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空觀開示(50~60)
空觀開示(50) ◎傅味琴 講於 2001.4.23 想不死的都死了,說明常見的錯誤; 提要: 修行人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話再說回來,常見是錯的。如果一切都不會變,老年人頭發也不會白,皮膚也不會皺起,健康人也不會生病,病人也不會好。凡事常不了,既然要變,我們學佛法智慧的人,應該掌握一個關鍵:讓它變好,可不能讓它變壞。我們修行人就要這麼掌握自己的命運,掌握整個佛教的前途。 我年輕時候的佛教,還沒有看見現在這種現象,僅僅過了六十年,這就是無常呀。令人痛心的是:要變,就往好的方面變吧,怎能往壞的方面變呢?所以我們要發願,努力讓佛教變好,可不能變壞。佛教變壞,眾生倒霉;佛教變好,眾生就能得到幸福。出家人是人天師表,能不做眾生的榜樣嗎? 想不死的人都死了,討厭的夏天冬天照常來,都是在說明常見錯誤 我這是以種種的事實來說明常見是錯誤。秦始皇想長生不老,叫徐福去找不死的藥,徐福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自古以來人人都怕死,想盡各種方法,哪有一個人活到今天呢?人們都喜歡春天、秋天,可是夏天、冬天偏偏要來,這是客觀規律嘛。 只承認現在,不承認有過去和未來, 斷見也是錯誤的。最大的斷見的是認為人死了什麼也沒有了。花草枯掉了,是沒有了嗎?明年春天又生出來了。佛講三世看問題,又稱三際,前際、後際、還有現在。我們不能夠只承認現在,不承認過去,也不承認有未來。 譬如說,今天星期一,你不能說沒有星期二,也沒有星期天。昨天就是星期天,明天就是星期二。 世人對佛法的認識是個空白,隨自己喜惡來評論。 世間上人因為長期不了解佛法,尤其佛門裡某些現象不好,使他們更不想了解,也包括佛弟子菩提心很不夠,沒有想盡辦法把佛法普及開去。所以世間上人對佛法的認識是個空白,卻喜歡隨著自己的喜惡隨口評論。有的人說佛教好話,有的說佛教壞話。可是佛門裡的佛弟子,佛法不懂,你即使說佛法不是迷信,人家怎麼相信你?懂佛法去信叫正信,不懂而信,也叫迷信! 歪風邪氣推動迷信的道路, 現在歪風邪氣,盡是推動有善根的年輕人,走迷信的道路。現在不懂佛法乃至不信佛的人進入佛門裡越來越多了。上海有個居士對寺院裡工作的人看不慣,就批評他:“你在佛門怎麼可以這樣呢?”他笑笑:“我不信的啦。”他是為了工資而來工作的。這些廟裡的當家或者領導怎麼可以把不信的人請進來亂搞呢? 還有一次是在四川,有人到請佛像的地方問:“請了佛像要不要開光?”回答說:“隨你,心理作用。”這種話也是不信佛的人說的。 開光要付錢,經書、念珠都要開光,真是笑話 現在開光風行一時!你請了佛像,就會有人主動跟你說,“來來來,我來給你開光。”我學佛四十年,從沒有聽見過開光要付錢的。寺廟裡的佛像開光有開光儀式,開光也沒有規定要發請帖請客吃飯、收錢啊。 後來發展到你家裡的經書也要送來開光,(眾笑)你這串念珠開過光沒有?(眾笑)真是笑話了! 空觀開示(51) ◎傅味琴 講於 2001.4.23 能悟“緣起非斷,性空非常” 提要: 人死了,名利有什麼用? 為了抓經濟效益,佛門搞成這樣!腦子裡有沒有一個念頭:我要死的,死了名利有什麼用?還得下地獄!有說我講法總是繞到外面去,因為腐敗的風氣太重了!不能不說。 表壞時間可沒停,燈破電可沒滅, 假如說:我今天要死了,就不可能有明天,這就是斷見。你死了,明天照樣來!一只表壞了,並不等於時間停了。一個燈泡破了,並不等於宇宙的電斷滅了。眾生流轉生死也是如此,因為斷不了煩惱,無始以來不知道流轉了多少。 世人的心態並不希望死了就沒了, 一個修行人死了,如果他修行好,受人尊重,人們總是願他乘願再來,也就是說希望他乘著願力再回到娑婆世界的人間來度眾生。如果死了就沒有了,還會來嗎?眾生的心態不管是對誰,總不希望人死了就沒了,尤其是對父母親。有的還說:“媽,你無論如何要托個夢給我噢。”他還是希望有嘛。 世人雖有斷見,卻仍給死人設個靈堂; 一個相信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的人,也會給死人設個靈堂,這些事實都反映出口上說“沒有了”的人,內心裡還在想有。即使在佛菩薩面前他不肯點香,他也會在媽的遺像前獻花。假如別人說:“死了,什麼都沒有了,你搞什麼迷信?”他眼睛瞪瞪:“管你什麼事啊?這是我媽!”眾生心態都是這樣。 轉世的修行人,實是乘願再來 佛教裡有一種轉世的修行人,就是死了馬上轉世人間繼續修行弘法,那可是真正的乘願再來。假如老師父一千年後再來,一萬年再來,這些眾生下了地獄,誰來救他們?有說往生淨土乘願再來,下品下生要過十二大劫,相當一百六十一億萬年,才花開見佛,那時娑婆世界可能早就毀滅了,時間太長啦!你乘願再來,趕快求上品上生啊。 即使上品上生馬上花開見佛,也還來不了,還要跟阿彌陀佛學法。所以發菩提心的人,還是來得快一點噢。 乘願再來如果來得太晚了,還是發願晚一點走好 乘願再來是句極好的話,可是誰知道他乘什麼願,什麼時候再來,如果來得太晚了,還不如現實一點,發願晚一點走好。 我曾經問過我的學生:“我往生極樂世界好不好啊?”她想了一會兒才回答我:“老師,你別走!”眾生都不希望善知識走啊。 願來娑婆比較現實,二十年一過又能講經說法 發願世世常行菩薩道的人,即使死了也不離開娑婆世界,二十年一過又講經說法,那時眾生也還聽到法啊。所以轉世的修行人真是令人欽佩,他們的一顆菩提心,是真正的大乘精神,也比較現實。 能悟“緣起非斷,性空非常”,就不會執斷常見 希望我們壞的東西不要讓它常下去,好的東西要繼續下去不要斷。從佛法的道理上來講,應該要非斷非常,“緣起非斷”,分散了好像沒有了,其實它還可以聚集起來繼續緣起;“性空非常”,諸法都是性空,剎那剎那在變,它在變就說明它性空,性不空它怎麼會變呢?所以諸法非常,因為它性空要變。 “一切緣起”,你懂得了一切法是緣起性空,你就不會執著斷見常見。 今天下課。 空觀開示(52) ◎傅味琴 講於 2001.4.24 修行人想解脫,必須去掉我執法執, 提要: 自性無我~無我即無主,緣生故,自性無我 釋迦佛說:“眾生大顛倒”, “是故遠離斷常等邊,自性無我,當體即空也”,斷見常見,都是只看到暫時現象、表面現象,不是全過程看問題,所以他們都不正確,都不是真理,我們應該離開這些錯誤的知見。釋迦佛說眾生大顛倒,指的就是人世間知見錯誤。 修行人想解脫,必須去掉我執法執, “自性無我~無我即無主”,一切法自性無我,就是說一切法本身沒有一個主宰。我們知道了法無我,才能去掉法執。修行人要想解脫,必須去掉我執、法執。我是指人,對我們自己的執著要放下,法是指法,對於世間上的法,乃至我們學到的佛法,我們要懂得它的理和體,對它也不能執著,也要放下。大家可以先把這些道理弄明白,真正的悟那是後來的事情。 客觀存在的變化過程,我們是改變不了的 無我即沒有一個主宰,人是如此,一切法也是如此。人自己主宰不了自己,每個人都不想生病,病還是要來,並不因為你不想生病,病就不來了;人不想老,仍然會老;不想死,還是要死。人身上的一切變化以及變化的過程,都是客觀存在,我們改變不了的,沒有一個“我”在做主宰。換句話說,什麼都沒有一個為主的人,這就是佛法。 宗教都說有,相信神能主宰一切, 宗教則相反,宗教都說有,有主宰。譬如信神的人,他們相信神能主宰一切,這跟我們佛法完全不同,所以我經常說佛教不是宗教。可是很長時期以來,社會上的人把佛教歸到宗教裡去,我看原因還是在佛弟子,因為在佛教徒那裡看到了宗教的形式、宗教的氣氛,從表面看來就像宗教,這是信佛的人搞出來的。 佛在人間時,並沒有如今這些儀式和規矩, 當年佛在人間的時候,並沒有如今這些規矩和儀式,佛只是講法而已,很樸素。但現在宗教儀式多得不得了,超度亡靈就有很多儀式。有的儀式完全來自民間的神教,封建的、迷信的東西也搬到佛教裡來了,真像舞台上演戲。我有一次在上海一個大廟裡看到做水陸道場,可能這次收的錢比較多,所以特別隆重、特別熱鬧,前面還舉牌子“肅靜”、“回避”。忽然想起來,這種場面我小時在城隍廟裡也看見過,城隍老爺兩邊也是“肅靜、回避”,這些封建社會的東西全搬進了佛教。 佛當年哪會叫人舉牌肅靜回避? 佛當年出來的時候有沒有弟子舉牌“肅靜、回避”?佛連王太子的衣服都脫掉了,還要那種氣派?還有一隊一隊,有的舉旗,有的像皇宮裡給皇帝拿燈的,有的提著香爐。反正出錢的人特別高興,認為很認真、很隆重。他是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張高級戲票,這些東西跟超度亡人有什麼關系呢? 空觀開示(53) ◎傅味琴 講於 2001.4.24 多講些現實生活中怎樣斷煩惱的法, 提要: 頭面禮足是以最珍貴的頭去禮如來最低下的足 就是平常的禮佛,都禮出很多儀式來。有人禮佛禮得很慢很慢,兩只手還要翻開來;有人禮完了還要退三步,然後再叩首,像拜皇帝的三跪九叩。佛經裡只記載“頭面禮足”,頭跟面碰到佛的腳,意思以最珍貴的頭去禮如來最底下的腳,這是最珍貴的禮節。後世人這一套一套宗教儀式,使人看了就認為佛教是宗教。 如果為了追求快樂而離開娑婆世界, 宗教說死了去天堂,佛門裡人死了求生極樂世界,社會上人也不知道極樂世界是咋回事,他們想想大概跟天堂差不多。有一個領導曾跟我說,信宗教的人講死了升天堂,天堂很快樂;信佛的人講死了到極樂世界去,也很快樂,還不是一樣?當然喽,我們懂佛法的人知道是兩樣,佛門外的人就辨別不清楚了。 多講些現實生活中怎樣斷煩惱的法, 所以佛弟子應該多講怎麼斷煩惱、怎麼修行,怎麼度眾生,多講這些現實生活中看得著的法,最好少講人世間以外的事情。宗教講升天堂,佛教如果變成只是燒香磕頭、求保佑、死了生極樂世界,這麼多法你不講,那跟宗教區別在哪裡呢?照佛的道理來說,佛教並非宗教,可是人們搞了這一套,社會上人就說是宗教。 佛弟子只講信仰和祈求, 宗教的成立,只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信仰,一個是祈求。現在的佛弟子不懂佛法、不肯學習,素質降低,確實只剩下了信仰和求佛菩薩保佑,這是給偉大的佛教蒙上了宗教的面紗。我對宗教沒有好感,因為宗教帶有迷信。佛教可沒有迷信,是信佛的人搞出來的迷信。 凡事都在因果裡,沒有主宰你的神, 話再回過來講,一切法性空,無有主宰。你有快樂,這個快樂不是神給你的,也不是佛給你的,你生病受苦也不是神處罰你,佛菩薩大慈大悲,會處罰你嗎?那麼哪來的?因果呀,種下了這個因,必然會有這種反應。因果道理是宇宙間客觀存在的,並不是神或佛主宰你,要知道一切法都無自性。 一切法緣生,所以無我;一切法性空,所以要變 一切法無自性,我們看問題要緊緊地抓住這一要點。一切法緣生,所以無我;一切法性空,所以要變,不變是不可能的。如果說不變,他講的就不符合三法印,這不是佛法,是邪見。 事物都是條件具足下自然出生的, “緣生故,自性無我”,只要條件具足了,事物就必然會出生,是自然出生的。春天來了,草就長出來了,農田裡的稻谷也長出來了。只要陽光、水分、泥土,這些條件具足,它自會長出來。如果你嫌它長得太慢了,把苗往上拔一拔,明天就死掉了,你能做得了主嗎?事物發展有它自身的規律呀。 空觀開示(54) ◎傅味琴 講於 2001.4.24 因諸法性空,故知當體即空 提要: 鋼成鋼水,因為加了一個條件, 就是緣生的東西也是性空,條件變了,它也要變。哪怕鋼鐵堅固得很,也是性空,往煉鋼爐裡一丟,很快就變成鋼水。可見,鋼鐵也主宰不了自己,外界加上去一個條件,它就自動變化。 求神保佑卻打敗仗,正在祈禱 歐洲人都信上帝,從前歐洲打仗,兩邊都求上帝保佑。打勝的人說:“上帝保佑,靈。”打敗的人,上帝沒給他保佑,應該說不靈,可他就不說了,他還是信,所以宗教是盲目的。宗教是利用人類心理上的愚蠢搞迷信。假如正在禱告時,一顆子彈飛來打在胸口,那豈不是神保佑你死亡?所以我不信宗教。 如今有些佛門裡的人,竟然害怕以正破邪, 因為我反對宗教迷信,佛門裡有些人就會反對我、說我閒話,因為我要把佛的正法弘揚開去,他們就害怕了,他們不肯放下自己的知見。有的佛弟子也懂佛法,有時候卻去求巫婆神漢,因為他覺得:巫婆一跳神,好像就靈了,可他又不肯說自己不信佛法了,有些有聲望的人,也在暗地裡信鬼神。 抓了名利,佛法就不存在了, 名跟利是最害人的,一個人抓了名和利,在他那裡真理就不存在了,佛法也不存在了,原則也沒有了。能夠實踐佛法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在佛法的真理上牢固不動搖,你肯定能成就佛道。 房子也是緣生,因性空故能拆除, 再舉個例子,本來是塊空地,磚頭、木頭、人工,種種條件聚合就把房子砌起來了,這些都是緣,房子砌成了,就是緣生。現在各個城市都在改造,舊房子能拆掉,這就是性空,也說明房子本身不能主宰自己。 一塊石頭露在面上,假如它有心思的話,它多麼想長期露在面上,可以看看蔚藍色天空,還可以看看旁邊的花草。可是人們用鋤頭或挖土機一翻,就把它翻到土底下去。有時候還拿去打地基,那麼埋藏在地下,永不翻身,這是這塊石頭自己願意的嗎?它不願意照樣翻下去,自己做不了主的。 哪個人願意死亡?生跟死,你能做主嗎?這些都是無主宰的道理。 因諸法性空,故知當體即空 “諸法自性無我,當體即空。”體,諸法都是性空為體。譬如桌子上一只茶杯,你說有沒有?有。把茶杯拿掉了,有沒有?沒有。那麼說“空了”。當體即空並不是這樣解說的,是這兒有這只茶杯,你從佛法的道理來看,它性是空的,這叫當體即空,跟事物在不在我們面前沒多大關系。 何必以逃世、瞎眼、耳聾來求寂, 那又何必逃到深山老林裡去?何必怕聲音對修行有擾亂,而把耳朵打聾,何必怕多看五顏六色,擾亂心裡,把眼睛戳瞎?沒有必要嘛。佛也沒有叫我們這麼做,佛叫我們知道當體即空,自己要覺悟。離開外境是一個辦法,這是初步的辦法;你也可以投入進去,但是千萬要記住:當體即空。你別迷惑,別執妄為真,那就對了! 空觀開示(55) ◎傅味琴 講於 2001.4.24 空的力量就能把聚集起來的事物分散, 提要: 空的力量就能把聚集起來的事物分散, 譬如我們現在在聽課,有課堂嗎?有,要知道它當體即空,它是緣生的。也可以說沒有課堂,只有玻璃、磚頭、木頭,也不過這些東西堆起來。你看到課桌、凳子,要知道它當體即空。這些都是木頭做的,木頭本身維持不長的,木頭裡邊纖維間有空隙,風一直在進去,把它們拉散,所以它剎那剎那在變。 一根木頭,不管你是做椅子、凳子還是蓋房子,幾百年以後,木頭腐朽了,總有一天會倒下去。倒下去了,它還要變,要變成粉末;粉末被風一吹,全部吹平,這個時候才徹底了,叫平等。 成佛是平等平等絕對平等 這就是要我們悟到的宇宙真理──平等。成佛是平等平等絕對平等,絕對平等了,你就是佛了。 有法可悟,卻沒有佛可成 有法可悟,可是沒有佛可成,佛不過是一個名相,你證悟了佛的知見,你就跟佛一樣。這種道理《金剛經》說得最清楚,所以我年輕時老法師都稱《金剛經》是經中之王,他這是根據法義說的。聽說現在人又稱某一本經為經中之王,其實“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哪有一本法高,一本法低啊? 王是自在意思,當王的都自在,你不懂《金剛經》,樣樣都抓一個有,執著、追求、不平等,你怎麼得自在? 悟到了平等的道理,你就得到法了, 你悟到了平等的道理,你就得到法了。你沒有一顆平等心,隨便你唸多少經,你還是沒有得到法。法可不是在字上,也不是在紙上,經書只是白紙黑字。 法是在法義上,所以你能夠懂法,通過聞思修,你慢慢就會悟到很多道理。當然不可能不通過長時期的修行上的磨練,一下子得到圓滿的悟,但是你能逐步逐步悟啊,悟得多了,小悟也會變成大悟。 見人人空,見屋屋空, 見人能知當體即空,見樹能知當體即空,見屋屋空,哪怕它還存在,往裡邊看,性空。我們將來修空觀時就要根據這種理論來修。 我們修禅定是坐在禅堂裡修的,一開始就是修空觀,首先要把房子空掉,那麼你總要從理上去悟到房子實非房子,磚頭、木頭分散了,房子就不存在了。 觀想是通過心理想象力, 那麼你閉起眼睛修禅定,什麼也沒看見,就由你去想喽。從理上你懂得當體即空,你想:房子沒有,我坐的地方是一個大草坪,這就叫觀想。觀是通過想象力,如果實在觀不出來,沒關系,還有一個字:想,你就這麼去想,想到後來自會觀起來的,所以叫觀想。 觀空咒若不觀空,咒也難起作用 或者我們不去想“當體即空”,而是心裡念觀空咒:“嗡,桑巴瓦達,沙瓦達麻桑巴瓦埵行”,一下子空光!觀空咒啥個意思?就是剛才講的“一切皆是緣起安立,自性無我,當體即空。” 空觀開示(56) ◎傅味琴 講於 2001.4.24 空不是否定事物的存在, 提要: 空不是否定事物的存在, 咱們再講一講,“空與有的辯證關系”。佛教歷史上空跟有兩派一直在辯論,當然他們辯論得很深的。我今天講的辯證關系很通俗,這是那一年大學請我做報告,他們給我出了個題目,時間給我兩個小時。其實我兩句話就講完了,“空不是否定事物的存在,有不是事物發展的全過程”,後面全是擴大而講的啦。 性空,並不否定事物的存在, 佛教講空並不否定事物的存在,我們是講性空。所以佛教是辯證的、是現實的、是科學的。了解了性空,修就是修當體即空。 從前有人開口講空,閉口講空,講得旁邊人厭煩了,就准備一個小棍子,等他再講空,小棍子朝他額頭一敲,他疼得“哎喲啊”,“怎麼不空啦?”過於掉在空裡誇誇其談,有傷菩提心。 把眾生的痛苦說成空,大悲心就出不來了 要承認事物的客觀存在,千萬不要在別人痛苦的時候,你在旁邊講:“什麼都是空的啦,你疼,你把它空掉就是了嘛。”那你大悲心也出不來了。現在有很多人聽了這種話,再加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自私、狹隘的小我的影響,在佛門裡又整天聽到大家講“業障啊業障啊”,結果把大悲心都撲滅了。 面對眾生的業障,應緣起大悲心、菩提心 有人掉在河裡了,不信佛的人還會跳下去,把他救起來。信佛的人卻往往只是在旁邊說閒話:“可憐哪,業障啊。”所以空不能把大悲心、菩提心空掉。空了還要緣起,要緣起大悲心菩提心,否則你怎麼去度眾生?難道你跟他說:“你現在雖然是人,可是你應該要知道,你是佛!人是假相,佛是真相,你還唸什麼經?修什麼行?”是有這種人的。 不解佛法,世間法仍是世間法, 還有的更是離譜了,多年前聽說上海有個人到居士家,跟他說,“你何必唸經?《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我刻圖章,這就是佛法。”還說“你家裡有沒有《金剛經》?拿出來,燒掉,燒掉(眾笑)。因為《金剛經》裡說過:如果說如來有所說法,就是魔說,所以應該燒掉。”這是亂搞啊,學佛法去聽人亂說,很容易偏掉。要記住:佛教講空不是否定事物的存在。當眾生還沒有證空性的時候,他身上的痛苦仍然是痛苦,要承認他,要幫助他。你講苦就是空,他還是疼啊,對他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幫助呢?要承認人不吃飯仍要餓死的。 空不是絕對的空,斷滅空是邪見, 第二句:有不是事物發展的全過程。發展的全過程是成住壞空,事物發展都通過這四個過程。成:條件具足,因緣和合,事物就出生了。譬如說粉筆,原來都是粉末,機器把它一壓就成了粉筆。沒有粉,粉筆也出不來;沒有機器壓,仍然是粉。條件具足,粉筆就做成了,這是成。放在盒子裡,運到倉庫裡,從倉庫搬到櫃台,這是住。拿起一支粉筆寫,粉筆逐漸就短了,這是壞。粉筆寫光了,又分散成粉了,這是空。可是空不是絕對空,不是斷滅空,絕對空、斷滅空是邪見。粉筆雖然沒有了,可是粉末一點沒少,科學家也說:物質不滅定律。 成住壞空,是事物發生的全過程 粉筆廠又把這些粉末通過條件的聚合,又制造出產品來──又是成。所以成住壞空,這是事物發展的全過程。 空觀開示(57) ◎傅味琴 講於 2001.4.24 皮肉是凡夫身,法身才是佛身, 提要: 空掉煩惱就成阿羅漢,空掉“有”才能永恆 看問題要全過程看,今天是眾生,昨天是眾生,明天仍然是眾生,可是他們在變啊。因為在變,今天的你就不是昨天的你;明天的你也不是今天的你。原來的你逐步逐步在壞,等到你煩惱壞光,煩惱沒有喽,原來的凡夫空掉喽,又成了──成就阿羅漢。這個成是永恆的,是到了彼岸的成。因為沒有煩惱了,沒有四大,沒有物質的身體了。 皮肉是凡夫身,法身才是佛身, 阿羅漢在涅槃前仍有身體,真正講起來,這不能說是阿羅漢的身體,而是他做凡夫時等流下來的身體。再比如釋迦太子成佛了,這個皮肉身體不能說是佛的身體,只能說是太子的身體。 佛的法身沒有形象,也沒有來去,遍布空間,這才是真正佛的身體。你不見到這個境界,你怎麼能見到真正的佛呢?哪怕廟裡佛像塑得很好,他塑的只是太子身,真正的佛──法身佛是塑不出來的。那麼法身佛到底在哪裡?就在法裡。法身以法為身嘛,這個法就是要你悟到的甚深甚深的佛法道理,能夠使你覺悟起來。 離開世間上的成住壞空,才是真正的常樂我淨 世間上一切都是成住壞空,離開了世間上的成住壞空,才是真正的常樂我淨,那是永恆的。 空是真空,有是假有, 世間一切皆無常,無就是沒有,常就是永恆。世間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比如規章制度、法律經常在修改,能夠修改、能夠發展,就說明事物都在變;“有不是事物發展的全過程,事物發展有成住壞空四個過程”,“有”只是成住壞的階段,過去老法師講經常說“空是真空,有是假有”。為什麼稱假?因為它會變,會變就叫假,不會變才叫真。 從前的年代,女同志都不能戴金戒指,也不穿西裝,穿得好看一點,就說你“資產階級思想”。那麼對小姑娘總是放松一點,小姑娘愛美,到菜市場買了一只假的金戒指,沒幾天就變黑了。所以假的會變,會變的就叫假。 前兩天你們輔導老師跟我說:“老師,你這兩天講得很深啊。”她怕你們聽不懂。這個道理很深啊,全是龍樹中觀見。我前兩天跟今天講你們聽得懂嗎?能聽得懂就好。 我年輕時常有人來跟我訴苦,我很感興趣,(眾笑)還可以分析分析。說“老師,他從前不是這樣,現在全變了,可見他從前說的話是假的啦”,這不是說清楚了?一變就是假,真的不會變,所謂“真金不怕火燒”。 空不會變,空沒有生死, 那麼什麼東西不會變?空。天空實際上指的是空。空一萬年前也是這個樣子,一萬年以後仍然這個樣子,永遠不變,炮轟不破,槍彈打不穿;也沒有生下一個空,也沒有死掉一個空。 所以眾生要脫離生死輪回,要永恆,要到彼岸,你不修空行嗎? 解脫是從有的執著中解脫出來, 無邊無際的空,無窮無盡的光明,合起來,就是法身。我們將來成就法身就是成就這個。有是假有,空是真空,所以不要對現在一切“有”迷惑、執著,否則你要受苦受難的。解脫,就是從有的執著中解脫出來。 今天就下課吧。 ◎傅味琴 講於 2001.4.25 提要: 《金剛經》雲:“一切諸相即是非相”(一切法體性皆空)若見諸相非相,(緣起假合)即見如來(見性空) 一切皆是緣起安立,自性無我,當體即空 “一切皆是緣起安立,是故遠離斷常等邊,自性無我,當體即空也”,這就是空觀的理論基礎。 釋迦太子身非佛身,我們見到的形相, 今天講下面一段。 《金剛經》雲:“一切諸相即是非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懂佛法法義的人,怎能見到佛呢?即使佛在人間,也只能見到佛的太子身,太子身不是佛身,更何況如今的泥塑木雕。 好比照片裡的媽,僅僅是媽留下的影像,供我們紀念、做觀想,使我們生起恭敬心,起到形象化教育的作用。 俗眼見小姑娘,慧眼見白骨精, 如果只停留在外相上,看不到裡邊的實質,那還比不上孫悟空,《西游記》裡孫悟空出了慧眼,往裡看,小姑娘實是白骨精。開經偈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往裡看,要見諸相非相,才能解如來真實義。希望佛門少一點宗教儀式,少一點盲目崇拜,不要把佛教搞成宗教了。不要以為拜了佛就見到佛,念了經就懂得法,進了佛門就能了生死。 如來在法裡,不能認為三十二相即如來, 如來是在法裡,你不懂法怎能見到如來?《金剛經》講:“不能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三十二相只是太子身,如果以三十二相見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是如來,因為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比方說,你爸留了胡子,可你不能把留胡子的人都叫爸。 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有相皆有來去, 《金剛經》又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有相的東西都有來去。人有相,人能走過來走過去,飛機有飛機相,也有來去,汽車也有來去,連樹也有來去,楊柳樹東風吹來西面倒,西風吹來東面倒。 “見相非相”,為什麼要把相否定,因為它是假相,它在變化 沒有相就沒有來去。人有人相,狗有狗相,馬有馬相,人還有老相小相,男相女相。你離不開相,你就是眾生。所謂見相非相,非相的解說就是它是假相,它在變化。 能悟一切相皆虛妄不實, 要悟到一切相皆虛妄不實,剎那變化,你這顆心跟如來就相應了。眼睛是看不到如來的,自己的覺性跟如來的覺性相應了,這種相應,就是相應到如來的真面目。 佛可沒有叫你一天拜到晚, 現在佛門裡的人執著得很厲害,抓住相不肯放,那怎能見如來?整天朝泥塑木雕拜,跟拜土地奶奶也差不多。佛可沒有叫你一天拜到晚,佛叫你懂得法義,悟入佛之知見。 ◎傅味琴 講於 2001.4.25 提要: 拜佛不要起執著心,是修自己的恭敬心, 禅宗為了使人不要執著,所以不拜佛。我們並不是那種根器,應該要老老實實照佛的話去修,修行首先要修恭敬心,拜佛就是修自己的恭敬心,而不光是求保佑。 眾生執著有,影像中的有跟事物的真面目不一樣 要隨時隨刻覺悟到相是虛妄的。《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眾生執著有,所以有人上了照片的當。照片上僅僅是人的影像,而且照相技術會騙人的,這且不談,有時看看照片上這人挺像樣,一見面沒有照片上那麼莊嚴,那豈不是被照片騙了嗎? 照片掩蓋了人的生老病死, 我六歲死了父親,我保留了一張父親年輕時的照片,在我眼裡父親永遠是年輕的,當然照片不會老。真正算下來,父親如果活到現在,有一百多歲了吧? 有一年我學生翻出一張我年輕時的照片,想留作紀念,我說:“留他干什麼?這個人早就死了,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相片上這樣的人了。”眼前的一切,雖然你能看到、聽到、接觸到,可是要不了多久就沒了。 會變皆虛妄,世間一切形形色色皆虛妄, 既然會變,當然是虛妄,真的東西就不會變。天上的雲有時候看起來像老虎,有時候像龍,有時候像狗──你坐飛機上去看看,什麼也沒有。所以世間一切形形色色悉皆虛妄,不要太認真了。 能悟一切法性空,能悟諸相非相, 因為一切法體性皆空,性空就會變,會變,就叫虛妄不實。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果你悟到相即是非相,並親證到這種境界,你就已經見到如來了。 佛的解說是覺悟。釋迦牟尼佛歷史上是有這個人,可是他跟世間上人不一樣,佛是徹底覺悟的人,所以如來就在覺悟裡。自己的覺性、以及能夠覺悟的心就是自己的佛性。 這些你們聽懂了,還要形成覺悟的心態和觀念,當你眼耳鼻舌身一接觸外境,無論什麼相,要悟到即是非相。看到一條狗,悟到他並不是狗;看見一個人,悟到他並不是人;看見樹,悟到他並不是樹;看見房子,並非房子。 如果你承認是人,你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如果你不懂佛法,樣樣都會使你起煩惱。例如聽到罵人話“你不是人”,你馬上生氣。懂佛法的人,就說他沒說錯。如果你承認你是人,你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將來死了還要抓個身體,繼續流轉。 解放前有個有錢的老太太做壽,請了兩個說相聲的到家裡來表演。一個說:“今天老太太做壽,你准備說什麼慶賀的話?”另一個說:“老太太不是人。”台下的賓客大吃一驚,這家人有錢有勢,那可不得了啊!又說,“本是王母娘娘旁邊的一個什麼仙女。”大家鼓掌啊。 做人有什麼好呢?仍然在六道輪回裡做老眾生,不是人是什麼?是未來佛啊! ◎傅味琴 講於 2001.4.25 提要: 要在親證中達到能否定你現在的凡夫相,你才能見到如來 密宗自成本尊的意思就是否定你現在的凡夫相。你必須悟到並親證這種境界,才能見到如來。 佛都是徹底、究竟、平等的,沒有兩樣的。釋迦牟尼佛講的佛法,十方如來也是這麼說,一樣的。 你不懂法義,沒有親證,極樂世界的蓮花也不會開, 所以如果你不懂法義,更沒有親證,即使你達到了一心不亂,並能修觀,憑借觀想的力量,往生到極樂世界,蓮花不開的,你也見不到阿彌陀佛。就因為你沒有這種覺悟,所以蓮花不開。 要縮短花開的劫數,就要發菩提心、 一般人只知道從時間上去談花開見佛,時間本是假相,末法一萬年,末法可以延長,也可以縮短。西方的蓮花,下品下生要十二大劫才開,中品就短了,上品更短,什麼道理?就因為上品上生要發菩提心,要深入經藏,要懂法義,要戒律清淨,要獲得甚深的禅定。 要轉變業障就得修福修慧,要消業障, 也許你們會說:上品上生業障輕,下品下生業障重啊。現在佛弟子只知道“業障”這兩個字,為什麼會業障輕?比方說修布施供養可以增長福報,也許能使你重報輕受,要修到布施波羅蜜才能徹底轉變你的業障。波羅蜜就是要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沒有布施供養的你,也沒有接受布施供養的人,中間也沒有你布施供養的錢財。說“有啊”,有,你還得觀空,還得觀到非有,一點不能執著。執著功德,也叫執著。 空了才見佛,稱為花開見佛 那麼你們再回答回答,什麼力量才能使你很快的花開見佛?(下答:悟到空性。)悟到法空的人,空了就見佛了,稱為花開見佛。 沒有悟空,什麼都有,悟到空, 為什麼下品下生十二大劫都見不到佛──其實十二大劫也是假相。因為沒有悟到空嘛!再問你們:蓮花是什麼?蓮花有沒有?你有嘛就把你關起來啦。蓮花是有,不是你說的有。電燈光有嗎?有!你抓得住嗎? 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所以是假合, 真正懂法義的人才會悟到,這個有即非有。眾生要抓一個有,佛只好給你有,你學法慢慢學到“一切法體性空”,才明白實非有。你被蓮花包起來,不是有蓮花嗎?花一開,你的周圍不是空了嗎?蓮花變成了你的座墊。所以修空觀是個基礎,可是最高的成就也是空。 為什麼說諸相非相?因為是緣生假合,因緣聚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滅,所以是假合。 能悟到什麼也沒有,這就是你的佛性, “即見如來”,要見如來你必須要“見性空”。《金剛經》說實無阿羅漢果可證,也無佛可成。成佛實際上是成個覺性──你能覺悟到“什麼也沒得了”,這就是你的佛性。所以能海上師圓寂前最後一句話:“什麼也沒有。”這就是大般若的成就。 觀空咒:嗡,桑巴瓦達,薩瓦達馬,桑巴瓦埵,行。 對咒及咒裡的字不要執著, 底下是觀空咒:“嗡,桑巴瓦達,薩瓦達馬,桑巴瓦埵,行。”對咒裡的每個字不要去研究,僅僅是表示個音,有時根本沒有這個字,是兩個字拼出來的。有的咒,音相同,可字不一樣,這是翻譯的關系,所以對咒裡的字不要執著。 密咒用不著懂每個字的意思,法師一般也不講的。如果要解釋,可不能根據這些字來做解說。咒裡每個字含義極為豐富,把很多法義攝在裡邊。比如說《心經》裡:“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整個《心經》的意義就總攝在這幾個字裡。 觀空咒的含義,即一切皆是緣起安立, 這個觀空咒,就把這兩天講的空的含義攝起來了。從顯教來講,就是“應觀自蘊,及聖福田”,應該觀自己身體以及對面的聖福田,聖福田就是佛菩薩。“一切皆是緣起安立,是故遠離斷常等邊,自性無我,當體即空也”。 從音聲上講,一唸觀空咒,整個身體從頭到底好像全空掉了,舒服得不得了,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這就是咒的加持力。 咒的聲音能使身心發生作用,科學也說噪聲 一唸“嗡”,頭頂就有感覺,唸到“行”的時候,全身都打通。從科學上來講,聲音會對人的身體起極大作用,也包括心理。假如人一直接觸強烈的噪聲,嚴重的會發精神病。經常聽使人心情放松的音樂,這個人會長壽。外國的心理學家很早就在用音樂來治病。連牛馬雞,聽音樂也有作用。 今天空觀講完了。(完)
只承認現在,不承認過去、未來,這是斷見的錯誤
·修行人要掌握自己的命運,佛法的前途要變好不變壞
·想不死的人都死了,討厭的夏天冬天照常來,都是在說明常見錯誤
·只承認現在,不承認有過去和未來,這是斷見的錯誤
·世人對佛法的認識是個空白,隨自己喜惡來評論。懂佛法去信叫正信,
不懂而信叫迷信
·歪風邪氣推動迷信的道路,為拿工資,進了佛門卻在亂搞
·開光要付錢,經書、念珠都要開光,真是笑話
佛法的前途要變好不變壞
這是斷見的錯誤
懂佛法去信叫正信,不懂而信叫迷信
為拿工資,進了佛門卻在亂搞
就不會執著斷見常見
·人死了,名利有什麼用?腐敗風氣太重了不能不說
·表壞時間可沒停,燈破電可沒滅,煩惱斷不了,眾生生死也滅不了
·世人的心態並不希望死了就沒了,而是但願死了還是有
·世人雖有斷見,卻仍給死人設個靈堂;不在佛菩薩前燒香,也會在媽
遺像前獻花
·轉世的修行人,實是乘願再來
·乘願再來如果來得太晚了,還是發願晚一點走好
·願來娑婆比較現實,二十年一過又能講經說法
·能悟“緣起非斷,性空非常”,就不會執斷常見
腐敗風氣太重了不能不說
煩惱斷不了,眾生生死也滅不了
而是但願死了還是有
不在佛菩薩前燒香,也會在媽遺像前獻花
知道一切法自性無我,才能去掉法執
·釋迦佛說:“眾生大顛倒”,指的就是人世間知見錯誤
·修行人想解脫,必須去掉我執法執,知道一切法自性無我,才能去掉法執
·客觀存在的變化過程,我們是改變不了的
·宗教都說有,相信神能主宰一切,佛教反對這種說法,所以佛教不是宗教
·佛在人間時,並沒有如今這些儀式和規矩,只是講法而已
·佛當年哪會叫人舉牌肅靜回避?如今有錢人卻願意花大價錢買張高級戲票
當體即空~諸法自性無我,當體即空
空與有的辯證關系:
~空不是否定事物的存在
有不是事物發展的全過程
世間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事物發展有成住壞空四個過程
~空是真空,有是假有
~《金剛經》雲:“一切諸相,即是非相”(一切法體性皆空),若見諸相非相(緣生假合),即見如來(見性空)
指的就是人世間知見錯誤
知道一切法自性無我,才能去掉法執
佛教反對這種說法,所以佛教不是宗教
只是講法而已
如今有錢人卻願意花大價錢買張高級戲票
少講一些人世間以外的事情
·頭面禮足是以最珍貴的頭去禮如來最低下的足
·如果為了追求快樂而離開娑婆世界,那麼淨土也成了天堂
·多講些現實生活中怎樣斷煩惱的法,少講一些人世間以外的事情
·佛弟子只講信仰和祈求,佛教就被蒙上了宗教的面紗
·凡事都在因果裡,沒有主宰你的神,也沒有能主宰自己的我
·一切法緣生,所以無我;一切法性空,所以要變
·事物都是條件具足下自然出生的,人為地把苗拔高,苗就死了
那麼淨土也成了天堂
少講一些人世間以外的事情
佛教就被蒙上了宗教的面紗
也沒有能主宰自己的我
人為地把苗拔高,苗就死了
·鋼成鋼水,因為加了一個條件,它就會自動變化
·求神保佑卻打敗仗,正在祈禱卻被飛來的子彈打死了
·如今有些佛門裡的人,竟然害怕以正破邪,有些有聲望的人還暗地裡去
信鬼神
·抓了名利,佛法就不存在了,實踐佛法才是真佛子
·房子也是緣生,因性空故能拆除,石頭想露面,卻被埋土下,人想不死,
還是死了
·因諸法性空,故知當體即空
·何必以逃世、瞎眼、耳聾來求寂,能悟性空即能不受惑擾
它就會自動變化
卻被飛來的子彈打死了
有些有聲望的人還暗地裡去信鬼神
實踐佛法才是真佛子
石頭想露面,卻被埋土下,人想不死,還是死了
能悟性空即能不受惑擾
什麼都沒了就叫平等
·空的力量就能把聚集起來的事物分散,
·什麼都沒了就叫平等
·成佛是平等平等絕對平等
·有法可悟,卻沒有佛可成
·悟到了平等的道理,你就得到法了。法在法義上,大悟從小悟來
·見人人空,見屋屋空,從理上去悟,房子就不存在了
·觀想是通過心理想象力,觀不起來就多想想,自會觀起來
·觀空咒若不觀空,咒也難起作用
什麼都沒了就叫平等
法在法義上,大悟從小悟來
從理上去悟,房子就不存在了
觀不起來就多想想,自會觀起來
有不是事物發展的全過程
·空不是否定事物的存在,有不是事物發展的全過程
·性空,並不否定事物的存在,妄說空者,被打仍喊痛
·把眾生的痛苦說成空,大悲心就出不來了
·對眾生的業障,應緣起大悲心菩提心
·不解佛法,世間法仍是世間法。焚燒佛經難免滅法之罪
·空不是絕對的空,斷滅空是邪見,科學家也說物質不滅定律
·成住壞空,是事物發生的全過程
有不是事物發展的全過程
妄說空者,被打仍喊痛
焚燒佛經難免滅法之罪
科學家也說物質不滅定律
佛以法為身,所以佛在法裡
·空掉煩惱就成阿羅漢,空掉“有”才能永恆
·皮肉是凡夫身,法身才是佛身,佛以法為身,所以佛在法裡
·離開世間上的成住壞空,才是真正的常樂我淨
·空是真空,有是假有,會變就叫假,不會變才叫真
·空不會變,空沒有生死,眾生要脫離生死輪回,不修空行嗎
·解脫是從有的執著中解脫出來,無邊無際的空、無窮無盡的光明合起來
就成就了法身
佛以法為身,所以佛在法裡
會變就叫假,不會變才叫真
眾生要脫離生死輪回,不修空行嗎
無邊無際的空、無窮無盡的光明合起來就成就了法身
一切皆是緣起安立,自性無我,當體即空
·一切皆是緣起安立,自性無我,當體即空
·釋迦太子身非佛身,我們見到的形相,只是起形象化的教育作用,不懂
佛法,怎能見到佛
·俗眼見小姑娘,慧眼見白骨精,往裡看,才能悟諸相非相
·如來在法裡,不能認為三十二相即如來,好比不能把留胡子的都叫爸
·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有相皆有來去,故非如來
·“見相非相”,為什麼要把相否定,因為它是假相,它在變化
·能悟一切相皆虛妄不實,這個覺性即與如來的覺性相應
·佛可沒有叫你一天拜到晚,佛叫你懂得法義,悟入佛之知見
只是起形象化的教育作用,不懂佛法,怎能見到佛
往裡看,才能悟諸相非相
好比不能把留胡子的都叫爸
故非如來
這個覺性即與如來的覺性相應
佛叫你懂得法義,悟入佛之知見
空觀開示(14-2) (總第59)
會變皆虛妄,世間一切形形
色色皆虛妄,不要太認真了
·拜佛不要起執著心,是修自己的恭敬心,而不光是求保佑
·眾生執著有,影像中的有跟事物的真面目不一樣
·照片掩蓋了人的生老病死,眼前的一切,要不了多久就沒了
·會變皆虛妄,世間一切形形色色皆虛妄,不要太認真了
·能悟一切法性空,能悟諸相非相,你已經見到如來了,因為如來就在覺悟裡
·如果你承認是人,你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將來死了還要抓個身體,
繼續流轉
而不光是求保佑
眼前的一切,要不了多久就沒了
不要太認真了
你已經見到如來了,因為如來就在覺悟裡
將來死了還要抓個身體,繼續流轉
空觀開示(14-3) (總第60)
空了才見佛,稱為花開見佛
·要在親證中達到能否定你現在的凡夫相,你才能見到如來
·你不懂法義,沒有親證,極樂世界的蓮花也不會開,因為你沒有這種覺悟,
所以見不到阿彌陀佛
·要縮短花開的劫數,就要發菩提心、深入經藏、戒清淨、並獲得甚深的禅定
·要轉變業障就得修福修慧,要消業障,還得修好三輪體空,修空就不能執著
功德
·空了才見佛,稱為花開見佛
·沒有悟空,什麼都有,悟到空,什麼都是假相,什麼也沒有
·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所以是假合,假合故,所以說諸相非相
·能悟到什麼也沒有,這就是你的佛性,這就是大般若的成就
·對咒及咒裡的字不要執著,咒是總攝了極豐富的法義
·觀空咒的含義,即一切皆是緣起安立,自性無我,當體即空也
·咒的聲音能使身心發生作用,科學也說噪聲會使人精神錯亂,輕松的音聲能
使人長壽
因為你沒有這種覺悟,所以見不到阿彌陀佛
深入經藏、戒清淨、並獲得甚深的禅定
還得修好三輪體空,修空就不能執著功德
什麼都是假相,什麼也沒有
假合故,所以說諸相非相
這就是大般若的成就
咒是總攝了極豐富的法義
自性無我,當體即空也
會使人精神錯亂,輕松的音聲能使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