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法師:見性成佛 第二十五天
第二十五天 諸位觀眾、諸位菩薩大家好: 這是屬於「頓教」的一種教理,頓教的教理不可離開你的自性,也就是「見性」為原則。所以六祖惠能大師有一個口頭語這麼說:「但論見性,不論禅定解脫。」有此道理存在。因為見性以後才知道怎麼修行,見性之後才是知道用功的時候,見性之後才知道如何入門、了生脫死的開始。換一句話說,你若還未見性,你所用的功夫都是有為生滅、人天果報,那怕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全都還未進入邊緣,也就是沒有進入開悟的邊緣。所以一定要先見性再說,六祖惠能大師的意思,不是意味了否認禅定,否認解脫的重要性,因為你若未見性,縱然有辦法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八大?那麼遙遠,但是八大?還有一個數字,總是有完結、有盡的時候。 四禅八定是很可貴,但是他還沒出離三界,所以「禅定」是每一位佛的弟子要具備的條件,可是你有禅定沒見性的話,也還在三界之內。說「解脫」有誰不要解脫?誰不要證果?誰不要成就佛道呢?解脫非常重要,雖然重要但是你若沒有見性,這樣胡亂抓一通東撞西撞弄了一輩子,你沒有本事成就佛道,沒本事出離三界,沒本事開悟證果。所以說:「但論見性,不論禅定解脫。」道理在此。 諸位,我們修道見性不能離開我們的生活,所以在這個世界裡,「火焰化紅蓮」就是這個道理。「娑婆出法王」離開俗谛,真谛不可得。所以開悟祖師要講話了: 「佛法真俗圓融,互不為礙;清淨性中雖無動搖,而不壞方便應用,及興慈運悲,如是興運之處,即是全 清淨之性。」 太莊嚴了,「佛法真俗圓融」百分之百正確!「真」就是由「俗谛」由世間法的淨化無染塵,故稱呼為「真」。可見「真谛」也就是解脫法沒有離開世間法,俗谛如果不清楚的話不能成真。以佛祖而言,要佛祖開飛機他會開,講一下就會了。要佛祖開船,講一下就會了。要佛祖打籃球,規則告訴他,他就會了。所以解脫並沒有離開現象界,只是在現象界中不染塵、淨化、通盤了解,了解它的真相,這樣就叫做「真」,你若不了解真,真也變成俗了。所以真俗是一體兩面的說法,迷、悟、染、淨的差別而已。 所以說「佛法真俗圓融,互不為礙。」解脫不能離開煩惱,離開煩惱無解脫可言。要怎樣解脫?煩惱淨化,淨化就解脫了啊!可見「解脫」這個名詞和意境,並未離開「煩惱」這兩個字,沒離開生活。你每天生活在清涼當中,無憂無愁當中,生活在正覺當中,你就是解脫,聖人只是如此而已。並非開悟證果以後就長一只角,開悟證果以後多一只眼睛,開悟證果以後,雙腿就比較粗壯,如果這麼說就錯了,或是開悟以後體重多了幾公斤。成佛後、開悟證果後他還是人,只是生活在正覺、解脫當中,三明六通以後再說了。這樣諸位清楚嗎? 論佛法說佛法,佛法說不盡,佛法都沒有離開「真俗圓融」的狀態,展現出佛法的本質互不為礙。我們清淨的自性,雖然沒有動搖,不動本尊,能搖動三千大千世界。不動道場能說法無盡期。這是說出了一位開悟證果之人的心境。以這面鏡子來說,它是寂靜的,但是你走過鏡子,鏡面有普照的作用。來,不會把你阻擋;去,不會留你,是不是呀?不動能照,照之當下它又不動,這才是真正的功夫。「寂而能照,照而能寂,離照無寂,離寂無照,寂照不二。」就是這個道理。「動寂」也是這個道理,它身不動但是能照能作用,它作用的當下,不會講話:「我能照。」它沒這麼說但是能照,功夫正是在此。清淨的性當中雖然是沒有動搖,不刻意動腦筋來作用,但是不壞方便的應用,這鏡子的比喻是形容我們清淨的自性和這面鏡子沒什麼兩樣,鏡子只是不會講話而已,但是它普照和寂靜。我們的「性」都具備了這種德性,具備了這個條件,所以才說不壞方便的運用,可以興慈運悲。雖然是解脫,雖然是清淨,雖然是不動,雖然是光明解脫,但是他自性起無量的慈悲心。 所以佛祖成佛以後,你不用鼓勵他,成佛以後,你不用邀請他,就是「不請之友」興慈運悲、使眾生快樂、拔眾生的痛苦,讓眾生脫離三界二十八層天,可以運用大慈悲心度化無量眾生。那麼他這種「興運」的運用、作用,在此處當下就是「全清淨之性」。全體即是全用,全用即是全體,體用是不二。譬如說,如本在這裡講經說法,難道可以離開我全體的佛性嗎?我的全體佛性在作用當中了,當我沒作用時,我全部所有的作用都歸到本體,無非是在體用當中去見你的本性,佛法也是一樣。所以不動本尊,能搖動三千大千世界,這種深深的意境,唯有見性之人才有辦法全方位去了解。開悟聖僧的話再念一遍: 「佛法真俗圓融,互不為礙;清淨性中雖無動搖,而不壞方便應用,及興慈運悲,如是興運之處,即是全清淨之性。」 說到這裡,讓我聯想到一位開悟聖僧,他要講話了: 「若能從假入空,即成大智。若能從空出假,即成大悲。」 這四句話說明一個修道人,如果按照這個法門來修,就可以成就他的大智慧和大悲心了。大智慧和大慈悲如果圓滿就能成佛。第一、你想要自己自性自度自利,不二法門必須經過「從假入空」成就你的大智慧。凡夫眾生不明他的煩惱本空,不明山河大地本空,所以他不了解諸法的假相,當下是空無自性。當他了解一切法、一切萬有、一切萬境、一切萬塵乃至你的起心動念,當下就是空性的,在你的大智慧、大般若觀照之下,悟空、證空了!悟空、證空、入空的當下,就是大智慧的現象。凡夫眾生不能將假入空,所以智慧始終不能生,永遠停頓在現象界,被現象界所騙。所以大智慧之人、學佛之人,了解諸法本來空性,也就是從假入空的道理,成就他的大智慧,此是轉凡入聖的關鍵所在。 既然證悟了他的如來藏性,也就是他的佛性是空性的,也了解諸法、山河大地一切現象界,全是空性以後,他不以空為證,不以空為住,證入涅槃以後,要倒駕慈航度無量眾生,這樣叫做「從空出假」。證到空以後要遠離空,不要一直沉浸在偏執的涅槃中,佛陀不允許你這麼做。所以你一定要「從空出假」不妨稱為「真空妙有」、「無住生心」、「倒駕慈航」,這是「從空出假」的意思。你從空出假,也就是證成開悟證果以後,不以開悟證果為證、為住,又回到現象界中度化無量眾生,來成就你的大慈悲心,慈悲喜捨,這就是每一位佛的弟子,必須經過的第二階段。第一個階段先開悟證果,第二階段證果以後,要回歸娑婆世間度化無量眾生。 那麼,凡夫眾生的我,如本講經說法就能夠搖動我們全國,每一位朝野上下很多人來學佛修道,能夠講得大家法喜充滿、善根大展流露,我是凡夫眾生而已。諸佛菩薩來人間,他是乘願力、神通自在來人間的,他度化眾生的話,那不得了了,眾生受利益不是用語言能夠形容的。你看佛陀住世的時代,度多少人天的人來學佛修道,許多菩薩個個從一地、二地登上三地。有多少阿羅漢從初果阿羅漢登上二果、三果、四果。多少阿羅漢轉小乘入大乘。多少人沒有善根,因此善根大展流露。多少人不知發菩提心,而發了菩提心,所以佛陀來人間度眾生是大不相同,不是凡夫僧所能較量。修道亦同此理,希望諸位修道要發大乘心,也就是發菩提心、修菩薩道。 聲聞也就是阿羅漢這類的,本身證成果位比較快,菩薩就比較慢了,為什麼比較慢?因為他不但要自度自利還要利他,所以發揮出來的時間、空間,多數都是以他人利益著想,所以他修道多少要虧損一些。但是以後他究竟成佛啊!阿羅漢就沒有了,只顧自己身心清淨解脫,見思惑頓斷就好了,快則三世人,慢者六十小?就成就阿羅漢了,什麼意思?譬如你現在發心來修行,清淨沒犯戒達到最後見性的時候,出離三界,自了漢快則三世人,慢者六十小?。但是緣覺不一樣,快則四世人,慢者一百小?,他比阿羅漢慢一點,當然他的慈悲心比阿羅漢強烈一點。菩薩又不一樣了,要三大阿僧祇?,從初信、二信、三信、四信一直到十信,登上十住十行十回向然後十地,最後等覺進入妙覺成佛。五十二階位圓滿,也是六度波羅密萬行成就,最後成就佛道,前後剛好三大阿僧祇?。所以菩薩雖然比較慢成就他的道業成佛,但是相對的,佛祖來人間都鼓勵佛的弟子行菩薩道。所以佛祖常常說二乘人聲聞、緣覺是為「焦芽敗種」。「焦芽敗種」就像豆子,放在石頭上久了,沒有土壤沒有水份就干死了、芽干了,芽種壞了,代表他根本就不要度眾生。所以我們要感恩佛祖將佛法給我們,感恩這些善知識講經說法,讓我們了解佛法以後,我們才有因緣踏入佛門,了解佛教在講些什麼道理。 所以修道人再怎麼說,佛陀也不希望我們投報,叫我們要報恩啦、回饋他啦,佛祖不會這樣。他說你只要好好修行,有能力弘法布教度眾生,佛祖很高興,佛祖是不用你投報的,佛祖雖然沒有投報的觀念,但是我們自己懂得要有感恩的心。所以你發心,要發什麼心?菩薩心、發菩提心成佛,發菩提心的人他自然強而有力,他作為「不請之友」自然由心而發,然後無盡講經說法度化無量有情。所以難怪菩薩智慧無窮盡,因為多生累?以來,都發「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智慧是無窮無盡。阿羅漢永遠跟不上菩薩,什麼理由?因為阿羅漢只要煩惱斷盡出離三界就好了,他不必學東學西學一大堆。但是菩薩「五明」要精通,什麼是「五明」?醫學要精通,叫做醫方明。工巧明,一切建築界建築師的道理,他都要通達,房子的結構要學、水泥要幾包、鋼筋要幾噸都要清楚。再來語言學全部要學,不論是德國話、蘇聯話、美國話、客家語、閩南語什麼話都要學,各方語言都要學,不然怎麼做菩薩?一問三不知要如何做菩薩、解決人家的問題呢?還有內典要學、出世法要學、解脫法要學,不然要如何出離生死呢?所以五明對菩薩而言要精通學盡,如此一來二乘人阿羅漢,如何來和菩薩比呢?所以【大般若經】說: 「聲聞空如毛孔空,菩薩空如太虛空。」 「空」者是大智慧,阿羅漢的智慧太有限了,就像一個毛孔,一個小小的洞,由此看出虛空只有二、三公分而已,代表智慧很渺小。菩薩空,就是菩薩的智慧如太虛空,不必用一個筒子把它固定一個范圍,把它拆開以後整個虛空看得清清楚楚,全方位的、立體性的。所以菩薩空和阿羅漢的空千差萬別了,毛孔的空如何和太虛空較量呢?換一句話,菩薩的智慧遠遠勝過聲聞的智慧百千萬億倍,不然菩薩要如何度眾生?你對世間的真相完全不了解,眾生一問之下東倒西歪,一問三不知,如何解開眾生的心結?解開眾生的迷惑?解決眾生的需要呢?所以菩薩的智慧是百千萬?來的,要博學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全都要學。菩薩,什麼叫做菩薩?不簡單啊!有人聽到這裡就被嚇了。哎喲,我那裡做得成啊?成佛就是不簡單啊! 所以「佛」,我不必解釋為「佛,叫做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見性成佛。」不必這麼講。什麼叫做「佛」?「佛」就叫做「不簡單」。如果簡單,我們早就成佛去了。開悟證果以後佛的意境,成佛不是沒事情了,要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度化無量有情,所以證到佛的境界大空,大空大有啊。相對的不空就不有,但是諸佛而言他大智慧,就有大慈悲。我們今天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道,要成就佛道必然要經過大智和大悲的圓滿。所以我們要講的重點就是歷代聖僧說的這句話: 「若能從假入空,即成大智,若能從空出假,即成大悲。」 諸位,我們修道有時候心外求佛,求菩薩求感應,求佛祖會不會為我放光加持、摸摸額頭對不對?這種都不一定正確哦。中下階層根機的人有這種用功。頓根機的、上根機的人不會以音聲求佛祖,在一切顏色當中求佛,看有沒有什麼感應,上根機的人不會這麼做,他都怎麼做呢?佛祖這麼說: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是我們要講的話「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說明一位修道人你要「破相顯性」,一切現象界都是生滅法,不是我們的訴求,這是一個過渡時期,因為一切法皆是因緣法,因緣法都是生滅法如夢幻泡影,所以要「破相顯性」。譬如我的四大五蘊之體是可壞性,但是你何曾知道我四大五蘊裡面,有一個清淨莊嚴的法身呢!我們的訴求在此。如何見到我們的法身?見到佛性?這是每一位修道人當今之務。 諸位,他告訴你「修道」,若認為佛祖是紅色、黑色、白色,在有色無色中認真。或是說佛祖的聲音很好聽,用音聲來求佛祖或佛祖的音聲是八音,這都是看到佛祖的「性」之用,沒有看到他的「體」。「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意思是看到佛祖的肉體,聽到他的音聲,這不是象征佛祖甚深法身的存在,法身是無形無相。有人把佛祖的聲音當作「八音演說法」,或是像迦陵頻伽的聲音那麼美妙,當做佛祖。你誤會了,那是佛祖法身的妙用之用,他沒有看到體,看到他全方位的佛性,把音聲當作是佛祖,誤會了!所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想要見到如來法身,難啊!「是人行邪道」。 我們要如何「見性」呢?要參悟本性或者用持戒的方式達到身心清淨,最後回歸本性,這樣也是可以。因為你的戒是心戒,心戒是無形無相,看到無形無相的心戒也能見到他的法身。所以在佛陀時代有兩個比丘,發一個口願,佛祖來人間不容易,百千萬億?難遭難遇,在此狀況之下,既然佛祖在人間,這兩位比丘就是要見佛祖,兩人結伴外出。因為印度有沙漠,經過沙漠要見到綠地不容易,要看到一小漥水更不容易。所以走了七天七夜,身上帶的水都喝完了,口很渴,在沙漠地區很難得發現一小漥的水,很高興,兩人跑去以後就想要喝水。但是一位比丘看到水中有蟲,所謂「佛觀一杯水有八萬四千蟲」,佛祖用佛眼不用顯微鏡來看就知道水裡面有很多細菌、微生蟲。比丘看了,想起佛祖說:「寧願持戒而死,也不願破戒而活。」所以持戒的精神和戒相應,他就堅持不喝這些水。另外一位比丘就說話了,你若不喝水你走不到佛陀身邊,在半途就會因口渴而死,我們要喝水才對,然後再去見佛祖啊!但是這位比丘堅持要把戒持好,另一位比丘就沒有持戒,把那些水喝完。當然,你喝水時,蟲被你喝到肚子裡去也是會死啊,殺生。在此狀況下這兩位比丘的心境不相同,一個堅持要喝一個不喝。後來兩人繼續走,因為堅持戒律不喝水的比丘口渴半途支持不住,身體干掉就死了,無法見佛祖,另一人有喝水可支持久一點。結果橫過沙漠來到佛陀的精捨,求見佛陀向他頂禮三拜,很高興的說:「佛陀,我今天可見到釋迦牟尼佛,這是我百千萬億?,包含這一世最大的榮幸,我最高興最快樂的就是見到佛陀你本尊。」佛陀講話了:「仁者仁者,不是你先見到我,是你的同參道友先見到我。」比丘嚇一跳說:「他不是在半途因口渴而死了嗎?怎麼會先見到佛陀呢?」佛陀說:「持戒,戒不是黑、紅、青、白,戒是心戒,清淨光明解脫的,戒就是如來法身慧命,他首先見到戒的真谛,見到戒的本來面目,他見到法身他才真正見到如來,因此先你而見我。你因為沒持戒、不了解戒的實質,不了解戒的意義,不了解戒的本來面目,戒就是心戒,心戒是無形無相,法身那裡是用戒可見呢?若不是對戒有相當認識的人,當然就見不到。你犯戒就是因為不了解法身,因此,你不但犯戒還沒見到我,你看到的我,是我的外表四大,地水火風的肉體而已。所以你看到相,沒有看到法身,你那個同參道友看到我的法身,同時也看到我的色身了,你要用功才行啊!快馬加鞭參你的自性,好好忏悔你的犯戒。」 此時,這位比丘就非常忏悔說:「哎呀,我這同參道友可貴,是我很好的同參道友,是我的善知識,我不能了解他對戒深深的認知。」此時這位道友有忏悔之心,讓佛陀一點化之後,也證成初果阿羅漢。所以佛陀才說:「若佛子不能持戒,離我八萬四千裡,如果能持戒,在我左右。」這話說明一位修道人,如果了解「戒」沒有黑紅青白,就是「心戒」,不論是戒內戒外,戒總是心地之戒,他每天能持戒如同在我身邊左右,每天見到我,見我的法身。沒有持戒不了解持戒的人,雖然在我的左右,在我四周圍卻如同離我八萬四千裡遠。 同樣的道理,【金剛經】所講的這四句偈,就說出了我們要「破相顯性」不可看到外面的表相而已,要看到如來無形無相的法身才對喔!因為如來的法身不是用色可見的,用音聲可以求的,要見那見不到的,聽那聽不到的,那個無形無相而又存在的法身才對。他才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其實我們的法身是「無相無不相」,也可以說是「無相無無相」。因為無相的法身雖然看不見、摸不到、抓不著,不能說它幾兩重,也不能說它黑紅青白、或是四方形、橢圓的,全都無法讓你摸得到、看得到,但是又能存在。所以佛的法身是無相,無相無無相,能顯無量相度眾生。所以證到初地以上的菩薩自然能百界現身,就是已證成初地菩薩,達到無生法忍見到法身了,你可以將一個身體變現成一百個身體,到一百個世界,同時成佛,這叫做「權巧佛」。法身大士就可以示現成佛的模樣,叫做權巧的佛,不是實教的佛,變現一百個身體去一百個世界同時成佛,度化一百個世界不相同的人民百姓,能讓那些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來修行成佛,初地就有這樣的能力了,叫做「百界現身」。那麼二地呢?叫做「千界化身」,也就是你證成二地菩薩以後,能將一個身體變現一千個身體,去一千個世界同時成佛,為那些人民百姓,講不同的語言,因為那裡風俗不同對治那裡的風俗,讓那些人善根流露來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行成佛。 如果是三地菩薩呢?叫做「萬界化身」,將一個身體變現一萬個身體,到一萬個世界同時示現成佛,度化那些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行成佛。以此類推到佛的時候,叫做「無量百千萬億化身」,要加上「無量」,無量百千萬億化身喔!看到無量就數不盡了,化現到十方世界去度化無量眾生,現在人說我分身乏術,我一個身體沒有辦法應付那麼多單位、那麼多地方去度眾生,我覺得有此遺憾。你成就佛道以後就沒有這個遺憾了,叫做「無量百千萬億化身」去無量世界,度化無量眾生,讓那些無量眾生來成佛。所以成佛的好處無量無邊啊!廣說不盡。 總之,我們在修道的過程當中,佛祖的身體是「無相無無相」的。譬如觀世音菩薩好了,他可以一個身體變現無量百千萬化身,要度國王就示現國王身來度國王,他是宰相、文武百官,他就示現這種身分去度他,他是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司法院長、立法委員,他就示現這種身分去度化他們,讓他們善根大展流露,發菩提心成就無上菩提,這才是佛陀偉大的一面。所以在修道當中,好好用功修道,以後要成就如來果位度眾生,這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所以說不定佛祖在你身邊或是菩薩在你身邊,有時示現逆境給你,有時示現順境給你,佛示現在你身邊,他也不會告訴你說他是佛或是菩薩,如果會告訴你,他是佛或菩薩者,那是魔的示現。所以說不定在你身邊那一尊,就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或是佛菩薩來示現的。因為你沒有五眼沒有佛眼、法眼、慧眼、天眼,不知他的身分來歷,有時候擦身而過,豈不是太遺憾了呢?所以佛祖也常講一句話:「你不要輕視一個初發心的人,你應該將初發心的人當作一切智人。」道理在此。 因為初發心的人有時候他是示現的,不一定他就是初發心的人,可能是過來人或多生累?有修行的人來的。因為你起了貢高我慢之心輕視他,因而喪失了你親近他的機會了,論遺憾嘛!沒有比這樣更遺憾的了。如果你是低聲下氣的、不恥下問的人,你是謙虛的人,這種人比較容易得到貴人。譬如說,你會又好象不會,半桶水,世間人叫做半桶醋,不會;假裝會,很會?動。這種人要遇到善知識很困難,到目前為止,我不會的一定請教諸山長老,請教比我能力好的。當然諸山長老很多,年紀比較大一點,不一定就都很行啦,但是我們也是低聲下氣來請教,我們會也要謙虛一點,大智若愚,稻穗越飽滿越低頭啊!不恥下問這種人比較容易遇到善知識,比較容易遇到貴人、明師、佛菩薩。 所以有時因為你的我慢、半瓶醋、半桶師仔(台語),很愛?動的人藐視一切,在不會謙虛的情形之下,使得他無法親近善知識。所以釋迦佛祖才說了那些話「我們要尊重初發心的人,如同一切智人。」一切智人就是「佛」的意思。釋迦佛祖說【法華經】、講【楞嚴經】時,也有很多菩薩來捧場,現在的人叫做「捧場」,佛教稱為「莊嚴道場」,也有很多佛祖來為他隨喜做影響眾,所以佛祖成佛以後他不會我慢、不會貢高,他替你隨喜很低聲下氣,很了解你的心情,知道你講經說法沒有聽眾,他來做影響眾,幫忙你捧你的場。你看人家成佛越高境界的人那麼低聲下氣,回想自己半瓶醋的人,在那裡沒有定性不住晃動的人,我們反省之下,感覺很慚愧,慚愧是比較斯文好聽,應是羞愧才對。若不知羞愧半瓶醋、半桶水硬撐的人,世間人說「缺角了、缺角了」沒救了,北京語稱為「完蛋了」。 所以修道過程中,低聲下氣點比較能遇到善知識,也受人歡迎。越成就的人越有德行的人,他絕對是平易近人、很尊重他人、很了解人性,在你身邊不會給你壓力,在你身邊絕對讓你有安全感,他不會因為自己已經會了就氣勢凌人,不會讓人覺得一股氣勢的壓力,讓你覺得很難過。如此,即使有善知識,你也無法尊敬得來。所以修道學謙虛一點,絕對對自己有好處,才會增長德行。所以有一句話說「道高龍虎服、德重鬼神欽」越有道的人連老虎都服你,有德行的人連鬼神都欽佩你。有道德的人走在暗路上時,連鬼神都敬佩你,都要喊「立正」向你行注目禮、向你敬禮、尊敬你、向你?躬。若是沒有德行之人,一些學術界的人自以為讀了幾本書就貢高我慢,他就是沒有德行,走過暗路時不被鬼神捉弄就萬幸了。 所以「有道」還要兼「有德」,有道無德不行,你道理全部通達了,但沒有德行,心無慈悲心,你這種人看在別人眼裡是貢高我慢。所以有道要兼有德,有德要兼有道。有些人很有德對人很好,但是沒有道,那也不行。所以,道、德要兩面兼,這樣才是圓滿的聖人。所以在修道過程中要記得謙虛一點,六祖惠能大師也說:「見性就是功、對人謙虛就是德。」所以見性之人,開悟證果之人,他絕對相當有德行。所以期望大家要有道兼有德,有德兼有道,這樣才是完美的聖者,也是修道人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