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煌居士:傳道授業解惑


 2025/1/17    熱度:53    下載DOC文檔    

傳道授業解惑

鄭振煌  主講

周照暖  整理

二OO二年大圓滿法禅修營問答錄

問:請問檀城圖案內方圓之意含與非空非有、真空妙有,有何關聯?

答:佛法解釋一件事常用二種方式,一種為表诠,是正面铨釋;另一種為遮诠,用排遣的方式,即否定的方式。

講非空非有,是用排遣。用所謂遮铨的方式,是因為有些人不是執著「空”,就是執著「有”,故用非空非有來排除一般人的執著。從排遣之中,從蕩相遣執之中,破邪(執著空或有)顯正(緣起中道)。故非空非有是用遮诠的方式,此為應成中觀的方法。至於空中有有,有中有空,真空妙有,是用表诠的方式,诠釋如來藏之妙有,把消極靜態的描述,發為積極的作用,使如來藏、佛性、空性、心性呈現活潑的妙用,這是用表诠的方式三一者都有其殊勝的地方。

應成中觀,唯恐眾生執著,所以用蕩相遣執。真空妙有是如來藏的思想,其體系強調真空妙有,它不像應成中觀破邪顯正,而是凸顯如來藏的妙用。應成中觀只破不立,但如來藏思想以積極角度去立如來藏的作用,才有真空妙有的講法。

佛教的發展,原始佛教是從相上用功。最初都是消極的排除眾生的執著,一直在破眾生邪見,尤其外道的邪見。等到進入大乘佛教,還要破除小乘佛教的偏空思想、消極思想。大乘更要發為積極作用,不止消極地去除煩惱,還要積極地發揮功能,弘法利生,對眾生有益。

修行即要對眾生有益,因此直接進入如來藏的思想,產生積極的功能。昨天所提天台的性具思想,華嚴的性起思想,統統是積極功能的表述。積極面才會有真空妙有,這是細微的差別。佛教的發展,一開始邪見很多,要排除這些障礙,到最後障礙都排遣完了,並不以此為滿足,還要發揮學佛者的功能。將原始佛教所說的緣起,大乘佛教早期所說的空性更上一著。非空非有是大乘佛教初期的中觀空性思想,到大乘中、後期,空性思想轉化為如來藏思想,即佛性思想。佛性思想是積極的,此為佛教思想之演變。由消極、消極、破、破、破、到大乘初期,不僅破外道凡夫之執著,更破小乘對空的執著。破完了來到大乘中期的思想,建立阿賴耶識的觀念,即以“轉化”的方式來修行。到大乘後期,提出佛性論,即變成積極的作用。這種佛教思想的演變,有如生病的人,得先治療疾病,如小乘在破除眾生的我執,到大乘初期破除法執,此時仍在治療眾生疾病,等到病治療好了,大乘中期、後期就要開始補身、強身了,要強身之前得先治療好疾病,才能健身。

問:我打坐時先數息,後又觀想左右脈,無法觀想氣在各脈輪流動,又想換個方法,念《心經》,雖然開始的無聊沒有了,但覺得自己也很忙,這樣對嗎?

答:這要看你靜坐之目的何在。氣的觀想方式有很多種,你在觀氣時,可以像泰國法身寺觀想水品球。觀想座前有一個水品球,水品球縮小由鼻入,上升至頂輪,再慢慢下來,經眉心輪、喉輪、心輪、臍輪到下丹田,再由下丹田往上浮到上丹田,再觀想水品球擴大。水品球內有五個球,東西南北中央,一直擴大,擴大至虛空那麼大。如你剛所說的,只是所緣相不同。至於慧門師父所教的不是這種方式。師父教導的是氣由鼻孔進入,然後升至腦中心,沿左右二脈下來,至軀干最底部——海底輪,再往上沿中脈上來。哪個法門才對呢?這些都是法門,修行有很多法門,每一種方法都對。方法只是工具非目的,很多人誤把工具當目的。修行像開車一樣,開車只是工具,只為達到目的地,而不是開車在玩。修行有時變成開車在兜風,在玩這些游戲,剛才你說的就有這種味道。忙著在觀呼吸,忙著數息,觀氣,忙著誦《心經》,心就很忙。把法門當游戲在玩,玩這些法門,這是否對呢?這要看你的目的何在。顯然修行法門不是兜風用的,而是要讓我們到達目的。到達什麼目的呢?就是到達定慧的目的。那麼這樣就不太對了。

為修定慧止觀,最好一炷香或一個禅修期用一種法門就好。要有耐心,使心不散亂而住於一境,即九住心:安住心、攝住心、解住心、轉住心,伏住心、息住心、滅住心、性住心、持住心。若一直變化方法,就如燒一壺水,燒到攝氏五〇度又熄火,這樣就永遠燒不開了。

問:前兩天無法雙盤,非常痛。但昨早在乎台上打坐,雙盤或單盤,都比較不痛,發現屁股不能墊東西。今早打坐把小墊子拿開,發現好多了,現在雙盤可以盤得滿久的。要不要墊高,每個人不一樣,自己試試。不知是否?

答:墊高是給初學者,佛像也都沒有墊高。

問:關於打蚊子的問題。我們知道蚊子會傳染日本腦炎、瘧疾、登革熱,讓我們刺痛,我們是否還能懷有與眾生結善緣那種心態,繼續讓蚊子叮咬?

答:因為空性不夠,慈悲心不夠,就不願意讓蚊子咬。如果有空性的話,它有轉化的功能。所有一切疾病或其他事物,都可利用空性心來轉化它。慈悲心夠了不會打它,就會請它離開,請它走路。這些蚊子的出現,提醒我們環境衛生不怎麼好,要注意環境衛生。在大自然中蚊子很多,蚊子有它的生態功能,能維持生態平衡。如果環境中少了蚊子,生態就有缺口,生態就會發生問題。佛教講慈悲心,因為我們不喜歡人家將我們一棒打死,故同理心,將心比心,也能夠了解蚊子或其他眾生也不希望被人一巴掌打死。從佛法三世輪回的觀小心更可以了解,我們眾生無始以來,在六道中輪回,來來去去。這輩子是人,可能上輩子是蚊子。蚊子的上輩子可能是人,可能是我們的父母親、兄弟姊妹、親友。佛法強調這種思維:如母眾生,眾生如母。我們不希望我們的父母親受苦,希望自己的父母親能快樂長壽,希望自己能快樂長壽。慈悲心的修行是有其方法的,用這種方式思維,從理論的建構中發展出慈悲的觀念,慢慢地練習。其實眾生都是跟我們有緣的,不知在哪一世有緣,都曾經是我們的親人。我們不希望冤冤相報,都希望廣結善緣。最重要的是慈悲心、空性的練習,能增進我們的修行。尤其以佛法來說,我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緣起無自性,生下是真的生,死就不是真的死,即使因登革熱或其他病讓你死,若是你已聞道,已證道,已有空性,那麼死就不是真的死,更何況我們現在的活,也活得很無奈。透過這種方式來修行,培養空性的心。所有的修行統統是要讓我們證得空性,讓我們成佛,這是一個基礎,慢慢練習。

問:若是因被叮而得登革熱死亡,那也是業,對嗎?

答:業有過去的業及現在的業。過去的業加上現在的業,才會有未來的結果。一個已證得空性的人,已是覺悟的人,會坦然接受一切。因為所謂登革熱,所謂疾病,對一個空性的人而言,都是緣起無自性,都是假相而已。這樣他就超越了,他還是以慈悲心來超越一切,超越一切二元的觀念,那麼他就自由自在。當然我們都希望身體健康,沒有疾病。

但是要利用這個健康的身體來利益眾生。若將健康的身體為非作歹,那是無益的。因此要知道修行者的心超越一切對立,緣起的肉身幻化不實。被蚊子咬到而得登革熱,甚至死亡,若當作業力也可以。但是修行者的心,是超越一切二元思維,一旦超越了,生死是一如,是一不二,對他是無所為。但眾生有所為,我們凡夫還是有所為。我們還沒進入如來平等不二之境界,所以我們有所為,一位成就者是超越了一切。

問:唯識學好復雜,很難懂,它有什麼作用?

答:唯識學其實很簡單。為什麼覺得很難,那是因為名詞名相很多,被搞混了。但不要怕,我用五分鐘的時間,教你們唯識的精神。

唯識學的精神和一切法門相同。將人生宇宙的現象加以分類,首先分二大類,第一類是成就者的境界,第二類為凡夫的境界。成就者的境界,寂靜涅槃,是無為法的境界,有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想受滅無為、不動滅無為、真如無為六種。凡夫的境界是有為法,有生滅輪回變化。有為法的這部分再分四大類,其中也可歸納為三大類:心,因為人的存在是有(一)心,即心法,是精神的部分;(二)物質,即色法,是身體的部分;(三)既不屬於精神亦不屬於物質的部分,稱為色心不相應行法。

這樣分類是非常科學的,和現代自然科學很吻合。屬於精神的部分又可分為兩類:一是心王法,二是由心王所發揮出來的功能,稱為心所有法。心王法又細分(俱捨論將心王法以一個心看待),一心有六識,唯識學將六個識再細分為八個識,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阿賴耶識的觀念。阿賴耶識是承受業力,將來產生果報的基礎。心王法總共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八個,而由這八個心王所產生的作用,是心所有法,有五十一個。五十一個心之作用又可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遍行心所:每一個心在作用時都會牽涉到的作用。遍行有作意、觸、受、想、思五種。

第二類別境心所:不是心作用時每次都會產生的,有欲、勝解、念、定、慧五種。

第三類善法心所:心之情緒作用是積極的,光明的,即善法,有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十一種。

第四類煩惱法:心產生不好的作用,即煩惱法。根本煩惱有貪、嗔、癡、慢、疑、不正見六種。隨煩惱有二十種,其中小隨煩惱有忿、恨、覆、惱、诳、谄、憍、害、嫉、悭十種。中隨煩惱有無慚、無愧二種。大隨煩惱有不信、懈怠、放逸、悟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八種。

第五類不定法:有悔、眠、尋、伺四種,可以成就善,也可以成就惡。

心的作用總共有五十一種。至於色法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法處所攝色十一種。色心不相應行法有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不和合二十四種。如此將世間萬物作分析,是為要破除眾生對我及法的執著,把我、法之執著,統統破除掉。剛才所說心法八種、心所有法五十一種、色法十一種、色心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種,加上無為法六種,共有五大類一百個小類,稱之為五位百法。將世間法、出世間法,加以分析,共有一百種。《俱捨論》是五位七十五法,是小乘佛教的分類;大乘佛教則細分為五位百法,有一百種分類,這是一種現象分析。

唯識學接著探討心的機制。心到底是什麼產生作用的?它提出了眾生的性質,第一是遍計所執性,即執著,即見分,受過去經驗的影響,所產生之成見。第二,解釋所有一切現象之運轉原理,即依他起性,即緣起。依他起性若依於染污煩惱之因緣,必然會有染污煩惱;依於清淨的因緣,必然會有清淨的果報。若將依他起性中之遍計所執、染污的部分去除掉,就可證得圓成實性。圓成實性就是圓滿成佛的境界。這是從自性有的部分去談。可是大乘又講非空非有,真空妙有,所以依他起性稱為生無自性,因為緣起,故生無自性。遍計所執性,我們眾生執著於相,但相是緣起的,緣起無自性,故相無自性。圓成實性是為著描述成就者之境界,非真有其物,因此稱為勝義無自性。這是唯識學第二部分講的。

唯識學第一部分講的是:分析人生宇宙的真象。唯識學第二部分講的是:人生宇宙的原動力是在我們心的作用,因此就探討我們心的機轉如何。第三部分就是在利用第二部分我們的心如何機轉、如何運作來修行。因此唯識學的修行方法叫做轉依。轉依即將染污之識別、分別作用轉為清淨的智慧,此即唯識學的修行方法。

在五分鐘之內,你們就有概念了,重要的是了解它那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講人生宇宙真象的分析;第二部分,講人生宇宙的基礎,就是我們心的造作;第三部分,透過我們心的運作過程來修行,就是轉依,轉識成智。很簡單,千萬勿被復雜的名相嚇壞,那些名相可以不理會它。轉依即轉識成智,轉染污為清淨,轉八識為四種智慧,而其所依是阿賴耶識的種子異熟作用:執藏、能藏、所藏。為什麼要有第三部分?因為這些法門非觀光用的,這些法門是修行用的。

問:昨天提到戒定慧,戒就是止持和作持,止持和自我壓抑有什麼差別?

例如我坐在冷氣機出風口前,冷氣的送風很大,我很想起身把它關掉,關小,但怕會干擾大家,這樣就有壓抑的情況存在。但想借境修行,觀照自己壓抑的東西是什麼?因此專注老師的說法上,可以忽略它的存在,但它還是存在的,並無法完全消除。

答:佛教的修行不用自我壓抑方式,絕對反對自我壓抑,壓抑並沒有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壓入阿賴耶識(潛意識)裡,有一天它還是會冒出來的。佛教修行不是用壓抑,而是用一種消融的方式。你問止持和自我壓抑有什麼不同?止持,為什麼要有戒?戒是讓我們更安全、更快速地到達目的地,更讓我們安心。就如我們在路上行車,大家遵守交通規則,我們就很安全,很快到達目的地,沒有任何危險,故大家要遵守交通規則。再以另一角度看,好像它限制了我們的自由,其實它是在保障我們的自由。若沒有戒,沒有交通規則,我們開車就無法那麼順暢,戒的目的是要讓我們達到定,而非自我壓抑。

戒在梵文之意為清涼,因守了戒後,心就可以不擔憂,不慌亂。為什麼我們會恐懼、慌亂、擔憂?這是因為我們的戒守不好。因果不爽,若不守戒做了壞事,將來必有不好的果報,心必然會亂,會擔憂恐懼。若守了戒,心就會清涼。

心能用轉化的方式,很好。但仍然聽到冷氣機的聲音,是表示心還沒有辦法專注,心還散亂;心易受干擾,沒有專注。換言之,你專注、正念的力量,小於外面干擾的力量。修行就在修這個,外面或自己情緒干擾的力量,還有修行的定力,看哪個力量大。若修行定力大過於外面干擾的力量(混亂之力量),就聽不到冷氣機的聲音,而且可以進一步修行到即使聽到冷氣機的聲音,卻不受影響,這是用觀的力量,亦即我覺察到冷氣機的聲音,但不受干擾,知道它只是一個現象,它是緣起,是空無自性。外面的聲音可以聽得很清楚,但不受干擾,這才是修行的所謂正念。正念並非沒有聽到聲音,專注才沒有聽到聲音,但這還沒達到修行的終點。修定的終點是不受冷氣機的干擾,這只是定;可以聽到聲音,但不受干擾,才是慧。慧是用觀的方式,觀到它的緣起無自性,這樣就不受干擾。現在我們談不上定,更談不上慧,所以很容易受外境干擾。先修定再修慧,即修觀開智慧後,聲音照聽,但聲音干擾不了我。我眼睛照看,但所有景象都干擾不了我,這樣就對了。漂亮的衣服照穿,但漂亮的衣服干擾不了我,這樣整個就超越了,那就是慧,即證得空性,就達到自在無礙、度一切苦厄的目標。

問:如何利用唯識學來修行,如何轉識成智,請再詳加說明。

答:唯識學第三部分是修行用的。首先了解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我們作為人,眼耳鼻舌身意,一定要用的。眼耳鼻舌身五識一定要作用,而第七、八識很深,很細微,不易觀察到;第七識還比較觀得到,第八意識就很難了。在修行之因地開始時,眼耳鼻舌身一定要作用。第八意識太深太微細,就把第八識暫時放下。最容易修的是第六識,即意識、想法、思維。第六識的思維都是遍計所執性,即都有見分,都有成見存在,是受第七意識的影響。第七意識叫做我執識。

我們先從第六識修行,我們都是受到自我成見的影響。修行一開始怎麼辦呢?暫時緩一下,不要立刻反應,對於任何所見到的事,接觸到的影象,不要只看表面,要仔細觀察。例如桌子在世俗谛的觀念,它叫桌子。

世俗谛的觀念,在《俱捨論》原始佛教中,還沒很明顯提出世俗谛和勝義谛的分別。《成實論》或經部宗的理論,才開始提出有世俗谛和勝義谛的分別。來到大乘,更強調世俗谛和勝義谛的統一。

換言之,桌子在大乘角度,只是我們眾生共同的業力所感,世俗谛稱之為桌子,但在勝義谛,它不稱為桌子,它是空性。故世俗谛與勝義谛對桌子的看法表诠是不同的。現在要如何觀察?對任何一現象,世俗谛是緣起有,是假的。在緣起有的當下,它就蘊含著勝義谛,就是性空,一定要這樣思維。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接觸到外境,所接觸到的訊息傳給第六意識要思維時,要知道過去的思維都是世俗谛的思維,也就是相對二元的思維,桌子當然不是椅子,當然不是地板。現在更超越了,當眼耳鼻舌身接觸到外境,所得的訊息,知道這是世俗谛的東西,是假的,緣起有的,是虛幻的,暫時的,無常的,無我的。勝義谛則知是性空,此時,妙觀察就出來,就不被任何現象所迷惑了。有了妙觀察智,第六識就轉成功了。不要只是依世俗谛緣起有的現象去诠釋任何事物,曉得任何事物都是性空,這樣第七識就可以開始修,即去除我執。我們有大小苦樂的分別,因為先冒出一個我,有我之後,就有前後左右上下之分,只要把我那個座標拿掉,所有就平等了,第七識就轉為平等性智。等到因地的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就成功了,自然第八識就清淨了。

因為通過第六、第七識接收來的訊息,傳達到第八阿賴耶識都是清淨的,所以阿賴耶識內的種子都是清淨的,將來現行為眼耳鼻舌身意時,也必然是清淨的。

簡單的結論:唯識的修行就是前五識必須作用,而第八識太深了先不管它,先修第六識。要體認世間的任何知識都是世俗谛,世俗谛是現象有(緣起有),世俗谛的當下,本身就是體性空。

時時刻刻在思維一件事,就得知是世俗谛在思維。世俗谛的當下,就有勝義谛,就是性空。將世俗谛與勝義谛同時思維,即緣起性空同時思維,就可以超越很多煩惱。若轉成功了,第七識當然就可以平等看待一切;因我的座標已經抽掉了,第七識就轉成功。第六、七識轉成功,第八識自然就清淨,前五識也必然就清淨。既不會落入緣起這一端,也不會落入性空另t端。有人修學佛法後,可能又走極端,有人執著緣起這一端,有人執著性空那一端,都不對,一定得把緣起與性空湊和起來,融合為一。緣起就是性空,性空才能緣起,這樣唯識學就能修行成功。

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因為第六識在思維、思想,要知道所有一切事情都是世俗谛。世間法相對概念中就是體性空,這樣就能轉成功,修行成功。此後不要只是依世俗的觀念來了解,世俗稱之為桌子、椅子、地板、人等等,要知道這只是世間人的假名,世間人的約定俗成,共業的習慣性稱呼而已,其實它是體性空。把緣起和性空湊合在一起就是第六識修行成功,轉為妙觀察智,平等看待一切,就是達到平等性,即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一切都是平等,一切都是緣起性空。緣起就等於性空,性空就等於緣起。

問:觀的方法就是體相用都用上?

答:是的。

問:老師說把我的座標拿掉,是不是事情發生時客觀化,客觀地跳出來看那個生氣的人或煩惱的人?

答:對,對。當我們在禅修,修止觀時,觀就是用這種方法。觀呼吸,觀氣脈明點時,就是用這種方式。即抽掉我的座標,用第三者客觀的方式來看,就可以把第六識有分別的、二元的思維概念轉成妙觀察智。生活中每—狀態,都試著把自己抽離,都是如此思維。這有何好處?當問題來時,可得全面性思維,而不是像過去以自我的見分,自我的成見來思惟而已。我們都受過去觀念的影響,思維都局限在很小的管道、牛角尖中思維而已;現在把牛角尖抽掉,可得到全面的觀照,對我們的工作、生活都很有幫助。我們經常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別人的問題、煩惱,但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就是我執讓我們看不到。為什麼佛教教我們內觀和內省?這是因為生命的存在有身和心,佛法不否定身需要的滿足,更追究到心的滿足。心滿足時,所有的一切都滿足啦!心是原動力,心在哪裡?心不在肉體上,也不在肉體內。唯識講八個心、八識,我們的心到底在哪裡?在緣起。禅宗修行到無心、無念的狀態,就是離開八識的作用,進入智慧,照見空性的狀況。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體會心也是緣起,故知“心無我”,五蘊無我也是這麼觀的。眾生有的認為肉體是我,有的認為感受是我,想蘊是我,行蘊是我,識蘊是我,或五蘊合起來是我。但一分析以後,色受想行識都是緣起,都不是真實存在,都一直在改變;而可以進入空性的就是涅槃,涅槃可以度一切苦厄。佛教各法門,理論都相通。經由如此整體性地觀照,使我們工作更加完美。

問:第六意識與第六感相同否?

答:第六意識具有思想、思維的作用;第六感是自己的智慧,靈光一現出來,由第八阿賴耶識出來的。第八阿賴耶識,在大乘後期提出一個理論,空不空如來藏,稱為如來藏識。凡夫是染污的識,稱為阿賴耶。但是把染污的阿賴耶識修行成功,轉成功了就變成如來藏,如來藏就是含藏如來,即佛之所在,換言之,佛就在阿賴耶識中。成佛即阿賴耶識轉化清淨成功,阿賴耶識在染污的當下即有佛性,否則怎麼修都不可能成佛。譬如金礦中必然有沙亦有黃金,否則怎麼提煉都提不出黃金。阿賴耶識因有如來的種子、種性在裡面,故我們可以提煉阿賴耶識,當雜質去除後,如來種性、如來的因素就呈現出來。我們的第六感就是阿賴耶識中之智慧如來的成分,當我們沒有貪嗔癡慢疑的干擾時,智慧就出來,如來藏就顯現。修行、打坐為什麼智慧會出來,因此時沒有貪嗔癡慢疑,故如來藏自然就出來。當有貪嗔癡慢疑,如來藏就消失,阿賴耶識之染污就出來。第六感即如來藏識中之如來種子、如來智慧顯現出來的。突然有靈感來的當下,是因為沒有貪嗔癡慢疑,沒有任何煩惱,沒有任何分別心,沒有對立沖突的心,心非常寧靜;安靜的當下,第六感才會出來。第六感出現時,心一定是很安寧的,絕不可能在心亂時出現。靈光一現出來的,是我們眾生的本能。

問:為什麼沒有第五感或第七感的名詞?·

答:第六感非佛教的名詞,是西方心理學的說法,第六感是指見,聞、嗅、嘗、觸之外的第六種直覺。

問:為何有世俗谛與勝義谛?

答:這還是分別,因此《中觀論》言:“諸佛以二谛,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谛,二以第一谛。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不得證涅槃。”換言之,中觀講到最後,世俗谛與勝義谛是不分開的。勝義谛是超越的境界,凡夫的認知沒辦法了解的,一定要先清楚世俗谛,先從相對的概念、現象界去了解。等到現象界妙觀察了,就可得到空性。故世俗谛與勝義谛亦是假名,是假名安之,世俗即勝義,勝義不離世俗,此即中道。比如,大家都用科學家角度來看,我們怎麼運作?科學家的角度是沒有白天、晚上,沒有現在是九點零五分的概念。因為九點零五分是假的。假如不依世俗谛的話,完了,就等於是沒有規矩,世間就亂成一團。世俗谛是緣起,勝義谛是性空,雖然二者在體性上無別,但因緣不同故生起不同的顯相。眾生迷惑,因而生死輪回,佛憐憫眾生,故說二谛以引導眾生趣入涅槃究竟,解脫煩惱。

問:中道義為何?

答:中道原指不苦不樂的八正道修行方法,發展成理論之後,則有緣起中道、八不中道、阿賴耶中道等遠離常斷二見的實相觀。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因緣所生法,即是緣起;我說即是空,緣起就是性空;亦為是假名,其實我們稱之為緣起,稱之為性空,統統是假名,假名只為溝通起見,為讓我們去證入涅槃,為讓我們去得第一義,得聖人之境界,此即中道。

問:何謂一心三觀?

答:這是天台宗之理論三二谛是真谛、俗谛、中谛。空假中三谛之理論是從中觀二谛的理論再延伸。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緣起是佛法的理論基礎,緣起則可空、假名、中道三個角度去诠釋,此即天台宗的三谛。這是佛教思想的演進,印度的中觀思想傳到中國後,天台家就發展出圓融三谛、一心三觀的觀念,在印度、西藏都沒有一心三觀。一心三觀、一心三谛的觀念是很深、很高的境界。中國佛教是非常深、非常好的哲理。一心=一觀就是一念心生起之時,觀一切萬法都是體性真空、緣起假有、空有不二(中道實相),當下具足真谛、俗谛、中谛三二谛是三而一,統攝於一心。修行者如能一心三觀,那是最高境界。要達一心三觀之前,得先修空觀,再修假觀,第三步修中觀,次第修完才能一心三觀,才是圓滿境界。當修第三步中觀時,是圓滿了但仍未達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一心三觀,一心三谛,三谛圓融。

問:用第六意識來觀,與提起正念相同嗎?知易行難,知與用之間的差距,得用實修來補足;只用第六意識來觀,有實修的功能嗎?

答:所有的修行,從唯識學的角度來說,都是由第六意識開始修,由想、思維方面開始修,改變我們的念頭,這就是轉念的功夫。但以第六意識來觀,還是有別於提起正念。以第六意識來觀,是屬於分別心的抉擇;正念則是無分別的觀照。修行者必須時時刻刻都正念分明,如果碰到境界才提起正念,就已經晚了一步。各位來這裡實修的可貴,即讓心先安定,培養心的敏銳覺察力。在即將要反應之前,也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觀照其寂滅,禅宗稱為參話頭,要在一個念頭產生之前就已覺察到,實修就是修這個功夫。一個貪嗔念在焖燒之前就已覺察,此即實修。鍛練在一念未生前,就要覺察;這樣實修一段經驗之後,心就會很敏銳,很安定,則正念力量更強。若光在日常生活提起正念,當然可以,但力量不夠。

問:以第六意識去觀,可以查察念頭於未起之前?

答:可以,因為我們以第六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觀,譬如觀桌子不是桌子,這時已是在實修。禅坐、四念處或其他禅修方式,都不離止和觀,而且止觀要雙運。不論觀呼吸、觀左右脈,或觀氣脈明點,都是止觀同時運用,就可產生定和慧。修行時如果培養出止觀能力,在日常生活裡就比較應用得上,因為力量比較強,比較好。觀,不只觀念上接受“桌子即非桌子,是名桌子”而已,還要以禅定心觀察到“桌子不是桌子”。但我們往往在情緒、反應來了,才想到觀,那就太晚了。實修即訓練在反應之前,就要察覺到。

問:有句話“聰明者戒黠,剛強者戒暴”,算不算修止觀?

答:不算。這句話非佛家語,應是儒家要求做好一個人而已,是世間法,仍屬於戒的部分。佛家先止惡行善之後才修定,之後再修慧。這句話是初淺基本作人的道理而已,還沒進入修行。佛家有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及究竟道等五位。這句話是資糧道之前行,連資糧道都還談不上。佛家前行,要作五停心觀,五停心觀比做人基本道理還要高,那句話還沒談到修行。

問:學了唯識學後,會不會變傲慢、狂妄?以前總是認為修智慧就好了,但現在已醒悟,只修智慧是不夠的,對嗎?

答:知識不是智慧,只是狂慧,或是知識分子的想蘊而已,非真實智慧。真實智慧一定要身體力行,透過真實的止觀修行得來的才是。知識只是世間的世智辯聰,非佛家的般若智慧。佛家的般若智慧,要從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而證得實相般若。修行要從文字般若開始,文字般若即聽聞或研讀經書,因此知識還停留在文字般若的階段,連觀照般若都還談不上。觀照般若一定要實修,實修的結果證得諸法實相,稱之為實相般若。實相般若,才是佛家所講的般若智慧。

問:在日常生活中,將世俗谛與勝義谛同時觀起,有什麼作用?

答:要知世俗谛只能解決世間法的問題,勝義谛才能解決出世法的問題。換言之,勝義谛是用超越的方法來解決世間法的問題。為什麼要有勝義谛?就是要我們超越世俗谛,超越世間法。

譬如:肚子餓還是要吃東西,餓是空性,並不是沒有;餓是緣起,無自性,饑餓現象還是有。中觀講破執不破法,其目的在破我們的自性執。—般凡夫都執著自性。執著什麼?譬如“我病,我不會好,我好可憐啊!我為什麼老是病?”這是自性執。因為病也是緣起,也會改變,可能好的。若老是自性執,則病永遠不會好。若老是這種思想:“我為什麼那麼倒楣?為什麼從小多病?吃什麼藥都不好?多病再怎麼鏈鍛,再怎麼注意、治療都不會好。”這就是自性執。一有自性執,病就永遠不會好。病要好就得先破除掉自性執,要想病是緣起,是有很多原因的;病是無常,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性空,所以可以改變。

世俗谛在解決世俗的問題,是第一步,譬如我們要吃好,睡飽,身體要健康,是第一步。第一步已經滿足了,是不是就夠了?不夠。很多人說為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學佛?我做一個好人就好了,我又不害人,我為什麼要修行,很多人這麼說。沒有吃到苦頭,一直都很順利,不必修行。這是只把世俗谛、世俗法做好,但煩惱仍然在,仍在世間輪回。我們應超越世間輪回,因為世俗谛的好,只是花無百日好的好。花不可能永遠盛開,鮮艷;花開必然會花落,這是無常、空性的道理。為了避免花開花落帶來的傷感,必須要有勝義谛才能超越傷感。先了解到花開必然花落,人生必然會有老、病、死的變化;一件事必然會有不同角度的看法,有快樂,有煩惱,是世間的現象,這些現象是存在的,但佛法告訴我們,它是空性,它是緣起,因此可以改變。把世俗谛及勝義谛同時提起的意思,就是讓我們對世間法的掌握更好。

一件問題產生之後,要以世間法角度去看它。世間法並不是不分善惡、好壞、大小,但我們不想讓善惡、好壞、大小來影響情緒,影響我們對一件事的客觀觀察,因此必須要有勝義谛,要有出世間法。因為善惡、好壞、大小是緣起,是空性,是暫時的。我要讓它更好、更圓滿。利用緣起的當下性空,這樣信心就來了。雖然我現在遇到煩惱、挫折、痛苦,我知道這是暫時的緣起現象,我可以加上善的緣,培植善的因緣,可以讓它變好或更好。如此處理事情就會更圓滿。亦即不要有煩惱,不要讓不恆常的世間法來干擾到我的智慧。不是認為它是緣起,是性空,所以我就不理它,這樣就是頑空,不是真空。頑空,即反正—切是空性,一切都是虛幻,是假,不必理它。  “不必理它”這種消極態度只會讓自己向下沉淪,無法往上提升。

要往上提升,須了解一切皆是空性,了解要往上提升一定要有往上之因緣。這樣事情才會更好。用性空的態度,去接觸世間之事情,角度會更廣,心胸會更廣,用全體、全面觀照,可以讓事情更加圓滿。好像昨日所講,從去年到現在,一年的功夫,荒地變成莊嚴的道場,這就是無常。有的人以頑空的角度看事物,無常就變成一種障礙;但是對一位修行者、一位積極者而言,無常就是成功、勝利的憑藉。如果恆常,就不可能改變。正因為無常,故可以變得更好,這樣思維,就是“空”給我們的好處,不然就掉入頑空,掉入偏空,那就不好。大乘佛法是要真空,要畢竟空,要菩提心,往善的方面去思維的。

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來共同分享種種問題,因為人世多病,要先去病,然後才能補身。生病的人補身是會“束”起來,會死的,故有病得先治愈。

摘自《慧炬》471期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