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傳統文化的學習跟弘揚需要理智及智慧
學習的心態,我們就孔子還有這些聖哲人學習的態度,來跟大家做一個交流。剛剛跟大家在談學習的內容是五倫八德,所以有一句格言就講到,“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隙,便是一大經綸”,這些格言都提醒我們,學問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是學儒,不是儒學,學儒就是要克己。我們性情上有哪些偏私?比方煩、惱、怨、恨、怒,這個都是偏私。比方自私、虛偽、分別、傲慢,這個都是偏私。能不能調伏,這是學問。再來五倫當中跟人相處,跟家人、跟同事相處,家庭內的這些摩擦、不愉快,我們能不能包容?甚至於是家庭內的沖突,我們有沒有德行去化解?很多人面對家庭的問題逃避,然後自己還在台上講傳統文化,這不是本末倒置嗎?這是什麼?連第一關都還沒過。什麼是第一關?毋自欺。曾子在《大學》裡面講到,“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自己的修身、自己的齊家是本,利益社會是末,不能僥幸,僥幸就是不老實,就是自欺。回回來能不能修身,能不能齊家?人淨挑淨揀,那是分別執著,不能安住當下。不能安住當下,那個心性提升不上去的,習氣去不掉。
對經典不能打折扣,人對經典打折扣那是大傲慢,學不來。謙虛才能學習,尤其連面對聖賢的經典都不謙虛,那骨子裡的傲慢太深了。虛其心,要受天下之善。我們求什麼學問?修齊治平的學問。沒別的,就是《大學》那段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本在哪?在格物,在修身!我們有沒有真正在這個本上下功夫?《大學》說:“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不可能。可是多少在推廣的人,現在根本就不把這句話放在心上。為什麼?要不理不明白,要不虛榮心已經把他給障住了。我可以去利益人,我講了很多人感動受益。自欺欺人,道德學問來不得半點虛的東西。現在大家聽了得力,得力多久?沒有真正干出來的功夫,講的那些話只是讓人一時激動而已,那不是實學,它攝受不了人心,它無法告訴人怎麼修才是對的。就為了人家一點激動,我們就覺得,我們幫到人家了,那面對看事情深度太淺了。在《了凡四訓》當中講到一段很重要的話,“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這個是能看得深遠的人,他才能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後世的影響是怎麼樣。我們只看到一時的這些小利益,感動。問題是,假如我們不照經典做,最後出狀況了,家裡失和,孩子沒教好,所有天下人就看到,學傳統文化的都是家庭不好好顧,變成這個樣子,你說他還信不信傳統文化?我們讓人信傳統文化是信一時,還是信一輩子?這些問題都不思考,我們到底被什麼障住了?名義上在弘揚文化,實質上還是在搞名聞利養,還是在喜歡這些掌聲,沒法真正靜下來看自己問題。
台灣最近發生一件事情,有一個演藝人員,知名度非常高,都在做公益,最後他的孩子犯罪被抓到監獄去了。到處在跟人講道,最後兒子進監獄,他自己從今以後也沒有在熒光幕上再出現了。流弊出來了。當然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心裡明白,不能犯同樣的問題。但我們對於他做的好事我們還是肯定,評判一個人、一件事不可苛刻,做的我們還是肯定,但是那種流弊,對於我們自身來講不能再出現。請問大家,大眾現在的信心牢不牢固?大家都覺得,大家都在學,好!好跟壞是同時並存的,禍跟福是同時相倚的,我們可不要被一片形勢大好,忘了本、忘了護念就不好了。現在大家學習傳統文化,那都是算一開始的那種激動、感動,他還沒化為一種理智的前進力量。他明理了,他才能理智。
孟子又有一句話提醒得很重要,“其進銳者,其退速”,一個人前進得愈快,很可能他退的也是愈快。傳統文化的學習跟弘揚,不是靠激情可以辦得到的,是要靠實踐、靠智慧才能長久。為什麼進得特別快?因為他是情感在帶動,可是當他看到的情境是他不能接受的、他否定的,他一下就退得很快。比方說我們現在在弘揚文化,很多義工來了,義工來幫忙好事,問題是他也要學習,他是我們最近的人,我們要護念他。假如我們活動一直辦,義工身心都受不了,最後都離開了,那我們這個弘揚有什麼意義?我們把最近的忽略了。就好像家裡人不關心,盡去講課,這哪是經典的教誨?本末、主次要分清楚。什麼是主?齊家是主,利益大眾是次。你真正把家經營好,講出來每一句都是真感情,好文章。家都沒有好好的去盡本分,講出來的統統只是文字,是經句而已,不是真正內心的感悟。要是實的,不能是虛的。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