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實現的需求
引言:
今天所講的主題,是有關「自我實現」的需求。在正式講這題目之前,我想到:過去曾跟某些人的對話;而對話的內容,對於如何處理「自我實現、成就感和歸屬感」,會有一些啟示。所以,我先把兩次對話的內容,說明一下。
1.「超越」的心態
在我年輕、還未出家時,喜歡爬山。有一次,參加一項登山活動─在台灣登山界,算是較高難度的─能高到安東軍。在中央山脈上縱走,前後大概要花五天以上的時間。
因為那時候的成員,就是幾個學佛的朋友,不是很專業的登山老手。要登這種山,其實是不夠安全。所以就請了一位登山老將,當我們的領隊兼向導。他外號叫小羅,是當時山界頂頂有名的人物。且聽說他也是拍電影時,很專職的替身;所有大明星覺得有安全顧慮的,都找他來作替身。
所以,他全身衣服一掀開來,到處都是傷痕、瘡疤。以他一生之中,有太多「超越」的記錄。所以他最喜歡談的,就是於傷痕與瘡疤中,如數家珍地展現出各式各樣「超越」的記錄。。
我悶悶地聽了幾天,心想他是領隊,就讓他去炫耀吧!然而,我們那次的行程,卻在中央山脈上碰到了風雨。因不能繼續前進,就只能窩在帳蓬裡閒聊。兩天下來,又是聽他不斷地誇示、炫耀,聽得我六根不淨,七竅生煙。於是我想:得整整他,讓他收斂一點。
於是第二天,吃早餐時,我就直接跟他講:「你開口也超越,閉口也超越,但是如果你只能用凡夫俗子的標准,去追求超越。乃更證明:你還只是凡夫俗子而已!」這一棒喝,他即受到很大的傷害。從此看到我,就閃一邊去。
後來,聽說他不再爬山了,乃到鄉下買塊地,種田去也。自從那次後,我就未再跟他碰過面。然如碰面了,我會跟他恭喜曰:「小羅,你這次真的已超越了凡俗的標准!」所以雲何才是真「超越」呢?
2.「女強人」的定義
有人問我:「法師,你對女強人的觀感如何?」過去是男尊女卑的時代,而現代者,女眾的地位已愈來愈高矣!所以包括在座各位,都有不少所謂的「女強人」。然我對女強人的觀感為何呢?
我說:「我不從某個點,來判定誰強誰弱?而應從整體的視野、從全方位的角度,去判斷一個人到底是強是弱?」我們知道,有些人雖外表上威風凜凜;但事實上,乃外強中干,甚至色厲內荏而已!
所以有些「女強人」,從另一方面去衡量,其實是非常脆弱的。相信,不只是女強人如此,很多大男人也都如此。所以雲何才是真正的成就感呢?雲何才是終究的歸屬感呢?
以上引言說過了,乃開始講今天的主題─自我實現。兼談成就感與歸屬感。首先講「何謂自我」?
一.何謂「自我」?
在西方「原子理論」的背景下,常以個體為自我。
故民主政治,也是從此而演繹出來的。
西方心理學的書,我看了一些,但已忘了他們是怎麼定義「自我」的。然就西方文化的思考模式,大概是從希臘時代,就有一種慣性的思考模式─即「原子理論」也。一切物質,都是從最基本單位的「原子」,再組織成「分子」;從「分子」再結合成「個體」。
目前科技雖較發達,故原子已非最基本的單位;而是可再微分成質子、中子、電子,甚至α子、β子…,我也搞不清楚。但是這種思考模式,基本上還是一樣的。從最基本的單位,再結合成分子;從分子,再結合成更大的個體。所以,雲何為希臘的城邦政治?每一城邦者,即是一個分子也。而民主政治中,每個人都有一選票者,即是最基本的單位也。
簡言之,西方文化的思考模式,終究不出「先分再合」的基本典型。
故從西方的思考模式去演繹:在政治上,即成民主政治;在經濟上,即為自由貿易。終究不出「先分再合」的典型:也就是先有許多個體,我是一個個體,你也是一個個體。然後再將個體,整合成群體、社會、國家。
於是乎,自我如何實現呢?乃必透過與外界的整合,才能實現也。然雲何與外界整合?這又千頭萬緒,而不知從何下手矣!所以,很多人都很茫然!不知自己要做什麼?要往何方去努力?這是西方的思想方式,所無法跳脫出的盲點。
二.關系中的自我
於心理學中,另有謂:所謂自我,乃是從種種關系中而得呈現與轉化。
故在此定義中,已非「先分再合」的典型矣!
後來,在心理學上有另一種定義:所謂自我,乃是從種種關系中而能呈現。故不是先有一個我,再從這我去建立與周邊的關系。反是由種種關系中,才能呈現出這個「我」。也因為種種關系的離合,自我才能作提升與轉化。
以此思考方式,其實已跳脫出西方以自我為基本單位的思考模式,也已跳脫出「先分再合」的思想困境。而東方的思考模式,卻剛好相反,乃習慣從整體裡去看個體。所以下面,我們再說到「佛法中的自我」。
三.佛法中的自我
無者,無界限;無者,非主宰而已!
故何謂自我,乃不過「眾因緣生法」而已!
各位不要急著說:佛法既說無我,即無此問題也;故無自我實現的可能。其實,從我弘講以來,已再三說到:佛法所謂的「無我」,不是抹殺身心的存在。而是所謂「無」者:第一是沒有界限,第二是不能主宰。
其實沒有界限,即如前面所講的:從種種關系中而得呈現與轉化。故自我與萬緣,雲何曾有界限呢?
至於不能主宰者,用現代的術語說,就是互動關系,而非單向控制。所以,用佛法來看自我,其實很簡單:自我者,乃「眾因緣生法」也。既在眾因緣中,自我才能存在;也在眾因緣中,自我才能變化。
所以「在關系中的自我」與佛法所謂的「眾因緣生法」,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故我再三說到: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會慢慢進化到跟佛法類似的典型。因為當視野愈來愈寬闊時,先前以個體為中心的思考模式,一定得改變、提升,而變成以整體的視野,來觀照個體的存在與變化。
四.倫理中的自我
如中國傳統社會所謂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
並且規范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
自我既是「眾因緣生法」,自我既得從種種關系中而得呈現。由此再回顧中國人所講的倫理,即感受不同矣!我們既然活著,就會跟周遭有種種的關系。於是因為不同的關系,就有不同的權利與義務,這即是「倫理」也。
「倫理」在中國傳統的社會中,乃以五項為代表,而稱之為「五倫」也。五倫或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或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義等。以此五倫,而界定不同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
其實關系不只如此,如師徒.主傭.買賣.同學.同事,
甚至人與牲畜,人與大自然等。
如果我們放眼去觀察,其實常存的關系不只是五倫而已!比如:師徒之間,也有另一種權利和義務。比如主人跟幫傭間,又是另一種權利和義務。至於同學、同事,甚至買賣雙方間,也都有特定的權利和義務。像「公平交易法」的制定,大概就是規范買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吧!
甚至所謂的「倫理」,也不限指人與人間的關系而已!如人跟動物、人跟植物、人跟周遭的環境,都有種種能享的權利,也有種種該盡的義務。這即是環保的需求也。
譬如到風景區游覽時,就會發現有很多指標告示你:什麼都不要留下、請把垃圾帶走、不可攀折花草樹木等。這就是為了與周圍環境,建立良善的關系也。
目前的社會,因太「自我中心」而逐漸脫軌、失序─說什麼「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
所以如用西方,以個體為基本單位的思考模式,便很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因此整個社會就形成脫軌、失序的現象。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社會,是很明顯有脫軌和失序的現象。所以,有些人竟說:「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以的呢?」這種說法,就是純粹的自我中心;只是單向地思考,而未顧及到與周遭的互動關系。
故這個時代的政治家或宗教家,都應再提倡倫理道德,這是唯一能對治自我中心的解決方案。當然,如更深刻地說,不只是提倡倫理道德,而是得建立緣起的正見。因為此才能真正開拓我們的視野,因為此才能真正消除自我中心的執著。
但是倫理,其實是雙向的互動,而非單向的制約。
但我還得再補充的是:倫理是雙向的互動,而非單向的制約。過去有一段時間,政客們也似在提倡倫理。然他們的倫理是:你們既是屬下,當無條件地服從主管。故若不服從主管,即是不遵守倫理!可是他們自己,有沒有遵守倫理呢?
所以,如開口也倫理,閉口也倫理,卻只是想依此制約別人,而非要自己依法奉行;則愈提倡倫理者,社會將更混亂爾!何以故?因為此時的倫理,乃淪為爭端的工具、爭端的武器也。
故我們當知,倫理本是雙向的、互動的。其實中國的倫理,很明確就是雙向的,你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且父慈、兄友在前也。要父先慈,子才孝;兄先友,弟才恭。
又雖同為父子.兄弟.夫婦,但種種緣起不同,也不能因刻板而失去彈性!
第二,在中國的「五倫」中,雖規范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各有不同的權利義務。但如用因緣法去看,雖都名為父子、兄弟,但每對父子、兄弟、師徒間的種種關系,其實都不一樣。所以不能用一成不變的配對關系,去界定、制約。
譬如:過去都說,男主外,女主內。或說嚴父慈母。但事實上,在這個時代中,甚至在過去的時代中,都會有一些不同的案例,所以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權利、義務,去制約所有的關系人。
一切法,乃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故在同名目裡,會呈現出不同的互動關系。且這互動關系,還得隨因緣而不斷地調整。這也是說:雖在這個時代中,我們得重新提倡倫理;但不是提倡僵化、刻板的倫理,更不是提倡單向制約的倫理。否則,舊患未除,又起新殃矣!
於是自我於倫理中,雲何實現呢?唯各負責任.盡義務而已!
過去,在中國崇尚倫理的社會中,根本沒有「如何自我實現」的問題。因為在倫理網裡,每個人只是各盡本份、各盡責任跟義務而已!
所以雲何自我實現?根本就是「莫須有」的問題。如自我實現,竟泛濫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心態,便是人類浩劫也。
五.理想與現實
下面要講的另一個問題是「理想與現實」。很多人都會說:「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因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實在太大了!」這種話我們因聽得太多,就很容易誤以為是。然而,我要說的是:如因差距太大,而無法實現者,即非「理想」也!
因何謂「理想」?用理性的方式去思惟、規劃也。
至於何謂理性的方式?乃基於:1.有現實的需要,2.有客觀的可能性。一方面是有現實的需要,不只是個人的需要,而且是大眾的需要。一方面是有技術、資源的可行性。於是乎,既屬大眾的需要,即能眾志成城。更何況又有技術、資源作後盾,即能按思惟、規劃者,而逐部完成也。那會有「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的問題呢?
譬如建築師於設計藍圖後,卻覺施工有困難。
便只證明此建築師,乃下劣無能而已!
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譬如一個建築師,既設計藍圖,按部施工。卻於施工中,遭遇極大的困難,而沒辦法完工。他能以「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太大」而了事嗎?
非為「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太大」而無法完工;而是為這個建築師太爛了,而無法完工。因為一個高明的建築師,應該事先考慮到種種因素,才去設計那張藍圖。因此當藍圖畫好,即應能蓋得出來,才算是一個合格的建築師。如果是一個更高明的建築師,還能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就蓋出一座盡善盡美的建築來。
但是很多人雖雲「理想」,卻只是憶想.幻想.夢想而已!
所以如有很大的「理想」,卻無法實現。乃只證明:此非理想,而是幻想、妄想爾!所以不要信口開河地亂道:我有什麼理想。
如還處在睡眼蒙眬、神智不清的狀態中,他能有什麼理想呢?甚至本質上,就是個「非理性」的人,怎有能力去建構他的理想、去實現他的理想呢?於是再歎「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太大」,應該怪誰呢?
不能怪現實太冷酷,而是怪自己太無能、太浪漫了!
我們再把真正的「理想」,復說一下:其乃基於現實的缺陷,有需要去改善它。於是設計工作次第、鸠集人力、物力,然後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它。到最後能如規范、設計地完成它,即稱為「實現理想」也。
何謂「心想事成」?乃是從設計工作程序後,而能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它。
因此,中國有句話曰「心想事成」。如果成天打妄想,也都能心想事成;則這世界就糟殃了。
故對我而言,所謂「心想」,即是精心設計也。既根據現實的需要,又有專業的知識、技術作後盾,以此而設計工作程序,這稱為「心想」。至於「事成」呢?最後,能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它,即「事成」也。所以,對於一個聰明者、一個真理性者,乃都能「心想事成」也。
故現實很冷酷嗎?未必!
花開是現實,花謝也是現實;何謂冷酷呢?
所以,很多人只會再三歎到:現實很殘酷!其實只能怪自己不夠現實!因為我們要知道:既花開是現實,花謝也是現實。你不要於花開得很美時,就陶醉地忘了「花會謝」的現實。於是待花謝時,就說現實很殘酷。那於花開時,你又要說什麼呢?
同樣,有些人,只能奢望理想,而不能實現理想,才會說:現實很殘酷。雲何只能奢望理想,而不能實現理想呢?一般人的解碼是:理想太高!這話雖也沒錯!但我寧可說是:不夠現實!雲何不夠現實?因為沒有專業的技術和足夠的資源,所以不能蓋五十層、一百層樓的大廈。這即不夠現實也。
以佛法看現實:何謂現實?現諸法實相也!
一般人提到「現實」,都會有負面的情緒,謂「那個人很現實」。意思是:罵他,既冷酷又無情。其實,在佛法裡講到現實,有不同層次的定義:
雲何為「現實」?「現」諸法「實」相也。何謂「諸法實相」?「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即是「諸法實相」也。
如果這樣,還不夠現實的話,我們再引用《法華經》上所說的: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這即被稱為「十如法界」。所以要深入諸法緣起中,才有辦法現「諸法實相」。
所以誰最現實呢?唯佛也。以最現實故,能完成自度度人的理想。
所以,世間誰最現實呢?釋迦牟尼佛最現實。過去,太虛大師曾著了一部論,名曰「真現實論」。他的意思也一樣,世界誰最現實呢?佛菩薩最現實!
因為佛最現實,所以才能完成自度度人的理想。而我們因為不夠現實,所以成天打妄想,故什麼事也辦不了。
於是乎,雲何能自我實現呢?從現實中完成理想。
如何從現實中以完成理想呢?唯更深入去了解現實的層面爾!
所以在這個觀點中,雲何能「自我實現」呢?能從現實中,完成理想,即是「自我實現」也。
而現實者,唯「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爾!至於理想者,唯「自度度人」也。
六.定位和抉擇
如前所謂:自我是在種種關系中,而得呈現與轉化。故如有不善的關系,要去改善;因要改善,所以有「理想」也。
然於現實中,待改善的關系,竟是太多了。我們既不可能每個都著手改善,也不可能同時著手改善;因為人能用的時間是有限的,尤其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有些關系,雖不相應;可是,卻非我能力所能改善者。或雖能力所及,但有更重要的事,急須處理。因此在這麼多待改善的關系裡,就需要作「定位與抉擇」。
要選定目標,且規畫從何處先著手?這就是「定位與抉擇」。每個人,在他生命的過程中,一定得為自己作定位。不然,既樣樣通,也樣樣松。什麼事情都去攪和一番,卻什麼也不能成就。
譬如:我已出家,且被稱為法師。然我竟是何種法師呢?我心知肚明,如就修定而言,我修定功夫不好,故禅坐時,妄想還是很多。教界公認:廣欽老和尚修定功夫最了得。我跟他比,就落後人家十萬八千裡!
再說作學術,在學術界裡,公認印順法師最了得,寫的書,既多又細膩。我實在佩服,在沒有電腦的時代,竟有辦法寫出那麼多架構森嚴、資料繁瑣的書?我們已用電腦了,都還覺得不可思議。
至於「度眾生」嘛,我也不行!你看大法師們,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的。我還笑他們:東西轉戰、南北奔波;春夏秋冬、從不休息。而我卻常高居山上,一邊涼快。
但是,至少我肯定:我對義理的抉擇與統合,既有天生的資質,也有後天的興趣。尤其這對學佛大眾,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明確地定位:我只是一位講經的法師,且重點不在講很多經,而在如何把看來似乎矛盾的學說,用簡單俐落的方式,給統合出來。
既給自己這樣的定位,所以我不用蓋大廟,也不用收徒弟,因為這跟我的定位,乃不相干。
已抉擇後,既不羨慕別人,也不菲薄自己;唯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它而已!
既抉擇定位後,我就不會羨慕別人。印順法師的書,寫得很好,我贊歎、尊重,但是未必羨慕他;因為他是他,我是我。有的法師道場大、信眾多,大名鼎鼎。我也不會羨慕他;因為他是他,我是我。
如大家都能理性地作好「定位與抉擇」,就不會有「一窩蜂」的現象了。已經有那麼多人做的事,為何還急著去湊熱鬧呢?但很多更重要的事,為何反無人垂憐呢?這就是為大眾在作定位與抉擇時,太盲目了。
於是乎,既已作定位與抉擇,則雲何自我實現呢?既不用羨慕別人,也不可菲薄自己,而是按部就班地,趨向它、完成它。
當然一個具智慧的抉擇,必得內審視自己的才能與興趣,外兼顧社會的需求與發展。
然而要作一個有智慧的定位與抉擇,基本上要考慮兩個情況:對內,要審視自己的才能與興趣。眾生不一樣,有些人書雖念不好,但手腳很伶俐。我就聽過有些人,什麼手工藝品,只要眼睛看過後,就做得出來;而我們學了老半天,還笨手笨腳的。也有的人語言能力特別好,可同時學很多語言;而我的外語,卻一樣也學不好。這是要審視自己才能之所在。
然有才能者,未必有興趣;有興趣者,不見得有才能。故又要能兼顧才能與興趣,才能相得益彰也。其次,對外也要顧及社會的需求與發展。不能一廂情願地閉門造車,結果車造好了,卻無人理睬。既賠老本,又對社會沒有貢獻。
若能符合當時的需求,又能兼顧未來的發展,乃更盡善盡美矣!有些現在正尖端,正亮麗的行業,過五年、十年後,就紅顏薄命了。故能有前瞻性的眼光,已看到未來的發展與需求;則既能更精准地為自己定位,也能更有效地奉獻社會。
然在此多元化的社會中,卻反更難去定位和抉擇哩!
故說到最後,還歸咎自己不夠現實而已!
雖客觀地說:工作無貴賤,行行出狀元。可是要怎麼為自己作定位?還得非常理性、非常用心。但事實上,在這多元化的社會裡,卻更難定位和抉擇也。說到最後,也只是一句話:只怪自己不夠現實。
因為現實,乃包括:既了解自己的才能與興趣,也評估社會的需求與發展。如果能兼顧這兩種現實,便絕對能夠為自己作個明智的定位與抉擇。
以上是講到「自我實現」的部分,下面再論「成就感」:
七.成就感
在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中,很難避免會以凸顯自我為手段。
於是既從定位與抉擇中,慢慢改善一些關系,就能完成部分的理想與自我實現,這便有「成就感」了。然而這成就感的由來,竟是以「凸顯自我」為手段?還是以「消融自我」為手段?還得仔細思惟跟抉擇。
在西方的文化中─既以個體為基本單位的思考模式,很難避免會以「凸顯自我」為成就感。所以,總是希望把自己抬得高高的;相對地,也要把別人踩得扁扁的,這才覺得自己有「成就感」。甚至以征服大自然,為「成就感」。
但如秉「眾因緣生法」的知見來調理,其必以消融自我為目的。尤其就改善關系而言,必以達成「統一和諧」為首要課題。而既統一和諧者,即已消融自我矣!
以達到「統一和諧」為目的,而非以「凸顯自我」為目的,這是東西方文化根本的差異。所以在中國,乃以「天人合一」為修道最高境界。至於佛法,更以「寂靜涅槃」為最後之歸宿。故在「天人合一」與「寂靜涅槃」中,那還有什麼自我可凸顯?那還有什麼成就感可追求的呢?
不能以挖肉補瘡的方式,來追求成就感。
其次,西方人的成就感,又習慣從單一的點去衡量。故難免有挖肉補瘡的弊端。譬如:有些人於工作時,拼命去爭取績效;結果卻把人際關系搞壞了。甚至,也把自己的身體搞壞了。因為既把焦點集中在一點上,便會把其它的資源,都耗在成就這一點爾。結果,往往得不償失。這也是我最初講:所謂「強人」,不能從單一觀點去衡量。
而佛法,在「眾因緣生法」的知見下,所顧慮到的必是全體的統一和諧。於是既顧及到全體的統一和諧,乃必以消融自我為最後之歸宿。這是從「成就感」,再講到「歸屬感」。
八.歸屬感
佛法常謂「依法不依人」,故非歸屬於人也!
其實,若能確認前所謂的「定位和抉擇」,即是最初之歸屬感。
以學佛的人,當「依法不依人」,所以如就「歸屬感」而言,即非歸屬於個人,或少數人而已!而是當以「法」作為我們的歸屬。然而,法是什麼呢?法如何歸屬呢?
我們前面所說的「定位與抉擇」,即已有歸屬於法的意味。因為如我已確定要做什麼時,心即已落實、歸屬在這件事上。比如我念高中時,若未決定:到底要念那一組,心就漂浮不定,而無法安定。待已確定要讀甲組,心才安定下來。至於選職業、找工作亦然,如已定位、抉擇好,心才有辦法落實。所以,「定位與抉擇」是我們生命中,最初的歸屬。
以親近善知識,為次階之歸屬。
然而雖已「定位和抉擇」,自己不見得有能力去完成;故還得經由善知識的教化、輔導,才能漸完成理想也。而「善知識」,又可分為個人或團體。譬如從皈依三寶,到佛教團體修學佛法,乃都屬於親近善知識的范圍。
故大原則,雖是依法不依人。但還得有「依人」的過程。於是以親近善知識而為次階之歸屬也。
最後,終能達成理想者,為究竟之歸屬也。
以佛法言之,雲何為達成最終之理想呢?唯「寂靜涅槃」爾!而既證「寂靜涅槃」,還有什麼「能感」跟「所感」呢?
九.總結
這也就說,雖然我們是用西方的名相:自我實現、成就感、歸屬感,作引子,但說到最後,還不出從「眾因緣生法」的知見中,去「消融自我」而證入「寂靜涅槃」也!故從佛法的角度來看,這些名相,本質上都是西方文化,所變現出來的「情見」爾!所以真要解決,乃必先勘破其「莫須有」的本質,才能徹底解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