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覺悟從智慧悲心來
覺悟從智慧悲心來 (1) 傅老師在浙江開化文殊院為小住同學及全體長住同學作開示 2006.2.3 提要: 佛弟子的家是如來的家 你們文殊院的同學都非常安心非常快樂,這就好。今天我問了一個同學,“你想不想回家?”他說他不想回家,說這兒就是他的家。佛說世俗人的家,不過是個旅館,我們真正的家是如來的家。修行就是跟煩惱打仗,從前有支歌,叫《打回老家去》。 人不把老脾氣改掉,是新不了的 昨天看到各地來了這麼多新同學,大家都非常高興,今天你們衢州居士又來了那麼多,大家更高興,接待的同學盼望你們來已很久了,我今天跟大家見見面,就說幾句心裡話。 今天還是春節,新年一切都要新,如果你不把老習氣老脾氣改掉,你是新不了的。哪怕你們來了,得到一點智慧,改掉一兩分老脾氣老習慣也好,也總算新了一下。 我們有像狗那樣忠心地看住了家門嗎? 今年是個狗年,在民間狗是罵人的話,其實釋迦佛對狗非常贊歎。我想,狗有兩個特點,第一,狗對主人忠心耿耿,我們自己檢查一下,我們對釋迦佛有沒有忠心耿耿?第二,狗能夠看住家門,它對任何強盜小偷壞人,都毫無畏懼。那麼我們自己想想,我們有沒有保護好如來的家?如果有外道、魔道沖進來,我們為什麼叫也不叫啊? 居士在佛門要護法,不能對邪魔獻殷勤 現在使人非常傷心的是,佛門裡竟然有人向外道、邪道、魔道大獻殷勤,使他們走進佛門來暢通無阻。居士又叫護法居士,你護了法沒有?他們進佛門來對佛講的正法進行排斥、歪曲、混淆,最後達到他們滅法的目的,像這樣的人,能讓他們進佛門來搗亂嗎? 你們居士,到三寶的地方只懂得往功德箱裡丟錢,當然這也是應該的,居士需要培福,需要維護每個叢林的道糧,可是你們別忘了更要護持正法啊。尤其是出家同學,出家人是佛教的內護,釋迦佛從來也沒有跟外道握手言歡過,釋迦佛的一生就是跟外道斗爭的一生,因為外道要破壞佛法。如今破壞的手段更加巧妙,要不然為什麼現在是末法初期,竟然會出現了末法後期的種種現象呢?就是因為沒有護法的人啊。 彌勒表歡迎,韋馱表護法,佛門應作獅子吼 一個佛弟子首先要學會兩尊菩薩的精神,一位是一進山門就看到的彌勒菩薩,他對一切眾生都歡迎,對一切眾生都不計較,所以臉上始終是笑嘻嘻,所謂大肚能容,歡迎每個眾生都進佛門。可是,進了山門,彌勒菩薩的背後就是韋馱菩薩,韋馱菩薩現的是將軍身,手裡拿的是金剛杵,專門對付那些破壞佛門的人。我們今天既要學彌勒菩薩的精神,使每個眾生都能歡歡喜喜進佛門,也要護持佛法,學習韋馱菩薩的精神。正法在我們手裡,真理在我們手裡,我們沒有必要害怕任何邪道,而要讓外道邪道看見我們害怕。這是釋迦佛說的話,他說:獅子一吼,百獸驚怖。如今為什麼佛法這麼衰落,外道這麼猖獗?因為獅子不吼了,那些百獸都不怕了,所以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講經說法作獅子吼。 端正思想是修行的第一步 經常有新來的同學問我一個問題,“修行怎麼修?第一步該學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我今天想簡單地跟大家談談我心裡所想到的話。 學佛法第一步首先要對佛法有個清楚的認識,心裡要明白什麼是真正的佛法,不能糊裡糊塗地學,也就是說思想態度要端正一下,既然佛法稱為正法,學佛法之前你的思想就要端正。越是末法時期,思想越是紊亂,因為你們在生活裡東聽西聽,亂七八糟的話聽得太多了。我看端正思想應該是第一步。我們來自世俗,必然有許多思想是不正確的,如果以不正確的思想去學正法,你心裡就會有很多矛盾。只有思想端正了你的態度才會端正。要端正就必須弄清楚:哪種思想是正的,哪種思想不正? 傅老師在浙江開化文殊院為小住同學及全體長住同學作開示 2006.2.3 提要: 外道邪教不肯放棄錯誤的觀點,所以成了佛法的反對派 有一種人,他反對佛教的立場非常堅定,是個死硬派,往往他對佛教不了解,即使了解了,他也反對,因為他要發展他的一切,如果他承認佛教偉大,他的一切就無法發展,所以他寧願違背真理,這些人就是邪教、外道。佛也說外道很難度,雖然捨利弗目犍連原先也是外道,後來都成了佛的大弟子,但這種人比較少。他們所以能轉變,因為他們願意接受真理,願意放棄自己的一切。這不是盲目的迷信,因為他們有根據,他們的態度很客觀,當他們聽到佛法的時候,他們發現頭腦裡那些始終沒有找到答案的問題,竟然佛講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們認可了。那麼佛法到底是講什麼?佛法講的就是緣起論。佛一說緣起論,如果這個外道沒有私心雜念,能夠客觀公正,他就會歸依佛。可並不是每個外道都是這樣,許多人不肯放棄自己的獨立王國,水都潑不進,所以成為反對佛教的頑固派。他們也在宣傳他們一套,我們有時候也難免會受影響,所以如果不放棄外道知見、外道思想,你學佛法是學不好的。 信鬼神依靠鬼神和貪戀五欲享受的人,也不需要佛法 除了外道以外,還有一種,實際上也是外道,包括巫婆神漢,因為他們信神信鬼,他們只需要投靠鬼神,不需要佛法,也包括世俗上的一些人,他有他自己的追求,即使他們認為佛法好,但也是死硬的反對派。因為佛法要放棄五欲享受,他要抓五欲享受,他雖然承認佛法偉大,可是他不能接受。抓五欲享受的是誰?就是魔道,魔就是慫恿佛弟子去貪五欲享受,所以魔王波旬一直是釋迦佛的反對派。 “佛教是偉大,但我兒子不能信佛, 多年前我在上海教佛學禅定,有一個學生的父親來看我,他說:“佛教是偉大的,這個我認可,可是我的兒子不能學。”這笑話不笑話?既承認偉大,又主張不能學,他講出他的道理:“佛教講布施供養,要人心地善良,我要我的兒子出國到日本去開大酒家,要他當老板,學了佛以後他還能發財嗎?”所以即使他承認佛教偉大,他也變成了反對佛教的死硬派。所以學佛如果不放下五欲享受,你是學不好的。 修行人要對邪惡享受沒感情, 有人常對我這個老師不理解,比如我經常說:我是沒感情的。可是我的學生就不同意我的話,說“老師對我們這些學生挺有感情嘛。”這要一分為二,所謂沒感情是指對世俗的感情,對世俗知見、世俗的習氣、世俗的享受沒感情,對外道、邪道、魔道沒感情。所謂有感情是對不反對佛教的眾生,以及對佛門裡面的一起走上菩提大道的同學,這要充滿著感情,這就是辯證法。 佛教反對迷信,成佛要靠覺悟 還有一種人,他為什麼不信佛?因為他認為佛教是迷信。佛教最反對迷信了,我們是靠覺悟成佛,從來不靠迷信成佛,怎麼能說佛教是迷信呢?而說佛教迷信的人,恰恰他們不懂佛法,一個連佛法都不懂的人卻說佛教是迷信,豈不是迷信於自己的偏見,他們才是對自己的無知迷信呢! 傅老師在浙江開化文殊院為小住同學及全體長住同學作開示 2006.2.3 提要: 迷信的話聽久了,也就認為佛法是迷信了 還有的人,聽別人說佛法迷信聽久了,他心裡就認可佛法是迷信。所以這種話不能多聽,多聽了你也會認可的,其實聽的人什麼也不懂,也是迷信。 古時候一個母親在織布,外面有人在喊:某某人殺人喽,某某人就是她兒子,她聽了心裡一動也不動,仍然織布,因為她知道她兒子不會殺人。過一會又有人叫了:“某某人殺人了。”母親還是沒起來,僅僅腦子裡想一想,難道真的是我兒子殺人了?第三次又喊,母親起來了,到外面去看看。所以你們這種話聽久了,無形之中你就認可了這句話,你也就成了迷信的一分子。 十年動亂後,有人問我:“你現在還在唸經啊?”我說“我天天唸經”,“你還在搞迷信啊?”我說“你怎麼知道唸經是迷信?你佛經看過沒有?”他說“我不看的,我是聽別人說的。”“那麼這個人對佛經肯定很懂”,“他也不懂”,“他也不懂他怎麼說迷信?”“反正大家都是這麼說的。”我說:“毛主席說過:不了解情況沒有發言權。你們都是亂說話,你相信他,他相信他,全是迷信。”我從二十二歲開始天天聽法師講經,我是懂了以後才信的,這叫迷信嗎?所以不要因為這種話聽得多了就輕易地相信,你們要懂佛法以後然後再肯定佛法到底是不是迷信。 有的人與佛有緣,但他一味靠佛保佑, 還有一種人,不管外面說佛教是迷信也好,或者說佛教的閒話也好,他照樣信佛,照樣進佛門,這是因為他過去世跟佛有緣,拿佛門的話來說,叫有善根。可惜的是他雖有善根,卻令釋迦佛很失望,因為他進佛門只知道求保佑。這種觀點就不正確,當然,你沒有長大以前要靠媽媽,長大了你就得自力更生,你還要為廣大眾生作供獻啊,哪有一輩子靠媽媽的? 好比從前有句話:“要吃要穿嫁老公”,這是不好聽的話,可是人們認為是現實。這種思想現在很多,這種作法也很多。現在有許多年輕女的,找對象都要找大老板,為了可以不勞而獲,這種人都是沒志氣。 不求法的人在佛門,得不到智慧也得不到覺悟 這就好比說,為了求保佑所以信佛。有許多人進了佛門對於學佛法不感興趣,聽法也不聽,一天到晚只知道燒香磕頭求保佑。求保佑還沒個完,今天保佑我發財,明天保佑我搓麻將贏,後天保佑我找個好女婿,我兒子要出國,再過一天,今天頭疼了,最好保佑我不吃藥頭疼就好……。不是求保佑錯了,是他觀點不對,他們把佛當神了,信神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求保佑。神沒有什麼法給你,神也沒有智慧,神也不能使你覺悟。信神的最多升天,到天堂去享福。 這種求保佑的人無非是兩種類型,一種想富想發財,去過榮華富貴的生活,一輩子掉在五欲的迷惑裡;還有一種,遇到苦難了,希望菩薩救苦救難。所以從前毛澤東說過一句話:信佛的人,有苦難了就把觀世音菩薩請出來,等到苦難過去了,又把觀世音菩薩請進去。因為現在不需要了,等我需要的時候再找你。這樣子叫佛教嗎?一直這樣下去,結果到老變了燒香老太婆。怪不得,現在廟裡香大把大把地燒,越燒越厲害,好像燒得越多越靈,哪有這回事? 燒香磕頭是禮節,並非真正的信佛 你燒一支香,能講出道理來,叫一支清香,表戒律清淨;你燒三支香,也講得出道理來,表戒定慧。你大把大把燒,佛門裡講不出道理來,大概他自己能講得出道理來,叫“開菩薩後門”,(笑聲)意思說菩薩我燒得最多,你幫忙要先幫我後幫別人。菩薩大慈大悲還看你燒香燒得多燒得少?不懂佛法盡鬧笑話,所以求保佑並不是真正的信佛。 傅老師在浙江開化文殊院為小住同學及全體長住同學作開示 2006.2.3 提要: 不學法,不斷煩惱怎能快快成就 還有一種人,懶惰再加上急於求成,雖然他知道佛教好,佛教講修行,佛教講成就,我將來能夠有成就,可是他的思想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不肯好好的學法,不肯好好的斷煩惱,總希望自己能夠快快成就,這種思想態度也不對頭。 不學法好比不認得路,怎能到想去的地方 還有的人想快快求到,他一心想到快樂的地方去,總是說極樂世界怎麼快樂怎麼快樂,娑婆世界怎麼苦怎麼苦,你不懂佛法能到極樂世界嗎?經書裡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福,你要培福,德,要修戒定慧功德、斷智悲功德、法報化三身功德,這些你都不能少啊。當然你光培福,福培得好,也能到快樂的地方,那是天上。沒有法,你能夠認得路嗎?好比沒有地圖,還不是像只無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 以太陽沉下的方向為西方,可是地球是在轉動的 這些沒有法的人非常傲慢,總認為自己了不起,其實一問三不知。比如你問他,“離開了地球,宇宙哪裡是西方?”他回答不出來。而懂佛法的人就知道,宇宙本無方向,所謂西方是根據地球上太陽落下去的方向來說話的,而地球是在轉動的。 想去極樂世界,卻對淨土種種莊嚴不清楚 你再問:“極樂世界的蓮花是不是娑婆世界的蓮花移過去的?”他也不知道。如果說是,那就不是極樂世界了,那跟娑婆世界有什麼差別?如果說不是,那又是什麼東西做的?八功德水到底是什麼水?蓮花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到底是什麼光?說“王居士往生了”,王居士的屍體明明在床上沒走嘛,“不是屍體走啊?”“那是什麼東西去了?”“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因為他們什麼法都不懂。 佛稱比丘為“多聞賢聖弟子”,應多聞才對 一個學生不上課,沒有文化,是一個好學生嗎?尤其是出家同學,釋迦佛把內護正法的責任交給了出家同學,釋迦佛稱佛弟子尤其是出家同學為“多聞賢聖弟子”,你沒有多聞佛法,又怎麼護持正法?現在有人佛講的話不想聽,說越聽越糟糕,可你儒教思想的話、道教思想的話卻講了這麼多,聽了這麼多,難道這就不糟糕了?聽了佛法反而糟糕?“賢”是走在證果證道的路上,你有沒有證果了生死的要求啊? 法無高下,也不能以不懂為高 還有的,專門迎合眾生的心理狀態,投你所好,盡跟你說好話。一開口就誇自己這個法怎麼的高。《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你《金剛經》都不懂,高什麼呀? 現在還有種情況:以聽不懂為高,聽得懂就說你不高。從前有個老居士講法,講到後來問大家:“你們聽得懂嗎?”有個居士說:我聽懂了。“什麼?!我都不懂你能懂嗎?”佛門搞成這樣不是悲哀嗎?如來的弟子都是求智慧的弟子,可是有人在制造愚弟子。 傲慢的人最容易得魔加持,不論是智是愚 打個比方說,從前有錢人容易傲慢,現在沒錢的叫花子照樣傲慢,你們可能也碰到吧?我是碰到過的。在車站上一個老頭子來要錢,那個時候在我看起來,給他兩三毛錢已經可以了,他理也不理,我又給他五毛錢,他嘴一撇,傲慢成這個樣子。我說“你要多少啊?”他指指手裡握的鈔票,有一元的,有五元的,十元的。如今富人傲慢,窮人也傲慢。現在末法時期,佛門不光有學問的人傲慢,沒學問的人也傲慢,聰明人傲慢,愚人也傲慢,這些人最容易得魔加持,因為誰最傲慢,誰最容易得魔加持。 傅老師在浙江開化文殊院為小住同學及全體長住同學作開示 2006.2.3 提要: 不要求快速成佛的簡易法,一句半語也並非徹底究竟 從前還有人開了一個“快速成佛班”,根據佛經上解說,發菩提心才能快快成佛。你成佛的種子也沒有,成佛的因也沒修好,快到哪裡去啊?而且你真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經過長時期的、一世一世的轉世廣度眾生,你是圓滿不了的。可他這種話特別容易迷惑人,因為他迎合了你的懶惰,叫你不必深入經藏。還有種最簡單最常見的辦法,就是叫你只要一句,樣樣不要。釋迦佛跟文殊菩薩講過,到了末法時期眾生會以一句半語為徹底究竟,這是釋迦佛最反對的事。如果你走這條路,末法就在你身上。 沒有法,以盲引盲,終不能到目的地 末法末法,還有一點法,現在叫你樣樣都不要,還不能叫末法,而是在滅法!佛弟子都不懂法了,不是法被你滅掉了?沒有法就好比人沒有眼睛成了瞎子,一千個瞎子走路,一千個瞎子都不能到目的地。釋迦佛贊歎大家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從來沒有說過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用不著法,如果用不著法,佛又何必講法四十九年呢?那不是釋迦佛自打耳光嗎?沒有佛法的指導,沒有佛法的原則,沒有佛法的智慧,形同外道。 大家都不懂佛法,佛法就要滅了 這幾類人說的話,在佛門流傳了這麼多的年代,難怪你們進了佛門,問來問去,聽不到答案,很苦惱。有人問師父,“修行怎麼修啊?”只回答你一句話:“你問什麼呀?回去好好唸佛。”別的再也不講了。“《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到底叫《心經》還是《多心經》?”“我自己也不懂。”再這樣下去,佛法就要滅了。 我們辦《清涼橋》刊物的目的就是弘法,所以《清涼橋》講的全是法。有的同學看到《清涼橋》就來了,結果把問題全提到我這兒來了。 學佛法的人心要純正,把頭腦理理清楚,即使你現在不能完全掃除過去那些話的影響,至少要弄弄明白這種話對不對? 修行要從聞思修開始 學佛法怎麼學?修行怎麼修?目的是什麼?你們將來多聽法,都會知道。從法上講,學佛、修行總是從聞思修開始,聞就是聽法,思就是自己思惟,修就是依教奉行。 “開”是開悟,“化”是化度,要悟入佛之知見 你們千裡迢迢來到開化文殊院,開化是什麼意思?開是開悟,(眾笑)化是化度。自己要求開悟,要化度眾生,開悟什麼?悟入佛之知見。我們要把自己的知見慢慢地轉過來,轉到佛的知見那裡去。當然要有方法,要有路可走,也就是要聽佛的指導,佛叫你怎麼樣轉,你就怎麼轉。這些指導都在經典裡,經典看不懂,就要聽法呀。 供養是為了維護僧眾道糧,維護弘法事業 佛從來也沒有說過,“你們在我面前多燒燒香就能了脫生死。”當年佛在人間的時候,十大弟子最靠近佛,捨利弗目犍連從來也沒有在釋迦佛面前放過一只功德箱,我也不知道中國是什麼朝代開始有功德箱的。現在有些假和尚見有人來禮佛就說:“丟點錢。”還有人說得更具體:“佛面前多丟點錢,佛保佑你。”難道保佑要花錢買啊?咱們說句笑話,佛當年是托缽,一只缽也不過乞一缽飯呀,供養是維護僧眾道糧,維護弘法事業,讓比丘僧好好修行,弘揚佛法,並不是發財致富的手段。 文殊菩薩大智慧,來文殊院求智慧就沒錯 度眾生用什麼度?用智慧來度。佛是以法度眾生,你沒有法你度得了眾生嗎?你們抱著要開悟,要廣度眾生的目的來文殊院,文殊菩薩大智慧啊,你到文殊院裡來求智慧,找對了路,將來自己開悟了還要廣度眾生。 有人說“我來看看傅老師”,(眾笑)那麼你看吧。老頭子有什麼好看的?當然喽,這些世俗話,你隨順說說也可以,別忘了你是來求智慧的。 還有些人是來拿好處的:哪怕傅老師給我一粒糖,我吃了也得加持啊。(眾笑)想得加持也可以,但是還得看你加得進加不進啊。 傅老師在浙江開化文殊院為小住同學及全體長住同學作開示 2006.2.3 提要: 求法要虛心,無蓋障,不顛倒 我年輕時在呼和浩特講課,一個學生來給我泡茶,他把茶缸蓋子掀開來,我又蓋上了,他說“老師我給你倒茶”,我說“你倒吧。”他說“蓋子蓋上了怎麼倒?”“喔,倒茶不能蓋蓋子。”他把蓋子拿掉,一看裡邊全是冷茶水,就把茶缸拿起來,要把冷的倒掉,我說:“你就這麼倒吧。”他說“茶缸裡滿滿的,怎麼倒得進去?”“喔,滿了倒不進去。”他倒掉了冷的,空杯子放著,我又把茶缸子倒過來一扣,他說“茶缸顛倒了,我怎麼倒啊?” 所以你們如果五蓋不去掉,佛法的甘露水就灌不進去;如果裡邊骯髒的東西不倒干淨,甘露水也灌不進去,要空了才灌得進去;如果知見顛倒,你又不糾正,佛法也灌不進去。所以你們在學法過程中知見不能顛倒,自己的煩惱習氣每天都要空掉一點,不要被煩惱障所知障蓋住了,這樣進步就快了。 全聽佛的話,修行就不難,搞片面抓點滴就有爭 說這麼難啊?其實不難,只要你做到全聽釋迦佛的,不就行了嗎?麻煩是你自己找來的呀,又要聽釋迦佛的,又要聽阿狗阿貓的,你搞得這麼復雜干什麼呢?一復雜就要爭論,雙方爭不完的爭。為什麼會爭?都看片面,只抓一點一滴。 現在更加糟糕了,爭也爭不出來了,因為法都不懂了,還爭什麼?假如你懂了一點片面的法,還會跟人家爭個高下。也難怪,你當初學法的時候就沒有學到圓滿的正法。 按照中國佛門的宗派傳統,對無宗派就不好理解了 比方說,佛教本來沒有宗派,傳到中國來形成了宗派。假如我們說我們無宗無派,人家就感到奇怪,感到不好理解,好像一定要有宗派才是佛教。他不知道,當年釋迦佛沒有分過宗派,只是顯密二教,教證二法。現在許多人連佛教的歷史,佛在人間時是怎麼樣都盲無所知,只根據中國的傳統習慣來認識,以為這就是標准。 無宗無派就什麼宗派都在裡邊了 也有些法師可懂的呢,比如我在福鼎的時候,有海外的法師來參觀,談起來也有問:你是什麼宗派啊?我回答他:“我無宗無派。”這位法師馬上說:“無宗無派就是什麼宗派都在裡邊了。”既然什麼宗派都在裡邊了又何必在乎宗派? 宗派不要互相誹謗 我們不參與宗派,但我們也不反對宗派,每個宗派都是佛教,我們都贊歎,千萬不要誹謗,誹謗他宗,就是誹謗佛法。當然喽,假如有人,自稱是修佛教的宗派,知見卻是邪的,那麼咱們應該幫助他糾正一下,可也不能對學釋迦佛圓滿法的人有所歧視啊。 大般若是佛母,使我們走上菩提大道 當年能海上師為了這個問題就說:“如果一定要問我們是什麼宗,也只能說是大般若宗。”從前中國沒有大般若宗,所以今天海內海外都稱能海上師為大般若宗初祖。其實這也是方便而說,大般若是佛母,顯密圓滿,教證二法都不少,所有宗派就全在裡面了,實際上也就是無宗無派。我們是按照釋迦佛的教導,要證果了生死,還要走上一條菩提大道,菩提大道一直通到成佛。 傅老師在浙江開化文殊院為小住同學及全體長住同學作開示 2006.2.3 提要: “佛道無上誓願成”怎能說成佛是打妄想 有些人會想:你們要求成佛,我也不好說話,在我們看來末法時期了還想成佛,簡直是打妄想。可是這種人也怪,等到做早課了,在佛面前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晚課時又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一天騙佛兩次。(眾笑)沒有成佛的思想,十方佛都不喜歡你,佛度眾生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把眾生度到成佛,否則的話佛說了出離乘的法,使弟子們了脫生死證了阿羅漢果,為什麼還要跟他們說菩薩法? 眾生要成佛,也得由文殊菩薩來指導 年初一大家都知道,是彌勒菩薩生日,彌勒菩薩是一生補處菩薩,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他就要到娑婆世界來成佛,來補釋迦佛的位置。他現在在哪裡?現在也在人間,也在兜率天。兜率天裡可不光是天人,也有許多大菩薩,文殊菩薩就在兜率天,在幫助彌勒菩薩快快成佛。文殊菩薩在過去來講是七佛之師,以後眾生要成佛,也要由文殊菩薩來指導。 文殊菩薩住在每個眾生的心裡 你們既然來到文殊院,文殊院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說“文殊菩薩到底在哪裡?”有人指著文殊菩薩像,“喏,這就是文殊菩薩。”那只是照片上的文殊菩薩。那麼真正的文殊菩薩在哪裡?總不能讓我飛到兜率天去見文殊菩薩吧?我也沒這本事。就算你有神通能騰空,能不能飛到兜率天,還是個問題呢。 有人專門求神通,最好能騰空。你真的騰空了就要害怕死了,因為不習慣啊。萬一騰空後下不來怎麼辦?只好趕快打手機,問傅老師:“老師啊,我怎麼下來?”(眾笑) 何必到兜率天去見文殊菩薩呢?你要見文殊菩薩首先要了解文殊菩薩到底住在哪裡。文殊菩薩只有一個,文殊菩薩的化身可無其數,這麼多的化身到底住在哪裡?住在每個眾生心裡。可是你見不到,因為不相應,文殊菩薩是智慧心,你的煩惱心能相應嗎?要相應了才能見到文殊菩薩。那我怎麼能相應呢?你把煩惱變成智慧不就行了嗎?你不會,就要學一學,那就到文殊院來學啊。 能證悟到一切法體性皆空,這個覺悟就是如來 今天到了文殊院,你們心裡有一念覺悟,就能夠求得智慧,尤其文殊菩薩的智慧是金剛智慧,這都是將來你成佛的種子,具足了這種覺悟,這種智慧,你就見到文殊菩薩了。這不是我說的,在《金剛經》裡說:“見相非相即見如來”。見到相,你能不執著這個相,你就見到了如來。我們今天見到三十二相的佛,這是佛當年作太子時的身體。你要真正見到佛,要靠你的覺悟,靠你的智慧,要有大般若的智慧,要能體悟到一切法體性皆空,什麼都能放得下,你有了這種境界,你有了這種覺悟,這就是如來。 心外求法,是名外道,心淨則土淨,淨土就在你心裡 如來到底在哪裡?懂佛法的都知道,所有眾生的佛性跟釋迦佛的佛性一模一樣,既然一模一樣,佛還不是在你心裡?所以有句話說:心外求法,是名外道。還有一句話:心淨則土淨,十方佛的淨土都在你心裡,你心淨你的心就是淨土,所以你要往生一剎那就到。 覺了就是佛,何必問有沒有佛 再給你們解答一個問題:到底有沒有佛?假如你問到底有沒有神?這我不知道,因為我不信神。到底有沒有佛?(男:有佛)要說出根據來啊。(男:眾生的佛性跟釋迦佛的佛性一樣的,平等平等,因為我們迷了就是眾生,覺了就是佛)說得不錯。假如因為我相信有佛,或者說歷史上是有這麼個人,所以我知道確實是有佛,這說得太淺太浮面了。有人說:“我怎麼信佛的?因為我相信鬼,所以我信佛了。”有鬼就有佛。(眾笑)應該這麼理解,你承認你自己有佛性,所以知道有佛,未來佛也是佛啊,佛就在你心裡。既然自己有佛性,自己將來決定能成佛,那還問什麼呀?這種問題都是不懂佛法的人問的。 傅老師在浙江開化文殊院為小住同學及全體長住同學作開示 2006.2.3 提要: 好比佛性蒙上了灰,所以覺悟表現就差了 說:“我到底有沒有佛性啊?”叫你們做好事,你們肯定願意做了,叫你們做壞事,當然你不肯喽,這就是佛性嘛。從來也沒有一個人吃飯吃到鼻孔裡去,這就是佛性,只不過你們現在佛性表現得太少了。覺悟從哪些方面表現出來?是從智慧和悲心表現出來的。你們個個佛性圓滿,可是因為有世俗習氣、世俗知見、種種煩惱,就把它掩蓋了,使得你們在覺悟上智慧上悲心上表現得太少了,好比一面蒙灰的鏡子,要努力擦干淨才會發亮。 來文殊院的要愛護好,眾生都是未來佛 我舉個例子,一個眾生來到文殊院,你該為他做些什麼?無論什麼眾生來到文殊院,你都應該要修供養要愛護好。講經說法就是法供養,非但要做好供養,而且要盡我所有作供獻,因為他是未來佛,同時他也是你們過去世的父母,一切眾生皆父母,見眾生就要供養。 你們有些地方做到了,比如看見小住同學來了,都是鋪上新被子,新的枕頭套,全洗得干干淨淨,而且住宿不要錢,吃飯不要錢,是在修供養,不過還不夠廣大,一只小狗來到你們文殊院,你供養了沒有啊?如果你對小狗供養得很好,小狗怎麼會被凍死啊?它也是你過去世父母啊。可見得你們修得不夠好,這麼冷的天竟然叫小狗去看門,(眾笑)你的悲心到哪裡去了?這個眾生你沒有保護好啊。 要修廣大菩薩法, 在你們看來,這是件小事,也許你們背後要說我:傅老師可能是把小狗當寵物了?小狗死了他心裡難過。我是為你們對眾生不修悲心而難過,哪怕是一只鳥兒,哪怕是一條蟲,你都要修悲心,畜生道裡的動物也有菩薩化身呀,你可不知道啊。我是舉這麼個例子來指出你們智慧悲心都很欠缺。修菩薩法要修廣大的菩薩法,狹小的悲心只是人世間的好心,一個媽媽對子女有菩薩心腸,因為太狹小了,只能說是菩薩心腸,而不能算是菩薩,真正修菩薩法的人要落實到每個眾生那裡去。 如今我們還是煩惱眾生, 對每個眾生作供獻的時候,你能做得恰到好處就是智慧;照顧得非常好,就是悲心。讓每個眾生都發歡喜心。 還要做到恰到好處,不能太過分了。比如你不能說:我就是佛。你的佛性確是圓滿,可你現在還是煩惱眾生。你們這次千裡迢迢,進了文殊院了,希望你們法喜充滿,好好學法,快快成就,今天就講到這裡。 (完)
彌勒表歡迎,韋馱表護法,佛門應作獅子吼
·佛弟子的家是如來的家
·人不把老脾氣改掉,是新不了的
·我們有像狗那樣忠心地看住了家門嗎?
·居士在佛門要護法,不能對邪魔獻殷勤
·彌勒表歡迎,韋馱表護法,佛門應作獅子吼
·端正思想是修行的第一步
覺悟從智慧悲心來 (2)
佛教反對迷信,成佛要靠覺悟
·外道邪教不肯放棄錯誤的觀點,所以成了佛法的反對派
·信鬼神依靠鬼神和貪戀五欲享受的人,也不需要佛法
·“佛教是偉大,但我兒子不能信佛,因為我要他開大酒家”
·修行人要對邪惡享受沒感情,對菩提道上的同學充滿感情
·佛教反對迷信,成佛要靠覺悟
因為我要他開大酒家”
對菩提道上的同學充滿感情
覺悟從智慧悲心來 (3)
不求法的人在佛門,得不到智慧與覺悟
·迷信的話聽久了,也就認為佛法是迷信了
·有的人與佛有緣,但他一味靠佛保佑,這使釋迦佛很失望
·不求法的人在佛門,得不到智慧也得不到覺悟
·燒香磕頭是禮節,並非真正的信佛
這使釋迦佛很失望
覺悟從智慧悲心來 (4)
法無高下,也不能以不懂為高
·不學法,不斷煩惱怎能快快成就
·不學法好比不認得路,怎能到想去的地方
·以太陽沉下的方向為西方,可是地球是在轉動的
·想去極樂世界,卻對淨土種種莊嚴不清楚
·佛稱比丘為“多聞賢聖弟子”,應多聞才對
·法無高下,也不能以不懂為高
·傲慢的人最容易得魔加持,不論是智是愚
覺悟從智慧悲心來 (5)
修行要從聞思修開始
·不要求快速成佛的簡易法,一句半語也並非徹底究竟
·沒有法,以盲引盲,終不能到目的地
·大家都不懂佛法,佛法就要滅了
·修行要從聞思修開始
·“開”是開悟,“化”是化度,要悟入佛之知見
·供養是為了維護僧眾道糧,維護弘法事業
·文殊菩薩大智慧,來文殊院求智慧就沒錯
覺悟從智慧悲心來 (6)
求法要虛心,無蓋障,不顛倒
·求法要虛心,無蓋障,不顛倒
·全聽佛的話,修行就不難,搞片面抓點滴就有爭
·按照中國佛門的宗派傳統,對無宗派就不好理解了
·無宗無派就什麼宗派都在裡邊了
·宗派不要互相誹謗
·大般若是佛母,使我們走上菩提大道
覺悟從智慧悲心來 (7)
覺了就是佛,何必問有沒有佛
·“佛道無上誓願成”怎能說成佛是打妄想
·眾生要成佛,也得由文殊菩薩來指導
·文殊菩薩住在每個眾生的心裡
·能證悟到一切法體性皆空,這個覺悟就是如來
·心外求法,是名外道,心淨則土淨,淨土就在你心裡
·覺了就是佛,何必問有沒有佛
覺悟從智慧悲心來 (8)
要修廣大菩薩法,
狹小的悲心只是人間的好心
·好比佛性蒙上了灰,所以覺悟表現就差了
·來文殊院的要愛護好,眾生都是未來佛
·要修廣大菩薩法,狹小的悲心只是人世間的好心
·如今我們還是煩惱眾生,要好好學法,快快成就
狹小的悲心只是人世間的好心
要好好學法,快快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