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DO:從經文看在家人獲得安樂生活的方式


 2008/9/3    熱度:4965    下載DOC文檔    


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祈樹給孤獨園。時,有年少婆羅們名郁阇迦,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安及現法樂?” 佛告婆羅門:“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

譯文:有一段時間,佛陀住在捨衛國的給孤獨園。其時有一婆羅門種姓的青年人郁阇迦,來到佛陀的住所,稽首禮佛後,向佛請教了一個在家俗人如何更好生活的問題,他問道:“世尊,俗人在家應當如何獲得現前的安樂?”佛陀對他說:“俗人在家有四種方法可以獲得現前的安樂。哪四種呢?一是方便具足,二是守護具足,三是善知識具足,四是正命具足。”

經文:“何等為方便具足?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於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何等為守護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谷,方便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令失,不善守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辄取,及諸災患所壞,是名善男子善守護。

“何等為善知識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如是知識能善安慰,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識具足。

“雲何為正命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圍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捨。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昙缽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如是,婆羅門!四法成就,現法安、現法樂。”

(說完這四種方法後,佛陀又進一步解釋說)“什麼是方便具足呢?比如種田、做生意、做公務員、做學術研究、做畫家,等等,如此具足某種謀生的技能,精勤工作,這就是方便具足。

什麼是守護具足呢?如果一個人的財產是通過如上方法勞動所得,取之有道,符合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同時他又能善於守護,比如不令財產被搶、被竊、被水火等災害所損壞,不讓那些渎職的人看護來這些財產,不讓那些不愛惜這份財產的人隨便取用,那麼這就是守護具足。

什麼是善知識具足呢?如果一個人生活態度積極,不放逸自己,於人於事真誠,為人善良,不做凶險的事,那麼因為他有這些品德,當他面臨時生活困境時,就會得到善友和善師的幫助和安慰,能令他將要生起的憂苦不再生起,已生起的憂苦因為善友和善師的引導而覺悟;能令未生起的喜樂加速生起,已生起的喜樂不令消失,這就是善知識具足。

什麼是正命具足呢。一個人在財產上出入稱量,把握得很得體,不讓收入多而消費少,也不讓消費多而收入少,如同枰量的人,當物品少時就會加一些,當物品多時就會減少一些,總之能做到收支平衡。一個人如果財產不多,但用度無忌,愚蠢地只顧在各方面滿足自己的貪欲,不考慮將來的生活,人們就會稱這種人為優昙缽果,沒有種子,無可救藥。一個人如果財產豐足,但自己卻吝啬不享用,過著餓死狗式的生活,人們也會說這種人是愚癡的。所以,對於財產要等入等出,這就是正命具足。”

經文:婆羅門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

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何等為信具足?謂善男子於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何等戒具足?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

“雲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悭垢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捨,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雲何為慧具足?謂善男子苦聖谛如實知,習、滅、道聖谛如實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

“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後世安、後世樂。”

譯文:(這時)這位青年人又接著問佛陀:“世尊啊,那俗人在家,又有哪些方法可以獲得後世的安樂呢?”

佛陀對他說:“在家人如果能做到另外四個方面,那麼他就可以獲得後世的安樂。哪四種呢?一是信具足,二是戒具足,三是施具足,四是慧具足。”(接著佛陀具體解釋了這四個方面的含義)

“什麼是信具足?對佛生起信心和恭敬心,並且這信敬之心非常穩固,即使遇到天神、魔眾、梵天主宰以及世間俗人如思想家等相關的論說也不會失去對佛的信心,那麼這就是信具足。

什麼是戒具足呢?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做到這五戒就可以說是戒具足。

什麼是施具足?一個人遠離吝啬這種骯髒的心,經常親手施捨幫助別人,並且心懷謙卑,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內心對於這種布施的善行充滿歡喜。這就是施具足。

什麼是慧具足呢?一個人對於佛陀所揭示的人生的真谛如人生之苦、集苦、滅苦等聖道如實了知,這就是慧具足。

總之,在家人能做到這四個方面,那就會得到後世的安樂。”

經文: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方便建諸業,積集能守護,
知識善男子,正命以自活。
淨信戒具足,惠施離悭垢,
淨除於迷道,得後世安樂!
若處於居家,成就於八法,
審谛尊所說,等正覺所知,
現法得安隱,現法喜樂住,
後世喜樂住。

譯文:佛陀說完,以偈總結如下:

方便建諸業,積集能守護,
知識善男子,正命以自活。
淨信戒具足,惠施離悭垢,
淨除於迷道,得後世安樂。
若處於居家,成就於八法,
審谛尊所說,等正覺所知,
現法得安隱,現法喜樂住,
後世得安樂。

經文:佛說此經已,郁阇迦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譯文:佛陀開法這八法後,這位青年人非常歡喜,在佛前行禮感恩後才離開。

------------------------------

相關討論:

1、佛教藐視人類的財經生活嗎?

我想不是藐視,而是勸人們遠離對於財經的貪著,遠離吝啬。財經是維系文明社會的主要因緣,在家人離開財經會產生生活上的困難和內心的憂苦,所以佛陀在這部經中教導了人們如何恰當地處理財經,並且提出了“等入等出”這樣的財經觀念。雖然在金融社會中有大量信貸現象,但總的來講,這個信貸也是要遵奉這個原則的。所以佛教重視財經生活,同時教導人們恰當地生產和消費,並且在更高品質的生活中,希望人們能夠以歡喜心平等地布施財物。

2、佛教徒可以炒股嗎?

按照這部經的觀點,佛教徒炒股應當是不如法的。股票的運作有兩種,一種是投資分紅(發行市場),一種是投機增值(二級市場)。這兩種運作在贏利上有著本質的區別。炒股是大眾在特定規則下彼此的財產博弈,屬於投機增值,在這種期望下,我們對這部分財產的增值和縮水無法掌控稱量,不能做到經中所說的“如執枰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這種家庭財經的收支平衡法則,會帶來很多憂悲苦惱,與“安樂”背道而馳。當然,股票本身是現代經濟生活的要素之一,金融也應當算是“商賈”的一種了。在家庭財經寬裕的情況下,如理如法地購買股票,以投資分紅為主要目的,不在二級市場上炒作,那麼應當與本經的“現法安樂”沒有太多沖突,基本上是符合經中所說“商賈”這種行為的。但一定要安排好家庭中的財產,《雜阿含經》中有的經中就說到:“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余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在這裡提到以二分營生,就是不要把所有財產都用於投資。

3、佛教重視人們的生活技能嗎?

從經中來看,肯定是重視的。佛教徒如果因為學佛而忽略生活技能的學習,顯然是不可取的。這部經中具體說到“種田、商賈、王事,書疏算畫”等職業。種田就是搞種植業嘛;商賈就是做生意嘛;王事,今天來講,就是公務員吧,或者做個老板的職員;書疏,主要是指抄寫、著述和學術研究吧,也應當包括教師。算畫,應當主要指科學方面的研究和藝術創作。這些職業涉及的技能,都是有益國家社會的,佛陀在經中是提倡的。但是我想一定要清楚,佛陀提倡的主要原因,是這個技能沒有危害,可以通過正當的途徑獲得生活資用,不是鼓勵搞世間諸法,不是把這些職業當成終生的追求。這與我們現在許多世間人對這些技能的看法是不大一樣的。這種區別也是要看到的。

4、有的學佛人把錢財隨意放置,自許潇灑,這種做法對嗎?

從不貪著這個角度講,能這樣是不錯的。但是從如法安樂這個角度講,至少對在家佛教徒來講,這樣做就遠離了中道了。佛教徒應當妥善保管好錢財,如經中所說,不要被人搶奪和偷竊,也要防止被水火之災所損害。在今天來講,金錢盡量存在信用較好的銀行裡,手頭零用應當妥善保管,貴重物品,或者放在銀行保管箱中,或者放在家裡較為安全的地方。這樣可以免去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5、親屬沒有節制地向我索取財物,我應當全部滿足他的要求嗎?

菩薩道要求我們滿足眾生一切所求。但是行此菩薩道時也是需要智慧的,除了傷殘重疾等特殊原因,如果親屬以強烈貪欲之心沒有節制地過度索求,對於親屬的品性只有傷害而沒有助益,只會使它形成訛詐、萎瑣的人品。本經中也提到這一點,教導我們不要讓不愛惜財物的人隨便支用財物。原經文是不令“不愛念者辄取”,這個“愛”在古文裡是愛惜的意思。在《雜阿含經》其他經中提到財富守護,也說“不信奸狡人”。

6、學佛後朋友越來越少,這正常嗎?

佛教導我們遠離惡友,親近善友。學佛後惡友遠離,是一件好事,但我想這不意味著我們的善友也要越來越少。這是因為善友對我們的生活和修行幫助是很大的。當然在佛教中,這種幫助應當主要是精神上的,而不應一味追求物質利益上的幫助,否則善友也變成了“酒肉朋友”了。經中提到“善知識具足”,這裡的善知識主要指良善的朋友和老師。佛陀說要想使現世安樂,自己身邊應當多有一些這樣的善知識。

7、要獲得善知識的幫助需要用一些手段嗎?

要想獲得善知識的幫助,主要取決我們自己的品行而不是所謂的“手段”。我們不能用世俗狡黠的手段來獲得別人的幫助。在經文中,佛陀說,我們要想獲得別人的幫助,首先自己要做到“值得”別人幫助。比如自己如果行為不檢,懶散放逸,平時喜歡吹噓撒謊,做事不穩重,喜歡冒險,喜歡孤注一擲。那麼這樣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是很困難的。

8、現在許多人用信用卡透支、大量向銀行借貸買房購車,這種生活方式佛教是怎麼看的?

金融信用是現代經濟生活的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但是以透支、借貸等方式預支自己的財富,一定要在可預見的時限內平衡這種支出,也就是說要有能力使用金融信用。如果是這樣,應當說這基本符合經中所說的“等入等出”的原則的。但是,現在有些人透支和借貸時實際嚴重超過了自己的信用能力,給未來的生活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如此何以“現世安樂”呢?所以過度使用金融信用是佛教所反對的。

9、如果財富如山而自己過著象乞丐一樣的清貧生活,這種做法值得提倡嗎?

如果這個富翁在過著象乞丐一樣的清貧生活的同時,把財富大量布施用於公益事業,這種做法當然是高尚的,也是值得提倡的,因為他這麼做時他內心事實上獲得了無量的法喜,不僅現世安樂,後世也是安樂的。但有一類富翁純是守財奴型的,他們坐擁千萬財富,不捨得布施,也不捨得自己享用,佛陀在其他經典中說,這樣的人前生是因為布施前後總是疑悔,所以雖然有福報自己卻沒有業力來享用,這麼做佛教是不提倡的。正如本經中所說:這種人是愚癡的。所以就一般現世的安樂而言,並不特別要求布施,只要支用有度,該享用享用,這樣做佛教並不反對。

10、什麼是真正的信佛?

就如本經所說,一個真正信佛的人,應當不為他法所動。什麼意思呢?比如佛說人生是苦,是苦集。可是如果有的宗教告訴你,其實人生是樂,有許多縱欲得樂的方法的,那麼如果我們聽了,心想,這麼說也對啊。當我們這麼想時,就不算真正的信佛了。其實平時這種比較明顯的外道說法我們還是能夠辨別和拒絕的,而如果是某位思想家的論述,往往我們就比較難於看清了。至於那些打著佛教的旗號來宣傳世間法的論述,我們更應當小心。

11、經中所說的“後世安樂”是指究竟解脫嗎?

從經文上看,經中所說的“後世安樂”應當不是指來世獲得究竟的解脫。但就善道與惡善對比來看,應當是從惡道中相對解脫到善道中來。因為經中提到的布施和持守的五戒來看,主要是指善業道的因,不是特別指佛教中的究竟解脫來講的。

但經中提到了“慧具足”,提到對苦、集、滅、道四聖谛如實知。這裡的“如實知”是指一般的世俗上的“如實知”還是出世間證悟上的“如實知”,經文上來看,佛陀也沒有展開來說明。我想這裡應當是兩種情況都包括的。其中,如果在證悟上“如實知”四聖谛法,那後世安樂應當有究竟解脫的可能。但從整體經文上來看,“究竟解脫”應當不是本經的重點。

12、如何如法地布施?

佛陀在一些經典中說,如果布施態度傲慢,或者能親手施而不親手施讓別人來代替,或者布施時心裡並不高興,那麼這樣的布施的功德是很小很小的。在本經中佛陀也講到如法布施的一些要求:目的上,要為眾生的解脫而施;方式上,要最好親手施與;在意樂上,要喜悅而施;在發心上,在平等布施。在這裡,我理解本經中所說的“等心行施”,一是對布施的對象要平等,不能挑三揀四,認為這個我喜歡該布施,那個我討厭不該布施,這樣是不可以的;二是自己與眾生也要平等,不能因為自己布施了就覺得高人一等。在這次汶川在地震中,無數菩薩們踴躍布施身、語、意及種種財物,非常值得贊歎。也有個別人雖然施捨了大量財物,卻因語言表現得不十分恰當而招來非議,這就是不如法布施的結果。所以布施一定要如本經中所說如法進行。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