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上人佛書著作-頓悟法語
浩浩蕩蕩三藏十二部聖典,法義深之無底,廣之無際,讓人有望洋興歎之感!但一代如來聖教有權教與實教,可廣說可深說,可略說可細說,粗言細語無非概歸第一義。
衲悠悠度日已十余寒署,一無所得,得亦得不住,干脆放下不得,這麼不得,是何等自在!隨順諸法空性,這是何等快活啊!如此隨緣度日,三寶米糧卻吃掉堆積如山。
『頓悟法語』此書之輯成,乃匯集如來聖典,歷代祖師,高僧大德之頓悟法語,及個人學佛心得匯編所成。衲弘揚佛法於寶島南北,諸如各縣市文化中心、各縣市政府大禮堂、國父紀念館、中華電視台弘法、大專佛學社、各佛寺、監獄、學校、都市與鄉村,無不引用『頓悟法語』之奧義,以深入淺出而演講正法,令上中下根機之善信大德,普聞甘露法雨,因而正見如來頓悟甚深法義,導歸無上菩提為宗趣。
『頓悟法語』精深法義,處處引發見性為要,佛法之堂奧,層出不窮,可令人深入聖境,亦可令人智慧之花朵朵開,更可令人心靜如水一般,高潮層層迭起,看過『頓悟法語』,有無盡深思之感,一生中的疑惑在此書能一一流露表征無遺,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書乃頓教法門,當下即心即佛,即佛即心,離心無佛,離佛無心,心佛不二。學佛之人,捨心求佛,轉增甚遠,窮劫不得佛道,何以故?心即佛,佛即心也。願諸大善信,十方大德,有此法緣,共游法海,共證頓悟法語,同登無上佛道。
終日騎年不見牛, 昧了自家忘了牛; 千裡追尋覓不得, 忽爾覺知我騎牛。
饑來吃飯困來眠, 行住坐臥了無痕; 心空境寂開正眼, 相逢原是本來人。
六根門頭一真人, 朝朝暮暮伴隨君; 可惜諸君不相識, 害得永劫受苦輪。
對境無心了凡塵, 無心猶非真修行, 無住生心修六度, 方為如來接棒人。
搬柴運水非別物, 穿衣吃飯亦是他; 來來去去不著相, 法王出世更無差。
一缽千家飯, 孤身萬裡游; 唯傳第一義, 其樂自優優。
回光返照自觀自, 歷歷分別原來是; 識得自家大寶藏, 從斯受用無窮盡。
清清淨淨一靈光, 剎剎塵塵不覆藏; 萬萬千千都是覺, 多多少少弗思量; 明明白白無生死, 去去來來不斷常;
是是非非如昨夢, 真真實實快承當。
一念清淨絕千古, 十界依正無纖塵, 識得此念是何物, 世間忽然少一人。
一念著迷外境, 處處生著是有情; 一念心通實相, 法法皆空即如來。
一念分別被雲遮, 聖凡本來共一家; 隨順眾緣不掛礙, 涅槃生死等空花。
大道從來不言物, 何有十界依正名; 只為眾生被業系, 四聖六凡油然生。
有是如幻有, 空是畢竟空; 空有俱不著, 入大光明藏。
見色不為色塵染, 聞聲當知誰聞聲; 如能認出是何物, 成聖成凡盡無言。
人人有個真面目, 須離知解與見聞; 掃卻情執入真際, 當於言下悟己靈; 從此不落凡塵位, 振臂一吼絕古今。
手把青秧?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一念不覺遠家鄉, 狂心歇處見娘面; 菩提涅槃非外得, 溪聲山色悉皆然。
法性湛然本空寂, 無明俄興聖凡別; 因戒生定啟智慧, 斷除煩惱成正覺。
學佛猶如學登山, 後步總比前步艱; 只要繼續向上走, 終有一日達頂顛。
五蘊山中藏真人, 六根門頭放光明; 日夜相處不相識, 迷失主人甚可憐。
我心感我佛, 我佛即應我; 感應非先後, 生佛同一體。
般若深妙慧, 通達萬法空; 佛魔有何別, 只在心疑中。
未曾離一念, 光透照十方; 萬法皆一如, 佛魔有何妨。
布施莫著相, 著相則無功; 能作三空想, 福德遍虛空。
諸佛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 若心行處滅, 是真如法門。
諸佛出世大因緣, 開示眾生佛知見; 方便施機有二三, 會實悟入不二門。
雲月自明暗, 山川無古今; 念到亡言處, 休論佛與心。
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 知見無見, 斯即涅槃。
海裡無風良不起, 一念不生即是真。
諸法究竟不可得, 無有遺余畢竟空。
流俗知見不可入道, 我慢習氣不可入道。
無相布施真布施, 離相持戒真持戒; 我法二執淨盡時, 轉凡成聖進佛階。
三學戒定慧, 戒學為第一; 無戒修佛法, 定慧何由生。
罪業報生二惡趣, 福業報生人及欲界天, 不動業報生色界無色界天。
一切業障海, 皆從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實相; 重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性體本寂, 智用獨照, 寂照無二。
外離相為禅, 內不亂為定。
禅定三種類︰
一、 世間禅。
二、 出世間禅。
三、 出世間上上禅。
禅是超越時空的世界。
禅是無住、 無念、無相的世界。
禅是無執著的世界。
禅是不生不滅的世界。
禅是無對立的世界。
禅是不垢不淨的世界。
諸法空故我心空, 我心空故諸法同; 諸法我心無別體, 祇生而今一念中。
建立水月道場, 修習空華萬行; 降伏鏡像魔軍, 大作夢中佛事。
此靈覺性, 無始以來,與虛空同壽, 未曾生未曾滅,未曾有未曾無, 未曾穢未曾淨,未曾喧未曾寂, 未曾少未曾老,無方所無內外, 無數量無形相,無色緣無音聲, 不可覓不可求,不可以智識解, 不可以言語取,不可以景物會, 不可以功用到。 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大涅槃性。
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 不出法性三昧,常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吃飯, 言談祇對,六根運用,一切施為, 盡是法性, 不解返源,隨名逐相,迷情妄起, 造種種業, 若一能念返照,全體聖心。
見佛聞法, 皆是自心分別, 不起見者, 是名見佛。
明明無悟法, 悟法卻迷人, 長伸兩腳睡, 無偽亦無真。
佛與眾生無別, 但眾生多習氣, 佛祖清淨無垢耳。
佛法在日用處, 行住坐臥處, 吃茶吃飯處, 言語相問處, 所作所為處, 舉心動念卻又不是。
扪空追響, 勞汝心神; 夢覺覺非, 竟有何事!
佛法真俗圓融,互不為礙; 清淨性中雖無動搖, 而不壞方便應用及興慈運悲, 如是與運之處即全清淨之性。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學者恆沙無一悟, 過在尋他舌頭路, 欲得忘形泯蹤跡, 努力殷勤空裡步。
出家人心不附物, 是真修行, 勞生惜死, 哀悲何益!
眾生不異佛, 佛不異眾生; 迷自心故作眾生, 悟自心故作佛。
身口意清淨佛出世, 身口意不清淨佛滅度。
爾要與佛祖不別, 但莫外求; 爾一念心上清淨光, 是爾屋裡法身。
聞無聞有非關聞性, 未來不生何曾有滅, 有聲之時是塵自生, 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 而上聞性不隨聲生不隨聲滅, 悟此聞性則免聲塵之所轉, 當知聞無生滅, 聞無來去-觀音身根圓通。
無念即無男,無念即無女, 無念即無障,無念即無礙, 無念即無生,無念即無死, 正無念之時, 無念不自,即是截生死源。
諸人十二時中不要錯用心好, 頭上是天,腳下是地, 朝明夕晦,水綠山青, 物象分明?古?今, 若恁麼承當去,早是無事起, 那更言中求玄,句裡尋妙, 正是埋沒自,不如歸堂吃茶去。
若起精進心, 是妄非精進; 但能心不妄, 精進無有涯。
識取自心本來是佛, 不屬漸次, 不假修持, 體自如如, 萬德圓滿。
但盡凡心, 莫求聖解。
不如一念緣起無生, 超彼權學三乘。
心本是佛, 妄起為生, 一念妄心不生, 何為不得名佛。
若起真正觀照, 一念即至佛地。
諸般迷人, 猶如飯籮邊坐餓死人, 臨河渴死漢。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何為污染? 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 皆是污染。
若欲直會其道, 平常心是道, 何謂平常心? 無造作,無是非, 無取捨,無斷常,無凡聖。
妄想無性,念念相續, 利根眾生一念回光返照, 當下即見本體, 即見本體, 聖凡情盡,靈光獨耀, 八風不動,诤論都息, 一切功德法爾具足。
佛性超絕聖凡、因果、善惡、不假造作, 無修無證,迷時不失悟時不得, 佛與眾生僅在現前一念之別, 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得悟與凡夫頓悟無增無減。
不心外求法, 內離能見之妄心, 外離所見之妄相, 根塵回脫, 徹見本來面目。
歌哭兩忘心自淨, 單單一句古彌陀。
妄想能消滅, 安身處處同。
但得胸中憎愛盡, 不學參禅亦工夫。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詣菩提場趨寂滅殿, 登圓通路入解脫門。
大丈夫只手撥開生死路, 奇男子雙眉皺裂利名關。
心性本自有之, 非因造作而得, 猶如金剛不壞, 一切諸法如影如響, 無有實者。
常了一切空, 無一法當情, 是諸佛用心處。
破除煩惱重增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
光明寂照?河沙, 凡聖含靈共我家。
雖行於空, 而植眾德本; 雖行無相, 而度諸眾生; 雖行無起, 而起一切善行。
但莫瞞心, 心自靈聖。
道源不遠, 性海非遙, 但向已求, 莫從他覓, 覓即不得, 得亦不真。
菩薩觀世間, 妄想業所起; 妄想無邊故, 世間亦無量。
求佛之人不作方便, 頓了心源,明見佛性, 即心是佛,非妄非真故。
眾生妄分別, 有佛有世界; 若了真法性, 無佛無世界。
一切行無常, 生者皆有苦; 五陰空無相, 無有我我所。
有心外法, 輪回生死; 覺知一心, 生死永棄。
心神向寂, 無色無形, ?之不見, 聽之無聲, 似暗非暗, 如明不明, 捨之不滅, 取之無生。
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 無住心體靈知不昧, 性相寂然包含德用, 赅攝內外能深能廣, 非空非有,不生不滅,無始無終。 求之而不得,棄之而不離。
法身空寂靈知神用自在, 性含萬德體絕百非。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念中, 萬境俱寂靈光獨耀, 祖佛尚不可得, 何來世間貪愛之心!
如來聖教只明如今鑒覺自性。
心在何處? 汝問我的即是汝心,我答汝即是我心。 我若無心,因何解答汝! 汝若無心,因何解問我, 問我即汝心。 從無始劫來, 乃至施為運動,一切時處, 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自己靈覺之性, 性即是佛, 非凡聖所測。
見本性為禅, 若不見本性, 即非禅也。
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 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 菩薩與佛, 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 非有非無心,名為中道。
但見一切人時, 不見人之是非過患, 即是自性不動, 雖動亦靜也。
動而永寂, 眾生即佛; 寂而反動, 佛即眾生。
動靜一如, 並非理悟, 應須證得, 超越動靜, 即名聖者。
返本還源便到家, 亦無玄妙可稱誇。 湛然一片真如性, 迷失皆因一念差。
佛真法身, 猶如虛空, 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
從無住本, 立一切法。
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無相故。 不可以心得,心無相故。 不可以性得,性即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 不可以佛更得佛; 不可以無相更得無相; 不可以空更得空; 不可以道更得道。 本無所得,無得亦不可得, 畢竟無法可得故。
菩薩不捨生死而入涅槃, 因為生死性與涅槃性不二故。
青山幾度變黃山, 浮世紛紛非總千; 眼裡有塵三界窄, 心頭無事一床寬。
忽然忘心境時, 大地山河透脫機, 法王法身全顯現, 時人相對不相知。
色即無色,名為達色; 有即無有,名為達有; 生即無生,名為達生; 法即無法,名為達法。
非即無非,而不取無非, 名為通達佛道。 心即無心, 名為通達心道。
我即無我,不執著無我; 生即無生,不執著無生, 名為通達佛道。
眾生本具佛性, 如水與冰,沒有水就沒有冰, 眾生之外沒有佛, 眾生不知佛在近處而遠求, 如在水中卻叫渴。
不發凡夫心, 不發二乘菩薩心, 不發佛心, 不發一切心, 是名真發心。
凡夫見第一義谛當作世谛, 聖人見世谛當作第一義谛, 迷悟有別故。
心無異相名為真如。 心不可改名為法性。 心無所屬名為解脫。 心性無礙名為菩提。 心性寂滅名為涅槃。
迷時人逐法, 悟時法逐人; 悟時識攝色, 迷時色攝識。
如來證涅槃, 永斷於生死, 滅盡一切煩惱, 度脫生死苦海。
堂堂大道,赫赫分明, 人人本具,個個圓成, 只因一念差,現出萬般形。
菩薩了悟人法二空, 心無取捨, 能知聖凡一等, 空色一般, 善惡一體。
佛與眾生本無異相, 只因迷悟有別, 逐有殊塗。
見性之人, 十二時中, 凡遇順逆境界, 心即安然, 不隨萬境所轉。
心隨萬境轉, 轉處實能幽, 隨流認得性, 無喜復無憂。
如來所說法, 悉從於無住, 我從無住處, 是處禮如來。
布施不住於相, 若不著相捨施, 其福德量無虛空, 非思量可及。
法身晝夜無得失, 身在海中休覓水, 日行山嶺莫尋山, 頭上安頭轉增迷。
佛即是性, 離性無別佛。
有念無覺,凡人境界; 有念有覺,賢人境界; 無念有覺,聖人境界。
佛與眾生,唯止一心,更無差別, 此心無始以來, 無形無相,不曾生不曾滅, 當下便是,動念即乖, 猶如虛空,無有邊際。
唯此一心即是佛, 佛與眾生更無別異, 但是眾生著相外求, 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 窮極盡形,終無所得, 不知息念妄慮, 佛自現前。
此心即是佛,佛性即是眾生性,性無二別; 為眾生時,此心不滅; 為諸佛時,此心不添,本自具足, 若不決定信此是佛, 縱使累劫修行,終不成道。
造惡造善,皆是著相; 著相造惡,枉受輪回; 著相造善,枉受勞苦, 都總不如便自認取本心, 心外無法,此心即是法, 法外無心,將心無心, 心卻成有, 一切在我默契而已。
終日忙忙, 那事無妨, 不求解脫, 不樂天堂, 但能一念歸無念, 高步毗盧頂上行。
若人欲識佛境界, 當淨其意如虛空。
人未出生死愛河, 須假佛法, 方得度脫, 若已登岸, 法尚應捨。
法本不有,莫作無見; 法本不無,莫作有見; 謂無即成斷滅, 謂有即成邪見。
正人說邪法, 邪法悉歸正; 邪人說正法, 正法悉皆邪。
寶滿三千及大千, 福緣應不離人天; 若知福德元無性, 買得風光不用錢。
三千七寶雖多, 用盡還歸生滅; 四句經文雖少, 悟之直至菩提。
如來所說佛者令人覺, 所說法者令人悟, 若不覺不悟, 取外佛外法者, 即非佛法也。
菩薩於諸佛法, 都無染著,亦不捨離, 見如不見,聞如不聞, 心境空寂,自然清淨。
佛法非法,能縱能奪, 有放有收,有生有殺, 眉間常放白毫光, 癡人猶待問菩薩。
去煩惱者菩提之根本。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 蓮花生於淤泥濁水中, 煩惱即菩提, 亦復如是。
證成聖果, 無煩惱可斷, 無貪瞋癡可離, 情無逆順, 境智俱亡, 豈有得果之心。
我心俱空,無得道念, 若於道有得,於法有名, 是凡夫之行。
須菩提住虛空地, 若有眾生嫌我立者, 我當終日端坐不起; 嫌我坐者, 我當終日立不移處, 一念不生, 諸法無诤。
蚌腹隱明珠, 石中藏碧玉, 有麝自然香, 何用當風立, 活計看來恰似無, 應用頭頭皆具足。
若人心境清淨, 是佛國淨土‧ 心境濁亂, 是魔國穢土也。
欲得淨土但淨其心,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入海算沙徒費力, 區區未免走埃塵, 爭如運出家中寶, 枯木生花別是春。
法哉法身, 火不能燒,水不能溺, 風不能飄,刀不能劈, 軟似兜羅,硬似鐵壁, 天上人間, 古今不識。
自性清淨, 雖終日言,猶為無言; 雖終日說,猶為無說。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纔動被雲遮。
你有我亦有, 君無我亦無, 有無俱不立, 相對嘴盧都。
信心清淨者,信本來心, 無法可得,不起妄念, 心常空寂,湛然清淨。
遠觀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猶在, 人來鳥不驚, 頭頭皆顯露, 物物體元平, 如何言不會, 只為太分別。
若人心常空寂, 湛然清淨, 不著諸相, 住無所住心, 了得無所得法, 是為第一希有。
心本無形, 因塵有相, 塵滅心滅, 真心湛然。
凡夫不肯空心, 恐落於空, 不知自心本空, 大空大有,不空不有。
愚人除事不除心, 智者除心不除事。
菩薩心如虛空, 一切俱捨, 所作福德,皆不貪著, 然後隨力應物, 能所皆忘, 是為大捨。
朝游南獄, 暮往天台, 追之不及, 忽然自來, 獨行獨坐無拘系, 得寬懷處且寬懷。
世間萬事不如常, 又不驚人又久長, 如常恰似秋風至, 無意涼人人自涼。
自心是佛, 此心即是佛心; 心外無別佛, 佛外無別心。
華嚴經雲: 若不信自心是佛, 無有是處。
佛即心兮心即佛, 心佛從來皆妄物, 若知無佛復無心, 始是真如法身佛。
佛佛佛佛沒模樣, 一顆圓光含萬像, 無體之體即真體, 無相之相即實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 不動不靜不來往,
無異無同無有無, 難取難捨難指望, 內外圓明到處通。
除卻凡情聖境, 心外更別無佛。
與君同步又同鄉, 起坐相從歲月長, 渴飲饑餐常對面, 不須回首更思量。
妙明覺性, 贊不及,毀不及, 若了一,萬事畢, 無欠無余若太虛, 為君題作波羅蜜。
真性中本來蕩然空空, 一法不立, 一塵不染著。
佛即是法, 法即是僧, 僧即是佛, 三即一,一即三, 正等無異。
真如本體, 照而常寂, 寂而常照, 寂照不二, 諸佛普現。
心常清淨, 不染世緣, 是為莊嚴佛土。
請君仰面看虛空, 廓落無邊不見蹤, 若解轉身些子力, 頭頭物物總相逢。
若有少法可得, 亦是著相, 窮劫不得見性。
上至諸佛,下至蝼蟻, 皆有佛性, 無所分別。
休去歇去, 古廟香爐去, 枯木寒灰去, 一念萬年去, 如人死人去, 若能如此用, 心安有不成道乎。
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 做起鎮相隨,語默同居止, 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 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
眾生自性自度, 迷來悟度,邪來正度, 從言諸佛言句, 但為指出路頭, 須是自行自履,豈由他人! 所以道, 實無眾生如來度者。
見佛先見心,得見佛而忘心, 不忘心為心所惑,終不得佛。 心佛本一體, 只言迷悟有別, 悟者佛亦心,心亦佛, 佛心本不異。
離心無佛, 離佛無心; 猶如離水無冰, 離冰無水。
除此心外, 終無別佛可得, 離此心外覓菩提涅槃, 無有是處。
佛是自心作得, 因何離此心外覓佛, 前佛後佛只言其心, 心即是佛, 佛即是心, 心外無佛, 佛外無心。
不覺不知自心是佛, 若知自心是佛, 不應心外覓佛, 佛不度佛, 將心覓佛不識佛, 亦不得將佛禮佛, 不得將心念佛; 若欲覓佛,須是見性, 見性即是佛。
眾生性即是佛性, 性無二別, 性外無佛, 佛即是性, 除此性外, 無佛可得, 佛外無性可得。
佛性非色非心, 非有非無, 非因果法, 纖塵不染, 一法不立, 至性中人。
眾生應知,佛性本自有之, 迦葉尊者只是悟得本性, 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 性即同諸佛心, 前佛後佛只傳此心, 除此心外, 無佛可得。
本性寂空, 莫取一切相, 即合聖意; 離一切相, 即名諸佛。
清淨覺性, 應機接物,揚眉瞬目,運手動足, 皆是自己靈覺之性,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 佛即是道,道即是禅, 禅之一字,非凡聖所測; 見本性為禅,不見本性非禅也。
聖體本來清淨,無有雜穢, 所有言說,皆是聖人從心起用, 用體本來空,言名猶不及, 十二部經憑何得及!
道本圓成,不用修證, 道非聲色,微妙難見,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若見本性, 十二部經總是閒文字, 千經萬論只是明心, 言下契會。
至理絕言,教是語詞, 實不是道,道本無言, 因言顯道,道顯遺言; 言若不遣,因言障道。
終日去來而未曾去來, 終日見而未曾見, 終日笑而未曾笑, 終日聞而未曾聞, 終日知而未曾知, 終日喜而未曾喜, 終日行而未曾行, 終日住而未曾住。
法身涅槃中,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見聞覺知,本自圓寂。
心心心難可尋, 寬時?法界,窄也不容針, 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 只這心,這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 心生便是罪生時。
夫道者, 以寂滅為體, 修者以離相為宗。 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三毒貪瞋癡是, 返貪瞋癡為戒定慧, 即名超三界, 然貪瞋癡亦無實相, 但據眾生而言, 若能返照, 了了見貪瞋癡性即是佛性, 貪瞋癡外更無別有佛性, 若如是正知,諸佛授記。
諸佛從本來, 常處於三毒, 長養於白法, 而成於世尊。
出離生死名出家, 不受後有名得道, 不生妄語名涅槃, 不處無明為大智慧, 無煩惱處名般涅槃。
迷時有此岸, 悟時到彼岸; 彼岸是正覺處, 諸佛處。
不見煩惱異於涅槃, 是名平等,何以故? 煩惱與涅槃, 同是一性空故。
二乘人妄斷煩惱, 妄入涅槃,有斷有入, 尚未見性,為涅槃所滯, 菩薩知煩惱性空, 即不離空, 故常在涅槃。
見如如之性, 一切時中, 一切處; 無非諸佛大禅定。
心無去來,即入大涅槃。
一念心生即入三界, 一念心滅即出三界, 是知三界生滅, 萬法有無, 皆由一心。
若內不起心, 則外不生境, 心境俱淨, 作此解時, 乃名正見。
若解時法逐人,若不解時人逐法; 若法逐於人,則非法成法; 若人逐於法,則法成非法; 若人逐於法,則法皆妄; 若法逐於人,則法皆真。
聖人亦不將心求法,亦不將法求心, 亦不將心求心,亦不將法求法, 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 心法兩寂, 性體常照耀。
眾生心生則佛法滅, 眾生心滅則佛法生, 心生則真法滅,心滅則真法生, 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屬, 是名得道人。
修道人不心外求道,知心是道, 若得心時無心可得, 若得道時無道可得, 若言將心求道得者, 皆名邪見; 迷時有佛有法, 悟時無佛無法, 何以故? 悟即是佛法。
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 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 菩薩觀察妄想, 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國。 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 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 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 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
煩惱若盡,佛從心出。
離心是離執著之心, 離心焉可有佛可成乎! 心即佛也。
不起諸見如來見, 無名可名真佛名。
欲見真如平等性, 慎勿生心即目前。
若能無念即真求, 更若有求還不識。
若了心修道, 則少力而易成; 不了心而修, 費功而無益。
一切善惡皆由自心, 心外別求, 終無是處。
生死根源在三毒六賊, 根源既淨, 生死何在?
三界業報, 唯心所生; 心滅三界滅, 心生三界生。
真如與妄想, 涅槃與生死, 煩惱與菩提, 解脫與輪回, 皆不離當前一心。
性中各自離五欲, 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 忽遇自性見世尊。
清淨之心,此是本師, 不生不滅,自性圓滿, 無有分別, 乃勝念十方諸佛。
三世諸佛以自心為本師。
若願自早成佛者, 會是守本真心, 三界諸佛, 無量無邊, 若有一人不守真心, 而得成佛者, 無有是處。
了知守心是第一道, 省力氣又上道。
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 雖西方,心不淨亦有愆。 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 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 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
自性無大無小, 無漏無為, 無迷無悟, 了了見,無一物, 亦無人,亦無佛, 一道清流, 是自性無生法忍。
念念無相,念念無為, 念念圓明,念念絕待, 正智朗然,頓契靈源。
心地光明, 不即一法,不離一法, 不取不捨,不貪不昧, 諸法本空故。
心心寂滅, 覺性圓彰, 萬法具足, 不離自性。
佛上實無一物, 虛通寂靜,明妙安樂, 深自悟入,直下便是, 圓滿具足,更無所欠。
心識猶如幻, 見心無所生。
自性縱汝迷時亦不失, 悟時亦不得, 天真自性本無迷悟, 原來是我一心體。
五蘊皆空, 寂滅現前, 親證藏性, 親見本來, 法身顯現。
心生境生, 心滅境滅; 離心無境, 離境無心, 心境俱空, 菩提現前。
忘機是佛道, 分別是魔境。
但直下無心, 本體自現。
由聽能知法, 聞法離眾過; 聞法捨惡友; 聞法得涅槃。
真如涅槃, 離一切相, 絕待空性, 清淨如如, 畢竟寂滅。
無病第一利, 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親, 涅槃第一樂。
菩薩十種語: 柔軟語、甘露語、 不诳語、真實語、 廣大語、甚深語、 堅固語、正直語、 種種語、開悟一切眾生語。
害人得害, 行怨得怨, 罵人得罵, 擊人得擊。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凡罪充滿,從小積成。
莫輕小善,以為無福;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海闊天空渺無涯, 三衣一缽飯千家; 自性自在塵不染, 菩提種子自開花。
出塵離俗非易, 拋棄恩愛甚難; 如無沖天大志, 焉能入聖超凡。
證悟諸法本來空, 當超聖解絕凡情, 證得自性觀天下, 森羅萬象盡成春。
清淨法身, 干干淨淨, 圓圓明明, 心無方所, 絕學無為。
性空緣起, 千差萬別; 緣起性空, 寂靜一味。
自性本源清淨體, 眾生迷持妄法生; 禀持性空智慧劍, 返迷破執性自真。
見有見無皆情見。
在家人我是誰, 出家人我是誰, 無名無姓我是誰, 證悟自性又是誰。
朝看花開滿樹紅, 暮觀花落樹已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 花與人間事一同。
真性心地藏, 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 處處無所著, 如日處虛空。
未見本來人, 不識本來人, 要見本來面, 悟性剎那見。
三界無安是火宅, 更於何處可安居, 諸法性空是諸法, 證到無生始悟生。
佛性天真,本自具足, 不從造作,不屬漸次, 體自如如,萬德圓滿。
一切法本無所有, 亦無所得, 無依無住,無能無所, 不動忘念, 便證菩提。
說食終不飽, 必須著力行, 正覺到彼岸, 如日行虛空。
悟得本來無一物, 那管春秋過幾年。
不作聖心, 魔事銷歇; 若作聖解, 即受群邪。
諸法本緣起, 緣起畢竟空; 十方諸如來, 一路涅槃門。
現前一念, 靈知性體, 本無自性, 當體即寂, 性等虛空, 體同法界。
心即萬法,萬法即心; 心法不異,無二無別。
性是心之體,心是性之用, 用不離體,體不離用, 體用一如,名為不二法門。
光明自性,浩浩蕩蕩, 纖毫不立,掃蹤絕跡, 一絲不掛,無拘無累, 清清如如,當下即是。
諸聖所修,唯只推心, 即心是眾善之源, 即心為萬德之主, 涅槃由息心生, 三界輪回亦從心起, 心是三世之門戶, 心是解脫之關津。
愛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 皆墮邪見, 欲得見性, 終無是處。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大道無情, 無情得出世, 大智油然生, 悲心普現前。
見性即是佛, 不見性即是眾生; 若離眾生性, 別有佛性可得者。
聖人種種分別, 皆不離自性, 應用無窮, 應眼見色,應耳聞聲, 應鼻嗅香,應舌知味, 乃至施為動作, 皆是自性之用。
法無凡聖, 法本不有,莫作無見, 法本不無,莫作有見, 有之與無, 盡是情見。
悟在於心, 非關六度萬行, 六度萬行盡是化門接物度生邊事。
清淨性中, 照而常寂, 寂而常照, 寂照不二。
了了知心,住無住處, 見無所見,得無所得, 佛與眾生,皆不可得。
實無眾生如來度者, 我尚不可得, 非我何可得, 佛與眾生皆不可得。
無凡無聖,無淨無垢, 無大無小,無漏無為,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莊嚴。
無一法可得, 不被法障, 透脫三界凡聖境域, 始得名為出世佛。
不作佛見,不落佛邊; 不作眾生見,不落眾生邊; 不作有見,不落有邊; 不作聖見,不落聖邊; 但無諸見,即是無邊身,不落法塵; 若有見處,即名外道。
自性主人翁, 從未見一面; 欲見主翁面, 見性當下見。
學道人若欲得知要訣, 但莫於心上著一物, 猶若虛空, 纖塵不染。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 心境雙忘乃是真法; 忘境猶易,忘心至難。
人不敢忘心, 恐落空, 無撈摸處, 不知空本無空, 法身堂堂而住。
佛說一切法, 為除一切心, 我無一切心, 何用一切法。
本源清淨, 佛上更不著一物, 自性蕩蕩, 沾染不得。
譬如虛空, 雖以無量珍寶莊嚴終不能住, 佛性同虛空, 雖以無量功德智慧莊嚴, 終不得住。
深入法性, 寂滅真境, 一念頓脫, 徹了自心, 豁然貫通, 涅槃現前。
此一念心, 猶如虛空, 平等不動, 覺性?滿。
清淨自性,本無一物, 本無戲論,究竟無垢, 本無雜染,究竟一相。
祖師西來唯傳心佛, 直指汝等心本來是佛, 心心不異。
汝心是佛, 佛即是心, 心佛不異; 即心即佛, 若離心, 別更無佛。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若會此意, 方名大丈夫出家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