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寶與假寶
大家都喜歡寶,《紅樓夢》裡有一位賈寶玉,也有一位甄寶玉。那什麼是假寶?什麼是真寶呢?
開示與獻寶
在佛教裡常說「開示」,很多人已忘掉開示的原意是什麼。開示以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獻寶」,為什麼說是「獻」寶呢?開示最初是源自《法華經》所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所謂要開佛之知見,示佛之知見,悟入佛之知見。」開如把盒子打開;示就是告訴你寶貝在這裡!而悟入呢?就是希望你也能得到這種寶貝。所以開示就是獻寶,以下我們便開始獻寶吧!
世間的假寶
講到寶貝,我們先將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世間的寶;另一類是出世間的寶。現先講世間的寶,世間人把什麼當做寶呢?以我的理解,約可歸為三大類:
第一、以稀奇者為寶:有些東西如金、銀、珍珠、瑪腦等,一般人很不容易得到。也有些骨董,不管是字畫或器具,在古時還未必是寶;可是經幾百年之後,因流傳下來者,愈來愈少,所以便被當做寶。我們也看到一些所謂的神木。神木,小的時候人家不覺得它是寶,可是能歷經幾百甚至幾千年,仍健在者,就太稀奇了;所以,它也慢慢被當做寶了。這些皆是以稀奇者為寶的例子。
第二、以珍愛者為寶:我們最珍惜的東西就是寶,如寶貝兒子!寶貝女兒等!即使對別人而言,平庸無奇,可是對你來講那才是寶。同樣地,很多人把傳家之物當做寶;把愛人所購送的物品,當做寶。這皆以珍愛者為寶也。
第三、大用者為寶:中國人常說有「上方寶劍」,能夠削鐵如泥,因此跟敵人作戰便有較大的勝算。在印度亦有「摩尼寶珠」,你希望得到的東西,它都能為你變現出來,要金有金、要銀有銀;就是生病了,拿此摩尼珠去,也可以珠到病除,因為摩尼珠具足大用緣故,所以被稱為寶。又在中國武俠小說裡也常講到一種仙藥曰靈芝,在印度亦有藥稱阿伽陀,這兩種藥都不只能治一切病,更能延年益壽。因為有這樣大用途,所以皆是傳說中的寶。
以上是世間人,或從稀奇者、或從珍愛者、或從大用者,而稱彼為寶。各位也許能再說出第四或第五個原則,去認定這世間上還有很多的寶,但這些都是假寶,而不是真寶。因為就以世間法來看,世上只有一樣東西可稱為寶,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啊!命才是寶。
世間的真寶
如以前面所說稀奇者為寶,其實就人而言,最稀奇者乃是我們生命的存在;這尤其在此講究民主的時代,我們對自己的命,乃更覺得稀奇。很多人皆努力於凸顯自己的形象,要知道我跟別人是不一樣的,看我是這樣的長相,是這樣的感覺,是這樣的個性,每個人都認定自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所以,最稀奇的就是我的身心的存在。很多人似乎未認知到這一點;可是於做人處世時,還是用這樣的態度去應對,所以最稀奇的就是我的存在。
其次,所謂珍愛者為寶。我們真的愛名、愛利,愛金、銀、財寶嗎?其實那些都只是工具而已!而工具最重要的任務便是要完成我的存在、實現我的幸福,所以人最珍愛的還是自己。
再說到具大用者為寶,一切寶要完成怎樣的用呢?要能有助於維持生命者才稱為寶。譬如摩尼珠是因為它能變現出一切,對我有用的東西才謂為寶,阿伽陀、靈芝或寶劍,也都因為有助於維持生命的存在,才成為寶的。這也就說,最初我們以為世間上有很多寶,其實那都是假寶,真寶只有一個,那就是我。
因此在世間,有一種愚癡的人,錯把假寶當真寶;甚至犧牲真寶,去換取假寶。如有人問你:「要錢?還是要命?」你會說要錢就好,命不要沒關系嗎?我想不會的,因為人終究會知道錢只是假寶,命才是真寶。說到這裡,大家已很清楚:那就是身外的東西都是假寶,只有我們的生命,只有身心的存在,才是真寶。
出世間的寶
其次,我們再講出世間的寶,我想很多人會說,佛、法、僧三寶是寶;然其又何以稱為寶呢?就我個人所理解的佛法,主要有三個重點:第一、有限的身心不是寶;第二、無限的身心才是寶;第三、怎樣從有限而到達無限。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中,所講的是很多,但歸納之後,卻不出此三個重點。
有限的身心不是寶
首先講有限的身心不是寶。剛才講到世間人皆以自己的生命為寶,但這生命終究是有限的存在!我們的身體不過這麼大,我們的生命頂多一百年。因為這生命太有限了,所以才有生死、才有煩惱。我們的煩惱皆起源於跟外界的沖突、矛盾;然而也正因為生命的有限,才會產生沖突、矛盾。如果生命是無限的,那當然就沒有跟它沖突、矛盾的對象。所以說:「正因為有限,所以才有生死、才有煩惱。」
我們都知道,佛法的目的是叫我們了生死、斷煩惱。所謂四聖谛:「苦」是講到眾生有生、老、病、死之苦。而「集」,追究它的原因,卻只為它是有限的身心而已!所謂四念處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其實重點也在告訴我們「身、受、心、我」都是有限的呀!就因為有限,所以才成為一切痛苦煩惱的根源。
因此佛法,尤其是小乘佛法,便一再告訴我們:有限的身心不是寶。而世間人,最笨的是把金、銀、骨董當做寶。而稍微聰明一點的,才知道把自己的生命當做寶。但是如果你所認定的生命,只是有限的存在,那還不是寶。然眾生卻把有限的身心當做寶,所以才成煩惱與痛苦的根源。
無限的身心才是寶
佛法常講,要證涅槃,涅槃是什麼呢?涅槃就是圓滿、寂靜的意思。有限的東西不可能寂靜,除非變成無限才可能寂靜。或者說所謂大智慧、大神通、大福報,都是要從無限的身心才能得到的。因此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特別強調:無限的身心才是寶。
以上從了解世間有限的身心不是寶,到領悟無限的身心才是寶,這還不是佛法的特質。因為,世間上的宗教家、哲學家,甚至藝術家,也可了解到自己身心的有限,而努力追求於無限的身心、圓滿的身心。
自我擴張反成局限
但是很多人都習於用自我膨脹的方式,去追求無限。不錯,我的世界就是這麼小,所以我要不斷地把自己擴張出去,擴張得愈大,就愈趨近於無限。但是以自我膨脹、自我擴張的方式,去追求無限,往往會形成另一個問題:就是你希望擴張,我也希望擴張,大家都希望擴張,於是就不免引起彼此的矛盾、沖突和煩惱。這情形就像一個大家庭,於父親在時,本還團結和樂;後來因兒子不肖,於是分家的結果是所得愈少。同樣,以自我膨脹的方式去擴張生命的范圍,到最後只好劃地為限;於是因執意擴張,反而造成更大的局限。
所以,要從有限去追求無限,這還不是佛法的特質;佛法的特質,乃在於告訴我們,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去完成無限。
緣起的無限
佛法又如何能完成無限呢?首先看形上學,也就是佛法的空義。佛法常講一切現象都是因緣所生,彼此相關;你是我的因緣,我也是你的因緣。外境的存在,既是眾生生化的搖籃;而眾生的存在,又是一切境界生化之主軸。所以,在因緣相關互動中,一切法本就是無限的。時間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空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攝相入,綿綿不斷。這也是說就緣起觀而言,這世界及我們的身心本來就是無限的,因此,我們不必辛苦的要把有限的身心擴充成無限,因為它本來就是無限的呀!
那眾生為什麼只領受到有限的身心世界呢?此為眾生早已被自己的觀念所束縛住了。眾生又以什麼觀念來造成界限呢?以我見、自性見!我見就是認為有這個我,與那個非我。我們都習於與別人劃分界限,這是我家,那是你家,這是我的身體,那是你的身體。所以世界本是無限的,但因眾生的無明、邪見,所以便成為有限的世界。因此佛法的修行,便是叫我們從有限的世界,回到無限的世界裡去。
還滅的道理
故修行,首先要建立正確的觀念,要透過緣起,了解到這世界本來是無限的,是相攝相入、互動幻化的。其次,修行就是還滅。要把我們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行為,慢慢從偏差中導正過來,這稱為還滅。還是還原,將它恢復到沒有界限的原始狀態;滅是息滅,主要是滅界限。還滅,必先滅而後能還。因此,修行並不是要得到什麼,反而是要去丟掉我們原有的邪見、妄念、執著及貪瞋的行為。
內攝外延的模式
因此,這便確認為一種修行模式,我且將之稱為「內攝外延」:向內收攝,然後向外增長、廣延。現象的界限,既是由我們心中所造就出來的;因此要用內攝的方法,來除掉對界限的執著。所以經典上常說,修行的過程就像剝芭蕉一樣:最初眾生的習氣、業障都像芭蕉,一層層向外擴展。而修行反要一層一層地向裡面剝,剝到最後一點也不剩,這反能完成於無限。所以在《阿含經》裡再三提到,修行的大原則,曰:離、斷、還、滅。
我們常聽到,修行要以無所求的心來修;但只說無所求,這還只是片面之詞。無所求是指對身外的世界當無所求,像對剛才所說的假寶,應無所求。然對內呢?對內要有所滅、有所離,要把我們的妄想、業障、習氣息滅殆盡。如果只是無所求,那我們就不用學佛修行了。這內有所滅、內有所離,即是所稱「內攝」的方法。
如果於內攝中把妄想習氣慢慢降伏了,則這時的身心,反而能與本來無限的世界相應。於是以內攝的方法,而得到外延的結果,這方為佛法比世間法高明的地方。以下列舉三例,以說明內攝、外延的關系:
空有之間
首先,說明空有的關系。空,一、曰「分析空」,生命是五蘊和合的假體;於是因和合才有,便總會有分散的時候。而分散之後,萬物就空了;這是從分析的角度講它是空,因此,這樣的空並不究竟。其次,講到「觀待空」,有心才有境,有境才有心,兩者互為依托。所以只是相對存在的假象而巳!第三,是從因緣所生法,而講到一切法「畢竟空」。一切法因為緣生,所以沒有自性,沒有它不變的本體或屬性。一般人皆認定萬物有它的個體、有它的形象、有它的作用、有它的特質。如今卻從緣起,慢慢去了解到,它其實是沒有獨立的個體、沒有本來的形相、沒有必然的作用、沒有不變的特質,這樣把萬物皆有固定形式的觀念慢慢否定,而得到畢竟空的結論,這稱為內攝的過程。但如只能理會到畢竟空的結論,那在慧解上還未圓滿;因為它還要從畢竟空外延到整個法界。我們常說因緣法,像一個網,無量無邊,彼此牽連不斷。又像大海一樣相攝相入,綿綿不盡。內攝到畢竟空,才能外延到整個法界。因此「空」,講到最內曰畢竟空。而「有」,必究於整個法界的圓滿。空與有之間,如能從此內攝外延的模式去理解,在知見上就不會有很大的偏差,這是講慧解的部分。
脈之變化
其次講到我們的身體,一般人從粗相上看,身體有頭、有手、有腳、有種種器官,但就修行者比較細致的觀點而言,他會感受到氣脈的變化。氣脈中,最粗者是浮現在我們皮膚與表皮之間,所以脈比較浮,氣比較燥,心浮氣燥即指氣脈只內攝於表皮的層次。但經過打坐修行之後,這氣會慢慢向肌肉裡內攝,從肌肉到筋腱,從筋腱到骨髓,這樣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向內攝,攝到最後曰精神。這氣脈的變化,雖在禅宗講得比較少,但在密宗卻講得很多:內攝到最後能打通中脈,中脈是指在我們的軀體中,甚至在我們手腳中,有一條最中間或者最內在的脈。必中脈打通之後,全身七萬二千個細脈才能暢通。如中脈不通,則周身的大、小脈就不可能全通。於是從皮肉到筋腱到骨髓而打通中脈,稱為內攝的過程;而中脈打通後,順通全身大小一切脈,即為外延的結果。周身大小脈全暢通後,身體障礙全不存在,便可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穿牆走壁,具足種種神通。
定的修為
再其次,我們講打坐修定。定是從攝伏一切妄想雜念而修的,故首先要調伏的就是比較粗重,如貪、瞋等雜念;甚至是更粗重的殺、盜、YIN等妄念。其次,要調伏我們對善惡的分別心。有時侯,我們雖不起殺、盜、YIN之念,但卻在分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以及要如何行善、正惡?如對善惡的分別心還在,這心還不能安定;要不思善、不思惡,使妄想雜念進一步沉澱,這是第二層次的內攝。更其次,要使我們心對境時,不產生你、我,心、物的差別。既不覺得有一個能看的我,能看的心;也不覺得有一個被看的境界。主觀跟客觀的界限完全消除了,這叫做能所雙泯。又一般人在對人對事,或念起念落時,都意識到有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前有前念,後有後念。這樣因有時間的前後相,故稱為前後際。如修定修到最後,前後的念頭能完全統一;於是前後際斷,能所雙泯,這心就完全平靜了,已到達定境或三昧中,這稱為內攝的過程。
而外延是自然表現出神通境界,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等三明六通,甚至大乘所講的十力、十八不共法等,這些都屬於外延的果。內攝到最內,甚至連此最內點都不存的話,反而能趨向於無限。所以能從慧解,理會到一切法畢竟空;能修脈到打通中脈;能修定至能所雙泯、前後際斷,為內攝的極致。而通過這極致,就能邁向無限統一的世界。
這也是說,沒有錯,一切人都希望能從有限,而達到無限。但是一般人不明了這內攝外延的修法;皆以為向外攀緣、向外求取占有,就能膨脹成無限。而事實上,只將造成更多的矛盾與沖突,更多的局限與障礙。佛法之稱為究竟,就是能理會到這以內攝為因,而成就外延的果也。
大小通貫
如果我們進一步用這內攝外延的修行模式來看,佛法中所謂「大、小乘」的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在修行的過程裡,既要以內攝的因做起點,才能得到外延的果。因此,內攝的過程便屬首要,於是在內攝中使自己愈縮愈小,小到最後,連一點也沒有;這過程我們且說它是小乘。因它絕不向外擴延,好象心量很小,全不理會外面的事。然於內攝之後,自然會有外延的果,自然會形成大乘的器度風范。既內攝為因,外延為果;那我們也可以說:小乘是大乘的基因,而大乘是小乘的成果。大、小只是過程的差別,尤其要有小乘內攝的因,才成大乘圓滿的果。
在佛法裡常說,凡夫重果,菩薩重因。很多自以為修習大乘法門者,每每忽略掉以內攝為因,於是這樣的大乘終究不可能真正圓滿的。甚至只盲目地向外擴張,向外膨脹,那倒跟神教相差不遠了。我們且看當今的台灣佛教,表面上佛教徒好象增加了很多,到處有法會,到處在講法,到處有打七、朝山、拜忏等活動。但如果不了解內攝外延的大原則,還是以眾生向外攀緣、向外求取占有的心態來修學佛法,這終究只是附佛法外道而已。或如今天很多人講慈悲,若慈悲只是同情的延伸,那只在人天乘裡不可能出三界的。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何能「無」能「同」呢?那還是要經內攝的修為才行。同樣發願等亦然,如只是從外延擴大去發願,這願終究跟佛法不相應。
三寶中的寶
因此什麼才是寶?無限的身心才是寶。所謂法身慧命,即指這無限圓滿的身心世界,但這個寶一般人不知道,或沒辦法悟入。所以必須由佛法僧來開示,他才能悟入;因此現世的佛、法、僧便成為住持三寶了──因為它能幫助眾生得到真正的寶,故成為寶也。然在住持三寶所開示佛法的要義中,我認為唯有這「內攝外延」的大原則,才是寶中之寶。如能掌握此大原則,就很容易分辨出什麼是佛法?什麼是外道?
所以,如說世間有寶劍,能削鐵如泥;此理則才是真寶劍,能用以降伏一切外道邪魔。如曰世間有寶藥,能治眾生一切病;此理則才是真寶藥,能用之治一切眾生無明業障的病。如說世間有摩尼珠,能變現出一切眾生所希求的境界;此理則才是真摩尼珠,用以變現出一切佛法的智慧、辯才、神通及功德固滿。
總之,什麼才是真寶,曰「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示的部分就講到此為止;至於悟入的部分,各位再慢慢去思考理解,慢慢去修行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