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定學的開示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主辦企業家禅定營來文殊院學修的第四期(1) 提要: 禅定是釋迦如來教導弟子由修習止觀而入定的方法 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以法度眾生,其法深廣,總攝為戒定慧三學 以戒生定,由定發慧,戒乃止惡之意,不但惡事不可做,惡念亦不許有,戒為無上菩提本,不以戒生的定非正定 入世的利益,出世的解脫,都由於禅定而獲得 禅定能強健身心,是人類最好的運動(運動的另一形式),它使年青人朝氣蓬勃,老年人安度晚年 身強則智大,智大則身強,但身體需仗不動的力量——定的力量而發生極細的智慧 禅定使人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在適應當代生活中,禅定的輕健強智作用實為重要。 事業成功者來培養一顆純潔心,這就是我們的殊勝 我們今天相聚在一起,這個因緣非常殊勝,大家都應該為這個殊勝的因緣而高興。你們杭州的企業家來這兒體驗生活、學習禅定,已經是第四期了。記得前幾期的營員說過:我們這些人都應該算是成功者。有這麼多在事業上成功的企業家來學佛法,我們看你們很殊勝,實際上你們看我們也很殊勝。我們這兒幾十個富於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都過著天真爛漫、極其純潔、像世外桃源那樣的生活,可能你們在別的地方看不到吧。如果你心細的話,看到我們這兒的一切你也會感到很殊勝。 從佛法中產生的信更殊勝 還有殊勝的地方,你們進佛門可能有三種情況,一種是佛弟子,他很想來這兒學法修行,為了將來自己能成就;還有一種人,他不信佛,但對佛法有愛好,想了解一些佛法的智慧;還有一種人,他不信佛,也不想了解佛法的智慧,他就是喜歡進佛門來看看。在我眼裡,你們這三種人都是信佛的,第一種肯定信佛了,第二種,前幾期禅定營有個營員,他跟我的學生說:我不信佛,不過我信佛的道理。我就跟我學生說:“你回答他,‘你是信佛的。’”他想想對啊,我信佛的道理不就是信佛嗎? 搞迷信、搞名利都不是真信佛,真信佛的人最親切 所以信佛要信佛法,信佛法才是真正的信佛,掛不掛信佛的牌子沒有關系。只要佛法在人世間受到眾生的歡迎,佛教就不會滅。信佛法的人跟掛著信佛的牌子搞的都是信神,或者搞封建迷信、為名為利,就大不相同,一個是真正的信佛,一個是假信佛。 還有第三種人,不信佛也不懂佛法,可就是喜歡到寺院裡來。應該承認,一,你不反對信佛,二,你跟佛有緣,雖然今世沒有信佛,前世就是信佛的。所以我說你們都信佛。既然都信佛,佛弟子是一家人,彼此之間格外親切,你們在社會上,要找到這樣親切的感情還不容易呢。世俗的生活整天都在名利上斗爭,僅僅在共同的利益上有些結合罷了,因緣條件一變化,人際關系就變化,痛苦無窮啊。 一家人搞分裂,因為觀念上錯誤,感情用錯了地方 你們既然來學習,也應該算是同學。咱們佛弟子是一家人,來到文殊院裡更是一家人,包括我們文殊院的這些年輕佛弟子,跟你們也是一家人。 在世俗生活裡,連一家人都在鬧分裂。這樣的心態,這樣的思想感情,會有一天停止痛苦嗎?痛苦從哪裡來?無非是觀念上錯誤,感情用錯了地方,結果性質變了。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主辦企業家禅定營來文殊院學修的第四期(2) 提要: 要學會享受學法時光的美好生活 你們都很忙,要珍惜這三天的學法時光,要學會享受人與人相處時種種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感情。說個小故事,我們這兒有個青年組,全是我們最年輕的成員。有許多青年組成員剛從湖北來,雖然過去在一起都是同學,離別這麼久了,難免思想觀念上有點距離,出口就是“我們”“你們”。為此我特地講了話,要打消“你們”“我們”這種觀念。人世間為什麼團結不起來,痛苦萬分?有一個你,必有一個我,有一個我,必然會跟你抵觸。所以《金剛經》上說要無我相無人相,就是要打掉一個“我”字。 菩提心的事業創造了一片淨土 你的成功就是我的高興,你有了榮譽,有了財富,這就是我的幸福,這樣一來“我”字就打掉了。如果你們修菩薩法,還要做到你想成功,我把成功讓給你,你想發財,我把發財的機會讓給你,我們的事業是菩提心事業,我們走的路是菩薩走的路,我們學的是菩薩的精神,所以就跟社會上不一樣。社會上開公司,都以賺錢為成功,我常說我在這兒也開了一個公司,是以賠本為目的,如果不賠本就是我們的失敗。企業家也在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做貢獻,我們也在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區別就是一個賺錢一個賠本。你們可能會想:錢賠光了你咋辦?還不是倒閉?其實我是沒錢的。沒錢能干這個事情嗎?我告訴你,倒閉這兩個字在我們這兒就不存在,沒這個風險的,而賺錢的地方倒是存在著倒閉的風險,你賺不到錢就倒閉。那麼賠本賠光不是倒閉了?不斷地賠本,不斷有人來合伙,他也願意來做賠本公司的股東,也來投資,會倒閉嗎?所以我們賠本公司越來越興旺。咱們這兒吃飯不要錢,這也是毛澤東思想,你們在這兒敞開肚子吃,我最不高興的就是你們只吃三天,你吃三個月我更高興。這裡真好比另一個世界,人們稱我們這兒是一片淨土,這又是一個特別殊勝的地方。 我們天天講法,我們的思想、觀念和作法全從佛法裡來 殊勝從哪裡來?我是二十二歲進的佛門,我特別喜歡聽經,我講法從年初一講到年三十,幾十年了還在講,我的思想、觀念、作法或者說精神,全從佛法裡來。全世界的偉人都稱釋迦牟尼佛最偉大,難道他們毫無根據地亂說嗎?他們又何必幫釋迦佛說好話?只有無知的人才會把佛教說成迷信,因為他什麼都不懂。 禅定是釋迦如來教導弟子由修習止觀而入定的方法 你們主要是想來學點禅定,禅定本身就是佛法,修禅定也離不開佛法的理論。釋迦佛四十九年的教法,歸納起來就是戒學、定學、慧學。我們今天講的是定學,可是戒定慧是不可分割的,僅僅是分三方面來講,你一分割還像樣嗎?好比一個人一條腿斷了,那不是殘廢人了?一個人只有頭跟腳,沒有身體,吃下去東西怎麼消化?或者只有身體和腳,沒有頭,這不是無頭鬼?所以頭、身體、腳,三個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我們講的內容中也是戒定慧不分割的。 以戒生定,由定發慧,是修行的總原則 我現在給你們講的這一段是定學的前言,這是我很多前年編的講課提綱,“以戒生定,由定發慧”,這是修行的總原則。對戒應該要歡迎,從前不懂佛法的人,總是說清規戒律束縛人。不束縛起來,你會變成什麼樣?可能會變成老虎獅子吧?不束縛起來,難道你不會害人?束縛是束縛你的惡法,是束縛你干壞事、傷害人的東西。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主辦企業家禅定營來文殊院學修的第四期(3) 提要: 利人的事要開放,害人的事還得要束縛起來 八十年代初我坐火車,旁邊有個老太太在大談開放,因為她談的實在太多了,我也厭煩了,就問她:你懂開放嗎?公園的門要開放,好讓勞動人民去休息。公園裡老虎的籠子能開放嗎?所以開放也要一分為二。 以戒生定叫正定,戒對你的成功是起保護作用 佛法的定是以戒生定,這叫正定,如果不通過戒,這叫邪定。以定發慧,這個慧是成佛的智慧,佛是一個徹底覺悟的人,我們要得到像佛那樣極其圓滿、沒有漏洞、能徹底使我們覺悟的智慧,這個智慧必須從禅定中來,所以叫以定發慧。你們可能是想來這兒取點寶,以便今後在事業上順利一點、成功一點。你要取的寶就是戒定慧。戒是對你的保護,無論你干什麼事業,遵守國家法則、遵守商業道德,你就沒事。 心不定的人聰明是浮面的, 事業上的成就要靠定。做事情亂七八糟、毫無頭緒,一會這麼變一會那麼變,自己沒主意,你的事業還能成功嗎? 事業的成功還特別靠智慧,一個心定不下去的人,即使他很聰明,這個聰明是浮面的,飄來飄去的。有定力的人,他出生的智慧有一定的穩定性,而且動腦筋動得細,人家想不出來的他想得出來,眼光也遠,人家看不到的地方他看得到,這全靠定力。 戒定慧能使人的身心由粗轉細,科學有漏洞,轉來轉去促人老化 佛教到底給你什麼利益?戒定慧在你身心變化中起什麼作用?就是起到從粗轉細的作用,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起這個作用。身體,粗四大轉成細四大,細四大再轉成極細四大;心理,粗心轉細心,細心轉極細心,越轉越細。這樣轉,人會不健康,人會不長命百歲,人會不聰明嗎?像這樣的轉變只有佛法裡才有,全世界無論什麼科學,轉來轉去,不過是促進老化、漏洞百出。戒定慧就是把我們每個人的心磨細,生理組織也轉細。人的身心合起來,表現出來就是行動。人為什麼要有行動?他為了要生存,他有理想,為了要發展。這種行動是粗還是細,就決定了你是成功還是失敗。粗的人,即使沒有失敗,也是小成功,遠遠比不上細的人。 喝酒的人自稱是粗人,佛弟子不喝酒被人稱為是細人 講一個風趣的事情,八四年我第二次去內蒙古,我是去講學的。從前的學生來看我,一定要請我到她家裡去吃飯。那時我不吃晚飯的,但她一定要請我,說不吃飯,喝點湯怎麼樣?我說喝點湯可以。如果能從佛法上利益眾生,那就得有請必去,這是菩薩戒的規定,除非有特殊原因。如果嫌煩、懶惰而不去,那就犯戒了。我去了一看,不是請我一個,還有廠裡的同事,因為我是她的老師,所以他們對我特別尊重,一定要請我上座。他們喝酒,也請我喝酒。別人請我喝酒是請不動的,我把方法教給你:人家請你喝酒,你不能微笑,臉板起來,要非常嚴肅,話不要多,就一句話:我不喝酒。他再也不敢說別的話。如果你笑嘻嘻,“哎呀,我喝不來。”他馬上說:“喝不來嘛學學。”(眾笑) 見我不喝他們就說,“老師啊,你是細人,咱們都是粗人。”不喝酒的是細人,喝酒的是粗人,這可是喝酒的人說的。粗到怎麼樣?忙死了,一會嘛倒酒,一會嘛敬酒,起來彎身又坐下,又哈哈笑,煩死了! 粗人苦在放不下,臨死尚哭沒享到福 細人過不慣粗的生活,粗人贊歎細人,那為什麼不向細人學習學習?放不下呀!放不下夠你苦的。臨死放不下,斷氣時更苦。有人臨死還有幾句話放不下,一邊哭一邊說,“十八歲嫁到你家,沒有享過一天福……”,死都要死了,還放不下享福!這些都是粗人。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主辦企業家禅定營來文殊院學修的第四期(4) 提要: 佛法的慧是細慧,極細極深,由細而深而廣大 通俗地講,學佛法就是使你粗人變細人,一切的美好一切的成功全是在細字上。所以這個慧是細慧,微細微細,極深極深,由細而深而廣大。 害人即害己,因為決定要受報,這是最愚蠢的事 “戒乃止惡之意,不但惡事不可做,惡念亦不許有”,戒是阻止你的惡行,造了惡必然要受報。戒非但使你在行動上不能給人傷害,心裡也不許有惡念。我這一輩子,雖然遭受到很多的打擊、排擠、誹謗,可我從不報復,我也教導我的學生不要報復。因為你報復的時候你決定在造惡,人家罵你,你一個耳光打過去,這不是造惡嗎?人家欺負你,你已經夠苦的了,你何必造了惡,將來受報,自己損害自己?那不是很愚蠢?比如你一個耳光打過去,他一拳打過來,打得你鼻子流血,門牙打掉,這是馬上受報。有的要過一個時期再受報,乃至要拖到後世受報。別看世間上有時好人受苦,壞人逍遙,舉個事實給你們聽:有的種子春天種下去,春天就開花,有的種子春天種下去,到秋天才開花。所以佛法上有句話:若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必定受報。自己損害自己,這是最愚蠢的人。 人心向善才能得淨化,為別人著想,並非自己沒飯吃 佛教是淨化人心,如果人心向善,人心就在淨化,人心向惡,那是越來越骯髒。我又想起過去的事情,你們就當故事聽聽,光聽課太緊張,總要笑笑,放松放松。生活裡放松最重要,弦太緊了要繃斷的,弦繃緊能彈出美妙的曲調來嗎?我從前經常坐火車,有機會就給周圍旅客談談佛法,他們都聽得喜歡。沒幾年變了,有些人喜歡聽有些人不喜歡聽。再過幾年又變了,有些人非但不喜歡聽,還討厭你,背後說閒話。有一次我坐在下鋪,對面第三層鋪上一個小青年,一面嗑瓜子往地上丟,丟得滿地都是,一面在聽我講話,因為他有耳朵不聽也得聽啊。(眾笑)下床時他丟了一句話,“為別人著想,飯總要吃的!”你們親眼看到咱們這些學生都有飯吃,信佛沒有叫你不吃飯呀。這樣的思想人品,高尚嗎?滿地的瓜子殼,還是我的學生給他掃干淨。 佛道無上誓願成,戒為無上菩提本 “戒為無上菩提本”,釋迦佛對我們最大的希望,是希望我們成佛,佛道無上誓願成嘛。要有這個偉大的理想,必須要以戒為本。“不以戒生的定非正定”,也就是邪定。 入世的利益,出世的解脫,都由於禅定而獲得 “入世的利益,出世的解脫,都由於禅定而獲得”,佛法是出世法,但與世間法完全相通的,你要獲得世間上利益,以及你通過修行想解脫生死,都要通過禅定才能獲得。現在父母最高興的一件事,就是孩子能夠高考錄取,真好比從前考中狀元那樣光榮。可許多時候即使你功課好,也不見得考得好,考試時一緊張都忘了,想來想去想不出來,只好交卷。一出考場,又想起來了。為什麼一出考場就想起來了?因為交了卷心就定了,不緊張了,不緊張就想起來了。這是一個很現實的例子,所以入世的利益也在定裡。 諸葛亮唱空城計能成功,還不是靠他的定力?司馬懿也不簡單,又怕中埋伏,又怕諸葛亮假裝,所以他聽了很久,聽到諸葛亮的琴聲一點不亂。琴聲不亂,就是心不亂,所以他退兵了。當時琴聲一亂,就危險了。 定的力量,還能使你超凡入聖,使你跳出生死輪回,使你成佛,這是出世的利益。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主辦企業家禅定營來文殊院學修的第四期(5) 提要: 生命在於運動,禅定是人類最好的運動 “禅定能強健身心,是人類最好的運動,(運動的另一形式),它使年輕人朝氣蓬勃,老年人安度晚年。”有句話說,生命在於運動,我再告訴你,青春在於你的安靜。靜字怎麼寫?青春的青,旁邊有個爭取的爭。如果你要爭取青春活力,必須學會靜。只有靜了才能定,你要定必須要靜。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不錯的。運動有各種形式,四肢的活動是運動,坐著一動不動也是運動。坐著不動的運動,好比人的本來面貌,四肢活動則是你人為的做作。一動也不動怎麼叫運動,不運動你不就死了?肺不是在運動嗎?而且修禅定的人都有體會,修修禅定,血液循環非常通暢,全身會發暖,年輕人還會出汗,沒有通過運動,汗從哪裡來啊?所以說禅定是另一種形式的運動,這也是如來教導弟子的運動。 靜的利益遠勝於動 身子的運動量過大,必然促使你生理退化,因為你的能量消耗太快。別看運動員捧了金牌,他過了四十歲就不能當運動員了,只能當教練,因為老得快。世間上的種種學問、種種言論、種種研究,幾千年來漏洞百出,稱為有漏法;而佛法是圓滿的,沒有漏洞,稱為無漏法。所以不學佛法只知道兩只手兩只腳動,很吃虧啊。世間上的運動以步行為最好,可有幾個人知道這一點?說起來運動是為了增加健康,實際上奪到了金牌又有名又有利,成了爭取名利的手段,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 更可惜的是,很多人只知動不知靜。其實靜遠遠超過於動。世間上的成功者,差不多都是靠靜成功的。文學家如果不靜的話,寫不出好的文章來。我們這兒有一位新來的同學,現在跟女朋友不來往了,我們以為他是為了學法的緣故,後來他說心裡話“有了女朋友,實在太麻煩了。”如果他不怕麻煩,不喜歡靜,會到我們這兒來學法、修行、追求人生的真理和智慧嗎?如果他一直在麻煩裡打轉,他覺悟生得起來嗎?跳迪斯科的人,再跳也跳不出覺悟來。哭倒有份,因為摔了跤,骨頭斷掉了。 學修禅定要有歡喜心,法喜才是無上藥 說“老師啊,你這樣講下去,我們對學禅定心花怒放了。”我就是這個目的,你不歡喜你學得進去嗎?你心裡不愉快能夠定得下來嗎?如果心裡充滿著氣惱,勉強來學禅定,不說你思想上打妄想,就是你肚子裡叽裡咕噜,你也靜不下去,氣太多了!哈哈一笑,氣就沒了。在湖北時,有個年輕的女生心裡在怄氣,問我有什麼好辦法,我說:“有啊,你到廁所裡去放幾個屁就行了。”她一聽,哈哈哈地笑,氣就沒了。愉快就是良藥,喜悅是人生最珍貴的財寶。希望你們歡歡喜喜學法,聽了法以後法喜充滿。 家有小禅室,無事就坐起 我今年七十七歲了,活得這麼長,就靠我天天修禅定。因為近幾年學生太多,自己修禅定沒修好,但即使沒修好,照樣起作用,即使未能證果,至少能長壽。據說日本人很聰明,造房子都預先設計個小小的“禅室”,白天工作辛苦了,回家就在禅室裡坐坐禅,這是增強健康最好的辦法。希望你們將來也能在禅定中長命百歲。五四年我上五台山,在能海上師身邊學法,能海上師總是跟居士們說:“你們沒事就坐起。”就是你們沒事就坐在炕上修修禅定。居士們說:“師父啊,我一坐下去盡打妄想。”師父笑笑:“你修一個妄想定吧。”意思是說,你即使坐著打妄想也起作用,總比不坐好。可別自尋苦惱,一起妄想就以為自己不是修禅定的料,只要你坐起來就起作用。 有人患上“歸家恐懼症”,遠離煩惱才能得解脫 假如你們問我,“老師啊,你退休了到哪裡?”我哪會退休?如果我真的退休,我還是在這裡。我看見城市害怕,看見家更害怕。實在沒辦法,一年總得回去一兩次。學生的探親假有兩個星期,我的探親假最多四、五個小時。吃完飯,休息一會兒,馬上走了。我女的也喜歡我吃完飯就走,否則在家裡睡,還得把被子拿出來,只睡一個晚上,第二天還要洗被子、曬被子,太麻煩了。愛情會隨著年齡而消失的,這是自然規律,不要太迷了。你要想它不變,世間上沒有不變的事情。有些人退休了還願意到廠裡去義務勞動,家裡人總有點牢騷。應該理解他,因為他得了歸家恐懼症。我從前就得過這個病,遠遠看見家的樓心裡就緊張。怪不得從前稱“愛人”,現在稱老婆,因為可愛不可愛心裡有數。我怎麼講這些?這就是佛學,為了讓你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杭州遠志成長公司主辦企業家禅定營來文殊院學修的第四期(6) 提要: 心色二法不可分離,身強則智大,智大則身強 “身強則智大,智大則身強”,身心是一體的,佛說過“色法、心法不可分離”。色就是物質,人是由身體跟心理組成的。你們想,這不是唯物辨證法嗎?佛法本來就是唯物辨證法,是後世的人迷信,才使黃金蒙上了灰塵。 如果你們喜歡修禅定,身強、智大,全拿得到,一箭雙雕。身強,修禅定會增強體質,許多醫院看不好的病,修修禅定就好了,沒力氣的也會變得有力氣。所以我們規定:不能發脾氣冒火,要做到罵不還罵,打不還打。別以為修了禅定沒作用,等你一拳頭打過去,“這個人怎麼會被我打傷?”你自己還不知道的。 禅定能使身心轉化,故能治愈不治症 從前我在上海辦禅定班,有一次開學,領導來介紹:“傅老師的禅定班效果非常好,有的心髒病人修修空觀,病就好了。”有個學生屁股上長了一個像腫瘤那樣的東西,有的眼皮上長了一個小東西,修修禅定都沒了。說這是湊巧。那麼就湊巧吧,下一次你修禅定也還會湊巧。(眾笑)蘇州有個人得了硬皮症,皮膚硬得像樹皮那樣,醫學上沒辦法,其他五個生同樣病的人全死了,只有她活到今天。她就是跟我學禅定後好的,現在非但皮膚柔軟,而且人還胖起來。修禅定病都能好,更何況是能使身體強壯呢? 獲得事實的利益,信心就有了不可動搖的力量 從前醫生都看不好我的病,全是我自己調好的。我從頭到腳全是病,頭嘛頭疼,像一條蟲在裡邊鑽,而且越來越嚴重,本來早上晚上還不疼,後來早晨晚上也疼。還患有嚴重的神經衰弱,晚上嘛失眠,第二天虛火上升,火氣特別大。一走到高的地方就出現怪思想,很想體會體會跳下去是什麼滋味,還好沒跳下去。還有肺病、胃病、腸子病、腰腎病、腳上也有病,全身是病。總算我二十二歲進佛門,學到了佛法,修了禅定,今天好了。別看我這麼老了,醫生搭了我脈博,都說年輕人的脈博都比不上我。所以我的健康、我的生命、我的一切都是佛法給我的,這是我的親身體會。要轉變我信佛的思想,那是辦不到的,因為事實勝於雄辯嘛。 禅定使人思惟敏捷、精力充沛, “但身體需仗不動的力量——定的力量,而發生極細的智慧”,只有定的力量才能發生極細的智慧。 “禅定使人思惟敏捷,精力充沛”,學生們常跟我說,“老師,你想到的事,我怎麼想不到?”因為修了禅定,思惟敏捷了。有時候我上課前還在操心,“今天這堂課很容易明白,別講了半個小時就沒話了。”結果一個半小時還講不完。當我說第一句話的時候,第二句話已經出來了,說第二句話的時候,第三句話已經出來了。用不著准備,它自然會冒出來,就像泉水一樣一直在湧。打個比喻,好比修文殊法成就的人出現的湧泉智。如果這個智慧作用在語言辯才上,那個氣勢猶如黃河之水一瀉千裡,這個力量哪裡來?來自禅定的靜,沒有小河的水靜靜的流,哪來的黃河之水一瀉千裡? 禅定能使你不隨年齡的增長而出現老化 “精力充沛”,我們這些學生,大多數都像小孩那樣,有個別人好像有點老相出來,我就批評,“老得這麼快干什麼?老後面就是死,難道你不會笑啊?”看看他們的天真爛漫,你們不知道他們幾歲了。從前在湖北,有一個小住的人跟一個輔導老師說:“你們這兒年齡都這麼小。”這個輔導老師說:“我還小?我都三十二歲了。”你們不知道,如果我露出本來面目來,真像一個小孩子那樣。今天當老師,師必須老,所以擺出一副老相來。(笑聲) 禅定的輕健強智作用,在當代生活中實為重要 “在適應當代生活中,禅定的輕健”,身心輕健,“強智作用,實為重要”,你們修禅定,能夠更好地適應當代生活。因為當代生活節奏比較快,如果你沒有定力,這個快就會變成亂。今天就講到這裡。
傅味琴主講 2006.10.20上午
從佛法中產生的信更殊勝
·事業成功者來培養一顆純潔心,這就是我們的殊勝
·從佛法中產生的信更殊勝
·搞迷信、搞名利都不是真信佛,真信佛的人最親切
·一家人搞分裂,因為觀念上錯誤,感情用錯了地方
定學的開示
傅味琴主講 2006.10.20上午
我們的思想觀念和作法全從佛法裡來
·要學會享受學法時光的美好生活
·菩提心的事業創造了一片淨土
·我們天天講法,我們的思想、觀念和作法全從佛法裡來
·禅定是釋迦如來教導弟子由修習止觀而入定的方法
·以戒生定,由定發慧,是修行的總原則
定學的開示
傅味琴主講 2006.10.20上午
戒定慧能使人身心由粗轉細
·利人的事要開放,害人的事還得要束縛起來
·以戒生定叫正定,戒對你的成功是起保護作用
·心不定的人聰明是浮面的,有定的人出生的智慧才有穩定性和靈活度
·戒定慧能使人的身心由粗轉細,科學有漏洞,轉來轉去促人老化
·喝酒的人自稱是粗人,佛弟子不喝酒被人稱為是細人
·粗人苦在放不下,臨死尚哭沒享到福
有定的人出生的智慧才有穩定性和靈活度
定學的開示
傅味琴主講 2006.10.20上午
入世的利益,出世的解脫都由於禅定而獲得
·佛法的慧是細慧,極細極深,由細而深而廣大
·害人即害己,因為決定要受報,這是最愚蠢的事
·人心向善才能得淨化,為別人著想,並非自己沒飯吃
·佛道無上誓願成,戒為無上菩提本
·入世的利益,出世的解脫,都由於禅定而獲得
定學的開示
傅味琴主講 2006.10.20上午
學修禅定要有歡喜心,法喜才是無上藥
·生命在於運動,禅定是人類最好的運動
·靜的利益遠勝於動
·學修禅定要有歡喜心,法喜才是無上藥
·家有小禅室,無事就坐起
·有人患上“歸家恐懼症”,遠離煩惱才能得解脫
定學的開示
傅味琴主講 2006.10.20上午
禅定的輕健強智作用,在當代生活中實為重要
·心色二法不可分離,身強則智大,智大則身強
·禅定能使身心轉化,故能治愈不治症
·獲得事實的利益,信心就有了不可動搖的力量
·禅定使人思惟敏捷、精力充沛,極細的智慧靠定的力量產生
·禅定能使你不隨年齡的增長而出現老化
·禅定的輕健強智作用,在當代生活中實為重要
極細的智慧靠定的力量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