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師:修四念處的重要


 2008/10/5    熱度:9339    下載DOC文檔    

          ─妙境長老
   於西元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四日在慧日講
        堂主持禅七開示內容的摘錄。
  我們中國佛教,自從慧遠大師提倡淨土法門以後,淨土法門就在中國流行很普遍,很多人都學習淨土法門,雖然與古代人修的念佛法門有些不同,總而言之,仍是淨土法門。修淨土法門的確是好,我也願意修淨土法門。淨土法門的確是下手易而成功高,念阿彌陀佛很容易,你看,念阿彌陀經是很容易念,也很容易背。但是,你若讀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你試一試就知道,不是那麽容易讀。讀大本的無量壽經,你會生歡喜心,看阿彌陀佛國依正莊嚴,你自然會發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去,而且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容易。但是,這裡面有問題,你有沒有問「雲何應修四念處?」、「雲何應修八聖道分?」,淨土法門就是大家都念阿彌陀佛名號,所以,大家都不問「如何修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大家也都不提出這個問題。明白點說,念阿彌陀佛的這個法門是容易,想要得一心不亂,雖似乎不是很容易,但還是比較容易。你真實誠懇念阿彌陀佛得一心不亂,不是太難,就恐怕你念佛時心裡仍想東想西,就不行。你要誠心制心一處的念阿彌陀佛,得一心不亂仍是有可能。但是,我看,真實得一心不亂的人不是很多。雖然是容易,我們仍是很難做到,這就是一個問題。
  我們修念佛法門,最後會如何呢?就是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可以往生阿彌陀佛國去,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法門就是如此。但是,你臨命終時,必須心不顛倒,若心顛倒,就不行了。今天也有法師提出臨終助念的問題,助念也是有幫助。往生阿彌陀佛國去以後,又是如何呢?往生阿彌陀佛國以後,仍是要學習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要修四念處,修四念處因而得無生法忍,若根性利者,就快一些,若根性鈍者,就慢一些。若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現在就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三十七道品),我們現在就修,會如何呢?如果你真能萬緣放下,而且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完全正常,那麽,你有可能現在就得無生法忍。對比起來,念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是到阿彌陀佛國去得無生法忍,但是,你若修四念處,就是按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四念處修行,就是現在得無生法忍,差別就是在這裡。或許有人會想,你何必那麽著急,何必現在就得無生法忍呢?到阿彌陀佛國去再得無生法忍就好了嘛!我也同意,到阿彌陀佛國去得無生法忍,也是很好。我看,還是隨自己的意,你願意現在就得無生法忍,你就萬緣放下、修四念處;如果你不能萬緣放下,我看,你還是念阿彌陀佛好!如果你不能萬緣放下,仍有塵勞的事情牽纏你,那麽,念阿彌陀佛的法門,你仍能修,很明白的,因為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裡面說,只是你十念念佛,就能往生阿彌陀佛國。所以,你仍可以到社會去做事,你可以做很多事,只要每天抽出一些時間念阿彌陀佛,臨命終時就能往生阿彌陀佛國,這可以辦到。如果是修四念處,你不萬緣放下,就很難現在得無生法忍,此處仍有問題。
  但是,今日佛教的情形,學習經論的法師,雖然已出家,沒有塵勞事情的牽纏,他們卻也很少修四念處,仍是念阿彌陀佛。沒有修四念處,這件事,我的看法:對你個人來說,雖然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阿彌陀佛國去,是對的,成功以後是很好,但是,對於這個世界的佛法住持而言,仍是有問題。有何問題呢?你不修四念處,你就很難調伏你的貪瞠癡!心隨境轉,境界的色聲香味觸五欲出現時,有時是如意,有時是不如意,如果不是自己的如意,而是別人如意,你能受得了嗎?你的心就隨之而動,不是貪就是瞠,不是瞠就是貪。這件事,在佛教的立場來看,就是不莊嚴了。你往生阿彌陀佛國去是對的,但是,佛教在這個世界是不莊嚴。佛法是莊嚴,但是,佛法是靠佛教徒來弘揚,如果佛教徒不莊嚴,明白些說,不須要涵蓄,我對你沒有恭敬心,你對我也沒有恭敬心,因為我看你就是貪瞠癡,你看我也是貪瞠癡,雖然我能講經說法寫文章,但是貪瞠癡一直活動,你對我會有恭敬心嗎?不可能的嘛!縱算是師父,徒弟也可能明白說出,師父你也是貪瞠癡,互相都沒有恭敬心,互相都不能和合團結,我們佛教就是如此,我這樣說,你們同意不同意?佛教在這個世界就會衰微了。如果你修四念處,就完全不同了。
  我們學習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這個法門,你常常如此觀察,常向道上會,常向「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理會。誰來罵你一句時,你就觀察:這個音聲是因緣有的、是畢竟空的,罵我的人也是因緣有的、是畢竟空的,心就向畢竟空上理會,就不會生瞠心。你贊歎他一句「你是如何如何好」,他也是觀察:這是一個音聲,音聲是剎那剎那生滅,是畢竟空寂的,他也向道上理會,他不會想「這個人贊歎我,我是了不起啊!」,他不會如此想,因此他的貪瞠癡就不會活動。你的貪瞠癡長期不活動,你就有可能得無生法忍了,就是聖人了。
  我們學習唯識的法門,我感覺,學習時是難一些。如果我們學習「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我們找個參考書看一看,可能就會明白,「一切法都是空的」,這句話不是太難懂。但是,你若學習唯識,「一切法都是自心的變現,一切法就是心的分別」,就不是那麽容易明白。但是,你若肯常常努力思惟觀察,你也會明白的,明白以後,就不可思議。你遇見一切色聲香味觸法時,你的心就向道上會,都是虛妄分別,沒有這回事,貪瞠癡立刻就不活動,也就是聖人了。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若能修四念處,學習「一切法都是自心的變現,離開這一念心,一切法都不可得」,你自己現在可能得無生法忍,同時,彼此間都會有恭敬心。啊呀,你這個人不得了!啊呀,你可能得無生法忍了!你常常靜坐,常常修止觀,別人看見你,心裡就生恭敬心,他心裡想,你可能是得無生法忍了!你常常自己修行,煩惱自然就不動,也是值得恭敬的,雖未得無生法忍,也是接近得無生法忍了,也是值得恭敬,我們佛教徒就容易團結和合。如果我們不如此做,表面上,雖然你贊歎我,我贊歎你,但是你的心裡沒有贊歎,很多的問題都會出來,我們佛教就不莊嚴。
  我看「佛法與科學」,前面有一篇胡適寫的序,胡適說一句話「早就不是那麽回事了!」,我們不要說胡適毀謗我們,我們自己反省一下,他說得對不對?我們要想一想,我認為,他沒有說錯!所以,我們佛教徒要反省一下。如果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雖然是好,但是,你也要想一想,這個世界的佛教應如何住持下去?如果我們長時期如此不莊嚴,我認為,我們佛教就要滅亡了,就會滅亡了。我看,這裡的佛教四眾弟子都有,我就說我們出家人,你到佛學院去學習佛法,初級班三年畢業,高級班三年畢業,然後研究所畢業,你能講也能寫,你可以做老師了,是的,也很難得很好,其實,能講經說法能寫文章,誰不會呢?一個在家居士,他大學畢業以後,在大學或中學教書,他想要寫佛法的文章,也是很容易,他要講經說法,也是很容易,不是難事。我們現在的佛學院裡面,很多還要請在家居士來講課,可能他對佛法未必有信心,他只是大學教授,就請他來為我們講課,你看,莊嚴不莊嚴?
  所以,我有一個想法,可能與別人想法不同:自私一點也是對的!什麽自私?我學習佛法是為自己修行的,我不是要為你講的,這叫做自私。我學習這部經,是為自己用功修行的,我的目的是這樣,修行以後就得聖道。我在佛學院講過課,我看見很多人都是載道之器,都是能得聖道,我看見很多在家居士,也都是能得聖道,但是,為什麽未得呢?就是你未走這條路!你沒有這個私心,「我就是為自己修行,來這裡修學佛法」,你沒有這個私心,你沒有這個念頭。如果你有這個念頭,我認為,你能成就,你能得聖道。我們讀阿含經、大寶積經、大般若經,看出一件事,有的眾生聽佛說法,佛說法的當時,他們就得聖道了,還有些出家人結夏安居三個月(九十天),就得四禅八定,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當然也有些人未得,但是看出來,不是太難的事情,問題是你要努力,你若努力就會有成就。若你不努力,老是想要做師長,老是想為別人講,老是想要發表一篇文章,心裡老是注意這件事,那就不行了。若你能注意自己修止觀,我認為,就有可能。如果得聖道,得聖道的人,他難道不會寫文章嗎?我看,是不可能的事情。寫文章是智慧,如果他有智慧,寫文章就不是難事,他是能寫的。你看濟公傳,濟公的文章如何,他的文章是非常好。
  關於持名念佛的問題,我也贊成持名念佛,不要誤會我反對持名念佛,不是這個意思。我是主張,佛教徒修四念處能調伏煩惱,修四念處的先決條件,要學習佛法。除非你的條件不夠,那就無可奈何,如果你有可能,就應該多學習佛法,要有如此的條件,才能修四念處。假設今天是佛在世的時代,那就不用多學佛法,佛開示你半小時就夠了,你就可以修行四念住,因為你隨時可以請問佛,所以沒有這個問題。如果你拜一個阿羅漢作師父,那也可以。但是,今天沒有這個條件,所以,你非要靠自己多學習佛法。多學習佛法對於修行四念住是非常重要,例如,觀心無常,如果你未學過無常的道理,你要觀心無常,你就觀不來。
  剛才有幾位居士說感覺功夫用不上,我順便答覆這個問題,為何功夫用不上呢?這有幾個原因,可能你的身體此時非常疲倦,所以你「止」不來,也「觀」不來;另外一個原因,你對於「止」、「觀」的方法並不熟悉,因此你無法「止」,也無法「觀」。身體的疲倦,你休息一會兒,精神就會恢復過來,這比較容易。但是,止觀的方法,你不清楚、不熟悉,就不可以,你一定要學習。如何學習呢?我於前面講經時已提到,你要讀天台宗智者大師講解止觀方面的書籍,你也要讀瑜伽師地論,另外,辯中邊論也講到修行止觀,阿 達磨雜集論也對於止觀講得很詳細,要讀這些書,你組合起來,你心裡就會用。我們常會發覺一件事,開頭難,靜坐時能邁出第一步是很不容易,知道如何用心、如何止、如何觀,第一步很難,但是,智者大師的書能解決這個問題,使你能邁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直到那兒。所以,智者大師的書是非讀不可,但是,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無著菩薩、天親菩薩說止觀的書,你也要讀。按我們今日漢文佛教的情況,如果你想要修行,你非要依法不可,就是以這些經論作你的師父,以法為師、以法為友,慢慢地,你才會知道這條路如何走,你一定要學,所以,這也就不如念佛法門的容易了。
  很多的大德提倡念佛法門,一方面提倡,一方面講解,所以,大家就容易學,但是,四念住就不是那麽容易,那麽,我們就學習容易的法門,而不去學四念處嗎?可不可以呢?在你個人的立場上,是可以,你就是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往生阿彌陀佛國以後就成功了,但是,這個世界的佛法是什麽情形呢?這個世界的佛法,我認為,已經滅亡,而且接近完全滅亡的時代了,現在的漢文佛教已接近滅亡的時候了,不是接近,而是已經開始滅亡。
  我舉一個例子,南傳佛教的馬哈喜、噶印卡,他們說南傳佛教的修行方法,當然,我承認這是佛法,也可以修行。但是,如果我們對於中國佛教經論的四念處有深刻認識,不會是這樣的情形,情形不會是這樣。為什麽他們來了,大家都是如此歡迎他們?我們中國佛教本身有非常圓滿、非常圓善的修行法門,你沒有學習過!所以,你對於他們的方法會感覺很好。如果你感覺好,也是好,你就如此修行,也是好,我也是同意,我不是反對。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我們漢文佛教徒對於漢文佛法的學習是很膚淺,學習得不夠。學習不夠會有何問題呢?我們學習不夠,我們就不能弘揚,你自己也不能學,也不能修,所以,漢文佛教就在藏經樓裡面喂蟲子,在那裡生蟲子了!我們花錢重印,也是堆在那裡,你用不著!如果噶印卡等南傳佛教的方法,你能一直用心去學習南傳佛法,也可以得聖道,但是,又恐怕你恆心不夠,結果,中途就停下來,如此,你未能深入南傳佛法,你又未能深入學習中國佛法,我看,中國佛教就是滅亡了!慢慢地,會到達什麽程度呢?就不能學習了!今日的中國佛教,如果你發心學習,還有參考書,也還有幾個人能做你的增上緣,你再過多少年以後,我看,這個因緣又變了,你想學習,就困難了。學習困難以後,還會有什麽問題呢?好事多事的人、愚而好之用的人,他就會寫出一部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麽地方::」,都是邪知邪見,你拿來看,你也不知道是對不對,你沒有監別的能力了,因為你對文字佛法的學習都不及格,你不知道這是邪見或正見,就會有這種事情。很多的多事者,他們為自己的利益,就會做出這種事情,又會有很多人擁護他,因此這些就會流行了,我們真實的佛法就會淹沒了,會有這種事情。
  所以,在你個人的立場,你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你成功,當然是可以,但是,這個地方的佛教,我認為,就是完了、就是滅亡了,我認為,現在就已經開始滅亡了,不是接近滅亡,而是已開始滅亡了。不論什麽事情,我們不要只看表面,我們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在我們學習佛法的這個時代,佛法已開始滅亡,我們有責任的!當然,如果你沒有條件去學習佛法,那也就只好念阿彌陀佛。但是,如果我們學習佛法、修四念處,剛才有位同學也提到,修四念處之時,能調伏煩惱,用「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樣的佛法,常常思惟觀察,常常用,煩惱境界出現時,你就能化解,以佛法如理作意,就能化解煩惱。化解煩惱的結果如何呢?一方面,自己能逐漸有進步,一方面,同學彼此間能和。大家都是同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大家都是佛教徒,大家都是同學,彼此間才能和。為何彼此不能和?因為有煩惱。為何彼此能和?因為沒有煩惱,所以大家能和。這是很簡單、很明白的事情。所以,學習佛法,修四念處,這件事情,對於佛教徒,彼此間能容易和。我們今日的漢文佛教,我想,大家心裡都明白,「和」,這件事並不具足,有很多的障礙,不能和,不能和就是佛法的衰相。我們不學習佛法,就不能監別什麽是佛法的正知正見,什麽不是佛法的正知正見,這也是佛法的衰相。若我們能學習佛法,修行四念處,學習又學習,學習又學習,你就能認識,何謂佛法何謂非佛法。你的智慧提高了,如果有人愚而好之用,你一看就知道那是邪知邪見,他說這是「如是我聞」,這句話,誰不會寫呢?所以,不能蒙蔽你的眼睛,你一看就知道這是邪知邪見。所以,使令這些邪知邪見不能橫行無阻,如此,佛教的正法就容易住持。
  所以,我們修學四念處,自己能提高自己的程度,彼此間又能和,又能住持佛教。若佛教能住持下去,就能繼續不斷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學習佛法、修學四念處,對於自己、對於他人,都是功德殊勝的,對於淨土法門並無妨礙的,因為你一樣可以往生阿彌陀佛國。如果你常常修四念處,你的心就不顛倒,如此,臨命終時,你也就不顛倒,你願生阿彌陀佛國,就會生阿彌陀佛國,或你願到彌勒菩薩那裡去,就會到彌勒菩薩那裡去,彌勒的淨土與阿彌陀佛國的淨土,也是無障礙的,十方佛的佛淨土都是無障礙的,你都可以去,所以,你看修四念處的功德有多大!所以,我主張,大家如果有條件(如果沒有因緣,也就不勉強),如果有因緣時,就要學四念處,你要用功修行。
  社會上的人批評我們佛教徒說:「你們佛教都是消極的,對於社會沒有貢獻,你們是寄生蟲,你們是迷信!」,會有人說這樣的話。但是,佛在世時,(當然,佛教徒給孤獨長者是大慈善家,他在未信佛前,就是慈善家,他的天性是慈善),有那麽多的人出家隨佛修學聖道,出家的人或在家的人,都有得聖道者,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果,有神通道力,但不是隨便顯神通,那些聖人出現時,社會上的人敢說他們是社會的寄生蟲嗎?你敢說他們是迷信嗎?誰敢說這句話?但是,今日的佛教就不同,你沒有修學四念處,你沒有得聖道,老是平平凡凡的,別人看你,就是這樣子,所以,社會上的人就什麽話都可以說你。所以,我們只好做些慈善事業,辦安老院、醫院、學校、各式各樣救護社會的事情,如此,社會上不信佛的人能說:「哦!你們佛教也能對社會有貢獻」,那麽,他們可能不再譏嫌了。但是,我在想,今日的佛教要滅亡了,你們同意不同意?我認為,佛教是滅亡了,不是興盛!是有這樣的問題。
  所以,你願意念阿彌陀佛,你願意到阿彌陀佛國去,我贊成,也是好,但是,能修四念處也是很好,我們佛教徒彼此間亦能和。我受到傷害,沒有關系,我幫助你,對你利益很多,也可以,我不會為了我的利益而破壞你,我不會做這種事,為何能如此呢?因為修四念處的關系,你是「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無常、無我的道理,常常在你的心裡觀,它就能發出作用。菩薩能為一切眾生服務,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何他能如此?因為他有無常、無我的智慧!所以,如果你願意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我也贊成,我不反對,但是,如果你願意修四念處,仍一樣能生淨土!所以,可以說四念處就是淨土法門。
  初開始靜坐的人感覺腿痛,這件事,我看,只有少數人初開始靜坐能腿不痛,多數人都是腿痛,如何處理呢?初開始時,感覺腿痛,你可以忍一會兒,然後再把腿放開。金山高明寺的禅和子的辦法,如果在禅堂靜坐時,感覺腿痛,就可以站起來,然後到彌勒菩薩像後面(有的禅堂是供彌勒菩薩,有的禅堂是供文殊菩薩),在那兒稍微動一動,然後再回到自己的座位盤腿靜坐,如此有過幾次,腿就進步不痛了,你不要一直強忍痛,這樣對腿不好,可能會有害。
  又有一個人說氣爆的現象,因為你在那裡靜坐時,修觀的時間太多,因此氣向上沖,猶似要爆,所以修觀的時間不要太多,修觀的時間不要超過十五分鐘,就停下來修奢摩他(止)。如果是男眾,可以觀臍輪,注意腹部的起落,你一呼一吸,肚子就一起一落,注意肚子的起落,火就降下來,頭腦清醒,你就會感覺舒服,如此,奢摩他的力量會逐漸增長,也會幫助修觀,一定要注意這個事。有的人修止時,他的注意力在頭部,不是在腹部,他也能沒有妄想,但是,這是危險,你如此注意的時間久了,你的血會往上沖,就影響你的神經,使你有些不正常。因為血是熱的,太多熱血會影響你的神經,我們看上去,似乎有著魔,但實際上並未著魔,因為你用功時的熱力太強而影響你的神經,使你不正常,不是著魔。所以,天台宗智者大師著的「釋禅波羅蜜」已告訴你,一定要把注意力下降,如此就不會有問題。不論修行止觀是否相應,表現在外的態度都要保持正常,不是現出奇怪的事情,不是有特別的現象。但是,你若搞錯修行方法,你就不制主的會有怪現象,別人看你似乎走火入魔了,其實不是,是你自己的方法搞錯了,致使你的生理不正常。
  所以,你修止時,不要自作聰明,初開始修行時,誰能知道得很圓滿,多數人是搞錯了,所以,你一定要把智者大師的書讀清楚,就把注意力降下來。男人就把注意力放在腹部的起落。若年輕的女人,我的看法,出家的女人與在家的女人就不一樣,出家的女人,若無任何病痛,你也可以注意腹部的起落,如果你有病,那麽必須謹慎些,可以改變方法,或注意腳趾頭、或注意腳板。你靜坐時,要使所緣境顯著,就容易攝心不亂,如此,你可以注意腳板,腳板就是一般皮膚的顏色,沒有什麽顯著,你自己可以制造一個,選擇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或是黃色或是白色,想那個顏色是圓形的,然後你可以數數,在那裡現出1、2、3、4、5、6、7、8、9、10的數字,也等於數息了。你現在想1,你就想腳板那兒現出「1」,你想一會兒,「1」沒有了,又想「2」,就現出「2」,過一會兒,「2」沒有了,又想出「3」,就現出「3」,可以如此。或者,左手放在右手上面,然後疊放在腿上,你想像手上有個圓光,你把農歷十五的圓月相貌取下來,就放在自己手上,然後把心安住在圓光上面,也可以在這個圓光上面顯現出12345678910字樣,如此攝心不亂。所以,如果你有氣爆的現象,你就修止,如此,氣就不脹了,頭也不會脹痛,能感覺舒服。
  另外,有人說他一閉上眼睛,就感覺都是黑的,這個現象不好。怎麽辦呢?照理說,現在是有方法的,屋子裡的燈一打開,就有光,你睜開眼睛一看就有光。按我的想法,大家靜坐時,屋內的光線不要暗。但是,多數的念佛七活動,於止靜時,都是把燈關掉,只剩下一點小小的光,那也可以,因為那不是修止觀。若打禅七,屋內的燈光不要太暗,使它亮一些,屋內有光,會有很多好處,你睜開眼睛看見的都是光,多看一會兒,然後閉上眼睛,看這個光,就把黑暗破了。佛告訴比丘,睡覺時,心裡要憶念明相,不要憶念黑,也可以看出這個意思。所以,靜坐閉眼所感覺都是黑的,應該把它破掉。
  靜坐前,一定要閱讀經論。其實,不是那麽簡單,如果你常常靜坐,以後仍可能會有問題。我們佛在世時,捨利弗尊者見到馬勝比丘,聞四句偈而得到初果,後來,他來見佛,經過二個七天,就得阿羅漢果。那些人都是利根人,不像我們要很仔細的學習,卻又不見得很合適。那些人的根性利,因此容易得聖道,但是,我們不是,我們生在今天的佛教,就是我們的業障重,不用說就知道了。業障重,如果你修四念處,就能破除這個業障,因為四念處是智慧。但是,智慧不是自然來的,你要去讀經,讀經要得到智慧。其中有一個什麽智慧呢?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理論是非常厲害,一下子就能破除一切問題,能解決一切問題,你靜坐時,不論出現什麽事情,都是虛妄的,都是畢竟空寂的,就把問題都解決了。所以,我們讀金剛經,就是一種智慧。但是,你若讀攝大乘論、瑜伽師地論,它說的道理又不同,一切一切都是心的分別,你不分別就沒有這件事。如果我靜坐時,觀白骨,忽然間白骨沒有了,但是,白骨自己不會有,自己也不會無,都是心裡的分別,有,也是自己的分別,沒有,也是自己的分別。我認為,唯識的理論也是很厲害,你若能拿到這個理論,不論靜坐出現何種境界,你的心裡都是太平,不是另外有什麽事情,都是內心的分別,沒有事情的。所以,可愛的事情,你不要愛,都是假的,恐怖的事情,也沒有,都是你的心裡分別。所以,修四念處,這件事,與念阿彌陀佛的確不同!你要拿出一些時間精神努力學習,當然,如果你的根性很利,你也可能很順利就成功了,不會有那麽多的麻煩,也有可能。
  關於用不上功夫的問題,我已經回答過了,就是你對於法門要熟悉,就能用上。你若常常用功,就會知道,用功很容易,就與打妄想一樣,沒有差別。你靜坐時修「止」,是難一些,因為我們的分別心,從久遠以來就習慣這樣想、那樣想,一點障礙也沒有,我願意想什麽就想什麽,很自在的想。但是,忽然間,現在要違悖你的習慣,叫你不要想,就難一些。但是,它有個方法,逐漸的就會容易。我在前面講經時已說過,打妄想就是打些你日常生活的經驗,所以,如果你能持戒清淨,就沒有那些雜亂的妄想,只有一般的妄想,對於一般妄想,你比較容易把它停下來,把它制伏住。原則上是如此說,但是,實際做起來,可能會有困難。可能我午前靜坐時很好,但是午後卻不對了,可能我第一天靜坐時很好,但是第二天就不對了,可能會有如此情形,但是,你要有恆心、耐心。如果一天有六支香,你只有一支香坐得不錯,你就決定會成功。如果我一天都沒有坐好,但是,七天之中,我有一天坐得好,你也決定會成功。所以,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是載道之器,但是,你要努力,不要怕困難,決定向前沖破一切困難,直到最後成功,你要有這個意願。就像做生意的人,他想要發財,他的意願很強,不論什麽辛苦,他都要去做,修行亦復如是,我要修行得聖道,無論什麽困難,我都要過去,你要有如此的願,若無如此的願,就不用談了。因為以願導行,你的願推動你,才能使你向前行,如果沒有願,就不行。沒有困難時,都不一定能向前進,何況你不是那麽順利。
  所以,修行,有幾件事情,第一,你要有堅定的意願,第二,你要學習經論准備好,第三,你要精進。所以,信、進、念、定、慧,這五個方法,你都要俱足,如此,你就會成功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