡發現,五阿含(或四阿含)是以相應阿含(即雜阿含)編輯最早,後來再編成「長」「中」「增一」等等其它阿含的(6)。
 
因此要了解最始初,最接近佛陀生時的言教就一定要找「相應阿含」 (即雜阿含)
 
  因此,若不想了解八正道便罷,若想了解呢,那一走得把相應阿含(即雜阿含)有關八正道的經文都研讀一遍才好。
 
 
 
3.八正道的內容有那些?
 
  八正道在雜阿含裡共有四十九則的經文。
 
由簡單的列舉八正道名目到詳細的定義,由如何修習八正道到達成解脫,皆有很完備的敘述,實是一大寶藏。
 
  首先,若要了解其內容。我們就得先把握七六○ (七四八)這則經文,筆者竊自以為,如果把這則經文予以完全地詳解,那麼八正道的內容就完全掌握住了。
 
  因此我們要列出這段經文(以白話翻譯為准),再來解說。
 
  七六○ (七四八)
 
  我聽了有這麼一段往事:
 
  有一次,佛陀住持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告訴諸位比丘說:「就像太陽即將出來之前,有了黎明時的那種光輝(明相初光)。這就是比丘即將渡盡苦海,渡過苦海邊岸前的征兆,那就是指『正見』的獲得。這個正見會引生正志、正話、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當最後的正定被引生出來獲得正確的感受時,聖弟子的心正確地解脫了貪欲、瞋瞋恚、愚癡的系綁,如是得到了心解脫。聖弟子終得以獲得正確的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陀說完了這段經文,諸位比丘聽了佛所說的話,心生歡喜,樂意奉行。
 
  解析如下:
 
  「我聽了有這麼一段往事」,這是每則佛經前都有的文字。如前所述,佛經的集結方式是一種公開審訂之法,由阿難做宣頌,大伙兒追認才保留下來的。「我」表示阿難的意思,他親自聽到了這麼一段話或往事。
 
  「有一次,佛陀住持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是表明這段話或往事發生的地點,凡是佛經亦皆附帶有宣說之地,以表示這是在某地發生的,是可以查證的,不是憑空而發生的  「當時,世尊告訴諸位比丘說」。這是指出這段話是當眾宣說的,在雜阿含裡,我們發現,有些佛經是佛陀為一個單獨的學人宣說而被其它人所悉的,有些是為兩人或數人排解疑難的,有些是在眾人面前所做的宣說。當中尤以後者最堪注意,除了可信之外,就是這些在大眾面前的宣說較乏因材施教的成份,大抵都是共同的准則,具有適合多人或眾人的成份在內,也可說是適合於所有人的。
 
  「就像太陽即將出來之前,有了黎明時的那種光輝(明相初光)。這就是比丘即將渡盡苦海,渡過苦海邊岸前的征兆,那就是指『正見』的獲得。」這段話是用來陳述正見被獲得的那種情形。太陽是指「明」的世界之完全現前。而在太陽尚未跳出東方的地平線之前的曙光狀態就是指獲得「正見」的那種充滿希望的明晰狀況。「明」之一字在佛教是極其重要的,佛教的緣起十二支(無明→行→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明確地指出人的痛苦來自於無明(7),一旦明的世界被完全展現出來,人的痛苦就完全被斷除了。那麼什麼叫做「明」呢?在七六二(七五○)這一則裡,指出「明」的人「對於善、不善法能了知,對於有罪、無罪,該親近、不該親近,劣法、勝法,穢污、干淨,不可分別的、可分別的,緣起的、非緣起的種種法都能清楚了知。」又指出「能清楚了知就是正見」。由此可知「明」與「正見」是同一質地的東西,就像明晃晃的太陽光和曙光是屬於同一吻,只是有燦然明亮與天明微亮之別罷了。這是指擁有正見的人,他對於佛法就會有洞見性的明白,就在正見剎那現前時,他很快地區別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來,一是合於佛教戒律(書法、無罪、干淨)與不合佛教戒律(不書法、有罪、穢污)的區分,一是合於佛理(撈法、可分別的、緣起的、該親近)與不合佛理(劣法、不可分別的、非緣起的、不該親近的)的區分。該修行者從此不再含混籠統。另外,該正見會使人自生信心、信念,對於生存的此一世間有一種肯定,在七九六(七八四)這則經文裡說:「什麼叫做正見呢?那就是肯定有布施之行、有佛的言教、有齋戒、有善行、有惡行、有善報、有惡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繁衍、有阿羅漢存在於此世,阿羅漢將自知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也就因為有了這種清楚的了知和堅決的肯定,修行者就即將渡盡苦海的邊岸。
 
  「這個正見會引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這段話是表示正見為八正道之首,靠著正見的現起,於是其它七正道都被引生出來了,正見在八正道扮演了領導的角色。那麼什麼是其它七個聖道的具體。
 
內涵呢?在七九六(七八四)這則經文裡說:
 
「什麼叫做正志呢?那就是出離貪欲、沒有瞋心、沒有害人心。什麼叫做正語呢?那就是離去妄語、兩舌、惡口、绮語這四種惡習。什麼叫做正業呢?那就是離棄殺、盜、YIN三惡行。
 
什麼叫做正命呢?那就是按正當的手段去謀求衣、食、臥具和醫約,不可使用不正當之手段去謀取。什麼叫做正方便呢?那就是有積極心、求進步,有種種方法出離苦惱,勤勉向上,能恆久不退失。什麼叫做正念呢?那就是隨時隨地的念頭都不是虛的、妄的(指念頭隨時安放在身、受、心、法上做觀察)。什麼叫做正
 
定呢?那就是住心一處,使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專一。」由此我們就知道,八正道可以用身、口、意三行來做歸類。正見、正志、正念、正定是屬於心行,正業、正命、正方便屬於身行,正話是屬於口行。總結來看,八正道就是在行為上做一種惡行的剔除工作,叫做「離、棄邪行」,使行為變成唯一的善,充滿了實踐力,並不只是單純的知識或文字上的了解而已。
 
  「當最後正定被引生出來獲得正確的感受時,聖弟子的心正確地解脫了貪欲、瞋恚、愚癡的系綁,如是得到了心解脫。聖弟子終得以獲得正確的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段話是指明了八正道之最後一個正道現前是「正定」,當正定現前時就獲心解脫。為什麼「正定」之現前這麼重要呢?在前面我們已知正定的意義就是心不亂、三昧、專一‥…等等,人只要如此就不被引誘,在雜阿含裡「正定」被稱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為什麼這四種禅境被說是正定呢?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指這四種禅定是在欲界之上,是以離欲性質而存在的,它不是局部離欲,而是整盤地脫離了欲界的羁絆(8),此有助於解脫的達成,對解脫的幫助是很巨大的(此中並不是說四禅定境就是解脫境界,也不是說解脫者一定要有四禅定的能力(9)。那麼到底什麼才是解脫呢?那就是這段經文所說的「解脫了欲貪、瞋恚、愚癡的系綁」,也就是指修行者斷除了貪、瞋、癡三毒,在活著的世間現前得到了解脫。在雜阿含裡,
 
我們可以查閱到四堅果位(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的獲得是以貪、瞋、癡的斷除多少來決定的(10),當貪、瞋、癡被整個斷除干淨不再有一絲一毫的干擾時,該修行者即證阿羅漢果。他立即獲得所謂的「正確的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也即是該修行者立即心知肚明(完完全全的清醒地自己覺察到),他達到了這種修養。「我生已盡」,這句話是指自遙遠不知歲月有多久以來,我不停輪回,但就在這一刻裡我知道此生是最後一生了,此一生正是百千世輪回的終止符號,為無窮生命譜下了終止符。「梵行已立」,也就是說完全合於八正道的清淨行為被建立起來,不再崩壞。「所作已作」,就是說一切該盡的人間義務、職責都盡完了,與人不再相互虧欠。「自知不受後有」是指不會在將來存在於大道裡去再生。此乃八正道被實踐開來,最後所獲取的正果。
 
  「佛陀說完了這段經文,諸位比丘聽了佛所說的話,心生歡喜,樂意奉行。」這是本經的結語,也是每一則佛說經文之後共同的結語,表示對佛陀言教的尊重。
 
4.如何修習八正道?
 
  既然八正道是這麼地重要,這麼地明晰,那麼做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究竟該如何去實踐八正道呢?妳是否也有信心說自己正在修行八正道,也就是說你能擔保自己的確是一個貨真價實的佛教修道者嗎?
 
  我們翻查一下雜阿含約有關四聖谛經文(或者不必翻查也該知道),佛教的修行程序和總綱就苦→集→滅→道(11)。也就是說佛教徒一定要先了解自己本身(或眾生)的痛苦本質,然後去追查苦因(集),也就是了解痛苦之來源離不開十二支緣起法(謂之集谛),而後斷除十二支緣起名目,使苦因消滅(謂之澈入滅谛),再出滅谛中現出滅苦的實際行為,那就是人正道(謂之現出八正道),終而達成解脫。因此按照佛教修行過程來看,在獲得八正道之前是有苦、集、滅的預備修行動作的。此預備動作在目前修行四念處的佛徒身上相當普遍的被發現(12),也是極合四聖谛之修行次第的。但是在單獨的雜阿含八正道這四十九則經文裡,它的重點不在強調八正道前的預備修行過程。它略掉了苦、集、滅的修行過程,直指八正道之修行法,它專指一種克制式的修習,和儒家的「克己復禮」的方法很接近,實際上是由克制下手,把邪見邪行硬性排除或消滅,轉向正見正行實踐,方法十分直接可靠,這些經文並提及修行八正道必須選擇善良的修行伴侶,堪稱苦口婆心,諄諄善誘。這四十九則經文怎麼說呢?
 
 (1)經文指出八正道是可以修習的:在七八二(七七○)這則經文裡說:「假若正見是不可修的話,那麼我終將不說該修習正見。正因為正見是可以修習的,我才說比丘應該修習正見。‥…相同的,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也是一樣。」這是指出八正道不是不可修的,也不是憑空得來的。
 
  (2)修行八正道必須喜歡法,不違背於法:在七九九(七八七)這則經文指出:「行向邪道的人就會違於法,不喜歡法;行向正道的人就會喜歡法,不違背於法。」無疑的,「法」就是指善的、干淨的、緣起的法。一旦違背了這些法,那就不是實踐八正道了。
 
 (3)修行八正道必須履行戒律:在八○三(七九一)這則經文裡指出:「什麼是正道呢?那就是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無貪、無恚。正見。」當中的正見依其內容來看即是「不癡」,也就是「明」。所以說若修行八正道不禁絕違反十聖戒的行為也不能說在行八正道的。
 
  (4)修行八正道如逆水而上;在八○五(七九三)這一則裡說:「什麼是溯著生死之流,脫離生死輪回之海的修持法呢?那就是正見‥‥乃至於正定。」逆流而上當然是辛苦,付出的力量是很大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不努力則恐怕還會退失呢!
 
  由這些看來,修行八正道似乎是沒有取巧的可能,修行者除了要預防被邪法引誘外,尤待付出時間、心力在正法上面。此真的讓人覺得和儒家的「克己、修身」是同樣的方法,唯在克制、離棄一法耳。
 
5.世間八正道與出世間八正道
 
  在雜阿含這四十九則八正道的經文,堪為我們投下一瞥注目眼光的是八正道被分成了兩種,一種是世間的,一種的出世間的。在七九七(七八五)這一則裡說:「所謂的正見(其余七正道皆同)有二種,有一種是世俗的正見,是有漏、有取的,可以使人性善的道路前進。有一種是出世間的正見,是無漏的、無取的,可以使人正確滅盡痛苦、超離苦的邊岸。」考其內容,世間與出世間八正道的名目內容大部份皆同,不同的是出世間八正道包括能思考四聖谛內容,在雜阿含裡指出能整體了解四聖谛內容的除了須陀洹以上的聖者是不能做到的(13)。因此我們說八正道之奉行是通於聖者與凡人的,凡是佛教徒行八正道,就會得到受益。只是聖者修八正道是為了解脫,而凡人修八正道是向善。
 
6.一切佛法的旨歸
 
  總之,人正道就是一切修行人最後的匯歸所,在雜阿含的四聖谛裡,指明道谛之現起乃在苦、集、滅之後;古代一切有部亦遵奉十六現觀之道現觀部份,以為必待道谛被實踐時才入修道位(14),可見八正道內容的深奧及地位之崇高。今之學人學佛獨標滅谛,大談一切空義,懸為第一義谛,殊不知皆是半途自劃、迷失羔羊。佛法之最後乃是人正道之完全實踐,使人格臻於完美,使生活身、口、意無缺點,做一個利人又利己的修行者,決非懸虛或神秘之境。吾人必須起而糾彈目前學佛者之空疏之弊。此行動之起點無疑的是精研八正道並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時時作他人之模范,終至改變現況。倘若如此,則此時八正道經文再流傳,實當務之急也。
 
[批注]
 
(1)有關「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之時間分割,學者之間意見頗不同。茲舉大要(1)印順法師、赤沼智等人主張:根本佛教以佛陀一代四十九年(或四十五年)之教化活動為期。原始佛教以佛陀入滅至部派對立為止。部派佛教以大眾與上座部之分裂之後為准。(2)宇井伯壽主張:佛陀及其直傳弟子(即佛陀入滅後三十年)之時代為根本佛教。阿育王即位列教團分裂成上座部、大眾部為止是原始佛教。(3)西義雄:根本佛教指原始佛教資料之最古層中之世尊教法,原始佛教則指佛弟子及佛陀入滅至根本分裂以前。本文之分期同(1)。
 
(見佛光大辭典P.2062,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版,佛光出版社。)
 
0星雲法師在其出版的演講集(三)說:「牢時持念阿彌陀佛就是佛教徒的正確知見。」印順法師在其著作中觀論頌講記「懸論」說:「(阿含經)八正道的正見(正觀),就是這裡的中觀(指龍樹八不)」。皆是信口開河,很違反一般佛學辭典及阿
 
含經對八正道的釋義。
 
0佛教學者呂澄說:「釋迦宣揚其說,前後達四十五年‥‥他(還)允許弟子們用地方方言進行學習,宣揚時應該有一定的表達形式。按照當時的習慣是口傳,憑著記憶互相授受,采用喝頌形式是最合適的了。」 (見呂渤著印度佛學思想概論P.P.16
 
"17,七十一年七月一日出版,天華出版吐。)
 
(4)巴利語五部阿含又叫五尼柯耶(Pabcanikaya)Dighanikaya與漢譯長阿含相當。(2)Majjimanikaya與漢譯中阿含相當。(3)Samyuttanikaya與漢譯雜阿含相當。(4)Avguttanikaya與漢譯增一阿含相當。(5)Khuddakanikaya。
 
(5)漢譯四部阿含是長阿含(後秦佛陀耶捨,竺佛念共譯)計二十卷;中阿含(東晉僧伽提婆譯),共六十卷;雜阿含(宋求那跋陀羅譯),共五十卷;增一阿含(東晉僧伽提婆譯),共五十卷。
 
(6)見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雜阿含經P.2379,七十二年八月初版。
 
(7)在雜阿含三二六(三九六)經裡世尊普告訴諸位比丘說:什麼是緣起法基本定義呢?那就是此有故彼有(因為有這個,所以才有那個),此起故彼起(這個生起了,所以才有那個生起),也就是說因為有無明丁有行為……,終至於有了這個純粹由大琶所聚合而成的人生、人間;這就是緘起法的基本定義。(白話翻譯見宋澤萊著《初背叛的佛陀》P.179,七八年九月出版,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
 
(8)四禅定的初禅叫做「離生喜樂」 (離去欲界生出喜樂感受),是脫離欲界之上而存在的。依次而上三禅、三禮、四禅皆是離開欲界,此四種禅定就是色界定。此四種禅定之美妙況味記載於中阿含的念處經,相當詳細。(念處經的白話譯文見宋澤萊著「拯救佛陀」P.27,七九年七月,派色出版社。
 
(9)雜阿含記載有一位少年比丘須深曹問眾多的阿羅漢是否他們擁有四種禅定不證果。阿羅漢們皆否認他們有四禅經驗才證解脫(見雜阿含三四六(三四七)經,佛光山大藏經阿含藏雜阿含P.600,七十二年八月初版)
 
(10)在雜阿含九二○ (九二八)這則經文中指出斯陀含果是三種系縛(身見、戒取、疑)已斷已知,貪瞋癡轉薄者之謂。阿那含果是指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皆斷除干淨的人,阿羅漢當然是連廁都斷除干淨了。(此經文之白話翻譯見宋澤萊著「被背版的佛陀」P.206-207,七八年九月,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出版。)
 
(11)雜阿含四三五(四三六)指出:「以四階道升於殿堂,要由初階,然後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階‥﹒若言『於苦聖谛無間等已,然後次第於苦集聖谛、苦滅聖誦、苦滅道跡聖谛無間等』者,應作是說。」 (見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雜阿含經P.P.702--703,七十二年八月初版。)
 
(12)目前按苦、集、滅、道過程來安排佛教修習課程者有「台灣新雨佛教文化中心」及「台灣根本佛教中心」。皆是近一、二年新興教派。
 
(13)在雜阿含三九三(三九三)經中,世尊說:「又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谛‥‥如是當知、如是當兒無間等。」 (見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雜阿含經P.661,七十二年八月初版。)(14)一切有部以十五小道類智忍為見道位,叫須陀洹向,十六心道類智才入於修道位,叫須陀洹果。 (見佛光大辭典P.P.3000~3001,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版,佛光出版社。)
 
(1991.6.《新雨月刊》第46期)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