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輪法師:淺釋「皈依三寶」的殊勝谛
淺釋「皈依三寶」的殊勝谛 各位法師、常住及護法居士,大家阿彌陀佛!當今的社會中,雖有許多人在學佛修行,但真正能夠常保初心不退轉的卻是微乎其微,我分析了一下這種現象的肇因,原來就是現在的眾生「自我意識」太強烈,我執、我見、我慢根深柢固,以致剛強難化,佛法甘露無法入心受用,終究還是墮入是非诤斗的苦惱中。 雖然自我意識抬頭是世界民主潮流所趨,但還是要有個可以依循的規范,才可以避免動亂斗爭的發生,而佛法正如清涼的甘露法水,可以淨化這股濁世喧騰的熱惱,只要人人皆學佛修行,必可化戾氣為祥和,轉娑婆為淨土。 以現代人的剛強習性,很容易就陷入憤怒不平的斗爭中,這與佛教所說的「阿修羅道」頗為接近,將來臨終就可能墮入阿修羅道中而爭斗不休。所以必須先降伏我慢,禮敬皈依佛法僧三寶,先讓自己的心調和柔軟,此亦為學佛的第一步。皈依三寶有什麼功德利益呢?佛陀告訴我們: 皈依佛,兩足尊,不墮地獄; 皈依法,離欲尊,不墮餓鬼; 皈依僧,眾中尊,不墮旁生。 所以皈依三寶就不會墮入「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旁生道),更是菩提道上不退轉的保障。 佛陀是福慧俱足、覺行圓滿的「兩足尊」,我們皈依了佛就要學習佛陀的覺性,並廣修福慧二資糧。你看釋迦牟尼佛貴為迦毗羅衛國的太子,祂還捨棄了榮華富貴,經過了雪山六年的苦行,最後才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們要廣種福田和慧田,也需要適當的苦行。 現代人想修行,卻又怕吃苦,所以老是沒有什麼成就。我和佛法山的常住們,雖然終年忙碌於農禅出坡和弘法利生的事業中,可以說是夜以繼日、全年無休,在外人看來我們的確是很辛苦,但是這種辛苦卻會換來解脫快樂的感覺。因為我們無所求,完全是為眾生付出和服務,我們也是在培植福慧資糧,學習佛陀精進苦修的精神。在佛法山各道場總有忙不完的工作,也有很多的機會讓大家來做志工、種福田、積功德,這是為了要讓大家有造福田的機會,讓你們生生世世都有綿綿不絕的福報,而能夠有更好的環境因緣來學佛修行。 我們皈依佛就要完全服從佛陀的教誨而信受奉行,要先將自己的強烈我執、我慢捐棄放下,皈投禮敬於佛陀的座下。更要將所有的眾生都視為未來佛,學習「常不輕菩薩」的精神,對眾生總是以無止盡的慈悲與愛來關懷和包容。 「子路聞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這就是慈悲無我的菩薩行誼。我們皈依了佛,身為佛教徒,當別人指責我們,應該要懷著感恩慚愧的心,感謝別人的指正和賜教。今天人家指責你,即使他是對你有成見,只要你再三感謝他的指責,他的成見就會消失;反之如果你又頂撞辯解回去,他的成見勢必更深,兩人之間的怨隙就難以撫平。 我常告訴弟子人情世故必須通達,這也是一種智慧,所謂:「人情不達,道業難豐;世故不明,道路難行。」我們必須隨順眾生,即使遭受莫名的侮辱毀謗,也必須忍辱,這正是修福又修慧的「福慧兩足尊」。逆境中保持心境不動,有順境中十倍的功德,所以碰到逆境不必沮喪,這正是培植福慧的好機會,一個人若能廣修福慧,就能不造五逆十惡之罪,自然就與地獄道絕緣,所以說:「皈依佛,兩足尊,不墮地獄。」 讓自性佛當家做主 接著講到「皈依法」,佛法是淨化我們心靈的甘露,也是讓我們身心清淨、遠離欲望的妙方,有了佛法,靈性就不再貧乏,不會向外去貪求六塵六欲的滿足,心靈不會饑渴貪婪,所以就與餓鬼道絕緣。我們若懂得皈依正法、認真修持,必可遠離五蘊六塵,而少欲無求、身心自在,便不會去貪吝世間的財物,也不會去貪圖享受、耗損福報,所以絕不會墮入餓鬼道受長年饑渴無食的惡報。 再講到「皈依僧」,出家僧人因日夜勤修佛道,道德修為都在一般凡夫之上,故稱為「眾中尊」。我們皈依了出家師父,就是要學習出家人的清淨梵行,而廣修「五戒」「十善」,沒有愚癡的逆倫悖理行為,所以就不會墮入愚癡冥頑的「旁生」。「旁生」就是異類,也就是畜生道,如雞、鴨、貓、狗等都是。大家既然皈依了佛法僧三寶,就必須了解三寶的殊勝妙谛,並發「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這三心的勝義,因為這三心是成佛的根本。我希望各位來學佛修行,就要將「自性佛」請出來,讓祂出來多做佛事、廣度眾生。 每尊佛都有祂的淨土和宮殿,阿彌陀佛有西方極樂淨土世界,藥師佛有東方淨琉璃世界,我們也要建設自己的淨土和宮殿,而這些都是要靠平常累積福德資糧始能構成。你對眾生的每一分付出都不會漏失的,皆是構築淨土世界宮殿的基石,從皈依開始,你做了多少佛事、付出多少心力、布施多少、聽經聞法幾次,都會慢慢形成屬於你的曼陀羅,那也就是你將來的果位。 我們不要再懈怠了,要把「自性佛」請出來,悟「自性法」,做個「自性僧」,自性三寶一旦顯露,則成為出離生死苦海的覺者,我們就具足三寶於一身,千萬別只做個「朽木身軀」,才不會枉費此生,謹此共勉,阿彌陀佛! 二○○○年六月十七日開示於台灣佛法山台中聖德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