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定學開導(90~99)
定學開導 (90) 傅味琴講於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8 提要: 修行就是修戒定慧, 今天是我們崇教寺暑期禅修第四期的頭一天,我給大家講的課主要是定學開導。我們已經講到“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佛弟子修行就是修戒定慧,沒有戒定慧的修持,你的素質不可能提高,也不可能像佛陀那樣圓滿人格。世間法上,崇高的精神也是在戒定慧裡,出世間法上,不論你是了脫生死證阿羅漢果,還是修菩薩道成佛,都是從戒定慧這條路成就的。所以沒有戒定慧是盲修瞎練,沒有戒定慧,什麼都不可能成就。 這四句經文,既說明佛弟子以及 我們決定會成就,因為我們是佛弟子。好比孩子得到父母的遺傳,長得就像爸爸媽媽,再接受良好的教育,將來會跟爸爸媽媽一樣。爸爸是大學教授,你將來也能夠成為大學教授。 “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我們是照經典裡的四句話講的。這四句話一方面說明我們怎麼樣能夠做好一個真正的佛弟子,一方面也說明佛弟子共同生活、共同學修所組成的團體,也就是僧團,應該做到哪些。既是說明佛弟子以及僧團種種的功德,也是贊歎僧的功德。 佛陀的悲心智慧是人世間誰都比不上的, 第一句第二句已經講過了,因為有新同學來,所以我們再略微提一提:“如來悲智等流身,戒淨聖種杜多行,成就三德三慧體,三士聖眾我頂禮”,如來悲智圓滿,他的悲心智慧是人世間所有人都比不上的。而世間法都有漏洞,如果世間上沒有漏洞,發展就應該停止了,正因為有漏洞,所以科學、社會才會不斷在發展。 學習佛陀的智慧悲心,決定能跟佛陀一模一樣, 今天科學社會還在發展中,不斷在出現漏洞,又不斷地彌補漏洞,也可以知道這是由漏洞來彌補漏洞,所以要達到像佛陀那樣圓滿、徹底、究竟的智慧和悲心為期遙遠,那麼只有向佛陀學習。我們學佛就是學習佛陀的智慧和悲心,只有跟佛陀學習,將來才能夠跟佛陀一模一樣,這也是決定的,所以我們稱為佛子。 我們天天在聽法,佛陀的智慧悲心平等的流入我們內心, 佛講法給我們聽,我們聽了法就成為佛陀的學生──從前是叫弟子,所以佛子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我們天天在聽法,接受了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智慧和悲心平等的流入我們的內心,我們就有了佛悲智等流的種子,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們產生了悲智的細胞。有了這樣的細胞,將來成佛就快,對這一點我們應該要有堅定信心。凡是佛弟子,不管出家在家,都是如來悲智的等流身。 定學開導 (91) 傅味琴講於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8 提要: “庸醫殺人”是醫門裡的“假和尚”, 前兩天我看報,報上有一篇講中醫的文章,有“假和尚”三個字,中醫裡邊還有假和尚?一看原來是說中醫雖然好,但也有混在裡邊濫竽充數的人。庸醫看病要殺人的,他們混在裡邊是為名為利。 佛門裡邊也有假和尚,一種假和尚是沒有文化,不是學佛修行,而是抓錢,所謂趕經忏、搞歪門邪道。想抓錢的叫佛弟子嗎?一種假和尚是有文化的,抓名又抓利。佛門清淨,最反對名和利,釋迦佛當年的僧團沒有這種事,佛的大弟子捨利弗從來不給人家做佛事趕經忏。 聽法修行是為了觀念轉變, 我們年輕一代心地善良,跟佛有緣,可是進佛門後多多少少會受到這種不良風氣的影響。聽法修行以及成就說到底就是觀念轉變,如果你觀念不轉變,你不可能成就。 邪氣會沖掉正氣,佛講法都是一分為二, 舉個例子,你不講究衛生,什麼都吃,正的和邪的就會發生沖突。邪氣沖掉正氣,造成你身體衰弱,消化能力降低,真正的營養就吸收不進來了。你們過去聽人講法,很多人都說錯了,寫書也寫錯,再加上邪師邪說,都會給我們沖擊。 釋迦佛講法都是一分為二,既要講正面的,又要講反面的,既要講對的,也要講錯的,希望大家不要只喜歡聽正的,不喜歡聽糾正錯的。 佛弟子要有正義感,要保護正法, 以前我在福鼎,有的法師就勸我:“老師你講法麼就講正的,錯的你就少批評幾句!”我知道他是好意,但我憋不住啊,想講就講了。一個佛弟子多少應該有點正義感,應該要保護正法吧。 從前有句話挺風趣,牛鬼蛇神是怎麼形成的?你只要這麼一撇,那麼一勾,幾筆畫出來,照妖鏡一照就是牛鬼蛇神,講經說法就是照妖鏡。 我們要珍惜我們自己的身份,我們是如來悲智等流身,一切破壞我們正信的邪知邪見、歪風邪氣,我們都要抗拒,絕不能讓他們來侵犯我們,要不然我們很吃虧的。 戒清淨,佛門就清淨,把壞的一面束縛住了, 第二句“戒淨聖種杜多行”,受了戒就要持戒清淨,戒清淨佛門就清淨,戒不清淨,佛門就不清淨。戒使我們止惡修善,這是佛弟子最低的要求。從前社會上人總是說“不要清規戒律”,如果叫你不干壞事,這個清規戒律難道是壞事情嗎?比如現在推行戒煙,那也是戒啊,如果戒是壞事,為什麼要戒煙呢? 有說“戒是束縛人”,說錯了,應該說戒是解放人,把壞的一面束縛住了,好的一面就自在了,把搗亂的壞分子全都抓起來,整個社會就安定了,能不把壞的東西綁住嗎? 不信佛的人認為戒可以隨時代改變, 佛門裡今天很不清淨,因為不講戒了。九十年代我聽到一件事,有個居士提了一籃子饅頭到寺院裡去供養。那時已經吃過飯了,他想送到廚房裡,就一直往裡走。經過一個寮房,看見滿地都是煙頭,幾個小和尚還在跳舞。居士看不慣就說:“你們出家了怎麼能跳舞?”他們笑嘻嘻地回答:“現在九十年代了,還講戒嗎?” 大家聽了法,趕快掃除這種話的影響,如果你認為現在講戒是錯誤的,戒還要根據時代而改變,你就不是信佛的了。佛說的法是圓滿的,也用不著你來修改,也用不著儒教、道教來補充,因為它是圓滿的。 定學開導 (92) 傅味琴講於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8 提要: 做到戒淨,就能成為聖種,將來結的就是聖人的果 做到戒淨,我們就能夠成為聖種。聖就是高尚的人,聖在佛教裡是指佛、菩薩、阿羅漢,都是非常高尚。如果你戒不清淨,做小偷、強盜,能稱高尚、能稱聖嗎?我們今天接受釋迦佛的教導,在我們心裡種下的是聖人的種子,將來開花結果,結的就是聖人的果。從了脫生死來說,將來的果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果就是煩惱斷盡、生死已了的阿羅漢果。 種子缺了口,結的果也不圓滿,要保護好聖種, 種子非常重要,農民都知道種子要保護好,什麼種子就結什麼果。一粒種子缺了口,將來結的果也不可能圓滿。所以希望大家好好保護自己心地中的聖種。我們接受如來正法的人個個是聖種,希望你們多聽正法,來辨別你們過去接受的影響。 有人印贈經書,空白處加上錯誤的話, 前兩天,我也起了一點情緒,這也是我修行沒修好,可是我正義感修得好啊,我希望正法久住,我要保護正法、保護所有的佛弟子,這樣一顆菩提心修得好啊。 因為看到外面送來結緣的經書,空白處印了人寫的非常錯誤的話,我就批評崇教寺常住同學麻痺,昏昏沉沉,喪失警惕心,竟然對送來的書沒有檢查,這是個大漏洞。我們是正法道場,能允許邪見混進來嗎? 總算他們有點行動,准備把這兩段貼掉。可我還是不滿意,因為我在山上修禅定下來,看到辦公室准備工作做好了,人去睡覺了。你中午加個班也不見得會累死,邪法進了門,你還安心睡覺? 《金剛經》前被人印上了八大金剛, 經書就是經書,空白地方你亂寫什麼!我們印的經書都不印人寫的東西。比如現在的《金剛經》,前面大都有人寫的東西。人家搞不懂,來問我:“老師,《金剛經》到底從哪裡開始?”還發生過一件事情,十年動亂時抄家,有個居士家裡有本《金剛經》是他自己手抄的。紅衛兵一看前面有八大金剛,就叫他交待“八大金剛”在哪裡?(眾笑)那個居士吃盡苦頭啊。《金剛經》裡有八大金剛嗎? 不該把謗佛、謗法、謗僧的話插入佛經的空白處 今天看到在這本送贈的經書的空白處被人插入這麼幾句話,這個話在佛門裡邊流傳已久。“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老虎沒有角,戴角的虎是不可能有的,豈不是說既修禅又修淨土,就不可能成就。禅宗一心禅,是釋迦佛靈山拈花笑,傳給迦葉尊者,在中國是從達摩祖師開始,迦葉尊者、達摩祖師是一心禅難道是旁門邪道不能成就?不是謗佛、謗法、謗僧了嗎? 又說“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意思是說參禅的人修淨土,來生就能成佛,那成佛也太容易了。再說佛是佛,祖是祖,佛祖連在一起,到底指的是誰? 再看下一句,“無禅有淨土”,如果你不修禅定,只修淨土,“萬修萬人去”,阿彌陀佛第十八大願說:謗法、犯五無間罪,這兩種人去不了。《佛說阿彌陀經》裡也說:要“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沒有到一心不亂的水平,你是去不了的,他卻說,“萬修萬人去”。你修淨土法門,怎麼可以把阿彌陀佛的話推翻呢?一只手指伸出來也有長短,一個老師教五十個學生,不論學生好壞,都能保證每個學生升級嗎? 定學開導 (93) 傅味琴講於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8 提要: “有禅無淨土,十人九磋路”, “有禅無淨土,十人九磋路。”如果你修禅有定力,有禅定的功德,可是你不修淨土,十個人倒有九個浪費時間。這個人懂佛法嗎?修淨土還要一心不亂呢,一心不亂就是定,應該說修淨土修不到入定,你是往生不了的。說法能離開佛經嗎?這些話,豈不明明在排斥禅宗、誹謗禅宗嗎? “無禅無淨土”的人,難道都要下地獄 因為我正義感很強,看樣子我這個氣又上來了。又說“無禅無淨土,銅床並鐵柱。”銅床鐵柱是指地獄,如果你沒有修禅,又沒有修淨土,你決定下地獄,那麼人家修法相唯識、學律持戒的也要下地獄?社會上的人不修禅宗也不修淨土難道個個下地獄?釋迦佛講的法裡有人天乘,你只要修好人天乘,你就能夠不下三惡道,五戒保人身,十善升天。除了淨土法門外,他把其他法門都罵完了,把釋迦佛講的人天乘也推翻了,豈不是掛著佛旗反佛教?把這些謗佛謗法謗僧的話插入佛經的空白處,豈不認為這些話與佛經同等重要? 要保護好自己的聖種,種子裡充滿邪氣, 我只舉這一個例子,其它沒有時間講了,就是告訴大家,以前你們受外界的影響,很多都有這種問題。我們正法道場絕不允許邪的東西進來,如果你們不把自己聖種保護好,你這個聖種可能要變歪頭、缺角、不圓滿、充滿邪氣的,那也根本不叫聖種了。 修杜多行有功德,不修也無過, “杜多行”,就是頭陀行,頭陀行你修得起一兩條也是功德無量,你修不起來,也沒有過錯。我只要求你們做到精神抖擻,“頭陀”的解說就是精神抖擻。萎靡不振、自由散漫,別說頭陀行修不起,你所有的法都修不起。 貪欲導致精力分散,多欲的品行不高尚, 要精神抖擻,你的精力就不能分散,精力分散了,你怎麼做到精神抖擻?精力分散,精神負擔又很重的人,可能會得抑郁症、老年癡呆症。什麼使我們精力散失得最厲害?就是貪欲。多欲的人不大可能會高尚,我們佛弟子應該修少欲知足。 佛弟子貪了財與色,有了一百年也用不完的財富, 欲望很難克服,尤其是財與色。我有個別學生可能他的錢,十輩子都用不光,也許一百輩子也用不光。說“老師,你太誇張了吧?”,我給他算算,如果他一心求佛法,想修行,到我這兒來學法,如果不希望我供養,那就生活費自負;如果生活費不能自負,常住也供養得起,我們這兒吃飯不要錢,盡管敞開肚子吃。 如果你是自費或者小住,住滿一個月,吃住都包括在裡邊,每天收你五元錢,一個月一百五十元,一年一千八。就算你今年二十八歲,你能活到一百二十八歲,一百年十八萬,足夠了吧?你現在多少萬了,為什麼還不來啊?見面叫我傅老師,人卻從不來老師身邊學法。有了百萬要千萬,有了千萬要億萬,一百輩都吃不光,這個欲,放不下啊。 定學開導 (94) 傅味琴講於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8 提要: 把錢留給兒女的不是好爸爸, 把錢留給兒女的不是好爸爸,這是害了兒女。我孩子小時候我就跟他們講:我爸爸沒有留給我一分錢,將來我也不會留給你們一分錢。我的錢都供養三寶,我是道道地地的無產階級。 要贊歎頭陀行,“人放下了欲望就是幸福” 為什麼要給你們講一點頭陀行?希望你們放下欲望,欲望就是受苦的根源。我到內蒙古去了兩次,一次是五八年,一次是八四年。八四年報紙上都在討論什麼叫幸福,有個老學生請我到她家去做客,也問我:“老師,人什麼時候才能幸福?”她錄音機一按,以為我要講長長一大篇,誰知道我一句話就講完了:“人放下了欲望就是幸福。” 吵架是把精力用錯了地方, 你們為什麼沒有自由啊?全被繩索綁住了!你們有時候也很精神抖擻,比如現在有的小廟,只有四五個人也天天吵架,吵起架來可真精神抖擻,這個精力用錯地方了! 你們留在崇教寺的同學們,最近幾個月吵不吵,沒有啊?我相信你們沒吵過,因為這次來看你們都是昏昏沉沉的,(眾笑)昏昏沉沉還吵得起來嗎?所以這一次,我是大為不滿。你們這兩天“同學們大家起來”也不唱了,大家別起來了啊?(眾笑)跑步也不跑了,什麼也沒了,年輕人都像老頭子。沒有精神抖擻,你修行是修不起來的。尤其是你們當領導的,領導昏沉,群眾就打瞌睡。 悲心和智慧能促使我們成就法身 前兩句只是稍微給你們提一提,現在要講第三句“成就三德三慧體”,有了如來的悲智等流身,我們將來也會成就如來那樣的丈六金身,悲心和智慧就會促使我們成就法身、報身、化身。 成就三德三慧,能證阿羅漢果, “體”也可以理解成組成身體的成份。比如人的體,從生理上講,是骨頭、血液、心髒等等;從心理上來講,是心理活動。我們接受了如來悲智的等流,具備了聖人的種性,好好培養我們的體,修行就是修三德三慧,培養得跟如來一模一樣,就叫“成就三德三慧體”。成就三德三慧,非但能證阿羅漢果,還能使我們修菩薩道快快成佛。 聽說東北有個寺院,出家人穿百衲衣, 德是指修行的功德,順便給你們講一點常識。有許多寺院裡都有功德箱,其實在功德箱裡丟點錢,供養三寶只是培福,真講功德,那是修戒定慧修出來的。 我們不主張放功德箱,可是偏偏這邊邊上放了一只,這是因為村裡有要求:如果功德箱拿掉,村民不習慣,會有意見,也就只好保留。聽說東北有個寺院,裡邊的出家人身邊不准放錢,穿的衣服都是百衲衣,也不准放功德箱,因為當年釋迦佛的祇園精捨、竹林精捨都沒有功德箱。 三德是指戒定慧三德,由戒定慧成就斷智悲三德, 所謂功德是指戒定慧修出來的功德,戒定慧稱三德,修戒定慧進一步能夠成就斷智悲的功德。斷,煩惱斷盡,智,智慧圓滿,悲,大慈大悲。成就了斷智悲的功德,你跟大菩薩沒有兩樣。普賢菩薩的功德就是斷德,文殊菩薩的功德就是智德,觀世音菩薩是悲德,所以又稱大行普賢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你把斷智悲三種功德修圓滿,你不承認自己是佛你也是佛了。 定學開導 (95) 傅味琴講於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8 提要: 佛弟子不可為自己貼金,更不要把佛做廣告 成了佛用不著臉上貼牌子。中國出家人喜歡戴帽子,照佛制規定,比丘不准戴帽子,因為有礙如來形象,當然天冷可以開許。中國出家人戴的帽子各式各樣都有,而且隨時代改變。從前戴的是元寶帽子,電視裡的濟公就是這樣,前面還貼了個“佛”字,你成佛就成佛了,何必還要貼廣告“我是佛”呢?我在福鼎聽法師說,“你喜歡裝修就裝修喽,何必這邊臉貼‘裝’字,那邊臉貼‘修’字。” “不見為罪謂功德”都是愚人干的事 你好好念佛功德無量,何必把阿彌陀佛的名字貼到電線桿上去,佛教不做廣告,即使不算廣告也像是尋人啟示吧?不懂佛法的人還以為這麼做有功德,其實是貶低了阿彌陀佛。有的把“阿彌陀佛”的名號貼在門上,竟把阿彌陀佛當門神?有人在路邊樹了一塊石頭刻上“南無阿彌陀佛”,常有狗去小便,你背罪過了!愚人都干愚事,所以愚是學不得的。經書裡早有批判,叫做“不見為罪謂功德”,不知道自己這麼做有罪過,還以為有功德。 化身從悲德來,與一切眾生心連心, 等到你智德、悲德、斷德三德圓滿了,你就成就了佛的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怎麼來?因為他有悲德,他的心投入到所有眾生那裡去,不管老的、小的、男的、女的,他都心連心,所以他要化什麼人就化出來了。 香表戒徳,花表定徳,燈表慧德, 今天先講戒德、定德、慧德。你們今天特別隆重地請我講法,其實頭一次請過就不必再請了。說“現在來了很多新同學,他們有這個心願”,那麼就滿眾生願吧。你們准備了香、花、燈,為什麼要有香花燈?香表戒律,花表禅定,燈表智慧。佛門裡每一個形象都是表法的,你不懂佛法,你燒香點燈也不殊勝,人家去土地廟裡也燒香點燭的。 在供香的時候,要想想:我戒律修好了嗎?我以戒的功德來供養佛;你在供花的時候,應該想想我在修禅定嗎?我以禅定的功德供養佛;供燈是以慧的功德供養佛,要想想:我在天天學法嗎?我有佛法的智慧嗎? 你不聽法,油燈照不破你心房的黑暗, 有些人經常到廟裡燒香、供花、點燈,當然很好,可是你不聽佛法,這盞油燈的光明,它照不破你心房愚癡的黑暗。佛經有句話說:一燈照破千年暗室,那是比喻智慧燈。所以提倡不聽法、唸經不必求懂,就是跟釋迦佛的希望和教導背道而馳。 要遵守三皈依,不學外道, 我們簡單的提一提戒,首先是三皈戒,就是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凡是有學氣功、道教的地方都不要去,當然要互相尊重,禮尚往來是可以的,主要是不跟他們學。聽《太上感應篇》就是向外道學習,那就破了三皈戒。 定學開導 (96) 傅味琴講於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8 提要: 五戒雖有卷伸,但酒戒不能不受, 五戒: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受五戒時你別的戒可以不全受,酒戒一定要受。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受五戒、四戒,也可以受三戒、二戒,也稱你“五戒居士”,所謂“受時有卷伸”,好比一只手可以伸出去也可以卷起來。但酒戒不能不受,叫“開中唯除酒”,非常嚴格的。現在有人說“受了戒,喝酒是可以的,只要不酗酒。”這話害了多少佛弟子去喝酒破戒了。 八戒中有“不歌舞觀聽、香花蔓塗身”, 要求再高就受八戒,八戒是五戒基礎上再加三條:“不歌舞觀聽”,唱歌跳舞都不能看,不能聽,更不能親自參加;“不香花蔓塗身”,一律不准化妝,也不能戴花、戴手飾;“不坐高廣大床”,大床、沙發全都不能坐,也不能睡,只能睡小床,像這種高廣的法座,講法時可以上法座,是為了表示對法尊重,平時都不能坐;還有“不非時飲食”,過了中午十二點,最多延長到一點,就不能吃飯了,因為中國的風俗午時是到一點,也就是說不能吃晚飯,喝點流汁是可以的。 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 再想提高一點,你出家受具足戒,比丘兩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有人說“佛教平等,為什麼女的要受三百四十八條戒?”什麼叫平等?你先搞搞清楚。好比醫生開處方,這張處方只有五味藥,那張處方有十五味藥,可是目的一樣,都是為了使你病好,這就叫平等。反過來假如讓你好的慢一點,讓他好的快一點,這就不是平等,哪有根據藥多藥少來衡量平等不平等的? 為什麼女的出家要三百四十八條戒,因為女的病多,不管是生理、心理,病都比男的多,你們女同志自己也這麼說的嘛。有一次我在上海坐公交車,一個婦女跟一個男同志吵起來,這個女的就說了一句:“你是男同志呀,又不像我們女同志氣量這麼小。”(眾笑)男同志一聽她這話,也只好算了算了。講到這裡明白了吧。所以自己智慧不夠,不要老是想:“釋迦佛這句話不對”,多學一點你就明白了。 進一步還可以受菩薩戒,最好是受圓滿的菩薩戒,叫三聚淨戒。顯教有基礎了,才能學修密教,那就要持密乘戒。要求是一層高一層,目的是使你能夠快快成佛。 成就三德三慧體 戒德~佛贊戒德 “屍羅名根本”,以戒生定, 佛是怎樣贊歎戒的功德,“屍羅名根本”,“屍羅”是印度話,翻譯成漢文就是戒律,戒律是根本。“能持任建立”,有了這個根本,你修行的基礎就牢固了,你在上面能夠建立起種種的功德,它都承受得了,以戒生定,定就是建立在戒的基礎上。 戒能出生“世出世間善”法,能引生涅槃功德 “世出世間善”,有了戒律,你在世間上就是好人,出世間的種種功德也能出生。“引涅槃功德”,你將來了脫生死,斷盡煩惱到彼岸的功德也是從戒開始的。“亦譬如大地”,戒好像大地一樣,在大地上你能夠走路,能夠建立高樓大廈,能夠生長花草樹木等等。 定學開導 (97) 傅味琴講於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8 提要: 屍羅名莊嚴,老少服常美 第二,“屍羅名莊嚴”,有了戒,你形象就非常莊嚴。受了戒,眼睛就不會亂看,因為你不想偷東西呀。比丘、比丘尼比居士莊嚴得多,走路從不搖晃。假和尚走路搖搖晃晃,還三步兩步跳咧。“老少服常美”,戒律好像一件非常莊嚴的衣服,穿在身上,老人也合適,年輕人也合適。 屍羅名熏香,順逆普飄揚 第三,“屍羅名薰香,順逆普飄揚”,戒就好比薰香,香一薰,近處遠處香都會飄到,這叫戒香撲鼻。世俗上的人,即使打扮得非常干淨漂亮,還化了妝,身上還是有汗臭。而且吃的東西太復雜,放出屁更臭,褲子也包不住。(眾笑)出家人戒律清淨,哪怕外表很髒,也會聞到一股檀香味,這叫戒香,是從人體中發出來的。確實會如此。 屍羅名塗香,郁蒸諸毒除 第四,“屍羅名塗香,郁蒸諸毒除”,戒律就好比是塗香,塗香就是塗在身上用來防止蚊蟲叮咬的,還能夠除掉皮膚上的毒,好比現在的清涼油。 屍羅名妙行,不入險惡道, 第五,“屍羅名妙行”,妙行就是好的行為。“不入險惡道”,你受了戒,你再也不會走進危險的道路、罪惡的道路,除非你犯戒。所以戒是對我們是一種保護,好比士兵打仗時穿的盔甲。“健速亦安穩,直至涅槃城”,你受了戒,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你可以非常安安穩穩,沒有進入邪惡道路的危險,又穩又快地一直到達涅槃城,就是到煩惱斷盡,生死了脫的彼岸。 屍羅名律儀,清淨妙善法, 第六,“屍羅名律儀”,通常說的戒又叫律儀戒,所以屍羅又叫律儀。“清淨妙善法”,戒律是極其清淨,極其微妙,極其殊勝的善法。“亦防護息險”,能夠防護你、熄滅你種種危險。“靜潔遠離性”,培養你良好的品性。靜,比丘戒內容很豐富,稱具足戒,出家人要做到三千威儀、八萬細則,內外都要靜,包括外面環境。 受了戒的人也要使外面環境安靜,如今寺院很多都不寂靜,因為被人為地改變了!僅僅有的寺院裡還保留了“寂靜”兩個字,可是裡面並不寂靜,有的說話還喊得特別響:“王居士,你也來了!”簡直像娛樂場所。寺院要如法、要寂靜。 內心也要寂靜,起了貪欲就會胡思亂想。從前有個人躺在房裡,梁上掛了一袋谷子,引起了他的欲望,想得沒邊際了:“我把谷子賣掉,買一百只小雞,小雞養大,母雞生雞蛋,雞蛋變小雞,雞再生蛋蛋變小雞,一下子,我就富啦。”一只老鼠在梁上把繩子咬斷,這袋谷子很重,“啪”,掉下來,砸在他頭上,他就斷氣了。今天斷氣的這些欲望很強的人,他們的欲望達到了嗎? 遠離就是遠離世俗上的一切。世俗上貪五欲享受,財色名食睡我們要遠離,世俗上的一切煩惱、世俗上的追求、世俗上的種種習氣、種種觀念全要遠離,如果你真正持戒清淨,戒就有這樣的功德。剛才講的都是佛贊歎戒的話,明天跟你們講定的功德。今天講到這裡。 定學開導 (98) 傅味琴講於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9 提要: 定德~觀成佛功德 悉由正定生 今天繼續講“如來悲智等流身”,我們接受了佛陀正法的教育,佛陀悲智的種子就等流到我們身上,我們應該好好的愛護、培養,那麼將來決定能跟佛陀一模一樣。 戒淨的修行人,更要不受世俗的染污和干擾, “戒淨聖種杜多行”,我們要修好戒定慧,戒能使我們清淨,定能使我們成就一切功德。“杜多行”,即頭陀行,修行要精神抖擻,不被世俗的種種欲望擾亂。十二頭陀行又稱苦行,哪怕修一條兩條也好,修行要苦修,不能在享福裡修。 雖然我們今天還沒有證果成道,但我們已經有了這樣的聖種。應該不斷培養好好愛護,不受染污不受干擾,就能成就聖人的種性。 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的戒定慧、 “成就三德三慧體”,佛陀是功德圓滿、徹底覺悟。我們成就像佛陀那樣圓滿的人格,以及種種功德,我們的體跟佛陀的體就一模一樣。所謂三德就是戒定慧三德,這是我們修行的內容,也是我們想達到的成就。有了戒定慧的功德,將來就能成就斷智悲三德,成就了斷智悲三德,就能成就法報化三身功德,那時就叫“佛”。 “觀成佛功德,悉由正定生”, 昨天已經把戒德講完了,今天講定德。經典上說,“觀成佛功德,悉由正定生”,成佛的功德都從正定出生。我們今天學的是正定,因為這是佛陀教我們修的出世間定。如果你不照佛陀的教導修,那是邪定。禅有世間禅、出世間禅,世間禅不能出生死輪回,更談不上成佛。既然一切成佛的功德都由正定出生,那麼可以知道一切的成就都在定裡,因為成佛最圓滿,成佛的功德包括了一切成就的功德。 皈依法,就應在法上修成就,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你皈依了法就應該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三藏十二部,如果我們實在沒有能力完全深入,至少戒定慧要學要修啊。佛弟子不學不修戒定慧,你學啥修啥呀? 也可以說,一切成就都是從法上出生,沒有戒定慧就不可能有成就。如今有好多人對戒定慧不重視,認為沒有必要。佛教傳到中國,從歷史上來看,一代不如一代,原因就在這裡。 多年前,我們在九華後山華嚴寺,有一天來了個年輕出家人,是特地來聽我講法的。他穿的是壞色衣,看樣子是很講修行的出家人,我們對他很恭敬。 他看到我們牆上貼的講法內容,就問我們同學:“你們學什麼法門啊?”他聽到我們學的是戒定慧,就說:“你們學戒定慧,太可憐了。”法也不聽就走了,他就是專門修“只要一句,樣樣不要”的。 定學開導 (99) 傅味琴講於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9 提要: 如今許多寺院裡的當家、方丈都跟我說:“現在正法很衰落”,怎麼會衰落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明朝之前,拿唐朝的佛教來說,一方面很興盛,有很多法師講法,還有辯論;另一方面,出現了種種促使佛法衰落的現象。所以光從理論上研討還是不夠啊,因為疏忽了修持。達摩祖師提倡一心禅,主要想扭轉這個風氣。修行要在心裡修,不是光在文字裡研究,你學了法以後是要修的。 淨土宗亦應發菩提心修好戒定慧, 後來淨土宗興起,初祖也說要深入經藏,要修戒定慧,要法門無量誓願學,要發菩提心。念佛是用功的方法,不能代替全部的修持,如果不根據佛法去修,那是盲修瞎練。據說從二祖起,三祖四祖五祖每一代都把初祖的淨土法門改一改,改到今天,跟初祖原來的淨土法門就不一樣了。 “月落烏啼霜滿天”,聯系到佛門的衰落, 我記得唐朝詩人寫過一首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流傳很廣,不光中國的文人喜歡,國外文人也喜歡。 後兩句既然聯系到佛門,前兩句也可能也跟佛門有點聯系吧。我看了這首詩,感歎萬分啊。 發菩提心弘揚佛法廣度眾生的人越來越少了,就像月亮也落下去了 “月落”,釋迦佛涅槃了,太陽沉下去了,為什麼還沒有完全黑暗?因為有月亮的光輝。雖然釋迦佛涅槃了,娑婆世界還有這麼多能夠弘揚佛法、發菩提心廣度眾生的善知識在教化眾生。可是從這首詩來看,月亮也落下去了,也就是說能發菩提心、廣度眾生、弘揚佛法的人越來越少啦,越來越不對頭啦。 佛門出現了許多不如法、不吉祥的現象, “烏啼”,中國民間,烏鴉代表不吉祥。烏鴉啼,多麼使人悲傷啊,也就是佛門裡出現了許許多多不如法、不吉祥的現象,烏鴉在啼啦。 “霜滿天”,釋迦佛涅槃的時候就是霜滿天,樹都變白了,表示悲哀。 僅有小小火光,大家都在打瞌睡了, 真使善知識發愁啊 “江楓漁火對愁眠”,火能夠照亮黑暗,可是只有漁船裡很小的一個火朵在照亮,多可憐啊。“江楓”,江邊的楓葉雖然還掛在樹上, 它們都在相對著發愁啊,愁得快要打瞌睡了。 如果這首詩是詩人對佛教的衰敗有所感歎,那可真是寫得很深刻啊,你看唐朝就是這樣局面了。當然詩人是不是對佛門有所感觸而寫,我可不知道,但我想多多少少有點聯系吧。
我們天天在聽法,佛陀的智慧悲心平等的流入
我們內心,所以我們都是如來悲智的等流身
·修行就是修戒定慧,沒有戒定慧,什麼都不可能成就
·這四句經文,既說明佛弟子以及僧團的種種功德,也是贊歎僧的功德
·佛陀的悲心智慧是人世間誰都比不上的,世間上科學、社會所以會發展,
因為世間法都有漏洞
·學習佛陀的智慧悲心,決定能跟佛陀一模一樣,所以我們稱為佛子
·我們天天在聽法,佛陀的智慧悲心平等的流入我們內心,所以我們都是
如來悲智的等流身
沒有戒定慧,什麼都不可能成就
僧團的種種功德,也是贊歎僧的功德
世間上科學、社會所以會發展,因為世間法都有漏洞
所以我們稱為佛子
所以我們都是如來悲智的等流身
佛弟子要有正義感,要保護正法,
對歪風邪氣不抗拒,我們會吃虧的
·“庸醫殺人”是醫門裡的“假和尚”,佛門裡的假和尚,沒文化的抓錢,
有文化的名利都抓
·聽法修行是為了觀念轉變,錯誤的觀念不轉變就不可能成就
·邪氣會沖掉正氣,佛講法都是一分為二,希望大家不要只喜歡聽正的,
不喜歡聽糾正錯的
·佛弟子要有正義感,要保護正法,對歪風邪氣不抗拒,我們會吃虧的
·戒清淨,佛門就清淨,把壞的一面束縛住了,好的一面就釋放了,整個
社會就安定了
·不信佛的人認為戒可以隨時代改變,信佛的人認為,佛說的法是圓滿的,
不可改變不用補充
佛門裡的假和尚,沒文化的抓錢,有文化的名利都抓
錯誤的觀念不轉變就不可能成就
希望大家不要只喜歡聽正的,不喜歡聽糾正錯的
對歪風邪氣不抗拒,我們會吃虧的
好的一面就釋放了,整個社會就安定了
信佛的人認為,佛說的法是圓滿的,不可改變不用補充
做到戒淨,就能成為聖種,
將來結的就是聖人的果
·做到戒淨,就能成為聖種,將來結的就是聖人的果
·種子缺了口,結的果也不圓滿,要保護好聖種,必須多聽正法來辨別過去
接受的影響
·有人印贈經書,空白處加上錯誤的話,邪法進門了,怎能安心睡覺
·《金剛經》前被人印上了八大金剛,十年動亂時,有居士為此吃盡苦頭
·不該把謗佛、謗法、謗僧的話插入佛經的空白處
必須多聽正法來辨別過去接受的影響
邪法進門了,怎能安心睡覺
十年動亂時,有居士為此吃盡苦頭
佛弟子貪了財與色,有了一百年也用不完的財富,
仍不肯來學法修行
·“有禅無淨土,十人九磋路”,豈不明明在排斥禅宗、誹謗禅宗嗎?
謗宗就是謗法
·“無禅無淨土”的人,難道都要下地獄
·要保護好自己的聖種,種子裡充滿邪氣,也根本不叫聖種了
·修杜多行有功德,不修也無過,做不到精神抖擻,所有的法都修不起
·貪欲導致精力分散,多欲的品行不高尚,佛弟子應少欲知足
·佛弟子貪了財與色,有了一百年也用不完的財富,仍不肯來學法修行
豈不明明在排斥禅宗、誹謗禅宗嗎?謗宗就是謗法
也根本不叫聖種了
做不到精神抖擻,所有的法都修不起
佛弟子應少欲知足
仍不肯來學法修行
三德是指戒定慧三德,由戒定慧成就斷智悲三德,
這就成就了大菩薩和佛的功德
·做個道道地地的無產階級
·要贊歎頭陀行,“人放下了欲望就是幸福”
·吵架是把精力用錯了地方,領導昏沉,群眾就打瞌睡
·悲心和智慧能促使我們成就法身
·成就三德三慧,能證阿羅漢果,能使我們快快成佛
·聽說東北有個寺院,出家人穿百衲衣,身上不放錢,寺院不放功德箱
·三德是指戒定慧三德,由戒定慧成就斷智悲三德,這就成就了大菩薩和佛
的功德
佛弟子要做個道道地地的無產階級
領導昏沉,群眾就打瞌睡
能使我們快快成佛
身上不放錢,寺院不放功德箱
這就成就了大菩薩和佛的功德
香表戒德,花表定德,燈表慧德,
要以修戒定慧的功德來供養佛
·佛弟子不可為自己貼金,更不要把佛做廣告
·“不見為罪謂功德”都是愚人干的事
·化身從悲德來,與一切眾生心連心,想化什麼人就化出來了
·香表戒徳,花表定徳,燈表慧德,要以修戒定慧的功德來供養佛
·你不聽法,油燈照不破你心房的黑暗,經要求懂,佛弟子不要與佛的教導
背道而馳
·要遵守三皈依,不學外道,不聽《太上感應篇》
想化什麼人就化出來了
要以修戒定慧的功德來供養佛
經要求懂,佛弟子不要與佛的教導背道而馳
不聽《太上感應篇》
戒能出生“世出世間善”法,
能引生涅槃功德
·五戒雖有卷伸,但酒戒不能不受,有人說錯了話,造成很多人喝酒破戒了
·八戒中有“不歌舞觀聽、香花蔓塗身”,“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
飲食”
·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病重藥多,目的一致,
並非不平等
·“屍羅名根本”,以戒生定,定是建立在戒的基礎上的
·戒能出生“世出世間善”法,能引生涅槃功德
有人說錯了話,造成很多人喝酒破戒了
“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飲食”
病重藥多,目的一致,並非不平等
一、屍羅名根本 能持任建立
世出世間善 引涅槃功德
亦譬如大地
二、屍羅名莊嚴 老少服常美
三、屍羅名熏香 順逆普飄揚
四、屍羅名塗香 郁蒸諸毒除
五、屍羅名妙行 不入險惡道
健速亦安穩 直至涅槃城
六、屍羅名律儀 清淨妙善法
亦防護息險 靜潔遠離性
定是建立在戒的基礎上的
屍羅名妙行,不入險惡道,
健速亦安穩,直至涅槃城
·屍羅名莊嚴,老少服常美
·屍羅名熏香,順逆普飄揚
·屍羅名塗香,郁蒸諸毒除
·屍羅名妙行,不入險惡道,健速亦安穩,直至涅槃城
·屍羅名律儀,清淨妙善法,亦防護息險,靜潔遠離性
健速亦安穩 直至涅槃城
亦防護息險 靜潔遠離性
皈依法,就應在法上修成就,
佛弟子不學戒定慧導致中國佛教一代不如一代
·佛陀悲智的種子等流到我們身上,要好好愛護培養
·戒淨的修行人,更要不受世俗的染污和干擾,精神抖擻修苦行
·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的戒定慧、斷智悲和法報化三身的功德
·“觀成佛功德,悉由正定生”,一切成就的功德都在定裡
·皈依法,就應在法上修成就,佛弟子不學戒定慧,導致中國佛教一代不如
一代
引輕安喜樂 發妙三摩地
勝一切動搖 精進復無間
惡行力不生 作善強力起
引神通變化 達如所有性
斷生死瀑流 不修困生死
佛陀悲智的種子等流到我們身上,
要好好愛護培養
精神抖擻修苦行
斷智悲和法報化三身的功德
一切成就的功德都在定裡
佛弟子不學戒定慧,導致中國佛教一代不如一代
發菩提心弘揚佛法廣度眾生的人越來越少了,
就像月亮也落下去了
·達摩祖師提倡一心禅,主要想扭轉單重理論不重修持的風氣
·淨土宗亦應發菩提心修好戒定慧,如今卻不一樣了
·“月落烏啼霜滿天”,聯系到佛門的衰落,使人感歎萬分
·發菩提心弘揚佛法廣度眾生的人越來越少了,就像月亮也落下去了
·佛門出現了許多不如法、不吉祥的現象,使人感到猶如“烏啼”“霜滿天”
的悲哀
·僅有小小火光,大家都在打瞌睡了,真使善知識發愁啊
達摩祖師提倡一心禅,
主要想扭轉單重理論不重修持的風氣
如今卻不一樣了
使人感歎萬分
使人感到猶如“烏啼”“霜滿天”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