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八正道講記


 2024/12/25    熱度:74    下載DOC文檔    

>

八正道講記 
 
聖嚴法師著
 
目錄
何謂八正道? 
八正道的地位 
八正道是捨苦樂二邊的中道行 
八正道的定義 
八正道的內容 
八正道與三增上學 
八正道與四聖谛 
八正道與十二因緣 
八正道是三乘共法 
八正道即為大乘佛法 
出離三界的八正道 
 
 
何謂八正道?
  
  八正道(?ry?st?ngika-m?rga)的八個條目為: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基本的佛法,乃是四聖谛中滅苦的道聖谛,指的是如何使煩惱的眾生,從苦惱和痛苦中出離。
  
  出離就是解脫,一般人在生活中,有的是心理的苦惱,有的則是在觀念上的掙扎。多數人以為心理和觀念似乎是相同的,其實並不相同。觀念上的掙扎,是一種思想;心理上的困惑,則是一種情緒。思想可以用理論及邏輯來說明解釋,所以在觀念上,往往屬於理性的掙扎;而情緒則是心理的活動,它不屬於理性,是一種感情的掙扎。
  
  八正道就是要解決我們人類的這兩種困擾:一是思想的、觀念的,另一個則是心理的、情緒的。
  
  八正道的前兩個項目「正見」及「正思惟」,主要是處理和解決觀念及思想上的顛倒,從困擾中獲得解脫。至於其余六項,是處理心理上、生活上的一切煩惱。能夠從這兩類的煩惱得到解脫,就是出離三界,證得阿羅漢果了。
 
 
 八正道的地位
  
  八正道為三十七道品的七科之一,也是聲聞出世道品次第中的第七科。前六科是以四念處(又名四念住)修觀慧、修禅定,配合四聖谛,次第證聲聞道品。第七科八正道是依四聖谛的正見、正思惟,實踐身、語、意的清淨無染行,精進於正念及正定而超凡入聖,故又名為八聖道、八聖道分、八支聖道、八賢聖道、八正聖道、八正聖路、八正法、八正路、八直道、八品道,亦即是求趣涅槃的八種道支(品)。
  
  所謂聲聞的道品次第,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八正道是根據四聖谛而得正見,正見則是以四聖谛來看此人生,從苦及煩惱而得解脫的快樂;正思惟,是很正確地作意,真正而如實地認知,並與無漏的慧學相應。然後實踐身清淨、口清淨,語言以及身體的行為不再惹起煩惱,而得清淨心,此中包括了八正道的正語、正業、正命等三個項目。
  
  接著要以精進的心來修行四念處,從四念處而修習正確的觀慧。有了四念處來配合四聖谛,必定可以得到無漏的智慧而得解脫。依循八正道,能使充滿煩惱的凡夫,轉變為具有甚深智慧的聖者,也就是「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阿羅漢。
  
  八正道,也是求得涅槃的八種修道條件。涅槃又稱寂滅,寂滅是不生不死、解脫生死,從此不再受三界中的流轉生死之苦。所以釋尊成道後,初度五比丘,所轉的四谛*輪,主要就是講生老病死的苦(果)、苦集(因)、苦滅(涅槃)、滅苦之道(八正道)。
 
 
八正道是捨苦樂二邊的中道行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羅摩經》有雲:
  
  五比丘,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大正藏卷一.七七七頁)
  
  根據這段釋迦牟尼佛在《羅摩經》裡所說的經文,說明世間有樂行與苦行這二種邊行,不在這一邊就是在那一邊,然而此二邊行都不是修行解脫道之方法。茲介紹二邊行如下︰樂行在古印度有一類思想,佛經中稱為順世外道,是唯物論的快樂主義派,認為人生在世間的目的就是為了享受而追求快樂。快樂主要是從眼、耳、鼻、舌、身五根而得;看到的是美色,聽到的是妙音,聞到的是好香,嘗到的是美味,觸受到的則是柔軟、細滑、輕松。生而為人的價值,就是要享受五欲,否則死後還歸地水火風的四大,不再有未來生;若不享樂,便失去做人的意義。但是要滿足五欲是永遠不可能的,正所謂欲無止盡,帶來的結果還是煩惱,而非真正的快樂。例如歷史上有些君王,過著窮極奢華的生活,不僅僅享受物質欲、權力欲,也享受了名望欲,可是享受愈多,接踵而至的沖突、麻煩也愈多,下場也就愈悲慘。這是凡夫,而非聖人的行為。苦行為了希望從煩惱得解脫,認為一定先要讓自己受苦,受的苦愈多,煩惱就愈輕,以為苦受夠之後就可得解脫。佛經裡記載,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些苦行外道,為了求生天而修苦行。或以草為衣,或以樹皮、樹葉為服;或只吃草木、花果、牛糞、油滓;或一日、二日、三日一食;或以塵土荊棘加身;或者投淵、赴火、常翹一腳、五熱炙身;或常臥於灰土、荊棘、惡草、牛糞之上;受持牛戒、狗戒、雞戒、鴩戒;經常以灰塗身,或將自己的身體埋於地下,唯露一頭面在外;或者每天有若干時間浸在水中;或者每天花幾小時將自己的兩只腳倒吊在樹上,希望以此等修行而得生天。過去在中國大陸曾看到有人在夏天穿了很厚的棉襖,到冬天則每天赤腳在冰雪中行走;在台灣也曾看過有人每天對著強烈的陽光睜眼看兩三個小時,他們認為受苦愈多,罪業也消得愈多。
  
  其實象這樣的苦行是不可能得解脫的,因為這是屬於「邪見」及「戒禁取見」的欲樂行及自苦行,均非正道,亦非中道。苦行往往會被認為是精進修行,但是釋迦牟尼佛說,以苦為因,得到的是苦的結果。煩惱是在心,並非讓身體受苦之後,煩惱就會消失。佛說修道要修中道行,中道是不苦也不樂;佛法的修行者既不是為貪求欲樂之享受,但也不許自苦其身心。人的基本生活是必須的,如果克苦得不穿衣、不居捨,學水中的魚蝦、林中的鳥獸,這都不是佛法。
  
  八正道是不苦、不樂的中道行,是滅苦的道聖谛。生、老、病、死是是生命本身的過程,是苦的結果,所以稱之為「苦苦」。凡夫在人生的過程中,欲界有五欲的欲樂,色界、無色界有禅定的定樂,但這都是暫時的樂,無法永遠保持不變或者不消失,所以稱之為壞苦。如果修行八正道,就可以從煩惱、生死永得解脫,也就是從苦苦及壞苦中得解脫,而到達聖人的層次,以寂滅為樂。
  
  釋迦牟尼佛並不否定世間的現法樂,但是欲樂的時間很短,是暫時的;定樂的時間雖然較長,但也是無常的。因為進入再深的定也會出定,當定力退失時,定樂便會漸漸消失。最好的樂是解脫樂,從此以後不會再與自己的觀念起沖突,也不會再與自己的情緒起沖突,自己的前念與後念不會矛盾,外在的環境不可能影響到內心。因為心很清楚地知道外在的環境,只是一個現象而已,跟自己沒有一定的關系。此時已經沒有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的執著,能夠不受環境狀況的影響,也不受身體狀況的影響,這叫做解脫樂。
  
  例如:當釋迦牟尼佛知道他的父親過世後,回到故鄉處理父親的後事,甚至為父親抬棺送葬。佛是個大解脫的人,可是他還是一個人,父親也還是他的父親,應該盡人子之責。但因為已是圓滿的覺者,所以不會因為父喪而悲傷,而且他的父親雖然未得解脫,可是已經聽到佛法,將來必定會得解脫的,這便是悟道者的標准典范。
 
 
   八正道的定義
  
  《中阿含經》卷第七《分別聖谛經》雲:「雲何苦滅道聖谛?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若以梵漢對照,則如下列︰一、正見Samyag-drsti二、正志(正思惟)Samyak-samkalpa三、正語Samyag-v?c四、正業Samyak-karm?nta五、正命Samyag-?j-?va六、正方便(正精進)Samyag-vy?y?ma七、正念Samyak-smrti八、正定Samyak-sam?dhi
  
  依據《中阿含經》經卷七《分別聖谛經》對解說八正道的共同基本句型是︰「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下接八正道的各項道品內容︰
  
  正見是︰「於中擇、遍擇、決擇擇,法視、遍視,觀察明達。」
  
  正志是︰「於中心伺、遍伺、隨順伺、可念則念,可望則望。」
  
  正語是︰「於中除口四妙行,諸余口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
  
  正業是︰「於中除身三妙行,諸余身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
  
  >正命是︰「於中非無理求,不以多欲無厭足,不為種種伎術咒說邪命活。但以法求衣,不以非法;亦以法求食、床座,不以非法。」
  
  正方便是︰「於中若有精進方便,一向精勤求,有力趣向,專著不捨,亦不衰退,正伏其心。」
  
  正念是︰「於中若心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復憶心正不忘,心之所應。」
  
  正定是︰「於中若心住,禅住、順住,不亂不散,攝止正定。」
  
  又說︰「過去時,是苦滅道聖谛,未來現在時,是苦滅道聖谛。真谛不虛。」(大正藏卷一.四六九頁)
  
  從經文得知,八正道的每一道品的基礎與宗旨是相同的,那就是:(一)系念、憶念,念四聖谛法。(二)觀行,觀本來所作所為,學習著依四谛法而修行;在修行過程中,得以發現種種過失災患,也從修行四谛法而達成止息煩惱,得入涅槃解脫,它的要領是當「無(執)著(的心)念」、「觀(上)善(的)心解脫」。
  
  基於這樣的共通性,來逐條修習八正道的各項道品:正見的重點在於依如上的四聖谛等共通原則而做抉擇;正志是依共通原則而修伺(思惟)的念和望;正語是離四種口過;正業是離三種身過;正命是不依咒術等作為活命行業;正方便是學到修行方法之後,應當一向精進,專著不捨;正念是心順念、念遍、念憶、憶心正不忘失;正定是心住,不亂不散,其實就是由依四聖谛等修住心而得解脫。
  
  另外依據《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的第七八五經,佛陀說明八正道的八個道品的共通性,有兩項宗旨,那就是「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以及「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觀其內容,所謂「世俗有漏」的八正道,即是與有漏作意相應的八正道;所謂「聖出世間無漏」,即是能依無漏正見、思惟無漏四聖谛境,與無漏作意相應的八正道。例如正見的世俗有漏是:「苦,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正見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又如正念的世俗有漏是:「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正念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再如正定的世俗有漏是:「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正定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大正藏卷二,二○三至二○四頁)
  
  於經文所見,《雜阿含經》的八正道,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凡夫弟子所修,一個是聖弟子所修。凡夫弟子信有布施、有說法、有阿羅漢、有出離覺、有正語、有離身三惡行,有如法不如法的生活方式,有精進方便行,有不妄不虛念,有心住於不亂不散的定境,都是與有漏思惟(作意)相應的。至於聖弟子,是已證初果至四果的有學及無學人,是直接以思惟無漏的四聖谛來配合八正道,所以是與無漏思惟(作意)相應的。
  
  修行八正道,多是由凡夫的世俗有漏,而進入出世間無漏的。以下就用這樣的角度,來解說八正道的道品次第。
 
 
   八正道的內容
  
  一、正見
  
  正見,又名「谛見」。
  
  正見便是見苦是苦、見習(集)是習、見滅是滅、見道是道。苦、習是世間因果,即是十二因緣的流轉;滅、道是出世間因果,即是十二因緣的還滅。
  
  正見肯定世間因果,便是見有布施、有齋戒、有咒說、有善惡業因、有善惡果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便是見有世間之真人往至善處,見善去、善向。
  
  正見認知出世間因果,便是見於此世彼世而得成就涅槃,自知、自覺、自作證。如此見於世間及出世間的因果法,便是如實知見。所以依正見而先得「法住智」(對因果緣起的決定智)及「涅槃智」。
  
  正見,就是依四聖谛而得的知見,即是正確的看法,故又稱為「谛見」,因為谛就是如實和真實。正見與不正見是相對的,不正見,又名邪見或顛倒見。唯有與無漏智慧相應的空、無常、無我是正見。
  
  每一個人幾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與想法,對自己的觀點非常執著,認為自己的意見是最正確的,例如哲學家們為了思想、為了意見,可以與人爭得面紅耳赤。其實,任何人的想法都不可能是真理,有的根本就沒有道理,但卻把自己的執著,認為是真理,這便是顛倒見。大的顛倒見會引發宗教思想及政治思想的沖突,小的顛倒見則在家庭、夫妻、朋友同事之間造成不和。
  
  修八正道能從苦苦、壞苦,而得究竟解脫之樂。一般人知道的樂,是因六根的官能受到六塵的刺激之後,會覺得興奮、快樂;或者是因釋放、發洩而舒解身心的壓力所得到的快感。另一類精神品質高的人,則能體驗到離開觀念的苦、心理的苦、精神層面的苦,獲得禅定的樂以及解脫的樂;至於誰是精神品質高的人呢?凡是願意接受八正道的人就是。
  
  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最早為五位比丘弟子說的,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谛,由四聖谛可以知道我們所住的這個世間,本身就是個苦的事實。今天有位女眾菩薩一邊流淚一邊告訴我說,她九十二歲的母親往生了,心裡很難過,我安慰她說這已經是高壽了,可是因為是自己的親人,即使活得再長久,也是會捨不得的,這就是愛別離苦。又曾有一位電台記者訪問我,他看到我在傳記裡寫著,當我回到俗家時,發現父母均已去世,面對他們的墓碑時,我流下了淚,他問我說:「您是聖僧,怎麼也會流淚呢?」我說:「我是凡夫,不是聖僧。父母就是父母,父母往生時我都不在他們的身邊,回去看到的只是他們的墓碑,對父母的感情,一時間都湧現在腦海裡。無法報答父母恩,我怎麼能不流淚呢?」這讓我體會到愛別離苦,這就是一個苦的事實。
  
  苦從何而來?必定有它的原因,我們從無量世以來造了種種的業,受種種的果報,受果報的同時,又在造業,凡是造業就稱之為「集」;凡是受果報的,便稱之為「苦」。苦的事實,是因為有苦的原因,但是凡夫非常愚癡,為了逃避苦的原因,為了追求快樂的結果,往往制造出更多不快樂的原因,這也就是「集」。如何從苦的事實得到解脫,必須要「滅」苦,例如鍋底正在用柴或炭在燒火,如果要滅掉火,必須釜底抽薪將柴火或炭拿掉,這樣就不會制造更多苦的原因。就如同有人犯了法,判刑關在牢房裡,本來刑期坐滿之後就可以出獄,結果在牢裡又犯法,甚至還逃獄,逃獄時又再犯罪,於是再度被抓進牢裡時就被判雙重的罪刑。因此,逃避果報是錯誤的,減少制造讓自己受苦的原因才是正確、可靠的,所以要斷集之後才能滅苦。
  
  但是,要滅苦、斷集,並不是從此以後不做壞事就不受苦報,因為從無始以來造的種種惡業,變成了習慣,心裡雖然知道要不做壞事、不說壞話,卻因為習性使然,而口造業,身體也會犯罪。所以要用修道的方法來規范身、口、意三種行為,才真正能夠滅苦、斷集。
  
  知道苦是由苦集而來,就會知道必須在修道之後才能夠滅苦,修道能生智慧而離煩惱,滅苦便是從煩惱開始滅起。一切煩惱的總稱是無明,那是因為智慧的光明被無明的煩惱所掩蓋、障礙;當滅了無明煩惱之後,便滅了往後的生死輪回之苦,這是生死還滅,即得解脫。
  
  修道的目的,是要從苦得解脫;修道的方法首先要以持戒來約束我們身、口行為。譬如傷害人會制造苦的因,要斷苦必須持戒,持戒要先從語言以及身體行為兩方面去努力。可是,僅僅語言和身體不傷害人,並不代表心就不起煩惱,要如何調心,就要讓心隨時隨地都保持平靜,不受身體及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痛苦的反應。我看到許多持戒清淨的人,雖然不做壞事,可是心裡還是會有壞念頭,煩惱仍然很重。如何能使得心念經常保持平靜,那就是要修定。因為雖然持戒清淨,但由於沒有修定,即使身口不犯過失,心念還有煩惱。因此,除了要修正語、正業、正命,還必須要以正精進來修煉與正見、正思惟、正念相應的正定。
  
  八正道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正見,必須以正見做為基礎,修行其他的七個項目時,才能清楚地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正道。就像夜間在山路開車,沒有車燈或地圖時,也許碰巧能到達目的地,但是這種機會並不多。正見,就是車燈、就是地圖,能夠讓人平安、安全、正確、快速而順利地到達解脫的目的地。
  
  具備正見,能讓我們知道修道能離苦而得解脫;如果不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以及種種身心的狀況就是苦果,那就不可能修行了。
  
  首先要認知,凡事有因、有緣,苦能集,苦也能滅,苦集和苦滅,都是從因緣而產生的因果,其中又包含世間苦的因和果,以及出世間解脫苦的因和果。世間的苦因、苦果,是苦集;出世間的苦因、苦果,則是苦滅。不知道苦集、滅苦的人是愚癡的凡夫,已悟知苦集、苦滅的人是有智慧的聖者。知苦集就是「法住智」,證苦滅則是「涅槃智」。法住智是指如實了解十二緣起法的智慧;涅槃智是能夠滅苦的智慧,這是在修道之後才能證得的解脫智。正見,就是以法住智,知道因為有因、有緣,所以有苦,必須要如法修行,修成之後才能證涅槃智而得解脫。
  
  一九八九年我到印度朝聖,當到達釋迦牟尼佛悟道處的菩提伽耶,看到紀念大梵天王請佛說法的那根高大的石柱時,不禁流著眼淚跪在石柱前感恩。在我背後有位信眾奇怪的問我:「師父,您的感情這麼脆弱,看到一根石柱也會哭啊?」其實我是感恩佛在此說法,如果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沒有說法,那麼如今我們就聽不到佛法,也沒有機會用佛法來幫助自己了,所以當時非常感動、非常感恩。
  
  一九七七年,我的師父東初老人圓寂,當我在美國接到台灣的電話時,馬上流下眼淚,我知道從此以後我沒有師父了。對恩人、對父母、對老師、對兒女、對學生,對於生老病死,是什麼就是什麼,這也是智慧。而不是說反正都是無常的、無我的、空的,還要感什麼恩、盡什麼責?如果這麼想,那便不是智慧,而是愚癡了。因此,以正見而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非常清楚的,有責任、義務,在時間的前後關系中,從過去到現在、未來,只要未得解脫,三世因果確定是有的,否定它,即是外道的邪見;肯定它,就是正見。
  
  人們都害怕、恐懼死亡以及各種危機,擔心死後不知往何處去?在生之時又不知何時會有危險降臨?譬如當亞洲流行SARS期間,大家都非常害怕被感染,於是美國的東初禅寺采取預防措施,凡是從東方的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地區來的人,都請他們暫時不要進入寺內。當時有一位雜志記者采訪我時問道︰「遇到恐懼時怎麼辦?如何才能不恐懼?」我就以SARS來做比喻,知道這種病是會傳染的,如果身處這樣的環境中,就要預防,而非徒然的恐懼緊張,這就是智慧。如果不做好預防工作,光是害怕、恐懼,那是沒有用的。
  
  當時我剛從莫斯科指導禅修回到東初禅寺,有一位居士看到我非常疲倦,就很擔心的說:「師父,您的身體這麼弱,台灣又正流行SARS,七月份時您還要回去嗎?」他的意思是說我的年紀大,免疫系統又差,碰到傳染病時的死亡率較高。所以我也對那位訪問我的記者說:「有一段時間,全世界發生空難的機率頻繁,有人勸我最好不要出門。但是我說,假如我應該死亡,上飛機不是正好趕上嗎?如果還臨不到我死,上了飛機也不會有事!」如果我的任務已了,任何時間都可以走;如果業障未了,還需要我受罪、受苦、受難,大概就要多活幾年了。
  
  因此,得正見,學佛法,首先要具備「法住智」。沒有法住智,就想追求無我,追求空,追求滅苦得道的「涅槃智」,這是有問題的。凡是不相信世間的因果,還想去追求出世的因果,這是顛倒。所以務必記得兩句話:「未得解脫,先盡責任;尚未成佛,先做好人。」先要深信世間因果,把生而為人的本身做好,這就是法住智。涅槃智是目標,法住智則是修行的過程。當我們修行了自知、自覺、自作證,而曉得「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應該做的全部都已做好,具足了法住智,才能得到涅槃智。有了涅槃智,仍須有法住智來廣度眾生。
  
  自作證,就是證明自己已經徹底了悟生命的事實,是從因緣而生,又從因緣而滅。生滅,有一期生滅及剎那生滅。一期生滅,是從母親懷胎具有生命開始,直到死亡結束為止;剎那生滅,包括我們的心念,以及身體的細胞組織,在極短時間之中,都是剎那生滅,所以人既會成長,也會衰老。例如兩年前,我贊歎一位老太太會背〈楞嚴咒〉,她說這是小事情,年輕時就會背了;一年前我去看她,她背不出〈楞嚴咒〉,只能背〈大悲咒〉了;今年春天再去看她時,連〈大悲咒〉也背不出來,只會背〈往生咒〉了。下次再去看她,她大概只會念一句「阿彌陀佛」了,最後必然是由衰老而死亡,這便是因剎那生滅而進入一期生滅。
  
  涅槃智原則上是滅一期生滅,但並不是只有當下的一期生滅,而是從此以後就不生不滅了。並且是在未死之前,已經實證到、體驗到任何一種現象,不論是身體現象、心理現象、環境自然現象,以及社會現象的自性,都是不生不滅的。如果不是每一剎那都在即生即滅,我們根本就不存在了;然其每一生滅現象的自性是空的,所以也是不生不滅的,所以當下就是實證涅槃智了。
  
  二、正志
  
  正志,又名正思惟、正思、正分別、正覺,或名「谛念」。
  
  正志,有「伺」、「念」、「望」的功能,也就是在具備正見之後,進一步作意思惟正見所見的四谛。對正見所見的,作更深入的正確觀照。
  
  正見是從聞法而來的增上慧學;正志是從作意審思而來的增上慧學。看到一切是苦、是無常、是無我,因而對於名利、權勢、恩怨,都能放得下了;從無我的正思惟中,趣向於離欲離執而出世間,便是如實作意的「谛念」。
  
  所有一切現象,主要都來自於我們的身體以及我們的心念。身體的感覺有時似乎能帶來快樂,其實有身體便是一樁苦事、一種負擔,因為身體並不一定完全能接受自心的指揮及控制,它會生病,並且會產生種種生理上的反應,這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壓制反應,是件苦事;不能壓制,又會制造其他苦的原因。所以要觀身體是一種無常的現象,會帶來苦的事實。苦,是心理的感受,如果很清楚觀察到我們的身心是無常的、是空的,這就與無漏的智慧相應了。
  
  知道有苦、有無常,那是正見,之後,必須能夠無常、無我、空,才能夠離苦。我認識一個人,最近他覺得自己的生命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隨時都可能死亡,既然遲早會死,不如自殺算了。他雖然知道苦和無常的觀念,但是覺得很痛苦,以為自殺就沒事了。
  
  像上述這樣的人是否有正見和正思惟呢?在觀念上、理論上他知道,無常應該就是無我,無我就是空,但是他沒有體驗到我這個身體雖然是苦,但是苦也是空的,既然苦之中沒有我,那為什麼一定要自殺、要逃避。他為了要逃避苦而想自殺,便沒有真正的體會到空以及無我。要真正體驗到空,必須具備菩提心,空和菩提心是一體的兩面,沒有菩提心,只是想著:「我是空的。」這是假的空、消極的空,不能真正離苦而得解脫。
  
  三、正語
  
  正語,又名「谛語」。
  
  「正見」成就慧增上學;「正思惟」是依慧增上學,引發在日常生活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的實踐,成就戒增上學;「正念」、「正定」是依慧增上學成就定增上學,「正精進」則依慧學而成就戒定慧的三增上學。
  
  正語,即是以四種妙行──不妄言、不兩舌、不粗惡語、不绮語,遠離四種口過──妄言、兩舌、惡口、绮語。常作如實語,故名「谛語」。
  
  正見是正確的認知,正志是用正確的心念來審思正見的內容,而正語是要如何配合語言行為著力修行。正語,即為真實的語言,《金剛經》雲:「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因此,正語必須要離開四種不好的語言:(一)妄語:說謊;(二)兩舌:挑撥;(三)惡語:粗話;(四)绮語:花言巧語以及戲谑的話。除此之外,《瑜伽師地論》中又提到修學出世道的人,也不得說︰「王論、賊論、食論、飲論、妙衣服論、YIN女巷論、諸國土論、大人傳論、世間傳論、大海傳論。」
  
  語言,是用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思想和智慧的,而不是用來傷害人的;與他人互動時,目的是使得他人得到幸福、快樂、安慰、鼓勵,也使他人發揮智慧心和慈悲心,當他人得到利益的同時,自己必定也會得到利益。因此,即使語言的表達非常好聽,但是卻傷害了人,那就不是好語言,也不是正語。
  
  我們在對家人、朋友、部屬和長官,對任何人在用語言表達時,讓他人不起煩惱、不生邪見的就是正語,如果讓他人生起邪見、邪思,或使他人困惑,甚至很痛苦,馬上就要自我檢討,要來修八正道中的正語了。
  
  能夠實踐正語這一項修行法門,對任何人都會尊敬,跟任何人相處都是和諧的。如果遇到無理取鬧的人,要知道是他在受苦,我們應該用菩提心、慈悲心,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那麼愚癡和煩惱。如此念頭一轉,便不會用惡語相向了。
  
  四、正業
  
  正業,又名正行,又名「谛行」。
  
  正業,即是身三妙行──利益眾生、廣作布施、淨修梵行,離三類身惡行──殺生、不與取(偷盜)、邪YIN(出家眾為不YIN欲),清淨合乎正道的行為,故名「谛行」。
  
  為何會產生這三類不正行?是由於三種原因:(一)邪見:不正確的知見,認為三種不正行是修行的法門,認為是能夠使自己健康、長壽乃至生天的方法;(二)貪心:因貪財、貪名、貪男女色,而犯了三種不正行;(三)瞋怨心:為了報復,發洩自己的怨恨、憤怒而去殺、去偷、去邪YIN。
  
  目前中東地區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經常發生沖突,互相殺戮,還有美國在發生九一一恐怖事件之後,對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地發動戰爭,這都是因為彼此仇恨、相互報復,是很愚癡的行為。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如果能以菩提心、慈悲心來對待所有眾生,這些行為便不會產生。
  
  因此,正業實際上就是對生命的尊重,保護生存環境裡所有的資源及生態,絕不能為了私利而傷害到其他人,使社會、全人類受到損失。此外,要養成多結人緣、多布施的習慣,目的是讓他人得離苦,使自己生歡喜。
  
  五、正命
  
  正命,又名「谛受」。
  
  命,就是活命、生活,正命是佛弟子的生活方式:在家佛教徙,要以合乎佛陀教法的生活方式,謀取各種生活所需;使用之時,不得浪費奢華,也不過於悭吝刻薄。要避免與殺、盜、YIN、妄、酒等五戒相違的各種職業。
  
  出家佛教徒,一向以施主供養生活所需的四事──衣、食、臥具、醫藥為來源。當避免五種邪命:(一)詐現奇特相以求利養,(二)說自己功德以求利養,(三)學占卜說吉凶以求利養,(四)大言壯語以求利養,(五)向彼稱此,向此稱彼以求利養。如《遺教經》說:「持淨戒者(比丘)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法獲取生活資源,以正確清淨的生活方式接受生活之所需品、所需物,就是「谛受」。
  
  人活在世界上的第一要件是求生存,而正當的活命方式,必須要跟三無漏學相應,並以智慧、慈悲的立場來考量。智慧,是不使自己生煩惱;慈悲,是不因自己活命而傷害他人,甚至包括其他的眾生。每個人都應該有工作,一般人考慮的工作是法律所允許的,但是有些在法律上允許的工作,也會讓人受到傷害,對己、對人,既不智慧,也不慈悲。做為一個修行佛法的在家人而言,最好能夠避免與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等相違的職業。例如以殺為業的肉品商,他們並不覺得是做了壞事,只是提供人們食物,算是一種服務業;然而拿眾生的生命做為賺錢謀生的一種方式,這是不慈悲的。
  
  有一位男居士來皈依三寶之前,他家三代養豬,皈依三寶之後便改行了。這位信徒過去在一年之間都會飼養二千至四千頭豬,他曾經跟我說:「師父,我只是養豬而已,我把它們照顧得肥肥大大的,我沒有殺生,我是很慈悲的。」
  
  我問他:「這些豬要一直養下去嗎?」
  
  他說:「不是,是要賣給屠宰場,那些殺豬的人才不慈悲。」
  
  我說:「你能將他們請來,讓我見見他們嗎?」
  
  這位信眾帶了兩位屠宰場的老板來見我,我說:「你們什麼行業都可以做,為什麼一定要做殺豬的行業呢?」
  
  其中一位老板說:「過去殺豬是很殘忍的,而我們很慈悲,研究出如何使豬死得快樂,事實上我們並沒有要殺豬,而是有許多人要吃豬肉,我們不殺,其他的人也會殺的。」
  
  我說:「不管你們如何慈悲,把豬殺了總是真的。」
  
  「法師!如果你真正慈悲的話,就叫那些愛吃豬肉的人不要吃,那我們就可改行。」
  
  正在此時,另外有兩位先生在一旁聽到我與養豬、殺豬的人的對話,我便問他們兩位是否吃豬肉?其中有位說:「師父,我們沒有一定要吃豬肉,可是我們不論走到哪裡,都是賣葷食,不吃肉很不方便。最好叫他們不要養豬、不要殺豬,我們就不會吃了。」可見養豬殺豬的謀生方式,對修行佛法的人而言,乃是必須終止的。
  
  又如以偷盜方式來謀生的人也不是正命。不予而取,謂之偷;強奪豪取,謂之盜。世界上每樣東西都是有主的,凡是不屬於自己的,都不可以偷取或搶奪。曾有一件發生在台灣國家公園的案子,有一群人組織了一個公司,專門至高山上挖掘一種特殊的小石材,還撿了一些樹根,結果經人告發,這個公司的人抗辯說:「這些石塊與枯樹根在山上太多了,都沒有人要,我們不撿,石塊變成廢物,枯樹根會爛掉,豈不可惜。我們公司是把它們變成有用之物,化腐朽為神奇,為國家社會增加財富,為何要禁止?」結果法院還是判決他們盜竊國家財物,因為這東西是屬於國家公園所有的。
  
  正命,是依據慈悲和智慧的原則來從事各種行業,否則就不是正命而是邪命了。在家人的家庭和事業,其生活方式能夠持五戒就可以了,就算是正命。而出了家的比丘和比丘尼,就更嚴格了,因為出家人的生活所需,主要是由信眾供養,自己不需要從事以及經營謀取資生之物的行業。
  
  但由於生活環境和風俗習慣不同,各地佛教出家人的生活方式也有差異。在印度,出家人的生活全部都是靠信眾或者王臣來布施;而中國的出家人,有供養習慣的信眾不多,因此中國的出家人必須種田,以求自耕自食。在印度,出家人種田是邪命;在中國,出家人種田則是正命。
  
  又例如,在中國古代,經典是不可以賣而是布施的;還有在我年輕時的中國大陸,比丘弘法講經要收門票的話,會被人罵說是在販賣如來,將佛法當貨品販賣,這是邪命。可是到了西方社會,弘法演講不賣票,場地費從哪裡來?像達賴喇嘛在西藏寺院內弘法不賣票,可是他到了美國、歐洲,凡是來聽他演講都需要買票,而且票價很貴。
  
  去年春天,我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舉辦了一場演講,因為沒有賣票,以致於籌措各項經費時頗為辛苦。今年我們又准備再辦一場演講,但是預計來聽經的人需要買票,因為自給自足,由聽講者自己付錢。這是社會環境使然,不算是用佛法換取金錢,所以這還是正業、正命,而非邪業、邪命。
  
  六、正方便
  
  正方便,又名正精進、正治,或名「谛法」。
  
  有了正見、正思惟的慧學基礎,又有了清淨的身、口二業的戒行,自然能得身安心安,接下來便可以勤修正念和正定,而趣於證得解脫涅槃了,故名「谛法」。
  
  正精進,便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二科四正勤:(一)未生的惡法,使之不生;(二)已生的惡法,使之斷除;(三)未生的善法,使之生起;(四)已生的善法,使之增長。
  
  正精進通用於三無漏學:(一)戒學,努力於離毀犯而堅持淨戒;(二)定學,努力於遠離定障的五欲及五蓋;(三)慧學,努力於遠離邪妄知見及各種煩惱障礙。正方便又稱為正精進,便是於諸道品,一向精勤,勇猛向前,專著不捨,勉力不退,伏煩惱心。
  
  正精進涵蓋了全部的八正道,也就是努力不懈地遠離戒、定、慧三無漏學的障礙。然而僅僅遠離還是不切實,必須積極地去修諸道品,才能伏除各種障礙。
  
  七、正念
  
  正念,又名「谛意」。
  
  正念是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令不忘失。即是依四聖谛理,順念、遍念、憶念、念諸道品。若以四念處為例,即是憶念觀照「身、受、心、法」的自相及共相,以對治淨、樂、常、我的四種顛倒,由四念慮而生起念根、念力、念覺支。
  
  身念處觀自相是觀自身相不淨。其共相則是觀自身是苦、空、非常、非我,以對治身淨的顛倒想。受念處觀自相是觀自己欣求樂受,結果卻生苦受。其共相則觀自己所受是苦、空、非常、非我相,以之對治樂受的顛倒想。心念處觀自相是觀自己能求之心不住。觀其共相是觀不住之心,是苦、空、非常、非我,以之對治心是恆常的顛倒想。法念處觀自相是觀一切法,皆為因緣所生,無有自性,即成觀法無我。觀其共相是觀一切法,無非是苦、空、非常、非我,以對治把一切法執之為我的顛倒想。
  
  正念,是與無漏慧相應的,故又名為「谛意」。事實上,八正道雖然是三十七道品中的第七科,但是它最完備,也可以獨立運作,因為它涵蓋了前面的六個科目。釋迦牟尼佛教導弟子們修行時,最基本的佛法就是「四聖谛」與「八正道」,而八正道中的第一項「正見」,即為四聖谛。因此,八正道裡有理論、有方法,也有平常生活實踐之准則,以及如何到達修行智慧和禅定的目的。
  
  若以六念法門為例,一心憶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便是正念。若以淨土法門的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洪名為例,念佛念至臨命終時,能夠心不顛倒,意不錯亂,便名之謂不失正念。
  
  八、正定
  
  正定,又名「谛定」。
  
  正念修習成就,即能成就正定。即是離五欲及五蓋的惡不善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由世俗有漏的世間禅定,依四聖締的「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便是趣向涅槃的勝定,故名正定。依正定而起現證緣起寂滅性的無漏慧,那便是涅槃智,也就是斷煩惱、了生死、得解脫。
  
  正定,是八正道裡的第八項,也是三十七道品的最後一個道品。三十七道品一開始是四念處修觀,而後修四種神足的禅定,而正定便是與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相應的解脫定。
  
  禅定的定義為「心一境性」,性質是念頭止於一個境界,止於一點上;是由五停心,特別是數息及不淨二觀,另有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修習而成。
  
  定是有層次與階段的,正定是最高而殊勝的出世間禅定。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心能夠比較穩定,情緒不易受到波動、起伏,似乎有點定力、定功,似也可以稱之為定,但不是禅定。真正修行禅定的方法而得較深的定,共有「四禅八定」的層次,四禅是色界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每一禅就是一個定的層次;而入第四禅後又有四種深定,是無色界的定;實際上就是四個禅天之中,有八個層次的定。
  
  在佛法所見的凡夫世界分為三大層次︰(一)欲界︰欲界的眾生執著於貪戀的享受,追求五欲,不離五蓋等惡不善法,以物質世界為自己的生命,若欲界眾生能夠次第修九住心,而與捨受相應,即入未至定,成為初禅的前方便。(二)色界:已進入禅定的境界,感覺到住在定之中,而被物質負擔釋放了的覺受。它有四階︰初禅離生喜樂、二禅定生喜樂、三禅離喜妙樂、四禅捨念清淨。(三)無色界:更深的禅定,屬於第四禅天裡更高層次,也有四階︰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但即使到達了這個層次,如果因為執著於禅定的經驗,執著於禅定的寂靜,所以仍未得解脫,若有無漏慧相應,如此便可由四禅而入第九次第的滅盡定,便從三界永得解脫。
  
  我常在禅修期間告訴來參加的禅眾們說:「用度假的心情、用享受的態度來修行。」這對於沒有參加過禅修的人而言,是無法理解和想象的,整天都在打坐,又不准講話,食物與睡覺的地方也都不像餐館和旅館,怎麼可能抱著這種心態呢?可是很奇怪的,許多參加過禅修的人,他們多半會一次又一次的再來,一些在家居士,只要有假期能安排出時間,一定會不斷地再來參加禅修。他們真的把禅修當成度假,當成享受,這就是得到了禅修的好處。
  
  沒有參加過禅修的人,我鼓勵大家來試試看。如果我們每天都有一段時間練習禅修的方法,這一天的心情都會平穩、和諧;如果每星期、每個月、每年,都能有較長時間的定期修行,自然而然會體驗到禅修的好處。如果能進入禅定,便能經驗到輕安︰初禅得語言滅輕安,二禅得尋伺滅輕安,三禅得喜滅輕安,四禅得出入息滅輕安。輕安的定樂,超勝於世間法中一切的欲樂,若與空慧相應,便從煩惱的我執得解脫。
  
  大家尚末得到解脫,也未成佛,也不可能馬上證得阿羅漢果,講八正道的正定,似乎跟我們沒有什麼關系。但是修習正定還是有用的,普通凡夫雖未修得四禅八定,也可以練習著在平常生活裡,如何能夠不受身心與環境狀況的影響。例如最近有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她在三個星期前檢查身體時,發現心髒和肝髒之間有一個拳頭大的腫瘤,醫生還在研究這是屬於什麼瘤時,這個腫瘤卻在短短的時間內疾速變成了有八磅重,從外表看那位老太太好象已懷孕了七、八個月,她的家人都很恐慌,送到醫院時醫生說已經不能動手術了。由於她聽我講過這樣的兩句話:「遇到麻煩的病症時,只有把病交給醫生,把命交給佛菩薩,系念佛菩薩,自己就沒事了。」她就用我的這幾句話,讓她少了一些不安,也算是從念佛觀而得的安定力。
  
  又例如最近我的一顆牙齒有問題,讓我很不舒服,請一位醫生替我治療。當時他為我打了麻醉針,所以不覺得痛,等到回來後就寢前,麻醉藥已經退失,那個部位不但很痛,而且還有些灼熱,可是當時已經很晚,醫生大概也休息了,我只好等到隔天早上再說。然而痛還是很痛,我就告訴自己說:「不是我在痛,而是我的身體在痛,就讓它痛吧,我要睡覺了。」這樣一想,我的身體和頭腦就放松了,在朦胧之中睡著了。睡了三個小時之後醒過來,牙齒居然不痛了,這也算是從念處觀而得的功用。
 
 
 八正道與三增上學
  
  佛說的脫苦之道,即是八正道,其內容其實就是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又名三增上學,都是由聞慧而進入思慧,再依修慧而現證解脫慧的涅槃智。也就是由聞慧的正見,生起思慧的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這部分屬於戒增上學;再由思慧而進入正精進、正念、正定的修習,而生起修慧,依修慧而得現證慧;這既是定增上學,同時也是慧增上學。因為八正道是由正見等而入正定,故不同於世間禅定,所以得到定增上,也就得到了慧增上,究竟便得俱解脫。
  
  現依據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將三增上學及聞思修證四種慧位,與八正道的關系,列表如下:
 

 
 
  八正道與四聖谛
  
  八正道的「正見」,是聞四聖谛法;「正思惟」是審思明察四聖谛法。釋尊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輪,說的便是四聖谛法。
  
  生死苦果的事實,是由造了生死業的苦因而來,即是苦谛與苦集谛。如果順著苦谛與苦集谛的因果循環,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便是世間的苦海;如果不造生死業,便斷集谛,亦滅苦谛,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便能出離世間的苦海,而得解脫。
  
  但是,集谛不易斷,苦谛就不易滅,那是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煩惱,總是令人陷在造業、受報的漩渦之中,無法超脫。故欲滅苦谛,當斷集谛;欲斷集谛,當修道谛。所以,修習道谛,才是證苦滅谛的正因;證得苦滅谛,便是修習道谛的結果。
  
  生死苦的果報,是因無始無明而造了生死業。無始無明即是十二緣起的第一緣起,若觀無明、觀無明集、觀無明滅、觀滅無明之道……,乃至觀老死、觀老死集、觀老死滅、觀滅老死之道,這便是十二緣起的四谛觀了。為了要以修習道谛,來斷苦集谛而證苦滅谛,所以釋尊為弟子們說了八正道︰以正見,聞知四聖谛,離於邪見、邊見;以正思惟,審慎明察四聖谛,向於離欲,向於滅苦之道;以正語、正業、正命,向於斷截苦集聖谛,不造生死業因;以正精進,修習戒定慧的三增上學,向於苦滅聖谛;
  
  其中「正見」一項的內容,即是佛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的「三轉十二行相」的四谛*輪: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谛。何等為四?謂苦聖谛、苦集聖谛、苦滅聖谛、苦滅道跡聖谛。若比丘於苦聖谛當知、當解,於集聖谛當知、當斷,於苦滅聖谛當知、當證,於苦滅道跡聖谛當知、當修。
  
  若比丘於苦聖谛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谛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谛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則斷愛欲。轉去諸結。於慢、無明等究竟苦邊。(《雜阿含經》卷十五)
  
  哪些是苦,哪些是集,什麼是滅,什麼是道。
  
  苦是應知的,集是應斷的,滅是應證得的,道是應該修習的。
  
  苦、我已徹知,集、我已斷盡,滅、我已證得,道、我已修學完成。
  
  這也就是表示,佛陀是從四聖谛的知、斷、修、證中,完成了解脫生死的大事,弟子們也應該照著去實行才對。如何修學?便是依據八正道而修證四聖谛了。
 
 
  八正道與十二因緣
  
  八正道既與四聖谛密切相關,當然也與十二因緣有關系。因為四聖谛就是為了處理十二因緣的苦集二谛,而說出了滅苦、斷苦集的道谛。八正道的正見,便是讓弟子聞知由於十二因緣的苦集二谛,因果循環,而成生死苦海。也讓弟子聞悉當修苦滅道聖谛,而斷苦集谛,而證苦滅谛。也可以說,八正道的功能,便是能使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變成為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生死流轉是無邊的苦海,生死還滅是涅槃和解脫。
  
  佛陀在《阿含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稱為「純大苦聚集」,便是指的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是由苦集而有苦果,在受苦報的同時,又造苦因的苦集,並且循環不已。
  
  佛陀在《阿含經》中又常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滅則老死滅」,稱為「純大苦聚滅」。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是由修習道聖谛,而斷苦集谛,證苦滅谛。因修道聖谛而得無漏的涅槃智,而滅無明;無明滅、則行亦滅,行滅則識亦滅,乃至生滅老死亦滅,此時便從苦谛與苦集谛得解脫。
  
  由此可知,修習八正道,即是四聖谛中的道聖谛,若不修習八正道,便不得涅槃智;不得涅槃智,便不能斷集、不能滅苦,便永遠流轉在十二因緣的生死苦海而不得解脫了。
  
  八正道是四聖谛中的道聖谛,是用來斷集滅苦的道品次第。四聖谛的苦谛及集谛,便是十二因緣的三世因果;若要出離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的范圍,必須修習八正道的道品次第。所以也可以說,八正道的道品次第,是為了對治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而設。
  
  八正道的范圍相當的廣,可以說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也可說是「四聖谛法」,四聖谛法之中如果沒有八正道,四聖谛就不能成立;既然八正道與四聖谛是分不開的,自然跟十二因緣也分不開了。因為四聖谛是使我們離苦得樂,而十二因緣就是苦的事實,修八正道就是要滅除十二因緣構成的大苦聚。
 
 

 
  八正道是三乘共法
  
  聞佛所說的四聖谛法,如法修習而得解脫的,稱為聲聞。未聞佛說四聖谛法,自觀十二因緣法而得解脫的,稱為緣覺,梵名辟支佛。合此二者,總名為二乘聖者,相對於大乘的菩薩道而言,二乘又名為小乘的解脫道。
  
  但是,大乘的菩薩道,必須也以解脫道為基礎。不論大乘或小乘,出離生死的才是佛法,所以解脫法門的八正道,是大小三乘共通的涅槃門,也即是《阿含經》中所說別無二法的「一乘法」。因此,不僅小乘的《中阿含經》及《雜阿含經》宣揚八正道,諸大乘經中,亦盛贊八正道。例如:
  
  《佛說阿彌陀經》介紹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稱揚「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楞伽經》雲:「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
  
  《維摩诘經.佛道品》中有雲:「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御以一心,游於八正路」。同經〈菩薩品〉亦雲:「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
  
  依據《摩诃止觀》卷七上的引文:「涅槃雲:能修八正道者,即見佛性,名得醍醐。」
  
  由此可知,如果從大乘聖典的立場來看,八正道便是大乘法。
  
  雖然有許多人認為四聖谛、八正道是屬於小乘的佛法,可是在大乘的經典和論典裡,都主張用八正道來修行菩薩道,也就是說,菩薩道的完成是需要八正道的。八正道是以小乘出發,卻也是完成大乘佛法的基礎。
 
 
   八正道即為大乘佛法
  
  若依據《大智度論》卷十九(大正藏卷二十五,二○三頁至二○五頁)所說的三十七道品,根本就是大乘的菩薩所修道品,對於八正道的部分則如下列所說︰
  
  正見─菩薩於諸法空無所得住。是智慧,如四念處、慧根、慧力、慧覺中已說。
  
  正思惟─斷一切思惟分別,因諸思惟分別,皆從不實虛诳顛倒生。菩薩住如是正思惟中,不見是正是邪,過諸思惟分別。觀四谛時,無漏心相應。
  
  正語─菩薩知一切語皆從虛妄不實顛倒取相分別生。是菩薩作是念,語中無語相,一切口業滅,諸語皆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菩薩知一切語言真相,雖有所說,不墮邪語。
  
  正業─菩薩知一切業邪相,虛妄無實,皆無作相,一切業空,菩薩入一切諸業平等,不以邪業為惡,不以正業為善,無所作,不作正業不作邪業,是名實智慧。
  
  正命─一切資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住不戲論智中,不取正命,不捨邪命,亦不住正法中,亦不住邪法中,常住清淨智中,入平等正命,不見命,不見非命,行如是實智慧,以是故名正命。
  
  正方便─如四正勤、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中已說。
  
  正念─如念根、念力、念覺支中已說。
  
  正定─如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支中已說。
  
  由此可知,八正道就是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法,以下根據《大智度論》所講的八正道,重新略為解釋:正見大乘的菩薩行是修無所住心,也就是說《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正思惟大乘的正思惟不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而是以心中沒有「我」的這個著力點來作為方法。正語菩薩知道我們所用的一切語言,都是從虛妄的顛倒見所產生的種種分別心,這都不是真實語。真實是不必透過語言、文字理解的;然若用語言,亦不墮邪惡。正業業是行為,透過語言、身體、意念所產生的種種行為。從菩薩的立場來看,所有一切業,無所謂邪與正、惡與善,這是無分別智。因為沒有主觀的我執在裡面去判斷邪、正、善、惡,一切的行為便都是平等的。正命從大乘菩薩的立場來看,只要心中沒有自私的我,用任何方式來謀取生活之所需,都是正確的。在《華嚴經》裡看到許多的大菩薩們各有不同的職業,甚至還有妓女、魔術師、暴君等。從凡夫來看,這些人都是在造惡業,是邪命,然而經典中說他們是為了度眾生而顯現不同身分的大菩薩。但是也請大家不要誤解,認為邪YIN、殺人、偷盜,都是因為要行菩薩道,如有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做種種不正當的事,便是惡業。正方便、正念、正定此三項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修,這就是大乘法。雖然修的方法與小乘相同,可是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就像釋迦牟尼佛出家修道不是為己,而是因為眾生有生、老、病、死等問題,為了要使眾生從苦中獲得解脫,才去修行的。
 
 
   出離三界的八正道
  
  古來都說聲聞道的三十七道品,是次第修證的方法。初修四念處;到了暖位,修四正勤;到了頂位,修四如意足;到了忍位,修五根;到了世第一位,修五力;到了見道位,修七覺支;到了修道位,修八正道。
  
  這是約就七類的各別特勝意義而說的,如果從經典中來看,任何一類道品,都是能解脫生死的,都可說是「一乘道」。
  
  若將三十七道品的功德性能整合起來,也不外乎十類,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依《大智度論》卷十九所說:「是三十七品,十法為根本,何等十?信、戒、思惟、精進、念、定、慧、除、喜、捨。」,而歸納為:
  
  信──信根,信力。
  
  勤──四正勤,勤根,勤力,精進覺支,正精進。
  
  念──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
  
  定──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
  
  慧──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
  
  尋思──正思惟。
  
  戒──正語,正業,正命。
  
  喜──喜覺支。
  
  捨──捨覺支。
  
  輕安──輕安覺支。
  
  在三十七道品的七科(類)之中,敘述得最圓滿的,是第七科的八正道。所以經中常將四聖谛與八正道合起來說;更簡要地說,無漏道品便是戒、定、慧的三種增上學了。
  
  八正道是佛陀提供給人間離苦得樂的八個項目。人類有兩個基本的大問題,從生命的過程之中,會遇到身心以及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問題而感覺到不快樂,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福報大的,受的苦難少;福報小的,受的苦難就多。
  
  不論是福報大小,任何一個人,到最後都無法避免死亡。八正道就是幫助我們解脫這兩大問題的方法︰一是如何度過種種的困難而不自擾擾人;二是面臨死亡時,不會恐懼、害怕、無奈。(二○○三年四月二十日、二十七日,五月八日,十一月二日、九日、十六日,以及二○○四年五月十六日、二十三日,共計八場,聖嚴師父講於紐約東初禅寺,姚世莊整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