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錫永居士:生與死的禅法 八、把禅法帶入生活——說“處生中有”之二
把禅法帶入生活 ——說“處生中有”之二 修習寂止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倒不是寂止難修,只是因為要有恆心。 恆心絕不容易,初學的人,興致勃勃,起初可能天天修,但只過了一頭半個月,便有種種借口停止修習。藏密行人稱此為“中斷魔”,認為是“誅魔”的對象。 我在1964年開始學藏密,起初也常常中斷,後來規定自己,坐電車上班,在天樂裡總站上車,容易固定占有一個位置,方便修習寂止,一坐下來,萬事不理,立刻進入寂止狀態,這樣至少可以修二十分鐘到辦公室。經過這樣的安排,中斷魔才給我誅滅掉。不過這樣做時卻亦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能盤膝而坐,不能盤膝對初學的人有害,因此又逼著自己要找一段時間來盤膝修習,作為補救,這樣一堅持下來就接近二十年。 盤膝而坐的姿勢,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毗盧七支坐”。“毗盧”是“毗盧遮那佛”,這坐姿由他傳出,是故便冠以其名;“七支”是七個支分,即是七個要點。 七個要點有兩種說法,其實差異不大。照傳統的說法是: (1)腰背伸直。 (2)雙手結等持印置於臍下,即是兩掌仰起來平伸,右掌疊在左掌上面,兩拇指微微接觸。常犯的錯誤是兩拇指上豎,相觸成三角形,而且用力。 (3)雙眼垂簾,即是半開半合,最適宜的視線是與地面成45度角。常犯的錯誤是閉起眼睛,這是十分嚴重的錯誤,容易導致心理偏差而不自覺,而且一旦成為習慣,那就簡直無法修習高層次的止觀。 (4)頸項微俯。常犯的錯誤是俯得太過分,下巴幾乎與前頸接觸。 (5)舌頭輕輕與上颚接觸,不可用力,因為容易引起喉痛。當舌頭接觸上颚時,口涎自然增多,應該將之慢慢咽下。咽時不可用力,幾乎是讓口涎自動流下。 (6)盤腿而坐。若兩腿交盤,叫做“雙跏跌座”;若只能放一只腳在另一腳的大腿之上,稱為“單跏跌座”。若連單跏跌都不能,只能雙腿盤在胯下,那便稱為“散盤”。初學者三種姿勢都可以,稍後便須練習至能夠作雙跏跌座。 (7)小腹微微內收貼脊,但不可收得太緊。 依這七個要點來修習十分重要。藏密的教法說,如果依此修習,那麼,因為身直,所以脈直;脈直便能氣直;必須氣直才能令本覺處於自然,由是生起禅定境界。 當禅定境界生起時,全身暖和,輕松,有如身體重量消失,可是卻無騰雲駕霧的感覺。所以一定要全身自行放松,切戒緊張。若感到身體有某部分不舒適,那就一定是因為有些地方沒有放松,應該立刻糾正。 假如是一個修行人,修行占去了他大部分的生活時間,他可以依足“毗盧七支坐”的坐姿來禅修。可是,假如一個人忙於生活,真的忙到連靜坐的時間都沒有,他便需要抓著繁忙的空隙,挺直腰背坐在一張較硬的椅子上,心中什麼事都不想,只傾聽自己的呼吸。 只需要聽呼吸半分鐘,他便可以聽到自己心髒的跳動。 只需要聽心髒半分鐘,他便可以聽到自己的血液在血管流動。像溪水一樣,慢慢地流,可是生機活潑。 只需要保持著這份寧靜,靜靜地坐兩分鐘(所以前後只不過三分鐘),常常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仿佛小睡了一覺,覺得渾身舒泰。——但假如你打呵欠,那就證明你十分疲累;假如你覺得喉癢想咳嗽,那就證明你其實有點氣管炎;假如你覺得腸部蠕動,甚至有輕微的響聲,那就證明你的消化糸統其實潛伏著毛病。 總而言之,身體有什麼毛病,或者有什麼器官過勞,只須靜靜地坐三分鐘,自己就可以發現出來。 起初這麼靜坐三分鐘,可能暫時得不到預期的效果,但只須持之以恆,每天靜坐三四次,一個星期不到,預期效果一定出現。 即使是一個修行人,當他練習“寂止”時,其實也不宜將每座的時間延得太長。坐十五至二十分鐘也就差不多了。可是每天卻需要坐十次以至二十次。這種方法,叫做“短座多修”。因為必須“短座”,行者才不會陷入強制自己的狀態。一旦強制,即使身體放松,他的思維卻反而緊張,於是腦部疲倦,長期這樣,人就失去生機,反而變成心理變態,這種禅修也就名為“枯禅”。——倘若閉著眼睛來靜坐,或者練什麼功,更容易變成枯禅或偏執。看看催眠師就知道了,他一定會教受催眠的人閉上雙目。 正式修習“寂止”,由“意守木石”開始。 行者依七支坐法安坐(後臀可以用毛巾稍為墊高,那就比較安適),雙眼垂簾,視線大約與地面成45度角。在視線所及之處,放置一塊木頭,或者一顆石子。木石不宜反光,也不宜色彩強烈,一般來說,放置一顆鵝卵石(石春)就可以了。 雙目凝視這鵝卵石,可是眼光不要盯得太緊,眼神放松而凝注,就像我們平常隨眼凝注一只小鳥在撲翼起飛,或者隨眼凝注著一朵盛放的鮮花那樣,隨眼就不太緊,凝注就不太松。 現代人必須學懂這種“隨眼凝注”的凝視方法,因為許多人都要面對計算機。對著計算機工作二三個小時,人就不但會覺得眼睛疲倦,而且還會覺得大腦麻木。為什麼?就是因為“凝注”而不“隨眼”的緣故。我教我的學生,分兩個步驟來學習隨眼凝注,效果相當不錯。 第一個步驟是: 將熒光畫面的背景看成是一個天空,熒光幕上出現的文字或圖片,是一行一列或者一塊白雲,然後去讀這些“白雲”,讀的時候,持著欣賞雲塊變幻的態度,起初,容易失去文字的意義,但只須練習三幾天,就可以一面欣賞“白雲”在“藍天”中的變化,一面讀出“白雲”所象征的意義。 第二個步驟是: 用整個人去讀“藍天白雲”的熒光幕,而不光只是用雙眼。所謂整個人去讀,那就是在意念上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投入熒光幕上,鼻子在讀、嘴巴在讀、頸項和雙肩在讀、胸在讀、肺也在讀,至少上半身無處不在讀“藍天”上的“白雲”。 這樣的訓練也就即是隨眼凝注了。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懂得隨眼凝注的,前面我們說過,看鳥飛、看花開,固然是隨眼凝注,即使像一個家庭主婦,一邊燒飯、一邊看顧在地上玩耍的小孩,她用的便亦是隨眼凝注的方式。可是當我們一旦要去凝注一塊鵝卵石時,我們卻反而不懂得隨眼凝注了,因此在松緊之間就容易失去平衡。倘若我們學懂了隨眼凝注,那麼,讀書、工作,以至看電影、電視,都會變成是不傷眼神的輕松事。 然後我們要談一談呼吸了。 不要控制呼吸,讓呼吸自然平靜。我們的呼吸稱為“氣”,呼吸變細,變長,變慢,那就成為“息”。在動物之中,烏龜的呼吸已達到“息”的程度,因此道家特別有一種功法,稱為“龜息”,即是將人的粗呼吸轉為龜的細呼吸。能夠練成龜息,據說可以長生。 不過藏密靜坐修止觀,卻不著意去練成龜息,只是自然而然地讓呼吸變成息。那就如一大塊浮雲任風吹散,終於散成一絲一縷的流雲。 在這時候,最騷擾我們的是雜念。心想平靜、眼想凝視、身想放松,可是雜念卻無端天南地北般生起,有時還會引發一些回憶,於是人就像失去重心一樣搖動,眼就會不期然死盯著石塊。這樣的靜坐不如不坐。 對治的辦法,是在凝視石塊的同時,數自己的呼吸。不要呼與吸二者都數,可以只數呼,也可以只數吸。將精神轉移到數呼吸(術語稱為“數息”),雜念就會因而停止,同時呼吸也會慢慢地變細。 這樣修習“寂止”,叫做“有相寂止”,因為所緣想的石塊有相,是為修習的初步。 “意守木石”是有相寂止的一部分,但在介紹其他的“意守”之前,筆者卻想談談座後的行持。 在座上,我們修意守,但假如一落座便立刻墮入散漫無依的生活層面,那麼,修習便失敗了,因為座上的心理狀態根本無法保持。 禅修的人要閉關,目的即在於令行人全日在關中保持著所修的心境。因為在關中不理雜務,連語言都可免則免。那時候,他的日常生活便即是禅修的生活,二者既無差別,境界就自然易保持。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閉關,同時閉關尤須上師指導,所以與其勉強追求閉關,倒不如學習座後的心境保任。 “保任”是一個禅修的專門術語,這分兩方面,一方面是保持著禅修座上所起的心境,另一方面則是心境任運以應付現實生活。所以,禅修下座之後,並不是木然、渾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是活活潑潑地去生活,就像常人一般生活,只是生活的層面已有所改觀。 在修有相寂止的階段,座後保持的生活態度是,對眼前一切事物都可以隨眼凝注,以至心眼相應,這時候,修行人會變得對許多事情,都能夠體會出常人所不能體會出來的細節。看一朵花,可以感受到花紋及斑點的美,甚至立時嗅到微妙的花香,而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禅修以前得未曾有的體會。 這時候,可能有兩種心理變化。一種是專心傾向於事物美好的一面,另一種恰恰相反,專心傾向於見到事物丑惡的一面。對於後者,美人面上的一點黑痣都會成為他隨眼凝注,然而卻耿耿於懷的事物。假如有這種傾向,便應該想到丑即是美,所以丑石怪木才會成為收藏品;一雙盤根糾結的手,才會具有勞動與力的美,這時候,你甚至可以聯想到秦俑,以及塑造秦俑的工匠。 專門傾向於觀察丑惡的一面,是禅修的最大心理障礙,所以一邊練功一邊抗議的人,除非他的練功只是柔軟的手部運動,假如他的心神真的專注於功法,可是又懷著憤怒的情緒,甚至隨時准備抗爭,這樣練功,一定會造成心理偏差,因為他所觀察的已經是心目中建立起來的丑惡了。 倘若在日常生活中,能經常心眼相應,而自己只不過是“隨眼”,卻已經能夠“凝注”,而且所凝注到的是一片生機,那麼,所修的“有相寂止”便已經生效了。 找一個星期天,試一試“意守木石”,全日只須修習十座八座,然後看看畫冊,看看街道,且看你是否已能超越你過往的生活層面。如果能,你的心境一定有點異常,自己覺得,可是卻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