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以清淨心為人說法,名為法施


 2025/4/15    熱度:73    下載DOC文檔    

以清淨心為人說法,名為法施(1)

         傅味琴為清涼山佛學苑開學前講開示 2004.5.14


皈敬頌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能聽到佛法是極大的福氣

提要: 
   ■ 今天能聽到法是極大的福氣
   ■ 法上的感情最深厚
   ■ 沒有覺悟的人才圖享受
   ■ 辛苦才能保住福氣
   ■ 為法而忙才有聽法的福氣
   ■ 圖快樂的人,付出了生命的時光
   ■ 聽法就是幸福
   ■ 不喜歡聽法,是心不在法上

今天能聽到法是極大的福氣

布施有內布施、外布施、無畏施,還有法布施。今天我們能夠在清涼山佛學苑聽講法布施,行法布施,同學們要格外發歡喜心,這是你們大家的福報。

法上的感情最深厚

5月12日咱們告別福鼎,大家都深深為福鼎居士和村民們對我們的深厚感情所感動。由於我們要來湖北,他們暫時聽不到法,那種捨不得分別,痛哭流涕的苦惱情緒對我們的觸動很大。我講法時經常說,世間上的事情一切無常,大家盡量抽時間來聽法,不要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世間上的事能維持多久?生老病死一直在緊逼著我們,今天不知明天事。比如我現在想聽我師父講法,那是聽不到了,在一起的時候,並不知道珍貴,一旦失去了,後悔也來不及。如果是為了修行、為了度眾生而求法,心都在法上,應該有所體會。福鼎的居士多麼想跟著來聽法,可是被家庭所拖累,其實家庭的拖累還是感情的拖累。你們出家的出家、離家的離家,就沒有這樣的拖累,想想自己的福氣多大!

沒有覺悟的人才圖享受

有人看咱們好像挺辛苦,你不辛苦,你哪來福氣?即使前世有福氣的種子,你不辛苦把種子種下泥土,不澆水,不培育,哪來開花結果?圖享福的人,樣樣為自己著想,貪舒服。有福氣的盡量在享福,因為他生活在這種生活裡,他就認為我就是這樣的人,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的福氣。天天懵懵懂懂,糊裡糊塗過日子,個人主義特別濃厚,自以為聰明,實際上一點覺悟也沒有。

辛苦才能保住福氣

現在佛弟子能有幾個聽釋迦佛的話?釋迦佛講過,有佛法的地方再苦,你也要去,沒有佛法的地方再舒服,你也不應該去,你去干什麼?去享福?享福把自己爛掉。看看不少有錢人,他們大都在過著糜爛的生活,還不是一條下三惡道的路?所以舒服是消福,辛苦才能保持自己的福氣。

為法而忙才有聽法的福氣

你們今天很辛苦,可是還有多少人想聽法聽不到,有的是因為他們太舒服了。所以要有聽法的福氣,你必須要為法而忙,為法而辛苦,為法而任勞任怨,這樣才能保持你的福氣。

圖快樂的人,付出了生命的時光

比方說喜歡打牌的人,他以打牌為快樂,可他也要付出啊,付出什麼?付出輸錢,今天輸掉幾百塊,明天又輸掉兩千塊,反正有錢,輸掉不在乎,慢慢全輸光。不聽法,不修行,圖一個快樂,就好比打牌,輸掉的是你生命的時光,那可比錢還寶貴。

聽法就是幸福

回想前幾天,福鼎居士離別時的這種難捨難分的感情,這種聽不到法的悲哀,你們應該深深地印在心裡,今天能夠聽到法,應該為能聽到法的福氣而感到幸福。

不喜歡聽法,是心不在法上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不要聽法?有的是沒有福氣聽,有的是沒有條件聽,也有的是有條件不喜歡聽,為什麼?因為他心不在法上,整天打個人小算盤,比如有些出家人喜歡打聽哪個廟最富裕,哪個廟最有錢,哪個廟生活條件最好。你們有的同學是居士,雖然沒有出家,離開了家來學佛法,住久了有的也留不住,心不定啊:現在還沒有開學,是不是回家看看電視,再回來聽聽法?這兒空氣好,風景好,可是附近沒有街可以逛一逛。這也是心不在法上,對釋迦佛的佛法生不起歡喜心來,打個人主意。

以清淨心為人說法,名為法施(2)

         傅味琴為清涼山佛學苑開學前講開示 2004.5.14


想學唱念的人,卻不要法

提要: 
   ■ 想學唱唸的人,卻不要法
   ■ 為名利供養說法,要下地獄
   ■ 清淨心才能到清淨土
   ■ 聽法就是為了心清淨
   ■ 不懂佛法就會受騙
   ■ 皈依為了度眾生,還講錢嗎
   ■ 搞名利的人害人害己
   ■ 一切供養,法供養第一

想學唱唸的人,卻不要法

有的人來佛學苑是想學唱唸去趕經忏,他就不要法。也有的人來學法,為了將來當了法師,有地位,有名望,有供養。這種像做生意那樣,要賣貨就得先熟悉這是什麼貨,將來賣起來方便一點,這叫修行人嗎?這叫佛弟子嗎?

為名利供養說法,要下地獄

我們佛弟子要發揚佛教偉大的精神,打個人小算盤的人,心就不在法上,心在舒服上、名利上、個人愛好上、自由散漫上,他們很難團結,你有你的小算盤,他有他的小算盤,怎麼能做到僧團的六和生活?整個的佛教聞不到佛教的氣味,老的把佛門看成養老院,年輕的有奔頭,想在佛教這個門裡出出頭。他們對法是不在乎的,又似乎把法看成是一種商品,為了做法上的生意,到善知識那裡去批一點貨來,慢慢再批發出去,這種都不是一顆求法的心。而說法的人如果有不清淨的心,有不端正的思想,為了名利供養而說法,這個說法的人首先下地獄。

清淨心才能到清淨土

有的人心不清淨,還想往生極樂世界,心不清淨的人能往生極樂世界嗎?好比一個身子骯髒,衣服破爛,又髒又臭的人,要進極其干淨的五星級賓館,門口的門衛就不讓你進,不相應嘛。修淨土的人首先要清淨,淨就是清淨,以清淨的心才能到清淨的土。唸佛要念佛的功德,學佛的功德,學到什麼程度?學到清淨了,你才夠資格往生。不清淨的往生到三惡道去,這也叫往生,往就是去,生就是在那裡投生。

聽法就是為了心清淨

聽法就是為了使自己心清淨,沒有佛法,你能使自己心清淨嗎?好比沒有清水,你能夠把東西洗干淨嗎?為什麼用佛法來洗骯髒,會洗得干淨?佛法是清水呀,而且佛法的智慧裡還有種種善巧方便,就好比是洗衣粉,放點洗衣粉,清水裡洗洗,更加清淨。

不懂佛法就會受騙

今天你們電腦房送來一份電子郵件,當然是看了“菩提心網站”的讀者。說她最近拜了一個女師父,皈依要收六百塊錢,後來發現是個騙子,還有很多人繼續在受騙,她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報公安局,還是把錢要回來?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不懂法就會受騙。

皈依為了度眾生,還講錢嗎

皈依是為了度眾生,還講錢嗎?有錢就能皈依,沒錢不給你皈依,佛教哪有這樣的規矩?皈依的時候你供養師父,是你自己發心,哪有師父向你要錢的?佛教講供養,供養要自己發心,現在非但要錢,而且定標價。有人把他當成師父,說他是受過戒的。他要錢就犯戒!說現在哪兒不要錢?我們這兒就不要錢,吃不要錢,住不要錢。有的當了師父,看到這個廟也要錢,那個廟也要錢,所以我也要錢,這是不懂佛法。你要錢害了自己,你向眾生拿錢,又害了眾生。

搞名利的人害人害己

還有的說,不要錢廟裡吃什麼?不是吃什麼,而是不趕經忏怎麼發財?有的出家人錢多了還養女人。從前釋迦佛趕經忏嗎?那些搞名利的人害己害人,而不懂佛法的人卻盲目跟從,由此可見法布施的重要性。佛弟子說佛弟子的話,修行人說修行人的話,思想要端正,話不要講錯了。

一切供養,法供養第一

有些地區年輕的小和尚很多,有的還是家裡要他去出家,難道是真的出家嗎?是為了學會唱唸,將來可以趕經忏,賺錢娶老婆。所以,這些年輕人滿腦子的“佛法有什麼用?最最要緊能賺錢”,而這些人還大講世俗的道理,世俗的觀念,世俗的現實主義,完全不像修行人,不像佛弟子,他們像世俗人那樣。所以離開了法就不像個佛弟子,只有法才能挽救一切眾生,只有法才能把佛門的正氣護持起來。所以布施有內施外施無畏施法施,哪一個最重要,哪一個排在第一位?普賢菩薩說“一切供養,法供養第一”。

以清淨心為人說法,名為法施(3)

         傅味琴為清涼山佛學苑開學前講開示 2004.5.14


不懂法像瞎子,看不清認不清

提要: 
   ■ 不懂法像瞎子,看不清認不清
   ■ 形象要保持,更要學釋迦佛的法
   ■ 老一輩不重視法,害苦了年輕一代
   ■ 年輕人的失望,老一輩要負責
   ■ 當師不要壞徒弟善根,促使佛法衰落
   ■ 師父好,徒弟不聽話,不知慚愧心
   ■ 釋迦佛的學生能不學法嗎
   ■ 有人贊歎你,就有人誹謗你  

不懂法像瞎子,看不清認不清

沒有法,什麼都沒有。沒有法你也不知道極樂世界在什麼地方,說極樂世界在西方,你能指得出來嗎?說太陽下去的那邊是西方,你說是西方,美國人說是東方。地球在轉,你能找得到西方嗎?要根據法上去找西方。說往生在蓮花裡,蓮花是什麼也搞不懂,還以為是像娑婆世界泥土裡長出來的蓮花,這個蓮花你走得進去嗎?蓮花在法裡。西方也好,蓮花也好,八功德水也好,全是比喻,你別以為八功德水就像我們噴水池那樣噴出來的水。沒有法你什麼都不明白,僅僅是一個宗教信仰,精神安慰。不要搞盲目崇拜,個人迷信,那是自得其樂,自我陶醉。末法時期的眾生就是這個樣子,看樣子他們還挺高興,說自己是修行人,如果修行人都是這樣,就沒有一個能證果證道的,因為走的路可不是證果證道的路嘛。不懂法像一個瞎子那樣,眼睛看不清,路也認不清,那是盲修瞎練。還有的人呢根本就沒在修。

形象要保持,更要學釋迦佛的法

因為當初釋迦太子出家時剃除須發,所以佛弟子出家也剃頭,代表如來的形象。今天出家人穿當年佛在世的袈裟,也是一個形象,插一句,中國僧人的袈裟形象也變了,佛披的袈裟可沒有搭鉤。現在有些小和尚剃的頭,就像社會上的平頂頭,樣子都不像了。況且法不懂,戒不懂,定不懂,慧不懂,剃剃頭,穿件和尚衣服,就叫修行人了?出家人剃除須發,染衣著袈裟,這個形象當然要保持,更重要的,你要學釋迦佛的法,要走釋迦佛的路,將來要成就佛道,要像釋迦佛那樣廣度眾生!如果光剃個頭,穿件和尚衣服,算是和尚了,受了戒不學戒,戒都搞不清楚,這對你將來的成就有什麼作用呢?死了火化時,衣服還不是燒掉了?燒不掉的應該是修行人的法身慧命。

老一輩不重視法,害苦了年輕一代

現在的老一輩總說年輕一代錯,如果老一輩不錯,年輕一代不肯聽老一輩的話,那麼年輕一代錯了。如果老一輩錯了,年輕一代聽老一輩的話,他也錯了。因為老一輩不重視法,結果害苦了多少年輕一代?年輕人由於過去世的善根,今天進佛門,又能夠出家,發心都挺好,過去的種子今天爆芽了,可是師父又給了他什麼呢?有沒有給他講法,教他怎麼修行呢?有的徒弟真可憐,整天辛苦地忙,卻學不到法。師父卻說:“我這麼辛苦,天天忙佛事經忏,還不是為了你?我死了,這個小廟就是你的了。”年輕人出家是為了繼承師父的小廟,也太沒志氣了。

年輕人的失望,老一輩要負責

回憶當年我籌辦九華山佛學院時,在理事會上說過:“年輕人還俗,老師父要負責任,他為什麼還俗?因為他失望了。有的真的還俗了,他還有勇氣。還有的連還俗都沒有勇氣,因為中國對還俗的出家人是看不起的。”那是九十年代的話,現在有的人叫他還俗也不還俗,為什麼?他在佛門裡搞鈔票容易得很,還肯還俗嗎?佛門成了這個樣子!

當師不要壞徒弟善根,促使佛法衰落

有的是師父爭氣,徒弟不爭氣。有的是徒弟爭氣,師父不爭氣。什麼叫徒弟爭氣?年輕人好學,有求知欲,知道世俗生活太苦悶,太無聊,所以想在佛法裡追求一些人生的真理。結果呢,徒弟要想出來學佛法,師父不讓,為什麼?你走了廟裡人手不夠,咋做佛事啊?還有的師父老了,圖個人安逸,把徒弟當作子女,整天陪著他,服侍到他老死。也不想想徒弟學不到法,敗壞了徒弟的善根,促使佛法衰落。

師父好,徒弟不聽話,不知慚愧心

還有的,師父像樣,徒弟不像樣。以前有師父親自送徒弟來讀專修班,而這個徒弟嬌生慣養,一不適應就要回到師父那裡去,師父說:“你不好好學,我就不認你做徒弟,你別回到我這兒來。”徒弟照樣走,也不知道走到哪裡去。反正穿了出家人衣服就有人供養,一點沒有慚愧心。

釋迦佛的學生能不學法嗎

重視法是好師父,好徒弟,好的佛弟子;不要法的師父就不像樣,徒弟也不像樣,這個佛弟子也不像樣,全世界哪有一個學生不上課,溜出去賣西瓜賺點錢?你是釋迦佛的學生,能不學法嗎?

有人贊歎你,就有人誹謗你

我一輩子弘法培養人才,多少人贊歎,多少人誹謗,這是必然存在的。重視法的人贊歎,不重視法的人,他把事情做錯了,你把法講明白,顯然他就不對了,他就恨你,因為把他的錯暴露了。從前清定上師就講過,有五個人贊歎你,就有五個人誹謗你。

以清淨心為人說法,名為法施(4)

         傅味琴為清涼山佛學苑開學前講開示 2004.5.14


佛教要根據法來認識

提要: 
   ■ 弟子看師父,還要買門票
   ■ 惡知識引你走上名利世俗的道路
   ■ 沒有法就沒有佛
   ■ 忙名利的人求知欲就衰退了
   ■ 佛教要根據法來認識
   ■ 以清淨心為人說法,名為法施
   ■ 以法謀取名利,不能稱法施     

弟子看師父,還要買門票

89年的時候,清定上師在上海龍華寺講《藥師經》,聽經的人很多,還有皈依,有個老太太問我:“皈依要多少錢啊?”我進佛門40年,真是頭一次聽到皈依要錢的,我大吃一驚說:“怎麼皈依要錢?”據說那個時候有統一規定,皈依一律四塊錢,現在卻在十倍百倍的提高。現在進廟就要錢,釋迦佛是我師父,我去看師父,還要叫我買門票,弟子看師父要買門票,笑話不笑話?受五戒也要錢,受菩薩戒也要錢,佛門變錢門了;裡邊不講佛法,盡是吹吹打打,燒紙搞鬼,佛門變鬼門了,這叫佛教嗎?

惡知識引你走上名利世俗的道路

懂佛法的叫善知識,佛法是指釋迦佛講的正法,不懂佛法的不能稱善知識,叫無知識。比無知識更壞的就是惡知識,他不根據釋迦佛的正法,還故意反說。那種邪師也會講,引導你走一條不是佛法的道路,而是名利的道路,世俗的道路。

沒有法就沒有佛

今天講法布施,我是感觸萬分,咱們可以親身體會到法布施的重要性,沒有法就沒有佛教。佛在哪裡?說佛在大殿,泥塑木雕只是佛的形象,好比母親死了,家裡掛了一張母親的相片,你叫母親,相片會跟你說話嗎?那是供你紀念的相片呀,佛在哪裡?佛在法裡,沒有法就沒有佛。法都不懂,信佛就同信神,信土地公公差不多,因為土地公公只有泥塑的像,沒有法。

忙名利的人求知欲就衰退了

有很多年輕人聽不到法,苦悶得很,因為年輕人有求知欲。小孩什麼都想問一問,到了青年求知欲還沒有消退;中年忙名利,求知欲逐漸衰退;到了老年沒事干,搓麻將去了,求知欲逐漸死掉了,有的老年人求知欲稍有恢復,進了老年大學,有的到了60歲還在學英語。到老年再恢復求知欲,能有多大作用?全靠年輕時代,年輕人最珍貴的就是求知欲,求什麼?求想知道佛法裡說些什麼?佛法偉大在哪裡?懂了佛法,你信心就牢固了。

佛教要根據法來認識

否則你這兒看不慣,那兒也看不慣,這兒看佛門跟社會上人沒有兩樣,那兒看佛門比社會上人還不如,算了,我不信佛了。你懂了佛法了,你就信心牢固了,這些歪風邪氣能代表佛教嗎?你就懂得,佛法不是這個樣子的,佛教要根據法上來認識,你信法就是信佛,你不懂法,信佛是信的神,把釋迦佛看成神一樣。

以清淨心為人說法,名為法施

前一個時期在福鼎已經把法布施的內容講完了,今天再講講法施必須以清淨心為人演說。

“若從諸佛及善知識邊,聞說世間出世間善法,若從經論中聞,若自以觀行,故知以清淨心為人演說,皆名法施。”這段經文是說,如果你能夠從佛以及善知識身邊,聽到有說世間善法和出世間善法,或者你從聽經中聽到,或者你自己根據法義去修觀行,能夠明白一切法,能夠知道一切法,並以清淨心為人說法,都可以名為“法施”。

以法謀取名利,不能稱法施

不以清淨心說法,不能稱法施。如果為名利而說法,把法作為謀取名利的資本,這種以法去換取名利,都不叫法施。我們佛門裡的人,總應該知道布施的意義,布施就是你沒有我就給你,假如我布施給你,問你要50塊錢,那就不叫布施了,那叫買賣。布施跟供養意義一樣的,對長輩說供養,對平輩說布施。

比如說爸爸生病,沒錢買藥,你把藥買來,說:“爸爸,這藥我供養你,藥是20塊,車錢10塊,勞務費10塊,爸爸你拿40塊錢給我。”這不叫供養,這叫賺錢。

有的地方講經說法還問人家收錢,這叫法施嗎?這是在敗壞佛門,在釋迦佛臉上抹黑。六年前我初到福鼎,居士林請我講經,大家都聽得很歡喜,有附近的地方也來聽,有個出家人來問我:“老師啊,我想請你到我那兒去講經,你去不去啊?”我說:“有請就去。”“老師你去講一次要多少錢啊?”我聽到這個話簡直哭笑不得,這種話竟然會出現在佛門裡,我就說講經還要錢嗎?他說:“有的法師請一次要一萬元。”這樣豈不成了販賣佛法公司的總經理?名利思想如此嚴重,難道不知慚愧? (完)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