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鵬居士:《佛教三字經》新注 俱捨宗
俱捨宗 俱捨宗 陳至唐 五代後 漸微茫 俱捨宗是以研習弘揚《俱捨論》而得名,其學者稱為“俱捨師”。《俱捨論》全稱《阿毗達摩俱捨論》,該論的作者是印度有名的“千部論師”世親,唐·玄奘於永徽二年(651)先譯出《阿毗達摩俱捨論本頌》一卷,六○四頌。永徽五年(654),又譯出《阿毗達摩俱捨論》三十卷,通稱“新論”。在此之前,陳·天嘉四年(563),真谛在廣州制旨寺譯出《俱捨論偈》一卷,五九七頌,今佚。又譯出《阿毗達摩俱捨釋論》二十二卷,通稱“舊論”。 此二宗 是小乘 律小大 七大乘 這一頌中初二句是總結上二宗的,說明成實、俱捨二宗是小乘佛教的宗派;後二句是啟下八宗的,說明八宗中的南山律宗通於大小二乘(小乘主要依《十誦》、《四分律》等行持,大乘主要依《梵網經》、《璎珞經》等行持),其余禅、密、性、相、台、賢、淨七宗則是純大乘佛教的宗派。
世親生於公元5世紀左右,是北印度犍陀羅國人,在一切有部出家。那時北印度一帶的有部學徒以迦濕彌羅地方的毗婆沙師為正宗,他們獨尊《大毗婆沙論》,世親起初也隨從學習,後廣泛吸取說一切有部的其他論典,如《發智論》、《識身足論》、《法蘊足論》等,並參考當時的經量部學說,不拘成說,根據自己的觀點,把說一切有部的全部教義、概括地加以歸納而成(含有批評毗婆沙師意味的通論之書)《阿毗達摩俱捨論》。據玄奘門下普光、法寶等的傳說,世親起初為了要達到徹底批判《毗婆沙論》的緣故,曾化裝去迦濕彌羅跟隨悟入學習該論四年,後被悟入識破了,才回轉到犍陀羅國。他隨即為眾人講《毗婆沙論》,每日講完一段,即概括其義作一頌,全論講畢,成六百頌(最初為五九八頌),即《俱捨論本頌》(《本頌》最初傳到迦濕彌羅之時,當地學徒還以為是在幫助自宗宣揚《毗婆沙論》的思想,等到續請世親寫出了注解之後才明白是批評《毗婆沙論》的),後世親續作長行注釋,合稱《阿毗達摩俱捨論》。此論在印度風行各地,引起迦濕彌羅有部學徒的激烈反對,有眾賢論師歷12年寫成二萬五千頌的《俱捨雹論》,即《順正理論》,以破《俱捨論》。對《俱捨論本頌》重新作了解釋,為婆沙師辯護,駁斥經量部之說。又有節本《顯宗論》,重新訂正《俱捨論》原來的頌文,闡明說一切有部正宗主張,後被稱為新說一切有部學說。
其實《俱捨論》的形成,是以《雜阿毗昙心論》為基礎,廣泛吸取說一切有部中重要的阿毗達摩論的思想歸納整理而成。因此,有的學者把它看作是純粹《毗婆沙論》的提要之作,並不符合事實。正因為如此,《俱捨論本頌》的結構才與《雜阿毗昙心論》一樣,貫穿了說一切有部學說“以四谛為綱”的傳統精神。但對《雜阿毗昙心論》的組織結構已經加以改造了。《雜阿毗昙心論》有六百多頌,《俱捨論本頌》也有六百頌,但不是互相吻合,而是有所增刪、合並,並重新組織。不僅是頌文,連篇章、段落也都重新作了整理,因此,該論所講四谛,別具特點。
《俱捨論》共有九品,第一為〈界品〉,該品有四十八頌,其中除去帶有〈序分〉性質的三頌外,大部分都是在說明有為、無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諸名義的,並就“界”用“見非見”等二十二門詳細分別。第二為〈根品〉,有七十三頌。先依增上義說二十二根,次依緣起道理說各法的俱起,此有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及不相應行法。在這裡有本論的簡別、廢立,中國的俱捨論師即據此建立七十五法之說。最後說諸法緣起所依的六因、四緣。以下各品分說染淨兩方面各法的因與果,先果後因,與四谛相當。第三為〈世間品〉,有一○二頌。說染法的果,相當於苦谛。先說有情生位的三界、四生、五趣乃至十二緣起等;次說有情住位的四食;再次說有情殁位的捨受乃至斷末摩等;最後說有情所居世界的體量、成壞、所經劫數等。第四為〈業品〉,有一二七頌。說染法的親因,相當於集谛的一部分。先說諸業的自性和諸門分別;次說表業、無表業;再次解釋經中散說各業以及業的雜義。第五為〈隨眠品〉,有七十頌,相當於集谛的另一部分。先說隨眠即根本煩惱的體性及其諸門分別;次說漏等煩惱異門;後說煩惱的斷滅。第六為〈賢聖品〉,有七十九頌,相當於滅谛。先說聖道的體性,聖道所證的四谛等;次約人(即補特伽羅)說聖道的加行、位次,乃至四果、四向等。第七為〈智品〉,有五十六頌,相當於道谛的一部分。先說十智的不同及其諸門分別;次說智所成就的功德等。第八為〈定品〉,有三十九頌,相當於道谛的另一部分。先說四靜慮等諸定;次說四無量等定的功德;最後說明佛教正法是如何住在世間的。第九為〈破執我品〉,詳細破斥了佛教中犢子部和非佛教的數論、勝論所執著的實我之執,以明無我的道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俱捨論本頌》只有八品,而無最後第九〈破執我品〉,這一品是在解釋《本頌》八品外添加的,故只存在於《俱捨論》中。再者,〈破執我品〉除末尾有四個總結的頌文外,其余的頌文都是引用的一些經典裡的和經部師所作的頌文,其性質完全和《本頌》不同。古人為了讓人易於記誦全論的品名,造有一偈,偈曰:“界二根五世間五,業六隨三賢聖四,智二定二破我一,是名俱捨三十卷。”
《俱捨論》在中國影響很大,原來中國佛教學者研究阿毗達摩的毗昙師,都以《雜阿毗昙心論》為主要論書。及至真谛譯出《俱捨論》,乃漸改學此論,遂有俱捨師出,並出現大量注疏本,可惜大都散失。此為弘傳的第一階段。玄奘法師新譯出《俱捨論》後,門下弟子競相研習,並作注疏弘傳,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家,即神泰作《俱捨論疏》,普光作《俱捨論記》,法寶又作《俱捨論疏》,各三十卷,除神泰《疏》只存數卷外,余者現都存在。其後開元中(約在722—727之時)圓晖又節略光、寶各家疏義,只解《本頌》(並附釋第九〈破執我品〉中的各頌),撰成《俱捨論頌疏》十卷,簡要便覽,大為流行。這是弘傳的第二階段。
此宗到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後,學者競習禅宗,《俱捨》一門便漸漸微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